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概况测试题.
中国地理试题及答案高二
中国地理试题及答案高二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A. 洞庭湖B. 鄱阳湖C. 太湖D. 青海湖2. 下列哪个城市不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A. 北京B. 南京C. 杭州D. 西安3.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A. 黄河B. 长江C. 珠江D. 黑龙江4. 中国的首都是哪个城市?A. 上海B. 北京C. 广州D. 成都5. 以下哪个地区是中国最大的沙漠?A. 塔克拉玛干沙漠B. 戈壁滩C. 撒哈拉沙漠D. 卡拉库姆沙漠6. 中国的面积在世界排名第几?A. 第一B. 第二C. 第三D. 第四7. 下列哪个是长江的支流?A. 汉江B. 黄河C. 珠江D. 松花江8. 中国的国花是什么?A. 牡丹B. 菊花C. 梅花D. 兰花9. 中国的海岸线总长度是多少?A. 1.8万公里B. 3.2万公里C. 4.8万公里D. 6.4万公里10. 中国最大的岛屿是:A. 台湾岛B. 海南岛C. 崇明岛D. 舟山群岛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中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12. 中国的气候类型多样,其中东部沿海地区主要属于_________气候。
13. 黄河的发源地是_________,长江的发源地是_________。
14. 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5. 中国的五大淡水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中国地理位置的特点。
17. 描述中国的主要地形区及其特点。
18. 阐述中国的主要河流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9. 论述中国地理环境对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影响。
答案:1-10:B, C, B, B, A, B, A, A, A, A11.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2. 亚热带季风13. 巴颜喀拉山脉,唐古拉山脉14. 峨眉山、九华山、五台山、普陀山15. 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16. 中国地理位置特点: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西接欧亚大陆,南濒南海,北濒蒙古高原,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地理环境。
中国地理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高二年级中国地理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共35题)图示右侧圆形区域是左图A 区域的放大图,读图回答1—3题A.华北平原;流水沉积B.华北平原;风力沉积C.黄土高原;流水沉积口.黄土高原;风力沉积2」区域大部分地区的地貌特征及成因分别是 3 .图中甲、乙、丙代表黄河流域拥有的能源资源,从甲至丙依次是 A 、水能、煤炭、石油 B 、煤炭、水能、石油 C 、煤炭、石油、水能 D 、太阳能、风能、煤炭读图2华北某地局部地图,有四口潜水井;完成4〜5题。
4 .该地想通过发展多种经营来发展农村经济,可以选择种植 () A.甘蔗 B.茶叶 C.优质梨 D.香蕉5 .图中水井2的水位,离井口最多为() A. 15m B. 10m C. 20m D. 5m图2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
读下图回答6—8题。
6、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A.矿产资源不足B.水资源短缺C.人口密度较大D.洪水灾害频发7、图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A 、地势平坦广阔 8、土壤深厚肥沃A.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流水沉积 C.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流水侵蚀B.地势较高,开阔平整;风力沉积D.地表崎岖,岩石裸露;风力侵蚀 1kmJ1.A 地形区名称及成因分别110 105一八一125等高线(m ) I_一105等地下水位线C 、降水丰富,水源充足D 、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8、天津、青岛、大连吸引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劳动力价廉质优③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④水源、动力充足⑤市场前景广阔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②⑤图4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C.②③D.②④13 . R 山脉在山麓地区的自然带是 A.温带荒漠带B.温带草原带C. 14 .遵循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原则, 亚寒带针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Q 地可建成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17 .C 区域大力发展(基塘)混合农业,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A.光、热、水、土资源B.劳动力资源C.当地电力资源D.现代化的农业机械18 .促进b 地所在经济协作区发展经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A.水土流失B.红壤的改造C.商品性农业基地的建设D.交通运输建设 19.在剖面图中,关于a 地与c 地相似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冬季常出现大风雪、寒潮天气B.基塘农业是两地农业生产的特色C.面积广大,有利于发展大规模的商品谷物农业D.水热充足、雨热同期是两地共同的气候资源优势人们常用“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来形容青藏高原的 气候特色;在青海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 一日须携四季装。
(word版)高二区域地理试题(中国部分)
.抚顺市十二中学 2021—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试卷〔中国地理综合〕 组题人:姜囯忠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70分〕1.以下表达不是我国地形地势特点的是〔 〕A.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B. 地形复杂多样C.山地主要集中在第三级阶梯D. 山区面积广阔2.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以下界线与它大体一致的是〔 〕 ①暖温带和中温带的界线 ②年平均气温0℃等温线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A.①③B.①②C .②④D .③④3.以下四大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 〕A .云贵高原B .青藏高原C .黄土高原D .内蒙古高原4.我国不少山脉走向不仅控制了主要河流的走向,还是这些河流的分水岭,如长江与珠江的分水岭是〔 〕A.天山B. 阴山C. 秦岭D. 南岭A 、B 、C 、D 四 某学校利用暑假期间带着学生进行夏令营活动,他们分别考察了以下列图中地,根据图中信息〔图中黑粗线为铁路线〕。
答复 5~6题。
5.同学们考察A 城和B 城后发现两城主要工业部门不同,A 、B 两城主要工业部门分别是〔〕A .棉纺织工业、毛纺织工业B .毛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C .钢铁工业、毛纺织工业D .化学工业、钢铁工业6.同学们到达C 山脉时发现该山脉两侧景观明显不同,造成 C 山脉两侧景观不同的主要 要素是〔 〕A .热量B .降水C .海拔D .人类活动7.关于以下列图中四个省区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四个省区由北而南的排序是①②③④B .四处省区中没有一个濒临海洋C .四个省区彼此之间互不相邻D .图中①省位于四川省北边8.黄河、长江干流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有〔 〕A.青海、西藏和青藏高原B. 四川、甘肃和四川盆地C.青海、四川和青藏高原D. 青海、甘肃和黄土高原读表,答复9~10题。
水资源人口总数 耕地资源 东北 5.56℅8.76℅ 16. 97℅ ① 46.44℅19.55℅ 14. 44℅ ② 33.72℅38.64℅ 25. 1℅ ③ 6.14℅26.02℅ 31. 9℅ ④ 8.14℅ 7.03℅ 11. 9℅9.表中①②③④所对应的地区分别是〔 〕A .东南、西南、华北、西北B .西南、东南、华北、西北C .东南、西南、西北、华北D .西南、东南、西北、华北 10.①、②、③、④所对应的地区中,人均耕地资源最少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1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B .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C .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D .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1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兴旺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13.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这是由于〔 〕 ①太阳辐射的南北差异 ②离海远近的不同 ③大气环流的影响 ④山脉的作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左以下列图是2021年4月18日8时-4月19日8时我国局部地区降水分布示意图。
高二地理中国地理概况试题
高二地理中国地理概况试题1.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是:()A.长江B.淮河C.黄河D.海河【答案】C【解析】华北平原又叫黄淮海平原,是由黄河、淮河、海河泥沙沉积形成的冲积平原。
其主力是黄河,C 对。
B、D错。
与长江无关,A错。
【考点】华北平原的成因。
2.读下图我国部分省行政图,回答下列各题:【1】下列数字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与省会、简称匹配正确的一组是()A.①——太原——秦B.③——武汉——鄂C.⑤——重庆——渝D.⑦——宁夏——宁【答案】B【解析】图中①为山西省,简称晋,省会太原;③为湖北省,简称鄂,省会武汉;⑤为四川省,简称川,省会成都;⑦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省会银川。
【2】关于图中各省份相关地理事物或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②为我国的煤炭生产大省,有著名的大同煤矿B.④是我国西部省份,为五大直辖市之一C.⑥省是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之一D.⑧省境内东部森林覆盖率高,西部地区草类繁盛【答案】C【解析】山西为我国的煤炭生产大省,有著名的大同煤矿.图中①为山西省.A错误;我国有四个直辖市,B错误;⑧是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为草原,西部为荒漠,D错误;⑥是甘肃省,有黄河干流流经,C正确。
【考点】中国自然地理。
3.下图是“我国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四大河的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
【1】图中反映松花江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A【解析】根据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三者大小比较,可知①是松花江,②是黄河,③是珠江,④是长江。
【2】②河流径流量最小,最主要原因是A.流域面积最小B.河流长度最短C.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区D.水土流失严重【答案】C【解析】黄河径流量小,最主要的原因是该地区降水量不足,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考点】中国自然地理4.下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距海距离B.地形条件C.局地水域D.植被分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和影响降水因素的分析。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概况测试题
高二地理中国地理概况组一、选择题迹多,在一个热门帖吧中,点击率和跟帖数非常高的一个帖子是这样的:“湖南人说他名胜古北京人就笑了;北京人说他风沙多,内蒙人就笑了;内蒙人说他面积大,“甲人”就笑了;“甲人”说他民族多,“乙人”就笑了;“乙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就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笑陕西人就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就笑了⋯⋯台湾人说陈水扁想独立,全国人民都:了。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甲人”笑了,甲指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 aB.bC. cD. d2.“乙人”笑了,乙指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 aB.bC. cD. d“黑河一腾冲线”又称“胡焕庸线”,是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 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
题密度的对比线。
据此完成下列各3.从1953 年到2010 年期间()A. 东南半壁人口数呈现出不断减少趋势B. 西北半壁人口数呈现出不断减少趋势C. 东南半壁增加的人口数多于西北半壁D. 西北半壁人口增长速度慢于东南半壁4.历经80 多年,胡焕庸线揭示的我国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原因有( )①气候等综合自然地理条件没变②城市主要位于东南半壁的格局没变③人口分布重心逐渐由东南向西北移动④西北半壁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低于东南半壁A. 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 ①③④5.下列措施有助于破解胡焕庸线的是( )A. 西部地区大力扶持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推进城市化进程B. 西部地区加大自然保护区面积,区域发展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C. 将污染严重的工业逐步由西部地区迁入到东部地区D. 鼓励西部地区通过提高自然增长率来实现人口增加。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6.四省中,地处内陆且不与邻国接壤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7.四省中,春分日最先看到日出的是1页,总4页试卷第A. ①B. ②C. ③D. ④8.①到④省的简称分别是A. 黑鄂粤滇B. 滇粤鄂黑C. 滇琼湘吉D. 鲁粤鄂黑阅读“中国近2000 年人口变化表”,完成下列各题。
人教版高二地理区域地理:中国的地理分区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二地理区域地理:中国的地理分区检测题及参考答案读我国甲、乙两地地形区示意图,回答1-2题。
1.依据干湿地区的划分标准,对甲、乙两地界定正确的是( )A.甲属于干旱区乙属于湿润区B.甲属于半干旱区乙属于湿润区C.甲属于半湿润区乙属于半湿润区D.甲属于湿润区乙属于干旱区2.两地区分别形成我国重要的优质棉花生产和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共同有利因素是( )A.两地夏季均光热充足B.两地夏季均降水丰富C.两地土壤类型一致,均比较肥沃D.两地气候类型相同,均适宜发展农业生产1.A2.A南岭是由地质时期形成的背斜构造。
从整体看,我国的南岭属于东西走向的山脉;从局部看,南岭由多条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山岭组成。
读图完成3-5题。
3.南岭形成五条互不相连的山岭,其主要原因是该地( )A.经多次造山运动,地壳隆起成山B.位于板块碰撞边界,形成褶皱山C.地壳断裂,岩块相对上升形成地垒D.地壳断裂,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火山4.南岭山区多丹霞地貌分布,形成该处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B.风力侵蚀C.流水侵蚀D.海浪侵蚀5.南岭对其南侧气候产生的影响是( )A.阻挡北侧湖泊水汽,气候干旱加剧B.抬升暖湿气流,冬季降雪量大C.阻挡冬季风南下,减少寒潮侵袭D.促进南北侧气流交换,减小水热差异3.A4.C5.C小老树是指树龄虽小,但长势已经显著衰弱的树。
具体表现为树体小,短枝多,枝细弱,叶片小,落叶早,果实小等。
读下图,完成以下两题。
6.图示小老树主要分布于 ( )A.内蒙古高原B.华北平原C.黄土高原D.河西走廊7.造成小老树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土壤贫瘠B.气候不适C.地形崎岖D.河流过少6.C7.B下图甲、乙为我国两个盆地。
读图完成8~9题。
8.甲、乙两盆地中的河流()A.①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B.①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C.②河初春有凌汛现象出现D.②河的汛期短于①河的汛期9.甲、乙两盆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都是()A.水运便利B.劳动力充足C.油气资源丰富D.气候适宜8.A 9.C近代,我国滇、藏、川之间的贸易是通过“茶马古道”进行的,它是以马帮(骡马)运输为基础,实现川、滇的茶叶和西藏马匹、药材的交易,故称“茶马古道”。
区域地理 中国地理 试题及答案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一、选择题下图为“新疆阿勒泰地区四季牧场分布图”,一般夏牧场选在气候凉爽、水草肥美的区域。
冬牧场(牧民称“冬窝子”)选在可为畜群防寒避风、羊群可刨吃到雪下牧草的地方。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阿勒泰地区山地牧场位置及转场路线的是()。
2. “冬窝子”可能出现在()。
①环形山谷、盆地等凹陷地区的向阳面②水草丰美、温度适宜的山地北坡③植被茂密、狼群较少的云杉林地区④有逆温现象的中、低山草原带A: ①②B: ②③C: ①④ D: ③④青藏高原是全球生态环境最脆弱和最敏感地区之一。
有学者研究发现,2002年以来雅鲁藏布江流域不同高程积雪覆盖率及积雪面积变化明显(表1)。
据此完成3-5题。
表1海拔积雪状况2000-3000 3000-4000 4000-5000 5000-6000 6000-7000 ≥7000 积雪覆盖率(%) 14 38 50 50 51 93积雪面积(104 km 2) <0.85 1.92 9.15 8.44 0.11 0.000253.海拔3000m以下地区,积雪覆盖面积小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降水C.气温D.坡度4.由积雪状况可推测雅鲁藏布江流域降水量最大的海拔分布在()A. 3000m以下B.3000~ 5000mC. 4000~ 6000mD.7000m以上5.海拔7000m以上地区,积雪覆盖率最高而积雪面积最小的原因是()A.空气稀薄,降温幅度过大B.气候寒冷,山地坡度较大C.海拔较高,水汽输送不足D.全球变暖,积雪消融量增大土壤水分是陆地水循环过程的关键环节。
马尾松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松树,对土壤要求不严,能耐干旱瘠薄的土壤,成为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荒山造林首选的先锋树种。
但近年来研究表明,“远看绿油油,近看水土流”的“林下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
下图示意马尾松覆盖下各层土壤含水率对大雨的响应。
据此完成6~8题。
6.土壤水分与下列水循环环节相关性较小的是( )A.降水 B.地表水 C.地下水 D.水汽输送7.马尾松覆盖下各土层土壤含水率受降水影响,正确的是( )A.降雨强度与土壤含水率同步增长B.各土层土壤含水率由大到小一般依次为15 cm、5 cm、30 cm、60 cmC.强降雨2小时后,5 cm、15 cm、3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呈快速下降趋势D.降雨强度越大,土壤含水率增长速率越慢8.造成“远看绿油油,近看水土流”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马尾松林层结构单一,导致森林的拦蓄降水能力减弱B.降水强度比以前增大C.放松了水土保持的措施与管理 D.红壤土质疏松读松嫩平原的地理条件简图8,完成下面19-20题。
中国地理试题(含答案)
中国地理概况测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自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 ( )①广东 ②广西 ③云南 ④台湾A .①②③④B .③①②④C .③②①④D .④①②③①“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②“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③“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④“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
这两副对联描绘出了我国四省区的突出特点,读后回答2~4题。
2.以上四句对联描写的分别是( )A .新疆、黑龙江、海南、云南B .黑龙江、内蒙古、海南、云南C .内蒙古、宁夏、海南、云南D .内蒙古、黑龙江、贵州、广西3.上述四省区季相变化不明显的是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4.下列地貌组合与四省区相对应的是( )A .冰川地貌、冲积平原、风蚀洼地、火山地貌B .断层谷、背斜山、沙雕群、盐碱地C .冲积平原、沙漠、海蚀崖、溶洞群D .三角洲、蒙古包、红树林、火山岛右图为我国某一省级行政区轮廓图,读图回答5~7题。
5.下列河流中,发源于该区域的是( )A .塔里木河B .雅鲁藏布江C .淮河D .长江6.图中甲湖泊水的主要来源是( )A .雨水B .冰川融水C .地下水D .土壤水7.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该省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A .种植柑橘、荔枝等为主的林业B .种植水稻为主的耕作业°NC.饲养猪、鸡、鸭为的畜牧业 D.放养羊、马、牛为主的畜牧业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条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
上海市既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8~9题:8.根据雨带在I、III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A.4~6月 B.6~7月C.6~8月 D.5~8月9.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C.南涝北旱D.南北皆涝读下面“108°E的地形剖面图”。
高二中国地理试题及答案
高二中国地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依据是:A. 地形B. 气候C. 植被D. 经济2. 下列哪个城市不属于中国四大直辖市?A. 北京B. 上海C. 重庆D. 广州3. 黄河的源头位于:A. 青海B. 四川C. 甘肃D. 内蒙古4. 长江流域的气候类型主要是:A. 温带季风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热带季风气候D. 高原气候5. 下列哪个地区是中国最大的沙漠?A. 塔克拉玛干沙漠B. 戈壁沙漠C. 巴丹吉林沙漠D. 腾格里沙漠6.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是:A. 鄱阳湖B. 洞庭湖C. 太湖D. 青海湖7. 中国的海岸线总长度约为:A. 1万公里B. 2万公里C. 3万公里D. 4万公里8. 下列哪个地区是中国的“煤海”?A. 山西B. 内蒙古C. 辽宁D. 陕西9. 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的是:A. 能源问题B. 粮食问题C. 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D. 交通问题10. 中国的“三江并流”地区是指:A. 长江、黄河、珠江B. 黄河、珠江、黑龙江C. 澜沧江、怒江、金沙江D. 珠江、澜沧江、怒江11. 中国最大的岛屿是:A. 台湾岛B. 海南岛C. 崇明岛D. 舟山群岛12. 中国的“东数西算”工程主要解决的是:A. 能源问题B. 粮食问题C. 信息技术发展不平衡问题D. 交通问题13. 下列哪个地区是中国最大的林区?A. 东北林区B. 西南林区C. 华北林区D. 华南林区14.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主要涉及:A. 经济合作B. 文化交流C. 军事联盟D. 政治联盟15. 中国最大的盆地是:A. 塔里木盆地B. 准噶尔盆地C. 柴达木盆地D. 四川盆地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6. 中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西高东低。
17. 中国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其中东部沿海地区主要是_________气候。
18. 中国的三大林区分别是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_________。
高二地理中国地理概况试题
高二地理中国地理概况试题1.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A.1/4B.3/4C.1/3D.2/3【答案】D【解析】我国有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面积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4%,约2/3,D对。
A、B、C错。
【考点】我国的少数民族自治区的面积。
2.下列有关秦岭—淮河线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侧为温带常绿阔叶林带,南侧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大致为400毫米等降水线的一部分,北部为半干旱地区C.北侧农业类型主要为畜牧业,南侧主要为种植业D.为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区【答案】D【解析】秦岭-淮河一线北侧应该是温带落叶阔叶林,A错误;大致为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北部为半湿润区,B错误;北侧农业类型主要为旱地,南侧主要为水田,C错误。
【考点】中国自然地理。
3.读中国季风进退与雨带推移图,完成下列问题。
(共10分)(1)将图中所代表的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山脉的名称,填在横线上:(3分)①大兴安岭,②,③贺兰山,④,⑤。
(2)图中C、D、E三线表示我国雨带移动多年平均位置,表示6月份的是线(填字母),此时江流域出现天气;表示7、8月份的是线(填字母),华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常出现天气,并导致洪涝灾害。
(4分)(3)我国夏季风进退的快慢与有关,雨带的降雨类型属雨。
(2分)(4)下列有关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正确叙述是()(1分)A.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主要分布在季风区内B.非季风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上C.非季风区既不受冬季风影响;也不受夏季风影响D.季风区既受冬季风影响,又受夏季风影响【答案】(1)②阴山④巴颜喀拉山⑤冈底斯山(2) D 梅雨 C 暴雨(3)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弱锋面(4)A【解析】(1)根据图中山脉所处位置可知图中所代表的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山脉的名称,①大兴安岭,②阴山,③贺兰山,④巴颜喀拉山,⑤冈底斯山。
(2)6月份我国雨带移动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对照图中C、D、E三线表示的多年平均位置可知应该是D线,此时江流域出现连日的阴雨,形成梅雨天气;7、8月份我国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影响我国的北方地区,对照图中C、D、E三线表示的多年平均位置可知应该是C 线,华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在锋面雨带控制下,常出现暴雨天气,并导致洪涝灾害。
高二地理中国地理试题
高二地理中国地理试题1.下图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有关各地自然特点或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所在地形区工业生活燃煤多,降水多,地形封闭,酸雨较严重B.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处大板块交接处,地震活动较频繁C.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很低,光、热较充足D.丁沿线以北植被少,降水较多,水土流失较普遍【答案】A【解析】苏州所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处在板块内部,地壳稳定,B错误。
拉萨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热量不足,C错误。
长城以北主要为半干旱和干旱地区,降水较少,D错误。
【考点】中国自然地理。
2.读下图“我国沿30°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我国沿30°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1】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A.①地势②7月均温③年太阳辐射量B.①7月均温②地势③年太阳辐射量C.①年太阳辐射量②地势③7月均温D.①7月均温②年太阳辐射量③地势【答案】D【解析】沿30°N自西向东地势逐渐降低,沿海地区海拔在10米左右,③为地势曲线。
由于西部地势高,所以西部7月气温较低①为7月均温曲线。
东部降水多,太阳辐射少,四川盆地地形封闭,水汽多,太阳辐射更少,所以②是年太阳辐射量曲线。
【2】下列有关a,b,c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①a地主要种植冬小麦,有丰富的冰川融水。
②b地冬季气温比c高,主要因为该地区海拔相对较低。
③c地区盛产水稻,工业中外向型经济比重较大。
④bc两地的气候类型是相同的。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答案】C【解析】a是青藏高原,b是四川盆地,c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农作物以青稞为主,①错误.四川盆地冬季气温高,是因为北部山脉阻挡了北部寒冷的冬季风,②错误。
【考点】中国自然地理。
3.读我国两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1)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平均气温有何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地理原因是什么?(2)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有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全国的粮食生产地位下降,主要原因有哪些?【答案】(1)长江三角洲的年平均气温高于松嫩平原。
高二地理中国地理概况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中国地理概况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国家中,与我国陆地相邻,并且均为内陆国的一组是()A.俄罗斯、蒙古、巴基斯坦B.哈萨克斯坦、印度、缅甸C.蒙古、阿富汗、老挝D.朝鲜、尼泊尔、老挝【答案】C【解析】A中的俄罗斯,B中的印度,D中的朝鲜都不是内陆国,不合题意。
【考点】中国自然地理。
2.在我国陆上邻国中,与我国有着不连续疆界的国家有A.俄罗斯、蒙古B.印度、缅甸C.俄罗斯、印度D.朝鲜、哈萨克斯坦【答案】C【解析】在我国陆上邻国中,俄罗斯与我国的疆界被蒙古隔断,形成不连续的疆界,另一个国家是印度,北尼泊尔和不丹两国隔断,故答案选C。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自然地理。
3.与图中省(区)甲、乙、丙、丁简称相对应的一项A.陕、豫、黔、川B.皖、辽、贵、蜀C.皖、豫、湘、滇D.赣、辽、湘、云【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我国行政区划,省区轮廓知识,可以根据一些省区的形似某种常见事物去记忆省区名称及简称。
如乙形似元宝,丁形似孔雀,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想象记忆。
确定了乙、丁,就可以判断C对。
A、B、D错。
【考点】该题考查中国人文地理,我国省级行政区形状、名称、简称。
4.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中朝边界的()A.北仑河口B.图们江口C.鸭绿江口D.乌苏里江口【答案】C【解析】根据我国东部沿海的空间位置可知: 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南到北仑河口。
故选C。
【考点】我国的海岸线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大陆海岸线的北端,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识记我国大陆海岸线的范围。
5.我国四大盆地中,纬度最高的是()A.塔里木盆地B.四川盆地C.准噶尔盆地D.柴达木盆地【答案】C【解析】根据我国四大盆地的纬度位置可知:准噶尔盆地的纬度最高,四川盆地的纬度最低。
故选C。
【考点】盆地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四大盆地的纬度位置,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识记我国四大盆地的纬度位置。
6.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这是由于()①北方太阳高度低②南方白昼长,北方白昼短③寒冷的冬季风对北方影响大④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差异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答案】C【解析】冬季,我国北方比南方太阳高度低、白昼时间短,所以获得的太阳辐射少,其北方离冬季风的源地近,对北方的影响大,加剧严寒,所以南北温差大。
高二区域地理练习:综合检测试题3中国地理
综合检测试题(三)中国地理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北极圈穿过我国北部B.我国最北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C.东部临海,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D.我国领土最西端位于东五区,最东端在东九区,跨四个时区答案:C解析:我国国土辽阔,南北跨度大,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北极圈不穿过我国,我国的最北端在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我国东西跨5个时区。
2.现有四幅我国省区挂图,如果图幅大小相同,那么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仅指省区的陆地面积而言)()A.新、青、鲁、琼 B.青、鲁、新、琼C.鲁、琼、新、青D.琼、鲁、青、新答案:D解析:四省区陆地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新、青、鲁、琼,若图幅相同,比例尺由大到小依次为琼、鲁、青、新。
(2014·河北冀州中学)读“沿我国某山地南北向剖面1月平均气温变化”图,回答3~4题。
3.该山地最可能属于()A.阴山B.秦岭C.天山D.南岭4.该山地气温最低处位于()A.北坡海拔200-500米B.北坡海拔500~1500米C.南坡海拔200~500米D.南坡海拔500~1500米答案:3.D 4。
B解析:第3题,我国一般山地的南侧气温要高于北侧,可判断出该地1月气温在南侧接近15℃,北侧为10℃左右;秦岭是我国1月0℃的分界线,天山、阴山纬度较高,1月气温应低于0℃,故选D。
第4题,以山地最高岭为分界线,则气温最低处位于山地的北坡,根据最低气温对应的海拔高度可看出,海拔大约为500~1500m,选B。
(2014·陕西师大附中)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分散于北纬25°40′~26°、东经123°~124°34′之间,是中国固有领土,位于中国东海,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
中国地理概况试题
中国地理概况1训练指要本训练点是针对中国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在识记和基本理解方面的一个测试。
一、选择题1.我国高原中,地面起伏不大,除几条山脉外,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这个高原是()A.黄土高原B.青藏高原C.云贵高原D.内蒙古高原2.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内有丘陵分布,并且没有绿洲的盆地是()A.塔里木盆地B.柴达木盆地C.四川盆地D.准噶尔盆地3.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主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一致的是()A.半湿润和半干旱的界线B.年平均气温0°C等值线C.800mm等降水量线D.暖湿带与中温带界线4.我国下列地区中,受冬季风影响时间最长、影响强度最大的是()A.内蒙古高原B.华北平原C.塔里木盆地D.黄土高原5.某城市,1月平均气温为2.8°C,7月平均气温为29°C,年平均降水量为1260mm。
这个城市是我国的( )A.北京B.哈尔滨C.武汉D.广州6.我国主要淡水湖轮廓与其名称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鄱阳湖——B.洞庭湖——C.太湖——D.洪泽湖——7.目前,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A.疏通航道B.发展灌溉C.防洪D.沿岸绿化8.适宜种植春小麦、甜菜的商品粮基地是()A.华北平原B.松嫩平原C.江淮平原D.辽河平原9.2000年春,西藏易贡藏布河沿岸发生大滑坡崩塌,致使易贡藏布河堵塞,其最大潜在威胁是()A.滑坡体与河水一起形成泥石流B.土坝堵塞河道、上游水位上涨,易诱发地震C.土坝不牢,跨坝后洪水飞泻直下,危及下游地区D.土坝堵塞河道,致使下游地区干旱缺水10.下列铁路中、不跨长江干流的是()A.京沪线B.成昆线C.川黔线D.襄渝线11.我国西北地区物资出口最为便捷的港口是()A.连云港B.青岛C.天津D.秦皇岛12.呼伦贝尔草原最著名的名马是()A.三河马B.河曲马C.蒙古马D.伊犁马13.我国不少山脉走向不仅控制了主要河流的走向,还是这些河流的分水岭,如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是()A.秦岭B.南岭C.昆仑山—秦岭D.祁连山—秦岭14.1998年长江汛期流量比1954年小,而中游水位却比1954年高。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测试卷-高二地理试卷与试题
试卷总分:138 答题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图1中阴影地带是表示我国某两种地理事物转变、交错分布的一个地带。据此回答1-2题。
1. 该阴影是哪两种干、湿区的过渡地带
①湿润 ②半湿润
③半干旱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 该阴影地带是我国 ①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③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分]-----正确答案(D)
C 改善其航运条件 D 减小洪水的危害 21. 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2分]-----正确答案(C) A ①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 B ②河流域以沼泽为主,水资源丰富 C ①河流中下游地区人口稠密,生产、生活需水量大 D ②河流常年径流量大且稳定
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回答19-21题。
பைடு நூலகம்
19. 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 )[2分]-----正确答案(D) A 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 B 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 C 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 km D 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
20. 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A 缓解其水资源紧张的状况 B 有利于其城市地域结构的调整
25. 表中⑤地区为( A 华北地区 B 东北地区 C 华东地区 D 西南地区.
)[2分]-----正确答案(D)
26. 我国核电集中在③④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 核能资源丰富 B 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 C 核能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 D 能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2分]-----正确答案(B)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22-24题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概况测试题.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概况测试题.高二地理中国地理概况一、选择题组在一个热门帖吧中,点击率和跟帖数非常高的一个帖子是这样的:“湖南人说他名胜古迹多,北京人就笑了;北京人说他风沙多,内蒙人就笑了;内蒙人说他面积大,“甲人”就笑了;“甲人”说他民族多,“乙人”就笑了;“乙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就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陕西人就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就笑了……台湾人说陈水扁想独立,全国人民都笑了。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甲人”笑了,甲指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A. aB. bC. cD. d2.“乙人”笑了,乙指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A. aB. bC. cD. d“黑河一腾冲线”又称“胡焕庸线”,是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从1953年到2010年期间( )A. 东南半壁人口数呈现出不断减少趋势B. 西北半壁人口数呈现出不断减少趋势C. 东南半壁增加的人口数多于西北半壁D. 西北半壁人口增长速度慢于东南半壁4.历经80多年,胡焕庸线揭示的我国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原因有( )①气候等综合自然地理条件没变②城市主要位于东南半壁的格局没变③人口分布重心逐渐由东南向西北移动④西北半壁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低于东南半壁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5.下列措施有助于破解胡焕庸线的是( )A. 西部地区大力扶持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推进城市化进程B. 西部地区加大自然保护区面积,区域发展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C. 将污染严重的工业逐步由西部地区迁入到东部地区D. 鼓励西部地区通过提高自然增长率来实现人口增加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6.四省中,地处内陆且不与邻国接壤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7.四省中,春分日最先看到日出的是8.①到④省的简称分别是A. 黑鄂粤滇B. 滇粤鄂黑C. 滇琼湘吉D. 鲁粤鄂黑阅读“中国近 2000 年人口变化表”,完成下列各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地理中国地理概况一、选择题组在一个热门帖吧中,点击率和跟帖数非常高的一个帖子是这样的:“湖南人说他名胜古迹多,北京人就笑了;北京人说他风沙多,内蒙人就笑了;内蒙人说他面积大,“甲人”就笑了;“甲人”说他民族多,“乙人”就笑了;“乙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就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陕西人就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就笑了……台湾人说陈水扁想独立,全国人民都笑了。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甲人”笑了,甲指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A. aB. bC. cD. d2.“乙人”笑了,乙指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A. aB. bC. cD. d“黑河一腾冲线”又称“胡焕庸线”,是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从1953年到2010年期间( )A. 东南半壁人口数呈现出不断减少趋势B. 西北半壁人口数呈现出不断减少趋势C. 东南半壁增加的人口数多于西北半壁D. 西北半壁人口增长速度慢于东南半壁4.历经80多年,胡焕庸线揭示的我国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原因有( )①气候等综合自然地理条件没变②城市主要位于东南半壁的格局没变③人口分布重心逐渐由东南向西北移动④西北半壁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低于东南半壁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5.下列措施有助于破解胡焕庸线的是( )A. 西部地区大力扶持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推进城市化进程B. 西部地区加大自然保护区面积,区域发展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C. 将污染严重的工业逐步由西部地区迁入到东部地区D. 鼓励西部地区通过提高自然增长率来实现人口增加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6.四省中,地处内陆且不与邻国接壤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7.四省中,春分日最先看到日出的是8.①到④省的简称分别是A. 黑鄂粤滇B. 滇粤鄂黑C. 滇琼湘吉D. 鲁粤鄂黑阅读“中国近 2000 年人口变化表”,完成下列各题。
9.结合右图判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 我国历史上各朝代中,明朝(1368 年-1644 年)及以前的人口总数从未超过 2亿;②清朝人口呈现快速增长态势;③1600 年以后,我国人口逐年递增;④1949 年—2000 年是我国各时间段中,人口增速最快的阶段;A. ①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10.据图判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949 年以后,中国新增人口数是 1949 年人口总数的两倍B. 我国人口大致以漠河——腾冲一线为界呈明显地区分异C. 我国人口于 1949 年以后的显著变化是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下降的结果D. 导致 1949 年以后人口的变化,与国家成立初期没能及时控制人口有关“胡焕庸线”是一条大致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1935年划定的,反映了我国东南与西北人口分布上的差异,对我国人口、社会经济战略的规划与制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读我国西北半壁与东南半壁人口比重、面积比重、人口密度对比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下列与“胡焕庸线”最接近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12.在上图所示的时段中,两部分的变化及原因分别是A. 西北半壁人口所占比例大幅下降,因为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经济差异在扩大B. 东南半壁面积所占比例大幅增加,因为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城市化水平差异在扩大C. 西北半壁人口所占比例变化极小,因为地形和降水格局没有变化D. 东南半壁人口所占比例变化不大,因为自然、社会经济大格局没有根本的变化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3.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14.图上标出的经纬网格区中A. ④和③都位于一级阶梯上B. ②与③都处于中纬度地带C. ①②⑤都位于古丝绸之路上D. 五地之中,只有⑤位于热带15.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A. ①和④B. ②和③C. ③和⑤D. ④和⑤16.关于我国的人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我国北部人口多,南部人口少B. 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密度相差不大C. 我国人口的分布以黑龙江的漠河和云南的腾冲为界,东多西少D. 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后人口增长速度放缓,但目前总人口数仍在上升17.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多元文化交流的盛会。
我国各省级行政区都展示了各自鲜明的自然和人文特色。
其中四个省展馆的主题分别是:中华水塔三江源;人文长安之旅;水润天府生命之舟;丝路城歌。
各展馆依次对应的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A. 乌鲁木齐、兰州、重庆、太原B. 拉萨、哈尔滨、武汉、合肥C. 西宁、西安、成都、兰州D. 南宁、郑州、昆明、长沙18.关于图中的四个省级行政区,叙述正确的是A. ①和③两省都位于北温带B. ②省和④省互为邻省C. 四省中①纬度最低,位置最东D. ③和④两省均位于第二级阶梯19.下列关于我国疆域及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西临太平洋,海陆兼备B. 我国领土所跨经度广,领土总面积居于世界第四位C. 我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地域辽阔,不同区域之间差异显著D. 我国领土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有利于农业开展多种经营20.我国大陆海岸线南北起点所属省区是A. 吉和琼B. 辽和桂C. 辽和粤D. 吉和桂下图是我国甲、乙两省(区)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1.甲、乙两省(区)可能是()A. 辽宁、山东B. 湖南、宁夏C. 新疆、四川D. 西藏、内蒙古22.影响甲、乙两省(区)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可能是()A. 甲省气候、乙省地形B. 甲省地形、乙省水源C. 甲省水源、乙省地形D. 甲省气候、乙省植被23.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叙述正确的是()①跨南北半球②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③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没有热带④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⑤东临太平洋,海岸线长,有利于对外交往和合作以及发展海洋事业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②④⑤D. ③④⑤二、综合题24.读我国部分省区2005—2010年人口净迁移率(人口净迁移率=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概括图中省区人口迁移的总体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人口迁移对江西省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3)数据显示江西人口老龄化明显,这种现象可能会带来哪些问题?参考答案1.C2.D【解析】1.“甲人”笑了,说明甲的面积大,甲指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c,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单位,C对。
a是内蒙古,b是湖南省,d是云南省,A、B、D错。
2.“乙人”笑了,说明乙的民族多,乙指的省级行政单位是d ,云南是我国民族数量最多的省级单位,D对。
A、B、C错。
点睛:了解各省级单位的轮廓形态特征,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单位,云南是我国民族数量最多的省级单位。
3.C4.B5.A【解析】3.读图分析可知,从1953年到2010年期间,东南半壁人口比重呈现出不断减少趋势,但是人口密度不短增加,因此人口数量应该呈增长趋势,A错误;西北半壁的人口比重和人口密度都呈不断增长趋势,说明西部地区的人口数呈现出不断增长趋势,B错误;由于东南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化速度较快,就业机会较好,人口迁移会导致东南部的人口增长数量大于西北地区,C正确;但是由于西北半壁少数民族数量多,少数民族地区有计划生育优待政策,再加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导致西北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快于东南半壁,D错误。
故答案选C项。
4.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我国的胡焕庸线不可破的原因是由气候等综合自然地理条件决定的。
我国的东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好,相对于较为恶劣的西部地区,更适合人类的居住,而且随之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东南部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西部地区,城市的数量和水平都高于西部地区,因此人口还是多分布在东南地区,因此①②④正确,故答案选B项。
5.破解胡焕庸线需要时大量的人口迁入西部地区,可以大力扶持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增加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从而吸引人流、物流等的不断进入[,推进城市化进程,A正确;西部地区加大自然保护区面积,区域发展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将会建设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利于人口的迁入,C错误;鼓励西部地区通过提高自然增长率来实现人口增加,会加重区域环境的压力,反而会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发展,D错误。
故答案选A。
6.C7.D8.B【解析】6.根据省区轮廓可知①—云南省,②—广东省,③—湖北省,④—黑龙江省。
湖北省是一个内陆省份,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属于地处内陆且不与邻国接壤的是省份,故答案选C 项。
7.地球自西向东转,因此时间东早西晚,经度越靠东,见到太阳的时间越早,因此在春分时,春分日时,位置最东的黑龙江省最先看到日出,故答案选D项。
8.云南省的简称为滇,广东省的简称为粤,湖北省为鄂,黑龙江省为黑,结合选项答案选B项。
9.C10.D【解析】9.读图分析可知,1368 年-1644 年之前,人口总数从未超过 2 亿,①正确;清朝在明朝之后,由图示可知,人口呈现快速增长态势,②正确;1600 年以后,我国人口呈现波动上升,③错误; 1949 年—2000 年是我国各时间段中,图中斜率最大,人口增速最快,④正确,因此①②④正确,故答案选C项。
10.读图分析可知,1949 年人口约为6亿,到两千年人口约为12亿,中国新增人口数为6亿,是 1949 年人口总数相同,A错误;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以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以东人口稠密,此线以西人口稀疏,B错误;我国人口于1949 年以后人口快速增长,主要是因为新中国成立,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导致死亡率大为下降,人口增长率快速提升,C错误;1949 年以后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增加,但是我国此时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因此人口增长速度快,D正确。
故答案选D。
11.B12.D【解析】11.胡焕庸线,即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最初称“瑷珲—腾冲一线”,后因地名变迁,先后改称“爱辉—腾冲一线”、“黑河—腾冲线”,这条线从黑龙江省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大致为倾斜45度基本直线。
根据我国西北半壁与东南半壁人口比重、面积比重、人口密度对比图中的数据可知,②线最为符合,B项正确。
12.虽然过去了80年,但是“胡焕庸线”的位置基本没有变化,对我国目前的人口、社会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其位置基本没有变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社会经济原因,是多种因素在发展中长期综合影响的结果,因而D项正确。
点睛:胡焕庸线,即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最初称“瑷珲—腾冲一线”,后因地名变迁,先后改称“爱辉—腾冲一线”、“黑河—腾冲线”,这条线从黑龙江省瑷珲(1956年改称爱珲,1983年改称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大致为倾斜45度基本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