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方法[1]
中考文言文断句八大方法(一)
中考文言文断句八大方法(一)中考文言文断句八大1. 根据句中停顿断句法•停顿位置:文言文中的句子通常由多个字组成,并且在书写时会略去标点符号。
根据句子内的停顿位置来进行断句。
•停顿词:在文言文中,某些词汇常常用作停顿词,如“而、之、乎、何、也、应、不、者”等。
如果句子内含有这些停顿词,可以在停顿词后面断句。
2. 根据语法断句法•句号、问号、感叹号:根据文言文的句号、问号和感叹号进行断句。
在文言文中,这些标点符号通常不出现,但可以根据句子意思补充适当的标点符号。
•主谓宾结构:文言文中的句子通常采用主谓宾结构,即主语、谓语和宾语的组合。
可以根据主谓宾结构进行断句。
3. 根据意义断句法•词组结构:文言文中的一些词组通常在句中有明显的结构,可以根据这些结构来进行断句。
如“以…为…”、“无论…还是…”等。
•并列结构:如果句子中存在并列结构,可以根据并列结构的位置进行断句。
如“既…又…”、“或…或…”等。
4. 根据修辞断句法•修辞手法: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很多,如对偶、反复、排比等。
可以根据修辞手法的出现位置进行断句。
如果修辞手法出现在一个句子的两个部分之间,可以在修辞手法的位置进行断句。
5. 根据连词断句法•连词:在文言文中,一些连词常常用作衔接句子的作用,如“而、亦、乃、故”等。
可以根据这些连词的出现位置进行断句。
6. 根据修饰语断句法•修饰语:文言文中的修饰语通常用来修饰主语、宾语或动词。
可以根据修饰语的位置进行断句。
7. 根据标点符号断句法•分号、逗号:文言文中也会使用分号和逗号来表示句子之间的关系。
可以根据这些标点符号进行断句。
8. 根据词义断句法•词义: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义来进行断句。
如果一组词语在句子中有明显的意义划分,可以根据这些词语的意义进行断句。
以上是中考文言文断句的八种常见方法。
在实践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多种方法进行断句,以确保句子的语义清晰、表达准确。
断句不仅是对文言文重要的解读工具,也是提高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的有效练习方法。
文言文的断句方法
语文文言文的断句方法1.【初中语文】弄通文意断句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
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
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2.【初中语文】由简单句式入手给一段文章加标点,往往有易有难。
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这是一种先易后难的方法。
比如可以根据一些明显的标志(如下面讲到的虚词、对话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
另外,我们还要有全文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推敲,确定在适当的地方断句。
3.【初中语文】抓住“曰、云、言”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
遇到“曰”“云”“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
如广东卷中的“史官曰”。
4.【初中语文】常用虚词是标志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
我们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
其后面一般要断开。
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其它的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前面要断开)。
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与技巧
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与技巧一、依据语法结构在断句时,首先要分析句子的结构,找出主语、谓语、宾语等语法成分,并根据这些成分进行断句。
例如,“其一人/去倦怠/来而/犹侍立不去”中,“其一人”为主语,“去倦怠”为谓语,“来而/犹侍立不去”为宾语,应在“去倦怠”后断开,以明确主语和谓语的关系。
二、依据字词意义在断句时,要关注句子中词语的意义和作用,根据词语的含义和功能进行断句。
例如,“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中,“食不饱力不足”是一个意群,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应该在此处断开。
三、依据修辞手法断句时,可以借助古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顶真等,通过这些修辞手法的特点进行断句。
例如,“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中,“物有本末”与“事有始终”是两个对偶句,应该在“终”后断开。
四、依据句间逻辑在断句时,可以借助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进行断句。
例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两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应该在此处断开。
五、依据古文韵律古文讲究韵律,可以通过古文的韵律特点来进行断句。
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白日依山尽”与“黄河入海流”是两个对仗的句子,应该在“流”后断开。
六、对比现代文翻译在进行文言文断句时,可以对比现代文的翻译来进行断句。
例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中,“吾生也有涯”翻译为“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也无涯”翻译为“而知识是无限的”,因此应在“涯”后断开。
七、结合上下文语境在进行文言文断句时,要结合上下文语境来进行断句。
例如,“见山不见水/庸才也/见水不见山/庸奴也”中,“见山不见水”与“见水不见山”是两个对应的句子,应该根据上下文语境在“水”后断开。
八、综合运用多种技巧在进行文言文断句时,要综合运用多种技巧来进行断句。
例如,“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何夜无月”与“何处无竹柏”是两个对应的句子,应该根据上下文语境在“月”后断开;同时,“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与前两句是转折关系,因此应在“者耳”后断开。
文言文句子断句的方法
文言文句子断句的方法文言文句子断句方法引言在研读文言文时,正确地断句是理解句子结构和句意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文言文句子断句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一、标点断句法标点断句法是最常用的断句方法之一,通过标点符号(如句号、逗号、顿号)来划分句子结构。
1. 划分句子根据句子的意义和语法规则,将长句划分为独立的小句。
句子之间的关系可以是主谓、并列、转折等。
2. 领先断句有时候,在句子的关键词或状语出现之前就可以根据上下文意义提前进行断句,从而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含义。
3. 逗号断句逗号通常用于分割并列词、插入语、修饰语等。
根据文言文的语法规则,适当地使用逗号进行断句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二、语义断句法语义断句法主要依据句子的语义意义来进行断句,通过理解上下文来分析句子结构。
1. 语义破句有时候,文言文中的长句可以通过破句的方式来理解。
即将长句分成几个有明确句义的独立分句,然后再进行整体理解。
2. 平行关系断句文言文中经常使用平行结构来表达相似的意义,通过找到句子中的平行关系并相应地断句,能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含义。
三、词性断句法词性断句法主要依据句子中词语的词性和语法功能来进行断句,通过理解动词、名词、形容词等的用法来分析句子结构。
1. 动宾关系断句动宾关系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子结构。
通过确定动词和宾语之间的关系,将长句断句为动宾结构,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2. 主谓关系断句主谓关系是文言文中最基本的句子结构。
通过确定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将长句断句为主谓结构,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修饰关系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子结构。
通过确定修饰词与被修饰词之间的关系,将长句断句为修饰结构,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结论通过合理的文言文句子断句方法,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含义,从而更好地研读文言文。
以上介绍的标点断句法、语义断句法和词性断句法都是常用的断句方法,读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断句方法进行研究和学习。
文言文断句技巧(1)
文 言 断 句 步 骤 及 方 法
一、通读文段,理解文意是关键。
二、巧用方法, 先易后难。
三、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演练体悟:(见导学案)
1、(2013· 四川)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9处)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 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 大 无 敢 慢 斯 不 亦 泰 而 不 骄 乎 (《论语· 尧曰》) 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臣闻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今天下郡县至广, 官吏至众,而赃污擿发,无日无之。洎 具 案 来 上 或 横 贷以全其生或推恩以除其衅虽有重律仅同空文 贪 猥 之 徒 殊 无 畏 惮。昔两汉以赃私致罪者,皆禁锢子 孙,矧自犯之乎!……如此,则廉吏知所劝,贪夫知所惧 矣。 (选自包拯《乞不用赃吏》,有删节) 3、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於行耳未知养亲者欲其观 古人之先意承颜怕声下气不惮的劳,以致甘膜,惕然惭惧, 起而行之也。(《颜氏家训· 勉学篇》)
3、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 於行耳/未知养亲者/欲其观古人之先意 承颜/怕声下气/不惮的劳 胸开阔使眼睛明亮,以有利于做实事。 不懂得奉养双亲的,要他看到古人的探 知父母的心意,顺受父母的脸色,和声 下气,不怕劳苦,弄来甜美软和的东西, 于是谨慎戒惧,起而照办。
例 6: 项 王 至 阴 陵 / 迷 失 道 问 一 田 父 田 父 绐 曰 左 左 乃 陷 大 泽 中。
项 王 至 阴 陵 /迷 失 道 / 问 一 田 父/ 田 父 绐 曰/ 左 /左 乃 陷 大 泽 中。
规律三: 对话、引文定句读
文言文中,有一些明显的对话、引文 标志,如:“白、对、云、曰、言、谓、 语、道”等。根据这些标志,很容易找 到一些断句的地方。
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与技巧指导(附练习)
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与技巧指导(附练习)在写作文言文时,正确的断句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和表达的效果。
下面给出一些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和技巧,并附带一些练习,帮助您提高断句的能力。
1. 主谓断句法:根据句子的主谓关系来断句。
通常将主语和谓语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断句单元。
例:吾闻友人善鼓琴。
练习:参军者多爱国。
2. 宾语断句法:根据句子的动宾关系来断句。
将动词和宾语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断句单元。
例:君子爱民。
练习:明月皎皎。
3. 状语断句法:根据句子的状语关系来断句。
将状语和谓语宾语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断句单元。
例:于是乐师陈词而宫商。
练习:以后人闻之大无伤。
4. 承载断句法:根据句子中的承载成分来断句。
将承载成分和相应的宾语或状语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断句单元。
例:人生贵有所为甘有所不为。
练习:士为之。
5. 对仗断句法:根据句子中的对仗关系来断句。
对仗是指句子中的词语或短语在结构和意义上相对应。
例:射者克而使我射者息。
练习:春风吹又生。
6. 偏正断句法:根据句子中的偏正关系来断句。
偏正是指表示修饰、说明、限定等关系的短语或从句。
例:故颇有知古之称。
练习:严冬坚冰。
7. 并列断句法:根据句子中的并列关系来断句。
并列是指句子中两个或多个相同性质的成分并列在一起。
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练习: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8. 插入断句法:根据句子中的插入成分来断句。
插入是指在句子中插入修饰、补充或解释的语句,通常用逗号隔开。
例:吾愿斯摩以陪吾游。
练习:和风生,将进酒。
通过不断练习和多读优秀的文言文作品,可以提高断句的能力。
同时要注意语序和词性的理解,才能准确判断句子的结构和意义,做到恰当地断句。
文言文断句方法
文言文断句方法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也是考察文言文的传统方式。
在一句话的末了用“。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断句的基本方法:1.弄通文意断句。
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假如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
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
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2.利用对话标志断句。
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3.借助文言虚词断句。
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文言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
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
其后面一般要断开。
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其它的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持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前面要断开)。
4.找出动词,明确句意。
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
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区分出独立的句子,明确了语句的意思,从而准确断句。
文言文断句方法大全
文言文断句方法大全
文言文的断句方法有以下几种:
1.以句号(。
)为界断句:这是最基础的断句方法,一般情况下,在
句号处断句。
2.以问号(?)和叹号(!)为界断句:问号和叹号通常标志一个完
整的疑问句或感叹句的结束,可以根据其位置进行断句。
3.以连词为界断句:连词是连接两个句子或词组的词语,例如:“而且”、“乃至于”、“然则”等,可以根据连词的位置进行断句。
4.以感叹词或插入语为界断句:感叹词或插入语一般是独立的词语或
词组,常常用逗号与句子分隔开,例如:“哎呀!”、“不过”、“无非”等。
5.以顿号(、)为界断句:顿号用于列举词、名词、句子等,可以根
据顿号的位置断句。
6.以逗号(,)为界断句:逗号是最常见的断句标点符号,用于分隔
句子中的短语、修饰语、并列词等,在逗号处可以进行断句。
7.以书名号(《》)、引号(「」)等标点符号为界断句:书名号和
引号用于引用别人的话或作品,可以根据标点符号的位置进行断句。
8.根据意群断句:意群是文言文中表达完整意思的最小单位,一般由
一个或多个字组成,可以根据意群的意思和成分进行断句。
以上是文言文常见的断句方法,根据具体文本的结构和意义,断句时
应考虑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
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
文言文断句的方法第一部分:文言文断句的总体思路一.联系上下文,整体把握语句大意文学作品的理解,很忌讳“断章取义”。
故做断句题时,也不能只关注句子本身,而应联系上下文内容,明确人物和人物的关系,言行和人物的关系,言语和言语、行为和行为之间的逻辑关系,等等。
二.研究断句差异点,采用排除法高考卷中的断句题一般都会提供两处断句差异点,这两处断句差异点便是你解题的重心,我们一般要结合语句逻辑、表达习惯、语法要求等具体方法,并采用排除法,逐一排除掉存在逻辑问题、不符合古代汉语表达习惯、不符合语法要求等问题的错误项,从而得出结论。
三.翻译语句,进行复核得出结论后,要对结论句进行翻译复核。
结论句应符合情理,逻辑自洽,语意自然。
第二部分:文言文断句断句差异点判断的具体方法一.表示说话的动词身后一般要断开文言文中,表示说话行为的动词是断句的重要标志,在其身后一般都要断开。
最典型的如“曰”“云”等。
例如:①.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1.六月,壬戌(指壬戌日,这里是干支纪日),王(指刘裕,他在东晋时的爵位为宋王)至建康。
傅亮讽(劝说)晋恭帝(东晋最后一位皇帝司马德文,禅位给刘裕)禅位于宋,具(准备)诏草(诏书的草稿)呈帝,使书之。
帝欣然操笔谓左右曰桓玄之时晋氏已无天下重为刘公所延将二十载今日之事本所甘心。
遂书赤纸为诏。
——《资治通鉴·宋纪》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帝欣然操笔/谓左右/曰桓玄之时/晋氏已无天下/重为刘公所/延将二十载/今日之事/本所甘心B.帝欣然/操笔谓左右/曰桓玄之时/晋氏已无天下/重为刘公所延/将二十载/今日之事/本所甘心C.帝欣然操笔/谓左右曰/桓玄之时/晋氏已无天下/重为刘公所延/将二十载/今日之事/本所甘心D.帝欣然/操笔谓左右曰/桓玄之时/晋氏已无天下/重为刘公所/延将二十载/今日之事/本所甘心参考答案:C1.根据刚才介绍的经验,正确断法显然应为“谓左右曰”,而不应为“曰桓玄之时”。
文言文断句六大方法及例句
文言文断句六大方法及例句文言文断句六大方法及例句文言文错综复杂,有时要想明白其内容非常困难,有时想要明白它的意思更是难上加难,而且文言文分句还是有其规律的,想要断句不仅要有一定的技巧,更要学有所用。
针对文言文断句问题,普遍都有六大方法:一、借助标点符号文言文中出现逗号,句号,分号,引号等标点符号时,可以提示断句的位置。
例如“犹其,不可问也;必其,不可云也”,可以断句为“犹其,不可问也;必其,不可云也。
”二、借助从属连词文言文中常见的从属连词有“若,既,则,以,而,虽,即”等,这些词语是表示前后句之间有关联性的,可以看做一句。
例如:“以此彰明,当下豫备”可以断句为“以此彰明,当下豫备。
”三、借助动词文言文中常见的动词有“有,矣,曰,伐,尚,谓,见,使,复,尔等,这类动词在文言文句子的末尾出现时,可以作为断句的依据。
例如:“此有上乘,谓之至理”可以断句为“此有上乘,谓之至理。
”四、借助并列句连接词文言文中常见的并列句连接词有“并,又,而,且,不但,或者”等,出现这类连接词时,可以断句。
例如:“礼才并重,而宽以待人”可以断句为“礼才并重,而宽以待人。
”五、借助概括性动词文言文中有一些表示总体概括的动词,如“总,纵,然,故”等,都可以表示对前面的句子的概括,因而可以断句。
例如:“故发愤忘食,纵死亦不惜”可以断句为“故发愤忘食,纵死亦不惜。
”六、借助惯用法文言文的断句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借助一些惯用法,例如一句话以“者”结尾,可以根据语境,把“者”前的一句话和“者”后的一句话分别当成一句。
例如“枝叶茂盛者,其实也颇丰”可以断句为“枝叶茂盛者,其实也颇丰。
”以上就是文言文断句六大方法,如果要把文言文断出句子来,就不能只依靠自己的理解力,而要借助这六大方法,不断积累经验,才可以做到准确断句,因此在学习文言文断句这方面要注意掌握这六大方法。
文言文断句六大方法及例句
文言文断句六大方法及例句今天,众所周知,文言文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而且它仍然被广泛地使用。
然而,由于文言文的特殊性,没有语言的界限,它往往有很高的难度。
因此,学习文言文的学生至关重要的是要熟悉文言文的断句方法。
总的来说,文言文断句有6种主要方法,它们分别是“以逗号停顿法”、“以句号停顿法”、“以冒号停顿法”、“以问号停顿法”、“以顿号停顿法”和“以叹号停顿法”。
下面我们将分别讨论它们,并且提供一些实例:1. 以逗号停顿法:用逗号来分隔句子,分隔句子时必须注意,在逗号前的句子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在逗号后的句子也必须是完整的句子。
例如:“今日,乘舟而行乃是乐,更见山水之秀丽”。
2. 以句号停顿法:用句号来分隔两个句子,在句号前的句子必须是完整的句子,在句号后的句子也必须是完整的句子。
例如:“极乐之处,乘舟而行乃是乐;无边之境,更见山水之秀丽。
”3. 以冒号停顿法:用冒号来分隔句子,凡是在冒号前的句子,都必须是完整的句子,冒号后的句子可以不完整,但也可以是完整的句子。
例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 以问号停顿法:用问号来分隔句子,问号前的句子必须是完整的句子,问号后面的句子可以不完整,也可以是完整的句子,但要注意句子的语气必须是疑问的。
例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5. 以顿号停顿法:用顿号来分隔句子,此外,顿号前后的句子可以不完整,但是往往会表达出不同的意思。
例如:“天地之间,苍茫无尽;星辰之间,浩渺无垠”。
6. 以叹号停顿法:用叹号来分隔句子,叹号前的句子可以不完整,也可以是完整的句子,但叹号后的句子必须表达出在感叹的语气。
例如:“先祖历尽千辛万苦:可是现在,却是国泰民安。
”以上就是文言文断句的六种方法的介绍,以及各种方法的例句介绍。
学习文言文的学生,以上提供的六种断句方法一定要掌握,熟练归纳,才能运用到正确的地方,提高文言文的阅读理解速度,同时提高文言文阅读技巧,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文言文的断句方法与技巧
文言文的断句方法与技巧
1. 根据语句结构断句:按照文中的语法结构及句子成分的分布,一句话分为主谓、宾语、状语等部分,通过识别这些部分的连词、标点等来判断断句位置。
2. 根据意义断句:按照句子表达的意义来断句,尤其是在长句中,应该根据句子的上下文和意义进行合理的断句。
3. 根据韵律断句:文言文每五个字为一个小节,应该结合字音、平仄、押韵等特点,按照一定的韵律规律来进行断句。
4. 根据修辞手法断句:在文言文中,常用一些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意图,如对仗、倒装、并列等,这些修辞手法也可以用来判断断句的位置。
5. 根据常见短语和套语断句:文言中有很多常见的短语和套语,如“不胜其忧”、“夙夜匪懈”等,这些短语和套语一般成固定搭配,可以作为断句参考。
6. 根据语气和情感断句:文学作品中常常要通过语气和情感来表达作者的态度和情感色彩,所以在断句时应该注意语气和情感的变化。
7. 根据重要性和连贯性断句:对于长篇连续的文言文,可以根据文章的结构和重要信息的呈现顺序,将长句分割成较短的句子,保证文章的连贯性和易读性。
8. 根据词语的词性和词义断句:文言文中的“文言虚词”、虚词、
形容词、副词等词汇的位置及其在句子中的作用,对于断句也有很大的参考作用。
9. 避免断句过多或过少:要注意避免断句过多或过少,过多会影响文学作品的整体感觉和阅读流畅性,过少则容易让人在长篇文学作品中迷失方向。
合理的断句可以让句意更加清晰,同时具有节奏感和艺术感。
总之,文言文的断句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结合上下文和作品整体风格进行合理的断句,最终达到表达作者意图的目的。
文言文断句的5个方法
文言文断句的5个方法1明词性(一)明名词、代词文言文中,名词、代词常作主语和宾语。
所以我们拿到一个文段后先找出其中的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谥号等。
找出其中的代词,如:人称(自、吾、尔、汝、余、我、予、彼)谦称(寡人、臣、妾、朕、孤)敬称(君、公、卿、子、先生、足下)再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 示例: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分析:上面语段中,人名“管宁”“华歆”反复出现,应视为断句的重要标志。
再根据动词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 答案: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世说新语·德行》)(二)明动词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
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整体把握句意,进而可以正确断句。
●示例: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分析:找出其中的动词“置、浣、沉、避、戏”,就能判断妇人、虎、二小儿分别做了什么事,就可以断开。
▲答案: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苏轼《书〈孟德传〉后》)(三)明虚词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尤其是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1、句首的发语词和谦敬副词,“其、盖、凡、诸、唯、盍、夫、则、夫、且夫、若夫、窃、请、敬”等前面可断句。
文言文断句方法[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 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不愠/不亦君子乎
8
五:借助修辞断句
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 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较多, 这可供我们断句时参考。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 句子前后相承,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 读,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9
1.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 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 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 万岁。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 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
一、借助名词(或代词)、介 宾短语断句。
文言文中,名词(或代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作主语、宾语。主语前与宾语 后一般要断开。介宾短语一般 在句末。
2
二、借助动词,特别是表说话 的动词断句。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动词,特别是 “曰”“云”“言”“谓”等表说话的动 词作为标志在其后进行断句。 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 常省略,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 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 子。
3、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 “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 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 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4、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 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
5
分句首——故 以 而 则 但 分句中——以 于 为 而 则 乃 句末:
3
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 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 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 /孰与君少长/良曰/长 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 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 /要项伯
4
三、借助虚词位置断句。
句首: 1、夫 其 惟 盖 凡 窃 请 敬 岂„„唯、
文言文断句方法归纳
文言文断句方法归纳
1.文本段落分割:根据文本内容分段,每段尽量不超过10句话,避免过长过难的句子。
2. 语法分割:将长句子按照语法结构分割成短句子,每个短句子表达完整意思。
3. 标点分割:根据标点符号分割句子,尤其要注意顿号、分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标点符号的使用。
4. 逗号分割:逗号是最常用的标点符号,在适当的位置使用逗号可以使文句更加清晰明了。
5. 句号分割:句号是句子的结束符号,根据一句话表达的完整意思,合理使用句号。
6. 连词分割:根据连词把句子分成独立的两部分,使文句更加简明易懂。
7. 修饰语分割:将修饰语或从句放在主句后面,以此来达到修饰和强调的效果。
8. 行文节奏分割:根据文本语气、情感及行文节奏,合理分割句子,使文句流畅自然。
- 1 -。
文言断句的四种方法
文言断句的四种方法文言断句题有两种考查方式:一是直接给指定句子画线断句,二是以选择题形式来考查。
2010年高考湖南卷采用的是选择题的形式。
做断句题时,考生要牢记一个前提——领会大意。
要通读文段,领会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
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解决难点。
断句的主要方法有:1.抓住修辞特点来断句对仗、对偶、排比、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四六句多,是文言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
抓住这些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断开几处的效果。
2.抓住标志性词语来断句发语词:夫、盖、若夫、嗟夫、且夫等。
时间词:是时、昔者、既而、俄而、乃今、有顷等。
谦敬词:下官、臣、窃、寡人、妾、愚、君、公、卿、夫子等。
人称或指示代词:吾、余、予、尔、汝(女)、彼、此等。
疑问词:何、谁、孰、安、胡、焉、奚等。
复音虚词:然则(然)、是故(故)、是以、得无、大抵、何其等。
语气词:者、也、矣、哉、耶、耳、乎、焉、欤(与)、耶(邪)等。
对话标志词:日、云、语、言、道、白、对、谓等。
根据这些标志词去断句,往往能收到好的效果。
3.分析文言结构来断句一是分析章法结构断句。
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而“分承”或“分说”部分。
又多用对称句式,形成并列、排比。
这些特点,均有益于断句。
如“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即为分说总承写法。
再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
即为总说分承写法。
二是分析语法结构断句。
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经常作主语或者宾语。
遇到它们作主语了,即可考虑在其前面断开,遇到它们作宾语了,常可在其后面断开。
动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经常作谓语。
一般来讲,谓语的前后都不能断开,因为其前面往往有主语,后面往往有宾语。
三是分析固定结构断句。
固定结构是文言运用中逐渐形成的固定的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关系。
初中文言文断句六大方法及例句
初中文言文的断句有以下六种方法:
1、句子成分分析法:根据主谓宾等句子成分分析出每个成分的作用和关系,确定断句位置。
例句:斯人也,而彼所重者何?(《庄子·逍遥游》)
2、意群划分法:根据意群划分,将相互关联的词语放在一起,确定断句位置。
例句:六国破灭,而秦兴,立国号曰始皇。
(《史记·秦始皇本纪》)3、顿号分句法:根据顿号的位置,将长句分为短句,确定断句位置。
例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4、对仗分句法:根据对仗的关系,将长句分为两个相对的短句,确定断句位置。
例句: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左传·僖公十五年》)5、逗号分句法:根据逗号的位置,将长句分为两个或多个短句,确定断句位置。
例句: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杜甫《登高》)
6、语气助词分句法:根据语气助词的位置,将句子分为短句,确定断句位置。
例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文言文停顿划分
文言文停顿划分
文言文停顿划分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 主谓之间停顿。
如“一狼/洞其中”。
2. 动宾之间停顿。
如“无/丝竹之乱耳”。
3. 动词与后置状语之间停顿,以使语意明显。
如“骈死/于槽枥之间”。
4. 遇到省略句时,在省略的词语处停顿。
如“其一/犬坐于前”。
5. 遇到倒装句时,通常在倒装的成分后停顿。
如“甚矣/汝之不惠”。
6. 按句首独立性质的词语停顿,如发语词、总结性词语、连词等后面要停顿。
如“夫/环而攻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7. 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词,朗读时要分开读。
如“古二今一”要慎重,名词活用作状语的这个“活用词”之前要停顿。
8. 遇到提示停顿的成分时,自然停顿。
如“省略成分断没错”。
以上是文言文停顿划分的基本原则,可根据具体语境灵活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 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 其功矣。 D.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 知之/惟一用巫乃去/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 其功矣。
解析:首先,通读这段短文,大致了解整个故事。然后 抓住标志词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如文中的虚词 “乃” 之前要断开,从而排除 D 项。“责”是“要求,索要” 的意思,“信”是“相信”的意思,这两个词都是动词, 所以不会同在一个分句里, 从而排除 A 项。 “ 去” 是 “ 离 开”的意思, “不顾”是“不回头看”的意思, “自是” 是“从此”的意思,所以“不顾”与“自是”之间应该 断开,从而排除 B 项。故 C 项正确。 答案:C
3.(2015· 重庆高考)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 的一项是 ( )
A. 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 知之 / 惟一用巫 / 乃去不顾 / 自是吾里之巫 / 稍不得 专其功矣。 B. 无富贵贫贱不责/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 知之 / 惟一用巫 / 乃去不顾自是 / 吾里之巫 / 稍不得 专其功矣。
25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 献之历王/厉王使玉人相之/ 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 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 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 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 /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
26
上(刘邦)尝从容与信(韩信)言
/ / / 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 / // / / 如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 / / / / 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 / / / 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29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 地……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 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 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30
子 有 不 夫 须 不
曰 /十 室 忠 信 如 如 丘 之 以 孔 子 好 学 /今 勉 乎
之 丘 好 之 人
链
真
题4
给下面划线部分断句 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 为甚岂可再乎? 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 玩/一之为甚/岂可再乎? 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 不可玩,一之为甚,岂可再乎? 虢国,是虞国的外围屏障,虢国灭亡了,虞国 必然跟着灭亡。晋国的气焰不可助长,对于敌 寇不可疏忽。一次借道已经很严重了,怎么能 够第二次借道给他们呢?
32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 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不愠/不亦君子乎
33
晏 平 仲 婴 者 /莱 之 夷 维 人 也 /事 齐 灵 公/庄 公/景 公/以 节 俭 力 行 重 于 齐 /既 相 齐 /食 不 重 肉 /妾 不 衣 帛
34
五:借助修辞断句
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 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 较多,这可供我们断句时参考。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 式,句子前后相承,按顶真句式来 考虑句读,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 便。
4.(2015· 山东高考)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 确的一项是 ( )
A.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 日/以授斧钺 B.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 日/以授斧钺 C.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 日/以授斧钺 D.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 日以授斧钺
5 . (2015· 湖南高考 ) 下列用 “/” 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 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 一萌/则庶务皆隳矣 B.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 一萌/则庶务皆隳矣 C.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 一萌则庶务皆隳矣 D.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 一萌则庶务皆隳矣
23
二、借助动词,特别是表 说话的动词断句。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动词,特别是 “曰”“云”“言”“谓”等表说话的动词作 为标志进行断句。 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 略,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 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24
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 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 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 /孰与君少长/良曰/长 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 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 /要项伯
邑 /必 者 焉/ 学 也/ 圣 /犹 不 可
31
四:借助句式断句
文言中有一些特殊的句式,如倒 装句,判断句,被动句等。这些句式 可以作为我们断句的切入点。还有一 些固定结构,如“……者……也”、 “不亦……乎”、“何……之有”, “孰与……乎”“为……所……”、 “受……于……”,“无乃……乎”, “得无……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 可断句。
C.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
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 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D.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
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 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注] 护儿,人名。
解析: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根据词语词性、句 式特点,利用排除法,便可准确判定答案。具体做题时, 要充分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和句 子结构等进行断句,比较四个选项,发现突兀之处即予 以排除。本题中 “ 会周师定淮南所 ” 与 “ 会周师定淮 南”,“定”为“平定”义,因此“会周师定淮南所” 句意不通,据此可排除 A、B 两项。“常慨然有立功名 之志”无主语,句子结构不完整,且“数见军旅护儿” 句意不通,所以在“护儿”后断句错误,所以答案为 D。 答案:D
2.(2015· 全国卷Ⅱ)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 确的一项是 ( )
A.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 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 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B.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 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 / 及开皇初 / 宇文忻等镇广 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文言文断句的关键在于对通 篇文章的领会。首先,通读这句话,了解大意。然后,抓 住标志词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如文中的虚词 “乃”“以”前面要断开。这样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 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本句是说将领接受 任命后,国君命令太史占卜,举行斋戒、颁授斧钺等活动, 需要弄清楚一共是几件事, 然后将不同的事之间断开即可。 答案:C
(《项羽本纪》)
6
链
真
题1
⑴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 自然段断句。(4分)【广东高考题】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 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 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标准答: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 河/(此处可断可不断)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
解析:这句话批判了那些在位但不作为的为官者。“何 预我事 ” 意思是与我有什么关系,要停顿; “ 自苦奚 为”意思是自找苦吃干什么,要停顿;“此念”代指前 面那种想法,应和前面顿开。 答案:A
6. (2015· 广东高考)下列文句中, 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 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B.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 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C.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 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D.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 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 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 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 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 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 在战矣 (《六国论》)
/
/
/
/
/
/
/
/
/ /
38
文 言 文 断 句 的 常 见 方 法
最简单、最有效:语感断句 一、借助名词(或代词)、 介宾短语断句。 二、借助动词,特别是表说 话的动词断句。 三、借助虚词断句。 四、借助句式断句。 五、借助修辞断句。
1
请大家再附带记住下面的顺口诀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章法内容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记
口
诀
【另附加】
紧紧抓住“曰”、“ 云”、“言”,对话最 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 辞提供好条件;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 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反复练。
35
1.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 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 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 万岁。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 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36
3.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 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 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 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并吞切齿/敦虽怀
逆谋/
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1.汉 六 年 正 月/ 封 功 臣/良 未 尝 有 战 斗 功/高 帝 曰/运 筹 策 帷 帐 中/ 决 胜 千 里 外/ 子 房 功 也 /自 择 齐 三 万 户
8
链
真
题3
给下面划线部分断句 济阳之贾人渡河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 以舟往救之。 济阳之贾人/渡河/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 有渔者以舟往救之。 济阳之贾人,渡河,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 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 济水北岸的一个商人,渡河,他的船沉没了,漂 到了水中一个小岛上,在那里大声呼喊着。有一 个打鱼的人划着船前往去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