开展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经验材料

合集下载

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经验材料(五篇范例)

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经验材料(五篇范例)

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经验材料(五篇范例)第一篇: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经验材料【篇一】为适应机构编制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市委编办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创新方式方法,通过奠定机构编制实名制大数据基石,着力提升机构编制科学化管理水平。

夯实数据基础,整合“大数据”。

健全完善实名制信息系统管理办法、出入编手续办理、编制使用核准等制度措施,建立编制台账、统计月报等实名制管理手段,进一步夯实了机构编制工作基础。

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管理的有关规定,依托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管理系统,做好基础信息采集录入工作,实现“机构编制底数清、编制人员类型清、领导职数清、实有人员清”,最大限度地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适时动态调整,盘活“大数据”。

制定印发《全面推行机构编制网上实名制登记管理制度的通知》,限定业务办理时间。

为切实做好机构编制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日常维护工作,明确专职管理员,凡涉及机构变动、编制调整、人员增减等情况,第一时间办理变动手续并及时补充更新数据,实现对全市机构编制和人员实时掌握、动态监控,做到“变动文件”“月报台账”“数据库”三者相统一。

强化数据研判,用好“大数据”。

充分利用数据库的数据挖掘、整合分析功能,对全市各部门单位的编制、人员、年龄、职务级别等数据进行汇总,同步实现对超空编情况、部门编制类别、事业单位规格占比、人员编制数趋势等项目进行分析研究,并以饼状图、柱形图、线形图等多种形式的分析图表输出机构编制分析结果,为科学使用机构编制资源,合理调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结构,支持领导决策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

【篇二】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制度创新加快流程再造工作部署,**县委编办切实发挥牵头部门作用,理清工作思路,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动完成政府部门职责边界清单编制工作落地见效。

一是明确编制范围,安排部署到位。

印发《关于编制政府部门职责任务清单工作的通知》,将27家部门列入编制范围,以推动部门“三定”规定落实为抓手,明确主要任务、工作时限。

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总结9篇

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总结9篇

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总结9篇第1篇示例: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总结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机构的数量不断增加,机构编制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机构编制管理是组织机构中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它关系到整个组织的运转效率和内部秩序。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机构编制管理团队认真负责地开展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在此,我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做一个总结,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展望未来。

一、认真负责,做到位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是一项细致、耗时较长的工作,需要认真负责地对待。

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始终把工作放在首位,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努力做到位。

我们通过梳理机构架构,明确职责分工,规范工作流程,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人负责、有人监督、有人检查,确保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们也积极学习相关知识,及时了解最新的管理政策和法规,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和专业能力。

我们注重团队协作,加强内部沟通,相互之间积极支持,共同努力,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有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工作推进不顺利,效率低下,给整个团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遇到问题时,我们要勇于挑战,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以便进行改进,提高工作水平。

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有些工作流程不够清晰,导致工作进展缓慢;有些同事之间沟通不畅,影响了工作效率;有些管理政策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导致工作出现偏差。

我们要认真总结这些不足,找出原因,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不断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展望未来,砥砺前行对于机构编制管理团队来说,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挑战。

我们要立足现实,把握机遇,持续改进,砥砺前行。

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专业能力。

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顺利应对各种挑战。

我们要加强团队建设,加强内部沟通,加强协作共赢,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机构编制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机构编制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机构编制工作经验交流材料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机构编制部门的。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交流我在机构编制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

作为机构编制部门的一员,我们的职责是为公司的组织架构提供支持和服务,确保组织结构的科学、合理和高效。

以下是我在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分享:首先,作为机构编制工作的核心,我们必须确保制度的科学性。

不同的组织架构对于不同的企业来说都可能是合适的,但是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企业发展需要去制定和改进组织架构。

我们要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业务发展方向等因素,合理规划公司的组织结构,确保各部门职责的明确、高效协作和信息流畅。

其次,机构编制部门要与其他部门高效协同合作。

一个优秀的组织架构需要不同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和协调。

我们要积极主动地与各个部门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并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

同时,我们也需要密切关注市场环境和行业动态,及时调整组织架构,以适应外部变化和挑战。

第三,机构编制部门要用数据驱动决策。

在制定组织架构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使用数据来支持决策。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各个部门的工作量和效率,从而优化组织结构。

此外,数据还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的需求,提前做好准备。

第四,机构编制部门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随着社会和行业的不断发展,机构编制工作也在不断变化和调整。

我们应该保持对行业最新动态的关注,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只有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我们才能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提高效率。

最后,我想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机构编制工作涉及到各个部门和层级的协同合作,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心往一处想。

我们要加强沟通,了解彼此的需求和问题,相互支持和协作。

只有大家团结一心,才能够顺利完成机构编制的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

以上就是我在机构编制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心得,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

谢谢大家!。

2024年强化创新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经验总结

2024年强化创新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经验总结

2024年强化创新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经验总结2024年强化创新机构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为了提高创新机构的管理效能和创新能力,下面是对这一管理经验的总结。

首先,实名制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通过实名制管理,每个创新机构的人员编制都能够清晰地呈现出来,包括人员的职位、职责、工作地点等信息。

这样可以避免编制的重复、浪费和滥用现象,同时也方便监管部门对编制的管理和调整。

其次,实名制管理有助于优化创新机构人员组成。

通过实名制管理,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个创新机构的人员配置情况,包括专业背景、工作经验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进行人员调配,确保创新机构的核心团队能够拥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提高创新机构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再次,实名制管理有助于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

通过实名制管理,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个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业绩。

这样可以更加科学地进行考核和激励,奖励那些有出色表现和贡献的人员,同时也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人员工作不力或存在问题的情况。

最后,实名制管理有助于加强创新机构的内部沟通和协作。

通过实名制管理,每个人都能够清楚地知道其他人的职责和工作内容,这样可以更好地进行工作协作和交流。

同时,实名制管理
也可以促进信息共享和团队合作,提高创新机构整体的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2024年强化创新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一项有益的管理经验,可以提高创新机构的管理效能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和加强创新机构的内部沟通和协作。

只有不断总结和提升管理经验,我们才能推动创新机构的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总结6篇

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总结6篇

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总结6篇篇1一、引言在过去的一年中,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切实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不断强化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二、加强机构编制管理1. 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制度。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了机构编制管理制度,规范了机构编制管理流程,确保了机构编制管理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2. 严格控制机构编制。

在机构编制管理中,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编制数额和结构比例进行管理,不擅自增加编制和人员,不超编进人,不超职配备领导干部,确保了机构编制的严格控制。

3. 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了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各单位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了机构编制的严格执行。

三、强化队伍建设1.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组织机构编制管理人员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为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提供思想保证。

2. 加强业务培训。

组织机构编制管理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和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和能力,增强业务工作的规范性和专业性,为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提供业务保障。

3. 加强作风建设。

要求机构编制管理人员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职业道德,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提供纪律保障。

四、提升整体水平1. 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信息化系统。

建立和完善了机构编制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了机构编制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了机构编制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2. 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创新。

鼓励和支持机构编制管理人员大胆创新,探索机构编制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为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提供创新保障。

3. 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宣传。

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加强对机构编制管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对机构编制管理的认识和支持,为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提供舆论保障。

五、结论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果。

机构编制工作交流汇报材料

机构编制工作交流汇报材料

机构编制工作交流汇报材料尊敬的领导:大家好!我是××机构的××,今天很荣幸能够向大家介绍我们机构编制工作的最新进展和成果。

一、工作背景近年来,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工作压力,我们机构发现原有的编制设置已经无法满足工作需求。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我们开始了一系列的机构编制工作。

二、工作内容1. 人员调整:根据工作需要,我们进行了人员的调整和分流。

通过重新评估和梳理工作职责,我们减少了人员冗余,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2. 岗位职责明确化:为了减少重复劳动和工作交叉,我们对岗位职责进行了明确化的整理和梳理。

每个岗位的职责和要求都有了明确的规定,使得工作更加高效和有序。

三、工作成果1. 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人员调整和岗位职责明确化,我们机构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原本需要多个人员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要一个人就能完成,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和时间成本。

2. 优化了工作流程: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对工作流程进行了优化,减少了不必要的环节和重复劳动,使得工作流程更加简洁和便捷。

工作流程的优化,为员工提供了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3. 进一步提升了工作质量:通过岗位职责的明确化,使得每个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职责和要求都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员工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内容,从而提升了工作质量和水平。

四、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1. 人员调整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适应:由于人员调整对员工可能会带来一定的不适应和不满,我们将积极加强沟通,解答员工的疑虑和问题,使得员工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2. 工作流程的进一步优化:虽然我们已经对工作流程进行了优化,但还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我们将不断总结和改进工作流程,使得工作更加高效和便捷。

五、工作展望在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机构编制工作,对各项工作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

我们将坚持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核心,以员工的适应和满意为目标,不断推进机构编制工作的实施。

机构编制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机构编制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创新机制强化监督努力把编办工作做实做强近几年来,为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巩固机构改革成果,防止机构编制再度膨胀,推进机构编制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进程,我们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工作中心,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探索适应当前形势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努力突出机构编制工作的严肃性、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增强了编制部门在人员编制工作方面的权威性。

其中最深的一点体会是:只有把机构编制工作置于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去布署,积极发挥部门自身的能动性,加强部门协作,把好关前管理,抓好事后监督,就能逐步形成一套适应当地机构编制管理的行之有效的办法,进而实现机构编制管理的各项目的。

下面简要地谈谈我们的做法和体会:一、善于在机构编制管理运行中发现问题、寻找原因前几年,我们和其他机构编制管理部门一样,在人员编制管理方面是比较被动的,工作运行中我们感到,过去的“数字化”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现实需要,其弊端十分明显:一是用。

为建立机构编制长效动态管理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其他相关部门工作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另外我们完善机构编制台账资料,重点是建立《机构编制台账》、《组织机构台账》、《退(离)休人员台账》本台账,台账在表现形式上采取了表、图、文相结合,展示清晰,便于查阅。

近几年来,对台帐的内容不断延伸,成为我市组织机构沿革、编制核定沿革、在编人员和退(离)休人员等方面的纵横向史料的宝典。

目前已将三本台账的全部信息录入到微机,建立了全市机构编制人员信息库,初步实现了微机化管理。

并在管理过程中不断进行完善和规范,为机构编制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经过几年的运行和改善,现在我市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实用的“编制实名制管理”模式,包括:实名制登记程序化配套管理、微机化机构编制台账详情资料、强硬化机构编制年度审核与纠正处理。

三、善于运用机构编制管理新模式,把编办工作做强强硬化的逢年必审的机构编制年度审核与纠正处理,是我们对机构编制实行动态管理的重要环节,作为“编制实名制管理”的组成内容之一,它可以及时掌握机构编制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加强机构编制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在我所工作的机构中,开始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从最开始的摸索到现在的逐渐落地,我也有了一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

实名制管理的是人,人是最复杂、最不稳定的因素。

对于机构来说,能够做到职责分工明确、人员管理规范,必须对每个人进行全面了解,了解他们的能力背景、性格特点、认知模式等,以此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

机构内部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职业素质测评和人员档案管理体系,不断跟进和更新,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有效和及时的管理。

实名制管理的重点是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掌握。

这需要有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他/她们能够帮助机构建立一套全面、准确的人员信息数据库,并将这些数据与人事考核、晋升等多个方面进行关联,从而实现精准的职业发展规划、更好的人才选拔和使用、更严谨的工作考核和考核激励等。

想要实现实名制管理的理念,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有机构内部的投入和支持,更需要每个人的积极配合和参与。

特别是在初期阶段,会有一些人持怀疑和抵触的态度,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耐心解释说明,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实名制管理的意义,并且感受到这一制度对于机构建设的促进作用。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是有一定难度、风险和挑战的,但它无疑能够有效提高机构管理水平和员工职业能力,促进全员素质提升,为机构发展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在后续的实践中,我相信我们会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这一制度,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员工和机构的共同发展。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实名制管理,可以更加有效地管理机构
的成员,确保机构的安全和稳定。

在我参与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我总
结了以下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要严格执行实名制管理政策。

在机构编制过程中,要求成员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确保信息准确完整,不允许虚假信息的出现。

只有做到严格执行实名制管理政策,才能保证机构成员的安全和权益。

其次,要加强信息保密工作。

在机构编制的过程中,涉及到很多个人信息,要做好信
息保密工作,防止信息泄露。

可以采取加密技术、限制访问权限等措施,确保信息的
安全性。

再次,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制定详细的管理规定和流程,明确各类成员的管理权
限和责任,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最后,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宣传和教育,让机构成员了解实名制管理的重要性,引导他们自觉配合和遵守管理规定,提高管理工作的效果。

综上所述,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一项需要认真对待的工作,只有做好以上几点,才
能更好地确保机构的安全和稳定。

希望我的心得体会可以对您有所帮助。

浅谈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

浅谈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

浅谈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概念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机构编制部门为了控制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膨胀,执行机构编制管理法律法规、落实机构编制管理方针政策而采取的一种核准使用机构编制、全程管理的机构编制管理办法。

其实质就是明确编制与人员的关系,定编定岗到人,使机关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各要素(编制性质、编制数额、领导职数、编制结构等)与机关事业单位实有人员一一对应,使具体人的身份、岗位符合编制管理的要求,实现机构编制管理与人员管理的紧密结合。

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内容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内容包括机构、编制和人员。

具体细化为,实际机构编制、实有人员与经审批的机构编制、实有人员一一对应。

三、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范围凡按规定和程序批准设立的 __,人大、政协机关,法院、检察院机关,明主党派、人民团体及事业单位均属于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范围。

四、机构编制实名制兴起的缘由机构编制实名制的兴起,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从总体上看,它既是经济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也是机构编制管理的现实需求,同时,它还与政府改革密不可分。

机构编制实名制兴起的缘由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管理环境发生巨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变莫过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从宏观层面看,市场经济是一个分散而高效的 __,它要求一套完整而系统的政府构架与之密切配合。

就我国而言,政府一方面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缔造者与推动者;另一方面,作为 __的有机组成部分,政府无法摆脱市场经济体制而超然独存。

换言之,政府结构、功能、运行均受市场经济体制的制约与影响。

而就机构编制管理来说,作为政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最初是为了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而设计并运行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带有浓厚计划经济烙印的机构编制管理承受双重压力:一是要完成角色转变,努力适应市场经济的内在需求;二是要适应政府主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

内外部环境的巨变,一方面迫切要求机构编制管理摒弃传统思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调适;另一方面,又不能脱离政府主导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国情。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经验总结【六篇】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经验总结【六篇】

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经验总结【六篇】第一篇: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中,我主要负责督促各机构严格执行编制管理制度,完善编制管理责任制,推动编制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通过近几年的实际工作经验,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一、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制度。

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检查计划和检查方案,明确了监督检查的内容、目标和要求,确保了监督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同时,我们还对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的实施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加强改进。

二、加强对机构编制管理规范的培训。

我组织了对各级负责编制管理的干部进行培训,提高其对编制管理规范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编制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有效推动机构编制管理的规范化工作。

三、强化机构编制信息化建设。

我们积极推动机构编制信息化建设,建立起完善的机构编制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编制资源的全面、准确的监控和管理。

通过信息化手段,我们能够及时了解各机构的编制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四、加强对机构编制工作的指导和帮助。

我们经常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帮助各机构解决编制管理方面的问题。

同时,我们还定期组织座谈会和经验交流会,让各机构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水平。

通过以上的工作经验总结,我深刻认识到机构编制监督检查是保证机构编制管理规范、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监督检查工作,为机构编制管理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在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中,我主要负责核查机构编制计划的合理性与准确性,确保机构编制数量和结构与工作需要相适应。

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我认为以下几点是成功开展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的关键:一、加强机构编制计划的制定和审核。

在编制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各项工作任务和资源配备,确保编制数量和结构的科学合理性。

同时,我们还对编制计划进行了严格的审核,确保计划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2024年强化创新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经验总结

2024年强化创新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经验总结

2024年强化创新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经验总结写在前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进一步加强创新机构编制的管理,2024年我们采取了强化实名制管理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下面我将对这一管理经验进行总结,以期对今后的管理工作有所借鉴和指导。

一、制定创新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目标和原则在实施实名制管理前,我们要先明确实名制管理的目标和原则,这对于实施过程的顺利进行非常重要。

目标:实现对创新机构编制的全面、准确和高效的管理。

原则:1. 实名制管理要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杜绝腐败和不公平现象。

2. 实名制管理要坚持权责对等原则,实名制管理是对机构负责和人员负责的体现。

3. 实名制管理要充分尊重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保护个人的合法权益。

二、建立健全实名制管理体系实名制管理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制度、流程和技术支持等方面。

1. 制定创新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规定,明确管理的目标、范围、程序和责任等。

2. 设立创新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部门,统一负责实名制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3. 建立信息化支持系统,实现创新机构编制管理的信息化和数据化。

通过信息化支持系统,实现对创新机构编制的信息录入、查询和统计等工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加强实名制管理的宣传和培训实名制管理需要得到相关人员的理解和支持,所以宣传和培训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 组织创新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宣传活动,宣传实名制管理的目的、意义和成果,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组织相关人员的培训,包括实名制管理的政策法规、工作流程和技术操作等方面的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素质。

四、加强对创新机构编制的监督和考核实名制管理需要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考核,以保证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1. 建立创新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监督机制,实施定期和不定期的巡查和检查,发现和纠正问题。

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经验总结三篇

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经验总结三篇

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经验总结三篇【篇一】近年来,**县委编办坚决贯彻省、市委改革部署要求,同步完成政府部门权责清单、边界清单和职责任务清单“三张清单”编制公布工作,着力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再造部门运行流程,推进部门职能理念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变“重权力运行”为“重权力服务”,全面加强权力监管。

**县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全面梳理政府部门内部职权,在全市率先完成权责清单编制公布工作,编制公布县级权责清单事项5132项的基础上,今年又动态调整新增事项50项、取消事项40项,在县政府网站和政府服务网面向社会予以公布,做到运行规范化、监督全程化,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逐步构建起切合县情、权责统一、高效便捷的权责清单管理模式。

二是变“用权才有责”为“有职就有责”,科学明确职责关系。

突出职能与责任相统一,不仅要依法履职,更必须依法担责。

**县全面梳理和细化部门主要职权,特别是对3738项行政处罚事项和356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了梳理和分类,并明确界定实施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的责任。

立足于解决政府部门工作中存在的职责边界不清、流程运行不畅等问题,对县直94个部门(单位)的工作职责进行全面梳理,编制公布职责边界清单事项107项,实现部门职责边界事项“清单化”,联办事项流程“协同化”,理顺部门职责分工,厘清部门主协办关系,明确部门履职边界,切实提高行政效能。

三是变“方便部门”为“方便群众”,切实转变服务理念。

**县坚持以方便群众为中心的工作思想,以部门“三定”规定为准绳,着力推进部门职责任务清单编制公布,改革机关内部办事流程,推动机关内部事项“一次办好”。

将全县27个政府部门“三定”规定中的主要职责进行细化分解,每个岗位列明对应承担的科室职责和工作任务,每项职责任务清单都制定了详细具体的流程图和工作规范,推行科室“并联”“限时”审批,办理时限向社会公开,方便服务群众的同时更加方便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篇二】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发挥机构编制在管理全流程中的基础作用,**市委编办打好“四张牌”,切实提升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精细化、规范化水平。

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经验材料三篇

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经验材料三篇

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经验材料三篇【篇一】为适应机构编制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市委编办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创新方式方法,通过奠定机构编制实名制大数据基石,着力提升机构编制科学化管理水平。

夯实数据基础,整合“大数据”。

健全完善实名制信息系统管理办法、出入编手续办理、编制使用核准等制度措施,建立编制台账、统计月报等实名制管理手段,进一步夯实了机构编制工作基础。

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管理的有关规定,依托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管理系统,做好基础信息采集录入工作,实现“机构编制底数清、编制人员类型清、领导职数清、实有人员清”,最大限度地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适时动态调整,盘活“大数据”。

制定印发《全面推行机构编制网上实名制登记管理制度的通知》,限定业务办理时间。

为切实做好机构编制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日常维护工作,明确专职管理员,凡涉及机构变动、编制调整、人员增减等情况,第一时间办理变动手续并及时补充更新数据,实现对全市机构编制和人员实时掌握、动态监控,做到“变动文件”“月报台账”“数据库”三者相统一。

强化数据研判,用好“大数据”。

充分利用数据库的数据挖掘、整合分析功能,对全市各部门单位的编制、人员、年龄、职务级别等数据进行汇总,同步实现对超空编情况、部门编制类别、事业单位规格占比、人员编制数趋势等项目进行分析研究,并以饼状图、柱形图、线形图等多种形式的分析图表输出机构编制分析结果,为科学使用机构编制资源,合理调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结构,支持领导决策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

【篇二】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制度创新加快流程再造工作部署,**县委编办切实发挥牵头部门作用,理清工作思路,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动完成政府部门职责边界清单编制工作落地见效。

一是明确编制范围,安排部署到位。

印发《关于编制政府部门职责任务清单工作的通知》,将27家部门列入编制范围,以推动部门“三定”规定落实为抓手,明确主要任务、工作时限。

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学习研究《省政府部门职责任务清单编制指南》等相关材料,确定主要职责任务清单编制主要内容及有关要求。

关于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doc

关于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doc

关于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关于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时间2009-04-16 1430来源未知作者admin 点击次机构编制管理是政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理顺机构编制管理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一环。

在机构编制管理的决策、执行、监督与反馈等流程中,执行与监督环节是管住机构编制的关键。

机构编制管理是政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理顺机构编制管理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一环。

在机构编制管理的决策、执行、监督与反馈等流程中,执行与监督环节是管住机构编制的关键。

历史和现状表明超编、混编、吃“空饷”、底数不清等问题均发生在机构编制执行与监督环节;控制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增长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因而一种新的工作机制“机构编制实名制”应运而生。

各级、各地机构编制部门采取了多种办法,实行了诸如机构编制管理手册、机构编制管理证(卡)和机构编制管理信息网上公开等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央编办信息中心组织开发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软件,目前其2.0单机版已正式发布使用,网络版已招标研发。

作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者,我们现在需要研究的是,如何使用好、利用好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实名制管理系统),以期更好地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

笔者认为,当前我们需要研究和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事业单位的清理和名称规范问题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事业单位与行政机构有相当大的区别。

由于多种原因,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事业单位存在着多头审批、盲目发展、缺乏宏观规划的现象。

因此,一些事业单位长期不运作、无正式人员,是典型的“空壳机构”,但建庙容易撤庙难,没有明文撤销,仍保留着事业单位的“户口”;一些事业单位任务严重不足,工作人员无所事事,空耗纳税人的“银子”;一些单位使用约定俗成的名称,挂的牌子、使用的印章与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文件不一致,如县管单位冠XX省字样,一些学校不是称XX初级中学、XX职业初级中学,而是称XX中学,;一些事业单位称“局”或“公司”、“学会”,与行政机关、企业或社会团体名称混淆不清。

通过编制使用审核落实实名制

通过编制使用审核落实实名制

通过编制使用审核落实实名制作者:王佩环来源:《机构与行政》2012年第01期2005年、2009年,根据中央和省关于编制实名制管理的有关要求,滨州市先后组织开展了乡镇和市县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实名制工作,对编制实名制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实践看,编制实名制在管住管好编制,遏制人员膨胀、降低行政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政策先行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办发〔2011〕13号文件的分工意见〉的通知》和省编办、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审核与人员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精神,从抓编制使用管理入手,我们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管理的意见》,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后,以滨办发〔2011〕24号文件印发,明确了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管理的原则、程序,确立了机构编制的“总阀门”、“总入口”地位,这一做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一是编制使用要遵循四项原则。

1、分类管理原则。

严格按照“三定”规定和有关机构编制文件确定的机构类型、编制性质、编制数额和结构比例管理使用编制,认真落实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制度。

不得混编混岗。

2、编内进人原则。

机关事业单位的各类进人,都应在核定的编制内进行,并适当留有余地。

满编的要先出后进,超编的原则上只出不进。

3、合理流动原则。

调整、增加人员原则上从同级次、同经费类型单位在编在职人员中调整。

从严控制从经费自理事业单位到财政补贴或财政拨款事业单位、从财政补贴事业单位到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的逆向流动。

4、协调联动原则。

组织、机构编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做好编制使用管理工作。

二是增加人员要履行五道程序。

1.用编申请。

市直机关调任、转任人员,事业单位调入、调整人员,机关事业单位招考(聘)人员的,由用人单位主管部门向市编办提出编制使用申请。

2.用编许可审批。

市编办审核同意后,出具《滨州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许可证》。

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管理经验做法汇报

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管理经验做法汇报

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管理经验做法汇报一个平台,发挥服务效能,让数据“跑”起来。

依托新版X省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搭建实名制业务管理云平台,全面开展用编计划申请、人员出入编、返淄人才安置管理、实名制信息维护等实名制业务网上办公,实现业务办理流程优化、效率升级。

规范业务办理,涉及考录、调出、调入退休、辞职等人员编制变动情况的单位,在手续材料齐全后的X个工作日内办理人员出入编业务,并在实名制系统更新职务、职称、岗位等人员实名制信息,确保信息数据最新最准。

配套印发《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证》,涵盖机构名称、编制数、领导职数等X项机构信息以及人员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编制性质、进入方式等X项关键信息,人员流动全程留痕,保证实名制信息线上线下同步。

一套数据库,发挥应用效能,让数据“活”起来。

一是用好实名制数据科学统计。

依托信息系统的日常统计、数据管理、实时查询功能,建立《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统计表》,实时更新掌握全区机关事业单位的编制数、实有人数、年度新进人员数、用编计划使用数、年龄结构、男女比例、预计近五年退休人数等情况,作为机构编制资源。

强化创新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经验总结

强化创新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经验总结

强化创新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经验总结强化创新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经验总结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新时期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是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人员增长的重要措施,也是创新机构编制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

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就是以机构编制、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协调配合为前提,以中央编办研发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为依托,以《机构编制管理证》和《编制使用通知单》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确保具体机构设置与按规定审批的机构相一致,实有人员与批准的编制和领导职数一一对应,做到按编定员,人编结合。

为此,****县高度重视、统筹安排,扎实推进、强化措施,健全制度、优化创新,总结经验、提高效能,切实加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

一、加强领导、注重宣传。

一是专门成立了**县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编委主任任组长,政府县长、组织部长、政府常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委办、政府办、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并抽调了相关部门工作能力强、业务精的干部形成工作组,进一步明确了领导小组职责和成员分工,为实名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学习好、宣传好和贯彻落实好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重要文件精神,为实名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理论把握、政策理解、业务培训、技能操作等方面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严格步骤、稳步推进。

实名制试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情况复杂,为切实做好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县客观把握积极稳妥,分步实施的原则,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确定阶段目标任务。

先后通过动员部署、调查摸底、信息收集、信息审查、信息录入、数据汇总五个阶段,边推进、边总结、边完善,借鉴其他地方好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创新和完善工作机制,做到统一口径,摸清底数,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应录尽录,不重不混不漏,善后管理。

三、强化培训,提高技能。

为了在实名制信息数据录入过程中少走或不走弯路,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在去年底试点的基础上结合新版本的特点,对实名制管理工作进行了再部署、再落实、再培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展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经验
材料
为切实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管理,2007年7月5日,州委办、州政府办下发了《关于在全州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通知》。

一年多来,我办按照《通知》精神,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州编办的耐心指导下,精心组织实施,积极有效推进,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一、基本情况
机构情况
按照州办发[2007]20号文件精神,我县应该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机构有558个,编制6976名。

其中党政群机关45个,编制584名;公检法司系统40个,编制368名;乡镇街道办和财政所36个,编制352名;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43个,编制365名;财政供养的事业单位349个,编制4821名;自
收自支事业单位45个,编制486名。

工作步骤
我县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按照州编办统一部署的时间要求,分三步进行:一是在行政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实行,于2007年底完成;二是在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实行,从2008年1月开始到2008年6月底完成;三是在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实行,从2008年7月开始到2008年9月底完成。

工作进度
截止2008年9月底,我县应完成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558个机构,已完成558个,完成率100%。

其中:要求2007年底完成的164个行政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要求2008年6月底前完成的349个财政供养事业单位以及要求在2008年9月底前完成的45个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都已在规定时间内100完成。

二、主要作法
提前调查摸底,认真制定方案
完成,2007年上半年,我们对全县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开展了一次的调查摸底。

清理了”在编不在岗”、“混编混岗”人员,清退了单位自聘人员和临时人员,全面掌握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人员底子。

州办发〔2007〕20号文件下发后,我们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本县实际工作需要制作了“编制实名制审批表”、“人员花名册”、“编制实名制公示榜”等一系列表格,并拿出了实施方案,明确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登记程序、实施方法和步骤。

登记程序为:单位填写初表——编办审核通过——填写公示榜张贴公示——公示无异议——填写《机构编制管理证》。

实施方法为:先易后难,分步实施。

即:先抓没有超编单位,后抓超编不多单位,再抓超编严重单位。

实施步骤为:按州办发〔2007〕20号文件要求,分三个阶段实施,每一阶段要求提前1个月完成。

成立领导小组,全面宣传发动
任务的按时按质完成,2007年7月,我们把州办发〔2007〕20号文件精神和实施方案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作了详细汇报,获得了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当即指出:全县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由县机构编制委员会直接统一领导。

成立由编办主任刘世竹同志任组长,副主任石昌生同志、刘玲同志任副组长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各乡镇和县直各部门相应成立工作组,明确由单位的有关领导分管,政工人员具体负责,建立健全了实名制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体系,要确保工作进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不出问题,做到环环相扣,丝毫不乱。

2007年8月15日,我县下发了《关于在全县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通知》文件。

随后,我办采取三项措施进行全面宣传发动:一是召开各单位、各部门负责人、政工人员会议,学习贯彻落实文件精神;二
是各单位组织召开实名制登记工作会议,让所有干部职工深刻领会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目的、意义;三是通过电视媒体和横幅标语宣传。

通过广泛宣传,在全县上下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为机构编制实名制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精心组织实施,分流超编人员
2007年8月18日,我县开始按照既定方案全面实施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

在机构审核上,我们要求各单位必须按《机构编制管理证》内容填写好成立时间、成立文号,内设机构、编制核定时间、变动时间、变动文号等详细内容。

在人员核定上,我们要求各单位把编制核定到岗位,必须弄准人员基本情况,严格遵循”公开、公正、公平、择优”原则,按照核定的编制,通过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综合考评等的方法,结合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公开公正地确定在编人员和非在编人员。

当碰到一些超编人员或超职数配备领导较多、难
以按照以上规定实施机构编制实名制登记的单位,我们明确指出:领导、干部、职工三种岗位的编制分开,互不挤占,一般干部按进入单位先后顺序进行登记,领导人员按任职下文时间先后进行登记,满编或满职数后的人员暂时列为编外,待空编后自然上编。

为确保超编人员分流任务按时完成,我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消化超编人员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三种消化超编人员的方式:一是利用自然减员消化。

除单位自然减员调整外,每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自然减员空出的编制,拿出不少于三分之一的份额安排超编人员和地财编制人员。

二是县内调剂消化。

根据职能履行需要,在全县编制总额范围内,对编制、人员进行动态调整,盘活人员编制存量。

三是利用人员分流消化。

具体分流措施为:选派部分素质较高,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人员到企业和基层任职;动员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工作经历,适合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返回专业技术领域工作;鼓励年龄在30岁以下,学历在中专或高中以下的人员进行更高学历教育;鼓励具备条件的人员辞去公职、搞生产经营、自谋职业,支持其领办、创办、承包、租赁企业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