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传播视野中的_媒介庆典_以CCTV_感动中国_节目为例_麦尚文

合集下载

媒介仪式的新样态——影视剧首映媒介庆典初探

媒介仪式的新样态——影视剧首映媒介庆典初探

黎等知名 电影 节首映礼 。最早 的国际电 典节 目的多极 化格 局。 传播 ,被邀请参 与到某些重要显著 的共 影节首映礼是在 意大利举行 的威尼斯 国 选材 上 各 具特 色化 。 当前 ,各大 同性活动或者某些盛 大事 件 ,最终呈现 际 电影节 首映礼① 目前我 国电视荧 幕 卫视播 出的首 映庆 典各具特点 ,其 中央 的一种象征性和表演性 的文化实践过程 。 上呈现 的影视 剧首映礼具体有 以下几 种 视 、东 南卫 视 主要 以 电影 的首 映 礼 为 和行为 。” 另一个重要 概念是 “ 媒介
方式 :大 型晚会式 、游戏竞技式 、人 物 主 ,而后崛起 的各 卫视 均瞄准市场 ,基 事件” 。2 世纪7 年代初 ,美 国传播学 0 O 访谈式和记者 、观众现场提 问式等 。影 于 自身传播特点 ,以电视剧首映庆典 的 家丹尼尔 ・ 戴扬 和伊 莱休 ・ 卡茨 出版 的 视剧首映媒介 庆典 是指影视剧首 映典 礼 直播为主 ,尤其对 于主打 电视剧 的安徽 《 历史 的现场直播——媒 介事件 》中指 通过 电视进行 直播 ,仪式 的过程通过 媒 卫视 ,这一特点更 为明显。 出, “ 媒介事件是指 那些宣称具有历史 介传播来进行呈 现 ,更 多的受众得到互
研 究 生 之 页
NE S W RESEARCH
媒介仪式 的新样态
— —
影视剧首映媒介庆 典初探
口 乔 志欣
【 摘 要】 本文通过媒介仪式 的视 角,对近年 来电视 荧幕上 出现的影视 剧首映庆典节 目进行探 讨 ,影视 剧首映
媒介 庆典 具有仪 式化的表达 实践 ,在想 象认 同、情感 维 系和媒 介建构等方 面发挥 着重要 的作 用 ,同时本文指 出影视
剧 首映媒介 庆典是新媒 介环境下媒介仪式 的新样 态 ,丰富 了媒 介仪式的 学理 内涵 ,具 有展 示性、娱 乐性和商业性 ,

媒介仪式的社会建构意义——以“3·15晚会”为例

媒介仪式的社会建构意义——以“3·15晚会”为例
书 中 对 其 做 了 以下 界 定 : “ 关 于 那 些 令 全 国人 乃 至 世 人 屏 息 驻 足 的 电视 直 播 的历
团体 或共 同体 的形 式聚集 在一起 的神圣 典礼 , 是共享信仰 的表征 , 强调文化共享 ,
目的在 于维系一个社会 。 他认 为 , 传统 的 “ 传递 观”习惯性地将传受双方划分为二 元对立 的形态 , 这与传播 的最高境 界 “ 构
大受众通 过大众传 播媒介参 与某个共 同 性的活动或者某 一事项 , 最终形 成一 种象 征性活动或者象征性符号 的过程 ” 。 可 以 看出 , 媒介仪式实质上是媒介事件的仪式
1 、 象征 性符号的再现 与强化
中 国学 者麦 尚 文认 为 , 媒 介 仪 式本 身
无论 对个体还 是特殊 的群体无不具 有象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消费者权 益保护 法 》; 近年来对麦 当劳等知名食品企业的曝光 ,
共同体验 、 共 同构 建 “ 仪 式 ”。 ③
史事件 。 ”( 0 本文着眼于第 二种媒介事件
的界 定 , 并 据 此 引 申出媒 介 仪 式 的概 念 。

至今 , 该媒介 事件渐渐 固化成具有仪式性
内容 、 形 式及 仪式 化 传 播 手 段 的 一 种 主 题

媒 介仪式 : 媒 介事件 的仪式化表
理论 , 深入剖析 了 “ 3 ‘ 1 5晚会”如何利用媒介仪 式的商品性和仪式性达到其传播 意图; 最后反思媒 介仪 式的传播局限 , 旨在 为更好发 挥媒介仪式社会建构作用提供理论 支撑和 实践启示。 【 关键 词】 媒 介仪 式 “ 3 ・ 1 5 晚会” 社会建构
关于媒介事件 的界定 , 根据 涵盖 范同 的不 同,可分 为以美 国学者布尔斯廷 、 施 拉姆 为代表 的泛化表述 , 以及戴扬 与卡茨 相对具体 、 微观 化表述 。 前 者将 “ 经过设 计 而刻意制造 出来 的假事件 ” 统统称为 媒介 事件 , 后者在合 著 的《 媒介 事件 》 一

新闻仪典_公众性格_国家符号_感动中国_影响力生成机制探析

新闻仪典_公众性格_国家符号_感动中国_影响力生成机制探析

频道・栏目・节目电视研究・TV RESEARCH49CHANNEL ・COLUMN ・PROGRAM 新闻仪典・公众性格・国家符号——《感动中国》影响力生成机制探析● 广东商学院 / 莫继严●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麦尚文作为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大型电视年播节目,《感动中国》探索出一种新闻生产与媒介仪式表达相结合的全媒体传播新模式,其影响力主要来自传播机制的创新。

本文尝试揭示《感动中国》巨大影响力生成的主要因素——新闻仪典、公众性格与国家符号。

一、新闻仪典:特别的新闻有特别的价值《感动中国》以媒介仪式的形式集中展示新闻——《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形象。

在年度人物形象的生成与传播上,其实行的是把新闻生产与仪式表达相结合的全媒体传播新模式:是经过电视台精心策划、社会多方面长时间互动、多种媒体长时间交融而形成,然后由电视台及其官网集中展示的新闻晚会或新闻仪典。

从仪典的内容、形式和过程来看,它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首先是新闻性。

《感动中国》从众多的事件和人物中选出每年最令人感动的人物和群体,他们及其故事,完整体现了新闻价值的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要素,每年都让人翘首以待。

其次是仪式性。

《感动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庄严肃穆的颁奖仪式,更是以最动人的方式讲述人物故事的“新闻晚会”。

在这台晚会上,颁奖仅仅是讲述每一个获奖者故事后的一个很短暂的环节。

主持人介绍、短片播放、现场采访、推选委员评价、宣读颁奖词,一系列仪式,都是为颁奖作铺垫,都是为了达到一个鲜明的目的——震撼人们的心灵。

实践证明,系列仪式既保证了这个奖项的分量,也给讲述故事、展示人物身上的“感动点”提供了比较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最后是参与性。

《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只有120分钟左右,评选过程却历时数月。

在此期间,中央电视台主动出击,寻求最广泛的媒体联合,其突出的做法就是成立了全国“感动联盟”,抽调专人全面负责联系、协调,统一运作,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报纸等媒体的优势,发动群众参与,扩大社会影响力,加强评选的权威性和广泛性。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压轴卷(新高考I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压轴卷(新高考I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压轴卷(新高考I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号;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整洁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座古建筑往往是某一地域历史和文化的缩影,其一木一瓦一柱均记录着历史的更迭,蕴含着古老的智慧。

同时,不同地方的古建筑各具特色,反映了各地的气候环境、地域文化。

沿海地区长期受海洋环境影响,其建筑风格具有明显的海洋特色,如福建土楼、广东客家围屋都是沿海地区建筑的代表。

北方的古建筑又是另一种风貌,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庄严肃穆的孔府孔庙便是其中的代表。

那么,如何用音乐讲述古建筑的故事,表现古建筑背后的文化?跟古建筑一样,民族民间音乐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同一个地方的民间音乐与古建筑,它们背后的地域文化是相同的。

因此,创作中,有的音乐家会以人们熟悉的民间音乐为基础,通过现代音乐语言表达人们对古建筑的独特感知,赋予古建筑特殊含义。

比如,由北京民族乐团打造的民族管弦乐组曲《中轴》,以北京特色曲调为音乐语汇,让听众在变化的节奏与音韵中,感受钟鼓楼、永定门、神武门等古建筑背后的人文韵味和文化内涵,进而领会北京中轴线上的古建筑群所承载的厚重历史。

音乐作品与古建筑在结构上有相通之处。

除了选用极具浓郁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作为表现手段,音乐家还会根据古建筑与音乐在结构布局与节奏韵律上的相通性来建构作品,以音乐结构的布局展现古建筑的布局。

取材于福建土楼的大型交响诗篇《土楼回响》,就通过对称性的调性结构布局展现土楼铺展开的扇形对称建筑结构。

同时,作品还将个性化的声部结构与灵动的旋律结合,运用《新打梭镖》《唔怕山高水远》等极具地方特色的客家山歌独唱、树叶独奏等多种艺术形式,在现代交响乐丰富的音色变化中展现土楼的层次感与色彩感。

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话语创新探析——以央视《主播说联播》为例

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话语创新探析——以央视《主播说联播》为例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带给受众更加多样化的信息获取渠道,传统电视新闻固有的宣读式播音风格失去了对年轻受众群体的吸引力。

因此,《新闻联播》也在尝试通过更新播音班底、主播流量化等措施创新新闻呈现形态与播报语态,以增强对年轻群体的吸引力,巩固新媒体平台上的舆论阵地,提升网络影响力。

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以往传统的传播模式被打破,新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传播角色的改变。

换句话说,全媒体技术的引入促进受众角色的改变,作为主动参与者、内容提供者、服务享受者,被详细划分的受众相继涌现。

[1]在全媒体语境下,结合新媒体的诸多特点和传统媒体存在的缺陷,学术界对电视媒体未来发展道路进行了多次讨论,认为在当前传播格局下,应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取长补短发挥优势,摆脱单一媒体形式的软肋和发展局限,打造具有竞争力的融合式媒体。

理论方面,近年提出了“媒体融合”和“全媒体”等概念,探讨未来电视媒体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有观点指出“电视依附的社会结构正在改变,这种改变,将使传统的单向广播式电视失去存在的基础”。

[2]虽然当下对于电视媒体在全媒体时代下的改变研究较多,但大多都是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针对其内容生产方式、内容类型、内容涉及范围、内容形式进行分析,对其话语表述上的特点研究较少。

本文从话语特点与陈述方式的角度,通过对文本的用词、语句、语段、人称、修辞等因素对当下讨论较为热烈的《主播说联播》栏目进行分析,以期为传统电视新闻发展提供经验和视角。

一、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一)新闻话语分析本文主要结合了梵·迪克的新闻话语分析理论对央视《新闻联播》自2019年8月24日入驻抖音到2019年10月20日抖音粉丝破千万期间,其衍生栏目《主播说联播》所有报道(共27条)进行话语分析。

通过对话语文本进行宏观文本结构以及微观语义结构的分析,揭示出文本内核与隐性倾向。

本文提出的主要问题有:《主播说联播》作为《新闻联播》的衍生栏目,其内容风格、话语表达上有什么改变?为何《主播说联播》在短时间内受到了大量【摘要】本文通过对央视《主播说联播》栏目的话语表达进行分析,从话语特点与陈述方式两个角度探索传统电视新闻在全媒体时代的形式转变以及特点,发现《主播说联播》栏目的主播从个人视角,运用口语化轻量级的语言对客观事实进行阐述,传递主流声音。

传播仪式观视角下的新媒体时代传统节日文化传播

传播仪式观视角下的新媒体时代传统节日文化传播

传播仪式观视角下的新媒体时代传统节日文化传播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在传统的观念中,传统节日的传播主要以口口相传、民间表演、节日庙会等传统方式为主,而在新媒体时代,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则更多地借助于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通讯等新媒体平台。

本文将从传播仪式观的角度分析新媒体时代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特点和影响。

一、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新媒体时代特点1、多样性和个性化在新媒体时代,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人们可以分享和传播自己对传统节日的理解和体验,而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宣传渠道。

这种个性化传播方式丰富了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也提升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2、跨地域传播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之一就是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和跨地域性。

在传统的观念中,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范围通常局限在当地社区或民间,而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向全球范围内传播传统节日文化,使得传统节日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得到大幅提升。

1、促进跨地域交流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了解和体验其他地区的传统节日文化,促进了不同地域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这样的文化交流有利于增进人们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也有助于加强地区间的文化合作和交流。

1、信息过载和虚假传播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虽然丰富多样,但也面临着信息过载和虚假传播的挑战。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人们可以发表各种观点和信息,但其中也存在着很多虚假、不实的信息,这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和认知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为了有效传播传统节日文化,需要加强对信息的筛选和审核,提供真实可信的传统文化内容。

2、文化差异和理解障碍在跨地域传播的过程中,人们可能会遇到文化差异和理解障碍,这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和接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有效弥合文化差异,需要加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倡导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减少文化冲突和误解。

2023秋期国开河南电大《政府公共关系》无纸化考试(1-3作业练习+期终考试)试题及答案+公共关系实

2023秋期国开河南电大《政府公共关系》无纸化考试(1-3作业练习+期终考试)试题及答案+公共关系实

[答案]B .政府工作质量主要指政府为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的质量。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政府公共关系传播内容是指信息流通的载体,也称媒介或工具。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信息传播者的权威性越大,传播的效果就越好。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政府内部沟通就是在政府体系中通过传递信息而影响他人的思想和行为发生变化的过程。
[答案]B .政府内部沟通就是在政府体系中通过传递信息而影响他人的思想和行为发生变化的过程。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对于政府来说,真实是新闻宣传的生命。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政府公共关系广告也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购买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权。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突发事件是指超常规的、突然发生的、需要立即处理的事件。
[答案]BCD 12.处理突发事件的原则是()。 A.迅速及时的原则 B.安定团结原则 C,真实公开的原则 D.分级负责原则 [答案]ABCD 13.属于政府内部公共关系的沟通目标,是0。 A.有助于树立政府机关威信 B.协调和改善政府内部的人群关系 C.造就政府公务人员的价值观念 D.培养政府内部的家庭式氛围 [答案]BCD 14.坚持全员公关的原则的做法有0。
A.公共关系 B.信息传播 C.社会公众 D.公共信息 [答案]C .下列不属于政府公共关系评估的内容的是。 A.确定公众、选择传播媒介 B.政府公共关系活动评估 C.目标效果评估 D.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程序评估 [答案]A 28.()年底,新华社两位记者以“政府形象”为题,报道了上海市实行廉政的情况,我国公共关系的热点开始进人 社会政治生活领域。 A.1988
[答案]D .政府公共关系以()和获得公众支持为目标。 A.公众沟通 B.塑造良好形象 C.信息传播 D.行政命令 [答案]B .实施公务员形象管理应注意的问题,是指0。 A.加强培训、落实行为规范、加强勤政廉政建设 B.强化政府政策反馈评估系统 C.设立高效灵敏的信息反馈系统 D.加强政府决策中枢系统 [答案]A .杂志传播信息的弱点是()。

洋节崇拜该掂掂文化分量

洋节崇拜该掂掂文化分量

2017.12.(下)55主持人:李冠伟文化视点秀的强力圈粉,都是文化泛娱乐化的表现。

追求上座率、获得收视率、博取点击率是文化泛娱乐化背后的动力,受众心理上图消遣、求轻松、避思考的倾向是文化泛娱乐化赢得市场的重要原因。

文化泛娱乐化以消费、技术、快感、世俗等因素的融合消解文化的深度与厚度,当众多严肃的新闻、正统的历史、经典的叙事以“娱乐”包装的形式呈现时,其负面作用不可小觑。

文化泛娱乐化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社会价值观念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受到侵蚀。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这是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个民族都要面对的哲学追问,帮助求解这些追问是文化的深层意义与存在价值。

文化泛娱乐化信奉娱乐至上,动摇了对“我们是谁”的认知,模糊了对“我们从哪里来”的追寻,弱化了对“我们到哪里去”的引领,是对社会价值观和人们精神家园的侵蚀。

首先,文化泛娱乐化冲击主体身份认同,动摇对“我们是谁”的认知。

主体身份认同是主体对自我身份的认可与赞同。

中华民族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基于“我们是中华儿女”身份认同而形成的文化共同体,民族文化能够帮助回答“我们是谁”的追问。

然而,文化泛娱乐化在戏说、调侃、恶搞中解构宏大叙事,使民族文化碎片化,动摇了对“我们是谁”的认知。

其次,文化泛娱乐化冲淡民族历史记忆,模糊对“我们从哪里来”的追寻。

民族历史记忆具有唤醒民族情感、强化国家认同的重要功能,它让我们知道“我们从哪里来”。

文化泛娱乐化将娱乐价值置于历史价值之上,为了娱乐可以随意篡改、编造历史,为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推波助澜,模糊了对“我们从哪里来”的追寻。

第三,文化泛娱乐化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弱化对“我们到哪里去”的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价值引领。

文化泛娱乐化背后充斥的物质欲望、个人主义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弱化对“我们到哪里去”的引领。

面对文化泛娱乐化,我们必须增强文化自觉,共同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传播仪式观视野下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研究

传播仪式观视野下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研究

传播仪式观视野下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研究作者:田雅文来源:《新闻世界》2018年第08期【摘要】黑龙江卫视播出的《见字如面》是国内首档也是唯一一档读信节目,其用书信讲述中国故事的节目形式也为我国文化类节目的发展开辟了新路。

本文借用“传播仪式观”理论,从节目现场设置对仪式感的建立、书信演绎者对仪式感的建立、书信对文化的建构、观众共同参与共建仪式秩序、嘉宾解读信件的仪式感五方面对《见字如面》节目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传播仪式观;见字如面;集体主义建构;仪式感传播仪式观是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W∙凯瑞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在“传播仪式观”理论中,传播并非指信息在空间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它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是一种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的符号过程,一种以团体或共同体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

[1]在仪式观视角下,传播被认定为一种神圣的仪式,受众被传播内容所营造的共同的身份聚合在一起,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见字如面》是国内唯一一档读信节目,由黑龙江卫视播出。

节目邀请影视明星朗读名人书信,通过一人、一信、一讲台的方式呈现,用书信讲述中国故事,再由专家学者作为“拆信人”,在第二现场为观众解读书信背后的历史场景与人生故事。

节目所选的都是一些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或是能够打动人心的书信。

通过大众传媒将书信这种原本属于私密人际交往的介质呈现在观众面前,打造了一场关于文化认同和情感唤起的仪式盛宴。

《见字如面》的产生源于一档英国综艺《Letters Live》,与原版节目集会式狂欢的呈现方式不同的是,《见字如面》在引进的过程中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录制现场没有华丽的布景,更加注重信件本身所傳递的内涵。

(一)节目现场设置对仪式感的建立《见字如面》已经播出了两季,节目的呈现形式是一人、一信、一讲台。

虽都是邀请明星朗读信件但明星并非是主角,明星在讲台上深情地读信,第二现场嘉宾主持会进行解说。

电视节目中典型人物正能量传递的宣传创新——以央视《开讲啦》为例

电视节目中典型人物正能量传递的宣传创新——以央视《开讲啦》为例

/传播方法/电视节目中典型人物正能量传递的宣传创新—以央视《开讲啦》为例◎黄吉春秀梅[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转型和发展,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等现象的出现,发现美、传播美,发现平凡人的不平凡的事,展示明星榜样和先进典型人物身上所具有的不平凡的正能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本文B•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将明星榜样的励志经历和先进典型人物身上所具有的时代精神,通过电视节目的荧幕呈现的方式,完整地传递给社会大众,从而更好地推动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的形成。

[关键词]正能量典型人物《开讲啦》创新[基金来源]塔里木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项目名称:先进典型人物报道如何增强吸引力)的阶段性成果。

典型人物报道对传播时代精神和引领社会风气都有着 不可估量的作用,从上世纪50年代典型人物报道出现开 始。

时至今日,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在不断寻找典 型人物报道的最佳报道方式。

一、 典型人物正能量传递解读典型人物正能量的传递,尤其是影像化电视节目的荧 幕传递方式,可以说是新媒体时代,媒体人对典型人物报道 的一种创新报道方式,在报道的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让受 众了解到一个更为全面真实的榜样。

就典型人物正能量的 传递而言,由中央电视台精心打造的《感动中国》栏目也是 对典型人物的一种影像化叙事方式,但在该节目中典型人 物与受众之间的互动较少,使得受众与典型人物之间始终 存在着一种距离感。

就访谈类节目而言,由于注重节目的访 谈效果、重视对节目访谈内容的设定,以及访谈嘉宾与受众 之间互动的缺失,使得节目无法真正关注到受众想要了解 的内容。

而就《开讲啦》电视节目而言,通过对节目播出流程的 设置,嘉宾的开讲完全是基于自己的生活经历,讲述自己所 要传达给受众的真实想法。

在开讲过后的互动环节,现场的 300位大学生听众有机会与开讲嘉宾进行现场面对面的交 流互动,通过现场提问的方式,让开讲嘉宾现场解答自己心 中的困惑。

二、 《开讲啦》节目概况2012年,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唯众传媒联合制作了 中国首档青年电视节目公开课《开讲啦》,是传播正能量,弘 扬主旋律的优秀电视节目代表作之一。

传播仪式观视域下春晚的社会价值分析——以2017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为例

传播仪式观视域下春晚的社会价值分析——以2017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为例
集 中 阐释 “ 传 播 的 仪 式 观 ” ,是 1 9 7 5 年 发表 的 《 传 播 的 文
大的晚会,己成为人们除夕夜不可缺少的仪式。詹姆斯・ 凯瑞
提 出的 仪式 观 中 强调 了 “ 文 化 的共 享 ”、 “ 时 间上 情 感 的维 系 ”和 “ 文 化 身份 的 自我认 同 ”,而 一 年 一度 的春 晚 , 以仪
化研究取向》,两年后他又发表 《 : 众传播 与文化研究》。
两 篇 论 文及 《 传 播 的仪 式观 》的 论 文 收录 在 凯 瑞 1 9 8 9年 出
式感的形式凝聚着人们对于春节的守候。2 0 1 7 年的春晚采用直 播 的方式以及北京加上海、四川凉山、广西桂林、黑龙江哈 尔滨 四大分会场的方式,给 电视机前的观众和全国人民带来
的强 烈 的参 与 感 ,形 成 一 个处 在 同 一时 问 、 空 间的 感知 。在 此刻 ,我 们 都 是 中华 儿 女 ,都 在 寻求 内心 的文 化 认 同 。春 晚
版的 《 作为文化 的传播:“ 媒介与社会 ”论文集》 中,形成
了传播 的 仪式 观或 文化 模 式 的基本 原理 。詹姆 斯 ・ 凯瑞 在 《 作
三 、央视 春 晚传 播 中的仪 式化 表 达
( 一 )仪 式 符 号 的 解 读 。 詹 姆 斯 ・ 凯 瑞 的 传 播 仪 式 观 中重 视对 符 号 意 义 的研 究 , “ 研 究 的 传 播 就 是 为 了考 察 各 种 有 意 义 的 符 号 形 态 被 创 造 、 理 解 和 使 用 这 一 实 实在 在 的 过 程 ” ③ 。詹 姆 斯 ・ 凯瑞 认为符 号具有双 重性 能 , “ 符 号 既 是 现 实 的表 征 ,又 为 现 实提 供 表 征 ” 。 现 代 社 会 ,人

国庆70周年阅兵媒介事件的宣传报道分析

国庆70周年阅兵媒介事件的宣传报道分析

学m撺讨国庆70周年阅兵媒介事件的宣传报道分析李康跃果凤春(武警后勤学院,天津300309)摘要:2019年10月〗日,首都北京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引发世界广泛关注。

而在这次阅兵过 程中,大众传媒也全方位、多角度、跨平台地记录了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

笔者在文中通过分析国庆阅 兵的宣传过程和特点,从而探讨此次媒介事件的传播趋势和效果,认识其对国家和人民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国庆阅兵;媒介事件;宣传报道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883 (2019 ) 22-0074-01戴扬和卡茨在《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一 书中将“媒介事件”定义为“对电视节目性收看,即关于那些令国人乃至世界屏息驻足的历史事件”。

[1]而童兵老师在《新闻传播学大辞典》中给出的定义为 “经过传媒自身或政党、政府、企事业、社团等其他组织 或个人策划并推进事件进程,传媒直接参与报道的事 件”。

[2]显然,国庆阅兵是国家领导和组织的,是媒体 集体参与的,令全世界关注的大事。

因此,我们可以将 本次国庆70周年阅兵视作典型的媒介事件来探讨。

一、国庆阅兵事件的宣传过程从时间上看,媒体对于此次阅兵活动的宣传报道 可以分为预热阶段、高潮阶段、收尾阶段三部分。

(一)预热阶段2019年8*29日,中宣部常务副部长王晓辉在国新 办发布会上介绍说,首都北京将在2019年10月1日举行 盛大的阅兵仪式。

自此,国庆阅兵的宣传报道进人预热 阶段。

2019年8月29日,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在10点04分 及时发布该消息,此后各大媒体分别跟进报道。

2019年 8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头版文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70周年,首都北京将举行隆重热烈的庆祝活动”。

截至2019年9月30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 以及微博、微信、今日头条、抖音等新媒体关于阅兵的 报道不胜枚举。

它们以“女兵方队”“阅兵演练”等 为角度进行宣传报道,并衍生出了“阅兵腿”“阅兵体”等热词。

传播仪式观视角下的新媒体时代传统节日文化传播

传播仪式观视角下的新媒体时代传统节日文化传播

传播仪式观视角下的新媒体时代传统节日文化传播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而传播仪式观这一理论角度,为我们解读了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问题。

传播仪式观是以“仪式”为中心的传播理论。

仪式是指一系列有规律的动作、言辞和活动,包括宗教、国家、社会等各个方面,是人们日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播仪式观认为,仪式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制造了一种机制,让受众在参与其中时感到一种集体的共同感和归属感,并加强了社会网络的联系与秩序。

然而,在新媒体时代,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面临诸多挑战。

对于年轻一代来说,传统节日的各种庆祝活动可能已经不再有意义,他们更愿意通过网络聊天、玩游戏等方式来度过节日。

因此,为了实现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我们需要以传播仪式观为理论基础,采用更加先进、便捷的传播方式,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求。

首先,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来传播传统节日文化。

社交媒体平台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沟通工具,在传统节日时,可以利用这些平台来传递节日信息,吸引年轻人的注意。

例如,利用微信群聊、微博等平台发布各种节日话题、节日习俗、节日祝福等内容,让年轻人了解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习俗、意义和精髓,从而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其次,可以利用网络直播等技术手段,让更多的人关注传统节日文化的活动。

例如,在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中,可以安排网络直播的环节,让人们通过网络来实时观看节日庆典、表演和游行等节目,同时开设线上互动环节,让观众参与到活动中来,从而实现互动传播。

最后,可以通过游戏化传播的方式来推广传统节日文化。

游戏化传播是一种基于游戏思维和游戏机制的传播方式,可以使传统节日文化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通过设计一款有关传统节日的小游戏,让玩家在游戏中了解传统节日文化的习俗和意义,从而引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关注。

总之,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方式正在不断发生变化,同时我们也应该采用更加先进、多样化的传播手段来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传播的仪式观仪式是传播的本体而非类比

传播的仪式观仪式是传播的本体而非类比

在传统的“传递观”中,传播被视为信息的发送和接收的过程,就像在传送 带上传递物品一样。这种观点强调信息的客观性和中立性,传播的目的是为了让 信息尽可能准确和清晰地从一方传递到另一方。
然而,随着社会科学的进步,人们对传播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传播不再被 视为仅仅是信息的传递,而是与社会、文化、个人经验等紧密相连。传播成为一 种仪式,人们通过传播来表达自己的身份、价值观和信仰。
“仪式观”强调传播中的主观性和文化性。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都带着自 己的文化背景和经验,这些因素会影响信息的传递和理解。传播的目的是为了表 达和共享某种文化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可能与社会秩序、宗教信仰、政治观 点等有关。通过传播,人们不仅传递信息,而且也在表达自己的文化信仰和社会 地位。
传播的“传递观”和“仪式观”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互相补充的。在某 些情况下,信息的传递可能需要更多的客观性和中立性,而在另一些情况下,传 播则需要更多的文化性和主观性。对于传播者来说,理解这两种观点的差异可以 帮助他们更好地选择和使用适当的传播策略。
3、跨界合作:推动传统节日文化与其他领域的交流合作,如艺术、旅游、 影视等。通过跨界融合,传统节日文化将焕发新的生机。
4、国际传播:加强传统节日文化的国际传播,举办跨国文化活动和参与国 际艺术交流,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总之,传播仪式观在传统节日文化传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深入挖 掘和实践传播仪式观,我们可以更有效地传播传统节日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 强文化自信。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播仪式观将在传统节 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注入新的活力。
在当今社会中,传播的仪式观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 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在社交媒体和网络论坛上,用户之间 的信息互动和分享往往具有仪式性的特点。比如在特定的节日或纪念日,人们会 在网络上发布相关的信息、图片或视频,以营造共享的氛围和社区意识。此外, 在品牌营销中,许多企业也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以仪式传播的方式与消费者建 立情感和共享的文化空间。

传播仪式观视角下的新媒体时代传统节日文化传播

传播仪式观视角下的新媒体时代传统节日文化传播

传播仪式观视角下的新媒体时代传统节日文化传播新媒体时代,传统节日文化传播面临了新的形势和机遇。

以仪式观作为视角进行传播,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仪式观注重的是传统节日中的仪式感。

通过新媒体渠道,可以将传统节日的各项仪式以多样化的形式展示、传达给观众,增强观众对节日的仪式感和参与感。

通过直播等方式,将传统节日的庙会、祭祀、花车巡游等活动实况直播给观众,使观众能够亲身感受到节日仪式的庄严和热闹,增强对传统节日的认同和喜爱。

仪式观强调的是传统节日中的象征意义。

新媒体可以将传统节日的各种象征物、象征动作以及象征符号进行深度解读,让观众了解传统节日中的丰富文化内涵。

通过图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解读节日中的习俗、传说、神话等,让观众对传统节日的象征意义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对于农历春节,可以通过视频介绍红包的由来、舞龙舞狮的寓意等,让观众了解到这些象征物和活动的文化背景和含义。

仪式观注重的是传统节日中的精神内核。

新媒体可以通过传播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核,让观众从内心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

通过文字、影像等形式,传达传统节日中的家庭和睦、互助友爱、感恩等价值观念,引导观众在现代社会中重拾对传统节日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追求。

通过短视频讲述传统节日中的家庭团圆、守岁等场景,引发观众对家庭关系和亲情的思考和感悟。

新媒体时代的传统节日文化传播要注重与传统媒体的结合。

虽然新媒体给传统节日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方式,但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还需要传统媒体的支持和参与。

传统媒体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传播渠道,可以通过专题报道、专栏文章等形式对传统节日进行更深入、更系统的传播,为新媒体传播提供更丰富的内容和资源。

仪式传播视野中的_媒介庆典_以CCTV_感动中国_节目为例_麦尚文

仪式传播视野中的_媒介庆典_以CCTV_感动中国_节目为例_麦尚文

仪式传播视野中的“媒介庆典”*———以C C T V《感动中国》节目为例□ 麦尚文【内容摘要】 在社会嵌入程度上,媒介庆典作为一种意义生产模式具有明显的传播优势,因而在表征价值信仰、粘聚社会方面被赋予重要的角色担当。

与此同时,作为社会互动的仪式性模式,媒介庆典亦留存明显的局限性,在话语实践上易于走向“仪式陷阱”,成为“附庸化的形式”,“仪式化”更可能成为价值传播的社会控制形式,对庆典仪式的过度商业开发也会消解其社会公益性。

本文重点以C C T V《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为实践案例,从仪式传播视角探究媒介庆典的话语表达实践及社会认同空间的建构,以突出其作为具有社会建构意义的“巨大话语系统”应有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 媒介庆典;仪式传播;感动中国;社会认同 历经2008年以来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盛会以及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阅兵庆典等的业务运作,国内媒介生产出现的一个重要转向,是“媒介事件”理念及仪式传播现象的集中呈现与实践。

由“媒介事件”展示的这种媒介景观在当前愈发显著,特别是电视传媒在重大事件中以仪式、典礼等形态呈现的媒介庆典,以“加冕”“纪念”“团聚”或“庆祝”为活动主题,往往形成全国性、区域性收视的盛大“媒介节日”①,媒介自身甚至直接转换为社会仪式的中心,其传播实践备受关注。

庆典传播作为“媒介景观”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由大众媒介主导的意义生产模式,体现出大众媒介嵌入社会的新机制,改变着传统媒介与社会的关系,同时,也丰富了媒介与国家的关系,从而区别于由意识形态机构主导的通过媒介缔造的单一的国家景观。

从媒介实践变迁看,庆典节目逐渐成为我国电视传媒的重要产品类型,“媒介庆典”作为富有创新性的电视视听传播模式更是催生了全新的电视庆典商业模式。

媒介庆典在实践上融汇了媒介符号与典礼的仪式性特征,在形态结构上体现为相对完整的媒介仪式。

在媒介生产层面,“媒介仪式”是指大众媒介以仪式化形态表达并传播的媒介事件或媒介活动,从而使事件或媒介自身具有仪式感与参与性特征。

媒介仪式对国族认同的建构与强化——以2011年春晚为例.doc

媒介仪式对国族认同的建构与强化——以2011年春晚为例.doc

媒介仪式对国族认同的建构与强化——以2011年春晚为例国族认同的建构与强化是现代民族国家的重要任务,媒介仪式是大众传媒和受众对特定情境、象征资源的共享性过程,成为国族认同建构与强化的主要机构之一。

笔者借鉴传播仪式观的研究思路,从媒介的角度切入认同的研究,以2011年春晚为例,分析春晚如何作为媒介仪式,探究春晚通过哪些途径实现对国族认同的建构与强化,进而反思利用媒介仪式进行国族认同建构与强化的多层次原因。

关键词:媒介仪式;国族认同;春晚集体仪式是社会整合的一种核心媒介,人类学家戴维•科尔泽认为,没有仪式就没有民族。

现代传媒介入到传统仪式概念中,媒介仪式对我们内心集体意识的活化和价值体系的建构有重要作用,媒介仪式成为国族身份建构和认同巩固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央电视台的春晚作为媒介仪式的典型,怎样展示对国族认同建构和强化的魅力呢。

1仪式、媒介仪式、媒介事件、国族认同等概念的界说1.1仪式与传播的仪式观广义上来说,“将所有由传统习俗发展而来、被人们普遍接受并按某种既定程序所进行的活动与行为都称为仪式”。

仪式具有时空性与参与性、程式化与重复性、象征性与表演性等特点。

詹姆斯•凯瑞提出的传播的“仪式观”并非直指讯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

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

1.2媒介仪式与媒介事件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提出“媒介事件”:“即是关于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主要是国家级的事件,这些事件包括划时代的政治和体育竞赛。

表现超凡魅力的政治使命,以及大人物们所经历的过渡仪式——我们分别称之为‘竞赛’、‘征服’和‘加冕’……”把仪式人类学引入大众传播,在“仪式”的基础上提出“媒介事件”概念。

而媒介仪式,就是“广大受众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参与某个共同性的活动或者某一事项,最终形成一种象征性活动或者象征性符号的过程。

媒介仪式

媒介仪式

美渠·中国
将媒体行为视为与仪式相关的行为,寇德瑞对真人秀电视的讨论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首先,他对真人秀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他为真人秀中所谓的单纯“呈现现实”的主旨 突出了“媒体是将人们带入现实的特权接入点”这个假设。也就是说,媒体营造出一 种气氛,让人在这种特定的气氛条件之中,以为一切都是真实的。 除此之外,他认为真人秀中的普通参赛者展现了他们想要进入“社会中心”并逐渐转 变成“名人”获得更高身份地位的诉求。
美渠·中国
4、媒介仪式 在涂尔干、特纳、布迪厄等学者仪式理论的基础上,尼克·寇德瑞(Couldry, N.)围绕着媒体行 为的仪式层面发展了更加具体的理论。他创造的术语“媒介仪式”将人们的注意力重新转移到 认识仪式与媒体行为之间的关系上。 媒介仪式是基于这样的假设:“社会有一个中心”,媒体能够通过重现现实将人们带到“社会 的中心”Bourdieu, P. (1990) ‘Rite of Institution’ in 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 Cambridge: Polity. 他认为,媒介机构基本上等同于象征性的符号权利,正是这样,强化了媒体的特殊地位
布迪厄(Bourdieu, P.)创造了另一个术语“仪式机构”(Rites of Institution)来描述“机构”将主 体从一个领域到另一个领域的转变过程合法化的现象,并使得受众因其存在这一现象而对主体的转 变进行了解和接受。
美渠·中国
《中国好声音》中的普通参赛者以及《我是歌手》中的资深歌手都清楚的意识到媒介机构的能力, 并希望通过参与节目将他们原有的社会地位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更具体的来说,《中国好声音》中 的普通参赛者希望得到一定的曝光度并借助于媒体机构得到“名人”身份。而《我是歌手》中的资 深歌手则希望恢复知名度并修复他们逐渐削弱的名人身份。总而言之,真人秀节目的参赛者强化了 媒体机构划分人们类别的能力并使身份转变的过程变得透明化及自然化。

传播仪式观

传播仪式观

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作者:郭建斌[摘要] 本文从凯利的两类传播观入手,重点围绕“仪式观”的社会思想基础,其在文化研究中的归属,以及为什么要用仪式的视角来考察等问题进行讨论。

从社会思想基础方面来看,符号互动是凯利仪式观的思想出发点;从文化研究的模式来看,凯利的仪式观属于对活生生文化研究范畴;从仪式视角的选择来看,其主要目的在于对潜藏着仪式意涵的象征性、表演性行为的阐释。

[关键词] 传递观仪式观解读引言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W.凯利i[i](James W. Carey)在《传播研究的文化取向》ii[ii]一文开始就对传播研究做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划分:“为便于把思想做一归类,我们在描述中可以把传播的定义分为两大类:传播的传递观(a transmission view of communication)和传播的仪式观(a ritual view of communication)。

”(凯瑞,2005:4)在这里,译者把view翻译为“观”,表达了英文view一词中“观点”的含义。

但是,即便在中文语境中,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某种观念(idea)。

就传播研究来说,始终存在观点层面上的问题,同时也存在观念层面的问题,这二者之间很难说谁决定谁。

在这二者之间,虽然存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上的差异,但这种差异远远不能阻止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交融。

由于篇幅所限,在这里不对观点与观念之间的关系及表现做进一步的讨论。

iii[iii]无论是作为一个学科,还是作为一个领域;无论是作为一种观点,还是一种观念来理解传播问题,凯利所提出的传播观,似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在各种关于传播研究的新名词、新概念、新理论、新视角不断涌现,不同的学术话语或准学术话语都企图在这里领域内争得一席之地的当前中国学术界,静心对传播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细绎iv[iv]、反思、梳理,似乎也是有必要的。

这种思考与梳理,各人可以选择不同起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式传播视野中的“媒介庆典”*———以C C T V《感动中国》节目为例□ 麦尚文【内容摘要】 在社会嵌入程度上,媒介庆典作为一种意义生产模式具有明显的传播优势,因而在表征价值信仰、粘聚社会方面被赋予重要的角色担当。

与此同时,作为社会互动的仪式性模式,媒介庆典亦留存明显的局限性,在话语实践上易于走向“仪式陷阱”,成为“附庸化的形式”,“仪式化”更可能成为价值传播的社会控制形式,对庆典仪式的过度商业开发也会消解其社会公益性。

本文重点以C C T V《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为实践案例,从仪式传播视角探究媒介庆典的话语表达实践及社会认同空间的建构,以突出其作为具有社会建构意义的“巨大话语系统”应有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 媒介庆典;仪式传播;感动中国;社会认同 历经2008年以来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盛会以及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阅兵庆典等的业务运作,国内媒介生产出现的一个重要转向,是“媒介事件”理念及仪式传播现象的集中呈现与实践。

由“媒介事件”展示的这种媒介景观在当前愈发显著,特别是电视传媒在重大事件中以仪式、典礼等形态呈现的媒介庆典,以“加冕”“纪念”“团聚”或“庆祝”为活动主题,往往形成全国性、区域性收视的盛大“媒介节日”①,媒介自身甚至直接转换为社会仪式的中心,其传播实践备受关注。

庆典传播作为“媒介景观”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由大众媒介主导的意义生产模式,体现出大众媒介嵌入社会的新机制,改变着传统媒介与社会的关系,同时,也丰富了媒介与国家的关系,从而区别于由意识形态机构主导的通过媒介缔造的单一的国家景观。

从媒介实践变迁看,庆典节目逐渐成为我国电视传媒的重要产品类型,“媒介庆典”作为富有创新性的电视视听传播模式更是催生了全新的电视庆典商业模式。

媒介庆典在实践上融汇了媒介符号与典礼的仪式性特征,在形态结构上体现为相对完整的媒介仪式。

在媒介生产层面,“媒介仪式”是指大众媒介以仪式化形态表达并传播的媒介事件或媒介活动,从而使事件或媒介自身具有仪式感与参与性特征。

媒介仪式是“以共同的理解与情感为基础”,“属于庆祝性的、享受性的以及装饰性的,而非功利性的。

”②柯尔迪(N.C o u l d r y)在对媒介仪式进行类型分析时,也重点突出了“媒介本身成为一种仪式或集体庆典”这一综合性的媒介仪式形态③。

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介庆典在本质上正是这样一种“仪式性的传播模式”,由于借助大众媒介的强大仪式符号系统,相对于一般的社会庆典而言,它具有更为丰富的结构形态与实践内涵。

但是,当前对媒介庆典这一重要媒介生产样式的相关学理审视十分薄弱,在媒介庆典的独特的节目形态、媒介庆典的社会内涵挖掘以及庆典传播价值的开发等方面迫切需要全面深入的观照,以推动我国庆典传播实践的规范与发展。

本文重点以近年来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榜单庆典———C C T V《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及颁奖晚会为案例,从仪式传播的视角切入媒介庆典实践,探究媒介仪式的话语表达实践及社会认同空间的建构,以突出其作为具有社会建构意义的巨大话语系统应有的现实价值。

一、“媒介即仪式”:媒介庆典的仪式内涵解说关于仪式的生成,涂尔干(D u r k h e i mE.)曾指*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消费文化传播与媒体社会责任研究”(项目编号:08C X W003)研究成果。

出:“任何社会都会感到,它有必要按时定期地强化和确认集体情感和集体意义,只有这种情感和意识才能使社会获得其统一性和人格性。

这种精神的重新铸造只有通过聚合、聚集和聚会等手段才能实现……于是就产生了仪典”④。

由于在社会聚合方面的角色担当,大众媒介被认为是重要的社会仪典类型。

詹姆斯·凯瑞(J a m e s W.C a r e y)所提示的“传播的最高境界”,即“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⑤,也指向了媒介作为仪式的社会意义。

在概念上,我们把作为“一种仪式或集体庆典”的媒介仪式类型称为“媒介庆典”,即由大众媒介机构作为主办方进行生产并传播的带有仪式性特征的庆典事件或活动。

从实践层面看,媒介庆典主要有三种类型:(1)以排行榜发布为主的“榜单庆典”,比如C C T V《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凤凰卫视《影响世界华人盛典》;(2)针对特定主题而举办的“主题庆典”,如C C T V打造的舞台歌会品牌《同一首歌》、消费者维权《3·15晚会》,南方电视台主办的娱乐时尚系列《南方盛典》;(3)以重要节假日活动为内容而设置的“节日庆典”,包括《春节联欢晚会》《中秋晚会》等。

媒介庆典往往是媒体精心运营的品牌节目,并在节目形态与社会传播路径上形成了全新的视听模式。

如果说传播的传递观表达着“媒介即信息”,那么传播的仪式观则意在“媒介即仪式”,媒介本身成为“共同信仰的创造、表征与庆典”,罗顿布朗(W.R o t h e n b u h l e r)将这种媒介化的庆典仪式形容为“最具交流效应的社会形式之一”⑥。

媒介庆典作为综合形态的媒介仪式,既包含仪式性内容和仪式化传播手段等要素,又突出媒介自身在其中的角色与地位,以“媒介事件”的面目直接影响社会。

例如C C T V主办的《春节联欢晚会》,被认为是全球华人“以北京时间为标准的`天涯共此时'”⑦,媒介节目成功转换为中国人除夕守岁、共享民俗的年度家庭仪式,成为独特的社会互动模式。

在更高层面上,媒介庆典又可以转换为“政治仪式”或“国家仪式”,成为国家景观,呈现出内涵上的丰富性及实践层面的复杂性。

作为一档大型年播节目及年度电视事件,已走过7届的《感动中国》被誉为“让整个民族为之动容的精神史诗”、“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品牌”。

⑧《感动中国》作为年度电视庆典活动的影响力生成,主要源自其仪式传播形态与内容取向的创新。

在节目形态上,《感动中国》从2002年第一届起即已形成“四段式”庆典结构:人物故事短片播放、现场访谈、颁奖词宣读和为获奖者颁奖(这一仪式结构随后被国内同类庆典节目复制使用),其运作流程也体现了“仪式时间”特征,年度的概念、评选启动、网络投票时段设置、推选委员推选、候选人展播、十大人物确定并颁奖等都有明确的“时间阀限”。

在仪式内涵上,媒介仪式兼备“信仰”与“行动”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成为相应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行动者实践形式的结合体。

《感动中国》的仪式内涵主要表现在:(1)入选人物要符合组委会制定的“六条标准”之一,作为形象符号的内在体现,这些形象标准体现了当下中国社会的普适性价值取向;(2)将重大事件体现的年度主题嵌入人物评选及颁奖盛典的“感动”传播设计当中,尝试构筑起中国人的“价值共同体”,以此维系社会;(3)具有深入的社会参与及反馈度,通过年度人物候选人的社会征集、网络投票等公众参与性环节,提升对社会主流价值的行动能力,并使《感动中国》这一媒介仪式平台成为社会的“信仰的中心”。

《感动中国》可以被看作公共性的媒介事件,它通过“加冕”仪式塑造了结构多层、取向多样的年度人物形象,留存关于人物角色与社会互动的年度影像,不断编织并建构起21世纪“中国人形象系统”。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年度人物“形象包裹”进行转换生成,呈现了一系列个体或群体的多样性价值符号,并以此构筑起一个普适性价值体系,嵌入公众“精神成长”历程中。

从这个意义上说,《感动中国》对“价值共同体”的年度性建构便成为中国社会在特定时间里的一种“通过仪式”,其中作为个体的年度人物的形象传播及价值表达即是对个体的社会角色的影像浓缩,而所有年度人物颁奖仪式的相加即是对过去一年中国社会及中国人角色行动的“集体加冕”。

有研究者指出,任何仪式的所谓“通过”其实是凭借仪式的形式以换取对附于其中的象征价值的社会认同与认可。

⑨《感动中国》通过社会化的加冕仪式“将人们以团体或共同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以仪式化形态为中国公众提供了分享、表征“共同信仰”的集体性庆典,并使之转换为“认同的空间”。

按照格尔茨(G e e r t z,C.)的“仪式的窗户”论(w i n d o wo f r i t u a l),“作为文化原动力的`窗户',人们通过仪式可以认识和创造世界”⑩。

《感动中国》可成为透视中国人乃至中国社会年度影像的“窗户”,直接影响着个体情感、集体生活以及社会记忆。

这一社会认知效果取决于《感动中国》的仪式生产实践及其意义系统的建构。

二、“符号的织绣”:媒介庆典的仪式表达与生产实践在媒介仪式中,仪式表达(r i t u a l w o r d s)在于对人物、事件或议题进行“地位授予”,使之产生“聚光灯效应”,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议程。

《感动中国》基于年度国家主题及重大事件进行年度人物的评选与呈现,它在仪式表达上开创了全新的电视视听模式———“新闻性晚会”。

在其中,新闻生产与仪式化表达交互呈现,新闻性、仪式性与参与性兼而有之,这正是《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作为媒介仪式最本质的特征。

《感动中国》的仪式实践创新首先体现为“新闻+仪式+参与”的“三重内涵”庆典结构。

表1 《感动中国》庆典结构及仪式表达结构/流程仪式符号(数量)意义表达1.人物短片播放主持人导引、短片播放(2)煽情的“新闻文本”,提供饱满的信息体验2.现场访谈人物出场、个性音乐、观众/掌声、访谈(4)细节双重呈现:“想象的个体”与“形象的在场”3.颁奖词宣读获奖者注视聆听、主持人宣读(2)“超凡魅力”形象的社会授予4.颁奖电子碑、高举奖杯、个性音乐、观众/掌声(4)“四重奏”加冕从具体的形态结构上看,《感动中国》具有相对完整的仪式流程。

自2002—2008年度历经7届晚会的制作,“四段结构”始终被作为稳固形态依次序呈现。

从各个流程环节看,人物短片最能体现《感动中国》新闻生产的特征。

短片本质上是一部煽情的“新闻大片”,它凝聚了前期新闻生产的运作成果(年度事件挖掘、人物评选、人物采访、编导制作等),在晚会现场直接为公众提供饱满的信息体验。

现场访谈也揭开了人物在晚会的“仪式中心”的形象原貌,把公众对人物的“想象的个人”转换为“真实的在场”。

访谈之后颁奖词宣读则是人物“超凡魅力”形象与地位的社会授予仪式,包括获奖者本人在内的所有人都聚精会神聆听这样一首“精神史诗”———最具震撼力的仪式语言。

最后自然转入仪式行动的高潮即颁奖仪式上。

由于仪式被作为一个符号整体看待1,媒介仪式本身也可理解为一个“符号的织绣”,它通过整体性的仪式表达将不同类型的人物或事件符号所携带的角色意义进行聚合叠加,呈现出仪式的结构化特征。

《感动中国》的仪式表达即是对庆典活动进行符号编织的过程,其四段流程的常规符号一共有11种(见表1)。

其中人物出场接受访谈以及颁奖仪式这两个环节的符号使用最为集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