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的意义
《大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知识点总结一、大学的概念和发展1. 大学的概念大学是指以教学和科研为主要任务,进行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教育机构。
大学是高等教育的主体,是培养各类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
大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各类人才,进行科学研究,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2. 大学的发展历史大学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学园和学院,经过中世纪的修道院学校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学校,逐渐发展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制度。
大学的发展经历了中世纪的宗教教育、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教育、启蒙时期的现代教育和近代的大学改革,形成了现代大学的基本模式和体系。
3. 大学的类型和特点大学根据办学目标和学科分布可以分为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农林类大学、医药类大学、师范类大学和艺术类大学等不同类型。
不同类型的大学具有不同的办学特点和学科优势,对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有着不同的贡献。
二、大学的组织和管理1. 大学的组织结构大学的组织结构包括校务委员会、教务处、学生处、研究生院、科研处、后勤处、资产管理处等多个部门和机构,负责大学的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等各项工作。
2. 大学的管理体制大学的管理体制包括党委制度、校长负责制和行政领导班子制度,是大学进行各项工作的基本制度保障,保证了大学的科学管理和良好运转。
3. 大学的质量保障大学的质量保障是保证大学教育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保障措施,包括教育部门的教育督导、学校内部的质量管理和社会各界的评估监督等多种方式和途径。
三、大学的教育和教学1. 大学的教育目标大学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身心健康、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的长远进步打下坚实基础。
2. 大学的课程设置大学的课程设置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教育等多个方面,是培养学生各类能力和素质的基本工具和手段。
3. 大学教学模式大学教学模式包括讲授式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性学习、项目式学习和实习实训等多种方式和方法,是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大学的意义读后感
大学的意义读后感大学,是一个充满知识的殿堂,是一个充满梦想的摇篮,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舞台。
大学,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有着不同的意义。
对于有些人来说,大学是一个学习的地方,是一个提升自己的舞台;对于有些人来说,大学是一个实现梦想的地方,是一个追求理想的舞台;对于有些人来说,大学是一个认识世界的地方,是一个拓展视野的舞台。
大学的意义,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
在大学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认识了很多朋友,也结识了很多老师。
大学给了我一个学习的机会,让我有机会去接触不同的学科,去了解不同的文化,去认识不同的人。
在大学里,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学到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解决问题。
这些都是大学给我的最宝贵的财富。
在大学里,我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我曾经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
在大学里,我努力学习,努力实践,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大学给了我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让我有机会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是大学给我的最大的意义。
除此之外,大学还给了我一个认识世界的机会。
在大学里,我接触了很多不同的学科,了解了很多不同的文化,认识了很多不同的人。
这些都让我对世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大学让我拓展了自己的视野,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这是大学给我的又一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大学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大学都有着不同的意义。
但是不管怎样,大学都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是一个认识世界的地方。
大学给了我很多,也让我有了很多。
我会永远珍惜在大学里学到的一切,永远感恩大学给我的一切。
大学,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也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感谢大学,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大学生活的意义
大学生活的意义
大学生活是每个人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技能,更是为了塑造一个人的品格和人生观。
大学生活的意义远远超出了课堂上的学习,它涉及到人际关系、社会责任、自我认知等方方面面。
首先,大学生活让我们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对于我们的人际关系能力
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在大学里,我们会遇到不同背景的同学,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他们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这有助于我们更加开放和包容的看待世界。
其次,大学生活也是一个培养社会责任感的过程。
在大学里,我们会参与各种
社会实践活动,这不仅让我们更加了解社会的现状,也让我们意识到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承担的责任。
通过参与志愿活动、社团组织等,我们可以学会如何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另外,大学生活也是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
在大学里,我们会面临各种挑战和
困难,这时候我们需要学会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包括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及自己的兴趣和梦想。
这对于我们未来的发展和职业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总的来说,大学生活的意义在于它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技能,更是为了培
养我们的人格和素养。
它让我们更加开放和包容,让我们学会承担社会责任,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
这些都将成为我们未来人生道路上宝贵的财富。
因此,大学生活的意义是非常深远和重要的。
论中世纪大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论中世纪大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从公元5世纪到15世纪.史称西欧中世纪.是欧洲的整个封建时期。
中世纪前期(公元5—11世纪),封建统治阶级子弟受教育的主要形式有两种:一是教会学校,一是宫廷学校和骑士学校。
11世纪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城市兴起和新兴市民阶层的发展以及阿拉伯文化的传播.西欧开始出现反对宗教蒙昧主义,提倡科学知识的进步要求,于是,世俗性的教育发展起来,逐渐出现了近代大学。
12世纪初,意大利创办了波隆尼亚法律学校,1158年,波隆尼亚的法律学校发展为波隆尼亚大学,这是欧洲最早近代大学。
1231年,意大利又在医学研究基地的萨拉诺,创立教授医学的萨拉诺大学.这是西方早期的分科大学。
接着,西欧其他一些国家也相继办起了大学。
在法国,以巴黎圣母院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巴黎大学,1180年获路易七世的正式承认。
在英国,1167年创办牛津大学,1209年牛大学的部分教师移居剑桥,创办了剑桥大学。
14世纪上半叶在捷克创立了布拉格大学,等等。
到14世纪时,西欧已办起40多所大学。
虽然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思想、生活特点决定了这一时期的教育带有浓厚的宗教性和明显的等级性,但是.中世纪大学的出现和发展,不能不说是西欧封建社会思想文化生活中的一种进步现象,它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雏形和萌芽状态,我们应当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客观、辩证地评价中世纪大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首先,我们应该肯定,中世纪大学对当时社会、对高等教育史的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1、中世纪大学的出现,打破了宗教神学在教育上的垄断权,活跃了当时的思想文化生活,在相当程度上准备了文艺复兴时代的文化运动在西欧的封建社会早期,教会不仅是经济上、政治上的统治势力,而且宗教神学思想在上层建筑和思想领域也居于统治地位,垄断了教育,只有僧侣才能读书识字,世俗封建主的教育也渗透着宗教神学的精神,迫使科学和哲学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屈从于教会的权威,宗教蒙味主义的黑暗统治,严重地扼杀了人类的智慧活动,阻碍着科学文化的发展。
大学生活的意义
大学生活的意义
大学生活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它不仅是知识学习的地方,更是一个人成长、锻炼自我和探索未来的舞台。
大学生活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书本知识,它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的过程。
首先,大学生活是知识学习的地方。
在大学里,学生们通过各种课程的学习,
不断地积累知识,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
这些知识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包括了人文、社会、科技等各个领域的知识。
这些知识的积累,将为学生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大学生活是人格塑造的过程。
在大学里,学生们接触到了不同的文化、
思想和观念,他们需要学会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同时,大学生活也是一个人际交往的过程,学生们需要学会与不同背景的人相处,学会团队合作,学会领导他人。
这些都是塑造一个人品格的重要因素。
最后,大学生活是未来探索的舞台。
在大学里,学生们可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力。
大学生活也是一个人规划未来的时期,学生们需要思考自己的职业发展和人生目标,为未来的奋斗做好准备。
总之,大学生活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知识的获取,更在于人格的塑造和未来的探索。
它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一个人生命中难忘的经历。
希望每一位大学生都能珍惜这段宝贵的时光,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论文【范本模板】
《大学》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及其现实意义——浅读《大学》张帅(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内容提要】《大学》作为传统经典在古代发挥着巨大的教化作用,现代社会处于剧烈转型期,各种思想鱼龙混杂,我们更需要《大学》的指导,把社会上的人都努力培养成能承担社会主义新时期建设的“新民”。
【关键词】《大学》社会现代意义正文引言《大学》作为儒家的经典,历代学者都很重视,相关的注解和研究著作数量众多。
东汉郑玄注《礼记》时一并作注,唐孔颖达作《礼记正义》也一并作疏。
至宋代,司马光著有《大学广义》一卷,是为《大学》别出单行之始。
至二程兄弟,表彰《大学》《中庸》二篇,以为《大学》是“孔氏遗书,为孔门相传教法."宋南渡之后,朱子得二程之正传,在孝宗淳熙时,撰《大学章句》,与《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并行。
建国之后,对《大学》的研究出现一些中断。
“文革"破四旧立四新、与传统观念彻底决裂,儒家伦理基本上从社会意识中清除了,由此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之后,对于传统经典的研究再次复兴,但依然需要进行不断的努力,本文就是对《大学》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及其现实意义进行一些浅谈。
希望对于《大学》进一步研究有所裨益.论文正文想要解读《大学》对传统文化的影响,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大学》。
《大学》。
《大学》原为《小戴礼记》中的第四十二篇,在西汉武帝罢戳百家独尊儒术是时随《礼记》进入官学,进入官学的时间很早,《大学》在宋代之前并不单行,宋时,宋人将它从《小戴礼记》中抽取出来,单独成书成为现行的《大学》.宋人同时将《论语》《大学》《孟子》《中庸》并列为四书。
宋代大儒朱熹倾注一生的心血为四书做注,撰成《四书章句集注》.由此四书正式形成。
在四书中,朱熹尤其欣赏《大学》,称其为“孔氏之遗书也,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之次第者,独赖此篇存,而《论》、《孟》次之。
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因此他对《大学》的次序又进行了重新的编排,将《大学》分为了经、传两部分,分成了朱子般《大学》给中国历史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大学》论文
《大学》论文第一部分:《大学》理念和精神文化解读《大学》是儒家最全面、最系统申述治国平天下学说的一篇政治论文。
它原为《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后由北宋程颢、程颐等将其从中抽出,经过整理而独立成篇,使其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他们认为“《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出学入德之门也。
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子》次之。
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1]p7到南宋孝宗淳熙(1174-1189)年间,朱熹于《四书章句集注》中将《大学》列为四书之首。
他认为《大学》一书,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地概括了儒家经典之精髓。
朱熹《四书集注》中之《大学》不同于《十三经注疏》本《小戴礼记》中之《大学》和明道先生及伊犁先生改正之《大学》(录自《二程集·河南程氏经说卷第五》)。
但从总体上讲,《大学》一书的思想理念和精神文化内涵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关于“读书”、“治学”、“做人”的三大纲领和八项基本方法(简称为“三纲八目”)为核心的,申述主体自身的道德修为与仕途目标。
所谓“三纲”,即“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
所谓“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
“三纲八目”总体上概括了我国古代儒家学说以修为自身来实现“家—国—天下”的政治理想为全部精神。
“三纲领”和“八条目”形成一个有机的逻辑体,是一个总体目标和多个具体步骤的关系。
大体上讲,“三纲”是最高境界,是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八目”是具体实践步骤,是达到人生终极目标的舟楫阶梯。
同时,它们内部也分别具有一步步的阶梯,只有顺着这个阶梯不断努力攀登,才能达到理想中的目标。
[2]p31如“八目”又可以分为两部分,即“修”和“治”。
“修”是向内的工夫,它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级阶梯达到“修身”的要求;“治”是外向的工夫,是“修”的生发。
它包括“齐家”、“治国”和“平天下”三个方面。
论大学教育中知与行的现实意义
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心智两全的综 合素 质。 “ 得真切 ,知得 笃实 ,便是行 ;行得 明觉 ,行 知 得精察 ,便是知” 。知 与行 本来就是合一 的 ,知而无 行是没 有意义的知 ,行而 无知 则是盲 目的行 。我国正 处于快速 发展的新时代 ,需要 有科学文化知识 和实践 能 力的人 才 ,即会 “ 知” 又会 “ 行” 。 “ 坚持 育人为 本 、德 育为先 ,实施素 质教 育”不是一句空话 ,是人 的思想道德素 质和科学文化素 质和谐统一的结果 。整 合学 校 、家 庭和 社会 三 个方 面 的教 育优 势 ,形 成 合 力 ,推动学校 、家庭 、社会德 育 目标的趋 同,建 设和 谐校 园,实施 和谐德育 ,促进 学生和谐成长 ,才 能为
社会做 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 :韩孽 泰山医学院
黄 兆 成 山 东艺术 学 院
参 考文献 :
[ 冯素玲.《 1 】 正确评价 “ O ”大学生 . 山出版社 .0 8 . 8后 泰 20年 【】 2田建国.《 当代大学德 育走 向》 . 泰山出版社 .0 0 . 2 0年 【】 3李云林 .《 浅析 德育过程 中知 、情 、行的辩证
教育探讨
论大学教育中知与行的现实意义
文/ 韩馨 黄兆成
摘 要 :知 与行的辩证关系问题我 历代先贤多有精辟的论述 ,如 “ 读万卷 书,行万里路 ”、 “ 始吾于人也 ,听 其言而信其行 ;今 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观其行”等。本文旁征博引从科 学专业知识 学习,个人 践行 能力提 升 ,追 求 创 新 顺应 社 会 发展 需要 三 个 方 面 出发 ,论 证 了素 质教 育 背景 下 ,知 与行 这 一 千 古 争论 不休 的话 题 在 人 生 中大 学 学 习阶段 和谐 辩 证统 一 所 具有 的 重 大现 实 意义 。 关键词 :知 与行 ;学习;实践 ;和谐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 4 . 6 2O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96 2 1 )0 0 ) 0 8— l 09 16( 00 2 ( 一 l0 0 c 知 与行的辩证关系问题 , 自古就是 中外学者研 究辩 论的议题之一 。在 全面推进和实施素 质教育今天 ,如 何将知与行更好地和谐 统一起来是大学 教育面临的重 要课 题 ,具 有 重大 的现 实 意 义 。 厚积薄发 ,努力学习科学专 业知识 知 即知识 ,指理 论学 习 ,是大 学学 习阶段的 重要 组成 部分 。相对于 中学 时代大学学 习压 力减 小、氛 围 轻松 、内容宽泛 ,但大学 科学文化知识学 习仍占有重 要地位 。它包括基础文化知 识学习 、专业课程 知识学 习和 非本 专业知识学 习三个 方面。大学生活 中 自由支 配时 间渐 多 ,监管督促 声音 渐少 ,易受环境影 响 自我 放松 ,出现 基础文化知识 “ 不牢” 、专业课程 知识 记 “ 学不精 ”和非本专业知识 学习 “ 吃不透 ”现象 ,只 有合理分 配好时间和精 力、处理 好三者的关 系才能更 好的迈出走 向社会的第一步。 目前在 校大学生 多为 “ 0 ” “ 0 ” ,成长 环 8后 9后 境 优 越 , 父母 帮 助 打 理 学 习 、生 活 、 休 闲 活 动 、甚 至 人际关 系等各 个环节 ,独立性 、 自制力不强 ,个性鲜 明,追求标新立 异 ,从不愿 “ 屈” 自己。进入大学 委 学习阶段后 ,多数 学生离开 父母 独 自面对个人生活细 节 ,陡然 间手足 无措 ,迷失学 习方向 ,主要体现在 以 下几个方面 :一是 中学时期学 习科学 文化知识是为 了 高考 ,目标 明确 ,模式单一 ,课程知 识多次重复 ,敦 促学 生学 会记 牢 。而 大学 学 习以益 智为 主 ,学 习方 式 、渠道 多元 化 ,学 生必 须变 被动 为主 动 , 自主学 习 ,积极探索和实践 ,由 “ 学会 ”转 变为 “ 会学” 。 二是大学教师不再延续 “ 填鸭式 ”教 育模 式 , “ 汲取 式”的学习方式注重能 力培养和知识转播 ,需要学生 学习态度和认知方法 的大幅度转变 。三是 学生高考压 力得 到缓 解 ,学 习思想 松懈 ,经过 多年 的学习 ,出现 对科 学文化知识学 习抵 触和浮躁的情绪 。四是大学生 活丰 富多彩 ,讲座 、社 团等交流实践 活动 众多 ,大学 生 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进 入学 习误 区。五是 虽有期末考 试 、结业 考察等约束 ,但 同学间缺少竞争 意识 ,得过 且过 “ 十分万 岁”心理严 重。以上几点促成 了学生 六 对所学科 学专业知识结构不 了解 ,记忆不 牢固 ,掌握 不熟练现 象 ,难以做到融会 贯通 “ 研究高深学 问” , 不利为于今后个人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 。 二 、探索实践 ,全面提 升个人践行能力 实践能力是素 质教育对学生能力培养要求的侧重点 之 一 ,宋 代儒 学 大 师 朱 熹 也 说 过 说 : “ 先 后 ,知 为 论 先 ;论轻重 ,行为重”。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 ,能 做的事 自己做 ,能发现的事 自己发现 ,能思考的问题 自 己独立思考完成 。在 实践中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 把科学知识和道德认识转化为合理行为,培养学生在践
大学的定义
大学的定义引言:大学是广大学子梦寐以求的殿堂,是人们追求知识和成就的重要阶段。
然而,对于大学的定义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点。
本文将探讨大学的定义,深入探讨其学术和社会团体的属性,并分析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一、学术属性1. 知识的积累与传播大学的学术属性体现在其作为一个知识创造和传播的核心机构。
在大学中,学生通过学习各种学科,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不仅可以获取知识,还可以参与知识的创造。
同时,大学也承担着将知识传播给下一代的重要任务,培养出一批批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毕业生。
2. 学术自由与独立研究大学作为学术自由的殿堂,为学者提供了自由探索和独立研究的环境。
在大学中,教师和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他们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创新地开展研究工作。
这种学术自由不仅有助于推动学科的发展,也为社会进步和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
二、社会团体属性1. 多元文化与国际交流大学汇集了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和教师。
这种多元文化的存在使得大学成为一个交流和互动的平台。
通过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交流,学生可以扩展自己的视野和知识,增强跨文化的能力。
同时,大学也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学术合作和交流,为全球的合作与发展提供了机会。
2. 社会责任与服务大学不仅是一个知识的摇篮,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推动者。
大学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责任,通过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此外,大学还通过开展科研项目和服务社区等方式,为社会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支持。
三、对个人的影响1. 学术培养与终身学习大学为个人提供了广阔的学术培养空间,使个人能够在感兴趣的领域深造和发展。
大学培养了个人的批判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其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
这种学术培养不仅有助于个人的学业和职业发展,也促进了个人全面的成长和素质的提高。
2. 个人素质与社交能力大学生活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时期,是个人发展各个方面的重要阶段。
在大学中,个人有机会参加各种俱乐部和社团活动,这对个人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试论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试论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试论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一、前言大学作为传承与创新,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场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快速变革的社会中,大学需要不断弘扬和传承自身的精神文化,以培养学生扎根于传统、面向未来的综合素质。
二、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与价值1.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校园精神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一套特殊的价值观念、传统习俗和文化符号,包括学术思想、人文精神、学风建设、社会责任等方面。
2.校园精神文化的价值校园精神文化为培养学生健康成长、掌握专业知识、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提供了有力支撑。
它不仅使学生具备批判思维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素质。
三、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性1.培养宽广的人文视野大学应该努力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学术研讨,培养学生宽广的人文视野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这样的培养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领悟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觉性,做到内外兼修。
2.引导正确的学术价值观大学是学术研究和创新的重要场所,应该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
学术诚信、批判精神、严谨求实等学术价值观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术素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3.弘扬大学社会责任作为社会的培养基地,大学应该承担起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责任,这就需要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能够让他们具备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推动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途径1.构建有序的教育体系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需要有一个有序的教育体系作为支撑。
教师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操守和学术水平,能够以身作则引导学生。
而学生则需要通过规范严谨的教育系统培养起高尚的道德情操。
2.开设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大学要注重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如文化沙龙、艺术展览、学术研讨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增强文化自觉性,培养自身的情感品味和艺术鉴赏能力。
上大学的意义作文
上大学的意义作文大学的意义。
大学作为继高中之后的又一个教育阶段,是人们接受更高层次、更深层次教育的地方。
大学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学生们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领导能力。
同时,大学也是一个人格塑造和社会实践的重要阶段。
因此,大学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下面我就来详细阐述一下。
首先,大学是一个获取知识的重要阶段。
在大学里,学生们将接触到更加深入和专业的知识,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认识自我。
比如,学习专业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另外,大学还是一个开拓视野的地方,学生们将接触到更多的学科和理论,这将有助于他们形成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其次,大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阶段。
在大学里,学生们将接触到更多的思想和理论,这将有助于他们形成更加独立、深刻的思考能力。
同时,大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他们提出新的观点和想法。
这将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成为未来的领袖和创新者。
再次,大学是一个人格塑造和社会实践的重要阶段。
在大学里,学生们将接触到更多的社会和人文知识,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和人类。
同时,大学还是一个培养学生品格和道德的地方,学生们将接触到更多的思想和理论,这将有助于他们形成更加健全和完善的人格。
另外,大学还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综上所述,大学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大学不仅是一个获取知识的地方,更是一个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人格塑造和社会实践的重要阶段。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大学时光,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之道举例论证
大学之道举例论证“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大学》开篇第一句。
《大学》是《礼记》里的一篇名篇,宋人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与《中庸》、《论语》、《孟子》并论。
南宋时期朱熹攥《四书章句集注》,正式将《大学》列为四书之一。
该句可以解释为大学的真正意义,在于弘扬光明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大学: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博采众家之长。
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指出,古人到八岁时,无论王公或是庶子,都要求进官学或者私塾学习,主要学“礼、乐、射、御、书、数”,相当于现在的基础教育。
与此相对的便是“大人之学”,与现在的大学较为不同的是,这里的大学不仅是一个阶段,而是终生学习的概念。
道:最早出自《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
”道是万事万物的真理,是探寻真理的道路。
也是正道、是公道。
大学之道就是指大学应该学习的真理,读大学的宗旨。
那么大学的道究竟是什么?这句话提出了大学三纲,也是《大学》为何为四书之首的原因。
一纲为明明德,二纲为亲民,三纲为止于至善。
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弄明白、弄清楚、弘扬、彰显。
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光明的、正义的、光大的。
德,品德、德性。
大学的第一纲义就是弘扬光明的德性。
那么明德从何而来?如何认识到明德?自古以来,有两派学说,内发论和外铄论。
内发论的代表人物包括孔子和孟子等。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人的聪明才智都是天生的,无法改变,提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唯上智与下愚不可移”。
孟子则提出性善论,他认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故有之也”。
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有墨子、荀子等。
墨子提出“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荀子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化性而起伪”。
西方哲学也有类似的认识论之争,经验论和唯理论。
经验论认为人的认知来源于经验,包括经历和教育。
代表人物有培根、洛克等。
浮躁与功利----论大学生学习意义的反思与建构
讲 , 时代 的大学生 都成 为功利主义 、 主义 、 一个 实用 拜金主义 的牺牲品时 , 时代 就 已经走 向文化 末路 ; 这个 一个 国家的大 学生都 为了功利主义 、 主义 、 实用 拜金主义 的 目的去学 习时 , 这个国家已经精神枯竭。作为知识精英阶层的大学生整体 ,
若仅把学习意义 定位 于 物质层 面, 体 淹没在 浮 躁与功 利 集
不停 地盘旋 着、 钻营着将 来 的工作 、 高薪 、 光宗 耀祖 、 国留 出
收 稿 日期 :0 8— 6—1 20 0 0
维普资讯
20 0 8年 9月 第2 7卷 第9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unl f e og agC l g f d ct n ora o inj n o eeo E ua o H l i l i
Sp 20 e.0 8 V0. 7 No 9 12 .
为“ 物格”成 为戴上了鼻环 的牛 , 远失 去在人生原野上 奔 , 永 跑 的机会 。正如 《 84年 经 济学 哲学 手稿 》 14 中马克思 指 出
的 :人活着 , “ 不在获取 来自积累那 些僵死 的物质 的东 西 , 而是
人 生命 的自我实现 , 自我观照 , 即审美实践 和审美欣 赏。 品 ”
味此语 , 我们不禁反思 : 如果 不是为 了谋生或高 薪 , “ 当下会
有几个人学 习? ”
当然 , 大学生普遍存在 的这 种唯功利化和浮躁现象 不能 完全归咎于个人 , 之所 以出现这种情况 , 乃是多因素使然 : 1 .现实 因素 。高校 大规 模扩 招 , 高等 教育从 精英 化走
浮 躁与功利 论大学生 学习意义的 反思与 建构
罗 靖
( 广西师范学 院 教育系 , 宁 5 02 ) 南 3 0 3
反驳大学无用论 作文
反驳大学无用论作文
当今社会,有一种声音认为读大学是无用的。
这种观点认为,大学教育与实际工作脱节,浪费时间金钱,大学文凭并不能保证就业质量。
然而,我坚决反对这种观点,因为大学教育对个人和社会发展都有重大意义。
大学教育能够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
大学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能力对于个人事业发展至关重要,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要具备这样的综合素质。
大学是获取先进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渠道。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大学能够及时将新的研究成果和前沿理论传授给学生,使他们具备应对未来挑战的专业素养。
大学生活能够锻炼学生的独立能力和社交技巧。
在大学期间,学生需要自己安排学习生活,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这些宝贵的经历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
大学文凭是社会公认的能力证明。
虽然文凭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实际水平,但它至少说明了这个人经过了系统的专业训练,具备相应的知识和素质。
在就业市场上,大学文凭仍然是重要的硬件条件。
大学教育的价值是全方位的,远远超出了单纯的就业需求。
我们应该珍惜大学阶段的学习机会,努力将自身的潜能充分发挥,为将来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论大学之大
其次说学生之大。学生之大,不仅仅体现大学生的数量规模之大,也不仅仅体现在他们和中小学生相比的年龄之大。学生之大,主要体现在大学生作为成年人要有大的独立性和大的理性选择能力以及自控能力;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学习内容的广大、理想志向的远大、人格胸怀的博大和责任使命的重大。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动机上需要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志向,在学习上态度上需要有“求知如渴,学而不厌”的大主动,在学习干劲上需要有“德智体全面发展,成祖国栋梁大才”的大决心,在学习观念上要有“把我当前,面向未来”的大智慧。
大学中的人最主要的就是教师和学生,他们是构成大学的主体和核心。
首先说教师之大。教师不仅仅指从事教学科研的工作的老师,也包含从事管理和服务的工作人员。教师之大,最重要的是体现在大学教师的作用之大和责任之大。除了科学研究工作之外,培育社会人才是他们最主要的工作,“教育引导育人,管理规范育人,服务支持育人”是他们的根本任务;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是他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硬件设施有大改善。硬件设施是大学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是大学运转的基本资源条件。硬件设施的大改善,主要体现为硬件设施能动态地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日常生活的优质高效地运转,既能满足注实用性需要又能在很大程度上舒适和审美需要,但切忌不着边际的贪多图大,切忌盲目虚伪的相互攀比,切忌贪图奢华和资源浪费。
统观一些论述大学之大的文章,要么强调大学的大师之大,要么强调大学的大学问之大,要么强调大学的大文化之大。总得来说,绝大多数都肯定人之大而否定物之大,肯定神之大而否定形之大,重视静态之大而忽视动态之大,重视现状之大而忽视发展之大。然大学之大,应该是一个全面有机的大,要认识大学之大,也必须从大学的形式和内容、物质与精神、主体和客体、显性和隐形、静态与动态、现状与发展、宗旨与效用等诸多角度分析方能全面深刻,否则就难免会闹出“盲人摸象”的笑话。我以为大学之大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理解。
论有意义的大学生活英语作文提纲
论有意义的大学生活英语作文提纲1. Introduction- Introduce the topic of meaningful college life- State the importance of making the most of one's college experience2. Academic Pursuits-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academic excellence and intellectual growth in college- Highlight the value of pursuing knowledge, 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3. Person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Explain how college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personal growth and self-discovery-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skills such as time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and leadership4.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Emphasize the benefits of participating i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such as clubs, sports, and volunteer work- Discuss how involvement in extracurriculars can enhance one's college experience and provide valuable life skills5. Building Relationship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meaningful relationships with peers, professors, and mentors- Discuss the value of networking, collaboration, and social support in college life6. Balancing Responsibilities- Address the importance of balancing academic, social, and personal responsibilities in college - Discuss strategies for managing time effectively and prioritizing tasks7. Conclusion- Summarize the key points about the significance of meaningful college life- Encourage readers to make the most of their college experience and strive for personal growth and fulfillment。
大学人生的意义议论文1000字
大学人生的意义议论文1000字以下是大学关于人生的意义的议论文: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一百年的时光?不!人生不是公式,它是由人而定,由人而生的。
对于霍金来说,人生便是无尽的探索;对于海伦来说,人生将是绚丽的想象;对于孔子来说,人生就是仁爱的奋斗。
与其反之,对于海子来说,人生便是无望的黑暗;对于秦桧来说,人生将是肮脏的权利;对于和珅来说,人生就是tan污的金子。
每一个人的人生意义都是不一样的,或光明或黑暗,或奋进或颓废,或美丽或丑陋。
话说回来,人生只是一个过程,来时几声哭泣,走时几人叹息。
但世间万物无不在走这个过程,每一个人都是首先活在这世间,然后历经沧桑,最后走向灭亡。
而人生的意义便是在这个过程中定下的。
我想人生的意义是没有止境的,因为你活着一天就会有一天的意义。
就不能有满足的思想,就要不断的追求,要在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前提下。
追求自己眼下所没有的、追求自己通过努力能够得到的。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关键,那就是应该属于自己的才去追求。
如果我们奋斗了,努力了,既使我们没有成功,起码是无怨无悔!这也是人生的意义。
人在一生中都会有的空虚、迷茫,疲乏的时候都会有的意义感缺失的时刻。
大多数人可能都曾被这个问题困扰过,也可能以后还会被这个问题所困扰。
人会思考人生的意义这个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其实是在于,现在的他无法从生活中体会到意义感和满足感,而他认为,他之所以无法从当下的生活中体会到意义感的原因在于:他没有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
这也是很多人理所当然的想法:只要找到我的人生意义我就能够平静下来,不再焦虑、迷茫和空虚,而是满怀幸福地享受当下每一秒,就能够有一个美满的人生。
但问题是,人生意义不是一个你可以找到的东西。
人生根本就没有意义,人就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了以后就无聊,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当中摆动,最后的结局就是一场空。
先别急着消沉,好好看下去,希望这篇内容能够帮助你找到属于你自己的人生意义。
心理学大师阿德勒曾说:“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人生的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从社会学角度和理论谈谈读大学的意义
从社会学角度和理论谈谈读大学的意义经过多年的努力学习,我们进入了大学阶段,这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但来乍到之时,难免会有些迷惘。
我们在上大学之前,或许会读到或听到许多关于大学的信息,有褒有贬,意见不一,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谈一谈青少年读大学的价值和意义。
近年来关于读大学的意义确实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热议,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毕业面临着找工作的难题,夸张一点说,毕业等于失业。
但也有的人在大学
里学的充实,过得开心,最后也可以凭借着自己的实力找到好工作。
大学生活可以绚丽多彩,大学生活也可以无聊空洞。
两者并不矛盾,这是因为在大学里,有的人确实过得很充实、很开心,深深留恋这块他们认为是一辈子都无法重复的净土。
也有的人,从一踏进校园就很失望,觉得一切都跟自己想像的不一样。
从此浑浑噩噩混日子,最终醒悟的时候才猛然发觉,仿佛一夜之间,大学四年已经过去,随之逝去的还有自己宝贵的青春。
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大学的价值,抓住读大学的意义。
那么到底什么是大学呢?大学意义何在?大学对青少年的成长
又有哪些帮助?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大学是探究未知世烨的场所。
具有好奇心的年轻人与致力于探究未知世界的教师结成共同体,大家志同道合在满足好奇中推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
这样的职能是其他社会机构无法替代的。
论大学校庆的原则及意义
论大学校庆的原则及意义作者:尹红来源:《民生周刊学术版》2021年第08期【全文】校庆就是学校为欢庆其设立周年而举行的纪念性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校庆对学校的发展起至着关键促进作用,具备其他校园活动无法比拟的影响力。
校庆不仅能够弘扬大学精神,减少学校凝聚力,另一方面,通过与外界的交流,减少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度,并使校园文化以求弘扬,就是学校进一步发展的较好机遇。
【关键词】大学校庆;大学精神;校园文化;机遇近年来,校庆活动在各大高校逐渐流行出来,其中大学校庆由于多年的人才累积,以校友成就低,校庆规模小,社会影响广为而倍受高度关注,由于一部分高校在筹划过程当中发生的一些问题,并使社会各界对高校举行校庆的目的以及意义产生了猜测,甚至存有一小部分人指出校庆存有的唯一意义就是高校行骗的工具,这使校庆遭非常大的误会。
笔者指出,校庆从本质上来说只是一场纪念活动,但它贯穿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对学校的意义非同小可,只要在筹划过程中坚持原则,按照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展开,校庆活动将对校园文化的弘扬、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关键性影响。
一、校庆应当把握住的原则1.不盲目攀比,盛大但不奢华校庆举办的规模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实力来量力而行,不应进行盲目的攀比,应当与学校所拥有的物质基础相适应,在校庆期间,应该做到不奢侈不浪费,使校庆活动不至于华而不实,应该更注重校园精神和自身内涵的建设,做到隆重但不奢侈。
2.以知识为桥梁,发展为依托的原则校庆的最为本质的目的就是应邀学子及社会各界人士去学校展开参观、学术交流,从而拒绝接受社会各界的意见及建议以及人力物力的积极支持。
学术交流就是校庆活动中最重要的流程,就是其不可或缺的部分。
科学知识和发展就是整个校庆期间的关键词,切勿偏移这两个关键词之外,那样的校庆就偏移了原本的轨道,丧失了校庆举行的意义。
3.突显特色、力求技术创新的原则近年来,举办校庆的高校越来越多,大家都希望借助校庆的平台和机会来谋求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抓住特色,就是作者单位:434020湖北荆州,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解:这是雅斯贝斯对大学教育的思索片段,涉及了大学的性质、教育的内容、学生及教师的素质和任务,节选自作者的《什么是教育》。
在该书一开卷,这位当代人类精神生活导师的话就已这样让我们怦然心动:“青年学生感到生活是严峻的,这是因为对他来说,现在比将来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他还具有可塑性和发展的可能性。
他已清楚地意识到要成为完整的人全在于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对自身的不断超越,并取决于日常的指向、生命的每一瞬间和来自灵魂的每一冲动。
”
大学也是一种学校,但是一种特殊的学校。
学生在大学里不仅要学习知识,而且要从教师的教诲中学习研究事物的态度,培养影响其一生的科学思维方式。
大学生要具有自我负责的观念,并带着批判精神从事学习,因而拥有学习的自由;而大学教师则是以传播科学真理为己任,因此他们有教学的自由。
大学的理想要靠每一位学生和教师来实践,至于大学组织的各种形式则是次要的。
如果这种为实现大学理想的活动被消解,那么凭组织形式是不能挽救大学生命的,而大学的生命全在于教师传授给学生新颖、合符自身境遇的思想来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
大学生们总是潜心地寻觅这种理想并时刻准备接受它,但当他们从教师那里得不到任何有益的启示时,他们便因感到理想的飘渺和希望的破灭而无所适从。
如果事实果真如此,那他们就必须经历人生追求真理的痛苦和磨难,以此寻得理想的亮光。
由于众多大学并存的现象,造成了毁灭真正学术的趋势,因为学术研究为了拥有读者,只好投大众所好,而大众往往只顾及实际的目的、考试以及与此有关的东西。
受其影响,研究工作也只限于那些有实际用途的东西上。
于是,学术就被限制在可了解、可学习的客体范
围内,本来应是生存在永无止境的精神追求中的大学,这时也变成了普通的学校。
一般学校要和大学分开,普通学校总是把知识全盘交给学生,而大学则无此义务。
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从意志力极强而且具备足够条件的人之中挑选出一些人来受大学教育。
实际上,报考大学的是一大群高中毕业、具有一定知识的普通人。
因此挑选人才的工作要由大学自己来完成。
选择的标准在于:具有追求真理的意愿和准备为之而接受任何牺牲的精神,以及对精神世界孜孜不倦的追求,但这在事先却无法从将进入大学学习的高中生身上看出来。
具有这种天分的人是极少数,无法顾及他们是怎样分散在个阶层之中,但是这种天分可以间接鼓励和引发出来。
按照大学的理想,高等学校的教学应首先顾及这部分人。
真正的学生会在为精神发展不可少的困难和错误之中,从大学广阔的学术天地里,靠着他的选择和严格的学习找到自己发展的路。
真正的大学生能主动地替自己订下学习目标,善于开动脑筋,并且知道工作意味着什么。
大学生在交往中成长,但仍保持其个性,他们不是普通人,而是敢拿自己来冒险的个人。
这种冒险既是现实的又必须带有想象力。
同时,这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每一个人都可以感觉到自己被召唤成为最伟大的人。
按照苏格拉底式大学的理想,没有权威,平等的关系也应存在于教授和学生之间,但是和这种关系并存的是彼此间严格的要求。
在这里到处都存在着自我选择、自我证明的精神贵族。
我们共同生活的大前提是,彼此均向各自的最大潜能及理想挑战。
悠闲舒适的气氛是我们的敌人。
我们对超越我们的事物怀有深切的渴望。
对于那些以其生活来要求我们的伟人,我们对他们的爱戴激奋着我们。
但是,所有的关系仍保持着苏格拉底式的方式,没有任何人是不会犯错误的权威,不论面对着何等伟人,独立和自由仍然是真理。
这一点点的真理也是实在的内容。
精神贵族的意思是每一个人对自己严格要求,并非表示高过他人和要求他人。
大学里每一位成员、教授及学生的基本意识是,他要努力工作好象被召唤去做最伟大的事业一样,但另一方面则始终承受着不知自己能否成功的压力。
因此最好的态度是以这种想法来反省自己,严以律己,同时也不必过分期待等到外界的承认。
精神贵族与社会贵族迥然相异,精神贵族是从个别阶层中产生的,其本质特征是品德高尚、个体精神的永不衰竭和才华横溢,因此精神贵族只能是少数人。
大学的观念应指向这少数人。
不论何处,精神贵族都是珍品。
而进入大学学习的年轻人便是全国民众中的精神贵族。
精神贵族与精神附庸的区别在于:前者会昼夜不停思考并为此形销体瘦,后者则要求工作与自由时间分开;前者敢冒风险,静听内心细微的声音,并随着它的引导走自己的路,而后者则要别人引导,要别人为他订下学习计划;前者有勇气正视失败,而后者则要求在他努力之后就有成功的保证。
雅斯贝斯的“大学的理念”,从其具体内容来说,仍然是上面讲的那几个方面。
雅斯贝斯强调大学自主和学术自由,认为自由是大学之生命的首要原则。
从学生的方面来说,他们必须具有自我负责的观念,并带着批判的精神从事学习,因而他们必须具有学习的自由。
从教师的方面
来说,他们的责任是传播科学真理,因此他们必须有教学和研究的自由。
关于大学教育与科学的关系,雅斯贝斯指出必须分辨两种情况,一种是为适应今天科技生活所必需的科学教育;另一种是可以引导和充实人们生活的教育。
大学教育之为大学教育,或者说体现“大学的理念”的大学教育,不在于前一种意义上的科学教育,或者说专业教育甚至职业教育,而在于后一种意义的科学教育,它所注重的是科学的本真意义,是科学的方法、基础和目标。
在雅斯贝斯看来,科学的方法、基础和目标,是超越各门科学本身的,是需要借助于哲学而得到揭示和体验的。
雅斯贝斯虽然不像与洪堡和施莱尔马哈尔等人那样在机构设置上主张哲学学院居于首位,但仍然主张哲学在大学的理念中具有中心地位:“大学的内在精神是通过每一个研究者及学者所表现出来的哲思活动为标志的”。
这种“哲思”活动,雅斯贝斯与康德一样认为应当成为大学生学习的重点。
这样的思考活动是需要条件的,所以大学生必须学习既有的知识。
但真正的哲思活动并不表现于科学研究的结果之中,而表现于科学研究的过程之中。
这就是为什么“研究与教学并重是大学的首要原则”的缘故:“按照我们的大学理想,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良的教师。
只有这样的研究者才能带领人们接触真正的求知过程,乃至于科学的精神。
只有他才是或学问的本身,跟他来往之后,科学的本来面目才得以呈现。
”
在雅斯贝斯的论述中,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是他所谈到的大学的理念和大学的建制之间的关系。
大学的理念是要由相应的建制来保障的。
十九世纪中期以后德国之所以成为各国创建和改革其大学制度竞相仿效的榜样,主要不是因为这个民族的哲人们对大学的理念的阐
述,而是因为这个国家的教育官员和教育专家们为体现这个理念所进行的制度创新。
校长由教授会选举;从无薪讲师到正教授的一系列晋职考核制度;教师可以自由选择开设的讲座和研究的课题;学生可自由选择修读的科目和课程;大课讲演、小班讨论(seminar)和教学实验室中的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等等,这些具体措施很快成为各国大学的共同设置。
到了二十世纪,雅斯贝斯所重视的不是要根据大学的理念来配置大学的建制,而是要防止大学的建制失去大学的理念,沦为空洞的形式。
在雅斯贝斯看来,大学的理念、大学的理想,要靠每一位学生和教师来实践,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大学组织的各种形式则是次要的。
“如果这种为实现大学理想的活动被取消,那么单凭组织形式是不能挽救大学生命的。
”在其哲学自传中,雅斯贝斯一方面表达了自己从童年起就形成的对于大学的崇敬--“学校的建筑、讲堂、传统的礼节对我都是神圣的东西”,大学“对我来说就意味着真理的化身”,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这样的想法:在他的大学经历中,最使他痛心的并不是纳粹时期官方对作为自由精神之实现的大学的暴力摧毁,而是在纳粹上台以前大学内部已经出现的自由精神的衰退和大学教授和学生对自己崇高责任的懈怠。
对雅斯贝斯来说,这意味着大学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