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一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历史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次月考试题本次考试会涉及高一历史必修一的内容,共计800字以上。

第一部分:选择题
1.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哪项措施对统一国家的巩固起到了重要作用?
A. 中央集权
B. 分封制度
C. 邦联制度
D. 周易
2. 唐朝时期,对外交往起到十分重要作用的是:
A. 丝绸之路
B. 欧亚大陆联系
C. 航海探险
D. 邻国战争
3. 哪个朝代对科技发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极大贡献?
A. 春秋战国时期
B. 唐朝
C. 南北朝
D. 宋朝
4.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
A. 秦朝统一中国
B. 元朝建立
C. 农民起义爆发
D. 清朝灭亡
5. 宋朝时期,科技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以下哪项不是当时的发明?
A. 造纸术
B. 远程兵器
C. 火药
D. 交通工具
第二部分:简答题
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 介绍一下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措施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从经济、文化、政治角度分析唐朝的辉煌。

3. 阐述科技发展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

4. 谈谈你对封建社会结束的理解。

5. 选择一个你认为最有影响的古代科技发明,并解释其影响。

---
以上为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次月考试题。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名校特供】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名校特供】

某某市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上。

3.Ⅱ卷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

卷Ⅰ(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计7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金猪去,玉鼠至,贺岁夜无眠;举金樽,对玉阙,瑞雪似舞翩;家为天,人如仙,快乐走人间;众亲朋,阖家欢,新春福禄全!”这是2008年春节流行的祝福短信,其中的“猪”“鼠”与农历纪年相配,这源自A.中国古代神话传说B.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C.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D.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2.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经处于“近代的前夜”。

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某某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取值”D.世界某某的一半流人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某某3.据资料统计:从明朝后期至清朝前期的200余年间,世界某某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

然而,当时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B.鸦片大量走私,导致某某大量外流C.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4.韩非子认为,商人乃“邦之蠹也”(蠹,蛀虫)。

下列与韩非子所持观点不同的是A.“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B.“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C.“重租税以困辱之”D.“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5.辛弃疾说:“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

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这种现象表明当时A.北方农业比南方发达B.商业是贫富分化的根源C.南方商业比北方发达D.北方社会比南方更稳定6.元代著名的文学家X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

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doc

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doc

唐山一中—第一学期月考高一年级历史试卷说明:1.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试卷上。

3.Ⅱ卷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

卷Ⅰ(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1.西周宗法制最突出的特点是A.分封制B.嫡长子继承制C.庶子继承制D.世袭制2.秦朝中央主管军事的官职是A.卫尉B.廷尉C.太尉D.少府3.郡县制和分封制最大的不同是A.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B.直接接受中央政府的命令和监督C.具有行政、军事和监察职能D.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4.唐代的地方行政区划是A.郡、县二级B.道、州、县三级C.路、州、县三级制D.路、府、州、县四级5.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的朝代是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清6.下列各国在鸦片战争后割占过中国领土的有①英国②法国③德国④俄国⑤日本A.①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7.《马关条约》中的哪一项内容最能反映出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需要A.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C.开辟内河新航线D.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8.义和团运动最重要的历史意义是A.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B.打击了外国的在华教会势力C.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D.打击了帝国主义嚣张气焰9.曾经率领台湾各族人民在反割台斗争中奋起抗击日军的是A.唐景崧 B.李鸿章 C.邱逢甲 D.左宗棠10.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A.决定组建东北抗日联军B.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C.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D.号召工农红军和人民进行民族革命战争11.枣宜会战中,为抗日壮烈殉国的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是A.杨靖宇B.宋哲元C.李宗仁D.张自忠12.下列关于中共“七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B.制定全面抗战路线C.提出解放全国人民,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新民主主义国家的任务D.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13.《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

河北省唐山一中最新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附答案)

河北省唐山一中最新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附答案)

2018—2019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条形码填在指定区域。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收回。

3、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

卷Ⅱ用黑色水笔答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满分75分)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人们非常重视祭祀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2.汉代,北方干旱地区盛行将农作物括种在垄沟中(如图),等幼苗长成后,通过中耕除草,逐渐把垄上的土铲下来,培在禾苗根部;到盛夏时,垄上的土已全部培在禾苗根部去了,于是庄稼的根很深,庄稼抗风和抗干早的能力增强了。

这反映了当时A.使用铁农具提高了生产力B.农业产量已大大提高C.农耕文明养活了更多人口D.精耕细作的农业特点3.北宋大文豪苏轼说:“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佃农)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即佃农)散而田荒,日后之失必倍于今故也。

”上述言论反映北宋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有所减轻C.租佃关系开始出现 D.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4.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开始全面整顿郡国土地并着手编制户籍,史称“版籍”“版图”。

“版籍”“版图”的出现A. 加重了农民负担B.便利了赋税征收C.强化了中央集权D.确立了土地私有5.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6.小农经济是古代中国农业经营的基本形式,个体生产是封建农业的标志。

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历史学科试卷答案

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历史学科试卷答案

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历史学科答案考试时间:6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请将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栏中。

)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21.(1)确立县制;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2)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变法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招来了他们的强烈反对。

(4)改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得民心者得天下”;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的改革一定会取得胜利;改革总是曲折的,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要坚定改革目标不动摇。

(每点2分,共4分)【详解】(1)措施:根据材料一“商鞅”可知这一事件指的是商鞅变法;由“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可知,材料反映了商鞅变法中确立县制这一举措;根据材料一“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奖励耕织;根据材料二中平民张三获得爵位及田宅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即奖励军功。

(2)作用:根据材料三“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采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原因:材料四“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表明,由于商鞅变法废除了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可见是因商鞅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导致了商鞅的悲惨结局。

(4)启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要符合人民的利益,符合人民利益的改革才是真正的改革,才会得到人民的支持,为人民造福;商鞅虽死,但商鞅变法成功了,说明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的改革最终会取得胜利;改革总是曲折的,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要坚定改革目标不动摇。

22.(1)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河北省唐山市历史高一上学期试卷及解答参考

河北省唐山市历史高一上学期试卷及解答参考

河北省唐山市历史高一上学期模拟试卷及解答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在以下选项中,哪个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一统王朝?A、秦朝B、元朝C、唐朝D、宋朝答案:D解析:秦朝、元朝和唐朝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一统王朝。

而宋朝虽然也是一个统一的王朝,但相较于秦、元、唐三个时期,其统一程度较低,且存在较多地方割据现象。

因此,选项D是正确答案。

2、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A、西周灭亡B、战国时期C、秦朝统一六国D、汉朝建立答案:C解析:秦朝统一六国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在此之前,中国处于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社会动荡。

秦朝统一六国后,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奠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

因此,选项C是正确答案。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思想流派?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E. 阴阳家【答案】E. 阴阳家【解析】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主要的思想流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

阴阳家虽然也在先秦时期有所发展,但通常并不认为它是百家争鸣的主要思想流派之一。

4、鸦片战争后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答案】A. 南京条约【解析】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战后于1842年签订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其他选项如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也是重要的不平等条约,但签订时间晚于南京条约。

5、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A、周朝的建立B、秦朝的统一C、唐朝的繁荣D、元朝的建立答案:B解析:秦朝的统一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因为秦朝结束了长期的战国纷争,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为后来的封建社会奠定了基础。

6、以下哪个发明对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A、指南针B、造纸术C、火药D、活字印刷术答案:B解析:造纸术的发明对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010-2023历年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2010-2023历年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2010-2023历年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10题)1.在抗日义勇军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是A.东北军B.八路军C.新四军D.抗日联军2.宋元时期的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A.中书省和枢密院B.中书门下和中书省C.参知政事和平章政事D.枢密院和宣政院3.“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国民政府的上述宣言发表于哪一事件发生不久?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南京大屠杀D.八一三事变4.下列关于1931-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中国历史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九一八事变开始了日本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新阶段B.中国政府组织人民进行局部抗战C.中共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D.国共间由内战逐渐走上联合抗日的道路5.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A.秦、唐、元B.汉、宋、明C.秦、元、清D.秦、唐、明6.近代著名史学家张萌麟曾指出“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

”在这里写的“新时代”是指A.鸦片战争B.国民大革命C.抗日战争D.一战结束7.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其目的在于A.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B.禁止分封异姓王侯C.鼓励臣民建立军功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8.黄宗羲言:“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这里的高皇帝是指A.李世民B.汉武帝C.朱元璋D.雍正帝9.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本质特征是A.皇权至高无上B.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C.地方实行郡县制,防止割据D.采用法家思想,实行严刑峻法10.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不断完善和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按其相同职能分组不正确的是A.御史大夫、刺史B.丞相、参知政事C.太尉、军机处D.郡县、行省第1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D2.参考答案:B3.参考答案:D4.参考答案:B5.参考答案:D6.参考答案:C7.参考答案:A8.参考答案:C9.参考答案:A10.参考答案:C。

2010-2023历年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2010-2023历年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2010-2023历年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25题)1.史学家韦尔斯指出:“这种先把市民权扩展到一些易于控制的城市,继而又扩展到全国的做法,是罗马发展过程中一个很特别的方式。

这种方式改变了过去总是征服者被自己所征服的民族同化的情况,作为征服者的罗马人同化了被自己征服的民族。

”这表明A.罗马法的实质是市民权B.罗马法的拓展捍卫了罗马文明的延续C.万民法是市民权的扩展D.罗马的武力征服属于法律征服2.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

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3.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

”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C.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4.(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

……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

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如果当事人涉嫌犯罪,则可以通过拷问迫使他供出同谋与罪行。

然而在涉及与王侯有关的叛国罪时,如果需要提供证词,且为情势所适,则所有都无一例外地应接受拷问。

拷问不应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之原则。

——摘自古罗马《民法大全》材料三“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

河北省唐山一中10-11学年下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考试

河北省唐山一中10-11学年下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考试

唐山一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试卷上。

卷Ⅰ(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

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1. 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是A.农业B.手工业C.商业D.对外贸易2. 有人到新疆考察农业,在吐鲁番看到了一种古老的灌溉设施:从山地水源开凿的暗渠,延伸二三十公里,每隔一定距离挖有竖井,当暗渠流经农田时再由明渠引出地面灌溉。

这种源于古代关中地区的灌溉设施是A.耦犁B.都江堰C.郑国渠D.井渠3. 汉代“工官”工场A.节约了朝廷开支B.平民毫无可能使用到其手工业产品C.其经营对民间市场没有明显影响D.只是在首都设立皇室工场4. 中国古代瓷器生产技术高超,咏“瓷”诗句众多。

如:“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矛斋也可怜。

”诗中的“越窑”和“大邑”分别以生产什么瓷器闻名A.青瓷、粉彩瓷器B.粉彩瓷器、白瓷C.青瓷、白瓷D.白瓷、青瓷5. 史书记载,秦汉至隋唐,“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

这表明中国古代商业A.长期停滞不前B.虽受政府压制但仍有发展C.一直非常发达D.基本不受政府政策的影响6. 与唐代相比,宋代的市有了新的发展,表现在A.“夜市”的繁盛 B.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C.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D.商业活动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7. 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序》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此段话表明A.目的是为发展商品经济B.反映出作者重农抑商思想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8.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朝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人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

河北唐山一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河北唐山一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某某某某一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历史)说明:1.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试卷上。

3Ⅱ卷卷头和答题卡均填途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卷Ⅰ(选择题共85分)一、选择题(1-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6-50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最早使用牛耕技术是在A.夏商时期 B.春秋战国 C.西汉时期 D.东汉时期2.东汉时治理黄河取得重大效果的是A.李冰B.X国C.王安石D.王景3.古代中国纺织原料最初使用的是①麻②葛③丝④棉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唐代晚期,首创釉下彩绘的是A.某某定窑 B.某某钧窑 C.某某铜官窑 D.某某龙泉窑5.陆游《杂赋》诗写到:“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说明宋代A.开始出现草市 B.夜市比较繁荣C.草市已具备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D.草市交易只在早上进行6.开始实行盐铁官营制度是在A.秦始皇时代 B.汉高祖时代 C.汉武帝时代 D.唐太宗时代7.鸦片战争前,中国商人将经营利润用于买田置地,对近代经济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是A.劳动力缺乏 B.资金短缺C.购买力低下 D.丧失国外市场8.鸦片战争后,“洋棉每百斤需洋三十三元,印度棉也在三十元以外,而华棉每百斤需十二、三元,多至十七、八元而止。

故近年洋船回国,多购中国棉花,压载出口。

”这一现象反映了A.中国棉花价廉物美,畅销海内外B.中国在对外贸易逐步取得优势C.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高D.中国沦为欧美工业国的原料产地9.从民国初期民族火柴业的一组商标中你能得到信息有①辛亥革命推动了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②中华民国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③中国摆脱了外来经济控制④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进步潮流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10.1948年,某某流传这样的歌谣:“大街过三道,物价跳三跳;工资似雪团,攥会就化掉。

唐山一中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唐山一中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唐山一中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年级历史试卷高一年级历史试卷卷Ⅰ(选择题共80分)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计8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2008年安理会授权各国进入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并采取强制性措施打击海盗,随后中国政府派海军舰艇赴此海域实施护航。

这显示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之一是A.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B. 支持非洲国家的民族解放斗争C. 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D. 积极参与联合国的活动2. 近代以来.欧美一些国家都通过各种方式确立了各自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下列法律文献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的是①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②美国1787年宪法③法国1875年宪法④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A. ①④B. ①③C. ①③④D. ①②③3. “在那美丽的西湖边/有一棵红杉树/越过重洋/来自彼岸/滋润着友谊雨露/红杉树/你带来了美国人民的深情/你扎根在中国的沃土。

”这是1981年红遍全国的歌曲《红杉树》的歌词,促成此歌曲诞生的政治事件是A. 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B. 1955年中国参加亚非会议C.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D. 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4. 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有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部分人”是A. 妇女B. 外邦人C. 公民D. 奴隶5. 古代罗马的历史一般分为三个时期,即王政时期,共和国时代和帝制时代。

随着古罗马历史的变迁,古罗马法律思想也经历了形成,发展,兴盛,衰落等几个阶段。

在帝国时代,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是A. 罗马平民B. 罗马公民11. 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

这主要是因为A. 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B. 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C.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 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12. 地理环境对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影响。

(考试必备)河北省唐山一中届高三月份月考历史

(考试必备)河北省唐山一中届高三月份月考历史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0—2011学年度12月份高三年级月考历史试题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纸上。

3.Ⅱ卷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

卷Ⅰ(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计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依据中国古代历法把正月作为岁首。

这一节日最早应起源于()A.秦始皇时期B.汉武帝时期C.宋太祖时期D.唐太宗时期2.《左传•昭公》曰:“昔武王克殷,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并建母弟,以番屏周。

”材料反映西周的主要政治意图是()A.灭亡殷商B.巩固疆域C.镇压叛乱D.恩及兄弟3.《隋书》记载,隋炀帝时牛弘引(刘)炫修律令。

刘炫曰:“……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

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

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从这段材料中可以反映出()①官吏选拔制度发生变化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③三省六部制的确立④相权的不断增强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4.柳诒证《中国文化史》载:“(宋代)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

…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

得书易,则读书者不甚爱惜。

”主要原因是()A.印刷术的发展B.科举制度完善C.造纸术有突破D.图书成为商品5.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为朋矣”,“缙绅之女(婚嫁)唯财是计,不问非类”。

导致这种社会巨变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B.封建制度的衰落C.受西方文明的影响D.民主思想的影响6.当代著名人类学家安德森在其名著《中国食物》中说,古代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

造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历史传统不同B.生产方式不同C.生活习俗不同D.宗教信仰不同7.某本古书上有这样的记载:“上谕文武百官曰:‘朕自临御以来,十有三年矣,中间图任大臣,期于辅弼,以臻至治。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纸上。

3.Ⅱ卷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

卷Ⅰ(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

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

”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 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 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2.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政治角度讲,有为百姓而“鸣”,有为统治者而“鸣”,冯天瑜曾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其中为百姓而“鸣”的民本思潮和为统治者而“鸣”专制主义分别是:A.墨家、儒家B.法家、道家C.儒家、法家D.道家、儒家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诗句是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人人都晓神仙好,唯有金银忘不了C.霹雳一声暴动.分田分地真忙 D.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4.周文王曾告诫武王:“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这说明①当时的统治者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②周人开始关注天人关系③西周自然环境遭到破坏④荀子思想受到统治者重视A.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5.“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以上言论体现的政治思想是A.消极无为 B.仁政治国 C.严刑酷法 D.经世致用6.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

河北唐山一中11-12高一上期中考试(历史)

河北唐山一中11-12高一上期中考试(历史)

唐山一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命题人:刘艳 刘圆圆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将卷Ⅰ答案用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试卷上.。

3.Ⅱ卷卷头和答题卡均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

卷Ⅰ(选择题 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计70分。

)1、早期国家出现的突出标志是①金属器具的使用 ②贫富分化的产生 ③文字的成熟 ④城的出现⑤礼制的初步形成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④⑤ 2、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主要原因是A.“家天下”的局面出现B.国家机器的完整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历史人物的决策 3、西周时大兴封邦建国,其分封的主体是A.功臣B.归顺的殷商旧贵族C.姬姓亲族D.夏商王的后裔4、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5、《诗经》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制度的沿革,这种制度是A.分封制度B.宗法制度C.井田制度D.世袭制度6、宗法制得以维系的重要因素是血缘关系。

最能证明这一点的材料是 A .孔子说:“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B .《说文解字》载:“宗,尊祖庙也……” C .《左传》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 D .《左传》载:“故王臣公,公臣大夫……”7、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够成为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姓名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8、《汉书》记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为此秦开创了A.郡县制B.皇帝制C.三公九卿制D.分封制9、秦始皇任用三公的标准是“贤”和“能”而不是“亲”和“贵”的主要意义在于A.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B.提高了行政效率C.加强了中央集权D.彻底否定了世卿世禄制度10、清朝理藩院设置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A.清朝设立了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B.清政府重视对少数民族的管理C.我国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D.清朝中央机构日益完善11、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12、秦朝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朝议”的主要目的是A.为了加强君主专制B.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C.突出君主权力D.有效的发扬民主,防止专权13、秦始皇在平定六国后,又对周边地区用兵,扩大领土,实行政治控制,最主要的作用是A.巩固了秦朝的统治B.有利于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C.促进了民族融合D.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14、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B.《简议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论清代皇权与相权的相互制衡》15、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的重要的历史作用是A.废除了土司制度B. 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C.实行流官统治D.笼络了当地少数民族16、列强在19世纪上半期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B.列强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C.当时中国正值封建社会末期,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D.中国是当时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17、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侵略权益,其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①协定关税②通商口岸开设工厂③片面最惠国待遇④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A.①④③②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18、“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从中可见,三元里人民自发抗英的直接原因是A.清政府的卑躬屈膝 B.“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优良传统C.英军到三元里四处抢掠 D.三元里人民为减轻政府负担而自发抗英19、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侵略权益,其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①协定关税②通商口岸开设工厂③片面最惠国待遇④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A.①④③②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20、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⑤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⑤21.毛泽东说:抗战初期“国民党抗战的态度还是比较积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山一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历史试卷及答案唐山一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历史试卷说明: 1.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试卷上。

3Ⅱ卷卷头和答题卡均填途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卷Ⅰ(选择题共85分)一、选择题(1-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6-50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我国最早使用牛耕技术是在 A.夏商时期B.春秋战国 C.西汉时期 D.东汉时期 2.东汉时治理黄河取得重大效果的是 A.李冰 B.郑国 C.王安石 D.王景 3.古代中国纺织原料最初使用的是①麻②葛③丝④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唐代晚期,首创釉下彩绘的是 A.河北定窑 B.河南钧窑 C.长沙铜官窑 D.浙江龙泉窑 5.陆游《杂赋》诗写到:“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说明宋代 A.开始出现草市 B.夜市比较繁荣 C.草市已具备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D.草市交易只在早上进行6.开始实行盐铁官营制度是在 A.秦始皇时代 B.汉高祖时代 C.汉武帝时代 D.唐太宗时代 7.鸦片战争前,中国商人将经营利润用于买田置地,对近代经济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劳动力缺乏 B.资金短缺 C.购买力低下 D.丧失国外市场 8.鸦片战争后,“洋棉每百斤需洋三十三元,印度棉也在三十元以外,而华棉每百斤需十二、三元,多至十七、八元而止。

故近年洋船回国,多购中国棉花,压载出口。

”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中国棉花价廉物美,畅销海内外 B.中国在对外贸易逐步取得优势 C.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高 D.中国沦为欧美工业国的原料产地 9.从民国初期民族火柴业的一组商标中你能得到信息有①辛亥革命推动了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②中华民国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③中国摆脱了外来经济控制④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进步潮流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10.1948年,天津流传这样的歌谣:“大街过三道,物价跳三跳;工资似雪团,攥会就化掉。

”这首歌谣主要反映了 A.国统区经济全面崩溃 B.国民政府聚敛财富 C.国民政府滥发纸币,通货膨胀 D.投机商囤积居奇 11.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特点是 A.实现国家工业化 B.自力更生与争取苏联援助相结合 C.加强民主与加强法制相结合 D.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 12.1956至1966的十年间,中国先后建成的两大钢铁基地是①鞍山②包头③宝山④武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率先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责任制的省份是 A.安徽、四川 B.四川、福建 C.四川、浙江 D.安徽、湖南 14.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其主要标志有①邓小平南方谈话②中共十三大召开③中共十四大召开④中共十五大召开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5.下列对右图的分析正确的有①图中的情景出现在鸦片战争以后②当时西餐馆主要分布在我国各通商口岸③西餐的烹饪方式、就餐环境、礼节要求与中餐没有很大区别④西餐馆在华的开设对中国传统食俗产生重要影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6.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是 A.小农户个体经营 B.田庄集体经营 C.工官制度 D.刀耕火种17.“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我国古代 A.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D.商品经济的发达 18.右图所示的耕作方式最早出现在 A.西汉 B.东汉 C.秦朝 D.春秋战国 19.下列关于冶铁业的供风形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自然通风②以水力作动力鼓风③蓄力鼓风④人力皮囊鼓风 A.①④③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 20.清代康熙年间,推进瓷生产技术提高的工艺发明是A.青瓷工艺 B.白瓷工艺 C.釉下彩绘工艺 D.粉彩瓷器工艺 21.宋代的“市”,突破了以前的限制,表现在①封闭在政府规定的范围内②分散于宅屋之间③不允许设“市”的城郊和乡村出现了“市”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宋元时期,我国海外商运发展迅速,商品远销①东亚②南亚③西亚④北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23.在我国古代,据说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区段“地值寸金”的城市指的是: A.上海 B.苏州 C.杭州 D.汉口 24.对重农抑商政策理解错误的是 A.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B.目的是为打击富商大贾,维护农民利益C.有利于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 D.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阻碍新的经济意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 25.从经济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前夜”。

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井田制的瓦解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C.苏州丝织业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现象 D.封建地租的盛行 26.以下是关于中国近代工业的统计资料(1872~1913年) 该材料不能说明年代商办官办或官商合办外商企业设厂数资本(千元)设厂数资本(千元)设厂数资本(千元) 1872-1894年 53 4697 19 16196 103 28000 1895-1913年 463 90801 86 28469 136 103153 A. 19世纪70年代中国已经出现官僚资本 B. 近代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 C. 甲午战争后近代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 D. 近代民族工业技术力量薄弱 27.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其所创办的企业大多集中于东南沿海一带,原因在于①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达②地理条件优越,便于海外贸易③最早开埠通商,自然经济瓦解迅速④清政府重视,贸易政策优惠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8.1866年创办的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俱用华人”,但其自身的技术力量十分薄弱,“发动机系英国造”。

后来,它被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它的发展历程说明 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获得了显著的发展 B.民族工业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C.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困难重重 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得到了独立的发展 29.右图人物是清末状元,曾任中华民国农林、工商部长。

他主张实业救国,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楷模。

他是 A.张謇 B.陈启沅 C.周学熙 D.荣德生 30.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示意图,其中对2、3、5、6处的说明,正确的是 A.进一步发展、黄金时期、形势逆转、下降 B.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曲折发展、萎缩 C.进一步发展、迅猛发展、再创辉煌、下滑 D.艰难起步、进一步发展、萎缩、陷入绝境31.唐山启新洋灰公司是民国时期最大的民营水泥企业,1934年前最高产值达27万吨,此后产量严重下降。

1947年仅16万吨,1934年后该公司经营下降的原因有①自身产品竞争力差②官僚资本的侵夺③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④残酷的战争环境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2.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

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能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贸,那才能救国!”1916年前后,他创办的企业最为红火,其原因不包括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政府提倡使用国货 C.时处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实业救国”思想以及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33.图7反映了我国某时期工业建设的成就,该时期是 A.1946―1949年 B.1949―1952年 C.1953―1957年 D.1978―1999年34.中国近代,西装的传入和流行不仅没有取代中国传统服饰,反而促进了中国服饰的改良。

右图中中央第一代领导人所穿服装的样式属于 A. 长袍 B. 马褂 C.中山装 D.西装35.张德彝在《航海述奇》里记载了1866年他从天津到上海途中吃西餐的事情:“每日三次点心,两次大餐……所食者,无非烧炙,牛羊鸡鱼,再则糖饼、苹果……饮则凉水、糖水、热牛奶、菜肉汤、甜苦洋酒。

”材料说明当时() A.西餐馆服务周到、营养卫生 B.西餐已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主流 C.西餐馆主要分布在沿海通商口岸D.西餐馆已由通商口岸进入内地 36.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其突破口是 A.教育 B.科技 C.军事 D.铁路 37.《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小麦亩产12万斤”和“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宣传各地大放“卫星”,这一现象发生于 A.1956年 B.1958年 C.1960年 D.1962年 38.某同学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1957年―1961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年份粮食产量棉花产量油料产量糖料产量 1957 19505 164.0 419.6 1189.3 195820000 196.9 477.0 1563.1 1959 17000 170.9 410.4 1214.7 1960 14350 106.3 194.1 985.5 1961 14750 80.0 181.4 506.5 A.1957年到1961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在持续下降B.“文革”的“左”倾错误波及到农业生产领域 C.1958年到l960年农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中央对国民经济实施“八字方针”政策后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3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进行改革的是 A.城市 B.农村 C.沿海地区 D.长江三角洲 40.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则有①政企分开②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③“包产到户” ④承包经营责任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41.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 A.单一的公有制 B.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C.非公有制经济为主 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2.中共哪一次代表大会上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D.十六大 43.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A.控制力上 B.影响力上 C.适合中国国情 D.决定私有经营的方向 44.衣食住行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现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

下列图片反映的服饰属于中西合璧的产物的是①② ③ ④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②④ 45.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该表反映了上海年份人力车马车轿子马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 1889 6984 544 9 11 0 0 0 0 0 1926 14600 0 0 0 3459 194 3764 172 922 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是2天平均所得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③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④成为汽车制造业的中心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46.“断发易服”、“废止缠足”主张始于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鸦片战争 47.光绪皇帝得到外国人进献的某样贡品,经常在皇宫大内玩耍,溥仪为了它派人踞平了宫殿里的很多楠木门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