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北京市顺义区木林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和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
~⼋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2016~2017⼋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 学习是在别⼈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起⾃⼰的思想和知识。
下⾯是⼩编整理的2016~2017⼋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欢迎⼤家试做。
⼀、选择题:(每题 3分,共24分) 1、下⾯是对⽇常⽣活中⼀些数据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名中学⽣所受的重⼒约为50N B.初中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1.8kg C.⼈的正常步⾏速度约1.2m/s D.古剑⼭⼭顶的⼤⽓压⼤约是1.2×105 Pa 2、如图是⼥⼦⽹球亚洲“⼀姐”李娜在⽐赛中的情景,以下有关⽹球⽐赛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球后,由于⽹球受惯性⼒的作⽤,⽹球能继续向前飞⾏ B.发球时,球拍对⽹球的⼒⼤于⽹球对球拍的⼒,所以球被击出 C.回球时,⽹球的动能转化为球拍的弹性势能,所以只有球拍会变形 D.发球时,球拍⽅向不同,球的运动⽅向就不同,表明⼒的作⽤效果与⼒的⽅向有关 3、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加速⾏驶时说法正确的是 ( ) A.车受到的重⼒与地⾯受到的压⼒是⼀对平衡⼒ B.车对地⾯的压⼒与地⾯对车的⽀持⼒是相互作⽤⼒ C.汽车的牵引⼒与受到的摩擦⼒是⼀对平衡⼒ D.汽车在⾏驶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 4.对于地震救灾⾏动中,飞机在同⼀⾼度匀速⾏驶向地⾯投放物资时 ( )A.动能不变,重⼒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B.动能不变,重⼒势能减⼩,机械能减⼩C.动能减⼩,重⼒势能减⼩,机械能减⼩D.动能增⼤,重⼒势能增⼤,机械能增⼤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菜⼑钝了在磨⽯上磨⼀磨,是为了减⼩压强 B.我们能⽤吸管把瓶中的汽⽔吸到嘴⾥,利⽤的是⼤⽓压强 C.我们⽇常⽣活中⽤开瓶器开瓶盖,瓶起⼦是⼀个费⼒的杠杆 D.⾼压锅是利⽤增⼤压强降低沸点的原理尽快煮熟⾷物的 6.图所⽰的四种剪⼑中,正常使⽤时属于费⼒杠杆的是( ) 7.⼯⼈利⽤如图所⽰的滑轮组,将重80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1m,⼯⼈对绳的拉⼒为500N,则滑轮组对重物所做的有⽤功W有和该滑轮组此时的机械效率η分别是( )A.W有=500J,η=62.5%B.W有=500J,η=80%C.W有=800J,η=62.5%D.W有=800J,η=80% 8、某地在江⾯上修建⼀座⼤桥,如图甲是使⽤吊车向江底投放长⽅形 ⽯料的⽰意图.在整个投放过程中,⽯料以恒定速度下降. ⼄是钢绳的拉⼒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 (从开始投放到⽯料刚好接触湖底前).t=0时刻吊车开始 下放⽯料,忽略⽔的摩擦阻⼒.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料在t=20s时开始浸⼊⽔中 B.⽯料受到的浮⼒始终是500N C.⽯料的重⼒是1400N D.⽯料完全浸没⽔后钢绳的拉⼒为900N ⼆、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9、在⽕车站和地铁站台上,都画有⼀条安全线,当⽕车快速开过时,⼈越过这条线就会有危险。
2016_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2.8cmB.乙图中的测量工具是机械停表C.丙图中,战斗机相对于加油机是静止的D.丁图中,汽车速度仪的示数是80Km/h2.音乐会上听交响乐时,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的声音,是因为它们有着不同的()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振幅3.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D.听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雨4.根据图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80℃的酒精是液态B.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C.﹣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D.铅的凝固点是﹣328℃5.天气“回潮”时,教室窗户的玻璃上会出现小水珠,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升华6.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A.屏幕上的“手影”B.茶杯在镜中的“倒影”C.钢笔“错位”D.水中筷子“弯折”7.照镜子时,你会在镜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像,下列关于这个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镜里的像是实像B.镜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像的大小与人的大小相等D.人向镜靠近1m,像将远离镜面1m8.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A.电视遥控器B.医用“B超机”C.验钞机D.夜视仪9.光从水射入空气中,入射角为45°,其折射角()A.等于45°B.大于45°C.小于45°D.无法确定10.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和蜡烛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 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可以在光屏上得到()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11.小华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做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质量无关B.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质量有关C.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D.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同12.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3: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B.天平左端下沉C.天平右端下沉 D.天平保持平衡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13.如图所示的是a、b、c三辆玩具小汽车运动时的s﹣t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运动速度最大的是车,a车运动6s通过的路程是m.14.音叉、钢琴与长笛分别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知,音调相同时,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频率、音色(选填“相同”或“不同”)15.在课外小实验中,同学们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同时发现易拉罐的底部外有白霜形成,该白霜的形成是(填物质变化名称)现象,在形成白霜的过程中会(填“吸收”或“放出”)热量.16.夏季,当你在河岸边漫步时,有时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像,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像.17.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这种现象叫做;适当的线照射可促进人体骨骼生长.18.在如图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其矫正做法是图.19.冰的密度为0.9×103kg/m3,若质量为1kg的冰熔化成水,其不变,变小.(均选填“质量”、“体积”或“密度”)20.一块钢板的密度为7.8×103kg/m3,其质量为15.6kg,则它的体积是m3;若将钢板截去,剩余部分的密度是kg/m3.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48分)21.作图(1)在图甲中作出物体AB的像A′B′.(2)在图乙中画出合适的透镜.22.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情形如图所示,其中秒表每格表示1s,该实验中,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全程= cm/s、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是:v上半程= cm/s;全程与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关系式:v全程v下半程;实验结果表明:小车在斜面上做运动,若斜面变陡,下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会变(选填“长”或“短”)23.如图是李强同学“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的情况,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加热.(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水温上升到该温度时的加热时间大约是min (2)根据李强同学的实验可知:图乙中的图正确反映了水的沸腾现象;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水的温度(选填“升高”或“不变”或“降低”);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3)李强同学发现撤掉酒精灯后,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24.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实验中,小明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65cm 刻度线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光学器具中,成像原理与图示的成像特点相同的是(2)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如果要在光屏上得到更大、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将蜡烛向移,光屏适当向移(选填“左”或“右”)(3)仍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80cm刻度线处,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透镜的左侧,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立、的实像,且光屏放在cm刻度线处时,烛焰的像最清晰.25.下图是李强同学“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步骤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1)在量筒中倒入20ml水、金属块浸没水中后,量筒中页面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cm3.(2)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状况如图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将游码移到处并向(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3)如图丙所示,金属块的质量是g.(4)根据李强同学的实验可知:该金属块的密度是kg/m3;李强同学的测量步骤可能导致测量结果偏(选填“大”或“小”).26.建筑工地需用沙石400m3,若用载重4t的卡车运送,需运多少车(ρ沙=2.6×103kg/m3)?27.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距离正前方峭壁440m处鸣笛后继续前进,经过2.5s听到从峭壁反射回来的汽笛声,求汽车的行驶速度?28.用盐水选种时,要求盐水的密度值为1.1×103kg/m3,现配置了0.5dm3的盐水,盐水的质量是0.6kg,计算说明:(1)这种盐水是否符合要求?(2)若不符合要求,应加盐还是水、加多少?2016-2017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2.8cmB.乙图中的测量工具是机械停表C.丙图中,战斗机相对于加油机是静止的D.丁图中,汽车速度仪的示数是80Km/h【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时间的测量;长度的测量;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1)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乙图中的测量工具是机械停表;(3)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4)汽车速度仪的单位是km/h.【解答】解:A、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5.50cm对齐,右侧与8.3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8.30cm﹣5.50cm=2.80cm.故A错误;B、乙图中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机械停表,故B正确;C、加油机与战斗机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以战斗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静止的,故C正确;D、汽车速度仪的示数是80km/h,故D正确.故选A.2.音乐会上听交响乐时,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的声音,是因为它们有着不同的()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振幅【考点】音色.【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解答】解:音乐会上听交响乐时,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的声音,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音色,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3.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D.听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雨【考点】声与能量;声与信息.【分析】声可以传递能量,利用声波传递能量来清洗钟表等精密的机械,还可以清除人体内的结石;声还可以传递信息,医生利用听诊器来听病人的心肺就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解答】解:A、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利用的是回声测距,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超声波可以引起眼镜中的灰尘振动,达到清洗眼镜的目的,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医生利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选:B.4.根据图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80℃的酒精是液态B.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C.﹣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D.铅的凝固点是﹣328℃【考点】熔点和凝固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以及熔化吸热的特点.【解答】解:A、80℃的酒精应该是气态,因为由表中数据可知:酒精的沸点是78℃.故A 不正确.B、气温接近﹣50℃时.不能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因为在这时,水银已经凝固.故B不正确.C、﹣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水银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此时温度就是﹣39℃.故C正确.D、铅的凝固点是328℃.故D不正确.故选C5.天气“回潮”时,教室窗户的玻璃上会出现小水珠,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升华【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雾、雨、露都是液化形成的.【解答】解:阴雨天气空气中的水蒸气比较多,碰到温度比较低的玻璃,就会液化形成小水珠,也就是“回潮”现象.故选B.6.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A.屏幕上的“手影”B.茶杯在镜中的“倒影”C.钢笔“错位”D.水中筷子“弯折”【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解答】解:A、屏幕上的“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与“小孔成像”形成原因相同,故A正确;B、茶杯在镜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故B错误;C、钢笔“错位”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故C错误;D、水中筷子“弯折”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故D错误;故选A.7.照镜子时,你会在镜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像,下列关于这个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镜里的像是实像B.镜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像的大小与人的大小相等D.人向镜靠近1m,像将远离镜面1m【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2)平面镜成像的光的反射现象.【解答】解: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错误;B、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C、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跟物体大小相等,故C正确;D、平面镜所成的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人向镜靠近1m,像将靠近镜1m,故D 错误.故选C.8.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A.电视遥控器B.医用“B超机”C.验钞机D.夜视仪【考点】紫外线.【分析】紫外线具有化学作用强、生理作用强、荧光效应强的特点,根据这样的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来判断此题.【解答】解:A、红外线方向性好,可以用作电视遥控器;B、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B超就说明这一点;C、紫外线有荧光效应,使荧光物质发出荧光,可以做成验钞机,检验钱的真伪;D、红外线热作用强,一切物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高温物质辐射红外线强,因此制成红外线夜视仪,可以用在军事上.故选C.9.光从水射入空气中,入射角为45°,其折射角()A.等于45°B.大于45°C.小于45°D.无法确定【考点】光的折射规律.【分析】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因为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若入射角为45°,则折射角一定大于45°.故选B.10.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和蜡烛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 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可以在光屏上得到()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首先根据图象得出凸透镜的焦距,根据物距大于2f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解:由图知,凸透镜的焦距为40cm﹣30cm=10cm,烛焰距凸透镜30cm,处于2f之外,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D.11.小华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做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质量无关B.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质量有关C.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D.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同【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首先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体积和质量;其次是明确该图象所表示的是物质的密度;然后根据图象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得到结论.【解答】解:①∵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即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所以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质量和体积都无关.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②图象中横轴表示物质的体积,纵轴表示物质的质量,根据密度的定义式ρ=从图可知,过坐标原点的直线的斜率即表示物质的密度.由此可知,某一物质的质量越大,体积也大,所以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即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③从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体积相同,当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不同,所以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同,即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同.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2.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3: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B.天平左端下沉C.天平右端下沉 D.天平保持平衡【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1)在体积相同时,物体质量与其密度成正比;(2)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解答】解:A、已知甲乙体积相等,甲、乙密度之比为3:1,由公式m=ρV知,质量之比为3:1,也就是甲的质量大于乙.故A不正确;B、C、D、由图知,左右两侧力臂相同,设一个乙球的质量为m,则左侧小球总质量为m左=7m,右侧小球总质量为m右=6m,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此时杠杆不能平衡,左端将下沉.故B正确,C、D不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13.如图所示的是a、b、c三辆玩具小汽车运动时的s﹣t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运动速度最大的是 a 车,a车运动6s通过的路程是12 m.【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根据相同的路程比时间,时间小的运动的快,然后根据图象得出8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解答】解:由图可以看出,abc都运动了60m的路程,a用时3s,而b用时4s,c用时6s,故相同的路程,a用时最短,所以速度最快,故a车速度最大;据图可知,a车4s运动了8m,所以速度是2m/s,故6s内a车通过的路程是s=vt=2m/s×6s=12m;故答案为:a;12;14.音叉、钢琴与长笛分别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知,音调相同时,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频率相同、音色不同(选填“相同”或“不同”)【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1)频率是1s物体振动的次数,相同时间内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2)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与发生体的结构、材料有关.【解答】解:由图可知,音叉、钢琴、长笛振动的快慢相同,因此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频率相同,则音调相同;它们的波形不同,所以发声体不同,故音色不同.故答案为:相同;不同.15.在课外小实验中,同学们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同时发现易拉罐的底部外有白霜形成,该白霜的形成是凝华(填物质变化名称)现象,在形成白霜的过程中会放出(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解答】解: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白霜,属于凝华现象,是放热的过程.故答案为:凝华;放出.16.夏季,当你在河岸边漫步时,有时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像,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像.【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分析】(1)我们能看到鱼,是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进入人眼,人看到的不是真实的鱼,而是变浅了的鱼的虚像,是由于折射形成的;(2)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白云通过水面成像,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解答】解:(1)鱼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看到变浅的鱼的虚像.(2)当光遇到水面时会发生反射,此时水面相当于一平面镜,白云就是通过水面成的虚像.故答案为:折射;反射.17.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可促进人体骨骼生长.【考点】光的色散;紫外线.【分析】(1)光的色散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七色光的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2)紫外线的作用有:①化学作用:消毒杀菌;②生理作用: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③荧光效应:使荧光物质发光,例如验钞机.【解答】解: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紫外线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可促进人体骨骼生长.故答案为:光的色散;紫外.18.在如图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乙图,其矫正做法是丁图.【考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本题要抓住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解答】解: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折光能力减弱,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所以乙图表示远视眼的成像情况;远视眼的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使像刚好成在视网膜上,所以其矫正做法正确的是丁图.故答案为:乙;丁.19.冰的密度为0.9×103kg/m3,若质量为1kg的冰熔化成水,其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均选填“质量”、“体积”或“密度”)【考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分析】质量是指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它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冰的密度为0.9×10 3kg/m3,水的密度为1.0×10 3kg/m3,根据公式ρ=可以判断出冰化水时,体积的变化.【解答】解:冰熔化成水后,虽状态改变了,质量不变;根据公式ρ=可知当物体的质量不变时,体积和物体的密度成反比,冰熔化成水后,密度变大,体积变小.故答案为:质量;体积.20.一块钢板的密度为7.8×103kg/m3,其质量为15.6kg,则它的体积是2×10﹣3m3;若将钢板截去,剩余部分的密度是7.8×103kg/m3.【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分析】已知钢板的密度和质量,可利用公式ρ=公式变形计算体积,密度是物质的特性,由此来分析剩余部分的密度.【解答】解:因为ρ=7.8×103kg/m3,m=15.6kg,所以由ρ=可得:V===2×10﹣3m3,因为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不随质量和体积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将钢板截去,剩余部分的钢板质量变小,其密度不变,仍为7.8×103kg/m3.故答案为:2×10﹣3;7.8×103.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48分)21.作图(1)在图甲中作出物体AB的像A′B′.(2)在图乙中画出合适的透镜.【考点】透镜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分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AB中端点A、B的像点A′、B′,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2)根据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判断出光线折射的变化情况,再填入适当的透镜即可.【解答】解:(1)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2)图中平行光线经过透镜后会聚,所以应为凸透镜,如下图所示:22.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情形如图所示,其中秒表每格表示1s,该实验中,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全程= 12 cm/s、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是:v上半程= 10 cm/s;全程与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关系式:v全程<v下半程;实验结果表明:小车在斜面上做加速运动,若斜面变陡,下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会变短(选填“长”或“短”)【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北京市顺义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有答案)
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1.我们观察到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这是因为我们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 B.火星 C.地球 D.月亮2.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A.千克(kg)B.牛顿(N)C.米(m)D.秒(s)3.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gB.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2mC.冬天北方的室温一般约为45℃D.健康的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0s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手在屏幕上形成“手影” 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5.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其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B.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C.给车轴加润滑油D.刹车时用力捏闸柄,增大闸皮对车圈的压力6.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其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毫米 B.纳米 C.厘米 D.微米7.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A所示的实验表明,声音需要通过介质才能传播出去B.图B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图C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D.图D中的蝙蝠觅食是利用声音的强弱8.下列情况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列车正在进站B.石块从高处自由落下C.垒球被竖直向上抛出D.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始终以不变的速度行驶9.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铁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大C.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可能相同D.密度相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相同10.乒乓球的直径加大后,提高了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小丽认为直径增加了,乒乓球的弹性减弱了,小敏认为乒乓球的弹性是否减弱必须通过实验来证明.下列实验中能够证明小丽的观点是否正确的是()A.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掷向竖直墙壁,比较它们反弹后落地的距离B.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抛向地面,比较它们落地后反弹的高度C.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比较它们落地后反弹的高度D.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从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比较它们落地后反弹的高度三、填空题(共5分,每小题1分)1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m/s.12.矫正近视眼,应该配戴镜片是透镜的眼镜.13.一束光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35度,则反射角为度.14.如图所示,运动员跳水前将跳板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15.一辆汽车在与铁路平行的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铁路上迎面开来一列以21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的火车.己知火车全长200m,汽车车身长度不计.则火车从汽车旁开过历时s.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8分)16.(6分)如图1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cm;图2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图3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17.小军在科学实践活动课上制作了一个无尽头的灯廊,如图所示,它是由泡沫板和平面镜做成的,做出“无尽头灯廊”这样的效果至少需要()块平面镜.(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2 B.3 C.4 D.518.决定平面镜成像大小的因素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平面镜的大小 B.平面镜放置的位置C.物体本身的大小D.物体离平面镜的距离19.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矿石的密度.(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如图a所示,小明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选填“左”或“右”),使天平平衡.(2)小明将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矿石的质量是g.(3)小明用量筒测量矿石的体积,如图c所示,则矿石的密度ρ=kg/m3.(4)若小明先测出矿石的体积,再测出矿石的质量,这样测出的密度比上述结果偏(选填“大”或“小”).20.(5分)如图所示为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E固定不动,纸板F可以绕ON转动.)要使入射光和其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纸板应与平面镜(选填“垂直”或“不垂直”);(2)小明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改变三次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的数据如上表所示.小明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不一致.请分析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3)三次实验中,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小明的结论(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21.小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65cm刻度线处,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请结合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照相机B.幻灯机C.放大镜(2)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3)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80cm刻度线处,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透镜的左侧,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的像.(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倒立放大B.倒立缩小C.正立放大.22.小英用实验探究某种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她根据测量的数据描绘了该液体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该液体的密度为kg/m3;该液体质量是180g时,液体的体积是cm3.五、科普阅读题(共8分)23.(8分)阅读《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后回答问题.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有许多现象会让我们产生疑问,把疑问陈述出来,就形成了问题,但不一定是科学问题.像个人爱好、道德判断、价值选择方面的问题都不属于科学问题.比如,“哪种品牌的运动鞋更好?”“为减少污染和交通拥堵,应该限制小汽车的使用吗?”等都不属于科学问题.科学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数据而回答的问题.例如,“纯水和盐水哪一个结冰更快?”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因为你可以通过实验收集信息并予以解答.并不是每一个科学问题都可以进行探究,当问题太泛化或太模糊,就难以进行科学探究,比如“是什么影响气球贴到墙上?”.一般而言,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描述的是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变量必须是可检验的.也就是说,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都是可以观察或测量的.例如,“增加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会改变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吗?”,在这个问题中,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是自变量,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是因变量,我们通过改变自变量就可以检验因变量怎样变化.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陈述方式,常见的陈述方式有下列三种.方式一:某个变量影响另一个变量吗?例如,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影响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吗?方式二:如果改变某个变量,另一个变量会怎样变化?例如,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如果增大入射角,反射角会增大吗?方式三:一个变量跟另一个变量有关吗?例如,物体的密度与其质量有关吗?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围绕可探究的问题展开的,正是由于有了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才能使探究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1)下列问题中属于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哪种类型的音乐更好?B.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什么?C.水的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吗?D.在同一地点,改变物体的质量,它所受到的重力会改变吗?(2)请根据“两个同学沿水平方向推同一个箱子,一个同学在公路上推比较费力,另一个同学在冰面上推比较省力”这一现象,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六、计算题(共8分)24.一辆电动自行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电动机的牵引力为25N.它行驶时的s﹣t图象如图所示.求:电动自行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1km需要的时间.25.有一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m0.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m1;用此瓶装满酱油,瓶和酱油,求:的总质量为m2.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1)玻璃瓶的容积;(2)酱油的密度.2015-2016学年北京市顺义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1.我们观察到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这是因为我们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 B.火星 C.地球 D.月亮【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研究物体是否运动,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地球同步卫星和地球的转动方向和转动的角度是相同的,地球和卫星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所以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卫星和太阳、火星、月亮之间,位置不断变化,以太阳、火星、月亮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2.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A.千克(kg)B.牛顿(N)C.米(m)D.秒(s)【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根据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作答.【解答】解:在国际单位制中,A、千克是质量的主单位.不符合题意;B、牛顿是力的单位.符合题意;C、米是长度的主单位.不符合题意;D、秒是时间的主单位.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情况,属于识记性知识的考查,是一道基础题.3.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gB.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2mC.冬天北方的室温一般约为45℃D.健康的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0s【考点】质量的估测;温度;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8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60g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B、中学生的步幅在60cm左右,教室中日光灯管的长度约是中学生步幅的2倍,在120cm=1.2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C、冬天北方的室温一般在20℃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75次,跳动一次的时间在1s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选A.【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也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手在屏幕上形成“手影” 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考点】光的反射.【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A、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C、用放大镜看文字时,文字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D、从水中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与题意不符;故选B.【点评】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包括: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等;光遇到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平面镜成像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钢笔错位、筷子变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属于光的折射现象.5.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其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B.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C.给车轴加润滑油D.刹车时用力捏闸柄,增大闸皮对车圈的压力【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分析】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过程中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有的需要增大摩擦力,增大摩擦力的方法通常是增大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的需要减小摩擦力,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大小、使接触面更光滑、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变滑动为滚动等.【解答】解:A、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A 不合题意;B、轮胎上制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B不合题意;C、给车轴加润滑油是形成一层油膜,使接触面变光滑来减小摩擦,故B符合题意;D、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故D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在自行车的结构上,由不少地方涉及到摩擦知识,有的是为了增大摩擦,有的是为了减小摩擦,分析时掌握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关键.6.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其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毫米 B.纳米 C.厘米 D.微米【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根据对PM2.5含义的掌握作答.【解答】解:环保学规定:PM2.5是空气中直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固体颗粒物.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PM2.5的了解,体现了物理规律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7.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A所示的实验表明,声音需要通过介质才能传播出去B.图B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图C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D.图D中的蝙蝠觅食是利用声音的强弱【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信息.【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必须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频率的高低影响音调的高低,振幅影响声音响度的大小;(3)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解答】解:A、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小,该现象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 正确;B、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鼓面振动的振幅越大,故所发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C、图中,用力拔动钢尺,钢尺振动发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C错误;D、图中,蝙蝠利用发出的超声波觅食,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是一道声学综合题,涉及较多声学知识,但都是基础知识,比较容易.8.下列情况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列车正在进站B.石块从高处自由落下C.垒球被竖直向上抛出D.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始终以不变的速度行驶【考点】匀速直线运动.【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速度不变、方向不变.【解答】解:A、列车进站是速度减小,运动方向也可能变化,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B、石块从高处自由落下,在重力的作用下速度越来越快,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C、向上抛出的垒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所以运动速度越来越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D、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始终以不变的速度行驶,速度和方向都不变,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理解,只有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才是匀速直线运动.9.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铁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大C.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可能相同D.密度相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相同【考点】密度及其特性.【分析】①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状态不变)密度一定,与质量、体积大小无关.②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解答】解:A、把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质量减半,但砖的密度不会变化.此选项错误;B、铁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表示相同体积的铁的质量大于水.此选项错误;C、1kg的铁和水,密度不同,质量相同.此选项正确;D、密度相同的两个物体,体积不同,质量不同.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物质的密度利用公式ρ=计算,但应该清楚:密度是物质本身的特性,同种物质密度一定,与质量、体积大小无关.10.乒乓球的直径加大后,提高了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小丽认为直径增加了,乒乓球的弹性减弱了,小敏认为乒乓球的弹性是否减弱必须通过实验来证明.下列实验中能够证明小丽的观点是否正确的是()A.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掷向竖直墙壁,比较它们反弹后落地的距离B.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抛向地面,比较它们落地后反弹的高度C.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比较它们落地后反弹的高度D.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从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比较它们落地后反弹的高度【考点】弹力.【分析】(1)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2)要想比较两只乒乓球的弹性大小,必须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逐一分析每个选项的方案后,选择正确答案.【解答】解:A、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掷向竖直墙壁,不能控制球的初速度相同,无法根据反弹后落地距离比较弹性大小,故A错误;B、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抛向地面,没有控制球的抛出速度相等,不能根据落地后反弹的高度判断弹性大小,故B错误;C、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在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控制了球的初始高度相同,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可以判断球的弹性大小,故C正确;D、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在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没有控制高度相等,故D错误.故选C.【点评】一个现象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研究其中一个因素的作用时,一定采用控制变量法,一定要注意保证其它因素是相同的.三、填空题(共5分,每小题1分)1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考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分析】根据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填空.【解答】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为3×108m/s.故答案为:3×108.【点评】本题考查了真空中的光速,它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常数,要记住.12.矫正近视眼,应该配戴镜片是凹透镜的眼镜.【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2)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远视眼是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会聚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解答】解: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故答案为:凹.【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的认识和了解,是一道基础题.13.一束光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35度,则反射角为35度.【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分析】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答】解:一束光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35度,则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35度.故答案为:3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其中必须搞清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14.如图所示,运动员跳水前将跳板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考点】力的作用效果.【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改变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改变和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解答】解:跳水运动员踏板起跳时,跳板会被压弯,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答案为:形状.【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的掌握,属于力学基础知识的考查.15.一辆汽车在与铁路平行的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铁路上迎面开来一列以21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的火车.己知火车全长200m,汽车车身长度不计.则火车从汽车旁开过历时 2.5s.【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汽车经过火车的路程是火车的长度,汽车经过火车时相对有火车的速度为两者速度之后,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时间.【解答】解:汽车相对于火车的速度:v=72km/h+216km/h=288km/h=80m/s,∵v=,∴时间t===2.5s;故答案为:2.5.【点评】求出汽车相对于火车的速度,应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运动时间.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8分)16.如图1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 3.70cm;图2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66℃;图3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2N.。
北京市顺义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有答案)-最新推荐
北京市顺义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1.我们观察到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这是因为我们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 B.火星 C.地球 D.月亮2.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A.千克(kg)B.牛顿(N)C.米(m)D.秒(s)3.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gB.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2mC.冬天北方的室温一般约为45℃D.健康的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0s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手在屏幕上形成“手影”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5.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其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B.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C.给车轴加润滑油D.刹车时用力捏闸柄,增大闸皮对车圈的压力6.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其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毫米 B.纳米 C.厘米 D.微米7.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A所示的实验表明,声音需要通过介质才能传播出去B.图B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图C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D.图D中的蝙蝠觅食是利用声音的强弱8.下列情况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列车正在进站B.石块从高处自由落下C.垒球被竖直向上抛出D.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始终以不变的速度行驶9.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铁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大C.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可能相同D.密度相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相同10.乒乓球的直径加大后,提高了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小丽认为直径增加了,乒乓球的弹性减弱了,小敏认为乒乓球的弹性是否减弱必须通过实验来证明.下列实验中能够证明小丽的观点是否正确的是()A.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掷向竖直墙壁,比较它们反弹后落地的距离B.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抛向地面,比较它们落地后反弹的高度C.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比较它们落地后反弹的高度D.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从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比较它们落地后反弹的高度三、填空题(共5分,每小题1分)1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m/s.12.矫正近视眼,应该配戴镜片是透镜的眼镜.13.一束光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35度,则反射角为度.14.如图所示,运动员跳水前将跳板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15.一辆汽车在与铁路平行的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铁路上迎面开来一列以21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的火车.己知火车全长200m,汽车车身长度不计.则火车从汽车旁开过历时 s.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8分)16.(6分)如图1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cm;图2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图3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17.小军在科学实践活动课上制作了一个无尽头的灯廊,如图所示,它是由泡沫板和平面镜做成的,做出“无尽头灯廊”这样的效果至少需要()块平面镜.(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2 B.3 C.4 D.518.决定平面镜成像大小的因素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平面镜的大小 B.平面镜放置的位置C.物体本身的大小D.物体离平面镜的距离19.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矿石的密度.(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如图a所示,小明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选填“左”或“右”),使天平平衡.(2)小明将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矿石的质量是g.(3)小明用量筒测量矿石的体积,如图c所示,则矿石的密度ρ=kg/m3.(4)若小明先测出矿石的体积,再测出矿石的质量,这样测出的密度比上述结果偏(选填“大”或“小”).20.(5分)如图所示为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E固定不动,纸板F可以绕ON转动.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 20°70°2 30°60°3 50°40°(1)要使入射光和其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纸板应与平面镜(选填“垂直”或“不垂直”);(2)小明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改变三次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的数据如上表所示.小明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不一致.请分析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3)三次实验中,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小明的结论(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21.小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65cm刻度线处,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请结合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照相机 B.幻灯机 C.放大镜(2)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 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3)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80cm刻度线处,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透镜的左侧,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的像.(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倒立放大 B.倒立缩小 C.正立放大.22.小英用实验探究某种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她根据测量的数据描绘了该液体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该液体的密度为kg/m3;该液体质量是180g时,液体的体积是cm3.五、科普阅读题(共8分)23.(8分)阅读《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后回答问题.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有许多现象会让我们产生疑问,把疑问陈述出来,就形成了问题,但不一定是科学问题.像个人爱好、道德判断、价值选择方面的问题都不属于科学问题.比如,“哪种品牌的运动鞋更好?”“为减少污染和交通拥堵,应该限制小汽车的使用吗?”等都不属于科学问题.科学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数据而回答的问题.例如,“纯水和盐水哪一个结冰更快?”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因为你可以通过实验收集信息并予以解答.并不是每一个科学问题都可以进行探究,当问题太泛化或太模糊,就难以进行科学探究,比如“是什么影响气球贴到墙上?”.一般而言,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描述的是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变量必须是可检验的.也就是说,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都是可以观察或测量的.例如,“增加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会改变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吗?”,在这个问题中,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是自变量,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是因变量,我们通过改变自变量就可以检验因变量怎样变化.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陈述方式,常见的陈述方式有下列三种.方式一:某个变量影响另一个变量吗?例如,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影响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吗?方式二:如果改变某个变量,另一个变量会怎样变化?例如,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如果增大入射角,反射角会增大吗?方式三:一个变量跟另一个变量有关吗?例如,物体的密度与其质量有关吗?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围绕可探究的问题展开的,正是由于有了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才能使探究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1)下列问题中属于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哪种类型的音乐更好?B.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什么?C.水的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吗?D.在同一地点,改变物体的质量,它所受到的重力会改变吗?(2)请根据“两个同学沿水平方向推同一个箱子,一个同学在公路上推比较费力,另一个同学在冰面上推比较省力”这一现象,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六、计算题(共8分)24.一辆电动自行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电动机的牵引力为25N.它行驶时的s﹣t图象如图所示.求:电动自行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1km需要的时间.25.有一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m0.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m1;用此瓶装满酱油,瓶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求:(1)玻璃瓶的容积;(2)酱油的密度.2015-2016学年北京市顺义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1.我们观察到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这是因为我们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 B.火星 C.地球 D.月亮【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研究物体是否运动,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地球同步卫星和地球的转动方向和转动的角度是相同的,地球和卫星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所以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卫星和太阳、火星、月亮之间,位置不断变化,以太阳、火星、月亮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2.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A.千克(kg)B.牛顿(N)C.米(m)D.秒(s)【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根据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作答.【解答】解:在国际单位制中,A、千克是质量的主单位.不符合题意;B、牛顿是力的单位.符合题意;C、米是长度的主单位.不符合题意;D、秒是时间的主单位.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情况,属于识记性知识的考查,是一道基础题.3.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gB.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2mC.冬天北方的室温一般约为45℃D.健康的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0s【考点】质量的估测;温度;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8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60g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B、中学生的步幅在60cm左右,教室中日光灯管的长度约是中学生步幅的2倍,在120cm=1.2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C、冬天北方的室温一般在20℃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75次,跳动一次的时间在1s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选A.【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也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手在屏幕上形成“手影”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考点】光的反射.【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A、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C、用放大镜看文字时,文字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D、从水中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与题意不符;故选B.【点评】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包括: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等;光遇到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平面镜成像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钢笔错位、筷子变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属于光的折射现象.5.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其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B.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C.给车轴加润滑油D.刹车时用力捏闸柄,增大闸皮对车圈的压力【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分析】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过程中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有的需要增大摩擦力,增大摩擦力的方法通常是增大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的需要减小摩擦力,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大小、使接触面更光滑、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变滑动为滚动等.【解答】解:A、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A 不合题意;B、轮胎上制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B不合题意;C、给车轴加润滑油是形成一层油膜,使接触面变光滑来减小摩擦,故B符合题意;D、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故D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在自行车的结构上,由不少地方涉及到摩擦知识,有的是为了增大摩擦,有的是为了减小摩擦,分析时掌握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关键.6.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其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毫米 B.纳米 C.厘米 D.微米【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根据对PM2.5含义的掌握作答.【解答】解:环保学规定:PM2.5是空气中直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固体颗粒物.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PM2.5的了解,体现了物理规律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7.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A所示的实验表明,声音需要通过介质才能传播出去B.图B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图C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D.图D中的蝙蝠觅食是利用声音的强弱【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信息.【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必须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频率的高低影响音调的高低,振幅影响声音响度的大小;(3)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解答】解:A、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小,该现象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 正确;B、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鼓面振动的振幅越大,故所发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C、图中,用力拔动钢尺,钢尺振动发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C错误;D、图中,蝙蝠利用发出的超声波觅食,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是一道声学综合题,涉及较多声学知识,但都是基础知识,比较容易.8.下列情况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列车正在进站B.石块从高处自由落下C.垒球被竖直向上抛出D.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始终以不变的速度行驶【考点】匀速直线运动.【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速度不变、方向不变.【解答】解:A、列车进站是速度减小,运动方向也可能变化,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B、石块从高处自由落下,在重力的作用下速度越来越快,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C、向上抛出的垒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所以运动速度越来越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D、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始终以不变的速度行驶,速度和方向都不变,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理解,只有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才是匀速直线运动.9.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铁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大C.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可能相同D.密度相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相同【考点】密度及其特性.【分析】①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状态不变)密度一定,与质量、体积大小无关.②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解答】解:A、把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质量减半,但砖的密度不会变化.此选项错误;B、铁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表示相同体积的铁的质量大于水.此选项错误;C、1kg的铁和水,密度不同,质量相同.此选项正确;D、密度相同的两个物体,体积不同,质量不同.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物质的密度利用公式ρ=计算,但应该清楚:密度是物质本身的特性,同种物质密度一定,与质量、体积大小无关.10.乒乓球的直径加大后,提高了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小丽认为直径增加了,乒乓球的弹性减弱了,小敏认为乒乓球的弹性是否减弱必须通过实验来证明.下列实验中能够证明小丽的观点是否正确的是()A.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掷向竖直墙壁,比较它们反弹后落地的距离B.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抛向地面,比较它们落地后反弹的高度C.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比较它们落地后反弹的高度D.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从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比较它们落地后反弹的高度【考点】弹力.【分析】(1)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2)要想比较两只乒乓球的弹性大小,必须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逐一分析每个选项的方案后,选择正确答案.【解答】解:A、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掷向竖直墙壁,不能控制球的初速度相同,无法根据反弹后落地距离比较弹性大小,故A错误;B、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抛向地面,没有控制球的抛出速度相等,不能根据落地后反弹的高度判断弹性大小,故B错误;C、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在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控制了球的初始高度相同,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可以判断球的弹性大小,故C正确;D、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在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没有控制高度相等,故D错误.故选C.【点评】一个现象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研究其中一个因素的作用时,一定采用控制变量法,一定要注意保证其它因素是相同的.三、填空题(共5分,每小题1分)1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考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分析】根据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填空.【解答】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为3×108m/s.故答案为:3×108.【点评】本题考查了真空中的光速,它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常数,要记住.12.矫正近视眼,应该配戴镜片是凹透镜的眼镜.【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2)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远视眼是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会聚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解答】解: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故答案为:凹.【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的认识和了解,是一道基础题.13.一束光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35度,则反射角为35 度.【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分析】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答】解:一束光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35度,则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35度.故答案为:3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其中必须搞清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14.如图所示,运动员跳水前将跳板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考点】力的作用效果.【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改变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改变和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解答】解:跳水运动员踏板起跳时,跳板会被压弯,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答案为:形状.【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的掌握,属于力学基础知识的考查.15.一辆汽车在与铁路平行的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铁路上迎面开来一列以21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的火车.己知火车全长200m,汽车车身长度不计.则火车从汽车旁开过历时 2.5 s.【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汽车经过火车的路程是火车的长度,汽车经过火车时相对有火车的速度为两者速度之后,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时间.【解答】解:汽车相对于火车的速度:v=72km/h+216km/h=288km/h=80m/s,∵v=,∴时间t===2.5s;故答案为:2.5.【点评】求出汽车相对于火车的速度,应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运动时间.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8分)16.如图1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 3.70 cm;图2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66 ℃;图3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2 N.【考点】长度的测量;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分析】(1)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3)观察该测力计的示数在2N上,且分度值是0.2N,可据此判断出被测物体的重力.【解答】解:(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3.7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3.70cm;。
北京市顺义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北京市顺义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 (2019八上·浦东新月考) 小明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3.2厘米,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A . 物理课本的厚度B . 一支粉笔的直径C . 黑板的长度D . 饮水杯的高度2. (2分) (2016八上·福建期中) 小红和小丽同驾一辆车游玩,若说小红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 . 路标B . 小丽C . 路边的行人D . 路边的树3. (2分)(2020·甘井子模拟) 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A . 春天,冰雪熔化汇成溪流B . 夏天,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C . 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D . 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4. (2分)翻阅课本中几种物质的凝固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铜球倒入铁水中不会熔化B . 寒冷的地区测量温度应用水银温度计C . 一116℃的酒精是固态的D . 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5. (2分)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面,当走近镜子时,则()A . 他的像变大,像与人的距离变大B . 像的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大C . 像变大,像离人的距离变小D . 像的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小6. (2分)有三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如图所示),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盐水和白酒,则甲、乙、丙三杯中所盛的液体分别是()A . 水、盐水、白B . 白酒、水、盐水C . 盐水、白酒、水D . 水、白酒、盐水7. (2分) (2017八上·新乡期末) 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 . 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 . 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C . 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D . 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8. (2分)(2018·邵阳模拟) 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下列关于超声波利用中说法正确的是()A . 用超声波查看零件内部结构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B . 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能传递信息C . 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超声波能传递信息D .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说明超声波能传递信息二、填空题 (共11题;共29分)9. (4分) (2017八上·郑州期中) 2016年5月21日,长沙“橘洲音乐节”在洋湖湿地公园开唱,“情歌王子”张信哲的倾情演唱,引发现场数千观众大合唱.歌声通过________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歌手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________,现场观众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识别不同的伴奏乐器,并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10. (2分)(2019·陕西模拟) 如图为高速公路ETC电子收费通道。
北京市顺义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北京市顺义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填空题 (共9题;共22分)1. (4分) (2017八上·靖江期中) 在一根较长的钢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耳朵紧贴钢管的同学可以听到 ________次声音,第一次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的,第二次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的。
若某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另一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声,则他可以听到声音的次数是 ________次。
2. (4分)(2017·连云港模拟) “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它手弹奏电吉它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________减弱噪声.在黑暗的房间里,桌子上竖直立着平面镜,镜子后面是白色墙壁.用手电筒正对着镜子和墙照射,从旁边看时,会发现________显得更亮,这是因为光照到这里发生的是________反射.3. (2分) (2016八上·崆峒期中) 若一个身高1.6m的人站在竖直挂置的大穿衣镜前0.5m处,则此人在镜中的像高是________ m,若此人远离平面镜,则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4. (2分) (2017八上·凉州期末) 人的眼睛在结构上和照相机非常相似,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在如图甲、乙的示意图中,属近视眼的是________,矫正时配戴的眼镜镜片应选用________.(选填“丙”或“丁”)5. (2分) (2017八上·凉州期末) 在如图中,OA、OB和O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线和折射线三条光线,则________是法线,折射角为________度.6. (2分) (2017八上·凉州期末) 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人们喜爱.“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图所示.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________(填“会”或“不会”)沸腾.7. (2分) (2016八上·黄石期中) 一著名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起跑时的速度是9m/s,中途的速度是8m/s,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2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________km/h.8. (2分) (2017八上·凉州期末) 体积为0.9m3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为________ kg,体积为________ m3 .(ρ冰=0.9×103Kg/m3 ,ρ水=1.0×103Kg/m3)9. (2分) (2017八上·凉州期末) 将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果将此物体向凸透镜移动5cm,此时成倒立、________的实像,成像规律是生活中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二、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0. (2分)一辆重4×105牛的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前进,它受到的阻力是5×104牛,则汽车受到的牵引力是()A . 4×105牛B . 5×104牛C . 4.5×105牛D . 3.5×105牛11. (2分) (2017八上·章贡期末) 生活中需要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A . 初中一节课的时间大约为0.45hB .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C .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D . 人正常眨一次眼的时间约为10s12. (2分) (2018八上·山西月考) 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 . 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热B . 使用高压锅,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高C . 加油站贴着“请熄火加油”字样,是因为汽油容易升华的缘故D . 街头拐角处的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以扩大司机的视野13. (2分)泡茶、喝茶中包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 泡茶时,杯口冒出白气﹣﹣是液化现象B . 泡茶时,部分茶叶下沉﹣﹣是由于茶叶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C . 茶水太烫,放一会茶水凉了﹣﹣此时茶水具有的热量较少D . 透过玻璃茶杯看到手指变粗﹣﹣是由于装水的玻璃杯相当于一个放大镜14. (2分)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A .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B . 水沸腾时的温度一定是100oCC . 1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 oCD . 人体安全电压就是不高于220V15. (2分) (2017八上·凉州期末) 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下列标志属于禁止鸣笛的是()A .B .C .D .16. (2分)如图所示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A . 在岸上看到水中的腿变“短”了B . 在平静湖面上群山的倒影C . 透过玻璃砖看到钢笔“错位”了D . 手影17. (2分) (2017八上·凉州期末) 小军同学使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在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的位置在分度盘的中线偏左.此时他应该()A . 将游码向右移动,至横梁再次平衡B . 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至横梁再次平衡C . 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至横梁再次平衡D . 将右盘砝码再减少一些18. (2分) (2017八上·凉州期末) 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 . (1)(2)B . (2)(4)C . (1)(3)D . (3)(4)19. (2分) (2017八上·凉州期末) 下列有关物体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将一铁块压扁了,其质量不变B . 一块冰熔化成水,其质量减小C . 宇航员将石头从月球带回地球上,其质量将变小D . 1kg铁块质量比1kg木头质量大三、作图题 (共3题;共13分)20. (5分)(2018·根河模拟) 完成图中的光路图(画出每条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21. (5分)一束光斜射向玻璃表面,如图所示。
北京市顺义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北京市顺义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人在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与人站立在地面时相比较()A . 压力不变,压强变大B . 压力不变,压强变小C . 压力变大,压强不变D . 压力变小,压强不变2. (2分)生活处处有物理.以下是小夏对几处生活情景的分析,正确的是A . 投入水中的石块没有漂浮在水面上,说明下沉的物体并不受浮力B . 人远离平面镜常常感到像变小,说明平面镜成像大小与物距有关C . 冬天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说明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D . 教室内的一个开关可以同时控制八盏灯,说明这八盏灯是串联的3. (2分)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看见岸上树梢位置变高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哪一幅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A .B .C .D .4. (2分) (2018八上·建平期末) 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A . 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B . 夏天,冰箱门口飘出的“白气”C . 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D . 冬天,天上纷纷飘落的雪花5. (2分) (2018八上·建平期末) 下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A . 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B . 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镜面反射C . 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D . 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6. (2分) (2018八上·建平期末) 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B . 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C . 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D . 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7. (2分) (2018八上·建平期末) 如图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该物质的凝固点是60℃B . 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C . 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D . 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8. (2分) (2018八上·建平期末) 在实验中常借助“悬锤法”测定蜡块的密度,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为m,用量筒测定蜡块的体积如图所示,则蜡块的密度表达式为()A .B .C .D .9. (2分) (2018八上·建平期末) 小希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例: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A . 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B . 折射成像的有①③⑤C . 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D . 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10. (2分) (2018八上·建平期末) 小红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密度(常温常压下),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 . 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B . 体积相同的实心铝块和实心冰块,铝块质量是冰块的3倍C . 质量相等实心铝块和实心铜块,铝块的体积一定小于铜块的体积D . 把200g酒精倒掉100g,剩下酒精的密度为0.4×103kg/m3二、实验题 (共6题;共38分)11. (3分)如图中(a)、(b)图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a)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________发生改变;图(b)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________.图(C),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力的大小、方向有关,还跟力的________有关;12. (9分) (2018八上·建平期末) 如图所示为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选择________(选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并将其竖直放置,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确定________(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另一支________的蜡烛B,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___为止,通过比较发现像与物________(3)某小组同学实验时发现蜡烛A在平面镜中的像不清晰,为此小组同学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案.方案一:将实验搬至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通过实验发现________(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可以使看到的像更清晰.方案二: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通过实验发现这样做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4)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项操作?_____A . 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 . 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实验.13. (6分) (2018八上·建平期末)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1)实验前,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________,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如图所示,若蜡烛、凸透镜在当前位置,应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烛焰的像是倒立的、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这一成像规律应用在________(填“照相机”或“放大镜”)上.(3)在(2)的基础上,若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将得到倒立的、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4)当蜡烛燃烧逐渐变短时,为了使像还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向________(填“上”或“下”)适当调节光屏的位置.14. (8分) (2018八上·建平期末)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9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数字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和 ________。
北京市顺义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有答案)【最佳】
北京市顺义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1.我们观察到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这是因为我们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 B.火星 C.地球 D.月亮2.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A.千克(kg)B.牛顿(N)C.米(m)D.秒(s)3.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gB.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2mC.冬天北方的室温一般约为45℃D.健康的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0s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手在屏幕上形成“手影” 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5.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其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B.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C.给车轴加润滑油D.刹车时用力捏闸柄,增大闸皮对车圈的压力6.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其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毫米 B.纳米 C.厘米 D.微米7.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A所示的实验表明,声音需要通过介质才能传播出去B.图B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图C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D.图D中的蝙蝠觅食是利用声音的强弱8.下列情况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列车正在进站B.石块从高处自由落下C.垒球被竖直向上抛出D.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始终以不变的速度行驶9.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铁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大C.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可能相同D.密度相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相同10.乒乓球的直径加大后,提高了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小丽认为直径增加了,乒乓球的弹性减弱了,小敏认为乒乓球的弹性是否减弱必须通过实验来证明.下列实验中能够证明小丽的观点是否正确的是()A.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掷向竖直墙壁,比较它们反弹后落地的距离B.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抛向地面,比较它们落地后反弹的高度C.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比较它们落地后反弹的高度D.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从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比较它们落地后反弹的高度三、填空题(共5分,每小题1分)1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m/s.12.矫正近视眼,应该配戴镜片是透镜的眼镜.13.一束光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35度,则反射角为度.14.如图所示,运动员跳水前将跳板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15.一辆汽车在与铁路平行的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铁路上迎面开来一列以21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的火车.己知火车全长200m,汽车车身长度不计.则火车从汽车旁开过历时s.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8分)16.(6分)如图1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cm;图2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图3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17.小军在科学实践活动课上制作了一个无尽头的灯廊,如图所示,它是由泡沫板和平面镜做成的,做出“无尽头灯廊”这样的效果至少需要()块平面镜.(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2 B.3 C.4 D.518.决定平面镜成像大小的因素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平面镜的大小 B.平面镜放置的位置C.物体本身的大小D.物体离平面镜的距离19.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矿石的密度.(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如图a所示,小明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选填“左”或“右”),使天平平衡.(2)小明将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矿石的质量是g.(3)小明用量筒测量矿石的体积,如图c所示,则矿石的密度ρ=kg/m3.(4)若小明先测出矿石的体积,再测出矿石的质量,这样测出的密度比上述结果偏(选填“大”或“小”).20.(5分)如图所示为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E固定不动,纸板F可以绕ON转动.)要使入射光和其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纸板应与平面镜(选填“垂直”或“不垂直”);(2)小明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改变三次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的数据如上表所示.小明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不一致.请分析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3)三次实验中,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小明的结论(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21.小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65cm刻度线处,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请结合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照相机B.幻灯机C.放大镜(2)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3)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80cm刻度线处,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透镜的左侧,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的像.(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倒立放大B.倒立缩小C.正立放大.22.小英用实验探究某种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她根据测量的数据描绘了该液体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该液体的密度为kg/m3;该液体质量是180g时,液体的体积是cm3.五、科普阅读题(共8分)23.(8分)阅读《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后回答问题.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有许多现象会让我们产生疑问,把疑问陈述出来,就形成了问题,但不一定是科学问题.像个人爱好、道德判断、价值选择方面的问题都不属于科学问题.比如,“哪种品牌的运动鞋更好?”“为减少污染和交通拥堵,应该限制小汽车的使用吗?”等都不属于科学问题.科学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数据而回答的问题.例如,“纯水和盐水哪一个结冰更快?”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因为你可以通过实验收集信息并予以解答.并不是每一个科学问题都可以进行探究,当问题太泛化或太模糊,就难以进行科学探究,比如“是什么影响气球贴到墙上?”.一般而言,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描述的是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变量必须是可检验的.也就是说,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都是可以观察或测量的.例如,“增加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会改变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吗?”,在这个问题中,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是自变量,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是因变量,我们通过改变自变量就可以检验因变量怎样变化.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陈述方式,常见的陈述方式有下列三种.方式一:某个变量影响另一个变量吗?例如,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影响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吗?方式二:如果改变某个变量,另一个变量会怎样变化?例如,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如果增大入射角,反射角会增大吗?方式三:一个变量跟另一个变量有关吗?例如,物体的密度与其质量有关吗?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围绕可探究的问题展开的,正是由于有了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才能使探究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1)下列问题中属于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哪种类型的音乐更好?B.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什么?C.水的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吗?D.在同一地点,改变物体的质量,它所受到的重力会改变吗?(2)请根据“两个同学沿水平方向推同一个箱子,一个同学在公路上推比较费力,另一个同学在冰面上推比较省力”这一现象,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六、计算题(共8分)24.一辆电动自行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电动机的牵引力为25N.它行驶时的s﹣t图象如图所示.求:电动自行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1km需要的时间.25.有一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m0.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m1;用此瓶装满酱油,瓶和酱油,求:的总质量为m2.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1)玻璃瓶的容积;(2)酱油的密度.2015-2016学年北京市顺义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1.我们观察到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这是因为我们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 B.火星 C.地球 D.月亮【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研究物体是否运动,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地球同步卫星和地球的转动方向和转动的角度是相同的,地球和卫星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所以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卫星和太阳、火星、月亮之间,位置不断变化,以太阳、火星、月亮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2.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A.千克(kg)B.牛顿(N)C.米(m)D.秒(s)【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根据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作答.【解答】解:在国际单位制中,A、千克是质量的主单位.不符合题意;B、牛顿是力的单位.符合题意;C、米是长度的主单位.不符合题意;D、秒是时间的主单位.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情况,属于识记性知识的考查,是一道基础题.3.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gB.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2mC.冬天北方的室温一般约为45℃D.健康的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0s【考点】质量的估测;温度;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8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60g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B、中学生的步幅在60cm左右,教室中日光灯管的长度约是中学生步幅的2倍,在120cm=1.2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C、冬天北方的室温一般在20℃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75次,跳动一次的时间在1s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选A.【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也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手在屏幕上形成“手影” 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考点】光的反射.【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A、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C、用放大镜看文字时,文字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D、从水中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与题意不符;故选B.【点评】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包括: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等;光遇到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平面镜成像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钢笔错位、筷子变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属于光的折射现象.5.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其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B.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C.给车轴加润滑油D.刹车时用力捏闸柄,增大闸皮对车圈的压力【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分析】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过程中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有的需要增大摩擦力,增大摩擦力的方法通常是增大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的需要减小摩擦力,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大小、使接触面更光滑、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变滑动为滚动等.【解答】解:A、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A 不合题意;B、轮胎上制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B不合题意;C、给车轴加润滑油是形成一层油膜,使接触面变光滑来减小摩擦,故B符合题意;D、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故D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在自行车的结构上,由不少地方涉及到摩擦知识,有的是为了增大摩擦,有的是为了减小摩擦,分析时掌握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关键.6.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其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毫米 B.纳米 C.厘米 D.微米【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根据对PM2.5含义的掌握作答.【解答】解:环保学规定:PM2.5是空气中直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固体颗粒物.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PM2.5的了解,体现了物理规律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7.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A所示的实验表明,声音需要通过介质才能传播出去B.图B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图C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D.图D中的蝙蝠觅食是利用声音的强弱【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信息.【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必须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频率的高低影响音调的高低,振幅影响声音响度的大小;(3)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解答】解:A、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小,该现象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 正确;B、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鼓面振动的振幅越大,故所发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C、图中,用力拔动钢尺,钢尺振动发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C错误;D、图中,蝙蝠利用发出的超声波觅食,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是一道声学综合题,涉及较多声学知识,但都是基础知识,比较容易.8.下列情况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列车正在进站B.石块从高处自由落下C.垒球被竖直向上抛出D.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始终以不变的速度行驶【考点】匀速直线运动.【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速度不变、方向不变.【解答】解:A、列车进站是速度减小,运动方向也可能变化,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B、石块从高处自由落下,在重力的作用下速度越来越快,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C、向上抛出的垒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所以运动速度越来越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D、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始终以不变的速度行驶,速度和方向都不变,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理解,只有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才是匀速直线运动.9.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铁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大C.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可能相同D.密度相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相同【考点】密度及其特性.【分析】①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状态不变)密度一定,与质量、体积大小无关.②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解答】解:A、把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质量减半,但砖的密度不会变化.此选项错误;B、铁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表示相同体积的铁的质量大于水.此选项错误;C、1kg的铁和水,密度不同,质量相同.此选项正确;D、密度相同的两个物体,体积不同,质量不同.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物质的密度利用公式ρ=计算,但应该清楚:密度是物质本身的特性,同种物质密度一定,与质量、体积大小无关.10.乒乓球的直径加大后,提高了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小丽认为直径增加了,乒乓球的弹性减弱了,小敏认为乒乓球的弹性是否减弱必须通过实验来证明.下列实验中能够证明小丽的观点是否正确的是()A.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掷向竖直墙壁,比较它们反弹后落地的距离B.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抛向地面,比较它们落地后反弹的高度C.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比较它们落地后反弹的高度D.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从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比较它们落地后反弹的高度【考点】弹力.【分析】(1)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2)要想比较两只乒乓球的弹性大小,必须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逐一分析每个选项的方案后,选择正确答案.【解答】解:A、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掷向竖直墙壁,不能控制球的初速度相同,无法根据反弹后落地距离比较弹性大小,故A错误;B、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抛向地面,没有控制球的抛出速度相等,不能根据落地后反弹的高度判断弹性大小,故B错误;C、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在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控制了球的初始高度相同,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可以判断球的弹性大小,故C正确;D、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在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没有控制高度相等,故D错误.故选C.【点评】一个现象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研究其中一个因素的作用时,一定采用控制变量法,一定要注意保证其它因素是相同的.三、填空题(共5分,每小题1分)1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考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分析】根据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填空.【解答】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为3×108m/s.故答案为:3×108.【点评】本题考查了真空中的光速,它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常数,要记住.12.矫正近视眼,应该配戴镜片是凹透镜的眼镜.【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2)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远视眼是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会聚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解答】解: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故答案为:凹.【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的认识和了解,是一道基础题.13.一束光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35度,则反射角为35度.【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分析】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答】解:一束光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35度,则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35度.故答案为:3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其中必须搞清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14.如图所示,运动员跳水前将跳板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考点】力的作用效果.【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改变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改变和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解答】解:跳水运动员踏板起跳时,跳板会被压弯,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答案为:形状.【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的掌握,属于力学基础知识的考查.15.一辆汽车在与铁路平行的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铁路上迎面开来一列以21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的火车.己知火车全长200m,汽车车身长度不计.则火车从汽车旁开过历时 2.5s.【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汽车经过火车的路程是火车的长度,汽车经过火车时相对有火车的速度为两者速度之后,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时间.【解答】解:汽车相对于火车的速度:v=72km/h+216km/h=288km/h=80m/s,∵v=,∴时间t===2.5s;故答案为:2.5.【点评】求出汽车相对于火车的速度,应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运动时间.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8分)16.如图1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 3.70cm;图2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66℃;图3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2N.。
2016-2017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2016-2017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八年级物理(总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入下面表格内,每小题2分,2×13=26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1.在我们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0℃ 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D.中学生的平均质量约为50g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一江春水向东流B.星光闪闪 C.海水奔腾 D.春风拂面 3.用一把刻度尺测某一物体长度时,一般要测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A.减小观察刻度时,由于视线不垂直而产生的误差 B.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 C.减小由于读数时,估计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 D.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声音在真空中不可以传播6.下列是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热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 B.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了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7.下列图像中,属于晶体熔化的是: ( )8.关于紫外线的主要作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 B.能杀死微生物 C.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D. 能进行遥控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
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10.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A.将它熔化成铁水 B.从地球运到月球 C.把它轧成薄铁片 D.磨掉铁块一个角 11.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 A.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 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12.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D.质量不变,密度变小13.下列几种镜子:①平面镜;②凸面镜;③凹面镜;④凸透镜;⑤凹透镜。
2016_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1-13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4-15小题为多选,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3分,漏选得一分,多选或错选得零分,共45分)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一节物理课的时间约为40s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0.26mC.一份期末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100gD.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000g2.在飞行的飞机里的人,看到空中的白云迅速地向后退,他所选的参照物是()A.地面 B.高山 C.飞机 D.白云3.关于声音的三个特征,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发声体每秒振动次数越多,音调就越高,响度越大B.声源离人耳越近,音调越高,响度越大C.音色与发声体的结构、材料有关D.用力敲鼓,鼓面振幅越大,响度越大4.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A.在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D.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5.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为全国中小学生授课,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由于声带振动发生的B.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音调很高C.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D.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m/s6.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冻矿泉水完全熔化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B.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C.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D.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时,车胎内气体质量变大,密度不变7.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哪一项是不必要的()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上C.称量时,左盘应放置被测物体,右盘放置砝码D.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8.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A.小孔成像B.水中倒影C.手影游戏D.树下阴影9.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汽化B.盛夏,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降低了室内的气温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D.严冬,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升华10.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11.如图所示,将透镜置于太阳光下,在另一侧的纸上会形成光斑,说明()A.该光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该光斑一定在透镜的焦点上C.此类透镜可以制作近视镜片 D.此类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12.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A.凸透镜,凸面镜B.凸面镜,凹透镜C.凸透镜,凹面镜D.凹面镜,凹透镜13.在下列事例中,能看到物体实像的是()A.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像 B.欣赏鱼缸中的鱼C.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胚芽D.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14.某同学用体温计测量自己体温为35℃,所测温度低于实际温及其原因可能是()A.体温计本身刻度不准B.体温计置于腋下的时间不够长C.体温计未与身体直接接触D.没有及时读出体温计显示的数值15.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2分,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6.如图所示,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上,一排排战车整齐匀速地驶过天安门前.车上指挥员以旁边战车为参照物,他是的,以天安门为参照物,他是的.17.请解释以下生活中的热现象,皮肤涂上酒精后觉得凉快是因为酒精时从人体吸热(填物态变化名称);夏天吃冰棒时看见冰棒冒“白气”是冰棒周围空气中的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所致.18.如图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AON等于60°.已知∠NOB等于30°,∠NOC 等于45°,∠NOD等于60°.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将沿着方向射出.(选填“OB”、“OC”或“OD”)19.上课时老师的讲话声是通过传入学生耳中的;敲响的音又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而产生的.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m/s.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传播的速度(选填”快”慢”’或”相同”)雷雨交加的夜里,林雨同学看到闪电后约5s听到雷声,林雨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m.20.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选填“太弱”或“太强”):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选填“10”、“15”或“25”)cm 左右.21.a、b是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a的质量为128g,体积为16cm3,b的质量为64g,体积为12cm3,如果其中一个球是实心的,那么,这个实心球应该是(a/b),这种金属球的密度是kg/m3,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cm3.22.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水,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象,观察这个图象,可以得出:水在时的体积最小.从0℃到6℃的过程中,水的密度变化情况是.23.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分别称为目镜和物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像,目镜的作用则是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成放大的像,这样就可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小物体了.24.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该种物质的,它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大小均(选填“有关”或“无关”).如图所示,形状、体积相同的两种纪念币A、B若干,叠放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托盘中,天平恰好处于水平状态,这两种纪念币密度之比ρA:ρB为.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25-27每题2分,29题的(4)2分,其他没空看1分,共25分)25.如图所示,小明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入隧道内.请你通过作图画出平面镜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6.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有一盏路灯标记为S,潜水爱好者在水下E处看到路灯的像为S′.请画出:(1)水下E处的人看到路灯S的入射光线;(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路灯S通过水面所成的像A.27.如图所示,ab是光源S射向平面镜后的一条反射光线,并射向凹透镜的焦点F.S′是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请画出:(1)光源S的位置;(2)ab的入射光线;(3 )ab经凹透镜的折射光线.28.小明在实验室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小明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固定好位置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都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可能出现的原因应该是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上.(2)小红同学在实验中,按如图装配仪器,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该将蜡烛往调(选填“上”或“下”).调整好后她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2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3)接着小明和小红他们都将燃烧的蜡烛放在高凸透镜20cm处,但小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小红在光屏上得到的像却是倒立放大的,分析原因是小明使用的透镜的焦距(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红使用的透镜的焦距,生活中的照相机是(选填“小明”或“小红”)实验现象的应用.若小明要在光屏上得到与小红光屏上性质一样的倒立放大的像,她应该把;蜡烛向(选填“左”或“右”移动).(4)接下来,小明将自己的眼镜靠近凸透镜的左侧,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向右移动光屏,又发现清晰的像,说明小明所截的眼镜镜片是透镜,他的视力缺陷是眼(选填“近视”或“远视”).29.小红的妈妈从市场买回了一桶色拉油,担心买的油是地沟油,小红在网络上查到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1g/cm3~0.93g/c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g/cm3~0.95g/cm3之间,她决定用测密度的方法鉴别油的品质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1)A:将托盘天平放于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B: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0g.C: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将装色拉油的烧杯放在左盘,在右盘加砝码使天平平衡,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g.D:将烧杯中的色拉油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量筒内色拉油的体积是cm3.(2)该色拉油的密度为g/cm3,由此,小红判断色拉油的品质是(选填“合格”或“不合格”).(3)分析小红同学的实验过程,你认为测量结果(选填“偏大”或“偏小”).小红通过反思后想到:其实不需要增加器材也不需要添加额外的步骤,只要将上面的实验步骤顺序稍加调整就会大大减少上述实验的误差.她调整后的实验步骤是(只填写实验步骤前后的代号即可).(4)实验过程中,若只有天平、烧杯和水,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个测量色拉油密度的实验,请写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并写出计算色拉油密度的表达式(用字母表示).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30题3分,31题5分,共8分,答题要写出必要的过程和公式,只写结果的不能得分)30.右表是晋江火车站JJ88CI次列车的时刻表,晋江至厦门所经历时间由表可知,求晋江至漳州、厦门到漳州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31.有一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kg,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kg.在此空玻璃瓶中装入一些合金滚珠,瓶和合金滚珠的总质量为0.8kg,此时再往瓶中灌入水到瓶口止,瓶、合金滚珠和水的总质量为0.9kg,g=10N/kg,求:(1)玻璃瓶的容积;(2)合金滚珠的总质量;(3)合金滚珠的密度.2016-2017学年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1-13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4-15小题为多选,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3分,漏选得一分,多选或错选得零分,共45分)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一节物理课的时间约为40s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0.26mC.一份期末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100gD.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000g【考点】时间的估测;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解答】解:A、初中一节物理课的时间一般是45min=2700s.故A不符合实际;B、一根筷子的长度约25cm,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26cm=0.26m左右.故B符合实际;C、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6g,一份物理试卷的质量比6g小得多,故C不符合实际;D、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5×104g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2.在飞行的飞机里的人,看到空中的白云迅速地向后退,他所选的参照物是()A.地面 B.高山 C.飞机 D.白云【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根据以下分析答题: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在飞行的飞机里的人相对于空中的白云位置不断变化,以飞机为参照物,坐在飞机里的人看到空中的白云迅速地向后退.故选C.3.关于声音的三个特征,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发声体每秒振动次数越多,音调就越高,响度越大B.声源离人耳越近,音调越高,响度越大C.音色与发声体的结构、材料有关D.用力敲鼓,鼓面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色.【分析】(1)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和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是表示振动快慢的物理量.(2)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响度的大小和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的大小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和介质有关.(3)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的,不同发声体音色不同.【解答】解:A、发声体每秒振动次数越多,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与响度无关,该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响度与振幅和距离有关,声源离人耳越近,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调不变,该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音色与发声体的结构、材料有关,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用力敲鼓,鼓面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B.4.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A.在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D.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1)在s﹣t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2)在s﹣t图象中,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读出甲乙两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比较出两车的运动速度;(3)由图知,两车在10s末相遇,此时乙处于静止状态,甲还在运动.(4)根据图象读出5s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解答】解:A、乙车在7~20s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乙车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B、由图象看出两车在0~5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两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B正确;C、由图象看出两车在10s末相遇,此时乙处于静止状态,甲还在匀速运动,二者速度不相同,故C错误;D、由图象看出甲车在5s末的路程10m,乙车在5s末的路程15m,所以在5s末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故D错误.故选B.5.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为全国中小学生授课,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由于声带振动发生的B.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音调很高C.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D.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m/s【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速;响度;电磁波的传播.【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3)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4)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解答】解:A、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王亚平说话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王亚平讲课的声音很大,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通过电磁波传回地球的,故C错误;D、“天宫一号”接近常温,且有空气,所以这里面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m/s,故D错误;故选A.6.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冻矿泉水完全熔化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B.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C.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D.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时,车胎内气体质量变大,密度不变【考点】质量及其特性;密度及其特性.【分析】同时兼顾质量和密度两个概念,逐一进行分析排除.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位置则不会发生改变;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质量、体积的变化一般不会引起密度的变化,只有气体在膨胀和被压缩时,密度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解答】解:A、冰熔化成水,是状态发生了变化,质量不会改变,但密度却变大了;B、物体被带到太空只是改变了位置,质量、密度都不会改变;C、牛奶被喝掉一半,含有的物质变少了,质量自然变小,而牛奶依然是牛奶,物质没变,所以密度不变;D、打了气的车胎里气体增多,质量当然会增加,而它的体积却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密度当然也就增加了不少.故选C.7.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哪一项是不必要的()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上C.称量时,左盘应放置被测物体,右盘放置砝码D.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考点】天平的使用.【分析】正确使用天平的方法是:将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再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称量时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解答】解:判断天平是否平衡,既可以看指针是否在完全静止时指向分度盘标尺的正中间,也可以观察指针在分度盘中央线左右摆动的幅度是否相等,所以D选择项是错误的.故选D.8.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A.小孔成像B.水中倒影C.手影游戏D.树下阴影【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分析】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解答】解: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手影游戏和树下阴影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所以,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B项.故选B9.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汽化B.盛夏,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降低了室内的气温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D.严冬,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升华【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蒸发及其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分析】(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2)加快蒸发的方法:提高液态温度、增大液态表面积、加快液态表面空气流动速度.【解答】解:A、冰雪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吸热熔化现象,故A错误;B、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加快身体汗液蒸发吸热,但不会降低了室内的气温,故B错误;C、雾是液态小水滴,雾散是由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的汽化现象,故C错误;D、寒冷的冬天,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是固态冰雪变为气态水蒸气的升华现象,故D正确.故选D.10.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来分析此题.【解答】解:A、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铅笔与平面镜的距离改变,铅笔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故A错误;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与铅笔还是关于平面镜所在平面对称的,故像不动,故B错误;C、像的大小与物体相等,故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不变,故C错误;D、铅笔与平面镜的夹角为4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此时平面镜将铅笔与像的夹角平分,所以铅笔与它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故D正确.故选D.11.如图所示,将透镜置于太阳光下,在另一侧的纸上会形成光斑,说明()A.该光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该光斑一定在透镜的焦点上C.此类透镜可以制作近视镜片 D.此类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考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分析】(1)所谓会聚和发散都是相对于原来的光线而言的,与原来的光线相比,向中间聚集了,就是会聚,反之就是发散;(2)凸透镜的光心到焦点的距离称之为焦距;(3)凸透镜矫正远视眼,凹透镜矫正近视眼.【解答】解:A、据图可知,该装置是透镜,所以光斑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B、由于不知道该光斑是不是最小、最亮的那一点,所以不能确定该点是否是焦点,故B错误;CD、据图可知,该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是凸透镜,用于矫正远视眼,故C错误,D正确;故选D.12.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A.凸透镜,凸面镜B.凸面镜,凹透镜C.凸透镜,凹面镜D.凹面镜,凹透镜【考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凸面镜和凹面镜;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分析】凸面镜和凹面镜利用光的反射,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凸透镜和凹透镜利用光的折射,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解答】解:常见的光学元件中,对光有发散作用的有:凹透镜和凸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有:凸透镜和凹面镜.故选B.13.在下列事例中,能看到物体实像的是()A.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像 B.欣赏鱼缸中的鱼C.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胚芽D.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考点】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分析】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实像可以用光屏接收到,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解答】解:A、在镜子前观看自己的衣着,即是通过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该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得到的虚像,故A不符合题意;B、鱼缸中的鱼反射的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是虚像,故B不符合题意;C、通过放大镜观察植物的胚芽,是利用凸透镜成虚像的原理工作的,故C不符合题意;D、在电影院看到银幕上的电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即物体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故D符合题意;故选D.14.某同学用体温计测量自己体温为35℃,所测温度低于实际温及其原因可能是()A.体温计本身刻度不准B.体温计置于腋下的时间不够长C.体温计未与身体直接接触D.没有及时读出体温计显示的数值。
(完整)2016-2017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推荐文档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题第Ⅰ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在下列的估测中,正确的是( )A.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是16kg B.课桌的高度约是7.8cmC.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是17.5cm D.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约40℃2.2015 年5 月31 日,中国选手苏炳添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男子100m 比赛中,以9 秒99 的成绩获得第三名,成为当今跑得最快的黄种人。
在这次100m 比赛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约为 ( )A.0.1m/sB. 1m/sC. 10m/sD. 100m/s3.如图所示,下列四个现象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A.放大的字B.小孔成像C.手影D.倒影4.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B.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5.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的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
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
下面四个图像中表示该材料凝固的是()6.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是()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C.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D.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7.下列光学设备中,应用如图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是 ( )A.投影仪B. 放大镜C.照相机D.潜望镜8.一瓶矿泉水放在冰箱冷冻室里,过一段时间,水全部结成冰。
则水结冰后( )A.质量变小 B.密度变小C.质量变大D.密度变大3 kg /m 3。
9. 航天器外壳要求轻巧、耐高温。
航天器外壳材料应具有的特性是( )A. 密度较大 熔点较高B .密度较小 熔点较高C .密度较大 熔点较低D .密度较小 熔点较低10. 小明想用量筒一次准确获得密度为 0.8g/cm 3的酒精 100g ,可选用的量筒的量程及分度值最好是()A .100ml ,5mlB .100ml ,10mlC .150ml ,5mlD .150ml ,10ml第Ⅱ部分 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2 分)11. 教室的楼道上张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倡导同学们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
北京市顺义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北京市顺义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如图所示,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海啸等,都伴有超声波产生B . 声呐发出的次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C . 超声能把水“打碎”成小水珠D . 医院利用次声波检查胎儿在母体内是否正常发育2. (2分)如图是张敏同学拍摄的南湖大酒店风景相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 要想使大楼的像更大些,张敏应向大楼靠近些,再拍摄B . 大楼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 . 大楼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 . 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3. (2分) (2017八上·临沂期中) 由公式v=s/t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A .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 .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 . 路程与时间成正比D . 路程与时间成反比4. (2分)医院里有一只氧气瓶,它的容积是10dm3 ,里面装有密度为2.5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用去了5g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A . 1kg/m3B . 2kg/m3C . 2.2kg/m3D . 2.5kg/m35. (2分)如图,将一把刻度尺压在桌面上,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轻拨与重拨刻度尺,则刻度尺发出声音不同;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长度,两次均轻拨刻度尺伸出桌面一端则发出声音也不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前者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后者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B . 前者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后者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C . 前者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后者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D . 前者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后者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6. (2分) (2019八上·咸阳期中) 测定质量约为24g的酒精(ρ酒精=0.8×103 kg/m3)的体积时,应选下列量筒中的()A . 量程20mLB . 量程25mL,最小分度值1mLC . 量程100mL,最小分度5mLD . 量程50mL,最小分度2mL7. (2分) (2015八上·江苏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在道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的B . 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是由光的折射产生的C . 用久了的电灯泡玻璃壁会变黑,是因为灯丝发生了汽化和凝固现象D . 雾、露是水的气态,霜是水的固态。
北京市顺义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有答案)【经典】
北京市顺义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1.我们观察到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这是因为我们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 B.火星 C.地球 D.月亮2.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A.千克(kg)B.牛顿(N)C.米(m)D.秒(s)3.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gB.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2mC.冬天北方的室温一般约为45℃D.健康的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0s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手在屏幕上形成“手影” 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5.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其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B.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C.给车轴加润滑油D.刹车时用力捏闸柄,增大闸皮对车圈的压力6.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其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毫米 B.纳米 C.厘米 D.微米7.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A所示的实验表明,声音需要通过介质才能传播出去B.图B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图C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D.图D中的蝙蝠觅食是利用声音的强弱8.下列情况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列车正在进站B.石块从高处自由落下C.垒球被竖直向上抛出D.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始终以不变的速度行驶9.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铁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大C.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可能相同D.密度相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相同10.乒乓球的直径加大后,提高了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小丽认为直径增加了,乒乓球的弹性减弱了,小敏认为乒乓球的弹性是否减弱必须通过实验来证明.下列实验中能够证明小丽的观点是否正确的是()A.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掷向竖直墙壁,比较它们反弹后落地的距离B.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抛向地面,比较它们落地后反弹的高度C.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比较它们落地后反弹的高度D.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从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比较它们落地后反弹的高度三、填空题(共5分,每小题1分)1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m/s.12.矫正近视眼,应该配戴镜片是透镜的眼镜.13.一束光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35度,则反射角为度.14.如图所示,运动员跳水前将跳板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15.一辆汽车在与铁路平行的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铁路上迎面开来一列以216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火车.己知火车全长200m,汽车车身长度不计.则火车从汽车旁开过历时s.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8分)16.(6分)如图1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cm;图2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图3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17.小军在科学实践活动课上制作了一个无尽头的灯廊,如图所示,它是由泡沫板和平面镜做成的,做出“无尽头灯廊”这样的效果至少需要()块平面镜.(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2 B.3 C.4 D.518.决定平面镜成像大小的因素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平面镜的大小 B.平面镜放置的位置C.物体本身的大小D.物体离平面镜的距离19.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矿石的密度.(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如图a所示,小明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选填“左”或“右”),使天平平衡.(2)小明将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矿石的质量是g.(3)小明用量筒测量矿石的体积,如图c所示,则矿石的密度ρ=kg/m3.(4)若小明先测出矿石的体积,再测出矿石的质量,这样测出的密度比上述结果偏(选填“大”或“小”).20.(5分)如图所示为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E 固定不动,纸板F可以绕ON转动.)要使入射光和其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纸板应与平面镜(选填“垂直”或“不垂直”);(2)小明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改变三次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的数据如上表所示.小明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不一致.请分析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3)三次实验中,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小明的结论(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21.小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65cm刻度线处,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请结合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照相机B.幻灯机C.放大镜(2)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3)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80cm刻度线处,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透镜的左侧,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的像.(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倒立放大B.倒立缩小C.正立放大.22.小英用实验探究某种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她根据测量的数据描绘了该液体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该液体的密度为kg/m3;该液体质量是180g时,液体的体积是cm3.五、科普阅读题(共8分)23.(8分)阅读《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后回答问题.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有许多现象会让我们产生疑问,把疑问陈述出来,就形成了问题,但不一定是科学问题.像个人爱好、道德判断、价值选择方面的问题都不属于科学问题.比如,“哪种品牌的运动鞋更好?”“为减少污染和交通拥堵,应该限制小汽车的使用吗?”等都不属于科学问题.科学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数据而回答的问题.例如,“纯水和盐水哪一个结冰更快?”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因为你可以通过实验收集信息并予以解答.并不是每一个科学问题都可以进行探究,当问题太泛化或太模糊,就难以进行科学探究,比如“是什么影响气球贴到墙上?”.一般而言,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描述的是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变量必须是可检验的.也就是说,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都是可以观察或测量的.例如,“增加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会改变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吗?”,在这个问题中,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是自变量,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是因变量,我们通过改变自变量就可以检验因变量怎样变化.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陈述方式,常见的陈述方式有下列三种.方式一:某个变量影响另一个变量吗?例如,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影响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吗?方式二:如果改变某个变量,另一个变量会怎样变化?例如,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如果增大入射角,反射角会增大吗?方式三:一个变量跟另一个变量有关吗?例如,物体的密度与其质量有关吗?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围绕可探究的问题展开的,正是由于有了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才能使探究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1)下列问题中属于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哪种类型的音乐更好?B.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什么?C.水的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吗?D.在同一地点,改变物体的质量,它所受到的重力会改变吗?(2)请根据“两个同学沿水平方向推同一个箱子,一个同学在公路上推比较费力,另一个同学在冰面上推比较省力”这一现象,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六、计算题(共8分)24.一辆电动自行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电动机的牵引力为25N.它行驶时的s﹣t图象如图所示.求:电动自行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1km需要的时间.25.有一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m0.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m1;用此瓶装满酱油,瓶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已知水的密度为ρ,求:水(1)玻璃瓶的容积;(2)酱油的密度.2015-2016学年北京市顺义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1.我们观察到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这是因为我们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 B.火星 C.地球 D.月亮【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研究物体是否运动,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地球同步卫星和地球的转动方向和转动的角度是相同的,地球和卫星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所以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卫星和太阳、火星、月亮之间,位置不断变化,以太阳、火星、月亮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2.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A.千克(kg)B.牛顿(N)C.米(m)D.秒(s)【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根据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作答.【解答】解:在国际单位制中,A、千克是质量的主单位.不符合题意;B、牛顿是力的单位.符合题意;C、米是长度的主单位.不符合题意;D、秒是时间的主单位.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情况,属于识记性知识的考查,是一道基础题.3.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gB.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2mC.冬天北方的室温一般约为45℃D.健康的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0s【考点】质量的估测;温度;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8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60g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B、中学生的步幅在60cm左右,教室中日光灯管的长度约是中学生步幅的2倍,在120cm=1.2m 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C、冬天北方的室温一般在20℃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75次,跳动一次的时间在1s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选A.【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也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手在屏幕上形成“手影” 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考点】光的反射.【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A、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C、用放大镜看文字时,文字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D、从水中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与题意不符;故选B.【点评】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包括: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等;光遇到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平面镜成像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钢笔错位、筷子变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属于光的折射现象.5.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其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B.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C.给车轴加润滑油D.刹车时用力捏闸柄,增大闸皮对车圈的压力【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分析】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过程中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有的需要增大摩擦力,增大摩擦力的方法通常是增大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的需要减小摩擦力,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大小、使接触面更光滑、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变滑动为滚动等.【解答】解:A、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A不合题意;B、轮胎上制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B不合题意;C、给车轴加润滑油是形成一层油膜,使接触面变光滑来减小摩擦,故B符合题意;D、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故D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在自行车的结构上,由不少地方涉及到摩擦知识,有的是为了增大摩擦,有的是为了减小摩擦,分析时掌握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关键.6.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其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毫米 B.纳米 C.厘米 D.微米【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根据对PM2.5含义的掌握作答.【解答】解:环保学规定:PM2.5是空气中直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固体颗粒物.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PM2.5的了解,体现了物理规律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7.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A所示的实验表明,声音需要通过介质才能传播出去B.图B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图C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D.图D中的蝙蝠觅食是利用声音的强弱【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信息.【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必须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频率的高低影响音调的高低,振幅影响声音响度的大小;(3)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解答】解:A、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小,该现象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正确;B、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鼓面振动的振幅越大,故所发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C、图中,用力拔动钢尺,钢尺振动发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C错误;D、图中,蝙蝠利用发出的超声波觅食,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是一道声学综合题,涉及较多声学知识,但都是基础知识,比较容易.8.下列情况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列车正在进站B.石块从高处自由落下C.垒球被竖直向上抛出D.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始终以不变的速度行驶【考点】匀速直线运动.【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速度不变、方向不变.【解答】解:A、列车进站是速度减小,运动方向也可能变化,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B、石块从高处自由落下,在重力的作用下速度越来越快,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C、向上抛出的垒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所以运动速度越来越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D、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始终以不变的速度行驶,速度和方向都不变,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理解,只有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才是匀速直线运动.9.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铁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大C.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可能相同D.密度相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相同【考点】密度及其特性.【分析】①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状态不变)密度一定,与质量、体积大小无关.②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解答】解:A、把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质量减半,但砖的密度不会变化.此选项错误;B、铁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表示相同体积的铁的质量大于水.此选项错误;C、1kg的铁和水,密度不同,质量相同.此选项正确;D、密度相同的两个物体,体积不同,质量不同.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物质的密度利用公式ρ=计算,但应该清楚:密度是物质本身的特性,同种物质密度一定,与质量、体积大小无关.10.乒乓球的直径加大后,提高了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小丽认为直径增加了,乒乓球的弹性减弱了,小敏认为乒乓球的弹性是否减弱必须通过实验来证明.下列实验中能够证明小丽的观点是否正确的是()A.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掷向竖直墙壁,比较它们反弹后落地的距离B.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抛向地面,比较它们落地后反弹的高度C.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比较它们落地后反弹的高度D.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从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比较它们落地后反弹的高度【考点】弹力.【分析】(1)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2)要想比较两只乒乓球的弹性大小,必须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逐一分析每个选项的方案后,选择正确答案.【解答】解:A、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掷向竖直墙壁,不能控制球的初速度相同,无法根据反弹后落地距离比较弹性大小,故A错误;B、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抛向地面,没有控制球的抛出速度相等,不能根据落地后反弹的高度判断弹性大小,故B错误;C、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在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控制了球的初始高度相同,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可以判断球的弹性大小,故C正确;D、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在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没有控制高度相等,故D错误.故选C.【点评】一个现象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研究其中一个因素的作用时,一定采用控制变量法,一定要注意保证其它因素是相同的.三、填空题(共5分,每小题1分)1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考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分析】根据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填空.【解答】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为3×108m/s.故答案为:3×108.【点评】本题考查了真空中的光速,它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常数,要记住.12.矫正近视眼,应该配戴镜片是凹透镜的眼镜.【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2)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远视眼是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会聚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解答】解: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故答案为:凹.【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的认识和了解,是一道基础题.13.一束光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35度,则反射角为35度.【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分析】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答】解:一束光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35度,则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35度.故答案为:3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其中必须搞清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14.如图所示,运动员跳水前将跳板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考点】力的作用效果.【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改变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改变和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解答】解:跳水运动员踏板起跳时,跳板会被压弯,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答案为:形状.【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的掌握,属于力学基础知识的考查.15.一辆汽车在与铁路平行的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铁路上迎面开来一列以216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火车.己知火车全长200m,汽车车身长度不计.则火车从汽车旁开过历时 2.5 s.【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汽车经过火车的路程是火车的长度,汽车经过火车时相对有火车的速度为两者速度之后,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时间.【解答】解:汽车相对于火车的速度:v=72km/h+216km/h=288km/h=80m/s,∵v=,。
2016-2017学年北京市顺义区木林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北京市顺义区木林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一个正常运动的物体速度约为5m/s,该物体可能是()A.蜗牛 B.步行的人 C.自行车D.汽车2.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一些城市规定学校周边机动车禁止鸣笛,下列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A.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B.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C.夜晚禁止建筑工地施工D.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3.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是()A.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C.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D.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4.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A.B.C.D.5.离心玻璃棉作为一种新型的吸声建筑材料得到工人们的广泛使用,利用其控制噪声属于下列方法中的()A.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B.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无法判断6.如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的示数是8℃B.它的分度值是1℃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7.如图,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汽化,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A.熔化和汽化都放热 B.熔化吸热,汽化放热C.熔化和汽化都吸热 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8.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A.小孔成像 B.光的漫反射C.光的折射 D.光的直线传播9.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A.3:2 B.3:1 C.3:4 D.4:310.关于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结成冰,质量变小了B.宇航员在地球上质量大,在太空中质量小C.把铁块加热,再锻压成片,质量变小了D.1kg棉花和1kg铁块的质量相同11.小明同学阅读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C.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的体积小D.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12.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3.在扬声器纸盆内放些碎泡沫,当扬声器发声时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这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能听见扬声器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14.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医生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15.小明先后两次以不同的力度敲击同一个鼓面,所发出的声音不同,小丽调节小提琴琴弦的松紧,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不同.16.如图所示,早晨的太阳光斜射到一块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经镜面反射后,反射角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将(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17.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形成的;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前者是光的现象,后者是光的现象,所看到的都是(填“实像”或“虚像”)18.张家界因山而著名,吸引许多中外游客来旅游,有少数游客在山上游玩时将空纯净水瓶扔在山上,这样做既污染了环境,同时还可能引起山林火灾.这是因为,当下雨时纯净水瓶装入水后,就相当于一个透镜.晴天强太阳光照射它时,它对光线会产生作用,可能会引起枯叶着火.因此我们在山中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19.飞机从我国“辽宁号”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起飞过程中,以飞机上的座椅为参照物,飞行员是的.以甲板为参照物,飞行员是的.20.实施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是飞机在高空撤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于是高空水蒸气便成小冰晶或成小水滴,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小水滴增大,从而形成降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三、识图、作图题21.如图所示,两面平面镜互相垂直,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请在图中完成光路图.22.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23.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线状发光物体AB,请作出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38分)24.如图所示为一固体熔化、凝固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此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选填“吸热”或“放热”),但温度,所以它是晶体.(2)此晶体从点开始熔化,熔化持续了min时间,熔点为℃(3)EF段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热.25.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个实验:(1)应选择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填“平面镜”或“平板玻璃”);(2)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4)如果在像A'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承接到像A'(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像(填“实”或“虚”);(5)当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时像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6.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A.用细线将石块拴好,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总.B.计算石块的密度. C.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水.D.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1)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2)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3)小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如图乙所示,请指出小明在操作中存在的两处错误:;.(4)改正错误后,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g,他用如图丁所示方法测出了石块的体积,则石块密度是g/cm3.四、计算题27.汽车沿一平直公路以20m/s的速度行驶,其正前方有一座山崖,当汽车经过某处时,驾驶员按响喇叭,2s后听到回声,求按喇叭时距山崖有多远?(V声=340m/s)28.“元旦”期间,小强一家开小汽车到句容市来旅游,接近句容时,看到路边标志牌如图所示(标志牌说明此处到句容市还有2km,车辆最大速度不能超过60km/h).此后小车用1min匀速通过一段长为600m的路段.求:(1)小车通过该600m路段的速度是多少m/s?(2)请根据计算结果说明小车在该路段是否超速行驶.29.“五•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物理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根据我们对于物体运动速度的了解来作答.【解答】解:A、5m/s的速度表示物体在每秒内要通过5m 的路程,蜗牛显然达不到,因此选项A可以排除.B、步行人一秒大约为一步距离,因此人步行的速度约1m/s,则B选项错误;C、自行车的速度约5m/s,故C选项正确;D、描述汽车的速度常用km/h作单位,单位换算可得5m/s=5×3.6km/h=18km/h,这与我们通常认识的汽车每小时行驶几十公里相差也比较远,故D选项错误.故选C.2.【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防治噪声的途径主要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明确题干中是通过哪种方法来减弱噪声的,再对照选项中提到的物理情景,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城市规定学校周边机动车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A、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不同.故A错误.B、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不同.故B错误.C、夜晚禁止建筑工地施工,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相同.故C正确.D、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不同.故D错误.故选C.3.【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①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在平面镜的两侧,物像到平面镜之间的距离相等,物体靠近平面镜,像靠近平面镜,物体远离平面镜,像远离平面镜.②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大小相等.然后对各选项逐一分析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因为平面镜是成等大正立的虚像,所以,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像的大小不变;因为平面镜成像物距与像距相等,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此人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变小,像到镜面的距离必然随之变小.所以可判断选项BCD错误,选项A正确.故选A.4.【考点】透镜的光路图.【分析】首先要仔细观察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特点,然后再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出选择.【解答】解:从四个光线通过透镜的情形可知,a、b、d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发散的,所以都是凹透镜;只有c是凸透镜,且入射光线是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发出的,折射光线变得会聚了.故选C.5.【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防治噪声的三条途径.【解答】解:减弱噪声途径有三条:①在声源处控制噪声;②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③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离心玻璃棉作为一种新型的吸声建筑材料,主要是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故A、C、D错误.故选B6.【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本题要从体温计的读数、分度值、读数时能否离开被测物体以及温度计原理来解答.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根据分度值和液面位置可以读出温度值,由于体温计液泡上方有缩口,所以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温度计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解答】解:A、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根据图中液面位置可知温度为38℃,故A错误;B、体温计分度值可以从35﹣﹣36℃之间有10个小格得出,每个小格为0.1℃,这就是分度值,故B错误;C、由于体温计的特殊结构(有缩口),它是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故C错误;D、体温计的工作原理就是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故D正确.故选D.7.【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熔化需要吸热.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汽化需要吸热.【解答】解: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熔化和汽化都需要吸热,使火箭的温度不会很高,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故选C.8.【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首先要明确影子的形成,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在物体的后方形成一个暗区,这就是所谓的影子.【解答】解:太阳光被树叶遮挡后,在下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形成阴凉实际上就是大树的影子,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D.9.【考点】速度的计算.【分析】已知通过的路程之比和所用时间之比,根据公式V=可求速度大小之比.【解答】解:甲、乙的速度之比==×=×=;故选D.10.【考点】质量及其特性.【分析】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与物体所含物质多少有关.【解答】解:A、水结冰后,状态发生改变,物质多少没有变化,质量不变.此选项错误;B、宇航员在地球或月球,只是位置发生变化,而质量与位置无关,所以质量不变.此选项错误;C、铁块加热,温度升高,锻压成片,形状发生变化,但质量与温度、形状无关,所以质量不变.此选项错误;D、棉花和铁块虽是不同物质,但都是1kg,所以质量相同.此选项正确.故选D.11.【考点】密度及其特性.【分析】此题要根据表中的数据进行解答,根据表中数据分别进行对比.【解答】解:A、表中煤油和酒精的密度均为0.8×103 Kg•m﹣3,故此选项错误.B、表中松木是固体,密度小于液体水银的密度,故此选项错误.C、根据公式v=m/ρ,质量相同时,密度越大体积越小,铜的密度小于铅的密度,故铜的体积大于铅的体积.D、由表中数据,对于同种物质,水和冰的密度不同.故选D12.【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物理学方法.【分析】本题的关键点是“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联系点是脚下的积雪被挤压变成冰层质量相等,根据公式m=ρV=ρSh列出关系式求解出积雪的密度.【解答】解:设脚印的面积为S,积雪的厚度为h,脚印的深度为h1,冰的密度为ρ冰,脚印下积雪的质量为m雪=ρ雪V雪=ρ雪Sh,被挤压变为冰后的质量为m冰=ρ冰V冰=ρ冰S(h﹣h1),根据m雪=m冰得:ρ雪Sh=ρ冰S(h﹣h1),所以得:ρ雪=ρ冰.故选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3.【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①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②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在扬声器纸盆内放些碎泡沫,当扬声器发声时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这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能听见扬声器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故答案为:振动;空气.14.【考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分析】声音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解答】解:医生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医生给病人做B超诊断病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信息.故答案为:信息,能量.15.【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抓住以上知识,并深入体味生活中的一些说法,就可解题.【解答】解:小明先后两次以不同的力度敲击同一个鼓面,鼓面的振动幅度不同,即所发出的声音响度不同;小丽调节小提琴琴弦的松紧,主要是为了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即声音的音调;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即音色是不同的;故答案为:响度;音调;音色.16.【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光的反射定律.【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找到反射角的大小;再确定早晨到中午入射光线的入射方向的变化,确定入射角的变化,从而分析出反射角的变化.【解答】解:根据图解,入射角等于60°,所以反射角也等于60°,在法线的右侧作出反射光线,如图: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入射光线象图中的逐渐向法线靠近,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也逐渐减小.故答案为:60°、减小.17.【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看到倒影和水中的鱼,倒影是光的反射,看到鱼是光的折射,所看到的像都为虚像.【解答】解: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日食在物理学中,这是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根据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可知,看到树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看到的鱼是光的折射现象,这些看到的都是虚像.故答案为: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反射;折射;虚像.18.【考点】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分析】纯净水瓶内有水,容易形成中间厚边缘薄的水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能把太阳光会聚成交点,交点的温度高,达到枯叶的着火点,枯叶燃烧引起火灾.【解答】解:下雨时,雨水流入纯净水瓶,容易形成中间厚边缘薄的水凸透镜.水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形成温度比较高的光点,容易点燃枯叶,发生火灾.故答案为:凸;会聚.19.【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否则是运动的.【解答】解:以飞机上的座椅为参照物,飞行员与飞机的座椅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飞行员是静止的;以甲板为参照物,飞行员与甲板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飞行员是运动的.故答案为:静止;运动.20.【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是升华的相反过程;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解答】解:固态干冰变成气态二氧化碳是升华过程,升华过程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水蒸气变成小冰粒的过程是凝华过程,水蒸气变成小水滴的过程是液化过程;故答案为:升华,凝华,液化.三、识图、作图题21.【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同时要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知道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要注意此题中,光线经过两块平面镜要进行两次反射.【解答】解:首先画出法线,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所以入射角是90°﹣60°=3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第一次的反射光线.做出第二个镜面的法线,由图知,入射角为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第二次的反射光线.故答案为:22.【考点】透镜的光路图.【分析】要正确作出图中两条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必须知道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过焦点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如何传播?【解答】解: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物体位于2倍焦距时,像也位于2倍焦距;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如下图:23.【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A、B端点AB的像点A′、B′,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解答】解: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下图所示: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38分)24.【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分析】(1)晶体有确定的熔点与凝固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2)此晶体熔化从5min开始熔化到15min熔化完毕,图中有一段时间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熔化的图象,此时对应的温度点,就是它的熔点.(3)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分析清楚图象,然后答题.【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此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变,所以它是晶体.(2)由图象可知,此晶体从B点开始熔化,熔化时间t=15min﹣5min=10min,物质在AB段温度不断升高,在BC 段物体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50℃不变,故它的熔点是50℃;(3)由图象可知,EF段为凝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放热.故答案为:(1)吸热;不变;(2)B;50;(3)凝固;放.25.【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1)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刻度尺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比较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3)用两个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4)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5)根据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特点物像大小相等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使用平面镜时,只能成像,而不能透光,不容易确定像的位置,用玻璃时,既能成像,又能透光,便于确定出像的位置;(2)利用刻度尺可方便比较物体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3)实验时选择两段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5)小如果将蜡烛逐渐向板玻璃靠近,根据根据平面镜中成像特点:物像大小相等可知,蜡烛像的大小不变.故答案为:(1)平板玻璃;(2)到镜面距离的;(3)大小;(4)不能;虚;(5)不变.26.【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分析】(1)测固体的密度,先测质量,再测水的体积,最后测水和固体的总体积;(2)天平不平衡时,指针偏向左侧或右侧,要使天平平衡,应该将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反方向调节;(3)从天平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进行判断:①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使天平的横梁重新平衡;②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项:要用镊子夹取砝码,不能用手拿砝码;(4)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物体的体积等于物体浸没水前后水面对应刻度值的差;知道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物体的密度.【解答】解:(1)测量石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D.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C.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水.A.用细线将石块拴好,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总.B.计算石块的密度.即实验步骤的顺序应调整为:DCAB(2)指针向左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3)图中错误:①图中用手拿砝码,汗渍会腐蚀砝码,影响测量结果,所以要用镊子夹取砝码.②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物体的质量就不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所以更换两者位置,要把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4)物体的质量:m=20g+20g+2g=524g.物体的体积:V=40ml﹣20ml=20ml=20cm3,物体的密度:ρ===2.6g/cm3.故答案为:(1)DCAB;(2)右;(3)用手直接拿砝码;物体与砝码位置放反了;(4)52;2.6.四、计算题27.【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驾驶员按喇叭后,声音传到山崖返回汽车时,汽车以20m/s的速度已经前行了2s,在这段时间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按喇叭时汽车与山崖距离的2倍,根据速度公式求解.【解答】解:在t=2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s1=v1t=20m/s×2s=40m,声音传播的距离:s2=v2t=340m/s×2s=680m,设按喇叭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则:2s=s1+s2,∴s===360m.。
北京市顺义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有答案)【最新】
北京市顺义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1.我们观察到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这是因为我们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 B.火星 C.地球 D.月亮2.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A.千克(kg)B.牛顿(N)C.米(m)D.秒(s)3.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gB.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2mC.冬天北方的室温一般约为45℃D.健康的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0s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手在屏幕上形成“手影” 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5.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其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B.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C.给车轴加润滑油D.刹车时用力捏闸柄,增大闸皮对车圈的压力6.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其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毫米 B.纳米 C.厘米 D.微米7.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A所示的实验表明,声音需要通过介质才能传播出去B.图B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图C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D.图D中的蝙蝠觅食是利用声音的强弱8.下列情况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列车正在进站B.石块从高处自由落下C.垒球被竖直向上抛出D.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始终以不变的速度行驶9.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铁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大C.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可能相同D.密度相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相同10.乒乓球的直径加大后,提高了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小丽认为直径增加了,乒乓球的弹性减弱了,小敏认为乒乓球的弹性是否减弱必须通过实验来证明.下列实验中能够证明小丽的观点是否正确的是()A.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掷向竖直墙壁,比较它们反弹后落地的距离B.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抛向地面,比较它们落地后反弹的高度C.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比较它们落地后反弹的高度D.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从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比较它们落地后反弹的高度三、填空题(共5分,每小题1分)1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m/s.12.矫正近视眼,应该配戴镜片是透镜的眼镜.13.一束光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35度,则反射角为度.14.如图所示,运动员跳水前将跳板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15.一辆汽车在与铁路平行的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铁路上迎面开来一列以216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火车.己知火车全长200m,汽车车身长度不计.则火车从汽车旁开过历时s.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8分)16.(6分)如图1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cm;图2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图3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17.小军在科学实践活动课上制作了一个无尽头的灯廊,如图所示,它是由泡沫板和平面镜做成的,做出“无尽头灯廊”这样的效果至少需要()块平面镜.(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2 B.3 C.4 D.518.决定平面镜成像大小的因素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平面镜的大小 B.平面镜放置的位置C.物体本身的大小D.物体离平面镜的距离19.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矿石的密度.(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如图a所示,小明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选填“左”或“右”),使天平平衡.(2)小明将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矿石的质量是g.(3)小明用量筒测量矿石的体积,如图c所示,则矿石的密度ρ=kg/m3.(4)若小明先测出矿石的体积,再测出矿石的质量,这样测出的密度比上述结果偏(选填“大”或“小”).20.(5分)如图所示为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E 固定不动,纸板F可以绕ON转动.)要使入射光和其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纸板应与平面镜(选填“垂直”或“不垂直”);(2)小明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改变三次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的数据如上表所示.小明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不一致.请分析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3)三次实验中,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小明的结论(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21.小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65cm刻度线处,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请结合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照相机B.幻灯机C.放大镜(2)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3)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80cm刻度线处,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透镜的左侧,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的像.(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倒立放大B.倒立缩小C.正立放大.22.小英用实验探究某种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她根据测量的数据描绘了该液体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该液体的密度为kg/m3;该液体质量是180g时,液体的体积是cm3.五、科普阅读题(共8分)23.(8分)阅读《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后回答问题.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有许多现象会让我们产生疑问,把疑问陈述出来,就形成了问题,但不一定是科学问题.像个人爱好、道德判断、价值选择方面的问题都不属于科学问题.比如,“哪种品牌的运动鞋更好?”“为减少污染和交通拥堵,应该限制小汽车的使用吗?”等都不属于科学问题.科学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数据而回答的问题.例如,“纯水和盐水哪一个结冰更快?”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因为你可以通过实验收集信息并予以解答.并不是每一个科学问题都可以进行探究,当问题太泛化或太模糊,就难以进行科学探究,比如“是什么影响气球贴到墙上?”.一般而言,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描述的是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变量必须是可检验的.也就是说,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都是可以观察或测量的.例如,“增加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会改变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吗?”,在这个问题中,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是自变量,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是因变量,我们通过改变自变量就可以检验因变量怎样变化.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陈述方式,常见的陈述方式有下列三种.方式一:某个变量影响另一个变量吗?例如,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影响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吗?方式二:如果改变某个变量,另一个变量会怎样变化?例如,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如果增大入射角,反射角会增大吗?方式三:一个变量跟另一个变量有关吗?例如,物体的密度与其质量有关吗?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围绕可探究的问题展开的,正是由于有了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才能使探究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1)下列问题中属于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哪种类型的音乐更好?B.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什么?C.水的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吗?D.在同一地点,改变物体的质量,它所受到的重力会改变吗?(2)请根据“两个同学沿水平方向推同一个箱子,一个同学在公路上推比较费力,另一个同学在冰面上推比较省力”这一现象,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六、计算题(共8分)24.一辆电动自行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电动机的牵引力为25N.它行驶时的s﹣t图象如图所示.求:电动自行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1km需要的时间.25.有一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m0.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m1;用此瓶装满酱油,瓶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已知水的密度为ρ,求:水(1)玻璃瓶的容积;(2)酱油的密度.2015-2016学年北京市顺义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1.我们观察到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这是因为我们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 B.火星 C.地球 D.月亮【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研究物体是否运动,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地球同步卫星和地球的转动方向和转动的角度是相同的,地球和卫星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所以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卫星和太阳、火星、月亮之间,位置不断变化,以太阳、火星、月亮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2.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A.千克(kg)B.牛顿(N)C.米(m)D.秒(s)【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根据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作答.【解答】解:在国际单位制中,A、千克是质量的主单位.不符合题意;B、牛顿是力的单位.符合题意;C、米是长度的主单位.不符合题意;D、秒是时间的主单位.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情况,属于识记性知识的考查,是一道基础题.3.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gB.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2mC.冬天北方的室温一般约为45℃D.健康的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0s【考点】质量的估测;温度;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8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60g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B、中学生的步幅在60cm左右,教室中日光灯管的长度约是中学生步幅的2倍,在120cm=1.2m 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C、冬天北方的室温一般在20℃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75次,跳动一次的时间在1s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故选A.【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也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手在屏幕上形成“手影” 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C.放大镜把文字放大D.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考点】光的反射.【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A、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C、用放大镜看文字时,文字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D、从水中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与题意不符;故选B.【点评】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包括: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等;光遇到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平面镜成像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钢笔错位、筷子变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属于光的折射现象.5.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其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B.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C.给车轴加润滑油D.刹车时用力捏闸柄,增大闸皮对车圈的压力【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分析】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过程中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有的需要增大摩擦力,增大摩擦力的方法通常是增大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的需要减小摩擦力,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大小、使接触面更光滑、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变滑动为滚动等.【解答】解:A、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A不合题意;B、轮胎上制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B不合题意;C、给车轴加润滑油是形成一层油膜,使接触面变光滑来减小摩擦,故B符合题意;D、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故D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在自行车的结构上,由不少地方涉及到摩擦知识,有的是为了增大摩擦,有的是为了减小摩擦,分析时掌握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关键.6.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其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毫米 B.纳米 C.厘米 D.微米【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根据对PM2.5含义的掌握作答.【解答】解:环保学规定:PM2.5是空气中直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固体颗粒物.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PM2.5的了解,体现了物理规律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7.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A所示的实验表明,声音需要通过介质才能传播出去B.图B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图C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D.图D中的蝙蝠觅食是利用声音的强弱【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信息.【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必须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频率的高低影响音调的高低,振幅影响声音响度的大小;(3)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解答】解:A、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小,该现象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正确;B、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鼓面振动的振幅越大,故所发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C、图中,用力拔动钢尺,钢尺振动发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C错误;D、图中,蝙蝠利用发出的超声波觅食,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是一道声学综合题,涉及较多声学知识,但都是基础知识,比较容易.8.下列情况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列车正在进站B.石块从高处自由落下C.垒球被竖直向上抛出D.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始终以不变的速度行驶【考点】匀速直线运动.【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速度不变、方向不变.【解答】解:A、列车进站是速度减小,运动方向也可能变化,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B、石块从高处自由落下,在重力的作用下速度越来越快,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C、向上抛出的垒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所以运动速度越来越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不符合题意;D、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始终以不变的速度行驶,速度和方向都不变,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理解,只有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才是匀速直线运动.9.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铁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大C.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可能相同D.密度相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相同【考点】密度及其特性.【分析】①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状态不变)密度一定,与质量、体积大小无关.②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解答】解:A、把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质量减半,但砖的密度不会变化.此选项错误;B、铁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表示相同体积的铁的质量大于水.此选项错误;C、1kg的铁和水,密度不同,质量相同.此选项正确;D、密度相同的两个物体,体积不同,质量不同.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物质的密度利用公式ρ=计算,但应该清楚:密度是物质本身的特性,同种物质密度一定,与质量、体积大小无关.10.乒乓球的直径加大后,提高了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小丽认为直径增加了,乒乓球的弹性减弱了,小敏认为乒乓球的弹性是否减弱必须通过实验来证明.下列实验中能够证明小丽的观点是否正确的是()A.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掷向竖直墙壁,比较它们反弹后落地的距离B.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抛向地面,比较它们落地后反弹的高度C.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比较它们落地后反弹的高度D.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从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比较它们落地后反弹的高度【考点】弹力.【分析】(1)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2)要想比较两只乒乓球的弹性大小,必须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逐一分析每个选项的方案后,选择正确答案.【解答】解:A、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掷向竖直墙壁,不能控制球的初速度相同,无法根据反弹后落地距离比较弹性大小,故A错误;B、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抛向地面,没有控制球的抛出速度相等,不能根据落地后反弹的高度判断弹性大小,故B错误;C、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在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控制了球的初始高度相同,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可以判断球的弹性大小,故C正确;D、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在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没有控制高度相等,故D错误.故选C.【点评】一个现象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研究其中一个因素的作用时,一定采用控制变量法,一定要注意保证其它因素是相同的.三、填空题(共5分,每小题1分)1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考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分析】根据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填空.【解答】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为3×108m/s.故答案为:3×108.【点评】本题考查了真空中的光速,它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常数,要记住.12.矫正近视眼,应该配戴镜片是凹透镜的眼镜.【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分析】(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2)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远视眼是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会聚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解答】解: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故答案为:凹.【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的认识和了解,是一道基础题.13.一束光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35度,则反射角为35度.【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分析】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答】解:一束光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35度,则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35度.故答案为:3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其中必须搞清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14.如图所示,运动员跳水前将跳板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考点】力的作用效果.【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改变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改变和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解答】解:跳水运动员踏板起跳时,跳板会被压弯,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答案为:形状.【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的掌握,属于力学基础知识的考查.15.一辆汽车在与铁路平行的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铁路上迎面开来一列以216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火车.己知火车全长200m,汽车车身长度不计.则火车从汽车旁开过历时 2.5 s.【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汽车经过火车的路程是火车的长度,汽车经过火车时相对有火车的速度为两者速度之后,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时间.【解答】解:汽车相对于火车的速度:v=72km/h+216km/h=288km/h=80m/s,∵v=,。
北京市顺义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北京市顺义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共14题;共28分)1. (2分) (2019八上·安陆月考) 将鼓轻敲一下,然后再重重的敲一下,两次敲击声音相比发生了变化的是()A . 音调B . 音色C . 响度D . 三项均改变2. (2分)如图,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A . 探测海底B . 敲瓶底火焰摇动C . 回声定位D . 超声波探查3. (2分) (2018八上·青岛月考) 有一位坐在开往绣惠的公共汽车上的乘客说:“绣惠终于来到了我身边”,他说这话选择的参照物是()A . 公共汽车B . 绣惠C . 公路D . 其他车辆4. (2分) (2018八上·顺德月考) 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测量说法正确的是()A . 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产生误差B . 误差是测量时未遵循操作规则而引起的C .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D . 选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试验方法,可以减少误差5. (2分)下列四种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A . 放大的字B . 小孔成像C . 手影D . 倒影6. (2分)(2019·仪征模拟) 以下说法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 .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B . 对人体最适宜的洗澡水温度约为C .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D . 家用挂壁式空调正常工作时功率约为7. (2分)如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关B . 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C . 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D .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在玻璃板后成一实像8. (2分)下列光学仪器中,不是应用凸透镜成像的是()A . 放大镜B . 投影仪C . 照相机D . 潜望镜9. (2分)凸透镜甲的焦距为10cm,凸透镜乙的焦距为20cm,把同一个物体分别放在甲、乙前25cm处,则通过两个凸透镜都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甲透镜成像较大B . 乙透镜成像较大C . 甲、乙透镜成像一样大D . 甲、乙透镜成像大小无法比较10. (2分) (2016八上·宜昌期中) 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 . 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热B . 使用高压锅,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高C . 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 .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11. (2分)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某同学用己调节好的天平测物体质量的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仍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A . 把横梁右端的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 . 把横梁右端的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 . 把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动D . 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12. (2分) (2017八上·崇仁期中) 在生活中热现象的例子常常可见,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 . 打开冰箱门时,常会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B . 小明同学戴眼镜到厨房帮妈妈炒菜,眼镜片立即模糊,这是液化现象C . 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凝华形成的D . 舞台上弥漫的“白雾”,这些“白雾”实际上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13. (2分)(2017·鹤岗) 入春以来气候干燥,龙东地区多处发生火灾.如若被困火灾现场,建筑物内受困人员应捂鼻、弯腰迅速撤离火场,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与空气相比()A . 温度较低,大量聚集在房间下方B . 密度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下方C . 温度较高,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D . 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14. (2分) (2018八上·丹东期末) 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用焦距分别为f1、f2的甲、乙两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先将点燃的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后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图中未标出):再用透镜乙替换透镜甲,且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左移动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图中光屏上的像是放大的B . 图中光屏上的像是缩小的C . f1<f2D . f1>f2二、填空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共11题;共22分)15. (2分)(2018·咸宁) 为营造清静的生活环境,近两年来,咸宁市已经实现所有城区“禁鞭”。
最新-学年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八年级物理2017.1A .秒(s )B .千克(kg ) 0米(m ) D .米 /秒 ( m/s )3 .冰雕是一种以冰为材料来雕刻的艺术形式,属于造型艺术。
如图 的刀具将一块实心冰块雕刻成一件艺术品的过程中2所示,在艺术家用特制A •冰的质量变大 C .冰的密度变大B .冰的质量不变 D .冰的密度不变4 •小明同学坐在游乐园的翻滚过山车上。
当过山车高速旋转时,小明看到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他选取的参照物是A .地面B .建筑物C .过山车D .过山车的轨道5 •舞蹈演员在排练时,总是要对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纠正自己的动作。
当图平面镜时,她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应该是图4中的3中的舞蹈演员面对竖直放置的B图46 •在图5所示的示意图中,所属视力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是A •远视眼,凹透镜B .远视眼,凸透镜C •近视眼,凹透镜D •近视眼,凸透镜7•在图6所示的四种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图1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1 •在下列单位中,质量的单位是9•关于测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B .可以将有腐蚀性的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C •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不能测量任何物体的长度D •使用测量工具时不能超过量程,否则可能损坏量具10 •下列有关光学的知识,叙述正确的是A .人们把红、黄、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B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X 105km/sC •物体经过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D •光照到电影院银幕上发生的反射是镜面反射11 •小刚同学是一位初二的男生,下列与他相关的一些估测数据,不合理 的是12 •小莉根据右侧表格中的数据,得岀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 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C. 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体积比原来减小了D. 等质量的实心铝球和空心铜球,体积可能相同 13 •跟凸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透镜后会聚的情形如图7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北京市顺义区木林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2分)一个正常运动的物体速度约为5m/s,该物体可能是()A.蜗牛B.步行的人C.自行车D.汽车2.(2分)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一些城市规定学校周边机动车禁止鸣笛,下列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A.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B.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C.夜晚禁止建筑工地施工D.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3.(2分)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是()A.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C.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D.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4.(2分)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A.B.C.D.5.(2分)离心玻璃棉作为一种新型的吸声建筑材料得到工人们的广泛使用,利用其控制噪声属于下列方法中的()A.在声源处控制噪声B.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无法判断6.(2分)如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
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的示数是8℃B.它的分度值是1℃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7.(2分)如图,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
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汽化,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A.熔化和汽化都放热B.熔化吸热,汽化放热C.熔化和汽化都吸热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8.(2分)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A.小孔成像B.光的漫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直线传播9.(2分)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若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A.3:2 B.3:1 C.3:4 D.4:310.(2分)关于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结成冰,质量变小了B.宇航员在地球上质量大,在太空中质量小C.把铁块加热,再锻压成片,质量变小了D.1kg棉花和1kg铁块的质量相同11.(2分)小明同学阅读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C.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的体积小D.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12.(2分)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
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3.(2分)在扬声器纸盆内放些碎泡沫,当扬声器发声时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这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能听见扬声器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
14.(2分)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医生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15.(3分)小明先后两次以不同的力度敲击同一个鼓面,所发出的声音不同,小丽调节小提琴琴弦的松紧,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不同。
16.(2分)如图所示,早晨的太阳光斜射到一块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经镜面反射后,反射角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将(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7.(4分)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形成的;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前者是光的现象,后者是光的现象,所看到的都是(填“实像”或“虚像”)18.(2分)张家界因山而著名,吸引许多中外游客来旅游,有少数游客在山上游玩时将空纯净水瓶扔在山上,这样做既污染了环境,同时还可能引起山林火灾。
这是因为,当下雨时纯净水瓶装入水后,就相当于一个透镜。
晴天强太阳光照射它时,它对光线会产生作用,可能会引起枯叶着火。
因此我们在山中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
19.(2分)飞机从我国“辽宁号”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起飞过程中,以飞机上的座椅为参照物,飞行员是的。
以甲板为参照物,飞行员是的。
20.(3分)实施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是飞机在高空撤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于是高空水蒸气便成小冰晶或成小水滴,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小水滴增大,从而形成降雨。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三、识图、作图题(6分)21.(2分)如图所示,两面平面镜互相垂直,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请在图中完成光路图。
22.(2分)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
23.(2分)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线状发光物体AB,请作出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38分)24.(14分)如图所示为一固体熔化、凝固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选填“吸热”或“放热”),但温度,所以它是晶体。
(2)此晶体从点开始熔化,熔化持续了min时间,熔点为℃(3)EF段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热。
25.(12分)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个实验:(1)应选择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填“平面镜”或“平板玻璃”);(2)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4)如果在像A'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承接到像A'(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像(填“实”或“虚”);(5)当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时像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12分)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A.用细线将石块拴好,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总。
B.计算石块的密度。
C.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水。
D.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
(1)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2)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
(3)小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
如图乙所示,请指出小明在操作中存在的两处错误:;。
(4)改正错误后,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g,他用如图丁所示方法测出了石块的体积,则石块密度是g/cm3。
四、计算题(12分)27.(4分)汽车沿一平直公路以20m/s的速度行驶,其正前方有一座山崖,当汽车经过某处时,驾驶员按响喇叭,2s后听到回声,求按喇叭时距山崖有多远?(V=340m/s)声28.(3分)“元旦”期间,小强一家开小汽车到句容市来旅游,接近句容时,看到路边标志牌如图所示(标志牌说明此处到句容市还有2km,车辆最大速度不能超过60km/h).此后小车用1min匀速通过一段长为600m的路段。
求:(1)小车通过该600m路段的速度是多少m/s?(2)请根据计算结果说明小车在该路段是否超速行驶。
29.(5分)“五•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
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
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
(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2016-2017学年北京市顺义区木林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2分)一个正常运动的物体速度约为5m/s,该物体可能是()A.蜗牛B.步行的人C.自行车D.汽车【解答】解:A、5m/s的速度表示物体在每秒内要通过5m 的路程,蜗牛显然达不到,因此选项A可以排除。
B、步行人一秒大约为一步距离,因此人步行的速度约1m/s,则B选项错误;C、自行车的速度约5m/s,故C选项正确;D、描述汽车的速度常用km/h作单位,单位换算可得5m/s=5×3.6km/h=18km/h,这与我们通常认识的汽车每小时行驶几十公里相差也比较远,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2.(2分)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一些城市规定学校周边机动车禁止鸣笛,下列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A.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B.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C.夜晚禁止建筑工地施工D.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解答】解:城市规定学校周边机动车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A、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与题干中的方法不同。
故A错误。
B、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与题干中的方法不同。
故B错误。
C、夜晚禁止建筑工地施工,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相同。
故C正确。
D、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与题干中的方法不同。
故D错误。
故选:C。
3.(2分)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是()A.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C.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D.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解答】解:因为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物距与像距相等,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此人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变小,像到镜面的距离必然随之变小。
所以可判断选项A正确,D错误;因为平面镜是成等大正立的虚像,所以可判断选项C、D错误。
故选:A。
4.(2分)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A.B.C.D.【解答】解:从四个光线通过透镜的情形可知,a、b、d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发散的,所以都是凹透镜;只有c是凸透镜,且入射光线是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发出的,折射光线变得会聚了。
故选:C。
5.(2分)离心玻璃棉作为一种新型的吸声建筑材料得到工人们的广泛使用,利用其控制噪声属于下列方法中的()A.在声源处控制噪声B.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无法判断【解答】解:减弱噪声途径有三条:①在声源处控制噪声;②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③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离心玻璃棉作为一种新型的吸声建筑材料,主要是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
故A、C、D错误。
故选:B。
6.(2分)如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
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的示数是8℃B.它的分度值是1℃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解答】解:A、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根据图中液面位置可知温度为38℃,故A错误;B、体温计分度值可以从35﹣﹣36℃之间有10个小格得出,每个小格为0.1℃,这就是分度值,故B错误;C、由于体温计的特殊结构(有缩口),它是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故C错误;D、体温计的工作原理就是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