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节点和连接设计原则.doc

合集下载

装配式建筑设计

装配式建筑设计

装配式建筑设计2.1 装配式建筑设计理念多年来我国的装配式建筑设计与构件(部品)生产、施工、装修与运维之间一直存在脱节的问题,随着近二十年建筑业的迅速发展,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这就导致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生产效率低、材料浪费大、建筑质量不高。

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

装配式建造方式具有工业制造的特征,所以需要建立以建筑为最终产品的系统工程理念,用工业化的设计思维和方法来建造房屋。

装配式建筑的建造过程是一个产品生产的系统流程,要通过建筑师对建造全过程的控制,进而实现工程建造的标准化、一体化、工业化和高度组织化。

毫无疑问,发展装配式建筑既是一场建造方式的大变革,也是生产方式的革新,更是实现我国建筑业转型和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2.1.1 装配式建筑的系统设计理念系统工程理论是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

在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建立整体性设计的方法,采用系统集成的设计理念与工作模式。

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建立一体化、工业化的系统方法在装配式建筑设计开始时,首先要进行总体技术策划,确定整体技术方案,然后进行具体设计,即先进行建筑系统的总体设计,然后进行各子系统和具体分部设计。

2.建立多专业的协同设计装配式建筑设计应实现各专业系统之间在不同阶段的协同、融合、集成、创新,实现建筑、结构、机电、内装、智能化、造价等各专业的一体化集成设计。

3.以整体最优化为设计目标在设计过程中要综合各专业的系统,进行分析优化,采用信息化手段来构建系统模型,优化系统结构和功能质量,使之达到整体效率、效益最大化。

4.采用标准化设计方法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遵循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需要建立建筑部品和单元的标准化模数模块、统一的技术接口和规则,实现平面标准化、立面标准化、构件标准化和部品标准化。

5.充分考虑生产、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设计要充分考虑构件、部品生产和施工的可行性因素,通过整体的技术优化,保证建筑设计、生产运输、施工装配、运营维护等各环节的一体化建造。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监理规程》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监理规程》
采纳
5
4.1, 4.7,5.1.4
这几条文均提及“当工作范围包括预制构件驻厂监造时”的内容,条文理解上该部分工作取决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签署合同的约定。实际工程由于预制构部件除节点外的大部分隐蔽验收均需在厂验收,根据规范5.2.5及5.2.6的工作职责,驻厂监理的职责要求较高,规范未提及不采用驻厂监造外的其它方法,对于预制构部件从质量控制及监理系统性的管控角度是否应要求驻厂监造为必须的工作内容?
不采纳
预制构件生产和现场施工可能不是同一个单位
10
5.2.2.e)
建议把“组织编写工程质量评估报告、驻厂监造工作报告、工程竣工预验收,”改为“组织编写工程质量评估报告、驻厂监造工作报告,组织工程竣工预验收”。
采纳
11
5.2(g)
“审核工程或预制构件生产的开工、复工条件报审资料”,建议改为“审核工程包括预制构件生产的开工、复工条件报审资料”。理由:构件厂的生产归属总承包施工单位,监理不应单独直接管控
部分采纳
预制构件生产和现场施工可能不是同一个单位,有可能由业主平行发包
28
8.3.3
这两条的要求均应总承包单位应做的工作和内容,应改为“监理单位督促总包单位在每月或按合同规定,定期提供进度情况包括生产厂家材料供应情况,影响进度的应及时调整”
部分采纳
预制构件生产和现场施工可能不是同一个单位,有可能由业主平行发包
建议改为:项目建设单位或监理机构对施工单位进行的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及工程材料现场取样、封样、送检工作的监督活动。(建设部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送样的规定第三条)
不采纳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 “3.0.2未实行监理的建筑工程,建设单位相关人员应履行本标准涉及的监理职责。”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4.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结构体系与应用范围目前常见的结构体系是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

它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与现场后浇混凝土、水泥基灌浆料形成整体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适应性、耐久性应该基本达到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等同的效果。

其结构体系与应用范围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4.1.1 外挂墙板体系外墙、叠合楼板、阳台、楼梯、叠合梁为预制部件。

该结构体系的特点:竖向受力结构采用现浇,外墙挂板不参与受力,预制比例一般为10%~50%,施工难度较低,成本较低,常配合大钢模施工。

该结构体系适用于高层和超高层的保障房、商品房、办公建筑。

外挂墙板体系的分解图如图4.1所示,外挂墙板体系房屋如图4.2所示。

图4.1 外挂墙板体系的分解图图4.2 外挂墙板体系房屋4.1.2 装配式框架体系装配式框架体系是指柱、叠合梁、外墙、叠合楼板、阳台等均为预制部件。

该结构体系的特点:工业化程度高,预制比例可达80%,内部空间自由度好,室内梁柱外露,施工难度较高,成本较高。

该结构体系适用于高度为50 m以下(地震烈度7度)的公寓、办公楼、酒店、学校、工业厂房建筑等。

装配式框架体系的分解图如图4.3所示,装配式框架体系施工如图4.4所示。

图4.3 装配式框架体系的分解图图4.4 装配式框架体系施工4.1.3 装配式剪力墙体系剪力墙、叠合楼板、楼梯、内隔墙等为预制部件。

该结构体系的特点:工业化程度高,房间空间完整,无梁柱外露,施工难度大,成本较高,可选择局部或全部预制,空间灵活度一般。

该结构体系适用于高层、超高层的商品房、保障房等。

装配式剪力墙体系的剖切图如图4.5所示,装配式剪力墙房屋如图4.6所示。

装配式剪力墙体系是目前研究最多、应用最多的结构体系,其结构节点是关注的重点,L形边缘构件节点(带外保温层)构造如图4.7所示,L形边缘构件节点(无保温层)构造如图4.8所示。

图4.5 装配式剪力墙体系的剖切图图4.6 装配式剪力墙房屋图4.7 L形边缘构件节点(带外保温层)图4.8 L形边缘构件节点(无保温层)4.1.4 装配式框架剪力墙体系柱(柱模板)、剪力墙、叠合楼板、阳台、楼梯、内隔墙等为预制部件。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分析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分析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分析摘要:混凝土装配式施工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服务建筑施工中,通过预制构件和相关安装工艺,实现房屋施工中的绿色节能、寿命缩短、施工质量变化高、有效改进传统繁琐污染的施工工艺,同时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工程效益。

关键词: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在应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时,施工人员应明确该技术的不同要素,合理应用不同类型的施工设备,通过适当调整PC结构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有效提高工程项目施工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促进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全面提高。

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优势1.1有助于准确采用建筑资源一般来说,从装配式结构特性的角度来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具有许多特性,如预制件,必须在施工现场进行相应的装配工作,即施工技术在这些特性的指导下具有极强的回收和再利用特性,可以充分证明各种建筑资源的应用价值。

在应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时,施工人员应及时澄清多方面施工内容,合理控制施工技术,有效提高施工资源的效用,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资源应用的针对性。

1.2有利于改善施工方法一般来说,考虑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独特性,该技术的应用将减少更多的施工环节,资源消耗也将及时减少,传统建筑项目的施工结构更为复杂,并且在使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后,其施工结构将变得更加清晰,施工方法也将得到改进。

施工人员在实际项目施工中必须及时发挥混凝土结构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内在优势,利用合理的结构控制来提高住宅建设项目的施工效果,提高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3更好的施工质量在探索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时,建筑商还应主动发现该施工技术的独特内在优势,将技术优势与施工质量相结合,以充分利用施工技术的独特价值。

具体来说,针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而言,施工人员应依照该技术中的潜在内容合理划分出施工目标,再依照该技术标准设定合适的施工流程,借助对施工流程与目标的合理控制,房建工程施工质量将得到进一步保证,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影响下,此前存有的施工结构问题将得到进一步解决,切实改进项目建设质量。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1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1.1 技术内容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是指全部或部分采用预制墙板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后浇混凝土、水泥基灌浆料形成整体的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这是近年来在我国应用最多、发展最快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国内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主要包括:(1)高层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

该体系中,部分或全部剪力墙采用预制构件,预制剪力墙之间的竖向接缝一般位于结构边缘构件部位,该部位采用现浇方式与预制墙板形成整体,预制墙板的水平钢筋在后浇部位实现可靠连接或锚固;预制剪力墙水平接缝位于楼面标高处,水平接缝处钢筋可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浆锚搭接连接或在底部预留后浇区内搭接连接的形式。

在每层楼面处设置水平后浇带并配置连续纵向钢筋,在屋面处应设置封闭后浇圈梁。

采用叠合楼板及预制楼梯,预制或叠合阳台板。

该结构体系主要用于高层住宅,整体受力性能与现浇剪力墙结构相当,按“等同现浇”设计原则进行设计。

(2)多层装配式剪力墙结构。

与高层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相比,结构计算可采用弹性方法进行结构分析,并可按照结构实际情况建立分析模型,以建立适用于装配特点的计算与分析方法。

在构造连接措施方面,边缘构件设置及水平接缝的连接均有所简化,并降低了剪力墙及边缘构件配筋率、配箍率要求,允许采用预制楼盖和干式连接的做法。

1.2 技术指标高层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和多层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中的规定。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中将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比现浇结构适当降低。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高宽比限值,与现浇结构基本一致。

作为混凝土结构的一种类型,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设计和施工中应该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GB 5066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中各项基本规定;若房屋层数为10层及10层以上或者高度大于28m,还应该参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中关于剪力墙结构的一般性规定。

完整word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完整word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由中国建筑科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7108号文的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在修订过设计、企业单位共同修订而成。

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高等院校及科研、总结了近年来规范修订组开展了各类专题研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程中,与国际先进的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实践经验,与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了协调,在此基础上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标准规范进行了比较和借鉴。

意见并进行了试设计,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总术语、符基本设计规材结构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计算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言前第1章总则第2章术语、符号第3章基本设计规定第4章材料第5章结构分析第6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计算要求第7章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第11章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附录D 后张预应力钢筋常用束形的预应力损失?附录E 与时间相关的预应力损失?附录F 任意截面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附录G 板柱节点计算用等效集中反力设计值?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2年4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通知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七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1997]108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10-2002,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

其中,3.1.8、3.2.1、4.1.3、4.1.4、4.2.2、4.2.3、6.1.1、9.2.1、9.5.1、10.9.3、10.9.8、11.1.2、11.1.4、11.3.1、11.3.6、11.4.12、11.7.11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连接节点构造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连接节点构造

剪力墙边缘构件内的配筋及构造要求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 规范》的有关规定;非边缘构件两侧 墙体水平分布钢筋在后浇段内的锚固、 连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 构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JGJ 1:8.3.1)
1 图集编制背景
当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连接节点设计与施工存在各种质量问题。
3 总说明
图例
主要内容
1 图集编制背景
2 图集主要内容 3 总说明 4 基本构造要求 5 叠合板连接 6 叠合梁连接
(1)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2)纵筋锚固和连接 (3)箍筋构造 (4)结合面构造 (5)构件连接部位配筋 (6)预制构件尺寸偏差
7 预制剪力墙竖向接缝
8 预制剪力墙水平接缝
技术关键:钢筋的连接与锚固
1 斜截面裂缝 2 直剪裂缝 3 叠合面裂缝
斜截面控制的叠合层厚度
一般情况下,满足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要求 即可满足直剪承载力要求。
不配筋粗糙面的叠合面受剪承载力控制的叠合层厚度
5 叠合板连接
板端与剪力墙连接构造
5 叠合板连接
单向板板侧接缝构造
绑扎搭接连接(8.4.3 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受拉钢筋搭接接头
面积百分率时,对板、墙、柱及预制构件的拼接处,可根据实际 情况放宽。)
机械连接( 8.4.7 位于同一连续区段内的纵向受拉钢筋机械接头
面积率不宜大于50%,对板、墙、柱及预制构件的拼接处,可根据 实际情况放宽。)
焊接连接(8.4.8 纵向受拉钢筋的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
4 基本构造要求
纵筋锚固与连接
绑扎搭接连接(GB 50010、GB 50666) 间接搭接连接 浆锚搭接连接(JGJ 1) 焊接连接(GB 50010、GB 50666) 机械连接(JGJ 107) 套筒灌浆连接(JGJ 355)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 简介-PPT演示文稿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 简介-PPT演示文稿
这种体系的优点在于未改变传统混凝土建筑的结构,能适用现浇混凝 土相关的规范,抗震性能好,预制构件标准化程度较高,梁构件、楼板构 件,外挂板构件均为平面构件,有生产、运输效率较高等优点。与预制剪 力墙灌浆套筒连接方式相比,降低了现场安装难度,加快了施工进度,节 约了施工成本
5、其他结构-内浇外挂体系--案例
抗震设防烈度 6 7 8
抗震等级 四 四 三
房屋高度(m) 18 15 12
房屋层数 6 5 3
6 其他结构-多层全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结构
长沙远大学院
7 其他结构体系--双面叠合板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双面叠合板混凝土剪力墙从厚度方向划分为三层,内外两层预制,通过桁架 钢筋连接,中间现浇混凝土;墙板竖向分布钢筋和水平分布钢筋通过附加钢 筋实现间接搭接。
技术特点:它具有框架结构平面布置灵活、有较大空间的优点,又具 有侧向刚度较大的优点。是两者优点的结合。这个结构体系中,剪力墙主 要承受水平荷载,竖向荷载主要由框架承担。预制构件标准化程度较高, 预制柱、梁构件、楼板构件均为平面构件,生产、运输效率较高。
3 装配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
4、其他结构-内浇外挂体系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
3、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材料
(1)灌浆套筒 (2)灌浆套筒连接钢筋 (3)灌浆料
(1)灌浆套筒
钢筋套筒应具有较大的刚度和较小的变形能力。灌浆套筒可分为全灌浆套 筒和半灌浆套筒,全灌浆套筒两端均采用灌浆连接方式,大多数用于水平构 件的连接;半灌浆套筒一端采用灌浆方式连接钢筋,另一端采用其他方式连 接钢筋的灌浆套筒。竖向构件多数采用的灌浆套筒为半灌浆套筒。制作灌浆 套筒常应用的材料可以采用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或球墨铸铁等。
水平结构部分叠合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1施工准备结合本工程的实际特点,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前编制相应的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包括构件的运输与存放、构件吊装作业、构件安装与连接等内容。

正式施工前选择有代表性的单元或部件进行试安装,并根据试安装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施工方案,严格按专项施工方案中的施工措施进行构件吊装的深化设计。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技术人员、现场作业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技术交底。

根据工程特点、施工进度计划、构件种类和重量,选择适宜的起重机械设备,其所有起重机械设备均应具有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及产品合格证。

2构件运输与堆放若设计无具体规定,构件运输时的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值的75%。

制订的预制构件运输与堆放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存放场地要求、运输线路计划、运输固定要求、码放支垫要求及成品保护措施等内容。

应对某些超高、超宽或刚度不对称等大型构件的运输和码放采取特殊的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且具有良好的排水措施。

预制构件应按品种、规格、所用部位、吊装顺序、预制构件受力状态,检验状态分别存放。

底层及层间应设置垫块,垫块应平整且上下对齐,地基应坚实。

预制构件不得直接放置于地面上。

3预制构件吊装3.1预制墙板吊装施工工艺流程:基层清理→测量放线→外露连接钢筋校正→安装垫片并调整标高→起吊预制墙板、就位→安装临时支撑→调节水平位置及垂直度。

(1)清理干净外墙的基础面,保证与接头接触面无灰渣、无油污。

环境温度高且干燥时,将基础面清理干净后可适当喷淋水,进行湿润处理,但不得积水连接钢筋端头不得有影响安装的翘曲,钢筋表面不得有严重锈蚀,不得粘有泥土、水泥灰浆或油污等对连接性能有影响的污物。

(2)根据图纸上轴线关系放出外墙定位线,同时放出外墙安装控制线,保证外墙安装的精确度(见图1)。

(3)在墙身顶部设置一个插筋钢板定位器检查钢筋位置,对超过允许偏差的钢筋进行处理(见表1)。

钢板定位器按照拟安装的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的套筒位置精确开孔,当外露连接钢筋倾斜时,应进行校正,便于预制墙板顺利就位。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THE THIRD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
(三)预制剪力墙 预制剪力墙截面形式及要求: 预制剪力墙宜采用一字形, 也可采用L形、T形或U形; 预制墙板洞口宜居中布置。 楼层内相邻预制剪力墙之间 连接接缝应现浇形成整体式 接缝。 当接缝位于纵横墙交接处的 约束边缘构件区域时,约束 边缘构件的阴影区域宜全部 采用后浇混凝土,并应在后 浇段内设置封闭箍筋 。
装配式框架结构 框剪结构等
轻钢体系框架-钢支撑-剪力墙结构 交错桁架结构等 全模块建筑结构模块单元与传统结构符合
装配式结构体系
木(竹)结构体系等
钢结构体系新型模块化体系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剪力墙、梁、柱、板构件工厂预制,节点现场拼接
钢结构体系:工厂化加工构件,结构构件本就符合装配式建筑发展理念 新型模块化体系: 木(竹)结构体系: 其他结构体系等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PC-预制装配式混凝土)
前言
THE FIRST
大梁吊装 柱 吊 装
节点箍筋
吊装下一楼层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全过程 叠合板吊装
套筒灌浆连接 梁板钢筋铺设 浇筑混凝土
前言
THE FIRST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优势和特点
内 容生产效率工程质量技术集成资源节约环境保护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现场装配,生产效率高,减少人力成本5-6天一层楼,人工减少50%以上误差控制毫米级,墙体无渗漏、无裂缝室内可实现100%无抹灰工程可实现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精细化通过标准化、装配化形成集成技术施工节水60%、节材20%、节能20%垃圾减少80%、脚手架、支撑架减少70%施工现场无扬尘、无废水、无噪音
THE THIRD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
叠合板安装流程:叠合板支撑安装——叠合板吊装就位——叠合板位置校正——绑扎叠合板负弯矩钢筋,支设叠合板拼缝处等后浇区域模板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节点和连接设计原则[工程类精品文档]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节点和连接设计原则[工程类精品文档]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节点和连接设计原则[工程类精品文档]本文内容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学员问题】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节点和连接设计原则?【解答】1、装配式结构应重视构件连接节点的选型和设计。

连接节点的选型和设计应注重概念设计,满足耐久性要求。

并通过合理的连接节点与构造,保证构件的连续性和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使整个结构具有必要的承载能力、刚性和延性,以及良好的抗风、抗震和抗偶然荷载的能力,并避免结构体系出现连续倒塌。

2、应根据设防烈度、建筑高度及抗震等级选择适当的节点连接方式和构造措施。

重要且复杂的节点与连接的受力性能应通过试验确定,试验方法应符合相应规定。

3、装配式结构的节点和连接应同时满足使用和施工阶段的承载力、稳定性和变形的要求;在保证结构整体受力性能的前提下,应力求连接构造简单,传力直接,受力明确;所有构件承受的荷载和作用,应有可靠的传向基础的连续的传递路径。

4、承重结构中节点和连接的承载能力和延性不宜低于同类现浇结构,亦不宜低于预制构件本身,应满足强剪弱弯,更强节点设计理念。

5、宜采取可靠的构造措施及施工方法,使装配式结构中预制构件之间或者预制构件与现浇构件之间的节点或接缝的承载力、刚度和延性不低于现浇结构,使装配式结构成为等同现浇装配式结构。

当节点连接构造不能使装配式结构成为等同现浇型混凝土结构时,应根据结构体系的受力性能、节点和连接的特点采取合理准确的计算模型,并应考虑连接和节点刚度对结构内力分布和整体刚度的影响。

6、预制构件的连接部位应满足建筑物理性能的功能要求。

预制外墙及其连接部位的保温、隔热和防潮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和国家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必要时,应通过相关的试验。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结语: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业主要采用现场施工的方式,即从搭设脚手架、支设模板、绑扎钢筋到混凝土的浇筑,大部分工作都在施工现场由人工来完成。

这种方式劳动强度大,施工现场混乱,建筑材料消耗量大,现场产生的建筑垃圾较多,对周围的环境有较大影响。

而且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以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为基础的现场施工生产方式正日益受到挑战,而近年来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

与普通现浇结构的现场施工相比,装配式建筑的装配化施工具有施工方便、工程进度快、对周围环境影响小且构件的质量容易得到保证等优点。

装配式过去主要在工业建筑中应用较多,但近年来开始在民用建筑特别是住宅建筑中采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装配式建筑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14.1 装配式建筑14.1.1 装配式建筑的定义装配式建筑的基本概念一般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不同角度来理解或定义。

从狭义上理解和定义,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部品、部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

在通常情况下,建筑技术角度的装配式建筑,一般都按照狭义上来理解和定义。

从广义上理解和定义,装配式建筑是指用工业化建造方式建造的建筑。

工业化建造方式主要是指在房屋建造全过程中采用以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特征的建造方式。

工业化建造方式应具有鲜明的工业化特征,各生产要素(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力生产技术、组织管理、信息资源等)在生产方式上都能充分体现专业化、集约化和社会化。

14.1.2 装配式建筑的系统构成按照系统工程理论,可将装配式建筑看作一个由若干子系统集成的复杂系统,主要包括主体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内装修系统、机电设备系统四大系统,如图14.1所示。

图14.1 装配式建筑系统构成与分类图框1)主体结构系统主体结构系统按照建筑材料的不同,可分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钢结构、木结构建筑和各种组合结构。

其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装配式建筑中应用量最大、涉及建筑类型最多的结构体系,包括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装配式框架-现浇剪力墙(核心筒)结构体系等。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车辆工程技术90工程技术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特点 首先,简化了施工现场操作。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无需在建筑施工现场加工各个构件,构件提前预制完成,仅需现场安装即可,不仅降低了施工现场的工作强度,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体现出显著的高效性与便捷性。

其次,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可以降低施工现场工作量,减少了混凝土结构现场施工的养护操作环节,并且各类模具的应用远远低于传统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法,降低了周转材料的投入成本,因此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成本更低,经济效益更高。

再次,较高的生态效益。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都是提前预制完成的,不会对建筑项目周围的施工环境产生明显干扰,低能耗、低排放,大大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文明环保水平,体现出显著的生态效益。

最后,较高的施工要求。

由于预件构件的尺寸无法改变,因此施工过程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对于放线、测量精度、预留孔位置等指标要求均比较高,误差超出设计范围就会直接影响到构件的安装质量,比如放线尺寸过小会造成构件无法安装,尺寸过大则会导致拼缝过大;施工中对于标高测量的精确度要求也非常高,剪力墙标高超出允许误差范围,会导致叠合板无法平整安装[1]。

此外,预制件中的预留孔位置及尺寸也要十分准确,否则施工过程中需要重新开槽,反而增加了施工难度。

2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2.1 模板安装技术 模板安装过程中一定要秉持先水平构件后竖向构件、先模块构件后异型构件原则来进行安装,保证安装模板的结构具备统一性,能够符合建筑建设需求。

首先,需要在新旧混凝土的结合面上进行凿毛,将斜模板安装在符合高度的顶端位置,以便剩余浮浆可以自行流入模板顶端,实现新混凝土与原结构混凝土的有效融合。

其次,当新旧混凝土融合到一定程度,且混凝土强度达到相应标准后,自密实混凝土表现出溢出,说明了混凝土的浇筑可以停下来了。

注意,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施工情况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浇筑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出现浇筑不均匀现象、冒泡现象等问题的发生。

(完整word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完整word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7108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高等院校及科研、设计、企业单位共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修订组开展了各类专题研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实践经验,与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了协调,与国际先进的标准规范进行了比较和借鉴。

在此基础上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并进行了试设计,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010-2002Code for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2年4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通知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七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1997]108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010-2002,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

其中,3.1.8、3.2.1、4.1.3、4.1.4、4.2.2、4.2.3、6.1.1、9.2.1、9.5.1、10.9.3、10.9.8、11.1.2、11.1.4、11.3.1、11.3.6、11.4.12、11.7.11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 10-89于2002年12月31日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2年2月20日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7]108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高等院校及科研、设计、企业单位共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修订组开展了各类专题研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实践经验,与相关的标准规范进行了协调,与国际先进的标准规范进行了比较和借鉴。

浅谈装配式建筑结构节点连接方式

浅谈装配式建筑结构节点连接方式

浅谈装配式建筑结构节点连接方式摘要:目前钢筋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装配式建筑因其工期短、成本低、绿色环保、制作方便等一系列优点已经越来越被消费者所认可和接受,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混凝土的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施工现场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节点连接问题一直是其热点乃至核心所在。

本文阐述各种节点的种类、处理方法以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的连接方法;连接方法的应用引言装配式建筑,顾名思义就是在加工厂将结构构件提前预制,在施工现场通过机械连接等方法连接,将单独的构件拼装成一个整体,是实现工业化的一个重要方式。

然而,因我国装配式建筑起步晚,建筑设计与施工技术管理存在局限性,导致我国建筑业转型较缓慢。

预制构件的节点连接问题是制约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要因素,节点连接的质量问题关乎着整个结构的承载力、抗震性、结构刚度等,故可靠的连接技术至关重要。

1装配式建筑的基本特征1.1装配式建筑的概念装配式建筑又称建筑工业化,就是像制造汽车一样来建造房子,首先在生产厂生产好预配构件,比如板、柱、梁等构件,然后再运输到施工现场,在施工现场进行现场装配,拼接所构成的建筑物。

1.2设计多样化目前所设计的住宅楼并不能满足人们对于住宅楼所需求的,大多数住宅楼的承重墙较多,以致分隔较多,开间较小,房内空间不能被有效分隔。

而装配式建筑,可以灵活、随意进行分割,可以满足住户的需要,根据他们的要求来进行分割,大厅小居室以及小厅大居室都可以形成。

配套的轻质隔墙,可以使住宅采用灵活大空间,而轻质隔墙的材料一般都使用钢龙骨配以石膏板,或者使用一些轻板。

2节点连接现状2.1框架、墙板连接装配式建筑节点连接问题顺应并推动着建筑产业化的发展。

就具体节点连接而言,梁柱框架节点的连接方式较多,并且其连接性能优异,符合“强节点,强锚固”性能要求,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基本接近与现浇混凝土结构节点性能。

但是,墙板连接则相差甚远,研究略少。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论课程标准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论课程标准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论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概论是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涉及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计、制造、安装和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基本理解,提升其专业素养,为其在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1、理解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优势;2、掌握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了解相关的建筑规范和标准;3、掌握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制造工艺和技术,了解相关的材料特性和应用;4、掌握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安装技术和管理方法,了解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操作流程;5、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提高其在实践中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内容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发展;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计原则和方法;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制造工艺和技术;4、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安装技术和管理方法;5、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理论教学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室实训、企业参观和项目实践等。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相关知识。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室实训成绩等;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综合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评定学生的最终课程成绩。

六、教师要求担任本课程的教师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建筑工程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及以上学历;2、有丰富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和施工经验;3、熟悉相关的建筑规范和标准;4、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和良好的师德师风。

七、教学资源本课程需要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和参考书籍:选用高质量的教材和参考书籍,确保学生能够获取到全面的知识;2、教学课件和视频:制作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3、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和实践基地,提供给学生实践操作的平台;4、网络资源:提供一些优秀的网络资源,如在线课程、学术论文和行业动态等,供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

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连接节点设计

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连接节点设计

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连接节点设计在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连接节点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连接节点不仅要确保整个建筑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要考虑材料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的便捷性。

本文将介绍连接节点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常见技术。

一、连接节点设计原则1. 强度与稳定性:连接节点必须能够承受各种加载条件下的荷载,并保持结构的稳定性。

因此,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各种力学参数,如拉压力、剪切力、弯曲力等,并合理选择适当尺寸和材料。

2. 耐久性:连接节点所使用的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抗腐蚀性能,以保证长期使用时不会出现变形、裂缝或松动等问题。

3. 施工便捷性:连接节点设计应尽量简化施工过程,减少现场加工和焊接数量,降低劳动强度,并确保易于调整和维修。

4. 节约成本:合理选用普通标准件或模块化连接件,降低制造和安装成本。

二、常见的连接节点设计技术1. 螺栓连接:螺栓连接是一种常用的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连接方式。

通过选用合适规格的螺栓和螺母,将构件进行紧固,使其达到所需的强度和稳定性。

2. 悬挂式连接:悬挂式连接主要适用于较轻型结构的悬挂建筑物,如屋顶结构或天花板。

悬挂式连接通常使用吊装链条、索具或金属丝绳等来支撑构件,并与其他部分相连。

3. 焊接连接:焊接连接是一种常见且可靠的轻钢结构连接技术。

它可以提供更高的强度和刚度,并能够有效地传递荷载。

然而,在焊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预防变形。

4. 拉杆系统:拉杆系统通常用于增加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通过使用钢制拉杆与横向构件相连,可以有效抵抗风力和地震等外部荷载。

5. 嵌入式板材:嵌入式板材可作为连接节点的一部分,通过开槽或预留孔来使其与其他构件相连接。

这种设计可提供更大的接触面积,增加连接的强度。

6. 包膜连接:轻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中常使用混凝土包膜来增加整体稳定性。

包膜可以与轻钢结构通过螺栓、焊接或粘接等方式进行连接。

三、案例介绍1. 通用节能房屋:该项目采用了螺栓和焊接相结合的方式来设计连接节点。

房屋建筑工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设计一般规定.doc

房屋建筑工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设计一般规定.doc

房屋建筑工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设计一般规定
1、装配整体式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各类建筑设计标准规范的要求及相关防火、防水、节能、隔声、抗震及安全防范等标准规范的要求,满足适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

同时应符合建筑工业化及绿色建筑的要求。

2、装配整体式建筑设计应做到基本单元、连接构造、构件、配件及设备管线的标准化与系列化,采用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组合多样化的建筑形式。

3、装配整体式建筑设计所选用的各类预制构配件的规格与类型、室内装修系统与设备管线系统等,应符合建造标准和建筑功能的需求,并适应建筑主要功能空间的灵活可变性。

4、对有抗震设计要求的装配整体式建筑,其建筑的体型、平面布置及构造应符合抗震设计的原则。

5、装配整体式建筑宜采用土建与装修、设备一体化设计。

同时将室内装修与设备安装的施工组织计划与主体结构施工计划有效结合,做到同步设计、同步施工,以缩短施工周期。

6、装配整体式建筑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完整,预制构件的加工图纸应全面准确反映预制构件的规格、类型、加工尺寸、连接形式、预埋设备管线种类与定位尺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屋建筑工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节点和连接设计原则
1、装配式结构应重视构件连接节点的选型和设计。

连接节点的选型和设计应注重概念设计,满足耐久性要求。

并通过合理的连接节点与构造,保证构件的连续性和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使整个结构具有必要的承载能力、刚性和延性,以及良好的抗风、抗震和抗偶然荷载的能力,并避免结构体系出现连续倒塌。

2、应根据设防烈度、建筑高度及抗震等级选择适当的节点连接方式和构造措施。

重要且复杂的节点与连接的受力性能应通过试验确定,试验方法应符合相应规定。

3、装配式结构的节点和连接应同时满足使用和施工阶段的承载力、稳定性和变形的要求。

在保证结构整体受力性能的前提下,应力求连接构造简单,传力直接,受力明确。

所有构件承受的荷载和作用,应有可靠的传向基础的连续的传递路径。

4、承重结构中节点和连接的承载能力和延性不宜低于同类现浇结构,亦不宜低于预制构件本身,应满足强剪弱弯,更强节点设计理念。

5、宜采取可靠的构造措施及施工方法,使装配式结构中预制构件之间或者预制构件与现浇构件之间的节点或接缝的承载力、刚度和延性不低于现浇结构,使装配式结构成为等同现浇装配式结构。

当节点连接构造不能使装配式结构成为等同现浇型混凝土结构时,应根据结构体系的受力性能、节点和连接的特点采取合理准确的计算模型,并应考虑连接和节点刚度对结构内力分布和整体刚度的影响。

6、预制构件的连接部位应满足建筑物理性能的功能要求。

预制外墙及其连接部位的保温、隔热和防潮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和国家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必要时,应通过相关的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