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1)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1)本节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8--9页内容。
(2)《圆柱的体积》是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圆柱体的特征,掌握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后面学习圆锥体积的基础。
因此根据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把教学设计定位在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探究,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而且要让学生经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学会学习方法,获得学习经验。
2.教学对象分析高年级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增强,这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及合作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几何知识,了解了部分几何图形之间的转化方法。
但学生的立体空间观念还不是完全成熟,形体之间的转化还有一定的困难。
针对学生的实际,教学中应主要采用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组织学生探索规律,归纳总结,体验知识的生成和形成过程。
3.教学环境分析这节课选择在多媒体教室授课。
这样做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第一,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形象、生动特点,有效化解教材难度。
第二,应用多媒体可以形象地演示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三,多媒体课件容量大,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的计算圆柱体的体积和容积。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探究推理能力,渗透“转化”“极限”等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运用的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2.教学难点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圆柱体积的概念,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通过引入圆柱的体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学习圆柱的体积打下了基础。
但是,圆柱体积的计算相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来说更加复杂,需要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圆柱的切割和拼组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圆柱体积的概念,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柱体积的概念。
2.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3.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五. 教学方法1.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理解圆柱体积的概念,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2.合作交流: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学习和进步。
3.直观演示:利用教具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柱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4.练习巩固:通过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柱体积公式的挂图、圆柱体积的切割和拼组教具。
2.多媒体课件:圆柱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课件。
3.练习题:适量的圆柱体积计算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挂图和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圆柱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初步感知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精选15篇),欢迎大家分享。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篇1一、情景引入1、教学开始首先出示了一个装了半杯水的烧杯,然后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准备投入水中并让学生观察:会发生什么情况?由这个发现你想到了些什么?2、提问:“能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是圆柱的体积吗?”(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设计观察活动,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自主得出圆柱体积的定义,进一步加深对体积概念的理解,并为下面的探究活动提供研究方法。
)二、自主探究1、比较大小、探究圆柱的体积与哪些要素有关。
(1)、先出示了两个大小不等的圆柱体让学生判断哪个体积大?(2)、提问:“要比较两个圆柱体的体积你有什么好办法?”学生想到将圆柱体放进水中,比较哪个水面升得高。
(3)、让学生运用这样的方法自己比较底等高不等和高等底不等的两组圆柱的体积,并将实验结果填入实验报告1中。
(课件出示)(4)、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汇报结论:当底等时,圆柱越高体积越大;当高等时,圆柱底面越大体积越大。
即圆柱的体积的大小与它的底面积和高有关。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学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找出决定圆柱体积的两个因素,为学习新知识作铺垫,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大胆猜想,感知体积公式,确定探究目标。
(1)、再次设疑:如果要准确的知道哪个圆柱的体积大,大多少,你有什么好办法?学生想如何计算圆柱的体积。
(2)、引导学生回忆圆的面积公式和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让学生思考: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呢,依据学过的知识,你可以做出怎样的假设?(4)、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并汇报:圆柱平均分成若干小扇形体后应该也能够转化成一个近似长方体;圆柱的体积可能也是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
《圆柱的体积》数学教学设计(优秀4篇)
《圆柱的体积》数学教学设计(优秀4篇)《圆柱的体积》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
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圆柱的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1、复习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即V=Sh。
2、复习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6题,并指名板演。
二、解决实际问题1、练习三第7题。
学生思考:要求粮囤所能装的玉米的重量,需先知道什么?然后独立完成。
2、练习三第5题。
(1)指导学生变换公式:因为V=Sh,所以h=VS。
也可以列方程解答。
(2)学生选择喜爱的方法解答这道题目。
3、练习三第8题。
(1)学生读题后,指名说说对题意的理解:求减少的土方石就是求月亮门所占的空间,而月亮门所占的空间是一个底面直径为2米,高为0.25米的圆柱。
(2)在充分理解题意后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练习三第9、10题(1)学生独立审题,完成9、10两题。
(2)评讲第9题:要怎样才能判断出800ml的果汁够倒三杯吗?必须先求出什么?怎么求?(需先求出圆柱形玻璃杯的容积,用公式V=Sh)(3)指名说说解答第10题的思路:根据两个圆柱的底面积相等这一条件,先求出其中一个圆柱的底面积。
利用这个底面积再求出另一个圆柱的体积。
三、布置作业完成一课三练的相关练习。
《圆柱的体积》数学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用已学的圆柱体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渗透转化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转化、测量和计算过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初步建立“转化”的数学思想,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实践,让学生在合作中建立协作精神,并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理解和描述圆柱的体积,并掌握计算公式。
2.能够熟练地使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从“物以类聚”、“类比法则”等角度加深学生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2.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圆柱的“母线”、“横截面”等概念的理解。
2.公式的运用,例如面积公式与体积公式的运用,同时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解答。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教学内容圆柱的体积1.初步认识圆柱2.掌握计算圆柱体积的公式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教学方法讲授法、研讨法、实验法、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及时间安排1.教学过程第一课时(60分钟)1.引入教师通过图示和模型等方式让学生初步认识圆柱及其特点。
2.讲授教师介绍圆柱的“母线”、“横截面”等概念,并让学生对其进行深入理解。
3.实验通过实际测量,让学生从实际感受到圆柱的特点。
第二课时(60分钟)1.引入教师让学生尝试问题:“一个圆柱的底半径为10厘米,高为20厘米,其体积是多少?”2.探究教师以问题为引导,引导学生从已知条件中提取出数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3.讲授教师介绍计算圆柱体积的公式,并对公式的运用进行深入讲解。
第三课时(40分钟)1.引入教师让学生尝试问题:“一只直径为5厘米,高10厘米的圆柱体积是多少?”2.练习让学生在黑板上练习计算圆柱体积的公式。
第四课时(60分钟)1.引入教师让学生尝试问题:“一个水桶的样子是圆柱形,半径为20厘米,高度为30厘米,它装满了水,它的体积是多少?”2.讨论让学生形成小组,分析问题,展开讨论并给出解答。
3.实践让学生结合实际社会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时间安排第一课时:引入(10分钟)+ 讲授(20分钟)+ 实验(30分钟)第二课时:引入(10分钟)+ 探究(30分钟)+ 讲授(20分钟)第三课时:引入(10分钟)+ 练习(30分钟)第四课时:引入(10分钟)+ 讨论(20分钟)+ 实践(30分钟)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考试和测验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测评。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圆柱的体积》教学建议及课后习题解析
圆柱的体积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观察、实物感知等活动,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2.通过圆柱与长方体的“类比”,经历“猜想与验证”探索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3.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能运用圆柱体积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编写说明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体积和容积的含义、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底面积×高”对探索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有正迁移作用。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经历“猜想与验证”的探索过程,在探索中理解、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体会“类比”“把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等思想方法,并积累研究图形的经验。
教科书采用了“提出问题—类比猜想—验证归纳—实际应用”的呈现方式。
教科书先创设了两个简单的情境,第一幅图指向圆柱形柱子的体积,第二幅图指向圆柱形杯子的容积,结合情境体会圆柱的体积或容积的实际含义,感受学习求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必要性,并提出“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的问题。
·想一想,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呢?这是学生经历怎样求圆柱的体积的计算方法的猜想过程,体会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因为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都是“底面积×高”,长方体、正方体是直柱体,而圆柱也是直柱体,因此通过类比可以产生猜想: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也可能是“底面积×高”。
·尝试验证你的猜想,并与同伴交流。
这是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想,并与同学交流的探究过程。
教科书中呈现了两种学生可能的方法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索,两种方法分别是利用“直观感知”和“等积变形”去体会这样计算的合理性。
第一种方法是用同样大小的硬币叠成圆柱形,直观说明“底面积×高”计算圆柱体积的道理;另一种方法是借助“把圆转化成长方形”的思路,利用“等积变形”,把圆柱转化为长方体,再根据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1)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能够初步地学会运用体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能够初步地学会运用体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圆柱切割组合模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什么是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长方体的体积该怎样计算?归纳到底面积乘高上来。
3、圆的面积怎样计算?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计算圆的面积时,是把圆面积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进行计算的,能不能把圆柱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它的体积?(启发学生思考。
)2、把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16等分),然后把圆柱沿高切开,可能会拼成怎样的图形?教师演示,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3、思考:(1)圆柱切开后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形体?(长方体)(2)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实验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讨论后,整理出来,再进行汇报。
(拼成的近似长方体体积大小没变,形状变了,拼成的近似长方体和圆柱相比,底面形状变了,由圆变成了近似长方形,而底面的面积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近似长方形的高就是圆柱的高,没有变化。
)4、推导圆柱体积公式小组讨论: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长方体的体积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而在推导过程中,长方体的底面积就是圆柱的底面积,高就是圆柱的高,所以圆柱的体积也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
师: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用字母公式,怎样表示?板书:V=Sh5、算一算:已知一根柱子的底面半径为0.4米,高为5米。
你能算出它的体积吗?三、巩固应用练习。
1、一个圆柱形水桶,从桶内量得底面直径是3分米,高是4分米,这个水桶的容积是多少升?说明:求水桶的容积,就是求水桶的体积。
想一想先求什么?2、一根圆柱形铁棒,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长是10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先求底面半径再求底面积,最后求体积。
1.3《圆柱的体积》(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1.3《圆柱的体积》(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当我站在讲台上,面对着那些充满好奇和求知欲望的孩子们,我感到无比的荣幸和责任。
今天我要讲授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的1.3《圆柱的体积》。
一、教学内容我将从教材的第三章第一节开始,详细讲解圆柱的定义、性质以及计算方法。
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生活实例,让孩子们理解圆柱的构成和特点。
接着,我会引入圆柱的体积公式,并且通过例题让孩子们掌握如何计算圆柱的体积。
二、教学目标我希望孩子们能够理解圆柱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我相信计算圆柱体积的方法和公式的理解将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我会通过多个例题和随堂练习来帮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圆柱的模型和图片,以及计算圆柱体积的练习题。
同时,我也要求每个孩子准备一支笔和一张纸,方便他们做笔记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我将以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比如计算一个圆柱形的水桶能装多少水。
然后我会带领孩子们一起回顾一下之前学过的知识,比如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接着我会讲解圆柱的定义和性质,并通过图片和模型让孩子们直观地理解圆柱的构成。
然后我会引入圆柱的体积公式,并且通过例题让孩子们掌握如何计算圆柱的体积。
我会布置一些随堂练习,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出圆柱的体积公式,并且用图示和文字结合的方式,清晰地展示圆柱的计算过程。
七、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有关圆柱体积计算的练习题,让孩子们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我也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孩子们思考和探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看看是否能够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我也会鼓励孩子们在课后继续探索和学习,比如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查阅相关的资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这就是我对于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的1.3《圆柱的体积》的教学设计和思考。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圆柱的概念,了解圆柱的性质;2.了解圆柱的体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计算圆柱的体积。
二、教学内容1.圆柱的概念和性质;2.圆柱体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1.圆柱体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1.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法;2.案例教学法;3.互动式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提问:你们见过圆柱吗?它有哪些性质?引导学生回忆圆柱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导入圆柱体积的讨论。
第二步:讲解1.定义圆柱体积的概念:指立体图形圆柱所占的空间大小,它用立方厘米(cm³)或立方米(m³)来表示;2.讲解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V = π * r² * h,其中,r表示底面半径,h 表示高度,π≈3.14。
第三步:练习1.让学生自己计算一个圆柱的体积;2.列出几组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度,让学生分组计算体积;3.通过计算多组不同大小的圆柱的体积,让学生感受圆柱的体积大小随圆柱的形状变化而变化。
第四步:巩固1.小组展示计算结果,并比较结果是否正确;2.整合结果,讨论如何进一步应用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第五步:拓展1.讨论圆柱体积的应用领域,如水桶的容积、柱形水塔的容积等;2.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应用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七、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掌握了圆柱体积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应用,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圆柱这一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理解,为后续几何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圆柱的体积(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圆柱的体积(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一单元圆柱的体积(一)》是人教版小学六年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旨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积的求解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本章内容包括圆柱体积的概念、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及应用。
在教材中,通过实物操作、图形观察和数学推导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运用圆柱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在进入本章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对立体图形的体积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圆柱体积的计算相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来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圆柱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物操作、图形观察、数学推导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圆柱体积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应用。
2.教学难点: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如何运用圆柱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和实践操作教学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形演示等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柱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引出圆柱体积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1)观察实物: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形状的物体,如饮料瓶、圆柱形笔筒等,初步感知圆柱体积的存在。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通用8篇)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通用8篇)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
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会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能应用分式解答一些实际问题。
2.在充分展示体积公式推导过程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推理归纳能力和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圆柱体积公式推导过程;正确理解圆柱体积公式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圆柱体积公式推导过程;正确理解圆柱体积公式推导过程。
教法:启发点拨,归纳总结,直观演示学法:自学归纳法,小组交流法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定向导学(5分)(一)导学1.什么叫体积?(指名回答)生: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
师:你学过哪些体积的计算公式?(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2.圆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生:把一个圆,平均分成数个扇形,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根据学生的叙述,边用幻灯片演示。
)得到圆面积公式s=2πr。
3.动脑筋想一想,圆柱的体积,能不能转化成你学过的形体,推导出计算圆柱体积的公式?4.导入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体,学会了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今天研究圆柱的体积。
(板书:圆柱的体积)(二)定向出示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2、会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能运用公式解答一些实际问题。
二、合作交流(15分)1、阅读书25页。
2、看书回答:(1)圆柱体是怎样变成近似长方体的?(2)切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和高分别与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有什么关系?(3)怎样计算切拼成的长方体体积?为什么?用字母怎样表示?3、小组展评交流结果。
(1)展评题(1)。
圆柱体是怎样变成长方体的?把圆柱体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例如分成16份),然后把圆柱切开,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3 圆柱的体积》北师大版 (1)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3 圆柱的体积》北师大版 (1)一. 教材分析《1.3 圆柱的体积》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圆柱体积的概念,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圆柱体积的理解和计算方法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来激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圆柱体积的概念,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圆柱体积的概念理解。
2.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2.运用直观的教具和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圆柱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圆柱体积的相关教具和模型。
2.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圆柱体积的概念介绍、计算方法的讲解和实际问题的展示。
3.准备练习题和作业,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呈现圆柱体积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和触摸圆柱模型,引导学生思考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3.操练(15分钟)讲解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计算,加深对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解答一些有关圆柱体积的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圆柱体积的公式的推导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3圆柱的体积》北师大版 (1)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3圆柱的体积》北师大版(1)一. 教材分析《1.3圆柱的体积》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这一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探究材料,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经历探究过程,理解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已经有所了解。
但是,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这一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经历圆柱体积公式的探究过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圆柱体积公式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究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同时,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的本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柱模型,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圆柱模型,用于动手操作。
3.课件:制作课件,用于展示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圆柱的体积怎么计算吗?”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圆柱的形状,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圆柱的特点。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圆柱的体积。
最后,展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1.3圆柱体积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1.3圆柱体积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1.理解圆柱的概念;
2.掌握圆柱的面积计算公式S=πr2;
3.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V=S×h;
4.能够熟练地运用圆柱的面积、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难点
•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运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计算器,教学PPT;
•学生准备:学生自备笔、纸等。
4. 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圆柱的形状和特点进行讨论,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引导学生回忆并复习圆柱的面积公式。
步骤二:讲解
•讲解圆柱的体积公式:V=S∗ℎ,其中,S为底面积,ℎ为高。
•通过教学PPT等方式呈现圆柱的变化过程,让学生加深对圆柱的认识。
步骤三:练习
•让学生通过教材或者其他材料完成一些例题,用所学知识来计算圆柱的体积,帮助学生巩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步骤四:拓展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例如计算一个水杯、一个铅笔盒等物品的容量。
步骤五:总结并作业布置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和不断巩固,确保所学知识能够得到深刻理解。
5. 教学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在激发学生兴趣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了圆柱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也得到了有效提高,并在课后作业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和拓展。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圆柱的体积》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会应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容积)过程与方法:通过想象、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有序的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的能力。
渗透知识间相互“转化”的思想,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柱的体积演示模型教学步骤:一、复习铺垫:1、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体积)2、师: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3、如果已经长方体的底面积和高,怎样求长方体的体积?二、情境导入:1、师:你能根据体积的概念说说什么是圆柱的体积吗?(板书:圆柱的体积)2、师:同学们想想看如何求出玻璃容器中水的体积呢?(将“圆柱体的水”倒入长方形容器中,再分别量出长、宽、高,计算体积。
);如果将“圆柱体的水”,换成“圆柱体的橡皮泥”,又该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呢?(将圆柱体的橡皮泥捏成长方体,分别量出底和高,计算体积。
)如果是一个圆柱体木块,你能计算出它的体积吗?(生认为可以将其浸在长方体容器的水中,用曹冲称象的方法,同样解决问题。
)假若是学校大门两旁的圆柱体水泥柱子,你能想办法计算吗?3、揭示课题:圆柱体的体积三、推导、论证:1、设疑:如果老师直接把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告诉同学们,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回忆转化方法:我们一起先来回忆一下在学习圆面积计算时,是如何把圆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计算的?(媒体演示,板书:转化)2、引发思考:那么能不能把圆柱也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呢?3、学生自学第8页第两个自然段。
4、引导学生合作,并讨论以下问题:想一想:(1) 圆柱体通过切割、拼凑后,转化为近似的长方体,什么变了?什么没变?(2) 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原来的圆柱体的哪一部分有关系?(3) 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高与原来圆柱体的哪一部分有关系?(4) 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用字母如何表示?5、汇报交流:(1) 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把圆柱体转变成近似的长方体的。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圆柱的体积》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圆柱的体积》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圆柱体积的概念;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圆柱体积;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圆柱体积的计算;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
1. 概念讲解
首先,向学生介绍圆柱的概念,包括上下两个底面和中间的圆柱面,在此基础上引入圆柱体积的概念。
让学生比较体积、面积与周长的概念,从而理解圆柱的体积是什么。
2. 计算方法讲解
教师通过习题实例,向学生讲解圆柱体积计算方法,强调公式的应用。
重点讲解公式中的半径、高等概念的含义和如何确定数值。
3. 实际问题解决
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巩固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例如,让学生计算水桶的容量、铁管的重量等等。
4. 小组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分成小组,互相合作探究解决一个更复杂的问题,以此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例如,让学生合作计算一段圆管的体积。
5. 总结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巩固掌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圆柱体积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
学生在教学中能够以可视化的方式,感受到圆柱体积的大小和计算方法。
通过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合作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加了学习的乐趣。
最终,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积的相关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能够初步地学会运用体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能够初步地学会运用体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圆柱切割组合模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什么是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
2、长方体的体积该怎样计算?归纳到底面积乘高上来。
3、圆的面积怎样计算?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计算圆的面积时,是把圆面积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进行计
算的,能不能把圆柱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它的体积?
(启发学生思考。
)
2、把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16等分),然后把圆柱沿
高切开,可能会拼成怎样的图形?教师演示,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3、思考:
(1)圆柱切开后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形体?(长方体)
(2)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实验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讨论后,整理出来,再进行汇报。
(拼成的近似长方体体积大小没变,形状变了,拼成的近似长方
体和圆柱相比,底面形状变了,由圆变成了近似长方形,而底面的面积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近似长方形的高就是圆柱的高,没有变化。
)
4、推导圆柱体积公式
小组讨论: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长方体的体积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而在推导过程中,长方体的底面积就是圆柱的底面积,高就是圆柱的高,所以圆柱的体积也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
师: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用字母公式,怎样表示?
板书:V=Sh
5、算一算:已知一根柱子的底面半径为0.4米,高为5米。
你能
算出它的体积吗?
三、巩固应用练习。
1、一个圆柱形水桶,从桶内量得底面直径是3分米,高是4分米,
这个水桶的容积是多少升?
说明:求水桶的容积,就是求水桶的体积。
想一想先求什么?
2、一根圆柱形铁棒,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长是10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先求底面半径再求底面积,最后求体积。
已知底面周长对解决问题有什么帮助吗?必须先求出什么?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教材第9页,练一练第1、3、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