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十一五全市经信工作总结报告
关于国家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工作总结_工作总结思路
关于国家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工作总结_工作总结思路国家十一五规划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次重要的战略规划,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十一五规划实施期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央对十一五规划实施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实现了显著进步,并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期。
一、基本思路十一五规划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为主题,加快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以提高全民福祉为出发点,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加强科技创新,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利用,加快经济社会结构调整,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和制约因素,促进城乡、区域间协调发展。
我们还要积极参与全球化竞争,加强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等快速发展区域建设,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竞争力。
二、主要工作在十一五规划的实施过程中,政府和各级机构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工作:1. 经济增长:在科技创新和区域发展带动下,逐步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率和质量。
应重视高新技术行业的研发和应用,培育新产业,发展知识经济。
加强区域发展规划和城市规划,以提升我国城市化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2. 资源环境:在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高效使用和环境保护。
应加强生态建设,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设生态文明型社会。
3. 社会建设:坚持发展和平、稳定和谐的社会,注重人才培养和发展,推进教育和医疗事业发展,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开放性,实现城乡、区域间均衡发展。
4. 全球化: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进国际化战略,实现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竞争力。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表彰江苏省“十一五”企业技术创新先进管理工作者的通知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表彰江苏省“十一五”企业技术创新先进管理工作者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布日期】2011.12.06•【字号】苏经信科技[2011]1104号•【施行日期】2011.12.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表彰江苏省“十一五”企业技术创新先进管理工作者的通知(苏经信科技〔2011〕1104号)各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省有关部门:“十一五”期间,全省经信科技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中心任务,着力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切实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为建设创新型省份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中,全省涌现出许多业务精、作风硬的管理工作者。
为表彰先进、营造氛围、促进工作,根据《关于评选“十一五”企业技术创新先进管理工作者的通知》,经各地推荐,现决定授予韦智等117名同志江苏省“十一五”企业技术创新先进管理工作者称号。
全省经济和信息化系统广大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工作者要以先进为榜样,学习他们勤奋工作、勇于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扎实工作,积极探索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新思路、新举措,努力开创我省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新局面。
希望受表彰的先进管理工作者再接再厉,不骄不躁,以更加踏实的作风和更加优良的工作业绩,为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和建设创新型省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附件:江苏省“十一五”企业技术创新先进管理工作者名单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六日附件:“十一五”江苏省企业技术创新先进管理工作者名单(排名不分先后)张娟、吴新明、李克贵、祁梅华、王群依、陈克建、叶华、许慧、蒋菊英、朱建国、朱伟、石冬梅、韦智、曹爱军、詹明杰、史建兵、赵肖文、王祖洪、刘先艳、娄美丽、华蓉、陆建华、王网珍、徐昆贤、张薇、孙东亮、张根顺、朱莲、徐兆艺、吴麟、陆桂发、徐晖、曹东亮、祁建伟、那叶青、陆军、刘家祺、裴静娟、邵锡芳、汤平扬、戚惠良、赵明、肖弢、丁洪胜、潘文华、杨雪峰、杨燕、王建平、胡云涛、经军、郭德才、赵连华、贾代武、魏国华、唐兰、陈虎、戴安庆、厉正林、杨洪森、姚荣俊、周萍、卢震华、魏小飞、王艳、鲍锦东、杨军、潘树祥、姚高岭、杜永朝、李炜、XXX、陆燕飞、孙德祥、傅旭红、刘京华、陶琦、张娟、陈锦龙、伍安军、钟雷声、王冬、刘香郁、周洪涛、王静、魏敬玲、胡楠、童玉祥、姚家福、刘林舟、郭桂文、孙志刚、陈运飞、刘斌、吴超、朱庆祝、周加印、刘源、刘海祥、穆家录、王厚明、卞学文、李凯、骆德金、冯燕芹、张成义、胡晨、来凤彬、吴同标、徐继远、王新岗、李建华、胡鹏、陈永高、钱黎明、高方彬、韩景、陈晓芳。
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市节能奖获奖单位、个人和成果的通报
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市节能奖获奖单位、个人和成果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威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5.19•【字号】威政发[2011]23号•【施行日期】2011.05.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市节能奖获奖单位、个人和成果的通报(威政发〔2011〕23号)各市、区人民政府,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十一五”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和节能降耗的艰巨任务,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企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把节能降耗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科学发展的动力和抓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强化措施,狠抓责任落实,全市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节能目标任务,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涌现出一批节能先进典型和优秀成果。
为表彰先进,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深入推动“十二五”节能工作,根据《威海市人民政府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威政发〔2008〕59号)、《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威海市节能奖励办法〉的通知》(威政办发〔2010〕13号)精神,市政府决定,授予荣成市人民政府等19个单位“威海市节能先进单位”称号,每个市区政府(管委)奖励5万元,其他每个单位奖励2万元;给予董港等10名“威海市节能先进个人”记二等功;授予三角集团有限公司、威海蓝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威海市节能突出贡献企业”称号,每个企业奖励20万元;授予山东华鹏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威海市节能先进企业”称号;授予山东华力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Y VF3系列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等16项成果“威海市优秀节能成果”称号,每个成果奖励5万元。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实现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之年。
希望获奖单位和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扎实工作,争取更大成绩。
2024年经发办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2024年经发办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一、 2024年工作总结作为经发办,我们在2024年的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以下是对部分工作进行总结:1. 经济发展在2024年,我们积极推动经济发展,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
经过努力,本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预期目标。
我们积极引进外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增强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 创新与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我们在2024年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
我们积极支持企业创新,推动高新技术的研发应用。
我们重点培育了一批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园区,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同时,我们加强了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3. 城市建设城市建设是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
在2024年,我们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我们修建了一批道路和桥梁,改善了交通状况。
我们建设了一批公园和绿化带,增加了居民的休闲活动场所。
我们还进行了一系列环境保护工作,提高了城市的环境质量。
4. 就业和社会保障就业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根本保障。
在2024年,我们努力提高就业率,加大了对企业招聘的支持力度。
我们积极开展了职业培训,提升了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同时,我们加强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了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5. 政府效能提升作为一支政府工作部门,我们在2024年努力提升了政府的服务效能。
我们加强了内部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绩效评价体系。
我们优化了公共服务流程,提供了更加便民高效的公共服务。
我们加强了与企业和居民的沟通,解决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
二、2024年工作计划在2024年,我们将继续努力,以更高的目标和更大的决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以下是我们的工作计划:1. 经济发展我们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我们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优秀企业落户本地,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威海调研报告
威海调研报告威海调研报告威海,位于中国山东省东部,处于黄渤海交界处,是中国东部沿海城市中唯一的滨海港口城市。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威海市的经济发展状况,人口情况以及旅游资源等方面的情况。
经济发展状况:威海市的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主要是由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金融业构成。
在旅游业方面,威海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资源,如山东半岛最高峰蓬莱山、独具特色的白色沙滩等。
此外,威海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威海卫和威海湾防线等。
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得威海市的旅游收入持续增长。
人口情况:根据调研数据,截至2020年底,威海市的人口总数约为312万人,属于中等规模的城市。
人口结构方面,威海市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区和沿海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高。
同时,威海市还吸引了一大批外来人口的流入,主要是因为其良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旅游资源:威海市作为中国东部的滨海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首先,威海市拥有美丽的海滩和沙滩,特别是威海市区的威海湾和草庙沙滩,是游客们喜欢的旅游目的地。
其次,威海市还拥有许多历史文化景点,如威海卫、刘公岛等。
这些景点既凸显了威海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最后,威海市的山水风光也以其自然美景而闻名,如蓬莱山、望海楼等。
这些旅游资源使得威海市成为一个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威海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良好,以第三产业为主导,旅游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人口情况方面,威海市的人口数量适中,人口密度相对较高。
最后,在旅游资源方面,威海市拥有丰富的海滩、历史文化景点和山水风光,这些资源使得威海市成为一个备受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
威海2023工作报告
威海2023工作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威海市2023年的工作情况,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
威海市作为一个位于山东半岛东北端的沿海城市,一直以来都在努力推动经济转型和城市发展。
2023年是威海市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作为市领导,将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方针,全力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本报告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经济发展情况、城市建设情况、社会事业发展情况、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情况以及未来工作展望。
二、经济发展情况2023年威海市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市GDP增长率达到了8%,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
这些数据表明威海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动力日益增强。
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威海市继续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力度,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2023年,全市投入资金200亿元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吸引一大批高端人才和科研机构进驻。
同时,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鼓励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这些举措为威海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三、城市建设情况威海市在2023年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城市建设成果。
首先,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得到了显著提升。
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改善道路交通情况,全市道路通行能力得到提升。
此外,威海市加大了对公共交通的支持力度,扩大了公交网络覆盖范围,提高了公共交通的运行效率。
其次,城市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威海市推行了一系列环境保护和绿化工程,加强了城市垃圾分类管理,改善了空气质量和水质情况。
同时,市政府还大力推动城市绿化工作,增加了公园和绿地面积,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最后,城市文化建设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威海市加大了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举办了一系列重要的文化活动,提升了市民的文化素养。
此外,在城市规划方面,威海市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完善了历史建筑保护措施,使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融合发展。
经信部门安全工作总结范文6篇
经信部门安全工作总结范文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经信部门安全工作总结范文6篇当我们的工作结束后,你肯定有很多的收获想要和大家分享,赶紧写份工作总结吧,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我们都要写好工作总结,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经信部门安全工作总结范文6篇,感谢您的参阅。
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
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一“十五”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与“十一五”发展环境“十一五”时期是我区在“十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的重要发展期,也是我区抢抓世界产业转移和打造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机遇,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全区上下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立足科学发展,自主创新,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为把我区建设成为和谐、富裕、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小康社会而奋斗。
(一)“十五”发展回顾“十五”期间,我区认真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指导,以优化投资环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攻方向,大力引进国内外技术、资本、人才,克服了各种不利因素,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提前一年完成“十五”制定的主要目标,为“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
2005年完成区域生产总值83.6亿元,年均递增31.6%;人均区域生产总值达到50039元,年均增长15.5%;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3亿元,年均增长36%;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3.7:65.1:31.2调整为2005年的1:72.4:26.6,工业强区初见成效,形成了电子信息、新材料及其制品、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四大高新技术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0.3亿元,年均增长39.6%,投资率达50.4%,高于市平均水平9.4个百分点。
孵化器二期、三期、威高集团新增项目、金猴工业园、华东数控、职业大学、海悦国际等一批重点大项目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
完成基础设施投资9亿元,初村新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亿元,基本路网、水网、电网初具规模。
“十五”期间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成效明显,为持续发展积累了巨大的潜力。
十一五期间工业经济发展状况及十二五发展规划调研报告
十一五期间工业经济发展状况及十二五发展规划调研报告“十二五”时期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也是积极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战略眼光审视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开展重大问题的前瞻性研究,理清“十二五”发展的基本思路,对于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若干问题研究的调研报告,以供讨论。
一、“十一五”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评价“十一五”以来,我县紧紧围绕“三个”建设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开放活县”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村发展环境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改革开放继续深化,政府效能不断提升,各项指标总体完成情况良好,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正逐步迈向宽裕的小康社会。
“十一五”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壮大。
gdp从的19.36亿元发展到的31.59亿元,年均增长17.9%,人均gdp由5574元增加到8975元,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
农业产值由的3.76亿元发展到的5.7亿元,工业总产值由的10.92亿元提高到的21.9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4.9%、26.1%。
财政总收入由的1.81亿元提高到的2.1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由的1.26亿元提高到的1.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0.9%、21.9%。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由的25.27亿元提高到的42.06亿元,比期初增16.79亿元,年均增长18.5%。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十五”期末,三次产业结构为13.5:38.5:48,调整为11.9:36.9:51.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农业继续稳步发展。
浅谈威海市经济发展规划
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打造优质营商环境,降低企业运
营成本和风险。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交通网络
加强公路、铁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威海市与外界的交通通达度和便利性。
完善市政设施
加快供水、供电、供气、排水等市政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为企业提供稳定 的基础服务保障。
推进信息化建设
浅谈威海市经济发展规划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威海市经济发展现状 • 威海市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威海市经济发展规划 • 实施威海市经济发展规划的保障措施 • 结论与展望
01
威海市经济发展现状
威海市经济总量
2022年威海市GDP总值突破900亿元,达到905.63亿元,同 比增长1.6%。
制定实施方案
针对威海市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时间节点和任务 目标。
优化政策环境
01
制定产业政策
根据威海市经济发展规划的产业导向,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引导和
支持重点产业发展。
02
完善财税政策
制定合理的财税政策,加大对威海市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
优质企业和资本落户。
03
优化营商环境
2
加强区域合作和协同发展,深化与周边城市和 地区的产业分工和协作,提高整体竞争力。
3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创新能力和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
产业升级
01
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加强技术创新 和智能化转型,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02
培育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威海市“十一五”生态市建设目标考核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
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威海市“十一五”生态市建设目标考核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威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2.20•【字号】威政发[2012]44号•【施行日期】2012.12.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威海市“十一五”生态市建设目标考核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威政发〔2012〕44号)各市、区人民政府,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十一五”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单位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市连续4次在生态省建设市长目标责任书考核中名列全省第一,被省政府授予“生态省建设先进市”称号,市和所辖三个县级市全部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荣成市被环保部命名为国家生态市,文登市、乳山市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先后通过环保部考核验收。
为总结成绩,表彰先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深入推动“十二五”生态市建设工作,市政府决定,授予威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77个单位“威海市‘十一五’生态市建设目标考核先进集体”称号;授予王进喜等12名个人“威海市‘十一五’生态市建设目标考核先进个人”称号,并记二等功。
希望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成绩。
各级各部门、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先进为榜样,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把生态威海建设与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开拓进取,强化措施,不断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努力建设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生态文化繁荣的现代化幸福威海。
附件:1.威海市“十一五”生态市建设目标考核先进集体名单2.威海市“十一五”生态市建设目标考核先进个人名单威海市人民政府2012年12月20日附件1威海市“十一五”生态市建设目标考核先进集体名单(共77个)威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威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威海市科学技术局威海市公安局威海市财政局威海市国土资源局威海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威海市农业局威海市林业局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威海市商务局威海市卫生局威海市环境保护局威海市旅游局威海市刘公岛管理委员会威海市畜牧兽医局威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威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威海市气象局威海市所前泊水库管理处荣成市人民政府荣成市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荣成市人民政府石岛管理区管委会荣成市城乡建设局荣成市环境保护局荣成市水利局荣成市虎山镇人民政府荣成市成山镇人民政府荣成市俚岛镇人民政府荣成市港西镇人民政府荣成市滕家镇鲍村西霞口集团有限公司好当家集团有限公司文登市人民政府文登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文登市教育局文登市财政局文登市水利局文登市农业局文登市环境保护局文登市林业局文登市畜牧兽医局文登市环境卫生管理处文登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文登市张家产镇人民政府乳山市人民政府乳山市公安局乳山市财政局乳山市国土资源局乳山市城乡建设局乳山市交通运输局乳山市水利局乳山市农业局乳山市林业局乳山市卫生局乳山市环境保护局乳山市旅游局乳山市畜牧兽医局环翠区经济和信息化局环翠区农业局环翠区环境卫生管理局威海市环境保护局环翠分局环翠区温泉镇人民政府环翠区羊亭镇人民政府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局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处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环境卫生管理处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初村镇人民政府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经济发展局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卫生管理局威海市环境保护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桥头镇人民政府威海工业新区建设局威海工业新区社会事业局威海工业新区草庙子镇人民政府威海市文峰集团有限公司附件2威海市“十一五”生态市建设目标考核先进个人名单(共12名)王进喜威海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李继威海市环境保护局生态保护科科长吕卫华威海市环境监察支队副支队长蔡杰荣成市环境保护局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办公室主任张宗涛荣成市大疃镇党委书记姜福军文登市环境保护局局长于元华文登市财政局副局长蔡同波乳山市环境保护局局长于海伟乳山市环境监察大队大队长张廷正威海市环境保护局环翠分局副局长邵军威海市环境保护局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局长王立京威海市环境保护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局长。
2024年市经济委员会工作总结(2篇)
2024年市经济委员会工作总结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时光荏苒,转眼间2024年即将过去。
在这一年里,经济委员会全体成员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积极推动市经济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的成绩。
现在,我代表市经济委员会向大家汇报2024年的工作总结。
一、工作回顾在过去的一年里,经济委员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市委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力以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深化改革创新在2024年,我们继续推动市内部改革,建立健全了相关工作机制,强化对各类市场主体的服务和支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优化政务服务,减少企业办事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与外部的合作交流,吸引了一大批高端人才和项目落地,为市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2.加强产业发展在经济委员会的统筹指导下,我们在2024年加大了对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支持力度,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通过加大对科技企业的创业支持和政策扶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同时,积极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3.深度融合开放2024年,我们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开放战略,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合作。
通过加强与国际机构、跨国企业的合作,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交流合作,为本市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同时,我们也加大了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度,为外资企业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和服务保障。
4.保持良好的经济稳定2024年,全球经济环境波动不定,我市面临着多变的外部环境。
但是,在市经济委员会的领导下,我们始终保持了对市场的敏感性和应变能力,有效应对了外部不稳定因素对本市经济的影响。
通过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我们成功维护了市场的稳定,保持了市场信心。
二、工作成效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市经济委员会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效:1.经济增长增速持续向好2024年,我市GDP增速达到了7.5%,超过了预期目标。
经发办2024年工作总结7篇
经发办2024年工作总结7篇篇1一、引言2024年,经发办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紧紧围绕既定目标,齐心协力,开拓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二、主要工作及成效1. 强化学习,提升素质,团队凝聚力不断增强经发办高度重视学习型机关建设,把学习作为提升素质、增强凝聚力的关键措施。
坚持每周一例会学习制度,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及时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做到了人人有学习笔记、有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全体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工作作风更加务实,工作效率显著提升。
2. 积极宣传,精心组织,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经发办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和大局观念,积极宣传我区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精心组织,主动出击。
2024年共引进项目XX个,引进资金XX亿元,超额完成了全年招商引资任务目标。
3. 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各项工作有序开展(1)项目建设方面:经发办始终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强化项目意识,狠抓项目建设。
2024年共实施重点项目XX个,完成投资XX亿元。
其中,续建项目XX个,新建项目XX个。
目前,这些项目均已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企业培育方面:经发办高度重视企业培育工作,通过政策扶持、服务帮扶等措施,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2024年共培育规模以上企业XX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XX家。
这些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技术创新方面:经发办始终坚持把技术创新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目前,已有XX家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取得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
这些成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虽然经发办在2024年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关于国家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工作总结_工作总结思路
关于国家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工作总结_工作总结思路国家十一五规划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为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思路和工作方针。
通过对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基本思路进行工作总结,在总结中能够准确反映出工作情况,总结工作成绩和问题,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总结中可以对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基本思路进行概述。
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要注重人民群众的生活,加强社会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在总结中可以对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工作成绩进行概述。
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绩。
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到11.2%,经济总量连续五年居世界第二位。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服务业比重增加,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铁路、公路、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大幅扩容。
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积极进展,污染治理力度加大,生态环境得到一定改善。
在总结中可以对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工作问题进行概述。
国家十一五规划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经济增长模式仍然依赖投资和出口,经济结构调整仍然面临一定挑战。
资源环境压力仍然较大,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
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改革还需要加快推进,公共服务水平不够均衡。
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
改进作风 提升效能 强化服务 塑造形象
改进作风提升效能强化服务塑造形象努力开创全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科学发展新局面——在市经信委机关作风整顿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同志们:2010年是回顾总结“十一五”发展成就、统筹规划“十二五”发展蓝图的重要一年,具有继往开来、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做好今年的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对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巩固经济回升基础至关重要。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务必发扬优良作风确保今年既定目标圆满完成。
1月份,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会议,组建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市经信委作为新组建的市政府工作部门,机关作风建设必须从一开始就要站在高起点上加以推进。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机关作风整顿活动动员会议,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优化作风,提升效能,推动全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平稳较快发展。
下面,我就做好机关作风整顿讲三个方面的意见: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开展机关作风整顿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机关作风,对内是凝聚力,对外是吸引力,对下是号召力,直接展示着思想和纪律,直接反映着党风和政风,直接体现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最终决定着人心向背、事业成败。
开展机关作风整顿,认真解决干部职工队伍和机关服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抓落实、促发展的一项重要职责,对于加强作风建设,对于提高服务水平,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全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科学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们又面临着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涉及到部门职能调整、关系理顺、组织优化、管理创新,这些都需要广大干部职工以坚强的党性和过硬的作风作保证。
因此,大家务必要从全局出发,充分认识开展机关作风整顿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通过作风整顿,切实提高行政效能,使我们的工作更加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为加快建设创新开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威海做出积极贡献。
(一)加强机关作风整顿,是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形势所需。
2024年威海市社科课题
2024年威海市社科课题2024年威海市社科课题是一项关于威海市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项目。
本课题旨在深入分析威海市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状况,探讨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威海市作为山东省的重要城市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
近年来,威海市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市建设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威海市面临着许多发展问题和挑战,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保护、人口老龄化等。
因此,深入研究威海市社科课题,对于推动威海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本课题将对威海市的经济发展进行研究。
威海市作为山东省的经济增长极,近年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研究将围绕威海市的产业结构、创新能力、企业发展等方面展开,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挑战,探讨如何进一步推动威海市的经济发展。
其次,本课题将关注威海市的社会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问题也逐渐凸显。
研究将重点关注威海市的社会治安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等,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为威海市的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本课题还将对威海市的文化和教育进行研究。
文化和教育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培养人才、传承传统文化、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将围绕威海市的文化产业、文化教育资源、文化创新等方面展开,探讨如何促进威海市的文化和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最后,本课题将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了解问题,更重要的是为威海市的发展提供可行的政策建议。
政策建议将根据研究结果和威海市的实际情况提出,旨在帮助威海市解决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2024年威海市社科课题将全面研究威海市的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通过深入分析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帮助威海市实现更好、更可持续的发展。
这项课题的研究成果将对威海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4年经委经济运行科工作总结及打算
2024年经委经济运行科工作总结及打算一、总结2024年是我所在经济运行科的发展关键之年。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在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下面,我将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____年的打算。
首先,我们在发挥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我们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的支持力度。
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科技创新项目,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同时,我们加强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的工作,促进了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
我们还加强了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建立了一批产学研合作基地,为经济发展输送了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成果。
其次,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我们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我们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力度。
我们组织了一系列产业转型升级项目,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我们加大了对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壮大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们还加强了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协同发展,促进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第三,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加大了对优质项目的支持力度。
我们组织了一系列高质量发展项目,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提升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引导和支持,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形成。
我们还加大了对优秀企业和创业创新项目的奖励力度,为经济发展新增动力。
总的来说,2024年是我所在经济运行科工作取得的丰硕的一年。
我们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项目实施进度不够快、政策执行不够到位等。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____年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威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04.27•【字号】威政发〔2017〕8号•【施行日期】2017.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电子信息,软件业正文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威政发〔2017〕8号各区市人民政府,国家级开发区管委,南海新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单位:为深入实施产业强市、工业带动、突破发展服务业战略,抢抓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机遇,加快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加快软件产业人才聚集1.支持软件企业家培养和软件人才引进。
实施“百名软件企业家培育计划”,通过集中培训、考察交流等方式,提升软件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素质,重点培育100名重视人才、积极作为、善于创新的优秀软件企业家。
落实国家“千人计划”、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和市“英才计划”“服务贸易人才支持计划”等重大人才政策,加快引进一批能带动软件产业取得重大突破的高端人才。
2.加强软件人才培训。
鼓励高校与企业通过学科共建、开设特色班、设立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等方式开展对接合作,提供面向企业的人才定制培训。
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软件人才培训机构,吸引国内外知名人才专业培训机构在威海开办软件人才培训机构。
对办学质量、规模达到一定要求的软件人才培训机构,可认定为“威海市软件人才培训基地”,每年根据实际结业培训人数,按照每人200元的标准给予培训机构不超过20万元的培训补贴。
加快推进市软件业技师工作站建设,搭建高层次企业培养载体。
二、鼓励软件企业做大做强3.大力培育骨干型软件企业。
每年根据软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核心技术水平、发展潜力、软件业务收入等情况,评选若干家领军企业,按照软件业务收入、年增长率等指标分档次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对首次入选“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和“中国十大创新软件企业”“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综合竞争力百强企业”的,一次性给予50万元奖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一五全市经信工作总结报告威海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06-2010)市委、市政府:为总结成绩经验,分析差距不足,以此为基础统筹安排2011年工作,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市经信委对2010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十一五”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回顾。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发展情况回顾“十一五”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经信系统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主动抢抓机遇,积极破解难题,不断深化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发展呈现出“两化”不断深化、经济结构持续升级、创新能力快速提升、运行质量显著改善的良好态势。
主要实现了“六个突破”:——全面加强组织协调,工业经济规模快速扩张。
2010年,全市各类工业企业总数达2万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18家,比2005年增加473家。
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有1072家,比上年新增76家。
其中,过10亿元的企业有82家,新增10家;过50亿的有5家,新增2家,三角集团、威高集团、家家悦集团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
全市拥有36个工业行业大类、146个行业中类、272个行业小类,产品达3000多种。
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达60.7万人,总资产2637亿元,是2005年的2.2倍。
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13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5185亿元,实现利税400亿元,实现利润2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5%、13.1%、19.9%和20.9% ,与2005年相比,年均分别增长14.9%、18.9%、17.6%和16.7%。
——积极推进高端项目建设,产业转型步伐明显加快。
全年完成工业投资435.4亿元,“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183亿元,是上个五年的2.3倍。
威高集团医疗器械、三角集团高效全钢载重子午胎、华东数控重型数控机床、新船重工整船研发及零部件配套、新北洋IT产业等“十大高端产业园区”项目总投资50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 189亿元。
着力培育“三大造船聚集区”和“十大造船骨干企业”,造船完工量由20万载重吨扩大到126万载重吨。
启动了地毯、家纺、海产品等3个传统优势产业核心聚散地建设,文登家纺和荣成海洋产业成为我省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多年的大投入和大改造,促进了新材料、新信息、新能源、新医药、海洋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了船舶、汽车及零配件、机械装备、轻工纺织、食品医药等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
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5家,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值2028.0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7.2%,比2005年提高12.2个百分点。
——不断完善创新支撑体系,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
坚持“自主创新为第一动力”,连续多年开展“自主创新年”活动。
围绕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创新体系”,市经信委与发改、科技、人力资源等部门密切合作,建立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9个、省级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101个、市级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128个;认定船舶、地毯、家纺3个省级行业技术中心,金猴集团成功入围山东省工业设计中心。
积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产学研合作,与11所高校建立了产学研战略联盟,10家企业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家企业建成院士工作站,全市95%以上的企业技术中心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连续多年实施“千项技术创新工程”,今年完成技术开发项目1541项,五年累计完成开发项目6105项。
其中拓展纤维、心脏支架等一大批科技项目填补国内空白,巨型工程子午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威高、双轮等3个项目获得二等奖。
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9个、中国驰名商标20件,分别比2005年增加11个和13件。
——加快推进“两化”融合,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建设逐步深入。
设立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园1个、省级5个;认定软件企业13家、系统集成企业10家;全市电子信息企业发展到370余家。
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00亿元,是2005年的2.8倍。
深度推进“两化”融合,组织实施了一大批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项目,规模以上企业60%以上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40%以上开展了电子商务。
信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社会信息化全面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广泛应用。
先后建成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应急指挥信息系统、房地产网上交易平台、劳动保障业务网、金盾工程等一批重点业务网络和系统,“中国威海”网站在全国地级城市网站综合排名第7位,威海名列全国城市信息化50强。
——大力推进节能降耗,节约型社会建设成效显著。
积极推进重点领域节能,百户重点用能企业17项主要产品单耗指标全部下降。
组织开展了1个园区、14家企业的省级循环经济试点,组织实施重大循环经济项目56项,完成了35家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认定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企业19家、市级48家,年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220万吨。
大力推进节能技术进步。
组织实施重大节能技术改造和产业化项目150个,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30多项。
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全市拆除立窑水泥生产线14条,淘汰落后水泥产能124.3万吨,关停“小火电”27.1万千瓦,提前一年多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十一五”关停任务。
2010年,万元GDP能耗0.81吨标准煤、万元GDP取水量15.8吨,分别比2005年下降22%和20%。
——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多元融资体系逐步形成。
按照“企业筹、上市募、金融贷、财政扶、招商引”的思路,积极构建多元融资体系。
积极培植上市资源,加大上市推进力度。
目前境内外上市公司达13家,累计融资86.9亿元。
抢抓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
2010年,市经信委累计推荐400多个项目列入国家、省、市扶持计划,会同财政部门,为企业争取各类无偿扶持资金1.2亿元;鼓励企业用好技改项目购置设备进项税抵扣政策,争取税务部门抵扣税款7.8亿元。
与人民银行、金融办等部门联手,连续多年实施“百项重点银企互动工程”。
2010年,为企业协调金融贷款150亿元,“十一五”期间,累计协调金融贷款300多亿元。
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先后组织开展了30多次国内外招商活动。
“十一五”期间,工业实际利用外资21亿美元,引进过千万美元工业外资项目134个。
总之,过去的五年,是全市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在科学发展的指引下加快创新、深化调整的五年,是在“率先发展”的道路上不畏艰难、开拓前进的五年,也是地级市成立以来综合实力提升最快、产业结构变化最大、发展质量最好的时期之一。
五年来,在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经信系统各级、各部门全面加强对经济运行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全力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圆满完成了“十一五”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经验做法总结五年来,全市经信系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立足威海实际,努力探索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市场经济基本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了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性的认识,在探索和实践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许多弥足珍贵的经验。
(一)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实施制造业优先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工业化阶段,制造业是城市经济的核心,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城市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
纵观美欧日等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史,一条基本规律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一、二、三次产业逐次在经济增长中起主导作用。
目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
现阶段,制造业是实现“富民强市”战略的重要支柱,只有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率先实现工业化,才能加快城市化、促进现代化。
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创新、开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威海”的目标和“工业立市、工业兴市、工业强市”的指导思想,站在世界范围和东北亚区域把握形势,立足国际市场和威海实际谋划发展,工作思路实现了从“加工制造基地”到“高端产业集聚区”的转变。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开展了《威海制造业基地研究》,牵头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威海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意见》、《加快工业调整振兴的意见》,参与制定了《关于打造威海蓝色经济区的实施意见》、《关于建设威海高端产业聚集区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并牵头编制了船舶、汽车零配件、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等八个产业振兴规划,提出了发展高质、高端、高效先进制造业的思路。
全市经信系统牢牢把握“对上当好参谋、对下搞好服务”的职能定位和“心系企业,真诚服务”的理念,坚持宏观指导和微观组织相结合,注重对事关经济发展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注重涉及企业发展困难问题的组织协调,注重加强对经济运行的分析预测和指导服务,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推动了工业经济和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2010年,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58%以上,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超过60%,工业的支柱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二)坚持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实施产业集聚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
规划是无形资源,也是现实生产力。
科学的规划可以合理地组织生产力布局,优化资源配置,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经济发展的集约化。
规划的科学性和执行的坚定性,对区域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基于这种认识,我们高度重视区域布局和产业规划。
首先,在生产力规划布局上。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A字型城市规划,组织开展了规范园区建设和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的专题调研,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打造“三区两带”的产业布局思路,并被市政府纳入《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目前,以工业新区为载体的中部制造业聚集区、以科技新城为载体的西部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以中心城区为载体的北部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以千里海岸线为依托的东部临港产业带、以309国道为轴心的南部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带已初具规模。
其次,在产业结构调整上。
按照“积极发展高端、改造提升中端、淘汰转移低端”的原则,确立了加快发展船舶、汽车及汽车零配件、机械装备等高成长性产业,积极培育新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战略性产业,改造提升轻纺服装、食品医药、化工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淘汰小水泥、小火电等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结构调整思路,培植了高性能子午胎、碳素复合布、多功能打印机、功能玻璃、高端医疗器械等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发展了新北洋、威高集团、华东数控、广泰空港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为推进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强力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关停14条立窑水泥生产线、淘汰落后熟料产能124.3万吨;关停“小火电”规模达到27.1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