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习题:第5单元 中国地理分区 第4课时 课时作业 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9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习题:第5单元 中国地理分区 第1课时 课时作业 Word版含答案

2019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习题:第5单元 中国地理分区 第1课时 课时作业 Word版含答案

精品地理教辅资料2019.5第三篇第五单元第1课时一、单项选择题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

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

据此完成1~3题。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C )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D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3.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D )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区域的概念及特征,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秦岭一淮河线为中国自然地理区域划分界线。

淮河流入洪泽湖之后,没有继续向东流入海洋,而是向南流入长江,故在洪泽湖以东地区虽然存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别,但没有具体的、可参照的地理实体作为区域划分界线的标志,所以A项错误、C项正确;据图可知,在洪泽湖以东地区,无自然河道,故B项错误;自然地理界线具有模糊性特点,是由一种自然地理环境向另一种自然地理环境的过渡带,在界线两侧自然地理环境有差异,但不显著。

第2题,本题考查人文地理区域划分方法,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据材料可知,苏南、苏北的划分是以长江为界的,显然长江是造成苏南、苏北两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导因素,故长江对苏南、苏北两个区域的一体化发展起到阻隔作用。

第3题,本题考查交通线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

据题中信息可知,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

交通促进了苏南、苏北两个经济区的联系,减弱了长江的阻隔作用。

(2017·石家庄高二检测)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一环六放射”的高速路网交通一体化体系为依托,打造1小时都市圈,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

2021版高考地理第5单元中国地理分区第4课时青藏地区课时作业含解析

2021版高考地理第5单元中国地理分区第4课时青藏地区课时作业含解析

第4课时青藏地区一、单项选择题读区域图,完成1~2题。

1.西藏地区( C )A.河湖稀少B.年降水量西北多,东南少C.城镇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较低的谷地D.地势东南高,西北低2.青稞是西藏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多种植于河谷地带,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带( A ) A.热量更充足B.降水量更大C.光照更充足D.土壤更肥沃[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从图中可看出西藏地区河湖较多;降水量东南多,西北少;城镇主要分布在地势相对较低的河谷地带;根据河流流向可看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第2题,高原河谷地区由于海拔较低,热量较为充足,可满足植物生长需要的温度条件。

近代,我国滇、藏、川之间的贸易是通过“茶马古道”进行的,它是以马帮(骡马)运输为基础,实现川、滇的茶叶和西藏马匹、药材的交易,故称“茶马古道”。

读图完成3~4题。

3.马帮运输是滇、藏、川间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采用马帮运输的主要原因是( D ) A.当地畜牧业发达,骡马数量多B.当地经济落后,发展马帮运输可增加就业机会和运输收入C.可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推动旅游业的发展D.骡马适应性强,可满足当地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对交通运输的需要4.在建设云南、四川通往西藏的交通线时,国家坚持了先公路后铁路的原则,其原因是( D )①公路运输灵活性强,对地势起伏的适应性远比铁路强②沿线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运输量不大③公路运输的连续性比铁路强,运输效率更高④公路建设的工程造价远比铁路低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解析]第3题,滇、藏、川地形起伏大,以高原、盆地、山地为主,山高谷深,道路建设困难;当地地质灾害多发,喀斯特地貌广布,影响道路建设;骡马适应性强,可满足当地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对交通运输的需要。

第4题,滇、藏、川地形起伏大,地质灾害多发,喀斯特地貌广布,公路建设的工程造价远比铁路低;公路运输灵活性强,对地势起伏的适应性远比铁路强。

(2021·广州高二检测)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5单元 中国地理分区 第3课时 课时作业 含答案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5单元 中国地理分区 第3课时 课时作业 含答案

第三篇第五单元第3课时一、单项选择题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跨海大桥,大桥的主航道位置采用隧道形式,确保不影响前往广州和深圳港口主航道船只的通行来往。

5月6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首节沉管安装到位。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港珠澳大桥中部(图中A处)建设成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C)A.缩短通行距离B.加大桥面宽度C.便于大型轮船通行D.减小施工难度2.下列有关香港和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D)A.香港与经济特区珠海相邻B.澳门被称为“购物天堂”C.香港和澳门都濒临黄海D.香港和澳门都有发达的旅游业解析:第1题,港珠澳大桥中部(图中A处)建设成海底隧道,主要是确保不影响前往广州和深圳港口主航道船只的通行来往。

第2题,香港与深圳毗邻,澳门与珠海毗邻,共同濒临南海,被称为“购物天堂”的是香港。

“吹沙填海”是在一定的海域打桩后,用沙袋将该海域圈围起来,再用工程船的压力泵及管线将圈外海底的泥沙和海水一起“吹”进目标圈,淤积成陆。

下图为某海域“吹沙填海”施工现场图。

读图完成3~5题。

3.选择“吹沙填海”区域的主要条件是(C)A.该海域风浪小B.近海河沙丰富C.位于浅海区域D.距离陆岸较近4.“吹沙填海”中沙袋最主要的作用是(D)A.圈定填海范围B.抵御海浪侵蚀C.运输设备,方便施工D.过滤海水,滞留泥沙5.我国在南海适度填海造岛的积极意义是(C)①增加国土面积,扩大领海范围②巩固国防,保卫南海权益③建加工工业基地,减轻土地压力④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填海造陆的区位因素,较易。

根据题意,“吹沙填海”是先在该区域打桩,用沙袋圈围起来,因此圈围后,该填沙区域受外界海域的风浪影响就非常小,因此选择的海域并不是自然状态下的风浪较小,A项错误;选择的海域远离陆地,因此与河沙无关,B项错误;位于浅海区域,打桩圈围、吹沙的工程量小,C项正确;如果距离陆岸近,直接从陆地运输砂石造陆造价要低得多,因此D项错误。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4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 第5课时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4单元 中国地理概况 第5课时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中国地理概况第5课时一、单项选择题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最长、占地最多、移民征迁任务最重、投资最大、计划用水量最大的省份。

读“河南省地形图”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1~2题。

1.影响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走向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A.地形B.水源C.交通D.城市2.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D )A.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B.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解析:第1题,从河南省地形图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中经过河南省的线路对比,可看出线路在河南省境内发生较大的弯曲,主要是考虑既要避开海拔太高的山地,又要保证能比下游海拔高,使水能自流而下,所以走向受地形影响较大。

第2题,北方地区因缺水而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以南水北调后,将有利于北方缺水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南水北调后会使线路沿线和北方地区的地下水位有所上升,可能会加重该地区的土地盐碱化。

(2017·广州市中学模拟)2016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四届“世界水日”,主题是“水与就业”。

从全球看,因为降水空间分布不均,水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导致我国一些地区和世界许多国家用水紧张。

据统计,全世界60%的地区面临供水不足的问题,很多国家闹“水荒”。

据此回答3~4题。

3.近几年来世界上感到水资源不足的国家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是( C )A.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B.森林被大量砍伐,森林调节气候的作用减弱C.人口增加,工农业迅速发展,需水量大增D.水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用一点就少一点4.水资源不足是制约我国北方经济发展的“瓶颈”,解决北方缺水的可行措施是( B )①大面积人工降雨②跨流域调水③因地制宜,植树种草,退耕还林,退耕还牧④节约用水、合理用水、防治水污染⑤人工措施融化西北冰川A.①②③ B.②③④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解析:第3题,主要是对水的需求量增加,另外水质型缺水也是重要原因。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5单元 中国地理分区 第4课时跟踪演练 新人教版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5单元 中国地理分区 第4课时跟踪演练 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中国地理分区第4课时一、单项选择题(2018届·青岛高三一模)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以及能源消费强度与结构是影响区域综合碳排放格局的关键所在。

工业重心是区域工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

下图示意泛长三角工业重心与碳排放重心的变化。

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时间内工业重心与排放重心转移方向的共同趋势是( C )A.向东南转移B.向西北转移C.先东南后西北D.先西北后东南2.长三角地区2005年到2010年碳排放重心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A )A.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B.核心区大力发展制造业C.外围区大力发展服务业D.产业转移的约束逐渐增大3.下列措施不能够推动泛长三角排放重心与工业重心趋于重合的是( D )A.优化产业结构B.提高能源利用率C.优化能源结构D.加大外围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力度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统计图的判读,较易。

从图示碳排放重心来看,1990~2005年向东南方向转移,2005年至2010年向西北方向转移。

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地理数据统计的主要因素,较难。

2005—2010年碳排放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

随着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加快,江苏北部、浙江西部、安徽东南部一些地区划入泛长三角经济地区,因而在统计时其数据重心会向西北方向转移,A项正确;核心区位于泛长三角东部,大力发展制造业,会加大碳排放量,其重心会向东部转移,B项错误;服务业消耗能源少,碳排放量少,如果外围大力发展服务业,则重心会向东转移,C项错误;随着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产业转移的约束力减小,制造业会大量由核心区向外围区转移,D项错误。

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产业的发展状况,难度中等。

从图示整体来看,碳排放重心位于工业重心西部,说明泛长三角西部地区高耗能、高排放量产业占比大,因此优化泛长三角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优化能源结构,从而减少碳排放,其重心会逐渐东移,与工业重心重合,A、B、C三项都有可能;加大外围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力度,转移来的大都属于高耗能、高排放量的产业,其工业产值比较低,高附加值、排放量少的产业被核心区垄断,从而碳排放重心和工业重心的距离会越来越远,D项不可能。

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1第五章《植被与土壤》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1第五章《植被与土壤》习题含答案

《植被与土壤》测试题一、单选题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的埃尔埃希多地区曾是土壤贫瘠、人烟稀少的荒芜之地(如图所示)。

当地农业科技人员对土壤进行“三明治”式的改良,令新土壤剖面呈现出三层结构,很好地改善了作物生长的水肥条件。

当地农民大力发展温室农业,使埃尔埃希多由荒凉之地变成欧洲的“菜篮子”,但水资源短缺问题也逐渐显现。

完成下列各题。

1.与该地改良后的土壤结构相符合的是( )A.表层为沙土,中间层为有机肥,下层为黏土B.表层为黏土,中间层为有机肥,下层为沙土C.表层为有机肥,中间层为黏土,下层为沙土D.表层为黏土,中间层为沙土,下层为有机肥2.下列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在埃尔埃希多不可行的是( )A.海水淡化B.发展节水农业 C.修建积雨池收集雨水D.利用高山冰川融水短嘴金丝燕多栖息在海拔500-4000米的山坡石灰岩溶洞中,主要以各种蛾类等飞行昆虫为食。

某校学生到山区野外考察,观察并绘制了该区域植被分布示意图(下图)。

据护林员介绍短嘴金丝燕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海拔约2000米的燕子洞,当地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它们逐渐失去了原先南飞北迁的候鸟特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读山区可能位于A.吉林B.湖北C.山西D.新疆4.甲地植被可能是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高山灌木林D.高山草甸5.短嘴金丝燕由“候鸟”变为“留鸟”主要因为该地①农业活动多在山下②冬季气候湿润③多石灰岩溶洞④食物充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下图为甲河水系及该河干流下游某水文站各月流量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下题。

6.关于甲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月流量均较小B.流量季节变化与气压带移动有关C.夏半年流量较冬半年小D.冬半年受信风带影响,降水多,流量大7.下图四幅地理景观图中,与甲河中下游地区相似的是A.a B.b C.c D.d下图为北非五国正在建设的“绿色坝工程”。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该绿化工程最适宜栽植的树种是A.落叶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常绿阔叶林D.针叶林9.该绿化工程栽植树种的选择,遵循了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

高中地理中国疆域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地理中国疆域练习题(附答案)

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练习题一、基础知识填空题。

1、中国位于 _______半球 (东西)、 ________半球(南北)。

2、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南北跨越纬度_____度,大部分位于_______带,小部分位于______带;从经度位置看,我国领土从西到东有_____度。

3、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__________的东部,最大的大洋----_________的西岸,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国家。

4、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最北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约53°N)最南端:在南沙群岛的______________;(约4°N)最西端:在新疆的_________高原上。

(73°E)最东端:在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 的主航道汇合处;(约135°E)5、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有_______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_______个。

6、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国的领海面积约________平方千米,可管辖海域面积约_________平方千米,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的内海。

我国近海中面积最大的海区是_________。

_______是我国最大的岛屿。

8、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______江口,南到_____河口,长约________千米。

9、我国陆地面积约_______平方千米,仅次于______和______,居世界第___位。

10、我国三级行政区划是_____、_____、____。

11、我国共有_______ 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有_______ 个省, _______个自治区,_______ 个直辖市, _______个特别行政区。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5单元 中国地理分区 第4课时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5单元 中国地理分区 第4课时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中国地理分区第4课时一、单项选择题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回答1~3题。

1.图中①~⑤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D )A.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B.矿产资源、水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生物资源C.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能源资源D.矿产资源、水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能源资源2.图中①⑤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 )A.荒漠化、水土流失B.空气污染、水土流失C.地面塌陷、土壤盐碱化D.土壤盐碱化、空气污染3.上述跨区域的资源调配( C )A.改善了调出区资源浪费状况B.增强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C.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前提是市场需求解析:第1题,根据资源跨区域的调配方向,以及调出地和调入地的经纬度位置,可判定①为西气东输,②③为南水北调路线,④⑤分别为西电东送的中线和南线。

第2题,①资源调出区为新疆塔里木盆地,其主要环境问题是荒漠化;⑤资源调出区为云南、贵州和广西三省区的高原、丘陵地区,其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第3题,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读图,完成4~5题。

4.a水电站的发电量大于b,结合上图可知a处比b处( D )A.流量大,落差大B.流量大,落差小C.流量小,落差小D.流量小,落差大5.甲、乙两个区域,国土整治的重点任务分别是( A )A.发展交通运输、发展立体农业B.发展交通运输、治理中低产田C.防治荒漠化、发展立体农业D.防治荒漠化、治理中低产田解析:第4题,发电是与径流量和落差成正比的,a水电站位于b水电站上游,因此其径流量小,其发电量大于b,故落差大。

第5题,甲位于横断山区,交通不便,因此国土整治的重点是发展交通运输;乙位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国土整治重点是发展立体农业。

(2017·日照高二检测)中部六省是我国中部崛起的主体区域,读“我国中部六省粮食生产占全国比重状况图”,回答6~7题。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5单元 中国地理分区 第2课时 课时作业 含答案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5单元 中国地理分区 第2课时 课时作业 含答案

第三篇第五单元第2课时一、单项选择题(江苏卷)某教授参加了新疆阿尔泰山科学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身后的森林戛然而止,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再往上看,花开始变得星星点点,路旁出现了积雪,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的边缘,此时飘起了大雪……”据此回答1~2题。

1.此时教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B)A.山地针叶林带B.高山草甸带C.高山苔原带D.冰川带2.阿尔泰山南坡(D)A.森林大多为落叶阔叶林B.草场仅分布在山麓地带C.此时季节为冬季D.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解析:此题组考查了学生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及对区域地理特征的掌握能力。

由材料信息可知,教授站在高山草甸带;阿尔泰山的南坡主要为针叶林;山上也存在山地牧场;根据“花草相映”可判断此时应为夏季,阿尔泰山南坡的降水主要为来自大西洋的西风。

读“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3~5题。

3.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C)A.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C.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D.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4.城市P是在某原料基地建立的新工业中心,该原料是(B)A.非金属B.有色金属C.棉花D.石油5.丙地区与乙地区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C)A.灌溉条件较差B.日照时间太长C.气温较低D.土壤盐碱化严重解析:第3题,甲地区是河西走廊,这里水源充足,有地下水和冰雪融水,加之光照充足,有利于农业发展。

第4题,城市P是金昌,是以镍矿发展起来的城市。

第5题,丙位于湟水谷地,这里海拔高,气温低,不利于农业发展。

(合肥高三质检)位于新疆天山南麓的哈密盆地年均降水量35.3mm,年蒸发量3089mm。

这里河沟水量少、渗漏大,出山口后消失于山前平原地区。

下图示意哈密盆地绿洲不同时期地下水埋藏深度年内变化。

据此完成6~7题。

6.哈密盆地绿洲3~7月地下水埋藏深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C)A.气温升高,冰川融水量增多B.山地阻挡,迎风坡降水增多C.农耕季节,灌溉用水量增加D.风力增大,地下水蒸发增加7.应对哈密盆地绿洲地下水位变化的有效措施是(A)A.修建河沟防渗工程,推广根灌技术B.营造河流上游人工林,涵养水源C.采取人工增雨措施,缓解水源不足D.建设灌溉机井,开采深层地下水解析:第6题,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较易。

(新课标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三篇中国地理第四单元中国地理概况第4课时中国的农业课时作业(

(新课标近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三篇中国地理第四单元中国地理概况第4课时中国的农业课时作业(

(新课标版)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三篇中国地理第四单元中国地理概况第4课时中国的农业课时作业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新课标版)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三篇中国地理第四单元中国地理概况第4课时中国的农业课时作业)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新课标版)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三篇中国地理第四单元中国地理概况第4课时中国的农业课时作业的全部内容。

第三篇第四单元第4课时一、单项选择题(2016·天津卷)黄河入海水量1951年大约为500亿立方米,2010年大约为140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

据材料回答1~2题。

1.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D )A.上游水电站增多B.中游水土流失加剧C.下游降水量减少D.流域内用水量增多2.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B )A.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减轻B.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C.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D.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干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黄河入海水量呈下降趋势,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河中上游来水在减少,流域内用水量不断增多,是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

第2题,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泥沙也减少,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海水倒灌严重,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加重.3.下图为中国某河干流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各类用地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该河流最有可能是( A )A.塔里木河B.松花江C.淮河D.珠江解析:根据题干的提示,日蒸发总量与日蒸发量的比值,可以说明河流干流区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大小。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课时作业:第1课时+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人教版含解析) - B4解析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课时作业:第1课时+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人教版含解析) - B4解析

1、2课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解析)一、选择题下图中a、b、c、d四点分别表示我国的最西、最北、最东、最南端,据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地中位于中俄边境的是()A.a、b B.a、c C.b、c D.b、d2.图中四地分属于我国的()A.一个省级行政区B.两个省级行政区C.三个省级行政区D.四个省级行政区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方位可知,a是我国领土的最西端——帕米尔高原,位于中国与塔吉克斯坦交界处;b是我国领土的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位于中国与俄罗斯交界处;c是我国领土的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位于中国与俄罗斯交界处;d是我国领土的最南端——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第2题,图中a地位于我国新疆,b、c两地位于黑龙江省,d地位于海南省。

答案:1.C 2.C3.下图所示的地点中,位于中国境内的是()解析:选B。

结合我国四至点和图中四点坐标,很容易作出判断。

4.陆上邻国最多的省区是()A.内蒙古自治区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西藏自治区D.云南省解析:选B。

内蒙古自治区邻俄罗斯、蒙古两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邻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八国,西藏自治区邻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四国,云南省邻缅甸、老挝、越南三国。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对我国294个城市2014年度宜居状况做了评估。

下图中数字是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个数。

读图,回答5~6题。

5.前30名城市个数最多的省级行政区组合正确的是()A.苏、浙、粤B.苏、鲁、辽C.湘、粤、闽D.沪、浙、赣6.图中所示宜居城市主要分布在()A.东部沿海地区B.内陆地区C.西部地区D.中部地区解析:第5题,直接读图可以得知江苏、广东、浙江三省的宜居城市数目最多。

第6题,由图可知前30名的宜居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课时作业11:5.4中国地理分区

课时作业11:5.4中国地理分区

5.6中国地理分区(2017·长春模拟)读中国四个分区图,回答1~3题。

1.有关A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处亚热带,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B.黄土高原区,耕作制度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C.年降水量在800 mm以上,降水集中在夏季D.河流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2.有关B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降水变率大,水资源缺乏B.低山丘陵,土壤为红壤,肥力低C.平原地区水网密布,河流补给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D.陇海线、京沪线、浙赣线经过本区3.有关C、D两地区比较,正确的是()A.C地区地形以盆地和山地为主,昼夜温差小B.D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昼夜温差大C.两地区畜牧业以家畜饲养畜牧业为主D.两地区都主要是外流区域甲图为我国某区域图,乙图为甲图中山地的气温、降水与高度的关系。

据此回答4~5题。

4.甲图中山峰最可能位于()A.天山山脉B.横断山脉C.祁连山脉D.长白山脉5.乙图年降水量最多的地点的海拔及气温年较差约为()A.930米10 ℃B.2 900米10 ℃C.2 900米35 ℃D.930米35 ℃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工业和服务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变化图,完成6~7题。

6.该省级行政区最有可能是()A.广东B.江苏C.台湾D.辽宁7.该省工业和服务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差距越来越大的原因是()①科技发展缓慢②生产成本上升,工业向外转移③服务业快速发展④矿产资源枯竭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017·银川模拟)在内蒙古西南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的黄河两岸,数十千米的狭长地带分布着一系列的工业园区,拥挤着近千家企业,形成一条“工业长廊”。

读图,回答8~9题。

8.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工业地带属于()A.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B.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C.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域D.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能开发为主的工业地域9.近年来,乌海市以“蔬菜、葡萄”产业为主导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葡萄种植基地每年以4 000亩左右的速度增长,到目前为止种植面积近2.5万亩,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气候干旱,降水少C.地下水丰富,灌溉便利D.冲积平原,黑土肥沃(2017·安徽淮南二模)在青藏铁路建设中,为解决多年冻土层不稳定对路基的影响,采用了自动温控通风管技术(如下图所示),通风管两端挡板在气温高于0 ℃时关闭,低于0 ℃时打开。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地形》课时作业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地形》课时作业练习(含答案)

15.(2017·福建)读我国区域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连云港濒临 黄 海,从连云港至阿拉山口的铁路线依次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有 华北 平原、 黄土 高原、内蒙古高原和准噶尔盆地。 (2)与连云港相比,乌鲁木齐的气温年较差 较大 ;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 素是 海陆位置 。
(3)陇海铁路线途经区域的主要耕地类型是 旱地 。 (4)乌鲁木齐所在省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干旱 ,适合发展的主要农业生产 部门是 畜牧业 。
5.该气候区夏季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是( C )
A.沙尘暴
B.寒潮
C.旱涝
D.霜冻
6.下列天然植被位于该气候区的是( A )
A.森林
B.森林草原
C.草原
D.荒漠
7.(2018·连云港)下列诗句中反映纬度位置对气候影响的是( D ) A.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D.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地形》 课时作业练习(含答案)Βιβλιοθήκη 一、单项选择题课时作业
(2019·青岛)读我国五座城市的气候资料图,完成1—3题。
1.图中城市的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A )
A.乌鲁木齐
B.呼和浩特
C.银川
D.南宁
2.拉萨的气温年较差较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B )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海陆分布
D.人类活动
3.下列有关图中城市降水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乌鲁木齐——降水多,季节变化大 B.银川——降水少,季节变化大 C.拉萨——降水多,季节变化小 D.南宁——降水少,季节变化小
(2019·株洲)读我国某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完成4—6题。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4陆地与海洋课时作业

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4陆地与海洋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四) 陆地与海洋一、单项选择题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表达不正确的是()A.A为岛屿B.B为海峡C.C为半岛D.D为大洋解析:由图可知四地位置A为大片的陆地,应为大陆;B为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狭窄的通道,即为海峡;C为伸向海洋的陆地部分,即为半岛;D为太平洋。

答案:A2.关于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陆就是大洲B.大洲就是面积较大的大陆C.大陆及其附近岛屿合称为大洲D.大洲比大洋面积大解析:大洲是大陆及其附近岛屿的合称。

答案:C读下图,回答3~5题。

3.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太空使者—-加加林说,从太空看地球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

这是因为世界上海陆面积之比约为()A.1∶1 B.7∶3C.3∶1 D.3∶2解析:地球表面海洋约占71%,陆地约占29%.答案:B4.关于①大洲和最大的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大洲分布在最大的大洋的东岸B.①大洲和最大的大洋不相邻C.①大洲和最大的大洋之间是北冰洋D.①大洲和③大洲之间是最大的大洋解析: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它位于最大的大洲--亚洲与北美洲之间。

答案:D5.图中各大洲中只濒临两大洋的是()A.①②③④B.③⑤⑥⑦C.②④⑥⑦D.②③④⑦解析:读图可知,亚洲、北美洲、南极洲均濒临三大洋。

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均濒临两大洋。

答案:C读南半球的海陆分布图,完成6~7题。

6.①②③所在的大洲分别是()A.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B.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C.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D.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7.④⑤⑥三个大洋排序正确的是()A.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B.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C.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D.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解析:根据南极洲周围的海陆分布和陆地轮廓特点等,可确定离南极大陆最近的大洲是南美洲,南美洲东部④是大西洋,②是非洲,其东部⑤是印度洋,③是澳大利亚大陆(大洋洲),其东部⑥是太平洋。

答案:6。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课时作业—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课时作业—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 地理差异显著1.自然环境差异(1)气温: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 降低 。

(2)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 少 。

(3)地势: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 阶梯 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类活动差异(1)农业分布特点:西牧东耕、 南稻北麦 。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分布特点: 东密西疏 。

(3)经济发展水平:东部 高 ,西部 低 。

3.秦岭—淮河一线的南北差异知识点2 四大地理区域4.划分依据: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5.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 地理差异显著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B)A.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B.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升高C.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D.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2.我国幅员辽阔,地理差异显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农业类型——东耕西牧B.饮食习惯——南面北米C.传统民居——南平北尖D.传统交通工具——南马北船3.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的表述,正确的是 (C)①以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低于0 ℃②以南地区的农田类型是旱地③以北地区的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④以南地区以种植小麦和大豆为主⑤以北地区农作物一年一熟或者两年三熟A.②③⑤B.②③④C.①③⑤D.③④⑤知识点2 四大地理区域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4~6题。

4.划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重要界线不包括(A)A.黑河—腾冲线B.秦岭—淮河一线C.青藏高原边缘线D.400毫米等降水量线5.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D)A.甲地区降水丰富,农业发达B.乙地区有色金属资源丰富C.丙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D.丁地区雨热同期,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6.在下面的诗句中,所描述的景观不符合丁地区的是(B)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7.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开始大力发展煤制油产业。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5单元 中国地理分区 第4课时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5单元 中国地理分区 第4课时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中国地理分区第4课时一、单项选择题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回答1~3题。

1.图中①~⑤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D )A.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B.矿产资源、水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生物资源C.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能源资源D.矿产资源、水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能源资源2.图中①⑤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 )A.荒漠化、水土流失B.空气污染、水土流失C.地面塌陷、土壤盐碱化D.土壤盐碱化、空气污染3.上述跨区域的资源调配( C )A.改善了调出区资源浪费状况B.增强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C.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前提是市场需求解析:第1题,根据资源跨区域的调配方向,以及调出地和调入地的经纬度位置,可判定①为西气东输,②③为南水北调路线,④⑤分别为西电东送的中线和南线。

第2题,①资源调出区为新疆塔里木盆地,其主要环境问题是荒漠化;⑤资源调出区为云南、贵州和广西三省区的高原、丘陵地区,其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第3题,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读图,完成4~5题。

4.a水电站的发电量大于b,结合上图可知a处比b处( D )A.流量大,落差大B.流量大,落差小C.流量小,落差小D.流量小,落差大5.甲、乙两个区域,国土整治的重点任务分别是( A )A.发展交通运输、发展立体农业B.发展交通运输、治理中低产田C.防治荒漠化、发展立体农业D.防治荒漠化、治理中低产田解析:第4题,发电是与径流量和落差成正比的,a水电站位于b水电站上游,因此其径流量小,其发电量大于b,故落差大。

第5题,甲位于横断山区,交通不便,因此国土整治的重点是发展交通运输;乙位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国土整治重点是发展立体农业。

(2017·日照高二检测)中部六省是我国中部崛起的主体区域,读“我国中部六省粮食生产占全国比重状况图”,回答6~7题。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3篇第5单元第5课时主要的省级行政区与经济区课时作业(含答案)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3篇第5单元第5课时主要的省级行政区与经济区课时作业(含答案)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第三篇第五单元第5课时一、单项选择题大兴是北京新的产业集聚区(图1),承担疏解中心城区人口和公共服务等功能。

国际氢能示范区项目于北京大兴选址建设,旨在建设氢能产业创新中心。

为了亦庄新城居民出行更便捷,需设置一个轨道交通站点,交通部门设计了沿宏达路和荣华路的两条轨道线路,并分别提供了地下方案和高架方案(图2)。

据此完成1~2题。

1.国际氢能示范区在大兴选址建设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C )A.地价较低B.环境优美C.产业基础好D.劳动力丰富2.为提升站点运营效率,亦庄新城轨道交通最应选择的线路及方案是( A )A.荣华路地下方案B.荣华路高架方案C.宏达路地下方案D.宏达路高架方案[解析]第1题,氢能示范区位于大兴产业集聚区,周边毗邻中日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产业发展基础好,协作条件好,故选C。

第2题,荣华路为城市主干道,临近居民区和商业区,人口众多,客流量大。

位于地下,空间独立,站点受其他交通因素的影响小,可以保持独立、高效运行,故选A。

干旱是对台湾岛生产和生活危害最大的气象灾害。

2021年3月以来,台湾日月潭因缺水“见底”的新闻频频出现,引发了人们对台湾旱灾的关注。

如图示意台湾岛多年降水的月平均分配状况。

据此完成3~5题。

3.台湾岛干旱灾害使水循环环节( B )A.降水量增多B.下渗量减少C.蒸发量增大D.径流量增大4.造成台湾岛干旱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D )A.年均降水量较少B.生产用水总量大C.气温高蒸发量大D.降水季节变化大5.以下缓解台湾旱灾的措施中最不可行的是( A )A.大规模开采地下水B.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C.修建水库调节径流D.发展节水农业[解析]第3题,干旱灾害发生时当地降水量减少,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A、D错误,B正确;干旱发生时土壤中水分不足,蒸发量较小,C错误。

故选B。

第4题,由台湾岛多年降水的月平均分配状况可知,台湾岛是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水旱灾害频发,D正确;由图可知,台湾岛全年均降水量较大,不是台湾岛干旱的原因,A 错误;生产用水总量大不是自然原因,B错误;气温高蒸发量大,但不一定出现干旱,C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篇第五单元第4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回答1~3题。

1.图中①~⑤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D )
A.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
B.矿产资源、水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生物资源
C.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能源资源
D.矿产资源、水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能源资源
2.图中①⑤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 )
A.荒漠化、水土流失B.空气污染、水土流失
C.地面塌陷、土壤盐碱化D.土壤盐碱化、空气污染
3.上述跨区域的资源调配( C )
A.改善了调出区资源浪费状况
B.增强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C.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前提是市场需求
解析:第1题,根据资源跨区域的调配方向,以及调出地和调入地的经纬度位置,
可判定①为西气东输,②③为南水北调路线,④⑤分别为西电东送的中线和南线。

第2题,①资源调出区为新疆塔里木盆地,其主要环境问题是荒漠化;⑤资源调出区为云南、贵州和广西三省区的高原、丘陵地区,其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第3题,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读图,完成4~5题。

4.a水电站的发电量大于b,结合上图可知a处比b处( D )
A.流量大,落差大B.流量大,落差小
C.流量小,落差小D.流量小,落差大
5.甲、乙两个区域,国土整治的重点任务分别是( A )
A.发展交通运输、发展立体农业
B.发展交通运输、治理中低产田
C.防治荒漠化、发展立体农业
D.防治荒漠化、治理中低产田
解析:第4题,发电是与径流量和落差成正比的,a水电站位于b水电站上游,因此其径流量小,其发电量大于b,故落差大。

第5题,甲位于横断山区,交通不便,因此国土整治的重点是发展交通运输;乙位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国土整治重点是发展立体农业。

(2017·日照高二检测)中部六省是我国中部崛起的主体区域,读“我国中部六省
粮食生产占全国比重状况图”,回答6~7题。

6.六省农业生产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 )
A.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条件较好
B.土质疏松,土壤肥沃
C.位于平原地区,土层深厚
D.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7.河南和山西两省相邻,但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差异悬殊,主要是由于( B ) A.纬度不同B.耕地数量差异
C.市场需求不同D.工业基础差异
解析:第6题,中部六省都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利于粮食作物生长;其他选项不属于共性特征。

第7题,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平原,耕地面积广,土壤肥沃,粮食产量高;而山西地处黄土高原,耕地面积小,土壤贫瘠,粮食产量低。

(2017·九江高二检测)读成渝经济开发区资源、交通与城市分布及发展规划图和重庆月均温及浓雾发生频率图,回答8~9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