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地域文化的背景、成因与特色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阜新地域文化的背景、成因与特色研究报告

王紫晨崔英芬吴羡虹郭靖华

地域文化,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

文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可定义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中物质文化,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生产工具以及乡村、城市等,是文化要素或者文化景观的物质表现方面。狭义的文化即精神文化,指人类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思想意识、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科学技术、风俗习惯、教育、法律等。地域文化的主要内涵,主要是指地域范围内的人们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地域文化的基本属性:一是独特性。任何文化都是地域性的知识体系,只是不同的文化涵盖的范围不同。二是传统性。文化是历史性的产物,文化的形成源于人类长久的发展和积累。三是多元性。地域文化的内涵、表现形式等都不是完全同质的。四是界限的模糊性。地域文化和区域文化有联系,也有区别。区域文化的界限是清晰的,而地域文化的界限是模糊的,要想精确地标出具体的地域文化边界是不容易的。五是

行政区划的限定性。虽然有的地域文化的地域是以自然实体为基础的,如泰山文化,但一般地域文化的地域都是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如山东地域文化,从特定意义上讲,有的时候一种政治实体就是一个文化体系。

不同个性特质、各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是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地域文化的发展既是地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窗口和品牌,也是招商引资和发展旅游等产业的基础性条件。

一、阜新地域文化的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即地域文化的地理背景,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围中的人群,必须依赖着自然提供给他的条件,进行他的文明建构,展开他的文化历程。在中国这个辽阔的疆域上,正是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才形成了诸多不同的地域文化。因此,了解一个地域文化的总体特征,从地理环境方面进行观察是十分必要的。产生和发展地域文化的地理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地理环境,如地质、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海陆分布等;二是人文地理环境,如行政区划、人口、民族等。

1、地理位置阜新地域东与沈阳市的康平、法库两县

毗邻,西与朝阳市辖北票市接壤,南邻锦州市的义县、北镇市、黑山县和沈阳市的新民市,北靠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的奈曼旗、库伦旗和科尔沁左翼后旗。全境呈矩形,中轴斜交于北纬42°10′和东经122°0′的交点上。全地区东西长170公里,南北宽84公里,总面积10355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规划区面积674.02平方公里。

阜新地域南靠近渤海辽东湾,距营口港200公里;西连锦州,距锦州港110公里,与京津地区隔海相望,是环渤海经济区的组成部分。阜新市与省会沈阳市直线距离147.5公里,是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城市之一。

2、地质构造阜新地域的大地构造处于阴山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中段东端与大兴安岭—大行山新华夏系构造隆起带的交接部位。属华北地台边缘,中朝准地台的内蒙地轴和燕山台褶皱带的一部分。

阜新地域所处位置的地壳厚度总体上具有东薄西厚、北薄南厚的特点。彰武县一带地壳厚33.5公里;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北部厚35.5公里;阜新—义县盆地厚35.5—37公里。

阜新陆地的形成和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太古代(距今40亿年—25亿年)晚期,这里由火山喷发和花岗石岩桨硬结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古陆核。在22亿年前的鞍山运动时期,阜新地域南部和辽河流域一起下沉,形成海洋。约18亿年前的五台运动对阜新地域影响极大,印支运动地

壳上升,大部分露出水面,产生一系列东西向断裂,并伴随中酸岩浆的侵入活动,形成角闪岩、闪长岩和花岗岩等岩体。到元古代(距今25亿年—6亿年)晚期,作为内蒙古古陆的东缘,阜新最早的陆地浮出水面。这期间,形成铁、金、石油、石灰岩等多种矿藏资源。到中生代(距今2.25亿年—6500万年)晚期,受燕山运动的印象,在底层不断上升中,阜新这块狭长的地带却相对下降,形成了阜新盆地。盆地内形成许多湖泊及早则,为煤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在海州露天矿的岩层层面发现有六七种恐龙的脚印和尾迹,说明在阜新盆地成煤期有许多恐龙在这里生活。到新生代(距今6500万年—200万年),阜新地域的地貌最后形成。这期间,气候波动大。最初全球气温上升,阜新地域的植物除少量的松杉外,大都是阔叶林。后来全球性的气温下降,生长在阜新地域的热带和亚热带阔叶林大量减少,草本植物开始逐渐占领地貌。距今200多万年,自然界多次出现冰期,东北地区曾经4、5次冰川作用,致使动植物随着气候的变化,耐寒的松、柏、杨、柳、榆树相继生长起来。在新生代,今阜新地域又进入一个新的构造运动阶段,即喜马拉雅山运动阶段。阜新地域整体以上升运动为主,形成低山丘陵,山间河谷形成坡积、洪积及冲积平原。

3、地势地貌阜新地域北为科尔沁沙地,东接辽河平原,西连努鲁儿虎山,西南为医巫闾山脉,属内蒙古草原与

华北石质山地过渡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南高,东北低。海拔最高点为西北部的乌兰木图山,831.4米;海拔最低点为东南部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十家子镇南甸子村,48.5米。

阜新地域丘陵山地分布较广,占总面积的58%,风沙地占19%,平原地占23%。境内主要山脉有乌兰木图山、骆驼山、大青山、青龙山、海棠山和伊吗图山等。

低山丘陵区,主要分布在阜新地域西南部,属于医巫闾山山脉向东北的延伸部分,地势雄伟壮观。有超过海拔500.0米山峰300多座。高低不等的丘陵散布在这些山脉中间,成为低山丘陵区。范围包括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国华乡、卧凤沟乡的少部分;新民镇、大板镇大部分地区,富荣镇、太平区水泉镇、新邱区长营子镇的少部分地区,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巴镇和苍土乡的部分地区。在大巴镇南部道不代村往北,低山丘陵向两侧分支:东侧到苍土乡与大巴镇间的北大山,西侧隔河延伸到关山(海拔438.0米)。

散山丘陵区,处于细河盆地北侧,是小松岭山脉和努鲁儿虎山脉向东北延伸部分,山地呈零散分布,形成各占一方的格局。丘陵海拔在200.0~500.0米之间,错落起伏,遍布全区。从东往西包括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平安地镇、旧庙镇、塔营子镇、扎兰营子镇、务欢池镇、沙拉镇、招束沟镇、阜新镇、哈达户稍镇、八家子镇、大五家子镇、红帽子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