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防护林生态效率测量综述
农村绿化建设与农田防护林建设: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环境优化
创新机制,加大投入
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绿化建设 加强政策支持,提高农村绿化建设的财政投入 推广绿色金融,为农村绿化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农村绿化建设的科技含量
落实责任,加强监管
明确责任主体: 政府、企业、农 民等各方责任明 确
制定监管制度: 建立完善的监管 体系,确保绿化 建设顺利进行
强化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
强化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村绿化建设和农田防护林建设协同发展
加大投入力度:增加资金和技术支持,推动农村绿化建设和农田防护林建设协同发展
推广先进技术:引进和推广先进的林业技术,提高农村绿化和农田防护林建设的效率和质 量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农村绿化和农田防护林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和参 与度
确定林带密 度:根据树 种特性、生 长速度等因 素确定林带
密度
确定林带管 理:定期进 行林带修剪、 施肥、病虫 害防治等管
理措施
加强林木抚育管理
定期修剪:保持树形美观,提高树木生长速度 施肥:补充营养,促进树木生长 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保证树木健康生长 土壤管理:保持土壤疏松、透气,提高树木生长环境
如固氮、固碳、防风等
考虑树种的经济价值:选 择具有经济价值的树种,
如果树、木材等
合理配置林带结构
选择适宜的 树种:根据 当地气候、 土壤条件选 择适宜的树
种
确定林带宽 度:根据农 田规模、地 形地貌等因 素确定林带
宽度
确定林带间 距:根据树 种特性、生 长速度等因 素确定林带
间距
确定林带布 局:根据农 田布局、风 向等因素确 定林带布局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定期检查:定 期对防护林进 行病虫害检查, 及时发现问题
灌溉农田生态效益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灌溉农田生态效益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农田灌溉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而为了保障灌溉水的质量与数量,开展灌溉农田生态效益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灌溉农田生态效益评价的方法与指标体系。
一、灌溉农田生态效益的概念与意义灌溉农田生态效益是指在保证耕地生产功能及相应农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有效保护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农作物生态循环生产的效益。
灌溉农田生态效益的提高,对于推进农村可持续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灌溉农田生态效益评价方法灌溉农田生态效益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方法。
(一)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是基于专家经验、定性分析等方法进行的决策过程。
具体来说,定性评价方法分为单因素评价法和多因素评价法。
单因素评价法是依据单个生态效益指标进行评价,常用的指标有水资源保护、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
而多因素评价法则需要依赖多个生态效益指标进行评价,是一种较为综合的评价方法。
但该方法存在主观性强,易受评价人员个人喜好、评价标准等因素影响等缺点。
(二)定量评价定量评价是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采用量化指标对灌溉农田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该方法更加客观,一般通过建立评价模型进行评价。
常用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失效顺序法、人工神经网络等。
三、灌溉农田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灌溉农田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三个层次: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
具体指标体系如下:(一)一级指标1、土地资源保护效益2、水资源保护效益3、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效益(二)二级指标1.1、旱地资源保护效益1.2、水浸地资源保护效益1.3、土壤资源保护效益2.1、防止干旱灾害2.2、农村供水保障2.3、水生态景观建设3.1、生态防护林带建设3.2、绿色食品生产3.3、农田生态整治(三)三级指标1.1.1、土地利用效率1.1.2、水土保持效益1.1.3、土地多样性1.2.1、节水灌溉技术应用1.2.2、地下水埋淀层保护1.2.3、水生态系统保护1.3.1、生态型农业种植1.3.2、农业生态景观建设1.3.3、农业供水与排水处理四、灌溉农田生态效益评价应用案例某县在灌溉农田生态效益评价中,采用的是定量评价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
农田林网防护林建设现状、规划及实施措施
农田林网防护林建设现状、规划及实施措施作者:张平来源:《新农村》2013年第04期摘要:林网防护林建设是我镇林业生产的主体之一。
全镇农田林网建设是以大中沟道路绿化构成骨架,小片林果、村庄绿化有机结合,以点、以面、网格相结合组成。
本文从林业生产的角度,详细分析了我镇农田林网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现状,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建设林网体系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规划原则和实施措施,全面实施林网建设为主体的林业发展战略,实现再造秀美山川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农田林网防护林建设、规划;实施措施。
一、农田林网建设现状全镇农田面积73766亩,林业用地面积6000亩,蓄积量30000立方米,覆盖率27%,大中型河堤70公里,道路绿化40公里,小沟绿化300公里。
整个林网防护体系全部配置在圩、路、沟。
主要树种有意杨、水杉、银杏、柿子等。
二、农田林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几年的努力,全镇农田林网防护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无论从树种选择、林种搭配,还是从林带结构及配置,防护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1、林带结构、配置、网格等级需要调整,由于林种树种单一,林带组成简单,加之靠近承包田,造林密度偏疏,网格偏大,超过其有效防护范围,防护功能衰退。
2、管理养护及病虫防治难度较大全镇大中小型河堤、道路营造的林带、主林带、富林带大都落实了管理养护责任制,签订了各种各样的承包合同,由于林木生长周期长,合同签订疏于形式,监管时常不到位,副林带随承包田到户而常常遭到破坏,林种树种单一,树木高大,病虫防治难度较大。
3、成活率差、保存率低由于副林带随承包田到户,种植时没有组织专业队种植,而由承包农户自己种植,因而产生植树质量不高,树塘过浅,踩实不严,加上栽后管理不平跟不上,造成成活率差。
靠林带的农田由于受树木根系吸肥吸水,树冠遮荫等影响而减产,无证经营的树贩乘机而入,收买了靠农田的部分树木,甚至收买了尚未成熟的幼小树木,造成保存率低。
为什么要营造农田防护林营造农田防护林就是利用森林的生态防护功能
为什么要营造农田防护林营造农田防护林,就是利用森林的生态防护功能,改善农事活动的生态环境,以保证农业的稳产、高产。
30年来,东北西部防护林,已经充分地显示了它的巨大作用。
1.防止风沙灾害。
农田防护林的防护作用主要是通过林带的防风作用来改善农田小气候,所以防风沙的作用显著。
它通过降低风速和改变气流的涡动性质,从而改变了气流结构和降低了气流功能。
据观测,林带的有效防护距离通常只有15~30倍树高。
降低风速的范围,一般在林带的背风面最远可达树高50倍距离;在迎风面最远可达树高的10倍。
林带的防风作用大小决定于气流经过林带的方向和动力特征,不同结构的林带防风作用大小和防护性质是有差异的。
林带结构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通风结构的林带,防风距离最远;疏透结构次之;最差的是紧密结构的林带。
2.改善生态环境,由于林带降低了风速,从而改善了林带间的农田小气候,调节了气温,增加了空气湿度、减少蒸发量。
这样便提高了水分在植物体内的有效生理作用和对于热灾害的抵抗力。
同时,由于林带背风面风速变小,随风飘来的有机质土粒降落下来,使林带庇护范围内耕作层土壤物理粘粒增多,改良了土壤质地作用。
据测定在树高5~20倍处,物理粘粒增加59~79%,有机质含量提高15~36%,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情况明显地好于空旷区。
3.保持水土,固定基本田块,扩大耕地面积。
由于采取营造农防林和水土保持林相结合的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以及乔灌木相结合的防治措施,产生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4.生产木材,增加了收入。
农田防护林的各种有益作用,综合反映在粮食增产上,它不仅能保证农业稳产丰产,还可以生产木材,增加收入。
各地还通过修枝、打杈,解决了部分烧柴,增加了收入。
由于东北西部的农田防护林所处地区位置重要,平时可起重大的防护作用,战时还是天然的掩体呢!为什么农业生产需要农田小气候农田小气候,就是指作物与靠近地面的空气层和土壤层之间,形成的一种局部气候。
它包括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的变化状况、农作物上方和农作物层中光照与辐射、气温与湿度、风速和风向、以及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状况,还有其他一些物理特征。
农田防护林环境效益
净化空气
01
农田防护林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等有害气体,同时释放氧气,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02
林带还能够降低空气中的颗粒物含量,减少大气污染。
树木能够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表温度,缓解城市热岛
03
效应。
降低噪音
01
农田防护林能够阻挡和吸收声波 ,降低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提高公众意识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农田防护林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保护意识。
倡导生态农业
倡导生态农业理念,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减少化肥、农药等对农田防护林的负面影响。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要点一
政策支持
制定相关政策,为农田防护林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要点二
资金投入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农田防护林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 持。
生态平衡
农田防护林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提 供生物多样性,促进农村生态系统的 稳定发展。
03
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效益
改善土壤质量
保持土壤水分
农田防护林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壤 水分的蒸发,提高土壤含水量,
从而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改善土壤结构
林带能够降低风速,减少土壤侵 蚀,同时林下枯枝落叶等有机物 有助于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提
增加农民收入
农田防护林的建设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 的收入来源。
农田防护林的建设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木材加工 、林下经济等,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收入。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田防护林的建设能够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能力,促进农 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田防护林的建设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生态旅游、绿色食品等,进一 步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国家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技术规程
国家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技术规程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森林和草原的生态状况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林草生态的管理和保护,国家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技术规程被制定出台,成为了我们监测、评价和保护林草资源的重要准则。
国家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技术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监测内容国家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技术规程要求对森林和草原的空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同时还要对生物多样性、土地利用、碳排放等方面进行评价。
这些评价指标能够全面地了解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的状况,并且为政府及时采取措施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二、监测方法国家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技术规程还规定了针对不同生态系统的监测方法。
例如,对于森林,要进行树木高、胸径、复盖度、枯枝落叶等指标的测定;对于草原则要进行植被、土地利用类型、过度放牧和土地沙漠化等指标的监测。
这些监测方法将科学地反映出森林和草原的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三、评价标准如果我们要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就需要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以衡量破坏森林和草原资源对环境的影响。
国家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技术规程规定了评估产生的原始数据,通过实际变化范围或指标超过标准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
这些评估标准能够为生态状况的监测提供标准化的、科学的依据。
四、技术创新科技的进步为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环保事业也不例外。
国家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技术规程提倡运用先进的技术进行监测评估,例如激光雷达、遥感、无人机等现代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森林和草原的监测效率和准确性,减轻人力物力成本的压力。
总的来说,国家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技术规程对于我们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资源具有指导意义。
要始终紧紧抓住生态保护的核心任务,利用科技手段,加强生态环境监测,为生态保护工作提供科学数据、科学依据,不断提升生态保护的综合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甘肃省天水市高职单招2023年生态学基础第一次模拟卷(附答案)
甘肃省天水市高职单招2023年生态学基础第一次模拟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 农谚说“锄头底下有水,锄头底下有火”说明中耕是对作物起( )A.间接作用的生态因子B.直接作用的生态因子C.综合作用的生态因子D.补偿作用的生态因子2.在典型的旱生演替中,蕨类开始生长时处于()。
A.地衣群落阶段B.苔藓群落阶段C.草本群落阶段D.木本群落阶段3. 农田弃耕后的演替,按演替发生的时间为( )A.世纪演替B.长期演替C.快速演替D.以上三者都不是4.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的是()。
A.镶嵌B.成层现象C.季相D.群落交错区5.池塘里浮萍在短期内大量增加的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属()。
A.周期性波动B.种群爆发C.种群平衡D.季节性消长6. 地球环境是指( )A.大气圈B.水圈C.岩石圈和生物圈D.以上各圈层所组成7. 群落命名的依据是()A.优势利B.生态型C.生活型D.小群落8.同一植物抗低温能力最强的发育阶段是()A.休眠期B.营养生长期C.开花期D.种子萌发期9. ( )是获取原始资料的必要和直接的手段,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真实、可靠的数据。
A.实验研究B.系统分析C.野外调查研究D.数学模拟10.生态学是研究()A.水分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B.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C.环境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D.气候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11. 判断下列属于人工群落的是( )A.热带雨林B.草原C.红树林D.农田12. 下列演替类型中不属于按演替进程时间长短分类的是()A.原生演替B.快速演替C.长期演替D.世纪演替13.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生态学分支学科的划分依据是()。
A.生物组织层次B.生物类群C.生境类型D.应用领域14. 下列不属于按组织层次划分的分支学科是()A.个体生态学B.景观生态学C.进化生态学D.种群生态学15. 亚热带大陆西岸的地中海气候区,由于夏季气候干燥,森林内的乔木生长稀疏,林木也不高大,林内没有有花附生植物,隐花附生植物也很少,藤本植物也不多见。
我国农田防护林研究进展
农 田防护林是为了调节 区域农业环境 , 以降低 风速 、 控制土壤侵蚀 、 塑造农 田景观 、 创建生物栖息
1 农 田防护林的树种选择
11 选 择原 则 . 树 种选 择是 造林 技术 的一 个 重 要 环 节 , 于 防 对 护 林 营造 具 有 决 定 性 意 义 。树 种 选 择 的 原 则 主要 有 以下 4点 :) 地 适 树 原则 。所 选 择 的树 种 必 须 1适 来 自与 造林 地相 同 或 相似 的气 候 区 , 好 以乡 土树 最
关 键词 : 田防护林 ; 带 结构 ; 熟龄 与 更新龄 农 林 成
中图分 类号 :77 2 ¥2 .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0 5—1 12 1 )4— 09—0 29 94(0 10 0 8 5
Re e r h P o r s n Fa mln h le b l Pln i g i i a s a c r g e si r a d S etr et a tn n Ch n
带大 网格 为主。第二 阶段从 2 0世 纪 6 0年代初 开 始, 以改善农 田小气候 、 防御 自然灾害为 目的, 把营 造防护林作为农 田基本建设 的内容 , 其结构主要 以
窄林 带 、 网格 为 主 。第 三 阶段 是 以改 造 旧农 业 生 小 态 系统 为 目的 , 把农 田防 护林 作 为 农 田基 本 建 设 的 重 要 内容 , 现 山 、 、 林 、 综 合 治 理 。 目前 , 实 水 田、 路
农田防护林生态工程建设综述
农田防护林生态工程建设综述发布时间:2022-09-29T08:58:37.427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5月第10期作者:李紫璇[导读] 农田防护林在我国不仅属于重要基础产业,同样属于重要公益事业,兼具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李紫璇新疆鑫屹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830000摘要:农田防护林在我国不仅属于重要基础产业,同样属于重要公益事业,兼具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并且已经逐渐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但当前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影响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
故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社会各个行业均逐渐加强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对农田防护林的发展情况的需求也逐渐提升。
关键词:农田防护林;生态工程;措施分析1 生态农田防护林保护重要性经济体制的改变加速了社会发展的脚步,但是在高速增长的国民经济背景下,我国生态环境却陷入恶性循环中。
以往人们的环保意识薄弱,森林被过度采伐,对自然界生态平衡造成严重影响,人们对资源的持续索取,造成农田防护林的严重破坏,部分树木种类濒临灭绝。
农田防护林作为持续可再生资源,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净化空气,还能保持水土,是社会发展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新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体现,对于地域文化发展具备重要助力作用。
2 农田防护林可持续发展意义2.1利于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林区的亚高山暗针叶林也能帮助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对于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具备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因此需要加大培育与保护农田防护林资源,利于农田防护林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规范化。
这不仅能够减轻环境破坏的压力,还能促进农田防护林资源的自我修复,对于整治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具备积极意义,对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作用。
2.2利于转方式调结构由于我国正在经历经济体制改革,正在进一步优化国民经济结构,正在将过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成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推动农田防护林可持续发展模式,能够帮助绿色农田防护林、生态农业的发展,并且增加旅游产业等第三产业的占比,助力我国经济的转方式调结构。
土地整治过程中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景观设计
1、土地生态化整治的意义
土地生态化整治可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品 质,同时也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此外,土地生态 化整治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2、土地生态化整治的实践方法
土地生态化整治的实践方法包括: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改良、土地保护 等。具体措施包括: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土地抗旱抗涝能力;推广有机肥 料,改善土壤质量;实施农作物结构调整,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加强水 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等。
大都市郊区景观生态型土地整治模式是一种基于生态、景观、土壤等多方面因 素的土地整治方法。该模式旨在提高大都市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同时保 障农业用地的持续利用。通过土地利用规划、景观生态建设、土壤改良等多种 手段,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促进大都市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发 展。
在设计大都市郊区景观生态型土地整治模式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三、土地生态化整治与景观设计 的融合
土地生态化整治与景观设计是相辅相成的过程。通过将生态理念融入到土地利 用规划和景观设计中,可以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例如,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增加绿地面积、改善水体质量等方式来改 善城市环境;在农村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推广生态农业、建设绿色农田等方 式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提高土地生产力。
参考内容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越 来越受到人们的。在这种背景下,土地生态化整治与景观设计成为了当今社会 的重要议题。本次演示将探讨土地生态化整治与景观设计的内涵、意义和实践 方法。
一、土地生态化整治
土地生态化整治是在保持土地利用功能的前提下,恢复和保护土地的生态系统 和生物多样性,使土地资源能够持续利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与效益评价ppt课件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人功 能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究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2015-2019年吉林省各市县农业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发现,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率平均值呈增长趋势,但数据存在较大波动。
农业耕地面积和农业用水量是影响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率的主要因素,而气候和资源环境条件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小。
关键词:农业生态效率,数据包络分析,影响因素,吉林省1. 引言农业是吉林省的支柱产业,其生态效率的提升对于促进吉林省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率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吉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2. 数据和方法本文采用2015-2019年各市县农业生态效率的相关数据,并采用DEA方法进行测算。
同时,对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3. 结果分析3.1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率的总体状况本文将2015-2019年吉林省各市县的农业生态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2015-2019年,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率的平均值呈增长趋势,但数据存在较大波动。
表1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率统计年份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标准差2015年0.57 0.34 0.81 0.122016年0.60 0.41 0.78 0.092017年0.62 0.46 0.80 0.082018年0.65 0.47 0.81 0.102019年0.66 0.48 0.80 0.093.2 影响农业生态效率的因素本文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将农业生态效率作为因变量,考虑了人均GDP、投资强度、气候因素、资源环境条件、农业用水量和农业耕地面积作为自变量,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影响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率的因素变量名称系数标准误t值 P值人均GDP -0.003 0.001 -2.175 0.026投资强度 0.001 0.005 0.345 0.731气候因素 0.002 0.079 0.027 0.979资源环境条件-0.025 0.012 -2.161 0.031农业用水量-2.244 0.245 -9.140 0.000农业耕地面积 1.764 0.121 14.604 0.000从表2中可以看出,农业耕地面积和农业用水量是影响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率的主要因素,其系数分别为1.764和-2.244。
高标准农田 综述
高标准农田是指通过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耕地。
高标准农田建设包括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土壤肥沃、机耕道路、农田林网等方面的建设内容,旨在提高农田基础设施水平和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高标准农田建设应达到以下标准:
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田配套,灌溉自如,排水有度。
土壤肥沃,土壤理化性状良好,养分平衡,无重金属污染。
耕作层厚度适宜,耕作层厚度一般在30厘米以上。
田面平整,田面平整度一般不超过3厘米。
灌溉水源可靠,灌溉保证率达到90%以上。
田间道路畅通,机耕道路建设合理,方便农机进出田块。
农田防护措施到位,防护林建设合理,能够有效地防止风灾和水灾。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可以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同时,高标准农田建设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江苏省连云港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附答案)
江苏省连云港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阴性植物的特点是()。
A.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B.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C.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D.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2.种群的生态出生率是指( )。
A.生理出生率B.最大出生率C.实际出生率D.理论出生率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转化要遵循一定的定律,下列选项不属于这些定律的是()。
A.热力学第一定律B.热力学第二定律C.能量守恒定律D.能量传递定律4.在一个特定气候区域内,由于局部气候条件较差(热、干燥)而产生的稳定群落是()。
A.前顶极B.后顶极C.分顶极D.亚顶极5.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
A.老虎B.蝗虫C.真菌D.水稻6. 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协调,主要决定于( )A.土壤结构B.土壤PH值C.土壤有机质D.土壤无机养分7.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其浓度将()。
A.维持恒定B.产生波动C.逐级降低D.逐级升高8.硅藻→桡足动物→沙丁鱼→较大鱼→鲨鱼这条食物链为()。
A.捕食链B.腐屑链C.寄生链D.混合链9.下列能源燃烧时,易形成酸雨的是()。
A.石油B.煤C.天然气D.煤气10. 苔原的分布区域是( )A.亚热带B.热带C.温带D.寒带11. 我国东部地区成为湿润森林区,主要受( )A.山风影响B.季风影响C.谷风影响D.海洋风影响12.相同的群落类型()。
A.可重复出现在相同生境中B.不会重复出现在相同生境中C.只能出现在同一地区D.只能出现在不同气候区13. 目前地球上面积最大,对维持人类生存环境起最大作用的森林生态系统是( )A.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北方针叶林14. 下列属于阳性植物的是( )。
A.红豆杉B.玉米C.柔毛冷杉D.云杉15.人工栽种西瓜、果树等,常呈()。
农地保护的监测与评估方法探析
农地保护的监测与评估方法探析农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保护农地是维护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为了实现农地保护的目标,需要进行监测与评估工作,以了解农地的状况、变化趋势和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保护和管理。
本文将探讨农地保护的监测与评估方法。
一、农地保护监测方法1. 无人机遥感监测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航拍方式获取高分辨率的农地影像,结合遥感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对农地的边界、利用方式和植被覆盖等信息进行准确监测。
无人机遥感监测不受地理与人力条件的限制,具有高效、灵活、全面的优势,可以提供农地保护的参考指标。
2. 农田数据监测农田数据监测是利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获取农田的环境参数和土壤信息,例如土壤养分含量、水分含量以及气象条件等。
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农田的生产情况、增产潜力进行评估,为农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3.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通过遥感图像对比分析和GIS技术,对农地利用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监测。
这种方法可以定量评估农地利用类型、面积和分布情况,及时发现非法占用和变更农用地问题,促进农地保护管理。
二、农地保护评估方法1. 生态效益评估农地不仅为农业生产提供基础条件,还承担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例如保护土壤、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生态效益评估可以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方法,定量评估农地对生态系统的贡献,有助于科学制定农地保护政策。
2. 经济效益评估农地的经济效益评估是衡量农地资源利用状况和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方法。
通过统计经济数据和生产指标,分析农地的产出效益、土地价值增长等,可以评估农地的经济价值,为合理利用和保护农地提供依据。
3. 生态风险评估农地面临的生态风险包括土壤退化、水土流失、水资源污染等。
生态风险评估可以通过监测农地的环境参数、土壤质量和植被指标等,分析农地的生态风险程度和变化趋势,为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支持。
三、农地保护监测与评估的意义1. 了解农地状况与变化监测与评估能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农地的利用方式、生产潜力和生态环境状况,及时发现农地的问题与风险,为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农田防护林系统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是衡量植物抗旱性的一个 重要指标"7#。目前,叶片尺度上水分利用效率有2 种常用的表达方式:一种是瞬时水分利用效率 (WUE, = P”/>”),通过测定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 和蒸腾速率(>”)的比值得出的,叶片瞬时水分利用 效率只代表特定时间内植物部分叶片的状态,难以 解释植物长期的适应机理[V10];另一种长期水分利 用效率(WUE.),是通过测定稳定碳同位素来确定 的,它不受时间和季节的约束,还可以通过分析长 期积累于叶片中的碳代谢产物来评估叶片或植株 生长过程中总的水分利用效率特性[11])稳定碳同 位素技术因具有示踪、整合和指示功能,且检测快 速、准确,现被普遍用于植物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的 测定,在生态学、水文学和地球科学研究领域中也
生态测量的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生态测量的方法及其研究进展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对环境进行保护和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生态测量是生态学领域中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可以有效帮助我们了解和评估自然系统的状况并制定合理的保护和管理方案。
本篇文章将会介绍生态测量的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1.基础测量方法生态测量的基础工作就是测量,而测量的根本目的是获得尽可能精确的信息。
基础测量方法包括调查、实验和模拟等。
其中调查是测量生态系统状况的主要方式之一,包括现场调查和统计调查。
现场调查是指到实地进行采样或通过目视和观察获得信息,而统计调查则是指通过问卷、调查表等途径搜集信息。
实验则是通过对小型的生态系统进行人工控制以模拟真实环境状况,以便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模拟则是使用数学模型来预测生态系统的发展状况以及各种参数。
2.生态监测方法生态监测是对一个区域或生态系统长时间观察和采样,用于了解和分析该区域和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变化趋势。
生态监测包括定量和定性监测。
定量监测是通过定期采集并分析物质、能量或动态情况数量变化等数据进行分析。
定性监测则是对生态系统中的类型和数量进行分类,并确定其质量和环境因素。
3.生物测量方法生物测量是生态测量的重要分支。
生物测量是研究生态系统中生物群体数量和分布的产物,是衡量生态系统状况的有效方法。
生物测量包括直接和间接的方法。
直接方法是通过实地采样、捕捉和观察获得生物信息,包括物种数量、密度、生长速度,体重和身长等指标。
间接方法是在采集实地实验的同时,还通过环境监测和生物标本分析等手段进行分析,以明确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4.遥感测量方法遥感测量是利用卫星、高空飞机和其他探测设备获取信息来推断地球表面特征的技术。
遥感测量已经成为生态测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遥感技术利用了电磁波谱测量,不仅检测自然系统中的物理和生化环境变量,还能探测一系列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包括植被类型、覆盖范围、含水量以及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情况等。
遥感技术还可以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结合使用,用于制定全面的生态保护规划。
乡镇农村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成果评估报告
乡镇农村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成果评估报告一、引言乡镇农村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成果评估报告作为对乡镇农村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的综合评估,旨在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和分析,为今后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建议。
二、研究背景乡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为了保护乡镇农村的生态环境,多地区对乡镇农村生态环境进行了监测与保护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三、监测与评估方法针对乡镇农村生态环境,本次评估采用了综合评估方法,包括信息收集、数据统计与分析等。
评估过程中,充分考虑区域特点,确保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四、监测与保护成果1. 土壤保护成果通过乡镇农村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土壤污染得到了有效遏制。
采取了农田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措施,有效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降低了土壤污染的风险。
2. 水资源保护成果在乡镇农村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中,有效保护了水资源。
加强了水质监测工作,优化了农田灌溉方式,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水资源调配和管理,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通过乡镇农村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改善了乡村生态环境,促进了生物多样性保护。
加强了对乡村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采取了生态恢复与修复措施,增加了乡村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4. 环境意识提升成果乡镇农村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不仅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也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环境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增强了农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推动了农村可持续发展。
五、评估结果与建议在乡镇农村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农业面源污染仍然严重、农村环保设施不完善等。
为了进一步改善乡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议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加强监测体系建设等。
生态监测与效益评价
23
4 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1)生态效益评价指标 ③提高土壤肥力指标 土壤有机质的增加量 土壤含水量等物理指标的变化量 土壤营养元素的增加量 土壤酶活性变化 土壤微生物变化
24
4 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34
第十四章
森林环境的监测与效益评价
1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方法 2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与内容 3 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方法 4 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5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1
1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方法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是运用可比的方法,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是运用可比的方法,在 时间或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森林生态系 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 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 其组成要素等进行系统的测定和观测的过程。 其组成要素等进行系统的测定和观测的过程。
2
1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方法
按调查的内容、场地、 (1)按调查的内容、场地、周期划分 定位观测 代表性森林生态环境长期观测 2004年 国家林业局建立15 15个 到2004年,国家林业局建立15个 半定位观测 短期、 短期、临时
3
1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方法
4
1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方法
(2)按监测对象和区域大小划分 宏观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 微观监测 重点地区监测 典型区域监测
20
3 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方法
(2)评价方法 ④计量经济评价方法 C 计量经济评价步骤 效益分解 效益计量 单项效益经济评价 生态环境效益总体评价
21
4 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1)生态效益评价指标 ①涵养水源指标 林冠截留 土壤储水增加量 地表径流减少量 土壤入渗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田防护林生态效率测量综述作者:程雪婷盛友谊单位: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吉林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计量内容和方法
1计量内容将农田防护林生态效益界定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农田增产、遏制盐渍化蔓延、调节气候与改善环境、净化空气、吸滞尘埃、降低噪声。
2计量方法森林效益的计量方法归纳起来一般有两种,即市场价值法和替代价值法,市场价值法可以直接转化成货币形态进行计算。
目前,森林的大部分生态效益还无法用市场价值计算。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可通过一定技术手段,获得等于或类似于生态效益而产生的产品价格或工程建设资金耗费,作为生态效益的替代效益体现形式,即替代价值法。
作者根据环境科学理论和生态经济学理论中的森林生态计量指标,采用替代价值法进行计量,并按现行市场价格测算生态效益的货币价值。
结果分析
1涵养水源相关资料表明,森林可对降水进行3次再分配,并可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孔隙度。
林冠可截留10%~20%的降雨,60%~80%的降雨被土壤吸收,林地内地表径流一般在1%左右,森林植被生理消耗约10%~15%。
长春城郊防护林有效贮水量为362~448m3•hm-2,取平均值测算,防护林(32518hm2)每年可有效蓄水约1320万m3,扣除5﹪的误差,余1250万m3。
用修建水库建设投资
约1.6元•m-3为替代价值,由于土壤贮水不如水库可按需蓄放水,折价为1.2元•m-3计算,防护林的水源涵养效益货币价值为1500万元•a-1。
2水土保持森林能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就会增大。
森林的保土效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防止泥沙流失;二是防止伴随泥沙流失造成的土壤养分损失。
2.1防止泥沙流失效益各类土地的平均土壤流失量见表1。
由表1数据可知,有林地较坡耕地(无覆盖地)少流失泥沙45.10t•hm-2,较宜林无林地少流失14.74t•hm-2,比疏林及未成林林地少流失4.78t•hm-2。
防护林具保土功能,可保障农田、水库不被淹埋和淤塞,铁路、公路、桥梁、河道不被冲跨,可以用修筑相应类似的拦泥工程来评价。
参照当前类似工程建筑及维修的最低费用205.5元•m-3计算,折算为308元•t-1,扣除5﹪误差,为293元•t-1。
与宜林无林地比较,防护林(32518hm2)每年可防止泥沙流失量约47.9万t,计量的货币价值为14035万元•a-1。
2.2防止土壤养分流失效益水土流失将带走大量的养分,致使土壤沙化,肥力降低,防护林可以有效减少森林土壤养分的流失,天然林更是如此。
根据资料报道,在同等强度降雨时,荒地年流失泥沙约75t•hm-2,而林地年流失泥沙仅为0.05t•hm-2。
通常土壤含氮、磷、钾为23kg•t-1,林地较荒地少流失1724kg•hm-2。
氮、磷、钾肥平均价格按2000元•t-1计算,折算货币价值3448元•hm-2,扣除5%误差,为3276元•hm-2。
防护林(32518hm2)每年可防止土壤
养分流失量约53258t,计量的货币价值为10625万元•a-1。
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的总货币价值为24660万元•a-1。
3农田增产效益农田防护林创造了良好的小气候条件,能使作物增产。
作者采用吉林省“三北”防护林建设中提供的资料,长春市农防林促使粮食增产幅度约为12%。
以玉米增产进行测算(7~8t•hm-2),增产量为0.9t•hm-2,市场价1500元•t-1。
防护林(32518hm2)庇护农田约11293hm2,农田粮食增产效益约为1520万元•a-1。
4遏制盐渍化蔓延长春市西北部是东北地区松嫩沙地上的盐渍化区,亦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盐碱区之一,总面积约53.9万hm2。
大安市盐碱地达25万hm2(1996年),占全市总面积的50%,乾安县盐碱地8a增加了7.8%,占全县总面积的21.27%,以此为中心的大片盐渍化区域,近10年来向东发展了11km,已开始侵蚀松花江下游左岸的前郭灌区;松花江右岸的扶余县沙化和碱化几乎覆盖全县;农安县中西部的盐渍化土地约占该县的五分之一。
调查表明,长春城郊北缘直接受到盐渍化威胁的农田面积约2500hm2。
由于长春城郊农田防护林的存在,遏制了盐渍化土地向长春周边区域的蔓延。
农田每年产出以玉米产量7~8t•hm-2计算,市场价1500元•t-1,防护林遏制盐渍化蔓延的效益约为2810万元•a-1。
5调节气候与改善环境森林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的巨大作用是勿庸质疑的。
农田防护林可为长春市城区带来清新的空气,提升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减少细菌量,为城区居民带来良好的保健疗养作用。
有关指标显示,桧柏林一昼夜能分泌30kg杀菌素。
长春市城区人口
约为400万人,按森林生态环境减少居民发病率节约医疗费用每人每年50元估算,防护林的保健货币价值约为20000万元•a-1。
长春城郊农田防护林面积为32518hm2,折算货币保健价值为6150元•hm-2。
6净化空气森林具有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硫、氟化氢、氨、氯、汞等对人体有害气体的功能。
有关测定表明,林地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硫135~170kg•hm-2;每天吸收二氧化碳1000kg•hm-2,产生氧气730kg•hm-2。
按下限计算3种气体的货币价值,测算价格:二氧化硫2000元•t-1,二氧化碳600元•t-1,氧气1000元•t-1。
该项目每年净化空气所产生的货币价值为779281万元,其中吸收二氧化硫880万元,吸收二氧化碳351194万元(180d),释放氧气427287万元(180d),扣除5%的误差,防护林的货币价值为740317万元•a-1。
7吸滞尘埃根据有关资料报道,林分每年吸滞各种尘埃300~900t•hm-2,云杉林320t•hm-2,松林364t•hm-2,青冈林680t•hm -2。
该效益目前尚无可替代的计算方法,无法换算成货币价值。
8降低噪声依据有关测定,成片森林可降低噪声26~46分贝,40m 宽的林带可消减噪声10~15分贝,通常用于城市街路林带和景观林的评价。
该效益目前尚无可替代的计算方法,无法换算成货币价值。
小结
长春市城郊防护林生态效益计量的内容包括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农田增产、遏制盐渍化蔓延、调节气候与改善环境、净化空气、吸滞尘埃、降低噪声8个方面,其中吸滞尘埃、降低噪声效益目前没有可
替代的计算方法,其余6项生态效益的货币价值约790807万元•a-1。
由此可见,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效益远远大于它的经济效益,并由此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因此,必须加强长春市现有农田防护林的经营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科学更新,以充分发挥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