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3.1有多少块糖课件(最新编辑)_10-1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3.1《有多少块糖》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3.1《有多少块糖》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有多少块糖》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3.1的内容。
这部分教材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数糖果的游戏,学会如何计算两个数字的和以及差。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其中,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认识数字0-10,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但是,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他们可能还不能熟练地运用数学符号进行运算,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他们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其中,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符号进行运算,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问答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糖果道具,用于课堂演示和学生的实际操作。
2.准备PPT,用于展示问题和答案。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糖果道具,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看看桌上有多少块糖果?如果我们再拿一些糖果过来,一共会有多少块糖果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一些具体的加法问题,如“3+4=?”、“7-2=?”等,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在旁边进行引导和解答。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有一堆糖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一些加减法问题。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有多少块糖》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有多少块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有多少块糖》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简单的加法和减法》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教材通过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加减法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加减法知识进行解决。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但对于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以及如何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一定的欠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加减法知识进行解决。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加减法知识进行解决。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以及如何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到数学的应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创设一个学生分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加减法知识进行解决。
3.实例讲解: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加减法进行解决。
4.学生练习:学生独立解决一些类似的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有多少块糖1》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有多少块糖1》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有多少块糖1》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单的加法和减法》中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材以“有多少块糖”为主题,通过图片和文字的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加法和减法,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教材还配备了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数的认识,对加法和减法有了初步的理解,但是还缺乏实际操作和运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加法和减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加法和减法,提高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道具、练习题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图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基本概念:通过实物道具和多媒体课件,讲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
3.基本运算:讲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练习巩固:出示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加法和减法,提高运算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3.1《有多少块糖 》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3.1《有多少块糖》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有多少块糖》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3.1节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图片和故事情境,让学生学习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操作,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数数和识数,对加法和减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在实际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会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会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好教学课件、教学素材、教学道具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好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情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小明有5块糖,他又买了3块糖,请问他一共有多少块糖?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故事情境,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
二年级数学上册3.1有多少块糖ppt课件1北师大版
每行有 7 块,
有 2 行,
每列有 2 块, 有 7 列,
一共有14 块。
一共有14 块。
每列有 4 块,有 3 列, 一共有12 块。
5
5 3
5
15 人
3
3
3
3
15 人
1.圈一圈,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
。
每盘有
4 块蛋糕,有 5 盘,一共有20 块蛋糕。
4 4
4
4
4
10
3
10
30 30
3
5
5
5
5
5
5
15
格
3
3
3
3
3
3
3
3
12
格
2
2
2
2
2
2Hale Waihona Puke 2222 +2+2+2+2+2+2+2+2= 18(格)
• ● 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 ──雨果 • ●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 益。──高尔基 • ●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克思 • ● 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列 宁 • ●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 ●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 ● 没有伟大的愿望,就没有伟大的天才。──巴尔扎克 • ● 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笛卡尔 • ●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 ──爱因斯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3.1《有多少块糖》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3.1《有多少块糖》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有多少块糖》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个教学案例。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掌握数数的方法,以及能够运用数数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以糖果作为载体,让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感受到数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他们对数数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但同时,学生的数数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在数数时容易出错,对于一些复杂的数数问题,可能不知道如何下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数数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正确数数,能够数出100以内的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数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正确数数,能够数出100以内的数。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数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糖果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一颗糖果,引导学生观察糖果的数量,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数数,引导学生发现数的规律。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数糖果,每组数完后,汇报结果。
4.解决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数数的方法,以及如何运用数数解决实际问题。
6.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数糖果的练习题。
7.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数的意义和作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数数的方法–从1开始数–不重复、不遗漏2.运用数数解决实际问题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数数的能力:观察学生在数数过程中的表现,是否能够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3.1《有多少块糖》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3.1《有多少块糖》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有多少块糖》这一节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个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授的。
教材通过一个具体的情境——计算一包糖果中有多少块糖,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运算。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认知发展上已经有了初步的数数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能力。
他们对数的概念有了基本的认识,能够进行100以内的数的计数。
但是,对于复杂的加法运算,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100以内数的加法运算的实质,能够通过具体的情境计算出糖果的总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100以内数的加法运算的实质,能够进行100以内数的加法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在不同情境下,如何运用加法运算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引导发现法。
通过具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同时,我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教学课件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具体的情境——计算一包糖果中有多少块糖,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探究: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探究,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运算。
3.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其他学生和老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4.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直观地展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3.1《有多少块糖》说课稿(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3.1《有多少块糖》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有多少块糖》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三单元3.1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糖的图片和数量,另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
通过观察图片,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问题的背景,进而运用加减法运算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数的认识,对加减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10以内加减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使学生直观地理解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糖果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新课导入: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糖果图片,发现问题的规律。
3.学生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体验加减法的运算过程。
4.交流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操作结果,分享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5.总结规律:教师引导学生总结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有多少块糖》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第一课《有多少块糖》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学习重点】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学习难点】学会通过多方位思考来解决问题。
【学习流程】一、导入谈话导入:同学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你们喜欢吃糖吗?你们想知道老师一共拿来了多少糖果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数一数有多少块糖。
如果数的又对又快,老师就会奖励你一块糖哦!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欢的糖块来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只要学生说出的理由有道理就应当给予肯定,尤其是学生说出根据数目的多少选择不同的数法的时候,更应该给予表扬。
二、学程第一学程:摆一摆,数一数分发代替糖果的小圆片,通过摆一摆,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就是有多少个糖果,学生可能会一个一个的数,两个两个的数,还可以几个几个的数,学生更加直观的体会数数的过程。
自学: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摆一摆,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
展学:学生展示数小圆片的过程。
设计意图:学生用自己学过的方法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从数的过程中得出怎样数的比较快。
第二学程:数一数,填一填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数一数有多少个糖果。
自学:用圈一圈的方法数一数有多少个糖果。
展学:分享数糖果的方法。
设计意图: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数有多少个糖果,锻炼学生的开拓性思维,而不是拘束的只使用一种方法,重要的是数数的过程而不只是结果。
第三学程:说一说,算一算一共有多少块糖?用两种方法数一共有多少块糖。
(1)可以先数每行几块,一共几行,再用加法算出一共几块糖。
(2)也可以先数每列几块,一共几列,再用加法算出一共几块糖。
自学:1.用两种方法数糖果并分别列出加法算式,2.说一说数数的两种方法。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有多少块糖 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有多少块糖北师大版
生:第一幅图应该是7+7=14(块);
第二幅图应该是4+4+4=12(块)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第一幅图中的棒棒糖按列数数一数,把第二幅图中的块数按行数数一数,然后交流。
生1:第一幅图如果按列数,每列有2块,有7列,一共有14块。
生2:第二幅图如果按行数,每行有3块,有4行,一共有12块。
师:用算式又该怎样表示呢?
2、说一说,算一算。
师:现在咱们重点来研究第一幅图,说说分别横着看,竖着看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
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研究,集体汇报。
总结:无论是横着看还是竖着看,结果都是相同的。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教材第17页
(四)、板书设计
有多少块糖
7+7=14(块) 4+4+4=12(块)
(五)、教学反思。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有多少块糖》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2.说一说,算一算。 师:现在我们重点来研究第一幅图,说说分别横着看,竖着看有什么相同 ,有什么不同。 学生可能会说: ·横着看,每行5块,有3行,算式是5+5+5=15(块)。 ·竖着看,每列3块,有5列,算式是3+3+3+3+3=15(块)。 ·横着看时,有3行,就是有3个5相加。 ·竖着看时,有5列,就是有5个3相加。 ·无论横着看还是竖着看,结果都是相同的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对课堂学习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 力有限,表达能力有限。这各阶段的学生可能还不会科学地表述出来。 学习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
三、说教学目标
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运算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 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 道不同的连加算式。 3.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4、结合数糖块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的抽象过程,为学习乘法积累活动经验。 5、体会到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把相同数连加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学习欲望,培养热 爱数学的情感。
《有多少块糖》板书
横着看,每行5块,有3行:5+5+5=15(块) 竖着看,每列3块,有5列:3+3+3+3+3=15(块) 物体可以1个1个,几个几个地数,总数不改变。 数方阵物体个数的方法: ①横着数,数每行有几个,再数有多少行,有多少行即 多少个几相加 ②竖着数,数每列有几个,再数有多少列,有多少列即 有多少个几相加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 自己的教学水平。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多少块糖》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多少块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多少块糖》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的认识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对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不能很好地将数学知识运用其中,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量关系,培养数感。
2.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量关系,培养数感。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从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糖果道具和问题卡片。
2.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份问题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糖果道具,引发学生兴趣,然后提出问题:“老师有20块糖果,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几块糖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将问题卡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阅读卡片上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进行讨论和交流。
3.操练(10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学生回答问题,并让学生上台演示解决问题的过程。
其他学生观看后,进行模仿和练习。
4.巩固(10分钟)教师再次出示糖果道具,提出新的问题:“老师有30块糖果,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几块糖果?”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进行分享和讨论。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并进行交流和分享。
3.1有多少块糖 (课件)(共24张PPT)二年级数学上册同步课件 北师大版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5日
第1课时 有多少块糖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BSD
2.结合具体数数的情境,感悟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1.通过观察,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数相同物体(一行一行或一列一列),并列出相应的连加算式。
3. 体会在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用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来解决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愿望。
7
2
14
按行数就是横着数。
7+7=14(块)
数一数,填一填。
每列有 块,有 列,一共有 块。
按列数就是竖着数。
4
3
4+4+4=12(块)
12
说一说,算一算。
横着看,
每行5块,
有3行。
5+5+5=15(块)
说一说,算一算。
竖着看,
每列3块,
有5列。
3+3+3+3+3=15(块)
3+3+3+3+3+3+3+3+3+3=30(个)
10
3
30
3
10
10+10+10=30(个)
30
4.(1)小青蛙每次跳( )格,跳了( )次,一共跳了( )格子。
5
5
5
15
格
5
3
15
5
5
5
15
格
4.(2)小青蛙每次跳( )格,跳了( )次,一共跳了( )格子。
多维探究,感知方法
1块1块地数:
1,2,3,4,5,…,30。
数了30次。
2块2块地数:
2,4,6,8,…,30。
数了15次。
5块5块地数:
5,10,15,…,30。
数了6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有多少块糖》评课稿
《有多少块糖》评课稿
“有多少块糖”这节课是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起始课,本节课的教学是使学生体会日常生活中的数数,经常用会遇到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了解这种加法的简便表示方式就是既将学习的乘法。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让学生体会什么是相同加数,什么是相同加数的个数。
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可以一堆一堆地数或一排一排地数,也可以一列一列地数)数零乱堆放的物体的个数,并相应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让学生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比较简便。
这节课X老师从学生的数数经验与技能出发,使学生经历从数数的问题中抽象出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在学生汇报数数的方法时,陆老师重点指导横着数,竖着数的方法,并根据不同的数法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然后老师引导每一个学生进行观察每个算式,说出这些算式的相同点,体会什么是相同加数,什么是相同加数的个数。
在讲授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问题的分析、比较,对规律的观察、感悟,对所得结论的描述、解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通过一系列的数数例子,培养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信心。
是如何让学生充分经历从不同的角度去数,让学生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理解乘法的意义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