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笔记
操作系统知识点整理
操作系统知识点整理操作系统1.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是指控制和管理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并合理地组织调度计算机的工作和资源分配,以提供给用户和其他软件方便的接口和环境的程序集合。
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包括:并发、共享、虚拟和异步。
•并发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虚拟是指把一个物理上的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
操作系统的虚拟技术可归纳为:时分复用技术,如处理器的分时共享;空分复用技术,如虚拟存储器。
•异步是指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允许多个程序并发执行,但由于自由有限,进程的执行不是一贯到底,而是走走停停,以不可知的速度向前推进,这就是进程的异步性。
2.进程管理进程:目的:更好地描述和控制程序并发执行;定义:进程是进程实体的一次运行,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组成:•PCB:保存进程运行期间相关的数据,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程序段:能被进程调度程序调度到CPU运行的程序代码段•数据段:存储程序运行期间的相关数据,可以是原始数据也可以是相关结果进程状态:•状态种类:–运行状态:进程正在处理机上运行–就绪状态:进程已获得除处理机之外的一切所需资源–阻塞状态:进程正在等待其中一事件而暂停运行–创建状态:进程正在被创建,尚未转到就绪状态•创建完成后转到就绪状态–结束状态:进程正从系统中消失,分为正常结束和异常退出•状态变化:–就绪->运行:经过处理机调度,就绪进程得到处理机资源–运行->就绪:时间片用完或在可剥夺系统中有更高优先级进程进入–运行->阻塞:进行需要的其中一资源还没准备好–阻塞->就绪:进程需要的资源已准备好进程控制:•创建:终端用户登录系统、作业调度、系统提供服务、用户程序的应用请求等;•终止:正常结束、发生异常、外界干预•阻塞:等待资源•唤醒:资源到达•切换:时间片用完、主动放弃处理机、被更高优先级的进程剥夺处理机进程通信:•共享存储:–低级方式:基于数据结构的共享–高级方式:基于存储区的共享•消息传递:–直接通信方式:直接把消息挂到接收进程的消息队列–间接通信方式:挂到一些中间实体,接收进程找实体接收消息,类似电子邮件•管道通信:利用一种特殊的pipe文件连接两个进程代价:•时间代价:进行进程间的切换、同步及通信等所付出的时间开销•空间代价:进程控制块及协调各运行机构所占用的内存空间开销线程:•引入目的:为了更好的使多道程序并发执行,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增加并发程序•特点:是程序执行的最小单元,基本不拥有任何系统资源•实现方式:用户级线程、系统线程调度:调度层次:•作业调度(高级调度):选择处于后备状态的作业分配资源,发送频率低•内存调度(中级调度):选择暂时不能允许的进程调出内存,发送频率中等•进程调度(低级调度):选择就绪队列中合适的进程分配处理机,发生频率高进程调度原因:合理的处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进程调度方式:•剥夺式:有更为重要或紧迫的进程需要使用处理机,立即分配•非剥夺式:有更为重要或紧迫的进程需要使用处理机,仍让当前进程继续执行典型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选择最先进入队列的–不可剥夺•短作业优先:选择完成时间最短的•优先级调度:选择优先级最高的•高响应比优先:选择响应比最高的–响应比Rp = (等待时间+要求服务时间) / 要求服务时间•时间片轮转:总数选择就绪队列中的第一个进程,但仅能运行一个时间片–绝对可抢占•多级反馈队列: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和优先级调度算法的综合和发展进程同步:引入原因:协调进程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制约关系:•同步:需要在一些位置上协调进程之间的工作次序而等待、传递信息所产生的制约关系•互斥:当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使用临界资源时,其他要求进入临界区的进程必须等待临界资源:多个进程可以共享系统中的资源,一次仅允许一个进程使用的资源叫临界资源;临界区互斥: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称为临界区•原则:空闲让进、忙则等待、有限等待、让权等待•基本方法:–软件实现:•单标志法:违背”空闲让进“原则•双标志法先检查:违背”忙则等待“原则•双标志法后检查:会导致”饥饿“现象•皮特森算法:单标志法和双标志法后检查的结合–硬件实现:•中断屏蔽法:进区关中断,出区开中断•硬件指令法:设立原子操作指令–信号量:利用PV操作实现互斥•P操作即wait(S)•V操作即signal(S)管程:•定义:由一组数据以及定义在这组数据上的对这组数据的操作组成的软件模块•组成:–局部于管程的共享结构数据(变量)说明–对该数据结构进行操作的一组过程–对局部于管程的共享数据设置初始值的语句,此外还需要为管程赋予一个名字•引入管程的目的:解决临界区分散所带来的管理和控制问题。
我的操作系统原理笔记和总结
1、操作系统的分类依照操作系统提供的效劳,大致能够把操作系统分为有单道和多道之分的批处置系统,有同时性和独立性的分时系统,有严格时刻规定的实时系统,可实现资源共享的网络系统,可和谐多个运算机以完成一个一起任务的散布式系统。
咱们使有的windows是网络式系统。
2、操作系统的结构操作系统具有层次结构……层次结构最大特点是整体问题局部化来优化系统,提高系统的正确性、高效性使系统可保护、可移植。
要紧优势是有利于系统设计和调试;要紧困难在于层次的划分和安排。
3、操作系统与用户(1)作业执行步骤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表示作业执行步骤的手腕有两种:作业操纵语言和操作操纵命令。
作业操纵语言形成批处置作业。
操作操纵命令进行交互处置。
(2)系统挪用操作系统提供的系统挪用要紧有:文件操作类,资源申请类,操纵类,信息保护类系统挪用往往在管态下执行。
当操作系统完成了用户请求的“系统挪用”功能后,应使中央处置器从管态转换到目态工作。
4、移动技术移动技术是把某个作业移到另一处主存空间去(在磁盘整理中咱们应用的也是类似的移动技术)。
最大益处是能够归并一些空闲区。
处置器治理一、多道程序设计系统“多道程序设计系统” 简称“多道系统”,即多个作业可同时装入主存储器进行运行的系统。
在多道系统中一点必需的是系统须能进行程序浮动。
所谓程序浮动是指程序能够随机地从主存的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程序被移动后仍不阻碍它的执行。
多道系统的益处在于提高了处置器的利用率;充分利用外围设备资源;发挥了处置器与外围设备和外围设备之间的并行工作能力。
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中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单位时刻内的算题量,从而提高了吞吐率。
(关键词:处置器,外围设备,资源利用率,单位算题量,吞吐率),但要注意对每一个计算问题来讲所需要的时刻可能延长,另外由于系统的资源有限,会产生饱和,因此并行工作道数与系统效率不成正比。
二、进程1、概念进程是一个程序在一个数据集上的一次执行。
操作系统笔记
操作系统笔记(总1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 OS)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系统的首次扩充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在计算机系统上配置操作系统主要目标与计算机系统的规模和应用环境有关。
操作系统的目标方便性硬件只能识别机器代码(0、1)OS提供命令,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有效性使CPU、I/O保持忙碌,充分利用使内存、外存数据存放有序,节省空间合理组织工作流程,改善资源利用率,提高吞吐量可扩充性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硬件/体系结构/网络/InternetOS应采用层次化结构,便于扩充和修改功能层次和模块开放性支持网络环境,兼容遵循OSI标准开发的硬件和软件操作系统的作用1. 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命令方式用户通过键盘输入联机命令(语言)系统调用方式用户程序通过系统调用,操纵计算机图形、窗口方式用户通过窗口、图标等图形界面操纵计算机2.计算机系统资源管理者4大类资源:处理机;存储器;I/O设备;信息(文件:程序、数据)3.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扩充机器)裸机:只有硬件的计算机,难以使用虚机器:在裸机增加软件(OS等),功能增强,使用方便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利用率早期计算机很昂贵,为提高资源利用率,产生了批处理系统2.方便用户为改善用户上机、调试程序时的条件,产生了分时系统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OS随之更新换代,如:8位->16位->32位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单处理机OS->多处理机OS->网络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无操作系统时代OS尚未出现,人们如何使用计算机人工操作方式人工操作方式的缺点用户独占全机CPU等待人工操作结果:资源利用率低下脱机输入输出系统低速设备纸带机/卡片机高速设备磁带/磁盘I/O速度提高,缓解了I/O设备与CPU的速度矛盾主机:用于计算的主计算机外围机:也是计算机,处理输入输出,使之不占用主机CPU时间外围机控制输入/输出输入:低速设备->高速设备输出:高速设备->低速设备输入和输出使用独立于主机的外围机,不占用主机的CPU时间,是脱机过程,因此叫做脱机输入/输出方式单道批处理系统计算机发展的早期,没有任何用于管理的软件,所有的运行管理和具体操作都由用户自己承担,任何操作出错都要重做作业,CPU的利用率甚低。
哈工大操作系统读书笔记
哈工大操作系统读书笔记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习中,操作系统是我们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
为了更好地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我认真阅读了相关教材,并做了一些笔记。
一、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1. 操作系统定义:操作系统是控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管理用户程序运行,提供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开发环境的一种系统软件。
2. 操作系统功能:主要功能包括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以及用户界面。
二、处理机管理1. 进程的定义: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
2. 进程的状态:包括新建、就绪、运行和阻塞四种状态。
3. 进程控制块PCB:用于描述进程的基本信息和运行状态。
4. 进程调度算法:包括先来先服务、最短作业优先、最短剩余时间优先等。
三、存储管理1. 内存分配方式:包括固定分区、可变分区、分页和分段。
2. 内存置换算法:包括先进先出、最近最少使用、最佳置换算法等。
3. 虚拟内存的概念:通过将内存和外存统一管理,为用户提供一个比实际内存大得多的虚拟内存空间。
四、文件管理1. 文件系统的概念: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中负责管理和存储文件信息的软件部分。
2. 文件的分类:按性质分为系统文件和用户文件;按内容分为文本文件和二进制文件;按存储方式分为顺序文件和随机文件。
3. 文件的访问方式:包括顺序访问和随机访问。
五、设备管理1. 设备驱动程序的概念:设备驱动程序是操作系统与硬件设备交互的接口,负责设备的初始化和释放、设备的读写操作以及设备的状态查询等。
2. 缓冲技术的概念:缓冲技术是解决I/O设备速度与CPU速度不匹配问题的一种方法,通过在内存中开辟一块缓冲区,暂时存放输入输出数据,以实现数据的同步传输。
3. 设备分配与回收:设备分配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哪些进程可以使用哪些设备,并满足设备的互斥使用和独立性等约束条件;设备回收的任务是在进程终止时,将设备的使用权收回并重新分配给其他进程使用。
(完整版)操作系统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操作系统功能:1. 资源管理:协调、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提高其利用率。
2. 用户角度:为用户提供使用计算机的环境和服务。
操作系统特征:1.并发性: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2.共享性:资源可供内存中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线程)共同使用3.虚拟性:是指通过某种技术把一个物理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在操作系统中,虚拟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分时使用的方法。
4.异步性:进程是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此即进程的异步性客户/服务器模式的优点:1.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2.提高了OS的可靠性3.可运行于分布式系统中微内核的基本功能:进程管理、进程间通信、存储器管理、低级I/O功能。
第二章进程程序和进程区别:程序是静止的,进程是动态的,进程包括程序和程序处理的对象程序顺序执行: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程序并发执行:间断性,无封闭性,可再现性进程:1.进程是可并发执行的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2.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的基本单位和实体;3.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进程的特征: 1.动态性: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具有生命期;它可以由系统创建并独立地执行,直至完成而被撤消2.并发性;3.独立性;4.异步性;进程的基本状态:1.执行状态;2.就绪状态;3.阻塞状态;进程控制块PCB:记录和描述进程的动态特性,描述进程的执行情况和状态变化。
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识。
进程运行状态: 1.系统态(核心态,管态)具有较高的访问权,可访问核心模块。
2.用户态(目态)限制访问权进程间的约束关系:1.互斥关系进程之间由于竞争使用共享资源而产生的相互约束的关系。
这种因共享资源而产生的制约关系称为进程的互斥。
—间接相互制约关系2.同步关系并发执行进程之间通过在执行时序上的某种限制而达到相互合作的这种约束关系称为进程的同步—直接相互制约关系临界资源:凡是以互斥方式使用的共享资源都称为临界资源。
临界资源具有一次只允许一个进程使用的属性。
(完整word版)(统考02326)操作系统笔记_共83页
第一章引论第一节什么是操作系统(识记)1.计算机系统定义:是按用户的要求接收和存储信息,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并输出结果信心的系统2.计算机系统构成: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3.硬件系统组成:中央处理器(CPU),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各种输入/输出设备二.操作系统1.操作系统定义:是一种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控制程序执行,改善人机界面和为其它软件提供支持的系统软件操作系统的两个主要设计原则2.能使得计算机系统使用方便.3.能使得计算机高效的工作第二节操作系统的形成1.控制台:早期,程序的装入,调试以及控制程序的运行都是程序员通过控制台上的开关来实现2.原始汇编系统: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它不能直接在机器上执行,只有通过汇编语言解释程序把源程序转换成用机器指令序列表示的目标程序后才能在计算机上运行.3.设备驱动程序:是最原始的操作系统.是一种控制设备工作的程序4.管理程序:是初级的操作系统.是一种能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进行管理和调度的程序5.操作系统:采用了SPOOLING的处理形式SPOOLING又称”斯普林”.从本质上说,SPOOLING是把磁盘作为一个巨大的缓冲器.在一个计算问题开始之前,把计算所需要的程序和数据从读卡机或其它输入设备上预先输入到磁盘上读取程序和数据,同样,对于计算的结果也是先在磁盘上缓冲存放,待计算完成后,再从打印机上打印出该计算问题的所有计算结果第三节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按照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进行分类,可分为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多机操作系统和嵌入式操作系统等.其中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是基本的操作系统一批处理操作系统1.定义:用户为作业准备好程序和数据后,再写一份控制作业执行的说明书.然后把作业说明书连同相应的程序和数据一起交给操作员.操作员将收到一批作业的有关信息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等待处理,由操作系统选择作业,并按其操作说明书的要求自动控制作业的执行.采用这种批量化处理作业的操作系统称为批处理操作系统.2.分类●批处理单道系统:一次只选择一个作业装入计算机系统的主存储器运行.批处理多道系统:允许多个作业同时装入主存储器,使中央处理器轮流的执行各个作业,各个作业可以同时使用各自所需要的外围设备3.批处理多道系统优点多道作业并行减少了处理器的空闲时间,既提高了处理器的利用率作业调度可以按一定的组合选择装入主存储器的作业,只要搭配合理作业执行过程中,不再访问低速的设备,而是直接从高速的磁盘上存取信息,从而缩短了作业执行时间,使单位时间内的处理能力得到提高作业成批输入,自动选择和控制i作业执行,减少了人工操作时间和作业交接时间,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吞吐率●分时操作系统1.定义:能使用户通过与计算机相连的终端来使用计算机系统,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与计算机系统进行①系列的交互,并使得每个用户感到好像自己独占一台支持自己请求服务的计算机系统.具有这种功能的操作系统称为分时操作系统,简称分时系统2.分时技术:既把CPU时间划分成许多时间片,每个终端用户每次可以使用一个由时间片规定的CPU时间.这样,多个用户就轮流的使用CPU时间,如果某个用户在规定的一个时间片内还没有完成它的全部工作,这时也要把CPU让给其他用户,等待下一轮再使用一个时间片的时间,循环轮转,直至结束.3.分时系统主要特点:同时性.允许多个终端用户同时使用一个计算机系统独立性:用户在各自的终端上请求系统服务,彼此独立,互不干扰及时性:对用户的请求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给出应答交互性: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工作实时操作系统定义:能使计算机系统接受到外部信息后及时处理,并且在严格的规定时间内处理结束,再给出反馈信号的操作系统称为实时操作系统,简称为实时系统1.设计实时系统注意点要及时响应,快速处理实时系统要求高可靠性和安全性,不强求系统资源的利用率第四节操作系统的发展1.单用户微机操作系统:是指早期的微型计算机上运行的操作系统每次只允许一个用户使用计算机2.网络操作系统:为计算机网络配置的操作系统称为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把计算机网络中各台计算机系统有机的联合起来,为用户提供一种统一,经济而有效的使用各台计算机系统的方法,可使各台计算机系统相互间传送数据,实现各台计算机系统之间的通信以及网络中各种资源的共享3.分布式操作系统:为分布式计算机系统配置的操作系统称为分布式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能使系统中若干计算机相互协作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或者说把一个计算问题可以分成若干个子计算,每个子计算可以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各计算机上并行执行4.多机操作系统:为多处理器系统配置的操作系统称为多机操作系统5.嵌入式操作系统:是指运行在嵌入式系统中对各种部件,装置等资源进行统一协调,处理和控制的系统软件(主要特点是微型化和实时性)第五节Unix操作系统简介1.诞生Unix的第一个版本version 1 是AT&TTA公司下属的Bell实验室里两位程序员Ken Thompson和Dennis Ritchie凭兴趣和爱好1969年在一台闲置的PDP-7上开发的.2.特点Unix是一个交互式的分时操作系统Unix系统的源代码公开第六节操作系统的功能1.操作系统的功能:(从资源管理的角度来分)]处理器管理:对CPU进行管理存储管理:对主存储器进行管理文件管理:通过对磁盘进行管理,实现对软件资源进行管理设备管理:对各类输入.输出设备进行管理2.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的使用接口程序员接口:通过”系统调用使用操作系统功能(开发者)操作员接口:通过操作控制命令提出控制要求.第二章计算机系统结构简介第一节计算机系统结构一层次结构1.计算机系统构成: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构成: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控制系统和各种输入/输出设备软件系统组成: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2.层次结构:最内层是硬件系统,最外层是使用计算机系统的人,人与硬件系统之间是软件系统.软件系统又依次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二.系统工作框架1.引导程序:进行系统初始化,把操作系统中的核心程序装入主存储器,并让操作系统的核心程序占用处理器执行.2.操作系统核心程序:完成自身的初始工作后开始等待用户从键盘或鼠标输入命令,每接受一条命令就对该命令进行处理第二节硬件环境一. CPU与外设的并行工作在现代的通用计算机系统中,为提高计算机的工作效率,均允许中央处理器和外设并行工作.当执行到一条启动外设的指令时,就按指令中给定的参数启动指定的设备,并把控制移交给输入/输出控制系统,由输入/输出控制系统控制外围设备与主存储器之间的信息传送,外围设备独立工作,不再需要中央处理器干预,于是中央处理器可继续执行其它程序二. 存储体系1.寄存器: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用来存放处理器的工作信息.存取速度快,但造价高.●通用寄存器:存放参加运算的操作数.指令的运算结构等●指令寄存器:存放当前从主存储器读出的指令●控制寄存器:存放控制信息以保证程序的正确执行和系统的安全程序状态字寄存器:存放当前程序执行时的状态.中断字寄存器:记录出现的事件基址寄存器:设定程序执行时可访问的主存空间的开始地址限长寄存器:设定程序执行时可访问的主存空间的长度2.主存储器:以字节为单位进行编址.主存储器容量较大,能被处理器直接访问,但断电会丢失数据.3.高速缓冲存储器:也称cache,位于处理器和主存储器之间起到缩短存储时间和缓冲存储的作用4.辅助存储器:最常用的辅助存储器有磁盘和磁带.优点是容量大且能永久保存信息,但不能被中央处理器直接访问.三. 保护措施一般是硬件提供保护手段和保护装置,操作系统利用这些设施配合硬件实现保护1.指令分类●特权指令:不允许用户程序中直接执行的指令.如:启动i/o,设置时钟,设置控制器等●非特权指令:允许用户程序中直接执行的指令2.cpu工作状态●管态:可执行包括特权指令在内的一切机器指令.一般是操作系统程序占用中央处理器时,cpu处于管态●目态:不允许执行特权指令.一般是用户程序占用中央处理器时,CPU处于目态.3.存储保护:不同的存储管理方式有不同的实现保护方法,如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方式中:基址寄存器的值<=访问地址<=基址寄存器的值+限长寄存器的值第三节操作系统结构一设计目标●正确性:能充分估计和把握各种不确定的情况,使操作系统不仅能保证正确性,且易于验证其正确性●高效性:减少操作系统的开销从而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效率,尤其对常驻主存储器的核心程序部分更要精心设计●维护性:当系统发现错误或为提高效率而对算法进行调整等工作时,应使操作系统容易维护●移植性:移植性是指能否方便的把操作系统从一个硬件环境移植到另一个新的硬件环境之中.在结构设计时,应尽量减少与硬件直接有关的程序量,且将其独立封装.二. 操作系统的层级结构1.设计方法:无序模块法,内核扩充法,层次结构法,管理设计法等2.层次结构法:最大特点是把整体问题局部化.一个大型复杂的操作系统被分解成若干单向依赖的层次,由各层的正确性来保证整个操作系统的正确性.采用层次结构不仅结构清晰,而且便于调试,有利于功能的增加,删减和修改3.操作系统层次结构:处理器管理要对中断事件进行处理,要为程序合理的分配中央处理器的工作事件,它是操作系统的核心程序,是与硬件直接有关的部分,因而把它放在最内层.以后的各层依次存放的是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即:硬件-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主要优点:有利于系统的设计和调试主要困难:层次的划分和安排三 .Unix系统的结构1.Unix层次结构:内核层和外壳层●内核层:是unix操作系统的核心.它具有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进程管理以及为外壳层提供服务的系统调用等功能●外壳层:为用户提供各种操作命令和程序设计环境2.外壳层组成:由shell解释程序,支持程序设计的各种语言,编译程序,解释程序,使用程序和系统库等组成.其中其它模块归shell解释程序调用,shell解释程序用来接收用户输入的命令并进行执行.3.内核层组成:内核程序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编写.按编译方式可分为:汇编语言文件,C语言文件和C语言全局变量文件.4.程序运行环境:用户态和核心态.外壳层的程序在用户态运行,内核层的程序在核心态运行.用户态运行的程序称为用户程序,核心态运行的程序称为系统程序(外壳层的用户程序在执行时可通过系统调用来请求内核层的支持)第四节操作系统与用户的接口一. 操作控制命令●联机用户:操作控制命令●批处理系统用户:作业控制语言,用来编制作业控制说明书二. 系统调用1.系统调用定义:既系统功能调用程序,是指操作系统编制的许多不同功能的供程序执行中调用的子程序.2.执行模式:系统调用在管态下运行,用户程序在目态下运行,用户程序可以通过”访管指令:实现用户程序与系统调用程序之间的转换.(访管指令本身是一条在目态下执行的指令)3.系统调用分类:文件操作类,资源申请类,控制类,信息维护类.第五节 Unix的用户接口一. shell命令1.注册和注销●注册:用户可通过login输入用户名和通过password输入口令,系统注册成功后在shell解释程序控制下,出现提示符(采用C shell 提示符:%)以交互方式为用户服务.●注销:输入logout或同时按下crtl +D键2.常见的shell命令Mkdir:请求系统建立一个新的文件目录Rmdir:请求系统删除一个空目录Cd:切换当前的工作目录Pwd:显示用户的当前目录Ls:显示用户一个目录中的文件名.Cp:复制一个文件Mv:对文件重新命名Rm:删除一个指定的文件Cat:显示用ascll码编写的文本文件More:分屏显示文件内容,按空格键显示下一屏3.后台执行的shll命令方法:在请求后台执行的命令末尾输入字符”&”.特点:Unix把一个程序转入后台执行后,不等该程序执行完就显示可以输入新命令的提示符.因此,允许多个任务在后台执行,也允许后台任务和前台任务同时执行4.shell文件●定义:用shell命令编辑成的文件称为shell文件●执行shell文件:csh shell文件名●把shell文件改成可执行文件:chmod+ x shell 文件名-以后就可直接在提示符后面直接输入文件名就可执行二 Unix系统调用1.常用的系统调用●有关文件操作的系统调用Create:建立文件 open:打开文件Read:读文件 write:写文件Close:关闭文件 link:链接一个文件Unlink:解除文件的链接 lseek:设定文件的读写位置Chmod:改变对文件的访问权限 rename:更改文件名●有关控制类的系统调用Fork:创建一个子进程 wait:父进程等待子进程终止Exit:终止子进程的执行 exec:启动执行一个指定文件●有关信号与时间的系统调用:Unix把出现的异常情况或异步事件以传送信号的方式进行Kill:把信号传送给一个或几个相关的进程Sigaction:声明准备接收信号的类型Sigreturn:从信号返回,继续执行被信号中断的操作Stime:设置日历时间 time:获取日历时间Times:获取执行所花费的时间2.trap指令:是unix系统中的访管指令3.系统调用程序入口表●作用:实现对系统功能调用程序的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系统调用编号,系统调用所带参数个数,系统调用处理程序入口地址,系统调用名称.4.系统调用实现过程●步骤一:当处理器执行到trap指令时便形成一个中断事件.此时将暂停当前用户程序的执行,而由unix系统内核的”trap处理子程序来处理这个中断事件●步骤二:trap处理子程序根据trap指令中的系统调用编号查系统调用程序入口表,得到该系统调用所带的参数个数和相应的处理程序的入口地址.然后,把参数传送到内核的系统工作区,再按处理程序入口地址转向该系统调用的处理程序执行●步骤三:当系统调用程序完成处理后,仍需返回到trap处理子程序,由trap处理子程序对被暂停的用户程序进行状态恢复等后续处理,再返回用户程序执行.第三章处理器管理一.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1.定义:让多个计算问题同时装入一个计算机系统的主存储器并行执行,这种程序设计称为多道程序设计.这种计算机系统称为多道程序设计系统.2.注意事项●存储保护:必须提供必要的手段使得在主存储器中的各道程序只能访问自己的区域,避免相互干扰●程序浮动:是指程序可以随机的从主存储器的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程序被移动后,仍丝毫不影响它的执行(可集中分散的空闲区,提高主存空间的利用率)●资源的分配和调度:多道程序竞争使用处理器和各种资源时,多道程序设计的系统必须对各种资源按一定的策略进行分配和调度.二.为什么要采用多道程序设计1.程序的顺序执行:处理器和外围设备,外围设备之间都得不到高效利用2.程序的并行执行:让程序的各个模块可独立执行,并行工作,从而发挥外围设备之间的并行能力3.多道并行执行:在一个程序各个模块并行工作的基础上,允许多道程序并行执行,进一步提高处理器与外围设备之间的并行工作能力,具体表项在:●提高了处理器的利用率●充分利用外围设备资源.●发挥了处理器与外围设备之间的并行能力三.采用多道程序设计应注意的问题1.可能延长程序执行时间:多道程序设计能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增加单位时间的算题量.但是对每个计算问题来说,从算题开始到全部完成所需的计算时间可能要延长2.并行工作道数与系统效率不成正比;并不是并行工作的道数越多,系统的效率就越高,而要根据系统配置的资源和用户对资源的要求而定⏹主存储器空间的大小限制了可同时装入的程序数量⏹外围设备的数量也是一个制约条件⏹多个程序同时要求使用同一资源的情况也会经常发生第二节进程概述一.进程的定义1.程序:具有独立功能的一组指令或一组语句的集合,或者说是指出处理器执行操作的步骤2.进程:是指一个程序在一个数据集上的一次执行3.程序和进程的区别:程序是静态的文本,进程动态的过程.进程包括程序和数据集.二.为什么要引入进程1.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一个程序被分成若干个可独立执行的程序模块,每个可独立执行的程序模块的一次执行都可看作一个进程,通过进程的同步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2.正确描述程序的执行情况:可以方便描述一个程序被执行多次时,各自的执行进度.三. 进程的属性1.进程的基本属性●进程的动态性●多个不同的进程可以包含相同的程序●进程可以并发执行●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等待态就绪态运行态2.进程的状态变化:运行态-等待态等待态-就绪态运行态--就绪态就绪态-运行态3.进程特性: 动态性,并发性,异步性第三节进程队列一. 进程控制块1.进程控制块作用:既PCB,是进程存在的标识2.进程控制块构成⏹标识信息:用来标识进程的存在和区分各个进程.进程名⏹说明信息:用于说明本进程的情况.包括:进程状态,等待原因,进程程序存放位置,进程数据存放位置⏹现场信息:用来当进程由于某种原因让出处理器时,记录与处理器有关的各种现场信息,包括:通用寄存器内容,控制寄存器内容,程序状态字寄存器内容⏹管理信息:用来对进程进行管理和调度的信息.包括进程优先级,队列指针二. 进程的创建和撤销1.进程创建:当系统为一个程序分配一个工作区(存放程序处理的数据集)和建立一个进程控制块后就创建了一个进程,刚创建的进程其状态为就绪状态(若执行过程中还缺少资源可以再将其转为等待状态).2.进程的撤销:当一个进程完成了特定的任务后,系统收回这个进程所占的工作区和取消该进程控制块,就撤销了该进程.3.原语:是操作系统设计用来完成特定功能且不可中断的过程,包括创建原语,撤销原语,阻塞原语,唤醒原语.三 . 进程队列的链接1.进程队列概念:为了管理方便,进程把处于相同状态的进程链接在一起,称为进程队列2.进程队列分类⏹就绪队列:把若干个等待运行的进程(就绪)进程按一定的次序链接起来的队列.⏹等待队列:是指把若干个的等待资源或等待某些事件的进程按一定的次序链接起来的队列.等待队列:是把若干个等待资源或等待某些事件的进程按一定的额次序链接起来的队列3.对列实现方法:只需将状态相同的进程控制块链接起来就可以.链接的方式包括单向链接和双向链接.4.队列管理:是指系统中负责进程入队和出队的工作⏹入队:是指一个进程进入到指定的队列从队首入队成为新的队首进程从队尾入队成为新的队尾进程插入到队列中某两个进程之间⏹出队:是指一个进程从所在的队列中退出,也存在三种情况第四节 unix系统中的进程一.unix进程的特点Unix中的进程执行用户程序时在用户态执行,执行操作系统程序时在核心态执行.在用户态执行的进程请求系统功能调用时,便转换到核心态执行操作系统程序,当一次系统调用结束时,该进程从核心态的执行返回到用户态执行用户程序二.Unix进程的组成1.进程控制块:⏹进程基本控制块:用来记录进程调度时必须使用的一些信息,常驻主存储器.把进程基本控制块的数据结构称为proc结构标识信息:包括用户标识(分为实际用户标识号和设置用户标识号)和进程标识.有关进程非常驻主存部分的信息:用来建立信息在主存与磁盘之间传送.包括:非常驻主存部分的=所在的地址,长度和一些必要的指针.有关进程调度的信息:包括:进程状态,标志,优先数以及调度有关的其他信息.其它信息:用于管理和控制的信息,如进程扩充控制块的地址,进程共享正文段和共享主存段的管理信息,进程接收的信号.⏹进程扩充控制块:随用户程序和数据装入主存储器或调出主存储器.把进程扩充控制块的数据结构称为user结构.包括:标识,现场保护,主存管理,文件读写,系统调用,进程控制与管理等.2,正文段:是指Unix中可供多个进程共享的程序.系统中设置了一张正文表TEXT[],用来指正该正文段在主存和磁盘上的位置,段的大小和调用该正文段的进程数等钱情况3.数据段:包括进程执行的非共享程序和程序执行时用到的数据.⏹用户zhai区:是进程在用户态执行时的工作区,主要用于函数调用的参数传递,现场保护,存放返回地址,存放局部变量等.⏹用户数据区:存放进程执行中的非共享程序和用户工作数据.⏹系统工作区:核心zhai:是进程在核心态执行时的工作区,主要用于函数调用的参数传递,现场保护,存返回地址,存放局部变量等 user区:存放进程扩充控制块.三 .Unix进程的状态运行状态,就绪状态,睡眠状态,创建状态,僵死状态.四.unix进程的创建和终止1.unix的进程树:0号进程(也称交换进程,是系统启动后unixde核心程序完成初始化后创建的第一个进程,在核心态运行.用来进行进程调度和让进程在主存与磁盘上进行交换-1号进程(页称初始化进程,由0号进程创建,在用户态运行,用来为终端用户请求注册时创建login进程-login进程(用来处理用户的登录过程,登录成功后创建shell进程-shell进程(等待用户输入命令).2.进程的创建:在unix中,除了0号进程和1号进程外,其他的进程总是使用系统调用fork来创建新进程,形成父子进程.子进程时父进程的一个印像,除了进程的状态,标识和时间有关的控制项外,全部复制父进程的。
计算机一级考试考点学习笔记--操作系统简介
计算机一级考试考点学习笔记考点11 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和分类1、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是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讯桥梁,用户可以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命令和交互功能实现各种访问计算机的操作。
操作系统中的重要概念有进程、线程、内核态和用户态。
(1)进程:进程是一个程序与其数据一起在计算机上顺利执行时所发生的活动,一个程序被加载到内存,系统就创建了一个进程。
(2)线程:线程是“进程”中某个单一顺序的控制流。
一个线程可以创建和撤销另一个线程,同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之间可以并行执行。
(3)内核态和用户态:计算机的特权就是内核态,拥有计算机中所有的硬件资源;普通态就是用户态,其访问资源的数量和权限均受到限制。
2、操作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的功能主要是管理,即管理计算机所有的资源,包括硬件和软件。
一般认为操作系统具有管理处理器、内存储器、设备和计算机文件等方面的功能。
它是计算机硬件与用户之间的接口,使用户能方便地操作计算机。
3、操作系统的分类操作系统有:(1)单用户操作系统。
(2)批处理操作系统。
(3)分时操作系统。
(4)实时操作系统。
(5)网络操作系统。
考点12常用操作系统简介常用的操作系统有:DOS、Windows、UNIX、Linux、OS/2、Mac OS 等。
考点13:文件系统计算机是以文件的形式组织和保存数据的。
(1)文件名:主文件名和扩展文件名两部分××××××.×××主文件名扩展名(2)文件类型在绝大多数操作系统中,文件的扩展名用语表示文件的类型。
文件类型主要:可执行程序、源程序、目标文件、office文档文件、图像文件、流媒体文件、压缩文件、音频文件和网页文件等。
(3)文件的属性:只读、隐藏、存档。
如果文件的扩展名不同,文件名可以相同。
如果文件的扩展名相同,并且在同一个文件夹下,则文件名不能重复。
操作系统重点知识总结
操作系统重点知识总结操作系统》重点知识总结第一章引论1、操作系统定义: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的对各类作业进行调度以及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
2、操作系统的作用1. 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2. 作为计算机资源的管理者3. 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3、分时系统原理和特征原理:人机交互、共享主机特征: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4、脱机I/O 原理:程序和数据的输入和输出都是在外围机的控制下完成。
优点:减少了CPU 空闲时间、提高了I/O 速度。
5、操作系统四个基本特征;其中最重要特征是什么?(并发)并发、共享、虚拟、异步第二章进程管理1 、进程定义、进程特征(结构特征、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和异步性)1. 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
2. 进程是一个程序及其数据在处理机上顺序执行时所发生的活动。
3. 进程是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运行的过程,他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异步性。
2、进程的基本状态、相互转换原因及转换图(三态)就绪、阻塞、执行3、具有挂起状态的进程状态、相互转换原因及其转换图(五态)活动就绪、静止就绪、活动阻塞、静止阻塞、执行4、什么是进程控制块?进程控制块的作用进程控制块是用于描述进程当前情况以及管理进程运行的全部信息。
1. 作为独立运行基本单位的标志。
2. 能实现间断性运行方式。
3. 提供进程管理、调度所需要的信息4. 实现与其他进程同步与通信5、临界资源定义、临界区的定义一次只能为一个进程使用的资源称为临界资源。
每个进程访问临界资源的代码称为临界区。
6、同步机制应遵循的规则空闲让进、忙则等待、有限等待、让权等待7、记录型信号量的定义,信号量值的物理意义,wait 和signal 操作8、AND 型信号量的定义,Swait 和Ssignal 操作9、经典同步算法:①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算法;②不会死锁的哲学家就餐问题算法;③读者-写者问题算法10、利用信号量机制实现进程之间的同步算法(前驱关系、类经典同步问题)11、高级进程通信三种类型。
计算机操作系统复习知识点汇总
计算机操作系统复习知识点汇总第一章绪论1、操作系统的定义、目标、作用1OS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系统的首次扩充..2OS的主要目标是:方便性;有效性;可扩充性和开放性.3OS的作用可表现为:a. 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一般用户的观点b. 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资源管理的观点c. 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2、脱机输入输出方式和SPOOLing系统联机输入输出方式的联系和区别脱机输入输出技术Off-Line I/O是为了解决人机矛盾及CPU的高速性和I/O设备低速性间的矛盾而提出的.它减少了CPU的空闲等待时间;提高了I/O速度.由于程序和数据的输入和输出都是在外围机的控制下完成的;或者说;它们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故称为脱机输入输出方式;反之;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输入输出的方式称为联机输入输出方式联机输入输出技术也提高了I/O的速度;同时还将独占设备改造为共享设备;实现了虚拟设备功能..3、多道批处理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处理机管理问题、内存管理问题、I/O设备管理问题、文件管理问题、作业管理问题4、OS具有哪几个基本特征它的最基本特征是什么a. 并发性Concurrence;共享性Sharing;虚拟性Virtual;异步性Asynchronism.b. 其中最基本特征是并发和共享.c. 并发特征是操作系统最重要的特征;其它特征都是以并发特征为前提的..5、并行和并发并行性和并发性是既相似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并行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而并发性是指两个或多少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6、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各主要功能下的扩充功能a. 处理机管理功能:进程控制;进程同步;进程通信和调度.b. 存储管理功能: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像和内存扩充等c. 设备管理功能:缓冲管理;设备分配和设备处理;以及虚拟设备等d. 文件管理功能:对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目录管理;文件的读写管理以及文档的共享和保护7、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接口a. 用户接口:是给用户使用的接口;用户可通过该接口取得操作系统的服务b. 程序接口:是给程序员在编程时使用的接口;是用户程序取得操作系统服务的惟一途径..第二章进程管理1、进程的定义、特征;进程实体的组成1进程是进程实体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的一个独立单位..2进程具有结构特征、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和异步性..3进程实体由程序段、相关的数据段和PCB三部分构成..2、进程的三种基本状态及其转换运行中的进程可能具有就绪状态、执行状态、阻塞状态三个基本状态..3、引起进程进入挂起状态的原因如下:a. 终端用户的请求b. 父进程请求c. 负荷调节的需要d. 操作系统的需要具有挂起状态的进程转换图— P394、创建进程的主要步骤a. 为一个新进程创建PCB;并填写必要的管理信息..b. 把该进程转入就绪状态并插入就绪队列之中..5、进程控制块PCB的作用1系统为了管理进程设置的一个专门的数据结构;存放了用于描述该进程情况和控制进程运行所需的全部信息..2系统利用PCB来控制和管理进程;所以PCB是系统感知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3进程与PCB是一一对应的为什么说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在进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系统总是通过其PCB对进程进行控制;系统是根据进程的PCB而不是任何别的什么而感知到该进程的存在的;所以说;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6、进程控制块的组织方式链接方式、索引方式7、原语的定义、组成、作用原语是由若干条指令组成的;用于完成一定功能的一个过程;与一般过程的区别在于:它们是“原子操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在执行过程中不允许中断..原子操作在管态下执行;常驻内存..原语的作用是为了实现进程的通信和控制;系统对进程的控制如不使用原语;就会造成其状态的不稳定性;从而达不到进程控制的目的..8、引起创建进程的事件用户登录、作业调度、提供服务、应用请求9、引起进程终止的事件正常结束、异常结束、外界干预10、引起进程阻塞和唤醒的事件请求系统服务、启动某些操作、新数据尚未到达、无新工作可做11、临界资源和临界区1临界资源是指每次仅允许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属于临界资源的硬件有打印机、磁带机等;软件有消息缓冲队列、变量、数组、缓冲区等..诸进程间应采取互斥方式;实现对这种资源的共享..2每个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程序称为临界区Critical Section;不论是硬件临界资源;还是软件临界资源;多个进程必须互斥地对它进行访问..12、同步机制应遵循的规则空闲让进、忙则等待、有限等待、让权等待13、进程通信的类型进程间通信机制包括:共享内存系统、消息传递系统以及管道通信系统..14、线程的定义、属性在多线程OS中;通常一个进程中包含多个线程;每个线程都是作为利用CPU的基本单位;是花费最小开销的实体..线程具有下述属性:1轻型实体—线程中的实体基本上不拥有系统资源;只是有一点必不可少的、能保证其独立运行的资源..2独立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3可并发执行..4共享进程资源..15、进程和线程的比较a. 调度性..在传统的操作系统中;拥有资源的基本单位和独立调度、分派的基本单位都是进程;在引入线程的OS中;则把线程作为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而把进程作为资源拥有的基本单位;b. 并发性..在引入线程的OS中;不仅进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而且在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之间;亦可并发执行;因而使OS具有更好的并发性;c. 拥有资源..无论是传统的操作系统;还是引入了线程的操作系统;进程始终是拥有资源的一个基本单位;而线程除了拥有一点在运行时必不可少的资源外;本身基本不拥有系统资源;但它可以访问其隶属进程的资源;d. 系统开销..由于创建或撤销进程时;系统都要为之分配和回收资源;如内存空间等;进程切换时所要保存和设置的现场信息也要明显地多于线程;因此;操作系统在创建、撤销和切换进程时所付出的开销将显着地大于线程..16.进程与程序的区别①程序是静态的;进程是动态的;②进程更能真实地描述并发;而程序不能;③进程具有创建其他进程的功能;而程序没有④进程只是一次执行过程;有生命周期;而程序可作为软件资源长期保存;是相对长久的;进程是系统分配调度的独立单位;能与其他进程并发执行;17.进程互斥与同步的基本概念i.进程互斥:由于各进程要求共享资源;而有些资源需要互斥使用;因此各进程间竞争使用这些资源;进程的这种关系为进程的互斥..ii.进程同步:在并发执行过程中;合作完成同一个任务的多个进程;在执行速度或某些时序点上必须相互协调的合作;这种制约性关系叫作进程同步..18、同步机制应遵循的规则空闲让进、忙则等待、有限等待、让权等待19.常用的几种信号量机制整型信号量、记录型信息量、AND型信息量、信号量集..第三章处理机调度1、高级调度与低级调度的区别高级调度又称为作业调度或长程调度;调度对象是作业;作业调度往往发生于一个批作业运行完毕;退出系统;而需要重新调入一个批作业进入内存时;故作业调度的周期长;低级调度又称为进程调度和短程调度;调度物件为进程或内核级线程;进程调度的运行频率最高;是最基本的一种调度;多道批处理、分时、实时三类OS中必须配置这种调度..引入中级调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2、低级调度的功能保存处理机的现场信息、按某种算法选取进程、把处理器分配给进程3、进程调度方式1非抢占方式—实现简单、系统开销小、适用于大多数的批处理系统环境2抢占方式——原则:优先权原则、短作业进程优先原则、时间片原则4、同时具有三级调度的调度队列模型当在OS中引入中级调度后;人们可把进程的就绪状态分为内存就绪和外存就绪;类似的阻塞状态也可以同样划分..5、调度算法▲1、先来先服务FCFS2、短作业进程优先SJFSPF3、高优先权优先4、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HRN..5、时间片轮转法1 要求:掌握算法思想..并能对前4种算法根据算法思想计算周转时间、平均周转时间、带权周转时间、平均带权周转时间;周转时间= 完成时间–到达时间=等待时间+服务时间2 掌握先来先服务、短作业进程优先、高响应优先调度算法三种算法性能评价:a.先来先服务算法即适合于作业调度也适用于进程调度;且算法较为简单;比较适合长作业或长进程不适合短作业或进程..b.短作业进程优先算法;能有效降低作业的平均等待时间;提高系统吞吐量..但该算法与用户做出的估计运行时间有很大的关系;对长作业进程不利;有利于短作业进程..c.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即照顾了短作业又考虑了长作业到达的先后次序;它不会使长作业长期得不到服务..6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优先权=等待时间+要求服务时间\要求服务时间响应比=等待时间+要求服务时间/要求服务时间=响应时间/要求服务时间7、最低松弛度优先调度算法即LLF算法该算法是根据任务紧急或松弛的程度;来确定任务的优先级..8、何谓死锁产生死锁的原因和必要条件是什么a.死锁是指多个进程因竞争资源而造成的一种僵局;若无外力作用;这些进程都将永远不能再向前推进;b.产生死锁的原因有二;一是竞争资源;二是进程推进顺序非法;c.必要条件是: 互斥条件;请求和保持条件;不剥夺条件和环路等待条件..互斥条件:一个资源一次只能被一个进程使用..请求和保持条件:保留已经得到的资源;还要求其它的资源..不剥夺条件:资源只能被占有者释放;不能被其它进程强行抢占..环路等待条件:系统中的进程形成了环形的资源请求链..9、处理死锁的基本方法1预防死锁—破坏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中的一个或几个条件2避免死锁—破坏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3检测死锁—通过系统设置的检测机构;及时检测出死锁的发生4解除死锁—撤销或挂起一些进程10、预防死锁的方法a.摒弃"请求和保持"条件b.摒弃"不剥夺"条件c.摒弃"环路等待"条件11、银行家算法▲要求掌握能够根据安全性检测算法;通过查找安全序列来判断某个时刻系统是否处于安全状态..能利用银行家算法来计算:当某进程提出资源请求时;系统是否分配..12、死锁检测掌握死锁定理的概念:当且仅当一组进程某个状态S的资源分配图是不可完全简化的;则说明S状态为死锁状态..知道在进行死锁的检测常用的工具是资源分配图;并通过对资源分配图的化简判断一组进程是否处于安全状态无环..第四章存储管理1、存储器按存储量、速度怎么划分至少应具有三级:最高层为CPU寄存器、中间为主存、最底层为辅存;较高档点的根据具体功能还可细分为: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存储器、磁盘缓存;固定硬盘、可移动存储介质等6层..主存储器简称内存或主存:容量一般为数十MB到数GB;其访问速度远低于CPU执行指令的速度..为此引入寄存器和高速缓存;寄存器访问速度最快;价格昂贵;容量不大;高速缓存容量大于或远大于寄存器;从几十KB到几十MB;访问速度快于主存储器..2、程序的装入方式绝对装入方式、可重定位装入方式、动态运行时装入方式3、程序的链接方式分类静态链接、装入时动态链接、运行时动态链接4、对换的定义、分类、实现对换是把内存中暂时不能运行的进程或者暂时不用的程序和数据调到外存上;以便腾出足够的内存空间;再把已具备运行条件的进程或进程所需要的程序和数据调入内存..以整个进程为单位;称为“整体对换”或“进程对换”;以“页”或“段”为单位;分别称为“页面对换”和“分段对换”;又称为“部分对换”为了实现进程对换;系统必须能实现三方面的功能:对换空间的管理、进程的换出;以及进程的换入..6、基本分页存储管理方式重点考查1、分页的基本原理分页存储管理是将一个进程的逻辑地址空间分成若干个大小相等的片;称为页面或页;将这些页面装入到内存一些不连续的内存块中..若将一个进程的所有页面一次全部装入到内存叫基本分页;若按进程的运行情况分多次部分装入到内存叫请求式分页..由于进程的最后一页经常装不满一块而形成不可利用的碎片;称为页内碎片系统为每个进程建立一张页面映像表;简称页表..页表的作用是实现从页号到物理块号的地址映射..2、分页系统的地址变换机构▲掌握:能根据给定的逻辑地址和页表内容转换出物理地址注意在进行地址变换前要注意判断页号是否越界;并能掌握地址变换机构图..7 、基本分段存储管理方式1、分段存储管理方式的引入原因引入分段存储管理方式;主要是为了满足用户和程序员的一些需要:方便编程、信息共享、信息保护、动态增长、动态链接2、分段系统的基本原理在分段存储管理方式中;作业的地址空间被划分为若干个二维段;每个段定义了一组逻辑信息;逻辑地址由段号和段内地址组成..每个段在表中占有一个表项;其中记录了该段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又称为“基址”..段表是用于实现从逻辑段到物理内存区的映射..将一个作业的这些段装入到内存一些不连续的区域中在分段中一个作业获得的地址空间是不连续的;但是每个段获得的空间是连续的..当将一个作业的所有段一次全部装入到内存的是基本分段;若按作业的运行情况分多次部分装入到内存的是请求式分段..在分段中也会出现碎片..8、分段系统的地址变换机构▲掌握:能根据给定的逻辑地址和段表内容转换出物理地址注意在进行地址变换前要注意判断段号和段地位移量是否越界..9、分段和分页的主要区别a. 分页和分段都采用离散分配的方式;且都要通过地址映射机构来实现地址变换;这是它们的共同点;b. 对于它们的不同点有三;第一;从功能上看;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分页是为实现离散分配方式;以消减内存的外零头;提高内存的利用率;即满足系统管理的需要;而不是用户的需要;而段是信息的逻辑单位;它含有一组其意义相对完整的信息;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c. 页的大小固定且由系统确定;而段长度不固定;决定于用户所编写的程序;d. 分页的作业地址空间是一维的;而分段的作业地址空间是二维的.10、虚拟存储器的特征及其内部关联a. 虚拟存储器具有多次性;对换性和虚拟性三大主要特征;b. 其中所表现出来的最重要的特征是虚拟性;它是以多次性和对换性为基础的;而多次性和对换性又必须建立在离散分配的基础上..11、页面置换算法▲1、先进先出FIFO2、最佳置换算法OPT3、最近最久未使用LRU置换算法4、Clock置换算法5、最少使用LFU置换算法1要求:掌握算法思想、名称缩写..并能对前3种算法根据算法思想计算缺页中断次数和缺页中断率;参考书P150页和作业题..2掌握先进先出FIFO、最佳置换算法OPT、最近最久未使用LRU置换算法的性能评价–先进先出:实现简单;性能最差;与进程实际的运行不相适应;且有可能会出现Belady现象即在未给进程或作业分配它所要求的全部页面时;有时会出现分配给作业的内存块数增多;缺页次数反而会增多的奇怪现象–最佳置换算法OPT:理论上;性能最佳;实际上;无法实现;通常只用在研究其它算法时;做参考评价..最近最久未使用LRU置换算法:性能较好;实现复杂;需要硬件支持..12、分段保护采取以下措施保证信息安全:越界检查、存取控制检查、环保护机构第五章设备管理1、I/O设备按使用特性、传输速率、信息变换、共享属性如何分类按设备的使用特性分类:存储设备又称外存、后备存储器、辅助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又可具体划分: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视频摄像、各类传感器、输出设备打印机、绘图仪、显示器、数字视频显示设备、音响输出设备、交互式设备按传输速率分类:低速设备键盘、鼠标、语音的输入输出设备;中速设备行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高速设备磁带机、磁盘机、光盘机..按信息交换的单位分类:块设备磁盘;字符设备交互式终端、打印机按设备的共享属性分类:独占设备;共享设备磁盘;虚拟设备2、设备控制器的组成设备控制器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设备控制器与处理机的接口;该接口用于实现CPU 与设备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提供有三类信号线:数据线、地址线和控制线..2设备控制器与设备的接口;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接口;且每个接口连接一台设备..每个接口都存在数据、控制和状态三种类型的信号..3I/O逻辑;用于实现对设备的控制..其通过一组控制线与处理机交互;处理机利用该逻辑向控制器发送I/O命令;I/O逻辑对收到的命令进行译码..3、I/O通道设备如何引入虽然在CPU和I/O设备之间增加了设备控制器后;已能大大减少CPU对I/O的干预;但当主机配置的外设很多时;CPU的负担仍然很重;为此;在CPU和设备控制器之间又增设了通道..I/O通道是一种特殊的处理机;它具有执行I/O指令的能力;并通过执行通道I/O程序来控制I/O操作..通道与普通处理机的区别:1没有自己的内存;且与主机共享主机内存2执行的指令单一;主要执行与I/O有关的指令..通道分为:字节多路通道主要连接低速字符设备;数组选择通道主要连接高速块设备;数组多路通道主要连接中高速块设备4、有哪几种I/O控制方式各适用于何种场合1I/O控制方式:程序I/O方式、中断驱动I/O控制方式、DMA I/O控制方式、I/O通道控制方式..2程序I/O方式适用于早期的计算机系统中;并且是无中断的计算机系统;中断驱动I/O控制方式是普遍用于现代的计算机系统中;DMA I/O控制方式适用于I/O设备为块设备时在和主机进行数据交换的一种I/O 控制方式;当I/O设备和主机进行数据交换是一组数据块时通常采用I/O通道控制方式;但此时要求系统必须配置相应的通道及通道控制器..5、DMA控制器的组成1DMA控制器由三部分组成:主机与DMA控制器的接口、DMA控制器与块设备的接口、I/O控制逻辑..2DMA方式与中断控制方式的区别:相同点是都是以块为单位进行传输..区别是:1CPU处理中断的时间:●中断控制方式:是在数据缓冲寄存器满之后要求CPU进行中断处理●DMA方式:是在所要求转送的数据块全部传送结束时要求CPU进行中断处理..这就大大减少了CPU进行中断处理的次数..2数据传送的完成者:●中断控制方式:是在中断处理时由CPU控制完成的;●DMA方式:是DMA控制器完成的..6、为了实现主机与控制器之间成块数据的直接交换;需设置DMA控制器中四类寄存器DR:数据寄存器;暂存从设备到内存或从内存到设备的数据MAR:内存地址寄存器DC:数据计数器;存放本次CPU要读或写的字节数CR:命令\状态寄存器;接收从CPU发来的I/O命令;或相关控制信息;或设备状态7、缓冲的引入原因操作系统引入缓冲机制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1缓和CPU与I/O设备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2减少对CPU的中断频率;放宽对中断响应时间的限制;3提高CPU与I/O 设备之间的并行性..8、缓冲池的组成、工作方式三个队列:空缓冲队列、输入队列、输出队列四种工作缓冲区:1用于收容输入数据的工作缓冲区;2用于提取输入数据的工作缓冲区;3用于收容输出数据的工作缓冲区;2用于提取输出数据的工作缓冲区;9、SPOLLing系统的定义、组成、特点SPOOLing系统是对脱机I/O工作的模拟;其必须有高速随机外存通常采用磁盘的支持..SPOOLing系统主要有以下四个部分:1输入井和输出井;为磁盘上开辟的两大存储空间;分别模拟脱机输入/出时的磁盘;并用于收容I/O设备输入的数据和用户程序的输出数据;2输入缓冲区和输出缓冲区;在内存中开辟;分别用于暂存由输入设备和输出井送来的数据;3输入进程SPi和输出进程SPo;分别模拟脱机输入/出时的外围控制机;用于控制I/O过程;4I/O请求队列;由系统为各个I/O请求进程建立的I/O请求表构成的队列..SPOLLing系统的特点:提高了I/O的速度;将独占设备改造为共享设备;实现了虚拟设备功能..10、磁盘的类型和访问时间组成磁盘分为两类:固定头磁盘一般为大容量磁盘和移动头磁盘一般为中小型容量磁盘..磁盘访问时间=寻道时间+旋转延迟时间+数据传输时间11、磁盘磁盘调度算法▲1、先来先服务FCFS2、最短寻道时间优先SSTF3、扫描Scan算法又称为“电梯调度算法“4、循环扫描CScan算法1要求:掌握算法思想、名称缩写..并能根据算法思想计算碰头的寻道轨迹;寻道距离和寻道时间;参考书P194页和作业题..2掌握算法性能评价●先来先服务FCFS:公平、简单;平均寻道时间可能较长;●最短寻道时间优先SSTF:平均寻道时间比FCFS算法短;但可能会出现“饥饿现象”和“磁臂粘着”现象..●扫描Scan算法:消除了“饥饿”现象;但可能会出现“磁臂粘着”现象..●循环扫描CScan算法:改进了对于边缘区磁道访问的不公平;但可能会出现“磁臂粘着”现象..5.N-Step-Scan和FSCAN算法:可避免出现“磁臂粘着”现象..第六章文件管理1、文件的定义、属性文件是指由创建者所定义的、具有文件名的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可分为有结构文件和无结构文件..文件的属性包括:文件类型、文件长度、文件的物理位置、文件的建立时间。
计算机操作系统重点知识点整理
计算机操作系统重点知识点整理1. 操作系统介绍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及软件资源,提供良好的用户界面和服务。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和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点对于计算机专业人员至关重要。
2. 进程与线程进程是指在计算机中正在运行的程序的实例,它拥有独立的内存空间和系统资源。
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执行单元,多线程可以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和并发性。
重点知识点包括进程与线程的区别和联系、线程同步与互斥、进程调度算法等。
3. 内存管理内存管理是操作系统中重要的部分,包括内存分配、内存回收、虚拟内存等。
其中,虚拟内存可以扩展主存容量,使得计算机可以同时运行更多的程序。
重点知识点包括内存分页、段式内存管理、页面置换算法等。
4. 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中负责管理和控制文件的组织结构和存储空间的部分,提供对文件的读写和管理功能。
重点知识点包括文件目录结构、文件存储方式、文件权限管理等。
5. 输入输出设备管理输入输出设备管理是操作系统中与外部设备交互的部分,包括对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控制和管理。
重点知识点包括缓冲区管理、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等。
6. 文件系统与磁盘管理文件系统与磁盘管理是操作系统中重要的部分,涉及到磁盘的组织和管理、文件的存取与保护等。
重点知识点包括磁盘分区、磁盘调度算法、磁盘块分配算法等。
7. 进程通信与同步进程通信与同步是操作系统中重要的内容,用于实现多个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协作。
重点知识点包括进程间通信的方式、进程的同步与互斥机制、死锁问题等。
8. 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是运行在网络环境中的操作系统,可以管理和控制分布在不同节点上的计算机资源。
重点知识点包括分布式系统的架构、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安全等。
9. 安全与保护安全与保护是操作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涉及到系统资源的权限管理、数据的保护与加密、防止未授权访问等。
重点知识点包括访问控制模型、身份验证、防火墙等。
操作系统复习笔记
1.进程的定义: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
2.进程的状态及其变化:1运行状态Running2就绪状态Ready3等待状态Blocked
进程状态变化图
3.进程的挂起和解除挂起的状态:
具有挂起功能的进程状态变化
3.进程控制块PCB
一般PCB应包含以下三类信息:
CPU如何判断可否执行当前的特权指令
答:CPU是通过处理器状态标志来执行当前的特权指令的,当处理器处于管理态时可以执行全部指令,当处理器处于目态时,就只能执器当前处于什么工作状态,它能否执行特权指令,以及处理器何以知道它下次要执行哪条指令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所有的计算机都有若干的特殊寄存器,如用一个专门的寄存器来指示一条要执行的指令称程序计数器PC,同时还有一个专门的寄存器用来指示处理器状态的,称为程序状态字PSW;
第二章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
课后习题
什么叫特权指令为什么要把指令分为特权指令和非特权指令
答:特权指令是指在指令系统中那些只能由操作系统使用的指令,这些特权指令是不允许一般的用户使用的;因为如果一个使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微型计算机的指令允许用户随便使用,就有可能使系统陷入混乱,所以指令系统必须要区分为特权指令和非特权指令;
S→P申请操作
SignalS→V释放操作
S++×不允许这种方法
S=S+3×不允许这种方法
ifS>0×不允许这种方法
信号量S
S≥0代表当前可用资源数量
S<0其绝对值代表因请求使用S资源二被阻塞的进程数
注意:
1.信号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应如何设置其初值并说明信号量的数据结构
答:信号量的物理意义是一个进程强制地被停止在一个特定的地方直到收到一个专门的信号;
自考02323《操作系统概论》串讲笔记
第1章引论考情分析本章主要内容:1.计算机系统的概念2.操作系统的定义、作用和功能3.操作系统的分类4.管态、目态、特权指令、访管指令的概念5.操作系统与用户的两个接口重点:1.操作系统的功能、分类2.处理器的工作状态3.程序状态字4.系统功能调用本章考试分值约为8~10分,出题形式多以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为主。
知识网络图串讲内容一、计算机系统1.计算机系统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两大部分。
2.(1)计算机系统的最内层是硬件。
(2)计算机系统的最外层是使用计算机的人。
人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界面是计算机软件。
(3)计算机软件可以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以及应用软件三类。
二、操作系统1.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OS)是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控制程序执行、改善人机界面和为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的一种系统软件、2.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有如下几个方面:(1)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2)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方便的使用接口;(3)操作系统具有扩充硬件的功能。
3.(重点)从资源管理的观点看,操作系统的功能可分为: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
三、操作系统的形成与基本类型(重点)1.批处理操作系统:(1)“单道批处理系统”:每次只允许一个作业执行。
一批作业的程序和数据交给系统后,系统顺序控制作业的执行,当一个作业执行结束后自动转入下一个作业的执行。
(2)“多道批处理系统”:允许若干个作业同时装入主存储器,使一个中央处理器轮流地执行各个作业,各个作业可以同时使用各自所需的外围设备。
(3)多道批处理系统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使用率,但作业执行时用户不能直接干预作业的执行。
但作业执行中发现出错,由操作系统通知用户重新修改后再次装入执行。
2.分时操作系统(简称分时系统)(1)分时操作系统是多个用户通过终端机器同时使用一台主机,这些终端机器链接在主机上,用户可以同时与主机进行交互操作而不干扰。
它以时间片为单位轮流使用计算机中某一资源的系统。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原稿)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原稿)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1. 操作系统概述1.1 定义与作用1.2 常见操作系统的分类1.3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2. 进程管理2.1 进程的定义2.2 进程状态及转换2.3 进程调度算法2.4 进程同步与互斥2.5 进程通信方式3. 内存管理3.1 内存的分段与分页3.2 虚拟内存与页面置换算法3.3 内存碎片整理与分配算法3.4 页面置换策略3.5 内存保护与地址转换4. 文件系统4.1 文件系统的组成4.2 文件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 4.3 文件操作与共享4.4 目录管理与文件的打开访问4.5 文件存储原理与文件的备份5. 输入输出管理5.1 I/O设备的分类5.2 缓冲区管理与设备驱动程序 5.3 I/O控制方式与I/O操作指令 5.4 磁盘调度算法5.5 文件系统缓存管理6. 网络与分布式操作系统6.1 网络操作系统的特点与功能 6.2 网络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6.3 分布式操作系统的通信与同步6.4 分布式文件系统与进程迁移6.5 虚拟化技术与云操作系统7. 安全与保护7.1 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威胁7.2 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7.3 访问控制与身份认证7.4 安全协议与加密算法7.5 操作系统安全的最佳实践附件:- 附件1:操作系统调度算法实现代码示例- 附件2:操作系统内存管理实验报告范例- 附件3:操作系统文件系统设计法律名词及注释:- 著作权:指对某一独创性的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所享有的权利。
- 版权法:一种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主要用于保护著作权人的经济利益和精神利益。
- 公开许可:通过特定的许可证向公众授权某项内容的使用、复制、修改、分发等行为。
《操作系统概念》学习笔记-第一章
《操作系统概念》学习笔记-第⼀章【操作系统概念学习笔记⼀】计算机系统可以分为四个部分1. 计算机硬件2. 操作系统3. 系统程序与应⽤程序4. ⽤户操作系统的设计⽬的是为了⽤户使⽤⽅便,性能是次要的,不在乎资源使⽤率可以将系统看作资源分配器。
⽬前没有⼀个关于操作系统的⼗分完整的定义。
操作系统的基本⽬的是:执⾏⽤户程序,并能更容易的解决⽤户问题⼀个⽐较公认的定义是:操作系统是⼀直运⾏在计算机上的程序(通常称为内核),其他程序则为系统程序和应⽤程序。
现代通⽤计算机系统由⼀个或多个CPU和若⼲设备控制器通过共同的总线相连⽽成,该总线提供了对共享内存的访问。
内存控制器:确保对共享内存的有序访问。
引导程序:计算机开始运⾏时的⼀个初始化程序,通常位于ROM或EEPROM中,成为计算机硬件中的【固件】。
事件的发⽣通常通过硬件或软件中断来表⽰。
硬件可随时通过系统总线向CPU发出信号,以触发中断。
软件通过执⾏特别操作如系统调⽤(system call)(也称为监视器调⽤(monitor call))也能触发中断。
中断处理程序:发出中断请求的那个程序。
处理转移的简单⽅法是调⽤⼀个通⽤⼦程序以检查中断信息,接着,该⼦程序会调⽤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
因为只有少量的预先定义的中断,所以可使⽤中断处理⼦程序的指针表,通过指针表可间接调⽤中断处理⼦程序,⽽不需要通过其他中间⼦程序。
通常,指针表位于低地址内存(前100左右)。
这些位置包含各种设备的中断处理⼦程序的地址,这种地址的数组或中断向量可通过唯⼀设备号来索引,以提供设备的中断处理⼦程序的地址。
内存(RAM)是处理器可以直接访问的唯⼀⼤容量存储区域。
DRAM是动态随机访问内存,是⼀种半导体技术实现的⼀组内存字的数组,每个字都有其地址。
通过对特定内存地址执⾏⼀系列load或store指令来实现交互。
⼀个典型的指令执⾏周期(在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上执⾏时):1.⾸先从内存中获取指令,并保存在指令寄存器。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
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一、操作系统基础知识1.1 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一种软件,它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以及提供各种服务和功能,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一个方便的接口。
1.2 操作系统的功能- 进程管理:负责创建、调度和终止进程,以及处理多个进程之间的通信和同步。
- 内存管理:管理计算机的内存资源,包括内存的分配和回收。
- 文件系统:管理磁盘上的文件和目录,并提供文件的读写等操作。
- 设备管理:管理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如磁盘、打印机等。
- 用户界面: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交互的接口,如命令行界面和图形界面等。
二、进程管理2.1 进程的概念进程是程序在计算机上的一次执行过程,它包括代码、数据和执行状态等信息。
2.2 进程的调度- 非抢占式调度:进程运行直到自己主动让出CPU,例如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 抢占式调度:操作系统可以主动中断进程,例如优先级调度算法和实时调度算法。
2.3 进程间通信进程间通信(IPC)是不同进程之间交换数据和信息的机制,常用的IPC方式包括管道、消息队列和共享内存等。
三、内存管理3.1 内存的分段- 代码段:存放程序的指令代码。
- 数据段:存放程序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
- 堆栈段:存放程序的局部变量和函数调用信息。
3.2 虚拟内存虚拟内存是一种能够扩展计算机的物理内存的技术,它将磁盘空间作为辅助存储器,允许将物理内存和磁盘之间进行数据交换。
四、文件系统4.1 文件系统的基本概念文件系统是管理磁盘上文件和目录的机制,它包括文件的组织结构、文件的存储和文件的访问控制等。
4.2 文件的组织- 单级文件组织:所有文件都存放在同一个文件夹中。
- 多级文件组织:文件按照层次结构进行组织,可以使用目录和子目录进行分类管理。
4.3 文件的访问控制文件访问控制用于限制用户对文件的访问权限,常见的文件访问控制方式包括用户权限和文件权限。
五、设备管理5.1 设备的分类设备可以按照其功能和使用方式进行分类,常见的设备分类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等。
操作系统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目录1 操作系统发展史2 进程和线程3 内存管理4 文件系统(Linux)5 设备管理1 操作系统发展史1.1引言操作系统诞生距今已经有了几十年的时间,它是计算机资源的管理者。
最初的人们是没有操作系统来对计算机加以控制的,一直都处于人工管理方式来对计算机进行操作和管理,人机交互之间出现了人工手动的低速和计算机的高速处理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资源利用率非常的低,从而导致计算机的效率十分低下。
为了解决人工干预和CPU速度不匹配的矛盾,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后来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的操作系统——脱机输入/输出,用户先将卡片输入到纸带机,然后通过卫星机的处理,将纸带的数据高速写入磁带,主机运行时再将磁带上的数据高速读入内存,输出也可以这样中转,由于数据的读取和写入是脱离主机运行的,所以这样的处理方式称为脱机输入/输出方式。
虽然脱机输入输出方式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机的运行效率,但是在计算机工作过程中还是需要人工进行干预,后来就出现了批处理系统。
在批处理系统中,操作员将一批作业输入进磁带中,然后运行第一个程序,当第一个作业完成后自动读入下一个作业,直至所有作业全部完成。
由于该类系统的内存中只能保持一个作业运行,所以这类系统又称为单通道批处理系统。
到了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多道批处理系统能够做到计算机内存中的作业并发执行。
直到后来出现的分时操作系统能够让多个用户共同使用一个操作系统可以随时和计算机进行交互,并且让各个用户都感受不到其他用户的存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操作系统能够实时地对用户进行反馈,在1980年,为了让计算机能够实时地反馈,后来又出现了实时操作系统,对冶炼、发电、炼油、化工、机械加工等的自动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1.2 无操作系统1)手工特点:(1)用户独占全机(2)CPU等待人工操作问题:(1)计算机处理能力低(2)计算机工作效率低2)脱机输入/输出方式特点:数据的输入输出是在脱离主机的控制下完成的,通常是在外围机的控制下完成的优点:(1)减少了CPU的空闲时间,缓和了人机矛盾(2)提高了I/O速度1.3 单道批处理系统特点:利用磁带将若干个作业分类编成作业执行序列,每个批作业由一个专门的监督程序自动依次处理。
自考02326操作系统考点笔记
第一章OS概论Point:1.OS的基本概念和OS的地位。
2.OS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功能。
3.OS的体系结构。
4.OS的发展和分类。
5.常用OS结构设计和方法。
第一节OS的概念一、计算机系统a)定义:计算机系统是一种可以按用户的要求接受和存储信息、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并输出结果信息的系统。
b)分类:广义:机械式系统和电子式系统。
电子式系统:模拟式和数字式计算机系统。
c)组成:硬件(子)系统和软件(子)系统。
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硬件资源、软件资源。
在计算机系统中,集中了资源管理功能和控制程序执行功能的一种软件,称为OS。
二、OS的定义a)定义:OS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系统软件,它是这样一些程序模块的集合:它们能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及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控制程序的执行,并向用户提供各种服务功能,使得用户能够灵活、方便、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并使整个计算机系统能高效地运行。
b)解析:1)组织和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在OS中,设计了各种表格或数据结构,将所有的软硬件资源都加以登记。
(比如:PCB、系统设备表等)2)“有效”指OS在管理计算机资源时要考虑到系统运行的效率和资源的利用率。
要尽可能提高PU的利用率,让他尽可能少的空转,应该在保持访问效能的前提下尽可能有效利用其他资源。
(比如减少内存、硬盘空间的浪费等)3)“合理”指OS要“公平”对待不同的用户程序,保证系统不发生“死锁”和“饥饿”的现象。
4)“方便”指OS的人机界面要考虑到UI和程序接口两个方面的易用性、易学性和易维护性。
(用户使用接口:命令、GUI,如windows GUI。
程序接口:向程序员提供高效的编程接口,如API、系统调用。
)三、OS的特征1.并发性:是指计算机系统中同时存在若干个运行着的程序,从宏观上看,这些程序在同时向前推进。
2.共享性:OS需与多个用户程序共用系统中的各种资源。
比如PU、内存、外存、外部设备等。
《操作系统》学习笔记
《操作系统》学习笔记操作系统,就像是计算机系统的大管家,默默地协调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资源,让我们能够高效、方便地使用计算机完成各种任务。
在学习操作系统的过程中,我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计算机内部神秘世界的大门,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知识。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功能。
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它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方便、安全和高效的工作环境。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用户接口。
进程管理是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
进程可以理解为正在运行的程序的实例。
操作系统要负责进程的创建、调度、终止等操作,以确保多个进程能够合理地共享 CPU 资源,避免出现混乱和冲突。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良好的进程管理,计算机可能会陷入混乱,多个程序同时争抢 CPU 时间,导致系统崩溃。
内存管理也至关重要。
计算机的内存是有限的,操作系统需要合理地分配和回收内存空间,以满足不同程序的需求。
同时,还要通过虚拟内存技术等手段,让程序看起来拥有比实际物理内存更多的内存空间,从而能够运行更大规模的程序。
文件管理就像是一个有条不紊的图书馆管理员,负责对计算机中的文件进行组织、存储、检索和保护。
我们在计算机上创建、保存、删除的各种文档、图片、视频等文件,都需要操作系统来进行有效的管理,让我们能够方便地找到和使用它们。
设备管理则是要处理计算机与外部设备的交互。
例如键盘、鼠标、打印机、显示器等设备,操作系统要确保它们能够正常工作,并为应用程序提供统一的接口,使得开发人员无需关心底层硬件的细节。
用户接口是操作系统与用户进行交互的方式。
它分为命令行接口和图形用户接口。
命令行接口虽然看起来有些复杂,但对于一些专业人员来说,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各种操作。
而图形用户接口则更加直观和友好,让大多数用户能够轻松上手使用计算机。
接下来,说一说操作系统的分类。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 Windows、Mac OS、Linux 等。
常规操作系统巡检笔记
常规操作系统巡检笔记一、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为用户和其他软件提供交互界面。
常见的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Linux、macOS等。
二、巡检目的1. 确保操作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系统性能。
2. 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3. 检查系统配置是否合理,优化系统设置。
4. 了解系统运行状况,为后续升级和维护提供依据。
三、巡检内容3.1 系统信息- 检查操作系统版本、补丁级别、安装的软件及驱动程序。
- 记录系统CPU、内存、硬盘等硬件资源使用情况。
3.2 系统性能- 监测系统CPU、内存、磁盘I/O、网络等性能指标,分析是否存在瓶颈。
- 检查系统负载情况,评估系统性能是否正常。
3.3 系统安全- 检查操作系统的安全策略,包括用户权限、密码策略、防火墙设置等。
- 检测系统是否存在病毒、恶意软件或其他安全威胁。
3.4 系统服务- 检查关键服务是否正常运行,如文件共享、打印服务、数据库服务等。
- 分析服务日志,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
3.5 系统配置- 检查系统参数设置,包括网络配置、共享设置、电源管理等。
- 评估系统配置是否合理,提出优化建议。
3.6 系统日志- 分析系统日志,找出异常事件、错误信息及警告。
- 根据日志内容,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潜在问题。
四、巡检步骤1. 收集系统信息,包括硬件配置、软件版本、系统补丁等。
2. 使用性能监控工具,实时监测系统性能指标。
3. 检查系统安全设置,运行安全扫描工具,检测潜在安全隐患。
4. 分析系统服务状态,查看服务日志,评估服务正常性。
5. 检查系统配置,评估配置合理性,提出优化建议。
6. 分析系统日志,找出异常事件,判断系统稳定性。
五、巡检结果处理1. 对于发现的问题,根据严重程度制定修复计划。
2. 对于性能瓶颈,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优化。
3. 对于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加强系统安全防护。
4. 对于系统优化建议,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操作系统笔记
操作系统笔记操作系统是一种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系统软件,它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使用计算机硬件的接口,同时也负责管理计算机资源的分配和调度。
下面将介绍一些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一、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分类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它用于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根据使用范围和功能不同,操作系统可以分为桌面操作系统(如Windows、Mac OS)和服务器操作系统(如Linux、Unix)。
桌面操作系统主要运行在个人电脑上,提供了图形化界面和常用应用程序;而服务器操作系统则专注于提供稳定可靠的服务,如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
二、操作系统的功能1.进程管理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中运行的所有进程,包括进程的创建和销毁、进程间的通信和同步等。
通过进程管理,操作系统可以合理分配和调度计算机资源,确保每个进程得到公平的执行机会。
2.内存管理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的内存资源,包括内存的分配和回收、内存的保护和共享等。
通过内存管理,操作系统可以有效地利用计算机的内存空间,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3.文件系统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中的文件和文件系统,包括文件的创建和删除、文件的读写和访问权限等。
通过文件系统,用户可以方便地组织和管理计算机中的数据。
4.设备管理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的各种设备,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等。
通过设备管理,操作系统可以协调和控制各种设备的使用,保证用户和应用程序能够正常访问设备。
5.用户界面操作系统提供了与计算机交互的用户界面,包括命令行界面和图形化界面。
通过用户界面,用户可以方便地与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进行交互,执行各种操作和任务。
三、操作系统的重要概念1.进程进程是指计算机中正在运行的程序。
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内存空间和执行状态,操作系统通过进程管理来控制和调度进程的运行。
2.线程线程是进程的一部分,是计算机中执行的最小单位。
多线程可以使程序同时执行多个任务,提高系统的并发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 OS)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系统的首次扩充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在计算机系统上配置操作系统主要目标与计算机系统的规模和应用环境有关。
操作系统的目标方便性硬件只能识别机器代码(0、1)OS提供命令,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有效性使CPU、I/O保持忙碌,充分利用使内存、外存数据存放有序,节省空间合理组织工作流程,改善资源利用率,提高吞吐量可扩充性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硬件/体系结构/网络/InternetOS应采用层次化结构,便于扩充和修改功能层次和模块开放性支持网络环境,兼容遵循OSI标准开发的硬件和软件操作系统的作用1. 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命令方式用户通过键盘输入联机命令(语言)系统调用方式用户程序通过系统调用,操纵计算机图形、窗口方式用户通过窗口、图标等图形界面操纵计算机2.计算机系统资源管理者4大类资源:处理机;存储器;I/O设备;信息(文件:程序、数据)3.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扩充机器)裸机:只有硬件的计算机,难以使用虚机器:在裸机增加软件(OS等),功能增强,使用方便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利用率早期计算机很昂贵,为提高资源利用率,产生了批处理系统2.方便用户为改善用户上机、调试程序时的条件,产生了分时系统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OS随之更新换代,如:8位->16位->32位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单处理机OS->多处理机OS->网络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无操作系统时代OS尚未出现,人们如何使用计算机人工操作方式人工操作方式的缺点用户独占全机CPU等待人工操作结果:资源利用率低下脱机输入输出系统低速设备纸带机/卡片机高速设备磁带/磁盘I/O速度提高,缓解了I/O设备与CPU的速度矛盾主机:用于计算的主计算机外围机:也是计算机,处理输入输出,使之不占用主机CPU时间外围机控制输入/输出输入:低速设备->高速设备输出:高速设备->低速设备输入和输出使用独立于主机的外围机,不占用主机的CPU时间,是脱机过程,因此叫做脱机输入/输出方式单道批处理系统计算机发展的早期,没有任何用于管理的软件,所有的运行管理和具体操作都由用户自己承担,任何操作出错都要重做作业,CPU的利用率甚低。
解决的方法有两个:首先配备专门的计算机操作员,程序员不再直接操作机器,减少操作机器的错误。
另一个是进行批处理,操作员把用户提交的作业分类,把一批中的作业编成一个作业执行序列。
每一批作业将有专门编制的监督程序(monitor)自动依次处理。
说明:监督程序的作用:用来装入用户作业,和用户作业交替地使用CPU。
“批”的含义:供一次加载的磁带或磁盘,通常由若干个作业组装成,在处理中使用一组相同的系统软件(系统带)。
关于“作业”的说明:通常,把计算机完成用户算题任务所需进行的各项工作称为一道作业。
多道批处理系统早期的批处理可能出现两种情况:对于以计算为主的作业,输入输出量少,外围设备空闲;对于以输入输出为主的作业,主机空闲。
问题的提出在早期的单道批处理系统中,内存中仅有单个作业在运行,致使系统中仍有许多资源空闲,设备利用率低,系统性能较差。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若当前作业因等待I/O而暂停,CPU只能空闲直至该I/O完成对于科学计算问题,CPU操作密集,CPU浪费时间少对于商业数据处理,I/O操作密集,I/O等待时间常占80%-90%解决办法将内存分几个部分,每部分放不同的作业当一个作业等待I/O时,CPU可被另一作业使用在主存中同时驻留多个作业多道程序设计多道程序设计是指允许多个程序同时进入一个计算机系统的主存储器并启动进行计算的方法。
合理搭配I/O为主和计算为主的程序交替运行,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系统效率。
多道程序的运行特点:多道:计算机内存中同时存放多道相互独立的程序。
宏观上并行运行:同时进入系统的几道程序都处于运行状态,但都未运行完。
微观上串行运行:各作业轮流使用CPU,交替执行。
实现技术:当正在运行的程序因I/O暂停执行时,系统可调度另一道程序运行,使CPU保持忙碌。
例题:有两道程序A、B,按下图以多道程序方式运行,要求在右图画出它们的运行轨迹,并计算在60ms内,CPU的利用率,假设起始时首先运行B,并允许忽略监督程序切换A、B的时间(不考虑I/O的冲突)。
分时系统概念:时间片、终端、响应时间分时(Time Sharing)是把计算机的系统资源(尤其是CPU时间)进行时间上的分割,每个时间段称为一个时间片(Time Slice) ,每个用户依次轮流使用时间片。
分时技术:把处理机的运行时间分为很短的时间片,按时间片轮流把处理机分配给各联机作业使用分时系统的定义分时操作系统:是一种联机的多用户交互式的操作系统。
一般采用时间片轮转的方式,使一台计算机为多个终端服务。
对每个用户能保证足够快的响应时间,并提供交互会话能力。
分时系统的特点多路性系统支持单主机多个终端,按分时原则服务独立性各用户独立操作,互不干扰。
及时性对用户请求的响应时间短(1~3s)交互性用户向系统提出服务请求更方便,也更广泛通过终端实时系统产生背景:虽然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和分时操作系统获得了较佳的资源利用率和快速的响应时间,从而使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但它们难以满足实时控制和实时信息处理领域的需要。
于是,便产生了实时操作系统,目前典型的实时系统:实时控制系统、实时信息处理系统。
什么是实时系统有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系统的效率则放在第二位典型的实时系统(1)实时控制系统:计算机用于生产过程控制时,要求系统能现场实时采集数据,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及时处理,进而能自动地发出控制信号控制相应执行机构,使某些参数(压力、温度、距离、湿度)能按予定规律变化,以保证产品质量。
导弹制导系统,飞机自动驾驶系统,火炮自动控制系统都是实时过程控制系统。
典型的实时系统(2)实时信息处理系统:计算机还可用于控制进行实时信息处理。
计算机接收成干上百从各处终端发来的服务请求和提问,系统应在极快的时间内做出回答和响应。
机票订购系统、情报检索系统是典型的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微机操作系统1.单用户单任务OS只允许一个用户上机,且只允许用户程序作为一个任务运行。
典型代表:CP/M8位机上的主流操作系统MS-DOS最早的PC操作系统16位机上的主流操作系统2.单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只允许一个用户上机,但允许用户把程序分为若干个任务,使它们并发执行。
典型代表:微软公司推出的windows3.多用户多任务OS允许多个用户通过各自的终端使用同一台机器,共享主机系统中的各种资源,而每个用户程序又可进一步分为几个任务,使它们能并发执行。
典型代表:UNIX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以多道程序设计为基础的现代操作系统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并发性(Concurrence)共享性(Sharing)异步性(Asynchronism)或称不确定性(Nondeterministic)虚拟性(Virtual)并发性概念:并发、并行、进程并发性(Concurrence)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行程序在同一时间间隔段内同时执行。
操作系统是一个并发系统,并发性是它的重要特征,它应该具有:处理多个同时执行的程序的能力。
并行与并发的不同:①并行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②并发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引入进程在多道程序系统中,为了能够并发执行,系统必须为每个程序建立进程。
程序是静态的,进程是动态的。
进程能支持并发,程序不能。
进程由一组机器指令、数据和堆栈组成,是一个能独立运行的活动实体。
进程是资源分配的独立单位。
多个进程能并发执行,进程运行时要占用一定的系统资源,如CPU、存储空间和I/O设备等。
共享性(sharing)概念:互斥访问、临界资源、同时访问共享指操作系统中的资源(包括硬件资源和信息资源)可被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所使用。
发生条件多个进程并发执行多个进程需要同一资源资源共享的方式资源共享的方式可以分成两种:第一种是互斥共享。
系统中的某些资源如打印机、磁带机、卡片机,虽然它们可提供给多个进程使用,但在同一时间内却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这些资源。
这种同一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称临界资源,许多物理设备,以及某些数据和表格都是临界资源,它们只能互斥地被共享。
第二种是同时访问。
系统中的还有许多资源,允许同一时间内多个进程对它进行访问,这里“同时”是宏观上的说法。
典型的可供多进程同时访问的资源是磁盘。
共享与并发共享性和并发性是操作系统两个最基本的特征,它们互为依存:一方面,资源的共享是因为运行程序的并发执行而引起的,若系统不允许运行程序并发执行,自然也就不存在资源共享问题。
另一方面,若系统不能对资源共享实施有效地管理,必然会影响到运行程序的并发执行,甚至运行程序无法并发执行,操作系统也就失去了并发性,导致整个系统效率低下。
虚拟技术虚拟是指操作系统中的一种管理技术,它是把物理上的一个实体变成逻辑上的多个对应物,显然,前者是实际存在的而后者是虚构假想的。
时分复用虚拟处理机通过多道程序和分时使用CPU技术,物理上的一个CPU变成逻辑上的多个CPU虚拟设备打印机若某物理设备通过时分复用虚拟为N台,则虚拟设备速度是原设备的1/N空分复用虚拟磁盘1个硬盘实体->多个逻辑卷虚拟存储器虚拟存储器则是把物理上的多个存储器(主存和辅存)变成逻辑上的一个(虚存)的例子内存空分复用提高内存空间利用率结合时分复用,可实现在逻辑上扩大内存,使程序中远小于它的空间运行若某物理设备通过空分复用虚拟为N台,则虚拟设备占用空间是原设备的1/N异步性异步性(Asynchronism)亦称不确定性,( Nondeterministic )进程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即进程的异步性。
在多道程序环境中,允许多个进程并发执行,由于资源有限而进程众多,进程的执行往往不是一气呵成,而是“走走停停”,其运行、暂停和完成的时间都无法确定。
a.系统中的进程何时执行b.何时暂停c.以什么样的速度向前推进d.进程总共要多少时间执行才能完成这些都是不可预知的,或者说该进程是以不确定的方式运行的,不确定性给系统带来了潜在的危险,有可能导致与时间有关的错误。
但只要运行环境相同,操作系统必须保证多次运行作业,都会获得完全相同的结果。
设计操作系统必修考虑异步性带来的问题。
\1.4操作系统功能操作系统有如下几个基本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用户接口(一)处理机管理在传统的多道程序系统中,处理机的分配和运行都是以进程为基本单位,因而对处理机的管理可归结为对进程的管理:进程控制创建、撤销、状态转换进程同步访问临界资源、协调合作次序进程通信合作进程的消息交换调度作业调度、进程调度(二)存储器管理存储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存储器资源,为多道程序运行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