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古井保护的景观与文化价值——以杭州为例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提升西湖景观价值——以杭州西湖“三潭印月”申遗整治工程为例
、 tkn sh i ie t og moi i h ii s h il dr o en h t dinlpc ltn n t pt ro t … ae a t p n p h uh dln e uln ml sn e vrgt r i agaceao dh a e fh ercl r  ̄ gt b d g c a c i e at o r i a e tn e
t eR n v t nPoe t f he o l MioigteMo nf r r l rl e i g p l ain h e o ai rjc reP os r r o l Cu u a H ra eA p c t o oT r n h o Wo d t t i o
c l  ̄ lel swe p oe tda d rp i d ut u i r c r tce n e a ̄ Ke r s a d c p r btcur:Wor tlg ;ln s p fHa…z u We lL k ;T eP∞ h ir ig y wo d :ln s a ea c i t e  ̄ l He i e a dca eo 1 l s a e h d a g M r n or M… pot ̄ln r el o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提升西湖景观价值一 以 州西湖 “ 潭印 杭 三 月”申 整治 遗 工程为 例
Pr e t h ot c i t e Wor l al r ag n nh n n h e tL k a d a e Va u - A s u ng l Cut d ur He i e a d E a cig t e W s a e L n sc p l e- Ca e St dyof t
pa  ̄r rparn ui igs  ̄so ig mae il n hn fIc S  ̄b ig ndg r e o d rtct g tea cen ㈣ ll m e i gb l n b i d trn tra d l n o h I a on rd e a a d nr a ,poe i h n i t n
建水古井
水井于现代城市,早已是可有可无的生活设施,但在云南省红河州的建水县却不同,水井至今仍是建水人不可缺少的生活部分,他们用井水泡茶、煮饭、做豆腐,洗衣、洗盆、洗蔬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井水,也许没有了水井的建水,就是失去了灵魂的建水。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集“转化的灵感”,就是从建水的西门大板井开始的,据解说词介绍,建水共有128口古井,形态各异,各具特色,每一口古井后面都蕴藏着诸多的故事,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整座建水古城,就是一座露天的古井博物馆,相比建水古城内那些多次重修收取门票的所谓古迹,寻找生活着的建水古井实在是件更有意思的事,如果有机会探知古井后的那些故事应该更加令人神往。
我在建水的时间只有匆匆的一天两夜,已被建水的古井深深吸引,于是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建水寻井记,由于时间仓促,毫无准备,凭着一张嘴到处问,所能找到的古井和所能听到的故事不算多,但短短一天之内,给我的印象就是:古井是古城之眼,建水灵魂之所在。
还是从西门大板井说起吧,尽管建水有128口古井,但最能代表建水古井的非西门大板井不可,西门大板井是建水古城内名气最响,井口最大,水质最好的一口水井,也是大多数游客必到之处,更有“先圈大板井,后建临安城”之说西门大板井和建水大多数古井一样,深藏于深街小巷之中,但无论你在古城何处问人,大家都会知道这口水井,大板井是建水古井之冠,《舌尖上的中国》让这口古井名扬四海大板井旁有井龙王神的神位,在建水,不少知名古井不仅仅是水源地,更是当地人精神信仰所在,井水哺育了建水人民,在建水人民心目中的地位非同一般西门大板井井口圆形,直径2.7米,建于明洪武初年,是建水口径最大的水井,也是我平生见过最大的水井之一,井栏由6块弧形石板和6根石柱接成,水质甘甜,内有红鲤鱼大板井本名溥博泉,据《云南通志》载:“溥博泉在城西半里,俗称大板井,水洁味甘,供全城之饮”,民间有大板井“水味之美,贯甲全滇”之说,被列为建水甜水井之冠,有‘滇南第一井’誉称大板井井水清澈,属于软水,据说用来沏茶,有甘甜味,用来做豆腐,细嫩可口,大板井旁边就是《转化的灵感》所述的板井豆腐坊买不买豆腐无所谓,但可以走进《舌尖上的中国》中这间的豆腐坊,了解一些著名的建水烧豆腐好水才能做出好豆腐,建水豆腐都是用古井井水,很多豆腐作坊紧靠着水井边,不靠水井的也是雇人天天运水做豆腐,建水豆腐可不只是为游客而做,更是建水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关于建水豆腐的起源,传说在明朝年间,母亲担心即将去服兵役的儿子挨饿,便连夜将做好的豆腐用纱布包好,用石块将水分压干,制成豆腐果形状,给儿子带上路,因长途跋涉,包裹里的豆腐已发霉变臭,儿子舍不得把这一大包豆腐扔掉,于是便将豆腐放在炭火上烤,等到豆腐烤出焦黄色,原本已发臭的豆腐散发出一股香味,放一块在嘴里,咬破脆皮,就见热气从无数蜂窝状小孔中散出,一嚼之下,汁液四溅,味道极佳。
以杭州为例,分析地理环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以杭州为例,分析地理环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地理环境是指地理要素对城市产生影响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地理环境因素能改变一个城市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从而使这个城市发生巨大改变。
城市是人类发展与居住的基本场所,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环境中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占有是城市进步与发展的前提。
生态环境是一个城市发展和维持基本生存必备条件之一。
它直接影响着城市环境质量、景观协调程度及可持续发展水平;也直接影响着城市产业结构、生态环境质量和城市生活质量;还会影响人们对整个城市整体人文素质及道德水平的评价与认同。
因而城市是人类发展的产物和象征而受到人们重视与尊敬。
城市的发展与人民需求息息相关,而且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尤其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更有深远意义。
一、杭州市杭州市位于中国浙江省中部,浙江省东北部,钱塘江下游,地处中国华东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东南邻江苏,西北连安徽,东南邻上海、浙江两省,南濒杭州湾,西接嘉兴、湖州和绍兴,北与安徽省黄山市相连。
杭州市由钱塘江、京杭大运河、杭金衢铁路和京台高速等构成。
杭州市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13年12月30日被确定为第六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杭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浙江省北部大通道上,是长三角、珠三角区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连接最为便捷的城市。
全市总面积22716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约为7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为1656万(2017年)。
二、地貌特征杭州的地形由东向西呈阶梯状,地势由西向东倾斜。
杭州市的山地主要为丘陵地带,如临安、富阳、桐庐等地区。
这些地方均属于低山区,且大多以山丘为主,山丘连绵起伏且不平缓。
山地与丘陵之间,往往还有一些冲积平原,而冲积平原又往往是低地。
由于杭州地形复杂所以这里就形成了一个个山地村落类型。
城市规划的色彩解决方案:以杭州市为例
1 城市的⾊彩及城市⾊彩问题 1.1 城市⾊彩及其重要意义 所谓城市⾊彩,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露物体外部的⾊彩总和。
⾊彩⽆处不在,在现代⼈类⽣活的集聚地——城市中,⾊彩更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第⼀,它作为城市⾯貌的⼀个基本构成要素反映着⼀个地区的民族⽂化、承载着重要历史、⽂化、美学信息;第⼆,城市⾊彩是城市⼈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城市居民⽣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此外,⼀座城市的功能布局、⽣态环境、建筑景观等也都和城市⾊彩有莫⼤关联。
1.2 城市⾊彩的失控 近⼆三⼗年来,我国城市在超⾼速发展及扩容过程中,由于缺少对城市⾊彩的指导和控制,各城市彼此模仿,争赶时髦,各种新材料、新涂料争奇⽃艳,使很多城市失去鲜明个性,丧失历史⽂脉。
特别是城市建筑,并暴露出普遍的视觉污染问题,给城市形象造成了负⾯影响。
因此,必须对城市⾊彩进⾏科学有效的规划与管理,才能控制⽆秩序的城市⾊彩泛滥,显现城市的整体性与秩序感。
2 城市⾊彩研究、⾊彩规划在国内外的实践 2.1 国外的城市⾊彩研究与规划管理 西⽅国家⾊彩⽅⾯的规划研究⼯作开展的较早,不少国家从80年代初就开始进⾏城市环境⾊彩设计的⼯作,并获得不少成功的经验,使城市的⾯貌⼤为改观,形成了独特的⾊彩特征。
如波⼠顿以承载历史的红砖暗红⾊为主调;纽约已光怪陆离的霓虹灯⾊为主调;芝加哥则给⼈沉稳、⾼雅的灰⾊调印象。
从这些成功的范例来看,普遍的做法是在进⾏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最后⼀个环节进⾏城市环境⾊彩的专项规划及建筑外观⾊彩的配⾊计划。
缺少这项⼯作的规划或设计将不能通过主管部门审批。
例如⽇本在⼩区规划中就要求规划新建的居住⼩区必须作出成套的⾊彩组配计划;台湾在进⾏城市改造时,也要求制定改造区域环境⾊彩的规划及其详细设计,以利于城市整体环境⾊彩的协调,并在这个基础上塑造有特⾊和个性的城市⾊彩环境。
2.2 国内城市⾊彩规划与管理的实践 我国较为系统的城市⾊彩规划始于2000年北京开始实施的《北京市建筑物外⽴⾯保持整洁管理规定》,从⽬前我国城市⾊彩控制实践来看,基本分为三种⼿段:1、城市总体⾊彩基调的确定,如北京确定以灰⾊系为主的稳重、⼤⽓、素雅、和谐的城市⾊彩环境;哈尔滨城市⾊彩确定以⽶黄⾊为主⾊调;2、具体的城市⾊彩控制技术规定如《北京市建筑物外⽴⾯保持整洁管理规定》、《武汉城市建筑⾊彩控制技术导则》;3、从城市设计⾓度出发的城市⾊彩景观规划设计,如烟台市在城市⾊彩设计中提出塑造“⼭、海、城、岛”的地域景观特⾊,进⾏城市⾊彩的特⾊分区,并重点处理的城市景观道路的⾊彩控制。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研究与探讨——以杭州市为例
2 . 3综 合模 式 生 态保 护 红 线 制 度 是 我 国 生 态 文 明 建 设 确 立 的 一 项 重 要 制 综合模式是以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为基础 , 对 环 境 功 能 区 进 度 创 新 。 随着 工 业 化 和城 市化 进 程 不 断 加 快 , 国土 空 间 开发 利用 行再 细化 , 划分为 自然生态红线 区 、 生态功能保障 区 、 农产品环境 和污染物排放总量 已经接 近或超过生态 环境 容量的极限 , 迫切需 保 障区 、 人 居环境保 障区 、 环境 优化准入 区 、 环 境重点准 人区 , 将 要全面建立具有 刚性 和约束性 、 相对统一规范 的生态保护红线制 自然生态红线 区( 自然生态保 留区 ) 作为生态保护红线。 度体系 。
3 2. 61 %。
2 生 态 保 护 红 线 的 划 分 方 式
2 0 1 3年 国家把划定 生态保护红线作为 改革生态环境保 护管 3 . 1 . 2规 划 分 区模 式 理体制 、 推进生态文 明制度建设 的重要任务。深圳 、 东莞 、 无锡 、 武 根据《 杭州市生态环境功 能区规划 》 ( 2 0 0 8 ) , 杭州 市划 分生态 汉、 广州 、 天津等城市 , 在城市生态保护红线 的划分 与管理 方面已 环 境 功 能 小 区 2 8 1个 ,其 中 禁 止 准 人 区 1 2 9个 , 面 积 为 经开展探索 , 在 编制城市规划过程 中陆续划定城市生态红线 日 。 2 5 5 1 . 5 3 k m , 主要 有 生 活 饮 用 水 源 保 护 区 、 风景名胜 区 、 自然 保 护 万军等 提出 , 按 照“ 识 一评 一落 一合 ” 的技 术 流 程 , 依次划定 区、 湿地保护 区、 森林公园 、 生 态 公 益 林 建 设 和保 护 区 及部 分 高 山 城市 的生态功能红线 、 环境质量红线 , 再分析测算环境资源开发上 生态屏 障和水 源涵养区等 7类 ,占全市 国土总面积 的 1 5 . 1 %; 主 限, 最后通过三条红线 的空间叠加 , 综合划分 出生态保护红线 。 日 环 城 区 ( 六区 ) 划分 功能 区 3 9个 , 其 中禁 止 准 人 区 1 1个 , 面 积 为 保部将内蒙古 、 江西 、 湖北 、 广西等地列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试点 , 1 7 3 . 3 8 k m , 占主 城 区 面积 的 2 5 . 3 9 %。 但 尚未 提 出 大 中 型 城 市 划分 生态 保 护 红 线 的指 导 和 要求 。 3 . 1 . 3 综合模式
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互动效应——以杭州为例
东方企业文化・商业文化 2012年9月39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互动效应研究——以杭州为例楼小燕(浙江财经学院,杭州,310018)摘 要:本文简单回顾了基于工业遗产保护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历史,着重讨论了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互动效应,指出工业遗产保护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是一种动态的双赢博弈。
结合杭州基于工业遗产保护建立的文化创意园区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工业遗产 文化创意产业园 工业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9—0039—02 一、引言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高污染、高耗能、劳动密集型的工业正在逐渐被低污染、低能耗、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所代替,慢慢地退出历史舞台。
同时,伴随着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城市的不断扩张,产业布局的日渐完善,众多有着历史文化价值的工业建筑急速地从城市中消失。
因而,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成了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紧迫问题。
在工业遗产保护的背景下,创意产业的发展为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开拓了新的渠道和空间。
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园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物理空间载体也在世界各地涌现出来,而其中由城市工业遗产改造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占了相当的比例。
工业遗产保护与创意产业的结合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中期纽约的SOHO 。
SOHO 街区的发展就是从旧厂房改建起来的,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艺术家陆续迁入,从而成为名气响彻整个艺术世界的画廊区。
20世纪70年代,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认识到工业遗产的价值,有意识地结合各类创意产业对其进行再利用。
随后,德国、美国、日本等处于后工业化阶段的国家纷纷开始了对工业遗产创意开发的实践,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从而使得工业遗产的创意开发成为一股世界潮流。
我国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起步比较晚,随着对工业遗产价值认识的不断加深,国内在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基础上建立了一大批文化创意产业园,留下许多成功的案例。
个性化“城市意象”下的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以杭州为例
个性化“城市意象”下的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以杭州为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品牌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城市品牌形象是城市吸引外来人口、推动经济发展和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元素。
在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中,个性化的“城市意象”成为越来越受重视的方面。
本文以杭州为例,讨论了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中个性化城市意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塑造城市品牌形象。
一、个性化“城市意象”对城市品牌形象的影响1.拓宽城市认知范围城市意象是人们对城市的心理形象,它是通过人们自身的经验、感受和认识而形成的。
在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中,通过充分挖掘城市内在的文化资源、历史传承以及特色产业,顺应人们对城市的认知,形成个性化的城市意象,将更有可能在人们心中树立深刻、积极的城市认知印象。
这将进一步拓宽城市认知范围,提升城市品牌形象。
以杭州为例,西湖是杭州最著名的“城市名片”。
作为杭州最重要的景点,西湖在城市品牌形象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通过对西湖水文化的挖掘,杭州城市品牌形象得以深入人心,进而塑造出杭州独特的人文风貌。
2.强化城市文化底蕴城市的文化底蕴是一个城市品牌的重要构成部分,其承载着历史和传承的文化精髓。
个性化城市意象将城市文化元素有机地融入城市品牌的塑造中,不仅有助于传承城市文化,也能强化城市品牌的文化底蕴。
这对于城市建设和城市品牌形象的提升都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以杭州为例,以杭州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小镇”项目已经开始建设。
该项目依托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以杭州的历史文化为背景,通过技术互动、VR AR 等手段,将杭州传统文化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一项目的建设有助于强化杭州的文化底蕴,也能在国内外市场上打造杭州独特的城市品牌。
3.提高城市美誉度城市品牌形象不仅代表着城市的形象和实力,也涵盖了市民的文化素质、城市环境和服务质量等各个方面。
个性化城市意象可以充分展示城市特色,提高城市美誉度。
当城市品牌形象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认可,同时也能在国内外市场上得到更好的推广,这将为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南越王博物院水井介绍
南越王博物院水井介绍水井的发明,使人类摆脱自然条件的限制,从河湖两岸走向内陆,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凿井而饮是我国古代饮水文化的一大特色,与西方架渠引水有明显的区别,考古资料表明,我国目前年代最早的水井发现于浙江河姆渡遗址,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
南越国宫署遗址发掘范围内各朝代的水井逾500口,可以说是古代水井的天然博物馆。
说明这里一直是人类聚居的理想之地。
解读这一口口古井,可以从一个侧面追寻广州城市饮用水历史的踪迹。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是我国古代先民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
考古资料表明,广州地区的凿井历史不晚于秦汉时期。
汉代以后,凿井和制陶技术不断进步,水井的形式多样,结构复杂。
至明清时期,水井已普及到千家万户。
陶圈井陶圈井是用圆筒形陶圈一节一节垒接而成,这种水井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纪南城和燕国都蓟,秦汉时期传入岭南地区。
砖井秦汉时期开始流行砖井,早期砌井的砖呈弧扇形,是按设计好的尺寸来烧制,使井圈拼接严丝合缝。
汉代以后,开始用长方砖筑井,砌法多样。
瓦片井东汉和六朝时期,广州地区还曾用瓦片或砖瓦混合筑井。
瓦圈井瓦圈井是明、清时期广州地区普遍使用的一种水井。
井小而深,圈壁以特制的板瓦状陶圈砌筑。
石井唐宋开始流行石构水井,形式多样,有用石块叠砌,也有用石板拼筑,还有用圆形或半圆形石圈砌筑。
石井的水质甘甜清冽,可与泉水媲美,适宜煮茶,这应与当时饮茶之风盛行有关。
木井有两种类型,一种用木板拼接成“井”字形井框,另一种将圆木剖开两半,刨凿成半圆形凹槽再拼接成圆筒形井框。
竹圈井两晋、南朝时期,广州地区还流行竹圈井,是在土坑内用编织好的竹篾圈支护井圈。
竹圈以韧性较好的表皮为经,以内侧软层为纬编织而成。
土井土井是最原始和最简单的水井类型,因井圈经水浸泡后极易塌陷,使用时间一般较短。
城市社会学课程论文 生态文化与生态城市建设——以杭州西湖为例
城市社会学课程论文题目:生态文化与生态城市建设——以杭州西湖为例生态文化与生态城市建设——以杭州西湖为例摘要:城市“生态文化”是协调解决人与自然问题而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当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与其同时大城市出现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是科技生产力的发达,其生态发展更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城市生态发展包括与时代发展相对应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态建设。
本文以杭州西湖生态文化发展为例,阐述生态文化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生态文化;生态城市;杭州西湖一、引言我国是一个资源短缺的国家,在城市生态建设上做的还是有所欠缺。
在工业发展阶段,只注重经济效益不顾后代人类利益和生态后果的经济发展至上的工业发展模式,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性。
在意识到人类的居住环境变得原来越差,近年来,中国的许多城市如上海、天津、杭州、张家港等城市纷纷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
杭州西湖是中国最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国家AAAAA级景点,是中国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之一,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中具有重要地位。
作为一个知名度很高的休闲旅游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对杭州十分重要。
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是人类从古到今认识和探索自然界的一种高级形式体现,是生态城市建设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与传统文化的对比,弘扬生态文化有利于人们在建设生态城市过程中形成一个共识,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开发与运用,保护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概念介绍2.1 生态文化2.1.1生态文化的内涵及演进从狭义上看,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法学等等。
从广义看,生态文化是人以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
这是从与传统文化比较中得出的。
工业革命以来的文化,是以人类为中心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是人类统治和主宰自然的生存方式的体现。
保护古都的历史和精神——以杭州市为例
了城 市规 划专 家咨询委 员会 , 这些措施 对保护杭州 的城市 历史文化遗产起 了积
极的 作用。
对于 为什 么要 保护城 市 历史文 化遗产 的问题 , 有些 人片 面地 从经济价值 来打 算盘 , 们首 先考虑 的是 如何开 发 ,如何 发展旅游 ,如何吸 引游客 , 他 如 何赚 钱 。 抱着这 样一 种思想 , 的地 方把文物 行政 管理机 构并到 旅游部 门 , 有 由 旅游 部门或 旅游 公司 来领导 , 结果 是许 多珍贵 的历史 文化遗产 遭到 破坏 , 山
维普资讯
酸 爨 聪
P o e tn h s o y a d Sp rto ce tCa i l r t c i g t e Hit r n ii f An in p t s a
保 护 古都 的 历 史 和 精 神
一 一
以杭州市为例
, ,
一 — —
。
维普资讯
建设 实行 改造 旧 与建 设新 区相结 合 ,以改造 旧城 为主”的方针 。 州 旧城 城 杭
是 传统 风貌最 为集中的 历史街 区 , 些街 区往往 在没有 进行 历史文化 遗存普 这
查 的情 况下 ,把 旧房拆 光 ( 文保 单位 除外 ) ,代之而 起的是 林立 的高楼 大厦 ,
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
珍惜 它 。不能光强调 这 些 高楼越建越 多 , 建越 高 , 越 在西 湖 的东面形 成 了一堵 墙 ,“ 三面 青 山一面 财富 ,我们应该 爱护它 ,
城 ” 已经 变成 了 “ 面青 山一面墙 ”了 。以前杭 州人 对西湖 的几 处名实 不符 商业价值 。 “ 和 用” 三 在 保” 之间 。 首先是 “ ” 保 。 的景 点有几句 话 ,叫做 :“ 桥不 断 ,孤 山不 孤 ,长桥 不长 ” 断 ,现 在还应 该加 不能因为要 “ 才想到 “ 。 用“ 保“ 不能本末倒置。 上一句 :“ 古城不 古 ” 。旧城 改造的 结果 ,使珍 贵的 历史文化 遗产 遭到 无可挽 如果不 “ , 保” 毁掉了, 拿什么来 “ ? “ 用” 用“
古今交融,城市要在文化遗址上继续生长
▲ 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古今交融,城市要在文化遗址上继续生长文|王幸芳千百年来,杭州浸润着南宋文化,历史文化积淀十分深厚。
新世纪以来,一场如何让文化遗产与现代城市魅力共生的讨论,也在杭州的土地上持续进行。
近期,德寿宫遗址将建南宋博物院,这成为杭州融通古今的一大关键所在,也为未来杭州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启示意义。
记 者:杭州有着丰富而鼎盛的南宋文化。
南宋博物院的建设,将是中国第一个专题性国史博物馆。
南宋博物院的建成,对杭州来说,意味着什么?华 芳:800多年前,遥远的欧洲,还处于黑暗的中世纪。
而在南宋,杭州已经都市繁华,民物康阜。
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南宋是华夏文明发展的巅峰。
南宋博物院建成后,就有了一个集聚的空间,可以直观、全面地展现南宋文化、社会经济和历史脉络。
南宋博物院一期落地于此,可以增强德寿宫遗址的可看性,借助先进的数字技术手段,呈现出一个精致繁盛、极致审美意境的南宋皇城。
其次,南宋博物院作为南宋皇城大遗址综保工程中的核心项目,是杭州南宋文化保护展示的重要突破口。
此外,对周边地区来说,南宋博物院建成后将促进杭州从西湖旅游迈向城市旅游的转变。
从西湖过河坊街到博物院,游客体验是从清河坊的动到博物院的静,从清河坊的市井到皇家静谧高雅的氛围,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游览体验,而且还给游客提供了留下来慢游的空间。
记 者:南宋博物院将于2022年杭州亚运会前建成并向公众开放参观。
我们将在历史遗迹、建筑景观与虚拟场景的转换中,获得沉浸式的参观体验。
我们对南宋博物院还可以有哪些期待?华 芳:我们不止可以期待南宋博物院能够用现代技术,让我们多元化地感受到精彩的南宋文化,届时还将有许多能让我们带得走的、丰富的文化产品。
文化是符号,也是品牌,只有融入我们的生活,才有传承利用的延伸意义。
记 者:从凤凰山到吴山,从西湖到钱塘江,您曾带领团队多次梳理南宋文化景源。
在这一过程中,让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华 芳:我的体会是,了解了城市深厚的历史与资源才能感知城市文化之魂,进而找到对这座城市家园般的归属感。
名镇古村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以杭州为例
第5卷第1期2006年6月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Z HE JIANG UNIVE RSIT Y OF TE CHNOLOGY(SOCIAL SCIE NCE) V ol.5N o.1June2006文章编号:1006243032(2006)0120001205名镇古村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以杭州为例项文惠(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浙江杭州310024)摘要:如何保护与再利用古迹,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在具体考察杭州所辖萧山衙前、进化,余杭塘栖,临安河桥,富阳龙门,建德新叶等6处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古村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对名镇古村的保护是第一位的,但可接轨旅游业,进行资源的再利用,适度开发,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杭州省级名镇古村;保护;再利用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存数不多的江南名镇古村,是悠久的历史留下的文化遗产,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加强对它们的研究,对指导快速发展时期的城市建设、保护与再利用这些名镇古村的历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鉴于此,笔者拟以杭州所辖行政区域内之萧山衙前、进化,余杭塘栖,临安河桥,富阳龙门,建德新叶等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古村为切入点,援引古迹保护与再利用的理论,提出加强名镇古村保护与再利用的看法。
① 一、保护与再利用的背景杭州所辖行政区域内,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的名镇古村仅6处,其中萧山衙前镇、余杭塘栖镇属第一批(1991年10月7日公布),萧山进化镇、临安河桥镇、富阳龙门村(即龙门古镇)、建德新叶村属第二批(2000年2月18日公布)。
2005年,杭州申报桐庐深澳镇、淳安芹川村、萧山党山老街区为第三批省级名镇古村,尚待批复。
(一)名镇古村的共性1、傍水或依山而建。
古人设村建镇颇讲风水,衙前位于水网平原地区,萧绍运河穿境而过;进化由进化溪而名;塘栖因元末张士诚拓宽官塘运河渐兴,明弘治十一年(1498),陈守清募建广济长桥,使京杭大运河两岸的聚落连辍起来,蔚成大镇,“迨元以后,河开矣,桥筑矣,市聚矣”;河桥地处昌化以南,昌化、昌南、石瑞三条大溪逶迤而来,成三溪口,经柳溪,直奔分水、桐庐、钱塘江,交界处即河桥;龙门因东汉严子陵游龙门山时留下“胜似吕梁龙门”的赞誉而得名,龙门山多奇岩怪石,草深林茂,主峰杏梅尖海拔1068米,系富阳最高峰;新叶坐落在三面环山、一面开阔的玉华山下。
城市景观对住宅价格的影响_以杭州市为例_温海珍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城市居民越来越重视居住环境的质量,优美的景观给 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身体上的裨益。通常意义上的景观是某种视觉对象,能使人产生愉 悦感、新鲜感,或者具有特定的人 文 意 义 。 [1] 城 市 景 观 按 种 类 可 分 为 山 景、 湖 景、 海 景、 河景、公园绿地、休憩广场等,这些景观是城市中最被接受和活力最盛的部分。优美的景 观代表着一种和住宅区位相关联的舒适性,众多研究均表明,舒适性具有内在价值,租房 者或购房者都愿意为住宅毗邻景观支付一个附加价格。然而,景观的舒适性是指景观对人 提供效用的满足程度 , [2] 其经济价值是隐性的,难以用货币价格直接衡量 。 [3] 如何测量景观的隐含价值,国外目前应用最多的是特征价格法,即通过将居民愿意为 居住环境舒适性支付的额外价值量化,分析景观对住宅价格的影响,从而将景观的内在价 值外部化。特征价格理论认为,异质性商品拥有一系列的特征,这些特征对人们的效用决 定了商品的价格 。 [4] 其核心在于通过对市场交易数据的拟合,评估各属性的隐含价 格, 并 建立价格与各属性特征间关系的函数模型,以揭示各属性特征对其价值的影响 。 [5] 对 此 领 域 的 研 究 可 追 溯 至 1973 年 Darling 关 于 城 市 水 上 公 园 外 部 效 益 的 分 析 。 [6] 早
收 稿 日 期 :2011-11-05; 修 订 日 期 :2012-04-15 基金 项 目: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40801057); 教 育 部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研 究 青 年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11YJC790275);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LY12D010பைடு நூலகம்5Y7100155);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 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温海珍 (1975-),男,江西宁都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不动产投资与管理研究。 E-mail:wenhaizhen@263.net 通讯作者:张凌 (1972-),女,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不动产投资与管理研究。E-mail:zlcivil@163.com
古井的介绍
古井的介绍古井,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人文价值。
从字面上看,古井即古老的水井,是人们取水生活的场所。
然而,古井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远不止于此。
古井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在中国的乡村,很多地方都有古井存在,这些古井不仅仅是一个取水的场所,更是一个沟通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本文将围绕古井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以及保护与传承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更深入地了解古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古井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在人类尚未发现其他蓄水容器的时候,井是最主要的供水设施之一。
古井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沉淀,其中既有孤独、艰辛的人工挖掘井眼的体力劳动,也有千辛万苦修缮古井的传统工艺。
在古代中国,古井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被视为村落的精神象征、信仰之地。
在古井周围,常常建有祠堂或庙宇,供奉着水神或祖先。
古井成为了村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承载着人们对家园、土地的感情。
古井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
首先,古井代表着中国传统的智慧与工艺。
古人们在没有现代科技设备的情况下,通过简单的工具和勤劳的双手,挖掘出了深达数十米 ja 的井眼,这其中蕴含着非常高超的工艺水平。
其次,古井承载着中国文化中关于水的诸多寓意。
水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被视为生命之源、流动不息、涵养万物。
古井所代表的水源,则更是被人们视为珍贵的、神圣的。
古井的保护与传承也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现代化的发展,许多古井面临着被废弃或者毁坏的风险。
一些古井的旁边修建了现代化的建筑,使古井失去了原有的历史环境。
如何有效地保护古井,传承古井文化,成为了当代中国面临的一项挑战。
相关部门、学者、非相关部门组织以及社会各界应当共同努力,制定相关法规,加大对古井的保护力度,同时开展古井文化、历史的研究与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亲近和关爱古井这一传统文化符号。
让我们让我们总结一下,古井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
文物古井的保护措施
文物古井的保护措施古井作为重要的文物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为了保护古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确保其保存和继承传统文化。
首先,加强对古井的保护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途径,如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古井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公众关注和参与古井的保护工作。
同时,在学校、社区等场所组织讲座和展览,让更多人了解古井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其次,进行古井的修复和整治工作。
对于古井的基础设施,需要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修复破损的石桥、护栏、井盖等,确保古井的安全和完好。
同时,要确保古井的用水功能正常运行,保证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需求。
第三,加强古井的环境保护。
要保持古井周围的环境整洁,杜绝垃圾和污水的倾倒,以免对周边的地下水源造成污染。
在古井周围建立绿化带,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质条件的植物,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古井的美观度。
第四,加强古井的安全防护。
在古井周围设置铁栏杆或护栏,限制人们的活动范围,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对于不宜靠近古井的区域,可以设置警示牌,引导游客和居民遵守规定,不进行非法开挖或乱丢垃圾等行为。
第五,加强对古井的管理。
成立专门的古井保护管理机构,负责古井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建立古井保护档案,记录古井的历史和修复情况,以便后人了解和研究。
对古井进行定期巡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最后,开展有关古井的研究和保护项目。
通过研究古井的历史、文化、地质、水文等方面的信息,加深对古井的认识,为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同时,申请文物保护专项资金,进行古井的保护工程,修复古井的石头和井壁,保持原汁原味的古井风貌。
综上所述,古井的保护措施涉及多个方面,需要政府、社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只有将古井的保护工作做好,才能将其作为历史文化的见证保存下来,传承给后代。
基于社会创新解决中国古村落保护的社会问题探究
基于社会创新解决中国古村落保护的社会问题探究作者:杨博雅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1年第22期摘要:古村落作为地域文化和民俗的重要载体,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审美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然而,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传统古村落的生存面临窘迫困境,并处于消亡趋势。
如今我国越来越重视传统古村落保护,并不断加强开发力度。
但由于产权不明晰以及资金压力等问题,实施工作具有较高的难度。
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原本一些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文化古村落渐渐放弃自己的历史文化艺术特色。
通过对我国古村落的分析,认为我国古村落存在数量锐减、保护不足、发展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古村落保护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村落文化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21.22.0081古村落保護现状分析1.1村落自然景观分析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这一点在中国古代村落中尤为显著。
中国几乎所有的古村落在规划、布局以及选址上都非常注重风水因素:前面是“朱雀”,左右分别是“青龙”“白虎”,后面是“玄武”,背后是“龙脉”所在地。
有山有水,群山环抱,形成独立的风气聚集空间,自然景观独特。
例如,黄山脚下最后的处女古村——查济。
作为中国最大的古民居群之一。
如今,查济村仍有元代和明代建筑最完整的建筑。
例如,元代的塔公殿,以及明代的二甲祠、爱乐堂。
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其颓废沧桑之美,可以让人们看到中国农村时代的辉煌历史。
1.2人文景观分析古村镇建筑的功能特征有四大类:商铺、庭院、祠堂、祭祀建筑和生产建筑。
第一类是街头商店。
该建筑的特点是前店,中卧室和后工厂的布局。
第二类是合院。
这些建筑大多出现在非商业街区。
前院没有商店,后院没有生产车间。
这是一个相对规则的单向庭院。
还有一种形式的庭院。
这种布局比较自由,不遵循传统的轴对称形式。
“城中村”改造的“景中村”模式可行性分析——以浙江杭州西湖区龙井村为例
“城中村”改造的“景中村”模式可行性分析——以浙江杭州西湖区龙井村为例作者:朱元佳高旻燕张潇涵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第21期“城中村”改造的“景中村”模式可行性分析——以浙江杭州西湖区龙井村为例朱元佳高旻燕张潇涵杭州师范大学摘要:“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周边特别是大城市周边的原有村落在保留原有风貌下逐渐融入城市板块,形成城中村“景中村”的特殊形式。
“景中村”模式表现为建筑与环境和谐,经营体现特性,人文与效能提升,促进当地旅游业繁荣,也给村民带来发展优势。
与巨大经济效益同在的是巨大的环境威胁。
经过整治后,杭州西湖区龙井村作为正面典型,可以为景中村发展道路提供借鉴。
关键词:景中村;龙井村;人居休闲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31-0-01一、景中村的提出和定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近年来,杭州的“城市化”进程飞快,杭州作为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首先提出“景中村”这个称呼。
“景中村”指隶属于某特定风景名胜区管理,土地归集体所有,以农业人口为主,呈现出农业生产活动向旅游服务导向的第三产业转移,农村生活方式逐步城镇化,但保留了村落的风俗风貌等特征的社区聚落。
“景中村”是城中村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也是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景”与“村”的双重属性。
西湖西进和沿钱塘江发展,景中村的状况不断呈现,原来山水秀丽的村庄改造成风景区独特的一景,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龙井村、梅家坞地区。
这种独特性表达为建筑与环境和谐,经营体现特性,人文与效能提升。
这类“景中村”改造模式作为“城中村”改造中的一部分,将在城市中的以自然村落形态发挥生产价值,在保留原生态的情况下,开发商业和经营价值,一面发展农旅融合的人居休闲模式,一面反哺自然环境,保护生态,保持地貌;对杭州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古井周边景观设计方案
古井周边景观设计方案古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在的周边景观设计方案应该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营造出独特的古朴氛围。
以下是一个古井周边景观设计方案的简要描述:首先,在古井周边设计一个传统式的庭院。
庭院中心设置一个风水宝地,可以是一个花坛或者是一个小池塘,用来吸引游客的目光。
四周的墙壁上可以绘制传统的山水画或者是书法作品,使整个庭院充满艺术氛围。
其次,在庭院的一侧设计一条走廊,走廊两旁种植一些传统的花草,例如牡丹、兰花等,使游客在走廊上漫步时能够欣赏到美丽的花朵。
走廊的顶部可以以传统的建筑风格为设计,例如琉璃瓦、斗栱等,增加传统元素。
在庭院的另一侧设置一个小广场,广场上可以放置一些传统的游戏设施,例如陀螺、折纸等,供游客们娱乐。
广场的中央可以设置一个舞台,供文艺表演或者是传统乐器演奏等活动使用,为游客提供一种全新的文化体验。
古井周边的道路设计也非常重要。
道路应该以古井为中心,设置一条环绕古井的步行道,同时道路两侧种植一些适合园林景观的植物,例如松树、柳树等,增加道路的绿化效果。
道路的材质可以选用传统的青石板或者是鹅卵石,增加古朴的氛围。
古井周边还可以设计一些传统建筑,例如古亭、亭子等。
这些建筑可以用来供游客休憩,也可以用作展示古井历史文化的场所。
建筑的风格可以采用传统的仿古建筑,例如黛瓦、雕花等,与古井相得益彰。
最后,古井周边的照明设计也非常重要。
可以选择一些传统式的灯具,例如纸灯笼、角灯等,为整个景区增添一种幽雅的氛围。
古井本身也可以设计一些夜景灯光,使其在夜间成为整个景区的亮点。
综上所述,古井周边景观设计方案应该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特点,结合现代设计理念,打造出一个充满艺术氛围、古朴而又具有现代感的景区环境。
通过合理的布局,绿化和灯光设计,使游客能够在这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心。
赣州东园古井介绍
赣州东园古井介绍1. 引言赣州东园古井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
这座古井建于明代,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它不仅是赣州市重要的历史见证,也是当地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本文将详细介绍赣州东园古井的历史渊源、建筑特点、文化内涵以及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 历史渊源赣州东园古井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它最初是为了解决周边居民饮水问题而修建的。
由于地下水丰富,这座井一直供应着附近居民和行人所需的清洁饮用水。
据传,这座井最初由当地一位名叫李大娘的慈善家捐资修建。
李大娘出身贫寒,但她深知水源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她倾尽所有,捐出积蓄修建了这座井,并将其捐赠给当地社区。
这一举动广受赞誉,李大娘也成为了当地人心目中的慈善典范。
3. 建筑特点赣州东园古井的建筑风格独特,体现了明代建筑的特色。
整个井口由青石砌成,直径约为1.5米,深度超过20米。
井口周围有一圈精美的雕花栏杆,增添了井口的装饰效果。
在古井附近还有一座小型的亭子,供行人休息和观赏。
这座亭子也是以青石为主要材料,雕刻着各种传统图案和文字。
整个建筑群体色调以灰色为主,给人一种庄重而古朴的感觉。
4. 文化内涵赣州东园古井不仅仅是一口水源,更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它代表了明代时期社会慈善事业的典范。
李大娘捐资修建这座井体现了当时人们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精神,也反映出社区共建共享的理念。
其次,这座古井也是赣州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见证了赣州市的发展变迁,记录了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
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来到这里,感受古井所蕴含的文化魅力。
5. 社会经济影响赣州东园古井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它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带动了周边旅游业的繁荣。
许多游客在参观完古井后还会购买纪念品、品尝当地特色美食等,为当地商业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其次,这座古井也成为当地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附近居民仍然从这口井中取水饮用,并将其视为珍贵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 汪致 敏 ,张 家荣 , 张建林 . 古城 建 水的
奇 井和 奇 水 之秘 【 . 家人 文地 理 , 0 9 J] 利 用 是 城 市 地 下 水 的 保 护 和 发
开利用的一 部分 。近 代杭 州深 井开发 利用始 于1 5 年 ,至 99
“ ” 、 “ ” 、 “ ” 、 “ ”著 称 的 城 今 已有 5 余 年 。最 早 仅 有 1 余 口 深 井 ,最 高 时 达 10 口 , 通 透 净 灵 0 0 0多 市 水 井 所 蕴 涵 的 历 史 、文 化 、景 观 、旅 游 价 最 高 年 取 水 量 达 l 6 万 吨 。从 2 世  ̄ 8 年 代 初 开始 加 强 地 18 0 _ 0 g 值 ,重 新 得 到 了 人 们 的 重 视 。如 何 盘 活 城 市 下水 保护 ,出台 了 《 杭州市 城市地 下水管理 规定 ,对深 古 井 这 一 历 史 资 源 ,恢 复 城 市 历 史 记 忆 ,开 井 实 行 统 一 管 理 。近 年 来 杭 州 市 地 下 水 开 采 总 量 逐 年 下 发 环 境 品 质 功 能 ,增 强 文 化 和 旅 游 功 能 ,重 降 , 目前 市 区 取 用 地 下 水 的 单 位 仅 1 家 , 地 下 水 年 开 采 总 g 建 地 下 水 系 , 保 护 用 水 功 能 , 提 升 应 急 保 障 量 降 至 16 吨 / 。为 了提 高 地 下 水 管 理 效 率 , 州 市 安 装 0万 年 杭
木的 净寺 吉井等 ,这 些历 史悠 久的水 井承 载 古井有7 口,建成5 — 0 年之 间的吉井有1 1 .建成不足 2 010 2口
着 杭 州 的 城 市 文 化 。据 统 计 , l 3 年 杭 州 共 5 年的古井有7 。其 中保存 最早 的古井是建 于三 国日 期的 90 O 口 寸 有 水 井 4 4 口 , 平 均 每 2 户 人 家 拥 有 一 口水 龙 井 ,其 次是唐 代的相 国井 ,五 代时期 的钱塘 第一井 、金 82 0
规 范 》 中 地 下 水 饮 用 水 水 源 保 护 区 的 划 分 办 法 ,划 定 古 井 井 。
水 源 一 二 级 保 护 区范 围 。在 保 护 区 范 围 内 ,禁 止 实 施 影 响
地 下水源 环境和 污染 地下水 的行 为 。对具 有历 史文化 保护 参考文献 :
价 值 的 吉 井 按 照 其 功 能 和 作 用 ,划 定 保 护 级 别 ,实 施 分 级 保护 。
刘亚修 \L Y x 杭州市环 境保 护科学 研究 院 i a i u u\ 王春华 \W n h n u a g C u h a\ 杭州 市市政 设施监 管 中心
以杭 州 为例
导 读 :古 井是城 市 文脉 重 要的组 成部 分 ,在现 代城 市 中, 古 井的供水 作用 已逐渐淡 出,但 它在城 市景观、文化传承上 的价
功 能 和 消 防 用 水 功 能 。部 分 吉 井 位 于 城 市 道 路 两 侧 , 多 数 受 地 表 径 流 污 染 、生 活 废 污 水 等 影 响 , 水 质 已 不 再 用 。公 共 区 域 的 古 井 基 本 处 于 荒 废 状 态 , 井 水 污 染 下 降 , 城 市 浅 层 地 下 水 也 受 到 了 不 同 程 度 的 严 重 ,现 状 水 质 绝 大 部 分 为 V 类 水 。随 着 古 井 功 能 和 作 用 污 染 。针 对 井 水 源 头 污 染 的 不 同特 征 , 采 用 日 渐 衰 没 ,大 部 分 古 井 设 施 破 损 严 重 ,周 边 环 境 脏 乱 ,有 井 、双 眼 井 、义井 等 等 已经 消 失 在城 市 的街 头 巷尾 。 “ 、治 、用 、管 ” 相 结 合 的 办 法 ,全 面 实 清 及 淤 积 底 泥 ,降 低 井 内 污 染 物 释 放 导 致 井 水
以 古 井 和 城 市 历 史 关 系 密 切 ,要 把 水 井 作 为 城 市 水 文 化 理 。三 是 要 坚 持 “ 用 促 治 、 以 治 促 用 ” 原
的 一个 单元 ,与城市 建设及 城市 有机更新 有机 结合 ,与旅 则 ,遵 循 “ 流水 不腐 ”规律 ,定 期适量 抽取
游 资 源 开 发 有 机 结 合 ,遵 循 保 护 优 先 、优 水 优 用 、安 全 利 井 水 ,更新 井水 。四 是要加 强古 井周边 环境 用 、分 类 管 理 等 原 则 开 展 吉 井 保 护 工 作 。对 具 有 日常 居 民 管 理 , 禁 止 向 古 井 抛 弃 杂 物 ,强 化 周 边 排 水 生 活 饮 用 水 功 能 的 古 井 ,参 照 《 用 水 源 保 护 区 划 分 技 术 沟 的 建 设 , 防 止 地 表 径 流 和 各 类 污 水 流 人 古 饮
9 %; , l 3 .% 西 , 井 ( 又叫郭 婆井 ) 、唐朝 的相 国井 、吴越 的 占 吉 井 总 数 8 2 西 湖 区 l 口 ,占 古 井 总 数 0 5 5 ; 湖
钱王 井 、宋朝的 下八 眼井 ,以及 相传 济公 运 风景名胜 区3 口 ,占古井 总教8 1 .%。建成1 0 以上的 3 9 65 , 0年
【 王 炎松 ,左 宜 .“ 年 古 井 , 年 古 1] 千 千 街 ”—— 述 乐平老 北街 市 井文化 与城 市格 局 【 】 华中建 筑,0 8 6( 0 J. 2 0 ,2 1 ):25 28 1— 1 . 【 ] 李斌 , 2 黎云 . 传统与现代之间 : 市古井 民 城
俗 文 化 的 变 迁 [ ] 湖 南 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 J. 社
古井
功能 保护
值依 然是不可 替代 的。杭 州现存城 市古井 2 0 0 口,应 遵循保护优 先 、优水 优用 、安 全利用 、分 类管理 的原 则 ,开展分级 分 类保
护 、修 缮 设施提 升功 能 、多管 齐下 改善水 质等 系列工 作 ,以保
护、恢复城市古井的千古灵气 。
D I 1 . 9 9 . s . 7 — 7 9 2 1 . 6 0 0 : 3 6 /i i 1 4 7 . 1 0 . 1 0 Sn 6 3 0 8
井 。2 0 年普查 ,杭 州有各类 水井 8 7 口 , 08 38
井 、灵鳗 井 、安 乐井 、钱 王井等 。古井 在形制 上有单 眼 、
其 中 古 井 2 0 , 8 古 井 列 入 文 物 保 护 名 双 眼 、多 眼 ,其 中 19 O 口 口 7 口是 单 眼井 ,1 口古 井 是 二 眼 井 ,其 0
L n s a e a d Cu t r l a u f a d c p n lu a l e o ce tWel P o e to n Ci e V An i n l r t c i n i t s i
城市古井保护 的景观 与文化价值
文\ Y № \ 州 区 道 管 心 严向 a g 杭 林 河 监 中 一 n j
用 。绝大 部分在 用古 井仅用 于 日常 洗涤 。一小部 分水 井具 有 利 于 历 史 文 化 遗 产 生 存 的 环 境 。
有 生 活 饮 用 水 功 能 , 如 金 钗 袋 巷 2 号 井 、大 资 福 庙 前 l 9 0 1 号 山脚 下 的 古 井 、凤 凰 山 脚 路 1 5 的 古 井 和 笤 帚 湾 5 号 的 4号 7 古 井 等 。部 分 吉 井 位 于 历 保 、文 保 建 筑 单 位 内 , 有 日 常 用
版 ),2 0 ,2 ( ) :1 0 1 5 07 1 1 1— 1 .
( 分级 分类保护 二)
杭 州 市 根 据 古 井 建 成 年 代 及 所 具 有 的 历 史 、艺 术 、纪
念 、教 育等保护 价值 ,将城 市古 井保护分 为 四个等级 。其
中 , 一 级 保 护 包 括 建 成 1 0 以上 的 古 井 ,按 照 文 物 保 护 规 0年 划 和 法 律 法 规 执 行 。二 级 保 护 包 括 具 有 特 别 的 历 史 、艺 术
经调查 ,杭州2 0 0 口城市古井集 中分布 在上城区 、西湖
自 古 以 来 , 杭 州 人 的 生 活 用 水 都 离 不
开水 井 , “ 州故海 地 ,水泉 咸苦 , 民居 零 杭
落 。自 ( 唐朝 )李泌 引湖 水作 六井 ,然后 民 风 景 名 胜 区和 下 城 区 ,大 部 分 吉 井 位 于 明 清 古 城 范 围 内 。
功能 ,防 范城 市地质 灾害 ,成 为城市 建设 和 有l 台地 下水水位远 程 自动 监测仪 ,建立 了地下水 远程实 7
管 理 部 门 亟 待 讨 论研 究 的 现实 课 题 。
一
时在线 监测 系统 。这 对保护杭 州城 市地下水特 别是保 护城
、
城市古井 的历史变迁和保护历程 市 古 井 有 着 十 分重 要的 作 用 。 二 、杭州城市古井 ̄ n 空特征及 存在 的问题 g, J
足 取 汲 , 而 生 聚 日繁 ” 。星 罗 棋 布 的 水 井 成 其 中 上 城 区 1 4 , 占古 井 总 数 6 % : 城 区 1 口 , 占 古 井 2口 2 下 9
了杭 州重要 的城 市特 色 ,其中 有晋朝 的郭璞 总数g 5 江 干 区g .%; 口,占古井总数 的4.%; 5 拱墅 区4 , 口
( 多管齐下改善水质 四) 由于 多数 吉井 井水 长期 不用 ,渐渐 变成
了 死 水 。同 时 受 工 农 业 生 产 、城 市 社 会 生 活
水和 景观 功能 。部分 吉井位 于 民居房 内,有 日常洗涤 用水 等 因 素 影 响 , 与 地 下 水 联 系 密 切 的 城 市 河 流
【 ] 程伟 . 3 南京地 区的古井现状 与保护 [ 】 中 J.
华 民居 学 术 刊 ,0 0 ( ):2 3 21 9 8.
价 值或具 有非 常重要 的纪念 、教 育意义 的吉井 ,或位 于文 物保 护 单位 ( 点) 、历史 建筑 、拟 保建筑 等保 护建筑 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