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煤田王营—刘家区煤层气向斜控气研究(朱志敏,宋文杰,崔洪庆,《天然气地球科学》2004.6)
辽宁省阜新市刘家区页岩气资源勘查开发浅析
辽宁省阜新市刘家区页岩气资源勘查开发浅析作者:王金龙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年第20期摘要:阐述了阜新盆地阜新市刘家区的地质、构造情况。
并结合国际、国内页岩气勘查开发现状,较详实的论述了页岩气的生、储、盖条件及成藏机理;以及勘查开发可行性工艺。
特别是对非常规天然气的共生同采浅析和跨世纪能源(页岩气)的开发趋势及战略意义概述。
充分阐明了页岩气爆炸式勘探开发是中国今后几十年里能源革命的必然。
关键词:页岩气资源;成藏机理;共生同采;阜新市刘家区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1 概述页岩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气体能源。
它是一种以游离或吸附状态赋存于暗色泥、页岩层或富有机质高碳泥、页岩层中的低(负)压、低饱和度(30%左右)、非常规天然气。
与常规储层气藏不同,页岩既是天然气生成的源岩,也是聚集和保存天然气的储层和盖层。
因此有机质含量高的黑色页岩、高碳泥岩等是最好的页岩气发育条件。
中国主要盆地和地区页岩气资源量约15万亿-30万亿立方米,与美国相当,经济价值巨大。
另外生产周期长也是页岩气的特点。
页岩气田开采寿命一般达30~50年。
根据《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完成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6000亿立方米,可采储量2000亿立方米,实现2015年页岩气产量65亿立方米,2020年力争达到页岩气年开采量为600亿至1000亿立方米。
中国页岩气资源丰富,技术可采资源量为26 万亿立方米,是常规天然气的1.6 倍。
在开采技术成熟、经济性适当时,将会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
经权威机构对页岩气成藏机理进行了全面分析,获得以下认识。
①页岩气成藏机理兼具煤层吸附气和常规圈闭气藏特征,体现了复杂的多机理递变特点。
②在页岩气的成藏过程中,天然气的赋存方式和成藏类型逐渐改变,含气丰度和富集程度逐渐增加。
③完整的页岩气成藏与演化可分为3个主要的作用过程,自身构成了从吸附聚集、膨胀造隙富集到活塞式推进或置换式运移的机理序列。
阜新王营子煤层气成藏地质条件探讨
*宁正伟,1953年生,高级工程师;1976年毕业于原焦作矿业学院,曾从事煤田地质、石油天然气地质研究,现从事煤层气勘探开发研究;曾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7篇。
地址:(450006)河南郑州伏牛路197号。
电话:(0371)8611590转359。
阜新王营子煤层气成藏地质条件探讨宁正伟* 柴美德(中国新星石油公司华北石油局)张宝庆(沈阳市煤气总公司)宁正伟等.阜新王营子煤层气成藏地质条件探讨.天然气工业,2000;20(6):39~41摘 要 王营子煤层气藏位于辽宁省西部阜新市王营子煤矿。
该矿在建矿掘进北翼大巷时发生天然气涌出,因涌出量大而封闭并开发利用,产气量平均达5000m 3/d 以上,至今已十多年。
为了探明天然气藏的成因类型及资源前景,作者对气藏气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产出特征及赋存地质条件进行了综合研究。
通过研究认为,气藏气体主要来自阜新组煤层。
从历年来气产量变化曲线形态分析,具有煤层气井生产曲线特征,但是也有区别。
原因主要是受建矿早期的排水、降压作用,煤层气解吸并富集在裂隙中的结果。
从王营子煤层气赋存地质条件分析,煤层厚度大,资源丰度及渗透率高等,反映该区煤层气有较好的勘探前景。
主题词 阜新 煤层气 地质特征 资源评价基本地质概况阜新盆地位于中朝地台的东北部,燕辽断隆区东段,是在前寒武纪长期抬升剥蚀的基础上,燕山运动中期断裂作用形成的北北东向断陷盆地。
盆内沉积了一套内陆含煤碎屑岩及火山碎屑岩建造,分布面积约2000km 2。
王营子矿区位于阜新盆地中北部,分布面积约10km 2。
含煤地层主要为上侏罗统阜新组,是一套以河流相为主的砂砾岩、粗砂岩、粉砂岩、泥岩夹煤层组合。
厚度530~710m ,大多为550~600m 。
该组煤层与邻区相比厚度大,层数多,分布广,纵向上自上而下可划分为水泉段、孙家湾段、中间段、太平段和高德段累计煤层厚度20.69~102.85m,结构较复杂,分叉尖灭现象明显。
从煤层平面叠加厚度看,北部和中部厚度相对较大。
浅谈阜新矿区煤层气开发与利用
浅谈阜新矿区煤层气开发与利用一、阜新矿区煤层气资源概况经煤炭科学总院抚顺分院1997年鉴定,阜矿集团公司的煤层气储量达116.06亿m3,其中五龙矿、刘家区及兴阜矿煤层气储量:66.34亿m3,恒大公司煤层气储量:24.81亿m3, 艾友矿煤层气储量:11.98亿m3, 清河门矿煤层气储量:12.93亿m3,吨煤瓦斯含量为10--12 m3/吨,按可抽量30%计算,可采储量34.82m3。
二、阜新矿区煤层气抽采和利用现状1、阜新矿区瓦斯抽采情况阜矿集团现有8个井工矿,其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71.16 m3/min,其中瓦斯抽采量为163.9万m3/min,风排瓦斯量为207.26 m3/min,抽采瓦斯占总瓦斯涌出量的44%。
阜矿集团的抽采以工作面顶板瓦斯为主,钻孔抽放上邻近层、工作面抽放、采空区、压裂预抽及裂隙抽放为辅的综合抽放方法。
各矿根据本矿自然条件和掌握的抽放方式,综合采用各种抽放方法。
近几年来,在国家及省市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在五龙矿、艾友矿、清河门矿、恒大煤业公司、兴阜矿等5个矿井建成6套地面固定抽放系统。
今年计划在五龙矿刘家区及阜淋矿建立地面固定瓦斯抽采系统。
现全集团公司瓦斯抽放能力3535m3/min,单泵抽放能力达到了600m3/min,主干抽放管路直径最大为φ500mm。
浓度范围在15-60%之间。
随着抽采能力不断增大,瓦斯抽采量也逐年增加,由2000年的1340万m3增至2007年的8778万m3。
2、阜新矿区煤层气利用情况阜矿集团煤层气利用系统始于1995年,截止2001年已建成一套日供气能力4.51万m3,年供气能力1591万m3的综合利用系统,现已形成了较完整的向市民和工业用户供气系统。
2004年开始建设瓦斯发电站,电站采用国产500KW或600KW发电机组,截至目前,全公司已建成瓦斯发电站5座,投产机组47台,总装机容量24.6MW。
2007年发电总量7300万kw。
测井资料在阜新刘家区煤层气开发中的应用
工 业 技 术
测 井资料在阜新刘 家区煤 层气开发 中的应用
杜 国 军 ‘
( 东北煤田地 质局一 O七勘探队 , 辽 宁 阜新 1 2 3 0 0 0 )
成本, 提 高 经济效 益 。 关 键词 : 测 井曲 线 ; 煤 层深 度 ; 厚 度及 结构 ; 无 芯钻进 ; 提 高 经济效 益 中图分 类号 : X 7 5 2 文献 标识 码 : A
刘 家 区位 于 辽 宁 省 阜 新 市 市 中心 南 5 k m , 勘探 面积 1 9 . 8 5 k m z 施工钻 孔 3 0个 , 获 得 煤 炭储 量 5 5 7 1 x 1 0 l o 1 , ,煤 层 气储 量 5 . 2 × 1 0 1 O m 3 , 目前该 区以进行煤层 气地面钻井商业 性 开发工作 , 日 产煤层气 8 x 1 0 %, 。区内各钻 孔 测井资料显示 , 煤层及 周岩物性 特征存在 着一 定的 内在联 系 , 通过 对各井测 井资料 的 分 析研究 ,对各孔煤 岩层进行 综合对 比 , 划 分煤层 层位 , 确定 目的煤 层 的深度 、 厚 度及 结构 , 确定完 井层 位 , 指导 钻井 无芯 钻进施 工, 为 煤层压 裂施 工提供 基础 资料 , 节约 生 产成 本 , 提 高经 济效益 。 1刘家 区煤岩层物性特征 刘家 区地层物 性特 征与阜 新 其它勘探 区 的地层 物性特 征基 本相似 , 煤层 、 天然 焦 及岩层物性差 异 明显 ,变化有一定 规律 , 煤 岩物性特征简述如下 : 1 . 1 煤层 的地球物理特征 煤层在 电阻率曲线上呈高 阻 , 高异 常反 映; 在密度 曲线上呈低 密度 , 高异 常反映 ; 在 自然伽玛 曲线 上呈低 伽玛 值 , 负 异常 ( 相对 平均基线 ) 反映 。煤层物性特征见表 1 。 表 1刘家区煤层 、 天然 焦及岩 层测井曲线特征值
阜新煤层气特征及研究概况
引 喜
晚白垩 世早期阜 新盆地 受燕 山构造运动 的影 响, 阜 新盆地处 于左旋 南北 对
扭, 近 东西 向的 挤压
一
煤层 气 目前 已成为世 界范 围内研究 的热点 , 中国 低煤阶煤 层气 资源量 约为 1 6 ×1 0 1 2 m? , 约 占煤层 气总资 源量 的4 7 D / o ' 主 要生成 于侏 罗系 的准噶 尔平盆 地 、 吐哈盆地 、 鄂 尔多斯 盆地等 和下 白垩系 的伊敏 、 霍林 河、 阜 新等 中新生 代断 陷盆 地内, 而石 炭- 二叠系低 煤 阶煤层 气主要 分布 于华北 盆地 北缘 薅段 的东胜~ 准
1 . 3 构造 格局及 分布 特征
王营—刘家煤层气藏内部断层发育 , 主要有V -  ̄F 2 断层、 王营F 8 断层和刘 家F 2 断层. 其中平安F 2 断层, 平西F 2 断层均为白垩纪NN WPS S E 向挤压左旋 剪切 应力场 中形 成 的同沉 积断层 , 规 模 大且均 为 张性正 断层 . 晚 白垩 纪和新 生 代期间由于区域构造应力场发生变化, {  ̄N NW向的张性断层转化为压性和压 扭性 . 区域 内的王 营F 8 断 层切 割 王营 向斜 , 向北 逐渐 尖 灭 . 刘家 F 2 断层 走 向为 NNE , 是 王营一 刘 家区煤 层气 藏 内部 主控 断层 . 平 安F 2 断层、 王营 F 8 断层 和 刘 家 断层 的存 在 , 对 王 营—刘 家 区煤 层 气的运 移起 到 了阻 隔作用 , 阻止 了区域 内煤层 气从 内向外 的运移 , 起 到封 闭 阻 隔作用 , 有 利于煤 层 气的 富集 . 王营一 刘家 煤层 气 藏构造 位置 上 位于 王营 子NNE 向宽缓 向斜 构造 体 系 内 . 3 . 3 地 下水对 煤 层气成 藏影 响 阜新盆地王营一刘家区煤层群顶板为泥岩、 中砂岩和粉砂岩 , 而且煤层群 外生 张性裂 隙及发育 , 水 体在含 煤地层 局部 沿煤层 割理 、 裂 隙系统渗 透 , 则 煤层
阜新盆地王营-刘家煤层气藏成藏机理
量, 必须 30 0 m左右 的地下水静水位高差. 而该气藏 的
风氧化带边界深度仅 10 可见起作用的是水动力 6 m, 封堵边界. 平安 F 2和平西 F 断层为压扭性 断层 , 2 且断 层带内的糜棱岩被强烈胶结 , 因此为封闭性断层.
收 稿 日期 :0 6 O 一1 20一 l 0
中图分类号 :6 81 P 1.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2 9 0 ( 0 70 - 0 1 0 17 - 12 2 0 )1 02 — 4
3 0多年来世界 的许多含煤 沉积盆地都进行 了不 同程度的煤 层气勘探活动 , 部分盆地 已实现了商业开 发, 与之同步 的科研 活动对勘探开发阶段积累的资料 进 行 了系 统 总结 . 涉 足煤 层气 藏 的研 究 非常 有 限 . 但 国 外一 般从构造 背景 、 煤层空 间几何形 态 、 阶、 煤 含气 量、 渗透性 、 地下水 动力学等 6 个方面进行煤层气地 质学方面 的研 , 没有涉及煤层气藏的概念与理论. 国内一 些学者试 图给予煤层气 藏一个确切 的定义和 分类 , 但到 目 为止 , 前 还没有达成共识 , 对煤层气藏
征 、 闭条件 ) 成藏过程 ( 封 和 煤层 气的形成和 地下水动力 学特征 ) 两个方 面对其成藏机理 进行 了系统探讨 . 出:1 王营 一刘 家煤 提 () 层 气藏主要 以多煤层 、 巨厚煤层 为特征 . 气含量在 6, ma 左右 , 煤层 ,0 / 1 t 资源丰度 巨大;2 这 两个煤层 气藏 形成 于古近纪 , () 新近 纪至 今 为调整 改造阶段 , 者的边界 为平安 F 二 2断层 ;3 旱 白垩世末期 主煤 层就 已经成 熟并开始生烃 ( o 05 -.%) 生热成 因、 () R = .%' 8 . 0 次 次
阜新煤田阜新组煤层气地面开发的条件分析
Ke r s u i o l e ; o l e ta e C M)a cmuai c a i epot i o dt n ywo d :F xnc a f l c a b dme n ( B ; cu l o meh ns x li t nc n io s d i h tn m; ao i
c n i o s h e p o et s o u r u dn o k a d g o o ia tu tr s a e n t e n w n ig ,t e s a a o d t n ,t r p r e f s ro n i g r c n e lg c l s cu e .B s d o e f dn s h p t i i r h i i l
21 0 0年 1 2月
De . c 2 0 0l
文 章编 号 :10-522 1)613 —4 0 806 (0 00.0 20
阜新煤田阜新组煤层气地面开发的条件分析
梁 壮,葛 勇,李 洁,石 兆彬 ,高晓飞,马宇鑫
( 北 煤 田地 质局 勘 察 设 计 研 究 总 院 , 辽 宁 沈 阳 10 1) 东 10 3 摘 要 :为 解 决 该 区影 响 煤 层 气 地 面 井 的 布 设 及 提 高 产 能 问题 ,通 过 对 阜 新 煤 田煤 层 气 地质 、富 集 机 理 及 刘 家 区
第2 9卷第 6期
、0 . ,1 29 N o. 6
阜新盆地刘家区煤层气储层特征及产出特点
第 2 卷 第 5期 1
VO12l . N o. 5
辽宁工程技术 大学学报
J ur a fLi o ngTe hn ca o n lo a ni c i lUni ri ve s
20 0 2年 1 O月
Oc . t 2 0 0 2
0. 323× 1 -t 0 4 9×1- 03 6 0
.
使原应 力场 中形成的紧密状态 的 N E N 、N E 向断 E 裂 处 于张剪 或 引张 状 态 , 同时在 地层 中也形 成许 多 该 方 向 的 两 组 裂 隙 ,造 成 今 天 该 区 三 大 煤 层 群 ( 目标 层 ) 网状 割 理 和 外 生 裂 隙 系 统 极 其 发 育 , 为 煤 层 后 期 改 造 提 供 了有 利 条 件 。
// u 萋 \ l
.
层 的 发育特 征 、煤 储层 特 征 及排 采 试验 结 果进 行 综 合 分 析 ,作 出 合 理 解 释 , 提 出 今 后 施 工 煤 层 气 井 的布 井 方 案 。
d 7 8
/
1 研 究 区煤 层 气地 质概 况
阜 新 盆 地 位 于 新 华 复 系 第 三 沉 降 带 与 天 山 ~ 阴 山 东 西 复 合 构 造 带 、 赤 峰 ~ 铁 岭 断 隆 带 交 接 部 位 。 属 中 生 代 陆 相 断 陷 型 沉 积 盆 地 ,具 有 东 西 分
m 为 什 么 该 区 在 煤 层 。
刘 家 煤 层气 普 查 区构 造 纲 要 图
气 含 量 偏 低 和 煤 储 层 渗 透 率 极 低 的 条 件 下 能 获 得 很 理 想 的 产 气 量 。本 文 拟 对 该 区 煤 层 气 地 质 、 煤
阜新盆地白垩系沙海组煤层气系统(朱志敏,韩军,路爱平,罗丽萍,周家云,《沉积学报》2008.3)
阶段 Ñ 为沉降阶段, 从白垩纪沙海期到孙家湾期, 平
图 4 阜新盆地沙海组煤层气系统埋藏史 F ig. 4 Bur ia l h istory diag ram of Saha i Fo rm ation coa lbed
m ethane sy stem in Fux in Basin
煤层间距 /m
灰份 /%
最大 最小 平均 平均
1~ 4 2. 58 0. 83 1. 45
41. 03
1~ 5 4. 13 0. 84 2. 32 5. 00 0. 80 3. 50 36. 55
3~ 1 1. 47 0. 81 1. 00 150
100
120 28. 36
3~ 2 2. 59 0. 86 1. 65 4. 00 1. 00 2. 50 28. 43
东梁区位于阜新盆地中南部的东梁构造带, 面积 约 40 km2 ( 图 1) 。本区地层以太古界、元古界变质岩 系为基底, 之上沉积了下白垩统义县组、九佛堂组、沙 海组、阜新组、孙家湾组及新近系更新统 ( 图 2) , 其中 阜新组和孙家湾组遭受不同程度剥蚀, 在西北部沙海
¹ 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编号: 2005 cb221501 )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调项目 ( 编号: 199910010311) 资助。 收稿日期: 2007-07-02; 收修改稿日期: 2007-10-08
0 引言
含油气系统提出以来, 它在石油天然气领域减少 风险、降低成本、提高勘探效益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近年来, 随着对能源需求的增长, 人们将目 光投向非常规油气资源, 非常规含油气系统的研究逐 渐引起人们的注意 [ 1~ 6] 。 A yers系统总结了北美洛基 山造山 带 圣 胡 安 盆 地 和 粉 河 盆 地 煤 层 气 系 统 特 征 [ 6] ; Su等将煤层气系统思想成功应用到沁水盆地, 建立了沁水盆地煤层气系统并划 分有利区块 [ 7] ; 通 过以上研究认识到煤层气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 其 生 ) 储 ) 运 ) 聚都有别于常规油气, 煤层气系统也与 常规含油气系统有所区别 [ 6~ 8 ] 。尽管如此, 煤层气系 统研究仍相对薄弱, 尤其对于构造 ) 沉积特征复杂的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含煤盆地 [ 9 ] , 煤层气系统 有其不 同于构造 ) 沉积相对简单的北美和华北沁水盆地煤 层气系统的特殊性, 其研究有待深入。阜新盆地作为 我国重要 的煤炭 基地, 煤 层气 地质工 作开 展较 早。 / 六五 0和 / 八五 0期间, 盆地相继进行了煤层气国家 科技攻关项目, 而后, 国家计委、东北煤田地质局、辽 河石油管理局、美国煤层气 ( CBM ) 能源集团、阜新矿 务局等国内外单位均在这里开展过煤层气勘探开发 研究。目前, 盆地刘家区施工 11口煤层气井均获工 业气流, 为阜新市提供日产气量 2. 0 @ 104 m3以上的
阜新煤田刘家区煤层气赋存特征
阜新煤田刘家区煤层气赋存特征石兆彬1,程显东2(1.〇辽宁省东煤地质一七队有限责任公司,辽宁阜新123000;2辽宁省能源地质勘查开发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沈阳110011)摘要:阜新煤田刘家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和煤层气开采重要地区,该地区蕴含了丰富的煤炭资源和较高含量的煤层气,是我国未来的重点的煤层气开发区域。
合理有效地对该区域的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对于节约我国煤炭资源,缓解煤炭资源面临枯竭的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此外其被广泛的应用还有助于改善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的严峻局面,由此可见其蕴含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关键词:阜新煤田刘家区;煤层气;赋存特征作者简介:石兆彬(1982-),男,辽宁阜新人,研究方向:煤层气勘探,开采。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刘家区煤层气开采区位于辽宁省阜新市阜新煤田矿区中部,其矿区覆盖面积大约20平方公里,其为我国重要的煤层气开采区域,该区域煤炭资源极为丰富,其富含煤层气,因此我国在90年代末到20世纪初对此区域进行了深度开发,目前经过东北煤田地质局107勘探队的勘探,目前已经形成煤层气井八口,且单井日生产量超过3000m 3,其中最高的LJ-3煤层气井的日产出量高达7000m 3,由此可见此区域的煤层气开发潜力极大。
对于这一区域的煤层气赋存情况的掌握是对该区域合理学科开发的重要基础,因此文章基于此,展开对煤层气赋存相关问题的研究,为进一步煤层气的开发提供基础思路。
1煤炭资源相关资料概述分析刘家区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其为煤层气的形成、蕴藏提供着先决条件。
文章根据刘家区相关材料,重点分析了煤层和煤质相关资料。
(1)煤层相关资料概述。
根据相关资料分析,刘家区的煤层为中生界下的白垩阜新构造。
对于这一区域来说,其为阜新煤田的富煤层气中心区域,其煤层气含量极为丰富,其具体的表征为煤层层位全、并且对应的煤层厚度较大,这一区域有五大可开采煤层群,且煤层最大的累积可开采厚度平均在26.14~42.96m 。
阜新盆地刘家—王营区煤层气蕴藏特征研究
阜新盆地刘家—王营区煤层气蕴藏特征研究本文结合刘家—王营区煤层气调查实践,就其煤层气蕴藏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地质构造控制煤层、构造发育情况、盖层的有效性、岩浆活动、该区气体混合物成分情况和水文地质情况进行了论述。
提出了建议加大力度研究该区的煤层气勘探和开发的建议。
标签:刘家—王营区;煤层气;蕴藏特征研究引言:在含煤岩系(简称煤系)形成与演化过程中,煤系地层(包括煤层和岩层)里的有机质产出以甲烷为主的天然气,被称为“煤型气coal-type gas”,或称“煤成气coal generated gas”。
世界上很多常规天然气气藏的气源被论证为“煤成(型)气”。
煤型气属腐殖型气,其成分以甲烷为主。
自上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煤层气地面开发”试验,取得商业化开发成功。
煤层气作为一个新型、潜在的能源已被世界各国所关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对煤层气的研究并在山西晋城辽宁铁法、阜新等地进行了煤层气勘探工作.1.地质构造特征及煤层阜新盆地位于新华复系第三沉降带与天山—阴山东西复合构造带、赤峰~铁岭断隆带交接部位。
属中生代陆相断陷型沉积盆地。
刘家—王营区位于阜新盆地中部主要为北东一北北东向斜构造,西北翼略陡,倾角8~20。
东南翼较缓,倾角5~12。
该向斜纵贯全区,为其轴部在工作区西部抬起,向东倾伏在西部被平安F2号断层切割。
刘家区向斜两翼倾角较缓,向斜影响宽度较大,从而形成向斜覆盖大部分区域的格局。
这一向斜构造为煤层气的赋存储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向斜构成的岩层应力分布状态,呈上部岩层为压应力,下部岩层为张应力的状态。
这样煤岩层由于张应力作用,使割理、节理、微孔隙得以扩张,形成良好的煤层气储集空间,空间的扩大降低了解吸压力,也有助于煤层中吸附气的吸出,有利于煤层气的产出。
全区发育五大煤层群,其中三大主要煤层群。
自上而下为:孙本煤层群、中间煤层群、太平煤层群。
这三大层群也是研究区煤层气地面开发的目标层。
2.构造发育王营矿与刘家区平西F2断层划界,它是影响该区煤层气开发井网布和区块划分的断裂构造在长期的地质演化中,构造应力使原来的张性转为压性、压扭性,断层带内充填有较宽的糜棱岩化带、断层泥砾岩带,呈现出挤压作用下的闭合状态从而对煤层气顺层运移起到阻隔作用也阻止煤层气向外运移。
阜新盆地王营-刘家煤层气藏成藏机理
阜新盆地王营-刘家煤层气藏成藏机理
阜新盆地王营-刘家煤层气藏成藏机理
王营-刘家煤层气藏是阜新盆地最具开发前景的两个煤层气藏.从成藏条件(包括煤层空间展布、资源丰度、储层特征、封闭条件)和成藏过程(煤层气的形成和地下水动力学特征)两个方面对其成藏机理进行了系统探讨.提出:(1)王营-刘家煤层气藏主要以多煤层、巨厚煤层为特征.煤层气含量在6~10 m3/t左右,资源丰度巨大;(2)这两个煤层气藏形成于古近纪,新近纪至今为调整改造阶段,二者的边界为平安F2断层;(3)早白垩世末期主煤层就已经成熟并开始生烃(R0=0.5%~0.8%).次生热成因、次生生物成因气并存.喜山期的岩浆活动造成煤的接触变质并发生二次生烃,但影响有限;(4)该煤层气藏形成后的调整与改造都利于煤的储气能力增加;(5)岩墙的存在沟通了所有含水层和煤层,从而造成多煤层统一成藏.图5,参12.
作者:苏现波林晓英柳少波SU Xian-bo LIN Xiao-ying LIU Shao-bo 作者单位:苏现波,林晓英,SU Xian-bo,LIN Xiao-ying(河南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3)
柳少波,LIU Shao-bo(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刊名: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2007 22(1) 分类号:P618.11 关键词:阜新盆地气藏边界煤层气成藏机理煤层气聚散史。
阜新盆地东梁区浅层天然气成藏特征
阜新盆地东梁区浅层天然气成藏特征
朱志敏;崔洪庆;宋文杰
【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
【年(卷),期】2006(026)004
【摘要】研究和评价了阜新盆地东梁区浅层天然气藏的成藏特征,认为气源岩为白垩系沙海组4段泥岩和沙海组3段煤层,巨厚的泥岩和煤层有强大的生烃能力,储层为低孔低渗的沙海组3段砂岩,沙4段泥岩、粉砂岩是区域性良好盖层,沙4段泥岩、沙3段煤层和沙3段砂岩由于渗透率的不同形成了完整的岩性圈闭.东梁背斜沙海
组的圈闭面积达10 km2,且向东南延伸呈穹隆构造,封闭良好,对天然气形成了一个
良好的局部背斜圈闭.研究表明该区沙3段砂岩储层紧邻气源岩,盖层条件良好,局部圈闭,形成"上生下储型"和"自生自储型"的小型浅层气藏.
【总页数】3页(P18-20)
【作者】朱志敏;崔洪庆;宋文杰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
工程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
【相关文献】
1.阜新盆地东梁区地热资源地质条件分析 [J], 许丕伟
2.阜新盆地东梁区地热地质特征探讨 [J], 秦建义
3.阜新盆地东梁区浅层致密砂岩气气源岩特征 [J], 朱志敏;陈岑;孙祥
4.阜新盆地东梁区地热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前景 [J], 王晓明
5.准噶尔盆地玛东斜坡百口泉组岩性油气成藏特征——以陆梁油田YB4井区为例[J], 刘明杨;张永波;谭建华;路建国;沈伟;佟莹;张雷;刘长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阜新盆地白垩系阜新组煤层气系统
阜新盆地白垩系阜新组煤层气系统朱志敏;沈冰;路爱平;闫剑飞【期刊名称】《石油勘探与开发》【年(卷),期】2007(034)002【摘要】运用非常规含油气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阜新盆地煤层气系统地质特征.阜新组孙家湾煤层组、中间煤层组和太平煤层组是煤层气的生储层.阜新组上部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为阜新组煤层气的盖层,盖层条件中等.上覆岩层是阜新组上部及孙家湾组.阜新组煤层的第一次生气高峰出现在孙家湾期末,此时镜质体反射率最大达到0.67%;后来喜马拉雅期辉绿岩的侵入导致煤层到达第二次生气高峰,在靠近岩浆侵入位置的局部地区镜质体反射率最大达到4.95%;另外,地表降水下渗带入细菌导致煤层产生大量次生生物气,而后进入煤层气保存期.煤层气系统的关键时刻是古近纪晚期.阜新组煤层气系统的特征表明,盆地阜新组煤层气具备进一步勘探开发的前景.图5表3参37【总页数】6页(P181-186)【作者】朱志敏;沈冰;路爱平;闫剑飞【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东北煤田地质局107勘探队;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32.2【相关文献】1.阜新煤田早白垩世阜新组煤层中分散角质层的研究 [J], 刘俊杰;梅美棠2.阜新盆地白垩系沙海组煤层气系统 [J], 朱志敏;韩军;路爱平;罗丽萍;周家云3.辽西阜新盆地下白垩统沙海组油源再认识 [J], 肖飞;赵洪伟;李永飞;张海华;甄甄;张德军;秦建义;吴桐4.辽宁阜新盆地下白垩统沙海组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 [J], 蔡厚安;李宝芳;邵龙义;徐德斌;邵凯;周园园5.内蒙古开鲁盆地早白垩世阜新组孢粉组合 [J], 李凤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煤层气系统——一种非常规含油气系统
煤层气系统——一种非常规含油气系统
朱志敏;沈冰;闫剑飞;崔洪庆
【期刊名称】《煤田地质与勘探》
【年(卷),期】2006(034)004
【摘要】为了更加有效地预测煤层气分布,指出煤层气有利勘探区域,引入了含油气系统来研究煤层气.煤层气系统是由煤层和其中的煤层气及煤层气藏形成所必需的一切地质要素和作用所组成的天然系统,其中的地质要素包括煤层及其顶底板,作用是煤层气的生成、储集和保存等.煤层气系统的建立和研究,为煤层气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以及一套煤层气勘探研究的程序和框架.【总页数】3页(P30-32)
【作者】朱志敏;沈冰;闫剑飞;崔洪庆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0;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辽宁,阜新,1230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1
【相关文献】
1.非常规EILog-06测井系统在山西煤层气的应用 [J], 张凯亮;冯雷;张晗;汪正超
2.非常规EILog-06测井系统在山西煤层气的应用 [J], 张凯亮;冯雷;张晗;汪正超;
3.含油气系统模拟在非常规资源勘探中的实际应用 [J], Bjorn
WYGRALA;Kenneth PETERS;Alexander NEBER;
4.含油气系统是一种动态平衡系统 [J], 时志强
5.非常规与常规统一的含油气系统之初探 [J], 胡宗全;郑伦举;申宝剑;陈刚;刘忠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阜新盆地东梁区浅层天然气成藏特征(朱志敏,崔洪庆,宋文杰,《天然气工业》2006.4)
天然气工业
2006 年 4 月
阜新盆地东梁区浅层天然气成藏特征
朱志敏1 崔洪庆2 宋文杰2
(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 用研究所 2.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朱志敏等. 阜新盆地东梁区浅层天然气成藏 特征. 天然气工业, 2006, 26( 4) : 18- 特征, 认为气源岩为白 垩系沙海组 4 段泥岩和 沙 海组 3 段煤层 , 巨厚的泥岩和煤层有强大的生烃 能力, 储层为 低孔低 渗的沙 海组 3 段 砂岩, 沙 4 段 泥岩、粉砂岩 是 区域 性良好盖层, 沙 4 段泥岩、沙 3 段煤层和沙 3 段砂 岩由于 渗透率的 不同形 成了完 整的岩 性圈闭。东 梁背斜 沙 海组 的圈闭面积达 10 km2 , 且向东南延伸呈穹隆构造, 封闭良好, 对天然气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局部背斜圈 闭。研 究 表明该区沙 3 段砂岩储层紧邻气源岩, 盖层条件良好, 局部圈闭, 形 成/ 上生下储型0 和/ 自生自储 型0 的小型浅层 气 藏。
图 2 东梁区天然气生储盖组 合示意图
# 19 #
地 质与勘探
天然气工业
2006 年 4 月
3. 圈闭 低孔渗砂岩级别以上储层, 必须有局部圈闭才 能成藏[ 3] , 所以浅层致密气藏只要具有局部的圈闭 即可成藏, 既可出现在常规构造圈闭中和隐蔽的岩 性或地层圈闭中, 也可出现在构造、岩性复合型圈闭 中[ 8] 。 东梁背斜是东梁区的主体构造, 属于同沉积背 斜, 而且具有继承性, 虽然从圈闭的角度是一个理想 的闭合储气背斜圈闭, 但是由于同沉积背斜具有顶 薄翼厚的特点, 使上部阜新组遭受冲刷剥蚀, 气体逸 散, 形成大气藏的可能性较小。但该背斜对沙海组 的圈闭面积达 10 km2 , 且向东南延伸呈穹隆构造, 封 闭良好, 所以该背斜对天然气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局 部背斜圈闭。该区断层 在阜新组 和沙海组 不相吻 合, 上下不连通。在沙海组断层少而规整, 且属于正 断层, 断层封闭性较好, 与上部岩层连通性差, 也有 利于沙海组致密砂岩气藏的形成。沙四段泥岩、沙 三段煤层和沙三段砂岩由于对天然气渗透率的不同 形成了完整的岩性圈闭。以上几种条件共同形成了 沙三段的致密砂岩气藏。故东梁区沙海组圈闭类型 为岩性圈闭和构造圈闭的复合圈闭( 见图 3) 。
阜新煤田王营—刘家区煤层气向斜控气研究(朱志敏,宋文杰,崔洪庆,《天然气地球科学》2004.6)
非常规天然气:煤层气收稿日期:2004-08-19;修回日期:2004-10-10.作者简介:朱志敏(1978-),男,四川绵竹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煤层气地质学习与研究.阜新煤田王营—刘家区煤层气向斜控气研究朱志敏,宋文杰,崔洪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阜新123000)摘要:通过研究王营—刘家区煤层气地质特征和分析向斜构造的力学特性及其对煤层气的控制作用,认为向斜构造是该区煤层气的主控因素。
向斜上层渗透率和含气量较低,对渗透率和含气量相对较高的下层起到封盖作用;向斜下层渗透率和含气量较高,所以煤层气的勘探和开发应以向斜下层煤层为主要目的层进行。
关键词:煤层气;向斜;王营-刘家区;控气中图分类号:TE 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926(2004)06-0673-030 引言岩石的含气饱和度依赖于气体生成和散失的动态平衡,低孔低渗的含气层是非常规气藏的主要存在形式,气体的运移和散失主要取决于气体的扩散作用[1]。
所以在自然状态下,煤层气顺煤层由深部向浅部,由压力大的部位向压力小的部位、由浓度高的部位向浓度低的部位扩散、运移,而褶皱则可能造成封闭的储集场所。
王营—刘家区位于阜新盆地中部,煤层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进行较早[2]。
控制该区煤层气资源高产富集的地质因素很多[3,4],但向斜构造是最主要的控制因素。
1 向斜控气机理1.1 向斜构造受力分析在自然界中,岩层一般粘接很牢,成为一套整体,在地层中受到围岩、自重、地应力等的共同作用,当作用在其上的合力表现为弯矩M 时,岩层就会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褶皱。
根据褶皱的形态和组成褶皱的地层,将褶皱分为背斜和向斜2种形式。
如图1所示,岩层在弯矩M 的作用下,弯曲形成向斜,向斜上部的岩层称为向斜上层,向斜下部的岩层称为向斜下层。
对于向斜上层截面来说,截面上某点处的正应力值越往上部岩层越大,向斜下层截面上某点处正应力值越往下部岩层越大。
图1 向斜受力示意1.2 向斜上、下层力学特征与控气机理向斜上层在弯矩M 作用下,表现为受挤压作用而压缩,岩层在挤压作用下向向斜轴部移动增厚,并产生小型褶皱或压性断裂。
辽宁阜新盆地煤层气地质条件模糊综合评判
辽宁阜新盆地煤层气地质条件模糊综合评判朱志敏;沈冰;刘飞燕【期刊名称】《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年(卷),期】2006(17)3【摘要】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评价阜新盆地煤层气地质条件,解决了盆地煤层气地质条件评价的复杂性和模糊性.选取煤层厚度、埋藏深度、资源量、含气量、渗透率、煤储层压力、围岩条件等7项指标作为盆地煤层气地质条件模糊评判的评价指标,构成模糊评价因素集.将其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和差5个级别.以阜新盆地煤层气地质特征为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划分盆地煤层气地质因素等级,从而构阜新盆地煤层气地质条件模糊评判矩阵.根据专家调查结果,确定以上各评价指标对总评价的权重为(0.0139,0.0039,0.0776,0.1837,0.5219,0.0745,0.1245).最后,得出阜新盆地煤层气地质因素模糊综合评价取值为0.278245.所以阜新盆地煤层气地质条件较好,适于进行煤层气开发利用.【总页数】3页(P77-79)【作者】朱志敏;沈冰;刘飞燕【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1【相关文献】1.沁水盆地中东部地区煤层气页岩气储层地质条件研究及r共采有利区预测 [J], 周宝艳;苏育飞;魏子聪;徐强2.《中国煤层气盆地》、《中国煤层气盆地图(1/500万)》和《中国煤层气盆地图集》系列著作出版 [J], 高长林3.吐哈和三塘湖盆地水文地质条件对低煤阶煤层气的影响 [J], 李志军;李新宁;梁辉;王瑞英4.沁水盆地南部柿庄南区块煤层气开采水文地质条件研究 [J], 李俊豪5.沁水盆地主力煤层水文地质条件\r及其对煤层气开发的影响 [J], 刘丹丹;吴献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煤层气地震勘探中的静校正方法
煤层气地震勘探中的静校正方法
刘占族;曹孟起;孙军晓;陈院生;晏丰
【期刊名称】《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年(卷),期】2012(047)003
【摘要】静校正技术是煤层气地震数据处理的核心技术。
基于沁水盆地煤层气地震资料的特点,本文简析了不同静校正方法的原理,通过对实际资料的深入分析和对静校正方法的反复研究与试用对比,探索得到一套综合利用折射波静校正、初至波剩余静校正和反射波剩余静校正等技术的有效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该区煤层气资料的静校正问题,为深化研究该区煤层的地质构造特征以及进行煤储层的裂缝预测和含气性检测奠定了良好基础。
【总页数】5页(P425-429)
【作者】刘占族;曹孟起;孙军晓;陈院生;晏丰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资料处理中心华北分院,河北任丘062550;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河北涿州072751;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资料处理中心华北分院,河北任丘062550;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资料处理中心华北分院,河北任丘062550;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资料处理中心华北分院,河北任丘0625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1
【相关文献】
1.地震勘探几种静校正处理方法探讨
2.折射静校正方法在山前地带煤田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3.层析反演静校正方法在煤田地震勘探中的应用研究
4.层析静校正方法在页岩气地震勘探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5.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高密度地震勘探中静校正问题解决方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常规天然气:煤层气收稿日期:2004-08-19;修回日期:2004-10-10.作者简介:朱志敏(1978-),男,四川绵竹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煤层气地质学习与研究.阜新煤田王营—刘家区煤层气向斜控气研究朱志敏,宋文杰,崔洪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阜新123000)摘要:通过研究王营—刘家区煤层气地质特征和分析向斜构造的力学特性及其对煤层气的控制作用,认为向斜构造是该区煤层气的主控因素。
向斜上层渗透率和含气量较低,对渗透率和含气量相对较高的下层起到封盖作用;向斜下层渗透率和含气量较高,所以煤层气的勘探和开发应以向斜下层煤层为主要目的层进行。
关键词:煤层气;向斜;王营-刘家区;控气中图分类号:TE 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926(2004)06-0673-030 引言岩石的含气饱和度依赖于气体生成和散失的动态平衡,低孔低渗的含气层是非常规气藏的主要存在形式,气体的运移和散失主要取决于气体的扩散作用[1]。
所以在自然状态下,煤层气顺煤层由深部向浅部,由压力大的部位向压力小的部位、由浓度高的部位向浓度低的部位扩散、运移,而褶皱则可能造成封闭的储集场所。
王营—刘家区位于阜新盆地中部,煤层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进行较早[2]。
控制该区煤层气资源高产富集的地质因素很多[3,4],但向斜构造是最主要的控制因素。
1 向斜控气机理1.1 向斜构造受力分析在自然界中,岩层一般粘接很牢,成为一套整体,在地层中受到围岩、自重、地应力等的共同作用,当作用在其上的合力表现为弯矩M 时,岩层就会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褶皱。
根据褶皱的形态和组成褶皱的地层,将褶皱分为背斜和向斜2种形式。
如图1所示,岩层在弯矩M 的作用下,弯曲形成向斜,向斜上部的岩层称为向斜上层,向斜下部的岩层称为向斜下层。
对于向斜上层截面来说,截面上某点处的正应力值越往上部岩层越大,向斜下层截面上某点处正应力值越往下部岩层越大。
图1 向斜受力示意1.2 向斜上、下层力学特征与控气机理向斜上层在弯矩M 作用下,表现为受挤压作用而压缩,岩层在挤压作用下向向斜轴部移动增厚,并产生小型褶皱或压性断裂。
此时煤岩层中的裂隙和孔隙被压密、压实而闭合,阻止了下部煤层气的向上逸散,为保存下部的煤层气提供了良好的盖层,有利于煤层气的富集。
反之,向斜下层在弯矩M 作用下,表现为受引张作用而拉伸,岩层在引张作用下岩层厚度变薄,并产生张性断裂或折裂面。
这样,煤层中的割理、节理、微孔隙得以扩张,形成良好的煤层气储集空间,空间的扩大降低了解吸压力,也有助于煤层中吸附气的解吸。
同时,这些扩张的裂隙系统大大提高了煤层的渗透率,为煤层气的运移提供了通道。
因此,向斜下层煤层气丰富,向斜上层作为良好的盖层可阻止下层煤层气的向上运移,当达到一定资源量时,向斜下层煤层气即可优先开采。
第15卷第6期2004年12月天然气地球科学NAT URAL GAS GE OS CIENCEVol.15No.6Dec. 20042 王营—刘家区向斜控气分析2.1 王营—刘家区构造地质概况本区位于阜新盆地中部,区内主要的构造为王营—刘家向斜。
该向斜走向NE ,西北翼较陡,倾角8°~20°,东南翼较缓,倾角5°~12°,向斜总体舒缓、对称,核部地层厚度大,有巨厚的阜新组煤层赋存。
分布范围从王营—刘家区向西南延至伊吗图区,形成了向斜覆盖大部分区域的格局。
向斜中部被平安F 2断层切割,划分为王营和刘家2个区域(图2)。
图2 王营—刘家区构造示意 区内断层较少,均为正断层,较多分布在区域周边,对煤层气的保存无太大影响。
平安F 2断层是区内最大的一条断层,矿井调查资料显示,临近该断层裂隙发育,导水性好,但含气量无明显增加。
该区岩浆岩只有第三纪辉绿岩,为喜山期运动的产物,以岩墙、岩床为主产出,对煤层气的影响较大。
辉绿岩的侵入活动大大提高了煤的变质程度,从而提高了煤层气的生气量。
2.2 王营—刘家向斜对煤层渗透性的控制煤层渗透性决定着煤层气在煤层内运移的难易程度,总体受煤层内裂隙和孔隙网络的连通性的控制(图3)。
向斜上层的水泉、孙家湾煤层挤压强烈,煤层层理和原生构造消失,煤中构成甲烷层流的宏观和微观裂隙及大孔不复存在,煤层渗透性差且不均匀。
向斜下层的中间、太平、高德煤层受到拉伸,煤体结构以碎裂结构为主,渗透性好,煤层气含量较高。
与此同时,王营—刘家向斜总体舒缓,所以在下部煤层缓倾带,挤压、滑动构造微弱,煤层层理清晰完整,宏观与微观裂隙发育,且裂隙基本无充填,连通性好,所以渗透率高,加上上覆盖层致密完整,封闭条件较好,所以该区是煤层气开发的有利区段。
图3 王营—刘家区煤层走向剖面1水泉层;2孙家湾层;3中间层;4太平上层;5太平下层;6高德层2.3 王营—刘家向斜对煤层气含量的控制煤层气含量总体随煤层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该区缓倾向斜煤层埋深均大于500m (表1),煤层气含量较高,且上覆盖层封闭条件好,煤层气不易于逸散,有利于煤层气的储集保存。
3 结论考虑到煤层在向斜中的相对位置,将向斜划分为向斜上层和向斜下层并分析了其对煤层气的控制表1 刘家区煤层理论含气量计算结果[1]煤层段储层压力(M Pa)理论含气量(m 3/t )孙本层 6.748.72中间层 6.7479.41太平层8.23810.17作用,打破以往仅仅以向斜轴部和翼部来分析对煤层气的控制作用。
王营—刘家区煤层气主要受到该区舒缓向斜控674 天 然 气 地 球 科 学 Vol.15制,向斜上层煤岩层渗透率和含气量低于向斜下层煤岩层,该向斜对研究区煤层气形成了较好的圈闭。
在开采和勘探该区煤层气时,应充分考虑以上情况,应以向斜下层的中间、太平、高德煤层为主要目的层合理地勘探和开发。
参考文献:[1] Welte D H.Gas Generation and M igr ation in the Deep BasinGas Field [C ].AAPG M emoir 38,1984.[2] 赵明鹏,王宇林,梁冰,等.煤(岩)与瓦斯突出的地质条件研究——以阜新王营矿为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9,10(1):14-19.[3] 张俊宝.对阜新煤田刘家区影响煤层气地质因素的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22(6):764-766.[4] 张俊宝,何玉梅.阜新煤田辉绿岩活动规律及对煤层气赋存的影响[J ].煤矿开采,2003,8(3):21-22.THE STUDY OF SYNCLINE CONTROLLING C OALBED METHANEIN WANGYING -LIUJIA DISTRICT IN FUXIN C OAL FIELDZHU Zhi -m in ,SON G Wen -jie ,CUI Hong -qing(L iaoning T echnical University ,Fux in 123000,China )Abstract :T hr oug h the study o f the geolo 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albed methane in Wang ying -liujia dis-tr ict ,T 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yncline and its contr olling o f co albed methane is analy zed .It is illus-tr ated that the sy ncline is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the permeability and gas content of the superstratum of syncline is much lo wer,so it closes ov er the underlayer of syncline w ho se per meability and gas co ntent is hig her .T herefo re ,prospecting and ex ploitation o f coalbed methane should be carried thr oug h seams in w hich lies in underlayer of sy ncline.Key words :Coalbed m ethane;Sy ncline;Wangy ing -liujia;Gas-contr olling.(上接第649页)[15] 沈平,徐永昌.中国陆相成因天然气同位素组成特征[J].地球化学,1991,(2):144-152.[16] 徐永昌,沈平,刘文汇,等.天然气中稀有气体地球化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47-73.DISCUSSION ON DEEP GAS GEOCHEMIC 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BONAN SAG ,JIYANG DEPRESSIONSONG M ing -shui,ZHANG Xue-cai(Exp loration Dep ar tment of Shengli Oilf ield Comp any ,SI N OPE C ,D ongy ing 257000,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emical co mposition ,carbon isotope ,hydrogen isotope and no ble gas isotope researches,the deep gas of Bonan sag display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rmal acco mpanying g as w ith crude oil,w ith hig h contents of heavy hy drocarbons.T he genesis of the deep gas may not be hig h m ature to over mature sour ce rocks .The char acter istics of carbon and hydrog en isotope composition show that the deep gas of Bonan sag m ix ed by biog enic gas ,therm genic gas and coal -fo rmed gas .The noble gas (He )isotope of the deep gas fro m Bonan sag indicated that the accompany ing gas w ith crude oil in the sag is typical cr ust type g as,w ithout clear mantle type g as.Based on the low frequency o f deep fault activity ,Bonan sag pr ovided a advantaged geolo gic area fo r deep oil and g as accumulatio n .Key words :Bo nan sag ;A cco mpanying g as w ith crude oil;Carbon and hy dro gen isotope;Noble gas iso-to pe.675No.6 朱志敏等:阜新煤田王营—刘家区煤层气向斜控气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