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因子的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因子的表达
摘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本文以地域文化研究为出发点,针对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缺失所造成的各种问题,通过理论、实例分析等方法,提出了建筑设计应注重文化的地域性,同时,关注建筑的地域要素,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交流;注重民族、民间特色。最后试图结合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现状,总结出建筑创作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建筑设计;全球化;地域文化
建筑是与人类文明史紧密相连的,并形象而具体地反映着人类的文明,代表了一个时代最高水平的建筑,实际上也表达了时代精神。人们正是通过建筑这面镜子来认识历史,了解历史及其深层所蕴藏的内涵。着名的芬兰建筑师与规划学家伊里尔·沙里宁(Eliel Sarinen)曾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在全球信息、物流迅速发达的今天;在世界民族文化日益频繁交流的情况下,建筑师如何整合自然环境的建筑语汇,设计出能延续人文传统特征的建筑空间,反映地域文化和特色的建筑尤为显得突出和重要。
一、对地域文化与建筑的解读
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域内文化的总和,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域特征、历史状况等特殊性,形成了文化的地域特征,这些特征是动态的、发展的。每个地区是通过建筑艺术来表现该地区人们的文化水准、民族风情、价值取向和对建筑审美的追求。建筑是地域文化的主要载体,地域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建筑这道门槛作为文明的标志比任何其他标志都鲜明,尤其象我国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大国,有着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深厚的文化。不同的地域风格,不同的民族背景,不同的历史传统,熔铸出不同品格的地域文化。如:位于我国西部的贵州省,除汉族外,世居的少数民族有15个,人口约120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5%。贵州的地域文化特征就表现为多元、多样、多层次的特点,这种多元、多样、多层次的跨文化特征对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也很大,文化对抗与文化交流形成复杂的文化心理结构和复杂的地域文化特色,显然有别于“草原文化”、“雪域文化”之类。
地域文化从整体上决定一个地区人们的价值取向,具有导向作用。而人们的精神除了受到生活水平、社会环境、社会事件等因素的影响外,其主要还受地域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影响地域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这个地域的建筑,优秀的建筑可以代表一个地域的精神面貌,反映地域人群的特点及文化内涵、审美情趣以及价值取向等,是地域的灵魂,也是一
个地域综合竟争力的重要体现,能够形成良好的地域精神与道德风尚。比如:遵守秩序、讲究公德、待人热情友好、乐于助人、诚信友善等。任何一个民族、地域的文化必须是开放地与世界交流,不断汲取营养而发展状大,同时,又应发扬地域文化中的精髓,使地域特征更为明显。例如,我国的哈尔滨市,它包容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与风情,通过对欧式建筑的保留与修复,对重点地带的建筑也做到尽量与周围环境的一脉相承,形成了哈尔滨市自己独特的韵味,体现了哈尔滨人的博大胸襟,并展示了哈尔滨“博大”的城市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全球化背景下建筑设计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建筑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西方古典主义首先登陆中国大陆,中国本土建筑师开始体验东方形式与西方逻辑的融合。20世纪80年代后期,功能主义风行全国,否定大屋顶的民族形式而追求现代主义的功能蔚然成风,特别是中国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建筑文化正受到来自西方多元文化的冲击。20世纪90年代,改良的功能主义开始兴起,推崇民族情调为时尚。正如日本着明建筑大师矶崎新所讲:“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有种新自由主义经济,象征主义的微风又吹遍大地”。“小资情调”的建筑不断涌现。进入21世纪,中国本土建筑又悄然兴起,建筑
思想展开了全新的设计理念探索,如何在“意”的发展下激活思想,创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建筑风格,成为人们关注的核心内容。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除了具有巨大的建设量、惊世骇俗的地标建筑以及设计团队风格的多样化以外,建筑品质普遍滞后于外观形象的创新。大型公共建筑方面,各大城市的国家级和城市级重点项目几乎全都由处国建筑师包揽,新奇怪异的造型使中国建筑迅速挤进了国际建筑创意的第一方阵。如北京的“鸟巢”和广州的“小蛮腰”等。但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去分析,各城市自己本土风格的建筑还不很凸显,追求奢华、光怪陆离、千篇一律、千城一面在不同程度上还表现在我国各大中城市。住宅地产开发方面,崇洋心态体现在西洋风格楼盘上,除了非洲以及南美洲,所有的西方建筑风格在中国楼市上都能找到复制品,各地都有罗马家园、威尼斯花园、欧陆经典等这样的楼盘,这些都反映出在文化上的不自信。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越是时髦的东西寿命越短,浮华如过眼云烟。建筑与城市的价值是需要文化的积淀以及前瞻性的眼光,一座城市的价值更多地是依靠技术品质和文化内涵来进一步提升。
三、全球化背景下建筑设计的对策
中国特色的文化土壤与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中国的建筑艺术和建筑实践从奴隶社会到
封建社会,经历了十分完善的发育过程,并承载着有着960万km2的广阔国土,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有着56个民族和超过3000年有文字记载历史的厚重文化,使中国建筑艺术在整个中华文明之树中独放异彩。随着时代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审美心理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当代西方现代建筑各种理论思潮、流派如洪水般的涌入,建筑创作思想空前活跃。如何继承和汲取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并能充分体现时代的精神,反映地域风貌,通过建筑这一文化载体来具体体现地域文化,并表达一个地域人们的文化水准和对建筑审美的追求,是值得每一个建筑师去认真思考的。
(一)牢固树立植入地域文化因子的理念
建筑师在建筑创作过程中,如何把当地人们的审美、价值取向、风俗、生活方式、心理需求、思维模式等因子,通过主动的创作构思过程,对地理环境、经济基础、民族风情等方面培育文化特质的土壤进行综合分析,从根本上创建新的思路,并将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作为两个重要设计因子着手进行综合设计,再兼顾易维护性、和当地环境的亲水性、适应性并注意与当地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等,最后在形象化、现实化的成果中得以表现,创造出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反映地域特色的建筑,应是当代建筑师共同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