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本古籍不宜滥印
四库禁毁书丛刊(300册 PDF 14.7G)目录
四库禁毁书丛刊(300册PDF 14.7G)目录四库禁毁书丛刊是编修《四库全书》期间被抽毁和全毁的书籍,其中以集部书占多数,部分著作实属中国文化之精品。
其次是史部的书籍,其禁毁重点是关于辽事(入关前满汉关系)和南明史的著作,目的是企图抹杀、毁灭、篡改历史事实。
经部、子部和丛书中的一些书籍在禁毁狂潮中也未能幸免。
《四库禁毁书丛刊》具体地是以姚观元《清代禁毁书目》、孙殿起《清代禁书知见录》、雷梦辰《清代各省禁书汇考》和陈乃乾《索引式的禁书总录》所著录的图书为主要收录范围。
它不是清代所有禁书的总汇,不收录清乾隆以后的各种禁毁小说、戏曲。
所收禁毁书以刻本、活字本、抄本为主,石印本、铅印本、影印原刻本酌情收录,点校本不予收录。
本书共分十期,每期内依经、史、子、集四部排列。
1997年6月由北京出版社出版,16开精装300册。
《四庫禁毁书丛刊》目录:经部天蓋樓四書語錄四十六卷, (清)呂留良撰周在延輯, 清康熙間金陵玉堂刻本, 經001冊--001頁呂晚邨先生四書講義四十三卷, (清)呂留良撰, 清刻本, 經001冊--475頁四書朱子異同條辨四十卷(一), (清)李沛霖李禎撰, 清康熙間近譬堂刻本, 經002冊--001頁四書朱子異同條辨四十卷(二), (清)李沛霖李禎撰, 清康熙間近譬堂刻本, 經003冊--001頁四書朱子異同條辨四十卷(三), (清)李沛霖李禎撰, 清康熙間近譬堂刻本, 經004冊--001頁四書朱子語類三十八卷, (清)張履祥呂留良輯, 清康熙四十年南陽講習堂刻本, 經004冊--313頁思問初編五卷, (明)陳元齡撰, 明末刻本, 經004冊--635頁翁山易外七十一卷, (清)屈大均撰, 清鈔本, 經005冊--001頁四書繹註五卷, (清)王錟撰, 清康熙間刻本, 經008冊--477頁四書朱子大全四十卷, (清)戴名世程逢儀輯, 清康熙四十七年程逢儀刻本, 經009冊--001頁史部皇明從信錄四十卷(一), (明)陳建撰沈國元訂補, 明刻本, 史001冊--001頁皇明從信錄四十卷(二), (明)陳建撰沈國元訂補, 明刻本, 史002冊--001頁新刻明政統宗三十卷附一卷(一), (明)涂山輯, 明萬曆間刻本, 史002冊--089頁新刻明政統宗三十卷附一卷(二), (明)涂山輯, 明萬曆間刻本, 史003冊--001頁寰宇分合志七卷附錄一卷, (明)徐樞撰, 明末刻本, 史003冊--187頁皇明典要八卷, (明)陳建撰, 明王渭刻本, 史003冊--369頁野獲編三十卷補遺四卷, (明)沈德符撰, 清道光七年刻本, 史004冊--001頁憲章外史續編十四卷, (明)許重熙撰, 中國史學叢書影印明崇禎六年刻本, 史005冊--001頁頌天臚筆二十四卷(一), (明)金日升輯, 中國史學叢書影印明崇禎二年刻本, 中國曆史博史005冊--303頁頌天臚筆二十四卷(二), (明)金日升輯, 中國史學叢書影印明崇禎二年刻本, 中國曆史博史006冊--001頁崇禎朝記事四卷, (明)李遜之撰, 清光緒武進盛氏刻常州先哲遺書本, 史006冊--473頁江變紀畧二卷, (清)徐世溥撰, 清道光古槐山房木活字荊駝逸史本, 史006冊--549頁甲乙記政錄一卷續丙記政錄一卷, (明)徐肇臺撰, 明崇禎間刻本, 史006冊--569頁松陵文獻十五卷, (清)潘檉章撰, 清康熙三十二年潘耒刻本, 史007冊--001頁康濟譜二十五卷, (明)潘游龍輯, 明崇禎間刻本, 史007冊--151頁國初羣雄事略十二卷, (清)錢謙益撰, 民國間烏程張氏刻適園叢書本, 史008冊--001頁雲間志畧二十四卷, (明)何三畏撰, 明天啟間刻本, 史008冊--161頁皇明名臣經濟錄十八卷, (明)陳九德輯, 明嘉靖二十八年刻本, 史009冊--001頁按遼疏稿六卷, (明)熊廷弼撰, 明刻本, 史009冊--347頁四鎮三關誌十卷, (明)劉效祖撰, 中國文獻珍本叢書影印明萬曆四年刻本, 史010冊--001頁字貫提要四十卷, (清)王錫侯輯, 清日本刻本, 史010冊--487頁皇明象胥錄八卷, (明)茅瑞徵撰, 國立北平圖書館善本叢書第一集影印明崇禎間, 史010冊--551頁全邊略記十二卷附大明神勢圖, (明)方孔炤撰, 明崇禎間刻本, 史011冊--001頁岱史十八卷, (明)查志隆撰, 明萬曆間刻本, 史011冊--481頁皇明資治通紀三十卷, (明)陳建撰岳元聲訂, 明刻本, 史012冊--001頁新刻明朝通紀會纂七卷, (明)王世貞撰王政敏訂王汝南補, 清初刻本, 史013冊--001頁明末紀事補遺十卷, (清)三餘氏撰, 清同治間刻本, 史013冊--151頁皇明世法錄九十二卷(一), (明)陳仁錫撰, 中國史學叢書影印明崇禎間刻本, 史013冊--401頁皇明世法錄九十二卷(二), (明)陳仁錫撰, 中國史學叢書影印明崇禎間刻本, 史014冊--001頁皇明世法錄九十二卷(三), (明)陳仁錫撰, 中國史學叢書影印明崇禎間刻本, 史015冊--001頁皇明世法錄九十二卷(四), (明)陳仁錫撰, 中國史學叢書影印明崇禎間刻本, 史016冊--001頁廣皇輿考二十卷, (明)張天復撰張元忭增補, 明刻本, 史017冊--001頁註釋評點古今名將傳十七卷附錄一卷, (明)陳元素撰, 明天啟間刻本, 史017冊--001頁海防纂要十三卷圖一卷, (明)王在晉撰, 明萬曆四十一年自刻本, 史017冊--445頁新刻皇明百將列傳評林四卷附錄一卷續集四卷, (明)顧其言撰(續集)何喬新撰, 明末刻本, 史017冊--473頁廣輿記二十四卷, (明)陸應陽輯(清)蔡方炳增輯, 清康熙間刻本, 史018冊--001頁地圖綜要三卷, (明)朱國達等輯, 明末朗潤堂刻本, 史018冊--521頁明紀編遺六卷, (清)葉珍撰, 清初刻本, 史019冊--001頁兩朝剝復錄六卷, (明)吳應箕撰, 清鈔本, 史019冊--117頁甲申傳信錄十卷, (清)錢□撰, 清鈔本, 史019冊--227頁三垣筆記八卷, (清)李清撰, 清鈔本, 史019冊--329頁明朝小史十八卷, (明)呂毖輯, 舊鈔本, 史019冊--425頁安龍逸史二卷, (清)屈大均撰, 民國間吳興劉氏刻嘉業堂叢書本, 史019冊--623頁東明聞見錄一卷, (明)瞿共美撰, 清鈔本, 史019冊--655頁南渡紀事二卷, (明)李清撰, 清鈔本, 史019冊--683頁鍥兩狀元編次皇明人物要考六卷, (明)焦竑翁正春輯, 明萬曆間三衢舒承谿刻本, 史020冊--001頁新刊皇明名臣言行錄四卷, (明)楊廉徐咸撰, 明嘉靖二十年魏有本刻本, 史020冊--103頁史外三十二卷, (清)汪有典撰, 清乾隆十四年淡艷亭刻本, 史020冊--317頁大明一統賦三卷, (明)莫旦撰, 明嘉靖間鄭普刻本, 史021冊--001頁經史子集合纂類語三十二卷(二), (明)魯重民輯, 明崇禎間武林輝山堂金陵汪復初刻本, 史021冊--001頁九邊圖論一卷, (明)許論撰, 明天啟元年苕上閔氏刻朱墨印兵垣四編本, 史021冊--083頁方輿勝畧十八卷總目一卷外夷六卷又一卷, (明)程百二等撰, 明萬曆三十八年刻本, 史021冊--107頁讀書論世十六卷, (清)吳肅公撰, 清康熙間詒清堂刻本, 史021冊--261頁彚輯輿圖備攷全書十八卷(一), (明)潘光祖李雲翔輯, 清順治間刻本, 史021冊--453頁彚輯輿圖備攷全書十八卷(二), (明)潘光祖李雲翔輯, 清順治間刻本, 史022冊--001頁太仆奏議四卷, (明)張輔之撰, 明天啟間刻本, 史022冊--389頁大義覺迷錄四卷, (清)世宗胤禛撰, 清雍正內府刻本, 史022冊--459頁新鐫詳訂註釋捷錄評林十卷, (明)顧充撰, 明萬曆二十二年明雅堂刻本, 史022冊--549頁皇明歷朝功德捷錄註釋題評一卷, (明)李良翰輯, 顧充註評明萬曆間刻本, 史022冊--639頁隲言十八卷, (明)徐日久撰, 明崇禎間刻本, 史023冊--001頁廣治平略四十四卷(一), (清)蔡方炳撰, 清康熙間刻本, 史023冊--199頁廣治平略四十四卷(二), (清)蔡方炳撰, 清康熙間刻本, 史024冊--001頁彚草堂治平類纂三十卷(一), (明)朱健輯, 清康熙二年刻本, 史024冊--071頁彚草堂治平類纂三十卷(二), (明)朱健輯, 清康熙二年刻本, 史025冊--001頁青萊續史十八卷, (明)朱里撰, 清順治十二年刻本, 史025冊--093頁五邊典則二十四卷(一), (明)徐日久撰, 舊鈔本, 史025冊--453頁五邊典則二十四卷(二), (明)徐日久撰, 舊鈔本, 史026冊--001頁古今人物論三十六卷, (明)鄭賢輯, 明萬曆三十六年余彰德刻本, 史027冊--001頁皇明大事記五十卷(原缺卷四十三卷四十五卷四十八) (一), (明)朱國楨輯, 明刻本, 史028冊--001頁皇明大事記五十卷(原缺卷四十三卷四十五卷四十八) (二), (明)朱國楨輯, 明刻本, 史029冊--001頁靳史三十卷, (明)查應光輯, 明天啟間刻本, 史029冊--203頁兩朝從信錄三十五卷(一), (明)沈國元撰, 明末刻本, 史029冊--575頁古今治統二十卷(一), (明)徐奮鵬撰, 清雍正間刻本, 史029冊--641頁兩朝從信錄三十五卷(二), (明)沈國元撰, 明末刻本, 史030冊--001頁古今治統二十卷(二), (明)徐奮鵬撰, 清雍正間刻本, 史030冊--001頁皇明奏議備選十六卷, (明)秦駿生輯, 明刻本, 史031冊--001頁古今治平彚要十四卷, (清)楊潮觀撰, 清雍正七年文聚樓刻本, 史031冊--113頁欲焚草四卷, (明)胡忻撰, 清康熙四十二年胡恆升刻本, 史031冊--579頁皇明二祖十四宗增補標題評斷實紀二十七卷, (明)陳建陳龍可撰, 明崇禎間刻本, 史032冊--001頁諸史異彚二十四卷, (明)李清撰, 舊鈔本, 史032冊--619頁捷錄法原旁註十二卷, (清)錢炅撰, 清康熙二十五年錢增刻本, 史033冊--001頁遼小史一卷金小史八卷, (明)楊循吉撰, 明萬曆十三年徐景鳳刻本, 史033冊--237頁舊京遺事四卷(存卷一卷二)帝京紀聞二卷, (明)史玄撰, 清退山氏鈔本, 史033冊--313頁甲申紀事十三卷附工部新刊事例一卷, (明)馮夢龍輯, 明弘光元年刻本, 史033冊--345頁明季甲乙彚編四卷, (明)東邨八十一老人撰, 舊鈔本, 史033冊--621頁也是錄一卷, (明)鄧凱撰, 舊鈔本, 史033冊--733頁皇明通紀集要六十卷, (明)陳建輯, 江旭奇補訂明崇禎間刻本, 史034冊--001頁閩海紀要二卷, (明)夏琳撰, 清鈔本, 史035冊--001頁明紀編年十二卷, (明)鍾惺撰(清)王汝南補, 清順治間刻本, 史035冊--047頁大明光宗貞皇帝實錄八卷, (明)張惟賢葉向高等纂修, 明鈔本, 史035冊--263頁萬曆武功錄十四卷(一), (明)瞿九思撰, 明萬曆間刻本, 史035冊--389頁萬曆武功錄十四卷(二), (明)瞿九思撰, 明萬曆間刻本, 史036冊--001頁督師紀略十三卷, (明)茅元儀撰, 明末刻本, 史036冊--315頁女直考一卷, (明)天都山臣撰, 清鈔本, 史036冊--417頁聖主中興全盛兼三錄附一卷, (明)何光顯撰, 明刻本, 史036冊--459頁綸扉奏草三十卷(一), (明)葉向高撰, 明刻本, 史036冊--481頁綸扉奏草三十卷(二), (明)葉向高撰, 明刻本, 史037冊--001頁續綸扉奏草十四卷, (明)葉向高撰, 明末刻本, 史037冊--453頁經畧復國要編十四卷圖說一卷附一卷後附一卷, (明)宋應昌撰, 民國間影印明萬曆間刻本, 史038冊--001頁周忠毅公奏議四卷附一卷, (明)周宗建撰, 明崇禎間熊開元刻本, 史038冊--321頁房海客侍御疏三卷, (明)房可壯撰, 明天啟二年刻本, 史038冊--493頁劉蕺山先生奏疏五卷, (明)劉宗周撰, 清乾隆十七年證人堂刻劉蕺山先生集本, 史038冊--589頁金雙巖考考中丞集四卷, (明)金光辰撰, 清初刻本, 史038冊--665頁撫吳疏草不分卷, (明)張國維撰, 明崇禎間刻本, 史039冊--001頁健餘奏議十卷, (清)尹會一撰, 清乾隆刻本, 史040冊--001頁本朝生氣錄十六卷(存卷一至卷十三), (明)徐與參撰, 明崇禎間刻本, 史040冊--119頁啟禎野乘一集十六卷(一), (清)鄒漪撰, 明崇禎十七年柳圍草堂刻清康熙五年重修本, 史040冊--315頁啟禎野乘一集十六卷(二), (清)鄒漪撰, 明崇禎十七年柳圍草堂刻清康熙五年重修本, 史041冊--001頁啟禎野乘二集八卷, (清)鄒漪撰, 清康熙十八年金閶存仁堂素政堂刻本, 史041冊--045頁二續表忠記八卷, (清)趙吉士撰, 清康熙三十七年自刻本, 史041冊--239頁揚州休園志八卷首一卷, (清)鄭慶祜撰, 清乾隆三十八年察視堂自刻本, 史041冊--477頁西湖覽勝詩志八卷, (清)夏基輯, 清乾隆三十七年刻本, 史041冊--643頁皇明十六朝廣彚紀二十八卷, (明)陳建輯, 明崇禎間刻本, 史042冊--001頁昭代芳摹三十五卷, (明)徐昌治撰, 明崇禎九年徐氏知問齋刻本, 史043冊--001頁龍門綱鑑正編二十卷潘氏總論一卷, (清)蔣先庚撰, 清初玉芝園刻本, 史044冊--001頁行朝錄十二卷附三藩偶記一卷, (清)黃宗羲撰, 清鈔本, 史044冊--593頁吾學編六十九卷(一), (明)鄭曉撰, 明萬曆二十七年鄭心材刻本, 史045冊--001頁吾學編六十九卷(二), (明)鄭曉撰, 明萬曆二十七年鄭心材刻本, 史046冊--001頁吾學編餘一卷, (明)鄭曉撰, 明鈔本, 史046冊--079頁名山藏一百九卷(一), (明)何喬遠輯, 明崇禎間刻本, 史046冊--125頁名山藏一百九卷(二), (明)何喬遠輯, 明崇禎間刻本, 史047冊--001頁名山藏一百九卷(三), (明)何喬遠輯, 明崇禎間刻本, 史048冊--001頁宋西事案二卷, (明)祁承□撰, 明天啟間刻本, 史048冊--325頁弇州史料前集三十卷後集七十卷(一), (明)王世貞撰, 明萬曆四十二年刻本, 史048冊--417頁弇州史料前集三十卷後集七十卷(二), (明)王世貞撰, 明萬曆四十二年刻本, 史049冊--001頁弇州史料前集三十卷後集七十卷(三), (明)王世貞撰, 明萬曆四十二年刻本, 史050冊--001頁皇明四朝成仁錄十二卷, (清)屈大均撰, 民國間商務印書館長沙影印排印廣東叢書本, 史050冊--461頁丹霞山誌十卷, (清)陳世英撰釋古如增補, 清雍正十一年丹霞別傳寺刻本, 史051冊--001頁九十九籌十卷, (明)顏季亨撰, 民國三十年(玄覽堂叢書)影印明天啟間刻本, 史051冊--189頁柴菴疏集二十卷, (明)吳甡撰, 清初刻本, 史051冊--337頁新鐫張太史註釋標題綱鑑白眉二十一卷首一卷, (明)張鼐撰, 明李潮刻本, 史052冊--001頁重訂蘇紫溪先生會纂標題歷朝綱鑑紀要十六卷首一卷(一), (明)蘇濬撰, 明崇禎間刻本, 史052冊--623頁重訂蘇紫溪先生會纂標題歷朝綱鑑紀要十六卷首一卷(二), (明)蘇濬撰, 明崇禎間刻本, 史053冊--001頁鐫王鳳洲先生會纂綱鑑歷朝正史全編二十三卷, (明)王世貞撰, 明刻本, 史053冊--345頁新刻世史類編四十五卷首一卷(一), (明)李純卿草創謝遷補遺王守仁覆詳, 王世貞明萬曆三十四年書林余彰德刻本, 史054冊--001頁新刻世史類編四十五卷首一卷(二), (明)李純卿草創謝遷補遺王守仁覆詳, 王世貞明萬曆三十四年書林余彰德刻本, 史055冊--001頁通鑑直解十六卷, (明)張嘉和撰, 明末刻本, 史055冊--371頁三朝要典二十四卷原始一卷, (明)顧秉謙等撰, 明天啟六年禮部刻本, 史056冊--001頁皇明詔制十卷(一), (明)孔貞運輯, 明崇禎間刻本, 史056冊--383頁皇明詔制十卷(二), (明)孔貞運輯, 明崇禎間刻本, 史057冊--001頁聖諭一卷奏疏九卷, (明)朱東觀輯, 明崇禎間刻本, 史057冊--259頁余肅敏公奏議三卷, (明)余子俊撰, 明嘉靖間刻本, 史057冊--523頁台中疏畧四卷(存卷三卷四), (明)毛堪撰, 明萬曆四十二年刻本, 史057冊--587頁萬曆疏鈔五十卷(一), (明)吳亮輯, 明萬曆三十七年刻本, 史058冊--001頁萬曆疏鈔五十卷(二), (明)吳亮輯, 明萬曆三十七年刻本, 史059冊--001頁萬曆疏鈔五十卷(三), (明)吳亮輯, 明萬曆三十七年刻本, 史060冊--001頁本朝京省人物考一百十五卷(一), (明)過庭訓撰, 明末刻本, 史060冊--183頁本朝京省人物考一百十五卷(二), (明)過庭訓撰, 明末刻本, 史061冊--001頁本朝京省人物考一百十五卷(三), (明)過庭訓撰, 明末刻本, 史062冊--001頁本朝京省人物考一百十五卷(四), (明)過庭訓撰, 明末刻本, 史063冊--001頁表揚錄續編不分卷, (清)尹嘉銓撰, 清乾隆三十七年刻本, 史063冊--649頁北學編四卷, (清)魏一鰲輯尹會一續輯, 清光緒十四年四川尊經書院刻本, 史063冊--669頁明史竊一百五卷(原缺卷八卷九卷十卷十四), (明)尹守衡撰, 清刻本, 史064冊--001頁鼎鋟鍾伯敬訂正資治綱鑑正史大全七十四卷首一卷(一), (明)鍾惺訂正, 明崇禎間刻本, 史065冊--001頁鼎鋟鍾伯敬訂正資治綱鑑正史大全七十四卷首一卷(二), (明)鍾惺訂正, 明崇禎間刻本, 史066冊--001頁鼎鋟鍾伯敬訂正資治綱鑑正史大全七十四卷首一卷(三), (明)鍾惺訂正, 明崇禎間刻本, 史067冊--001頁鼎鍥趙田了凡袁先生編纂古本歷史大方綱鑑補三十九卷首一卷(一), (明)袁黃撰, 明萬曆三十八年雙峰堂余氏刻本, 史067冊--099頁鼎鍥趙田了凡袁先生編纂古本歷史大方綱鑑補三十九卷首一卷(二), (明)袁黃撰, 明萬曆三十八年雙峰堂余氏刻本, 史068冊--001頁通鑑纂二十卷, (明)鍾惺撰, 明末刻本, 史068冊--385頁撫遼疏稿六卷(存卷一至卷三), (明)李化龍撰, 明萬曆間刻本, 史069冊--001頁西臺疏草一卷北畿疏草一卷東粵疏草五卷南國疏草一卷, (明)王以寧撰, 明萬曆間刻本,史069冊--135頁萬曆野抄十一卷, (明)蔡士順輯, 明崇禎間刻本, 史069冊--365頁奏牘四卷, (明)倪元璐撰, 明末刻本, 史069冊--649頁國朝武功紀勝通考八卷補漏居寓言一卷, (明)顏季亨撰, 明天啟間刻本, 史070冊--001頁萬曆三大征考三卷, (明)茅瑞徵撰, 舊鈔本, 史070冊--307頁三朝遼事實錄十七卷總畧一卷, (明)王在晉撰, 清鈔本, 史070冊--341頁樵史四卷, (清)陸應陽輯, 清書三味樓刻本, 史071冊--001頁酌中志二十三卷酌中志餘十卷, (明)劉若愚撰輯, 清鈔明季野史彚編本, 史071冊--039頁玉鏡新譚十卷, (明)朱長祚撰, 明末刻本, 史071冊--301頁山書十八卷, (清)孫承澤撰, 清鈔本, 史071冊--451頁崇禎遺錄一卷殉難忠臣錄一卷逆賊奸臣錄一卷, (明)王世德撰, 清鈔本, 史072冊--001頁甲乙事案二卷, (明)文秉撰, 清鈔本, 史072冊--043頁慟餘雜記一卷, (明)史惇撰, 清鈔本, 史072冊--107頁殘明紀事一卷, (清)佚名撰, 清鈔本, 史072冊--125頁所知錄五卷, (清)錢澄之撰, 清是亦軒鈔本, 史072冊--139頁揚州十日記一卷, (清)王秀楚撰, 清鈔本, 史072冊--189頁明季遺聞四卷, (清)鄒漪撰, 清順治間刻本, 史072冊--199頁作吏要言一卷, (清)葉鎮撰, 清道光許喬年刻本, 史072冊--291頁邊略五卷, (明)高拱撰, 清康熙二十七年刻本, 史072冊--311頁輿地圖考六卷, (明)程道生撰, 明天啟間刻本, 史072冊--345頁秦楚之際遊記二卷, (明)薛熙撰, 清康熙三十三年刻本, 史072冊--557頁西山誌十二卷, (清)歐陽桂撰, 清乾隆三十一年梅谷山房刻本, 史072冊--589頁望都縣新志八卷, (清)陳洪書修王錫侯陳啟光纂, 清乾隆三十六年刻本, 史073冊--001頁黃山導四卷首一卷, (清)汪璂輯, 清乾隆二十六年刻本, 史073冊--205頁新鐫歷朝捷錄增定全編大成四卷, (明)顧充撰鍾惺等補, 明末刻本, 史073冊--367頁史貫十二卷(原缺卷十二), (清)周士儀撰, 清康熙十七年自刻本, 史073冊--557頁通紀纂十卷, (明)鍾惺等輯, 清初刻本, 史074冊--001頁明鑑會纂十五卷, (清)朱國標撰, 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 史074冊--175頁豫變紀畧八卷附一卷, (清)鄭廉撰, 清乾隆瞿瞿室刻本, 史074冊--347頁中興實錄不分卷, (明)佚名撰, 舊鈔本, 史074冊--487頁永曆紀事一卷, (明)丁大任撰, 清道光古槐山房木活字印(荊駝逸史)本, 史074冊--551頁絲綸錄六卷, (明)周永春輯, 明刻本, 史074冊--555頁餉撫疏草七卷, (明)畢自嚴撰, 明天啟間刻本, 史075冊--001頁經世挈要二十二卷(存卷一至卷二十), (明)張燧撰, 明崇禎六年傅昌辰刻本, 史075冊--381頁子部醫貫六卷, (明)醫無閭子撰(清)呂醫山人評, 清刻本, 子001冊--001頁新纂乾坤寶典天文不分卷, 佚名撰, 明鈔本, 子001冊--123頁千一疏二十二卷, (明)程涓撰, 明萬曆三十七年黃如松刻本, 子001冊--425頁奚囊寸錦四卷, (清)張潮撰, 清嘉慶二十五年刻本, 子001冊--661頁八編類纂二八五卷六經圖六卷八編類纂圖二卷(一), (明)陳仁錫輯, 明天啟間刻本, 子002冊--001頁八編類纂二八五卷六經圖六卷八編類纂圖二卷(一), (明)陳仁錫輯, 明天啟間刻本, 子002冊--001頁八編類纂二八五卷六經圖六卷八編類纂圖二卷(二), (明)陳仁錫輯, 明天啟間刻本, 子003冊--001頁八編類纂二八五卷六經圖六卷八編類纂圖二卷(三), (明)陳仁錫輯, 明天啟間刻本, 子004冊--001頁八編類纂二八五卷六經圖六卷八編類纂圖二卷(四), (明)陳仁錫輯, 明天啟間刻本, 子005冊--001頁八編類纂二八五卷六經圖六卷八編類纂圖二卷(五), (明)陳仁錫輯, 明天啟間刻本, 子006冊--001頁八編類纂二八五卷六經圖六卷八編類纂圖二卷(六), (明)陳仁錫輯, 明天啟間刻本, 子007冊--001頁呂子評語正編四十二卷首一卷附親炙錄一卷餘編八卷首一卷附親炙錄一卷(一), (清)呂留良撰車鼎豐輯, 清康熙五十五年顧麟趾刻本, 子007冊--601頁呂子評語正編四十二卷首一卷附親炙錄一卷餘編八卷首一卷附親炙錄一卷(二), (清)呂留良撰車鼎豐輯, 清康熙五十五年顧麟趾刻本, 子008冊--001頁八編類纂二八五卷六經圖六卷八編類纂圖二卷(七), (明)陳仁錫輯, 明天啟間刻本, 子008冊--001頁匯東手談三十二卷, (清)史珥撰, 清乾隆刻本, 子008冊--357頁古今紆籌十卷, (明)朱錦輯, 明末刻本, 子009冊--001頁兵錄十四卷, (明)何汝賓撰, 明崇禎間刻本, 子009冊--303頁槎菴小乘四十一卷, (明)來斯行撰, 明崇禎四年刻本, 子010冊--001頁闡義二十二卷, (清)吳肅公輯, 清康熙四十六年慕園刻本, 子011冊--001頁千百年眼十二卷, (明)張燧撰, 明萬曆間刻本, 子011冊--161頁南極篇二十二卷, (明)文翔鳳撰, 明萬曆間刻本, 子011冊--359頁大明天元玉挂祥異圖說七卷, (明)余文龍撰, 明萬曆四十七年自刻本, 子012冊--001頁沈氏日旦十二卷, (明)沈長卿撰, 明崇禎間刻本, 子012冊--109頁羣書典彚十四卷(一), (明)黃道周輯, 評明崇禎間敦古齋刻本, 子012冊--413頁羣書典彚十四卷(二), (明)黃道周輯, 評明崇禎間敦古齋刻本, 子013冊--001頁潛確類書一百二十卷(一), (明)陳仁錫輯, 明崇禎間刻本, 子013冊--315頁潛確類書一百二十卷(二), (明)陳仁錫輯, 明崇禎間刻本, 子014冊--001頁潛確類書一百二十卷(三), (明)陳仁錫輯, 明崇禎間刻本, 子015冊--001頁潛確類書一百二十卷(四), (明)陳仁錫輯, 明崇禎間刻本, 子016冊--001頁林子三教正宗統論三十六冊(一), (明)林兆恩撰, 明萬曆間刻本, 子017冊--649頁林子三教正宗統論三十六冊(二), (明)林兆恩撰, 明萬曆間刻本, 子018冊--001頁林子三教正宗統論三十六冊(三), (明)林兆恩撰, 明萬曆間刻本, 子019冊--001頁存古類函三卷, (明)陳組綬輯, 明末刻本, 子019冊--399頁經史子集合纂類語三十二卷(一), (明)魯重民輯, 明崇禎間武林輝山堂金陵汪復初刻本, 子020冊--001頁沈氏弋說六卷, (明)沈長卿撰, 明萬曆間刻本, 子021冊--447頁籌兵三畧三卷, (明)曹飛輯, 清鈔本, 子022冊--001頁經武勝畧正集十九卷, (明)莊應會輯, 明末刻本, 子022冊--137頁武備志二百四十卷(一), (明)茅元儀輯, 明天啟間刻本, 子023冊--001頁武備志二百四十卷(二), (明)茅元儀輯, 明天啟間刻本, 子024冊--001頁武備志二百四十卷(三), (明)茅元儀輯, 明天啟間刻本, 子025冊--001頁武備志二百四十卷(四), (明)茅元儀輯, 明天啟間刻本, 子026冊--001頁三立堂新編閫外春秋三十二卷, (明)尹商撰, 明崇禎間刻本, 子027冊--001頁武備要畧十四卷, (明)程子頤等撰, 明崇禎五年刻本, 子028冊--001頁武備天文一卷水火攻一卷地利四卷(一), (明)施永圖撰, 清刻本, 子028冊--499頁武備天文一卷水火攻一卷地利四卷(二), (明)施永圖撰, 清刻本, 子029冊--001頁喻子十三種秘書兵衡十三卷, (明)喻龍德撰, 明天啟鄭大經刻本, 子029冊--099頁軍器圖說不分卷, (明)畢懋康撰, 明崇禎十一年張繼孟刻本, 子029冊--339頁緯弢二卷, (明)郭增光撰, 明崇禎間刻本, 子029冊--369頁暇老齋雜記三十二卷, (明)茅元儀撰, 清光緒李文田家鈔本, 子029冊--479頁玉光劍氣集不分卷, (明)張怡撰王文濤輯, 清鈔本, 子030冊--221頁書法精言四卷, (清)王錫侯撰, 清乾隆刻本, 子031冊--001頁晚邨慙書一卷, (清)呂留良撰, 清順治間刻本, 子031冊--051頁古方略四十五卷續編六卷(一), (明)余懋衡輯, 明崇禎十二年書林張詒謀忠貞堂刻本, 子031冊--253頁古方略四十五卷續編六卷(二), (明)余懋衡輯, 明崇禎十二年書林張詒謀忠貞堂刻本, 子032冊--001頁羣言瀝液八卷, (清)梁顯祖輯, 清康熙間刻本, 子032冊--505頁金湯借箸十二籌十二卷, (明)李盤等撰, 明崇禎間刻本, 子033冊--001頁兵鏡二十卷綱目一卷, (明)吳惟順吳鳴球撰, 明末問奇齋刻本, 子033冊--267頁新鐫批選皇明百將傳合法兵戎事類三卷, (明)趙光裕撰, 明刻本, 子033冊--657頁登壇必究四十卷(一), (明)王鳴鶴輯, 明萬曆間刻本, 子034冊--001頁呂晚邨先生家訓真蹟五卷, (清)呂留良撰, 清康熙間刻本, 子036冊--137頁戰守全書十八卷, (明)范景文撰, 明崇禎間刻本, 子036冊--195頁新鐫註解武經十四卷(一), (明)沈應明撰, 明崇禎九年經世堂刻本, 子036冊--593頁新鐫註解武經十四卷(二), (明)沈應明撰, 明崇禎九年經世堂刻本, 子037冊--001頁書法彀三卷, (清)魯之裕撰, 清鈔本, 子037冊--147頁守官漫錄五卷, (明)劉萬春撰, 明萬曆四十八年劉氏澹然居刻本, 子037冊--171頁五雜組十六卷, (明)謝肇淛撰, 明刻本, 子037冊--347頁玉塵新譚三十四卷, (明)鄭仲夔撰, 明萬曆四十五年刻本, 子038冊--001頁柴菴寤言二卷, (明)吳甡撰, 明末刻本, 子038冊--247頁經史提綱十七卷九經補韻一卷, (清)魯之裕撰, 清乾隆刻本, 子038冊--283頁碩果錄十卷, (清)馬駉撰, 稿本, 子038冊--373頁憶記四卷, (明)吳甡撰, 清初刻本, 子071冊--677頁掌記六卷, (明)茅元儀撰, 明崇禎間刻本, 子110冊--359頁集部明詩選十二卷, (明)華淑輯, 明萬曆間刻本, 集001冊--001頁詩觀初集十二卷二集十四卷三集十三卷閨秀別卷一卷(一), (清)鄧漢儀輯, 清康熙間慎墨堂刻本, 集001冊--189頁詩觀初集十二卷二集十四卷三集十三卷閨秀別卷一卷(二), (清)鄧漢儀輯, 清康熙間慎墨堂刻本, 集002冊--001頁詩觀初集十二卷二集十四卷三集十三卷閨秀別卷一卷(三), (清)鄧漢儀輯, 清康熙間慎墨堂刻本, 集003冊--001頁清詩初集十二卷, (清)蔣鑨翁介眉輯, 清康熙二十年鏡閣刻本, 集003冊--351頁寧都三魏全集八十四卷(一), (清)林時益輯, 清道光二十五年寧都謝庭綬紱園書塾重刻本, 集004冊--001頁。
文献渊薮 学术津梁
文献渊薮学术津梁①——谈谈四库系列丛书崔建利杨雅君四库系列丛书是指按《四库全书》体例编纂、并且均以“四库”贯名的几部大型古籍丛书,目前主要有《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禁燬书丛刊》、《四库未收书辑刊》、《续修四库全书》5部。
《四库全书》这是我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丛书。
乾隆三十八年(1773)下诏设置《四库全书》馆,任命纪昀为总篡官,具体负责《四库全书》的编纂。
到乾隆四十七年(1783)编纂成功,前后历时10年之久。
整套丛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时期的重要古籍共3461种。
因卷帙浩繁,清政府无力刻印,只得手工缮写七部,分别贮藏在北四阁(又称内廷四阁,即北京故宫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沈阳故宫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和南三阁(即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目前只有文渊、文津、文溯三阁藏书保存完整,现分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和甘肃省图书馆。
1983-1986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出版发行,题名《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6开本,共1500册。
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此加以翻印。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全书》所收图书只占当时备选图书的很小一部分,有相当一部分图书被销毁,还有一部分既无资格被收入《四库全书》,也不至于被销毁,而只保存其书名,这些书就是后世所称的存目书,共有6793种,几乎是《四库全书》收书数量的2倍。
按当时标准,凡书中含有批评清王朝统治内容者,含有反礼教、反传统或宣传异端倾向者,“未越群流”的平庸之书、“归于小道”的无谓之书、“难以考信”的伪托之书,以及著作时代切近者、重复之书均被列为存目。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批存目之书亡失严重,为了尽早地抢救这些分散全国各地的古籍并使之化身千万,嘉惠学林,1992年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历史文化分会提出编纂出版《四库全书存目全书》的计划被列为国家古籍整理重点出版项目。
1994年11月成立编纂委员会,由季羡林任丛书总编纂,山东大学杜泽逊教授任总编室主任。
四库全书简介
《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收书最多、篇幅最大的一部丛书。
共收书3470种,79018卷,每部书装订成36300册,7部抄本连同正本共8部,合计290400册,再加上《四库全书荟要》2部,22502册,共312902册。
仅从数字上即可见工程之庞大。
乾隆编纂此书的念头,主要是由当朝进士周永年提议编辑《儒藏》,以与《大藏经》和《道藏》鼎足而三,以及朱筠奏请校办《永乐大典》而引起的。
其实自乾隆六年1741年正月4日始,他即不断有向民间征书之谕,后来乾隆决心编纂《四库全书》,并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2月成立了四库全书馆,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修成全书,历时15年之久。
在馆内先后任职的有360多人,彭元瑞、陆锡熊、戴震、王念孙、纪昀、翁方纲、梁国治、孙士毅、姚鼐、朱筠、任大椿、邵晋涵等一代大师都被罗致馆内,四库馆设正总裁官、副总裁官、总阅官、总纂官、总校官等,连同一般抄写人员,共有4500多人。
乾隆下大力气要编成此书的目的自然是要维护清朝的思想统治。
乾隆打着弘扬古代文化的旗号,广泛征集天下遗书,谕令各省督抚操办,并采取一些奖励措施:如进书500种以上,奖《古今图书集成》一部,进书百种以上,奖《佩文韵府》一部;进书中如有精醇之作,皇帝亲为评咏,题识简端,交书馆抄后尽先发还;私人进书百种以上者,其姓名载于各书提要之末,并明确各书用过之后必定归还。
对征集来的历代遗书分三种情况处理:1、对直接反映抗清思想的书籍一律销毁;2、对拒不降清或触犯清朝政治的作品及黄色狎邪书籍,一律禁止流通;3、对主要内容尚可、个别段落字句有碍满族尊严的书籍,实行删改。
所以有人说清代编纂《四库全书》是“寓禁于征”。
《四库全书》对于继承保存文化有很大功劳,很多典籍原本散失,赖《四库全书》得以保存,但在编纂过程中,大量删改禁毁图书,又破坏了文化,故后人有“功魁祸首”的评价。
《四库全书》以内容按经史子集分类,意即四部中的书籍毕集于该书之中。
古籍库房管理制度
古籍库房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有效保护和管理古籍库房中的珍贵文物,提高文物保护工作效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文物保护管理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古籍库房管理机构设置1. 古籍库房管理机构设立古籍库房管理员,负责古籍库房文物的保护、管理和维护工作。
2. 古籍库房管理员由单位领导任命,对古籍库房的工作负有全面责任。
3. 古籍库房管理员应当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对古籍文献的鉴定和保护有一定的专业技能。
三、古籍库房管理制度1. 古籍库房文物的入库管理(1)古籍库房文物的入库,必须经过古籍库房管理员审核和登记,凭入库单据进行记录。
(2)入库后,对文物进行分类、编号和标识,确保每件文物都有清晰的信息和定位。
(3)对于新入库的文物,应当对其进行安全保护和定期检查,保证文物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2. 古籍库房文物的出库管理(1)任何单位或个人要借阅或者使用古籍库房文物,必须提前向古籍库房管理员提交申请,并经过审核批准。
(2)出库文物必须填写出库单据,并由借阅人签字确认,严格按照申请的使用期限进行管理。
(3)出库文物在使用完毕后,必须按时归还,并经过验收确认。
3. 古籍库房环境管理(1)古籍库房必须保持干燥、通风、安全和防尘等环境条件,确保文物的长期保存和保护。
(2)古籍库房内温度和湿度必须定期监测,做好环境数据记录,及时调整空调和加湿设备,维护文物的稳定状态。
(3)古籍库房内禁止吸烟、乱丢乱放垃圾等不文明行为,保持库房卫生和整洁。
4. 古籍库房安全管理(1)古籍库房应当设置有效的防盗、防火、防水等设备和措施,确保文物的安全。
(2)古籍库房管理员必须按照规定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保障文物的安全。
(3)库房内严禁私自转移、借用、遗弃、私自外借文物等行为,一经发现,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古籍库房文物的保护与修复1. 古籍库房管理员应当定期检查库房内文物的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文物出现的损坏、破损、腐蚀等情况。
四库未收书辑刊
豹陵集二十六卷 (清)梁云构撰 清顺治十八年梁羽明刻后印本
曹司马集六卷 (清)曹烨撰 清康熙三十二年刻本
定园文集一卷 (清)戴明说撰 清康熙平山在束阁刻本
载石堂尺牍一卷柴雪年谱一卷 (清)宋之绳撰 清康熙十八年周肇刻本
陆吴州集不分卷 (清)陆舜撰 清双虹堂刻本
雪作须眉诗钞八卷 (清)刘谦吉撰 清康熙刻本
虚直堂文集二十四卷首一卷 (清)刘榛撰 清康熙刻补修本
六松堂集十四卷 (清)曾灿撰 清钞本
廉立堂文集十二卷附一卷 (清)卫既齐撰 清乾隆刻本
储遯庵文集十二卷附录一卷 (清)储方庆撰 清康熙四十年储右文等刻本
凤池园诗集八卷文集八卷 (清)顾汧撰 清康熙刻本
拟寒山诗一卷 (明)张守约撰 明刻本
核庵集二卷诗余一卷 (明)徐尔铉撰 明崇祯二年刻本
萧林初集八卷 (明)钱棻撰 明崇祯刻本
江止庵遗集八卷首一卷 (明)江天一撰 清康熙祭书草堂刻本
晚闻堂集十六卷 (明)余绍祉撰 清道光十七年单士修刻本
过宜言八卷 (明)华夏撰 清钞本
李小有诗纪十一卷葭园唱和一卷牧怀诗纪五卷媚独斋诗集八卷 (明)李盘撰 清初刻本
泺函十卷 (清)叶承宗撰 清顺治十七年叶承祧友声堂刻本
蜕疣集不分卷 (清)贺裳撰 清初鸯槳阁刻本
爱日堂文集八卷诗集二卷外集一卷 (清)孙宗彝撰 清乾隆三十五年孙仝邵刻本
林屋诗集九卷 (清)邓旭撰清道光三年邓廷桢刻本
湄湖吟十一卷听松轩遗文一卷 (清)杜漺撰 清康熙刻道光九年杜堮增修本
四照堂诗集十一卷乐府二卷诗余一卷时曲一卷 (清)卢綋撰 清康熙汲古阁刻本
黄雪瀑集不分卷 (清)黄中撰 清康熙泳古堂刻本
四部丛书、四部备要、四库全书
四部备要:这部丛书收书336种,依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用丁氏仿宋活字排印,个别影印。
这部丛书性质和《四部丛刊》相仿,但《四部丛刊》着眼于选择宋元明珍本影印,而《四部备要》则偏重于实用——选印较有代表性的校本、注本,可以说是学习和研究古代文献的常备书籍。
所谓“四部”,即按我国传统分类法,将所有的书分成经史子集四大门类经部:十三经古注十三经注疏清十三经注疏小学经义史部:二十四史编年古史别史杂史载记传记奏议地理政书史评表谱考证子部:周秦诸子儒家农家医家算法术数杂家小说家释道家诸子大意集部:楚辞汉魏六朝别集唐别集宋别集金元别集明别集清别集总集诗文评四部丛刊:“丛刊”即今天通常所说的丛书。
说得具体些,《四部丛刊》是一部集中各方面必读书、必备书的小型《四库全书》。
《四部丛刊》和《四部备要》(以下简称《丛刊》和《备要》)是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刊行的两部古典文献大丛书。
它们又大又全,又比较容易买到,因此,许多较大的图书馆里都备有这两部书。
这两部书又是可以零售的,个人也能买几种。
所以,近几十年读古书的人,差不多都接触过这两部书。
《四部丛刊》是商务印书馆于1920年开始印售的。
四部,指旧目录学中四部分类法的“经、史、子、集”四部。
编印之始,有用文言写的《印行四部丛刊启》,谈了这部书的“七善”(七种好处)。
大意如下:一是,印的都是“四部”中常见常用的。
二是,保存古书原本,不加剪裁。
三是,用善本作底本。
四是,善本聚在一起。
五是,用石印法影印,缩小开本,册虽小而字体却不算太小,既便于庋藏又保存中国古书字大悦目的优点。
六是,版型纸色画一,便于插架。
七是,价廉,分期出,分期交款,有预约。
第七点讲的是出版发行的事,其余六点,其实可以括成两个方面。
第一点是一方面,讲的是有关内容的问题;第二至六点讲的都是用石印法缩小尺寸影印一大批善本古书的问题。
可见,印《丛刊》的指导思想有二:印四部常见常用书,影印善本。
《四库全书》太大了。
抛开别的不谈,单从研究古典文献的角度看,有《丛刊》这样的一套书已经给学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集中,便于查阅。
四库全书简介
四库全书清乾隆1772年开始编纂,经十年编成。
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
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三千五百零三(3503)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
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
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水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
此说得到社会的广泛响应,这是编纂《四库全书》的社会基础。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又是一部重要的目录学著作。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得到乾隆皇帝的认可,接着便诏令将所辑佚书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汇编在一起,名曰《四库全书》。
这样,由《永乐大典》的辑佚便引出了编纂《四库全书》的浩大工程,成为编纂《四库全书》的直接原因。
《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共分四步:第一步是征集图书。
征书工作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始,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结束,历时七年之久。
为了表彰进书者,清廷还制定了奖书、题咏、记名等奖励办法:“奖书”即凡进书500种以上者,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进书100种以上者,赐《佩文韵府》一部。
“题咏”,即凡进书百种以上者,择一精醇之本,由乾隆皇帝题咏简端,以示恩宠。
“记名”即在提要中注明采进者或藏书家姓名。
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协助和藏书家的积极响应下,征书工作进展顺利,共征集图书12237种,其中江苏进书4808种,居各省之首;浙江进书4600种,排名第二。
私人藏书家马裕、鲍士恭、范懋柱、汪启淑等也进书不少。
第二步是整理图书。
乾隆皇帝为了存放《四库全书》效仿著名的藏书楼“天一阁”的建筑建造了南北七阁。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第一部《四库全书》终于抄写完毕并装潢进呈。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书名目录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書名目錄5y3gt-jdrnak《四庫全書》將清乾隆以前出版的各種類圖書收錄編成,覆蓋範圍甚廣,哲學、歷史、文化、藝術、政治、社會、經濟、軍事、法律、醫學、天文、地理、算學、物理學、生物學、農業、占卜等等,共有約3400多種古籍,是一部薈萃傳統文化精華的百科性叢書。
書種: 三千四百六十餘種冊數: 三萬六千餘冊卷數: 七萬九千餘卷頁數: 四百七十萬頁字數:約八億字全書分為經、史、子、集四部,其下分為四十四類,類下又有七十屬。
類經部:十類史部:十五類子部:十四類集部:五類屬經部: 九屬史部: 二十六屬子部:二十四屬集部: 十一屬配件〈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二百卷〈四庫全書考證〉: 一百卷<簡明目錄>: 二十卷類,屬目錄總目(0001~0006)經部(10類,9屬;0007~0242)易類(0007~0053)書類(0054~0068)詩類(0069~0089)禮類周禮之屬(0090~0101)儀禮之屬(0102~0114)禮記之屬(0115~0128)三禮總義之屬(0129)通禮之屬(0130~0142)雜禮書之屬(0142)春秋類(0143~0181)孝經類(0182)五經總義類(183~0194)四書類(0195~0210)樂類(0211~0220)小學類訓詁之屬(0221~0222)字書之屬(0223~0235)韻書之屬(0236~0242)史部(15類,26屬;0243~0694)正史類(0243~0299)編年類(0303~0345)紀事本末類(0346~0369)別史類(0370~0405)雜史類(0406~0410)詔令奏議類詔令之屬(0411~0426)奏議之屬(0427~0445)傳記類聖賢之屬(0446)名人之屬(0446~0447)總錄之屬(0448~0460)雜錄之屬(0460)史鈔類(0461~0462)載記類(0463~0466)時令類(0468)地理類宮殿簿之屬(0468)總志之屬(0468~0483)都會郡縣之屬(0484~0572)河渠之屬(0573~0583)邊防之屬(0584)山水之屬(0585~0586)古蹟之屬(0587~0588)雜記之屬(0589~0592)遊記之屬(0593)外紀之屬(0593~0594)職官類官製之屬(0595~0602)官箴之屬(0602)政書類通製之屬(0603~0645)儀製之屬(0646~0662)邦計之屬(0662~0663)軍政之屬(0663~0671)法令之屬(0672~0673)考工之屬(0673)目錄類經籍之屬(0674~0680)金石之屬(0681~0684)史評類(0685~0694)子部(14類,24屬;0695~1061)儒家類(0695~0725)兵家類(0726~0728)法家類(0729)農家類(0730~0732)醫家類(0733~0785)天文算法類推步之屬(0786~0796)算書之屬(0797~0802)術數類數學之屬(0803~0806)占候之屬(0807)相宅相墓之屬(0808)占卜之屬(0808)命書相書之屬(0809~0810)陰陽五行之屬(0801~0811)藝術類書畫之屬(0812~0838)琴譜之屬(0839)篆刻之屬(0839)雜技之屬(0839)譜錄類器物之屬(0840~0844)飮饌之屬(0844)草木禽魚之屬(0845~0847)雜家類雜學之屬(0848~0849)雜考之屬(0650~0861)雜說之屬(0862~0870)雜品之屬(0871~0872)雜纂之屬(0872~0884)雜編之屬(0885~0886)類書類(0887~1034)小說家類雜事之屬(1035~1041)異聞之屬(1042~1047)瑣記之屬(1047)釋家類(1048~1054)道家類(1055~1061)集部(5類,11屬;1062~1496)楚辭類(1062)別集類漢至五代(1063~1084)北宋建隆至靖康(1085~1124)南宋建炎至德祐(1125~1189)金至元(1190~1222)明洪武至崇禎(1223~1297)清代(1298~1328)總集類(1329~1477)詩文評類(1478~1486)詞曲類詞集之屬(1487~1488)詞選之屬(1489~1494)詞話之屬(1494)詞譜詞韻之屬(1495~1496)南北曲之屬(1496)附錄四庫全書考證(1497~1500)詳細目錄總目(1-6)1—經部總目2-史部總目3-子部總目4-集部總目一5—集部總目二,全書索引6—全書簡明目錄,全書索引經部(7—242)易類7-子夏易傳,周易鄭康成註,增補鄭氏周易,陸氏易解,周易註,周易註疏,周易註疏_周易略例,周易註疏_考證,周易集解8-周易口訣義,周易舉正,易數鉤隱圖,易數鉤隱圖_遺論九事,周易口義,周易口義_繫辭,周易口義_捲末(說卦,序卦,雜卦),溫公易說,橫渠易說,橫渠易說_橫渠先生行狀9—東坡易傳,伊川易傳,易學辨惑,了齋易說,吳園周易解,周易新講義10—紫巖易傳,讀易詳說,易小傳11—漢上易傳,漢上易傳_卦圖,漢上易傳_叢說,周易窺餘,易璇璣,易變體義12-周易經傳集解,易原,周易古占法,周易古占法_周易章句外編,原本周易本義,別本周易本義13—郭氏傳家易說,周易義海撮要,南軒易說,復齋易說14—楊氏易傳,周易玩辭,趙氏易說,誠齋易傳15-大易粹言,易圖說,古周易,易傳燈,易裨傳,易裨傳_外篇16-厚齋易學,厚齋易學_先儒著述17-童溪易傳,周易總義,西谿易說,丙子學易編,易通18—周易卦爻經傳訓解,易象意言,周易要義,易翼傳,文公易說19-易學啟蒙小傳,易學啟蒙小傳_易學啟蒙古經傳,周易輯聞,周易輯聞_易雅,周易輯聞_筮宗,用易詳解,淙山讀周易20-周易傳義附錄,易學啟蒙通釋,三易備遺21-周易集說,讀易舉要,易象義,易圖通變,易圖通變_易筮通變22-讀易私言,易附錄纂註,周易啟蒙翼傳,易纂言,易纂言外翼,易源奧義,易源奧義_周易原旨23—周易程朱傳義折衷,周易衍義24—易學濫觴,大易緝說,大易緝說_續刊大易緝說始末,周易本義通釋,周易本義集成25-大易象數鉤深圖,學易記,周易集傳,讀易考原,易精蘊大義26—易學變通,周易會通,周易圖說27—周易爻變易縕,周易參義,周易文詮28-周易傳義大全29—易經蒙引30-讀易餘言,啟蒙意見,易經存疑31-周易辨錄,易像鈔,周易象旨決錄,易象鉤解32—周易集註,讀易紀聞,葉八白易傳33—讀易述,像象管見34-周易劄記,周易易簡說,易義古象通,周易像象述35-易用,易象正,兒易內儀以,兒易內儀以_兒易外儀,卦變考略36-古周易訂詁,古周易訂詁_解經處答客問,周易玩辭困學記37—易經通註,日講易經解義38-御纂周易折中,御纂周易述義39-讀易大旨,周易稗疏,周易稗疏_考異,易酌,田間易學40—易學象數論,周易象辭,周易象辭_周易尋門餘論,周易象辭_圖學辯惑41—周易筮述,仲氏易,推易始末,春秋占筮書,易小帖42-易俟,讀易日鈔,周易通論,周易觀彖43—周易淺述,周易淺述_周易淺述圖,易原就正44-大易通解,大易通解_讀啟蒙雜說,易經衷論,易圖明辨45—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146-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247—周易傳註,周易傳註_周易筮考,周易劄記,周易傳義合訂,周易玩辭集解,惠氏易說48—周易函書約存,周易函書約存_周易函書約註,周易函書約存_周易函書別集49-易箋,學易初津,易翼宗,易翼說50-周易孔義集說,易翼述信51-周易淺釋,周易洗心,豐川易說52—周易述,易漢學,易例,易象大意存解,大易擇言53—周易辨畫,周易圖書質疑,周易章句證異,乾坤鑿度,易緯稽覽圖,易緯辨終備,周易乾鑿度,易緯通卦驗,易緯乾元序制記,易緯是類謀,易緯坤靈圖書類54—尚書註疏,尚書註疏_考證,洪範口義,書傳55—尚書全解56—禹貢指南,禹貢論,禹貢論_禹貢後論,禹貢論_禹貢山川地理圖,尚書講義,夏氏尚書詳解57—禹貢說斷,增修東萊書說,尚書說,五誥解,絜齋家塾書鈔58—書經集傳,尚書精義59—陳氏尚書詳解,融堂書解,洪範統一60—尚書要義,書集傳或問,胡氏尚書詳解,尚書表註61—書纂言,書集傳纂疏,讀書叢說,書傳輯錄纂註62—尚書通考,書蔡氏傳旁通,讀書管見,書義斷法,書義斷法_作義要訣,尚書纂傳,尚書句解63-書傳會選,書經大全64-尚書考異,尚書疑義,尚書日記,尚書砭蔡編,尚書註考,尚書疏衍,洪範明義65—日講書經解義,欽定書經傳說彙纂66-尚書稗疏,尚書古文疏證,尚書古文疏證_朱子古文書疑,古文尚書冤詞,尚書廣聽錄,尚書埤傳,尚書埤傳_書經考異67—禹貢長箋,禹貢錐指68-洪範正論,尚書七篇解義,書經衷論,尚書地理今釋,禹貢會箋,尚書大傳,尚書大傳_補遺,書義矜式詩類69—詩序,毛詩註疏,毛詩註疏_毛詩註疏原目,毛詩註疏_毛詩註解傳述人考證70—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陸氏詩疏廣要,毛詩指說,詩本義,詩本義_鄭氏詩譜,蘇氏詩集傳,毛詩名物解71-毛詩李黃集解72—詩補傳,詩總聞,詩經集傳73—慈湖詩傳,呂氏家塾讀詩記,續呂氏家塾讀詩記74-絜齋毛詩經筵講義,毛詩講義,詩童子問,段氏毛詩集解75—詩緝,詩傳遺說,詩攷,詩地理攷76-詩集傳名物鈔,詩傳通釋,詩傳旁通77—詩經疏義會通,詩經疑問,詩經疑問_詩辨說,詩纘緒78-詩演義,詩解頤,詩傳大全,詩傳大全_朱子詩序辨說79—詩說解頤,讀詩私記,詩故80—六家詩名物疏,重訂詩經疑問81-詩經世本古義82-待軒詩記,讀詩略記83-欽定詩經傳說彙纂,欽定詩經傳說彙纂_朱子詩序辨說84-御纂詩義折中,田間詩學,詩經稗疏85—詩經通義,毛詩稽古編86—詩所,毛詩寫官記,詩札,詩傳詩說駁義,續詩傳鳥名捲,詩識名解,詩傳名物集覽87—詩說,詩經劄記,讀詩質疑88—毛詩類釋,毛詩類釋_續編,詩疑辨證,三家詩拾遺,詩瀋89—詩序補義,虞東學詩,韓詩外傳禮類.周禮之屬90-周禮註疏,周禮註疏_考證91—周官新義,周官新義_考工記解,周禮詳解,周禮復古編92—禮經會元,太平經國書,周官總義93-周禮訂義194—周禮訂義295-鬳齋考工記解,周禮句解,周禮集說,周官集傳96-周禮傳,周禮傳_周禮圖說,周禮傳_周禮翼傳,周禮全經釋原,周禮全經釋原_周禮通今續論97-周禮註疏刪翼98-欽定周官義疏199—欽定周官義疏2100-周禮述註,周禮纂訓101—周官集註,禮說,周官祿田考,周禮疑義舉要禮類.儀禮之屬102-儀禮註疏,儀禮註疏_考證103-儀禮識誤,儀禮集釋,儀禮釋宮104-儀禮圖,儀禮圖_儀禮旁通圖,儀禮要義105-儀禮逸經,儀禮集說,經禮補逸106—欽定儀禮義疏1107—欽定儀禮義疏2108-儀禮鄭註句讀,儀禮鄭註句讀_儀禮監本正誤,儀禮鄭註句讀_儀禮石本誤字,儀禮商,儀禮述註109-儀禮析疑,儀禮章句,補饗禮,禮經本義,宮室考,天子肆獻祼饋食禮,儀禮釋宮增註,儀禮小疏110-儀禮集編1111-儀禮集編2,內外服制通釋112-讀禮通考1113—讀禮通考2114-讀禮通考3禮類.禮記之屬115—禮記註疏1116-禮記註疏2,禮記註疏_考證,月令解117—禮記集說1118-禮記集說2119—禮記集說3120—禮記集說4121-禮記纂言,陳氏禮記集說122-禮記大全,月令明義,表記集傳,表記集傳_春秋表記問業,坊記集傳,坊記集傳_坊記春秋問業,緇衣集傳,儒行集傳123—日講禮記解義124-欽定禮記義疏1125—欽定禮記義疏2126—欽定禮記義疏3127—深衣考,陳氏禮記集說補正,禮記述註128-禮記析疑,檀弓疑問,禮記訓義擇言,深衣考誤,大戴禮記,夏小正戴氏傳禮類.三禮總義之屬129-三禮圖集註,三禮圖,學禮質疑,讀禮志疑,郊社禘祫問,參讀禮志疑禮類.通禮之屬130-禮書131—儀禮經傳通解,儀禮經傳通解_續1132—儀禮經傳通解_續2133—讀書綱目1134—讀書綱目2,讀書綱目_論律呂,讀書綱目_深衣考誤135—五禮通考1136-五禮通考2137-五禮通考3138—五禮通考4139—五禮通考5140—五禮通考6141-五禮通考7142—五禮通考8禮類.雜禮書之屬142—書儀,家禮,泰泉鄉禮,朱子禮纂,辨定祭禮通俗譜春秋類143—春秋左傳註疏1,春秋左傳註疏_春秋三傳註解傳述人考證144—春秋左傳註疏2145-春秋公羊傳註疏,春秋公羊傳註疏_考證,春秋穀梁傳註疏,春秋穀梁傳註疏_考證,箴膏肓,箴膏肓_起廢疾,箴膏肓_發墨守146—春秋釋例,春秋集傳纂例,春秋集傳微旨,春秋集傳辨疑,春秋名號歸一圖,春秋年表147-春秋尊王發微,春秋皇綱論,春秋通義,春秋權衡,劉氏春秋傳,春秋意林傳,春秋傳說例,孫氏春秋經解148—蘇氏春秋集解,春秋辨疑,崔氏春秋經解,崔氏春秋經解_春秋例要,春秋本例,春秋五禮例宗,春秋通訓149—葉氏春秋傳,春秋考,春秋三傳讞,春秋三傳獻_春秋左傳讞,春秋三傳獻_春秋公羊傳讞,春秋三傳獻_春秋穀梁傳讞150-呂氏春秋集解151—胡氏春秋傳,高氏春秋集註,陳氏春秋後傳152—左氏傳說,左氏傳續說,左氏博議153-春秋比事,春秋左傳要義154—春秋分記155—春秋講義,春秋集義156-張氏春秋集註,春秋王霸列國世紀編,春秋通說,洪氏春秋說157—春秋經筌,呂氏春秋或問,呂氏春秋或問_春秋五論158-春秋集傳詳說,讀春秋編159—春秋集傳釋義大成,春秋纂言,春秋提綱,春秋諸國統紀160-春秋本義,程氏春秋或問161—三傳辨疑162—春秋讞義,春秋會通163-春秋闕疑164—春秋集傳,春秋師說,春秋左氏傳補註,春秋金鎖匙,春秋屬辭165-春秋胡傳附錄纂疏,春秋春王正月考,春秋春王正月考_辨疑,春秋書法鉤元166-春秋大全167-春秋經傳辨疑,春秋正傳,左傳附註,春秋胡氏傳辨疑168—春秋明志錄,春秋正旨,春秋輯傳169—春秋億,春秋事義全考,春秋左傳屬事,春秋胡傳考誤,左氏釋,春秋質疑170-春秋孔義,春秋辯義171—讀春秋略記,春秋四傳質,左傳杜林合註172—日講春秋解義173—欽定春秋傳說彙纂174-御纂春秋直解,左傳杜解補正,春秋稗疏,春秋四傳糾正,春秋平義175-讀左日鈔,讀左日鈔_讀左日鈔補,左傳事緯,左傳事緯_左傳事緯前集176-春秋毛氏傳,春秋簡書刊誤,春秋屬辭比事記,春秋地名考略,春秋管窺177-三傳折諸(左傳折諸,公羊折諸,榖梁折諸),春秋闕如編178-春秋宗朱辨義,春秋通論,春秋世族譜,春秋長歷,惠氏春秋說179—春秋大事表1180—春秋大事表2,春秋大事表_讀春秋偶筆,春秋大事表_輿圖181-春秋識小錄,惠氏春秋左傳補註,春秋左傳小疏,春秋地理考實,三正考,春秋究遺,春秋隨筆,春秋繁露孝經類182-古文孝經孔氏傳,古文孝經孔氏傳_宋本古文孝經,孝經註疏,孝經註疏_考證,孝經指解,孝經刊誤,孝經大義,孝經定本,孝經述註,孝經集傳,御定孝經註,御纂孝經集註,孝經問五經總義類182—駁五經異義,駁五經異義_補遺,鄭志,經典釋文183-公是七經小傳,程氏經說,六經圖,六經正誤,九經三傳沿革例,融堂四書管見,四如講稿184-六經奧論,明本排字九經直音,經說,十一經問對,五經蠡測,簡端錄,五經稽疑,經典稽疑185—欽定繙譯五經四書_御製繙譯易經,欽定繙譯五經四書_御製繙譯書經,欽定繙譯五經四書_御製繙譯詩經186-欽定繙譯五經四書_御製繙譯禮記187-欽定繙譯五經四書_御製繙譯春秋1188—欽定繙譯五經四書_御製繙譯春秋2189—欽定繙譯五經四書_御製繙譯春秋3,欽定繙譯五經四書_御製繙譯四書190-七經孟子考文補遺191-九經誤字,經問,經問_經問補,十三經義疑,九經古義,經稗192-十三經註疏正字193—朱子五經語類(易,書,詩,春秋,禮)194-群經補義,經咫,九經辨字瀆蒙,古經解鉤沉,古微書四書類195—孟子註疏,孟子註疏_考證,論語集解義疏,論語註疏,論語註疏_考證196—論語筆解,孟子音義,論語拾遺,孟子解,論語全解,孟子傳,尊孟辨,尊孟辨_尊孟續辨,尊孟辨_尊孟辨別錄197-四書章句集註,四書章句集註_大學章句,四書章句集註_論語集註,四書章句集註_孟子集註,四書章句集註_中庸章句,四書或問198—論孟精義,論孟精義_論語精義,論孟精義_孟子精義,中庸輯略199-石鼓論語答問,論語意原,癸巳論語解,癸巳孟子說,蒙齋中庸講義200-四書集編,四書集編_大學集編,四書集編_中庸集編,四書集編_論語集編,四書集編_孟子集編,孟子集疏,論語集說,中庸指歸,中庸指歸_中庸分章,中庸指歸_大學發微,中庸指歸_大學本旨201—四書纂疏202—大學疏義,論孟集註考證_論語集註考證,論孟集註考證_孟子集註考證,四書集義精要,四書辨疑,讀四書叢說203-四書通,四書通證,四書通證__大學章句或問通證,四書通證__論語集註通證,四書通證__孟子集註通證,四書通證__中庸章句或問通證,四書疑節,四書經疑貫通204—四書纂箋,四書通旨,四書管窺,大學中庸集說啟蒙205—四書大全,四書大全__大學章句大全,四書大全__大學或問,四書大全__論語集註大全,四書大全__孟子集註大全,四書大全__中庸章句大全,四書大全__中庸或問206-四書蒙引,四書蒙引_四書蒙引別錄,四書因問207—問辨錄,論語類考,孟子雜記,學庸正說,論語商,論語學案,四書留書208—日講四書解義,四書近指,孟子師說,大學翼真209-四書講義困勉錄,松陽講義210—榕村四書說,榕村四書說__大學古本說,榕村四書說__中庸章段,榕村四書說__中庸餘論,榕村四書說__讀論語劄記,榕村四書說__讀孟子劄記,論語稽求篇,四書賸言,四書賸言_四書賸言補,大學證文,四書釋地,四書釋地__四書釋地續,四書釋地__四書釋地又續,四書釋地__四書釋地三續,四書劄記,此木軒四書說,四書逸箋,鄉黨圖考樂類211—皇祐新樂圖記,樂書212—律呂新書,瑟譜,韶舞九成樂補,律呂成書,苑洛志樂,鐘律通考213—樂律全書1214—樂律全書2215-御制律呂正義(正律審音,和聲定樂,協均度曲),御制律呂正義後編1216—御制律呂正義後編2217-御制律呂正義後編3218—御制律呂正義後編4219—欽定詩經樂譜全書,欽定詩經樂譜全書_欽定樂律正俗220-古樂經傳,古樂書,聖諭樂本解說,皇言定聲錄,竟山樂錄,李氏學樂錄,樂律表微,律呂新論,律呂闡微,琴旨小學類.訓詁之屬221—爾雅註疏,爾雅註疏_考證,爾雅註,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釋名,廣雅,匡謬正俗222—群經音辨,埤雅,埤雅_音釋,爾雅翼,駢雅,字詁,續方言,別雅小學類.字書之屬223-急就篇,說文解字,說文繫傳,說文繫傳考異,說文解字篆韻譜224—重修玉篇,重修玉篇_玉篇反紐圖,重修玉篇_玉篇分毫字樣,乾祿字書,五經文字,九經字樣,汗簡,佩觿,古文四聲韻225—類篇,歷代鐘鼎彞器款識法帖,復古編,班馬字類,漢隸字源226-六書故,字通,龍龕手鑑227-六書統228—周秦刻石釋音,字鑑,說文字原,六書正偽,漢隸分韻,六書本義,奇字韻,古音駢字,古音駢字_古音駢字續篇,俗書刊誤,字孿229-御定康熙字典1230-御定康熙字典2231-御定康熙字典3,御定康熙字典_補遺232—御制增訂清文鑒1233-御制增訂清文鑒2,御製增訂清文鑑_補編,御製增訂清文鑑_總綱,御製增訂清文鑑_補編總綱234-御製滿珠蒙古漢字三合切音清文鑒235-欽定西域同文志,隸辨,篆隸考異小學類.韻書之屬236—原本廣韻,重修廣韻,集韻237-切韻指掌圖,切韻指掌圖__檢圖之例,韻補,附釋文互註禮部韻略,附釋文互註禮部韻略__貢舉條式,增修互註禮部韻略,增修校正押韻釋疑,九經補韻238-五音集韻,古今韻會舉要,四聲全形等子,經史正音切韻指南239-洪武正韻,古音叢目,古音叢目_古音獵要,古音叢目_古音餘,古音叢目_古音附錄,古音略例,轉註古音略,毛詩古音攷,屈宋古音義240—御定音韻闡微,欽定同文韻統,欽定葉韻彙輯,欽定音韻述微241-音論,詩本音,易音,唐韻正,古音表,韻補正242-古今通韻,易韻,孫氏唐韻考,古韻標準,六藝綱目,六藝綱目_字原,六藝綱目_六藝綱目發原史部(243-694)正史類243-史記1244—史記2,史記_考證,史記_補史記三皇本紀,史記_史記正義論例謚法解,史記_列國分野245—史記集解1246-史記集解2,史記索隱247—史記正義1,史記正義_史記正義論例謚法解248-史記正義2,讀史記十表,史記疑問249—前漢書1250-前漢書2251—前漢書3,前漢書_考證,班馬異同252—後漢書1253-後漢書2,後漢書_考證,補後漢書年表,兩漢刊誤補遺254—三國志,三國志_魏志,三國志_蜀志,三國志_吳志,三國志_考證,三國史辨誤,三國志補註,三國志補註_諸史然疑255—晉書1256—晉書2,晉書_考證,晉書_晉書音義257-宋書1258—宋書2,宋書_考證259-南齊書,南齊書_考證260—梁書,梁書_考證,陳書,陳書_考證261—魏書1262-魏書2,魏書_考證263-北齊書,北齊書_考證,周書,周書_考證264—隋書,隋書_考證265-南史,南史_考證266-北史1267-北史2,北史_考證268—舊唐書1269-舊唐書2270—舊唐書3271—舊唐書4,舊唐書_考證272—新唐書1273—新唐書2274—新唐書3275—新唐書4276—新唐書5,新唐書_考證,新唐書_唐書釋音,新唐書糾謬277-舊五代史1278—舊五代史2,舊五代史_考證279—新五代史,新五代史_考證,五代史纂誤280—宋史1281—宋史2282-宋史3283-宋史4284—宋史5285-宋史6286—宋史7287—宋史8288-宋史9,宋史_考證289-遼史,遼史_考證,遼史拾遺290—金史1291-金史2,金史_考證292-元史1293—元史2294-元史3295-元史4,元史_考證296-欽定遼金元三史國語解,欽定遼金元三史國語解_欽定遼史語解,欽定遼金元三史國語解_欽定金史語解,欽定遼金元三史國語解_欽定元史語解297—明史1298—明史2299-明史3 300—明史4 301-明史5 302-明史6,明史_考證編年類303—竹書紀年,竹書統箋,前漢紀,後漢紀,元經,唐創業起居註304-資治通鑑1305-資治通鑑2306-資治通鑑3307-資治通鑑4308—資治通鑑5309-資治通鑑6310-資治通鑑7311—資治通鑑考異,資治通鑑釋例,資治通鑑目錄312—通鑑地理通釋,通鑑釋文辨誤,通鑑胡註舉正,稽古錄,資治通鑑外紀313—皇王大紀,中興小紀314—續資治通鑑長編1315—續資治通鑑長編2316-續資治通鑑長編3317-續資治通鑑長編4318-續資治通鑑長編5319-續資治通鑑長編6320-續資治通鑑長編7321—續資治通鑑長編8322-續資治通鑑長編9323-綱目續麟,綱目分註拾遺,綱目訂誤324-大事記,大事記_大事記通釋,大事記_大事記解題325-建炎以來繫年要錄1326—建炎以來繫年要錄2327—建炎以來繫年要錄3328-九朝編年備要,續宋編年資治通鑑329—西漢年紀,靖康要錄,兩朝綱目備要,宋季三朝政要330-宋史全文1331-宋史全文2332-資治通鑑前編,資治通鑑前編_資治通鑑前編舉要,通鑑續編333-大事記續編1334-大事記續編2,元史續編335—御批歷代通鑑輯覽1336—御批歷代通鑑輯覽2337—御批歷代通鑑輯覽3338—御批歷代通鑑輯覽4339-御批歷代通鑑輯覽5,御批歷代通鑑輯覽_明唐桂二王本末340-御定資治通鑑綱目三編341-皇清開國方略,皇清開國方略_御制開國方略聯句,皇清開國方略_捲首:發祥世紀342-資治通鑑後編1343—資治通鑑後編2344-資治通鑑後編3345-資治通鑑後編4紀事本末類346—通鑑紀事本末1347—通鑑紀事本末2348—通鑑紀事本末3349-通鑑紀事本末4,春秋左氏傳事類始末350—三朝北盟會編1351—三朝北盟會編2352—三朝北盟會編3,蜀鑑,炎徼紀聞353-宋史紀事本末,元史紀事本末354-平定三逆方略,聖祖仁皇帝親徵平定朔漠方略1355—聖祖仁皇帝親徵平定朔漠方略2356-欽定平定金川方略357—平定準噶爾方略_前編358-平定準噶爾方略_正編1359-平定準噶爾方略_正編2,平定準噶爾方略_續編360-平定兩金川方略1361—平定兩金川方略2362-欽定剿捕臨清逆匪紀略,欽定蘭州紀略,欽定石峰堡紀略363—欽定平定臺灣紀略,綏寇紀略364-滇考,明史紀事本末365—繹史1366—繹史2367-繹史3368—繹史4369—左傳紀事本末,平臺紀略,平臺紀略_東徵集別史類370-逸周書,東觀漢記,建康實錄371—隆平集,古史372-通志1373—通志2374-通志3375-通志4376-通志5377-通志6378—通志7379—通志8380-通志9381-通志10382-東都事略383-路史,欽定重訂契丹國志,欽定重訂大金國志384-古今紀要,蕭氏續後漢書,蕭氏續後漢書_義例,蕭氏續後漢書_續後漢書音義385—郝氏續後漢書1386-郝氏續後漢書2,春秋別典387—御定歷代紀事年表1388—御定歷代紀事年表2389—御定歷代紀事年表3390-御定歷代紀事年表4391—御定歷代紀事年表5392—欽定續通志1393—欽定續通志2394—欽定續通志3395-欽定續通志4396—欽定續通志5397—欽定續通志6398-欽定續通志7399—欽定續通志8400—欽定續通志9401—欽定續通志10402—補歷代史表,後漢書補逸403-春秋戰國異辭,春秋戰國異辭_春秋戰國通表,春秋戰國異辭_摭遺404-尚史1405—尚史2雜史類406-國語,國語補音,戰國策,鮑氏戰國策註407-戰國策校註,貞觀政要,渚宮舊事,渚宮舊事_補遺,東觀奏記,五代史闕文,五代史補,北狩見聞錄,松漠紀聞,松漠紀聞_續,燕翼詒謀錄408—太賓士跡統類,咸淳遺事,大金弔伐錄,汝南遺事,錢塘遺事,平宋錄409-弇山堂別集1410-弇山堂別集2,革除逸史,欽定蒙古源流詔令奏議類.詔令之屬411—太祖高皇帝聖訓,太宗文皇帝聖訓,世祖章皇帝聖訓,聖祖仁皇帝聖訓412-世宗憲皇帝聖訓413-世宗憲皇帝上諭八旗,世宗憲皇帝上諭八旗_上諭旗務議覆,世宗憲皇帝上諭八旗_諭行旗務奏議414-世宗憲皇帝上諭內閣1415-世宗憲皇帝上諭內閣2416—世宗憲皇帝硃批諭旨1417—世宗憲皇帝硃批諭旨2418-世宗憲皇帝硃批諭旨3419-世宗憲皇帝硃批諭旨4420—世宗憲皇帝硃批諭旨5421—世宗憲皇帝硃批諭旨6422—世宗憲皇帝硃批諭旨7423—世宗憲皇帝硃批諭旨8424—世宗憲皇帝硃批諭旨9425-世宗憲皇帝硃批諭旨10426-唐大詔令集,兩漢詔令詔令奏議類.奏議之屬427-範文正奏議,包孝肅奏議,盡言集,讜論集,左史諫草,左史諫草_左史呂公家傳,左史諫草_監簿呂公家傳,商文毅疏稿,王端毅奏議,馬端肅奏議428—關中奏議,胡端敏奏議,楊文忠三錄429—何文簡疏議,垂光集,孫毅菴奏議,玉坡奏議,南宮奏稿,訥谿奏疏,譚襄敏奏議430-潘司空奏疏,兩河經略,兩垣奏議,周忠愍奏疏,張襄壯奏疏,靳文襄奏疏,靳文襄奏疏_治河題藁,靳文襄奏疏_撫皖題藁,華野疏稿431-宋名臣奏議1432-宋名臣奏議2433—歷代名臣奏議1434-歷代名臣奏議2435—歷代名臣奏議3436-歷代名臣奏議4437—歷代名臣奏議5438-歷代名臣奏議6439-歷代名臣奏議7440—歷代名臣奏議8441-歷代名臣奏議9。
从阮刻本《论语注疏》看四库本的校勘价值
从阮刻本《论语注疏》看四库本的校勘价值作者:蔡玉英来源:《文教资料》2012年第34期摘要:历来学界对四库全书版本价值褒贬不一,今笔者以阮刻《论语注疏》为底本,与四库本对校,发现阮元《校勘记》中许多已列出诸本异同或标明诸本误、脱、衍、阙之类,在四库本中却不误,又四库本有不少异文与宋椠本、刘氏玉海堂影元贞本相合,此又可补正阮刻之讹脱,并借此重新认识四库本之校勘价值。
今笔者就校勘问题稍作举隅,以就教于方家。
关键词:《论语注疏》阮刻本四库本校勘价值宋元以来集解正义合刊本《论语注疏》主要有三个系统:一、以南宋蜀大字本《论语注疏》十卷(简称“蜀本”①)为代表,现藏日本宫内厅书陵部。
这个系统的本子尚有元贞本,杨守敬在日本访得元元贞丙甲(二年1296)平阳府刻《论语注疏解经》十卷,著录于《日本访书志》。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贵池刘氏玉海堂影刻此本②(简称“玉海堂本”)。
二、以南宋绍熙浙东庾司刻本《论语注疏解经》二十卷为代表,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三、以十行本《论语注疏解经》二十卷为代表。
中国国家图书馆与台湾中央图书馆藏有元刊明修本。
嘉靖李元阳据十行本重刻,称“闽本”,万历北国子监翻刻闽本,称“北监本”,崇祯毛晋又据北监本刻,称“毛本”。
乾隆四年武英殿据北监本刻,称“殿本”,四库全书又据其抄写。
同治十年广东书局覆刻殿本(简称“广东本”),虽曰是外聚珍,亦多存殿本原貌。
各版本关系如下表:据《校勘记序》引据各本目录知,阮氏校勘《论语注疏》底本为十行本,参校闽本、北监本、毛本等。
所用版本虽已不少,却未用殿本和《四库全书》本作对校。
未用殿本,可能是认为此清刊本参考价值不大;而未能用《四库全书》本,其原因盖有二:一、《四库全书》深藏内府专供御用,虽后来又抄了三部,分贮江南三阁供士子查阅,但真正登阁阅读之人非常有限。
二、阮元重刊《十三经注疏》时在江西南昌,前往江浙三阁检阅极为不便。
四库本为抄写本,加之在抄写时有删改情况,故后之学者多对其不予重视。
古籍库管理制度
古籍库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古籍库的管理,保护古籍文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发挥古籍文献的效用和价值,树立古籍库的形象,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古籍库的相关管理工作。
第三条古籍库应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制定本院的管理制度。
第四条古籍库应当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监督检查部门的监督。
第二章古籍库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五条古籍库的管理应当遵循依法、科学、公正、文明的原则。
第六条古籍库管理应当弘扬保护、传承、研究、利用的原则。
第七条古籍库管理应当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和全面管理的原则。
第八条古籍库管理应当尊重古籍文献的文化特点和历史价值。
第九条古籍库管理应当注重保护和利用的统一。
第十条古籍库管理应当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第三章古籍库的组织管理第十一条古籍库应当设置管理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第十二条古籍库应当根据收藏的古籍文献特点,合理划分为不同的专业部门。
第十三条古籍库应当按照古籍文献的特点,采用专门管理制度。
第十四条古籍库应当建立健全保管、整理、利用和服务机制。
第十五条古籍库应当严格执行文物管理法律法规,按照文物管理的要求,配备专业人员,建立文物档案。
第四章古籍库的保管管理第十六条对古籍库的古籍文献进行全面登记。
第十七条对古籍库的古籍文献进行分类、编目,编制目录。
第十八条对古籍库的古籍文献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古籍文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第十九条对古籍库的古籍文献进行防火、防潮、防蛀等保管工作。
第二十条对古籍库的古籍文献进行安全保护工作。
第二十一条对古籍库的古籍文献进行定期检查和修复。
第五章古籍库的利用管理第二十二条古籍库应当根据古籍文献的特点和利用需求,建立健全利用管理制度。
第二十三条古籍库应当向社会开放,鼓励学者、研究者和爱好者使用古籍文献。
第二十四条古籍库应当加强古籍文献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方便利用者使用。
第六章古籍库的安全管理第二十五条古籍库应当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
古籍影印的生命在于“存真”
古籍影印的生命在于“存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印刷技术的发展,古籍影印逐渐成为了保存和传承古代文化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影印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保留古籍的原始风貌和信息,成为了古籍影印的核心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古籍影印的生命在于“存真”的观点,并从多个方面阐述其重要性。
古籍影印是指通过照相、扫描或复印等技术,将古籍的文字和图像进行复制,再通过印刷技术将这些复制的内容印制在纸张或其他介质上的一种方法。
由于古籍影印能够以非常接近原书的方式复原古籍,因此它成为了保护古籍原件、防止文物损坏和丢失的重要措施。
“存真”是古籍影印的核心,是指在影印过程中尽可能地保留古籍的原始形态和信息。
对于古籍来说,时间和历史已经在它们身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这些印记反映了古籍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因此,在影印过程中保留这些独特的印记,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古籍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
古籍影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图书馆和博物馆常常使用影印技术复制珍贵古籍,以保护原件不受损害。
同时,影印本也成为了研究人员的重要参考材料,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利用古代文化遗产。
为了实现“存真”,古籍影印需要几个关键技术点。
是拍照技术。
使用高分辨率的专业相机和合适的拍摄角度,可以获取更加清晰、准确的古籍图像。
是印刷技术。
选择合适的印刷设备和纸张,以及优化印刷参数,能够保证影印本的质量和色彩。
在古籍影印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影响“存真”的效果。
例如,颜色失真、模糊不清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颜色校准:利用专业的色彩校准设备,对扫描或拍摄的图像进行颜色修正,以恢复古籍原始的颜色。
提高图像分辨率:通过提高拍照设备的分辨率,或者对图像进行后期处理,以提高影印本的清晰度。
选择合适的印刷材料:选用能够忠实还原古籍原貌的纸张和油墨,以提高影印本的质量。
为了进一步确保古籍影印的“存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制定严格的影印操作流程:建立一套科学的操作流程,规定在影印过程中应该遵循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存真”的效果。
中国古典文献复习资料
中国古典文献复习资料1、总集:总集是汇集两人以上的作品的合集,它可以包括一个朝代(断代)和多个朝代(通代)的作品,也可以包括一种体裁和多种体裁的作品。
一般说来,古代的总集多为诗、文的合集。
2、别集:别集是相对总集而言的,它是指搜集一个作家部分或全部作品的个人作品集。
别集不论是作者自编,还是他人编集都要按一定的体例来编。
其体例主要是分类、分体、编年这三种。
3、版本:从严格意义上说,是刻版(也称雕版)印书出版后为区别刻本和写本而使用的名称。
因最初的印版是以木板为原料雕刻而成,故版本又称“板本”。
广义的“版本”又可指一切形式上的书本。
4、善本:善本指珍贵难得的古籍刻本、写本,其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或某一方面的特殊价值。
不仅原本或接近原本的版本可称善本,大凡经过名家精校过的版本都可视为善本。
5、卷轴装:所谓卷轴装,就是把抄了书的纸粘连起来,形成长卷,在其尾端装上一根用木或竹做成的轴,收藏时用轴由尾端向前卷成一束,成为一卷。
因此,卷轴装的纸本又称卷子。
6、讹:讹也称误,将文献中原有的文字写错了,是文献中最常见的错误现象;脱:将文献中原有的文字弄丢了,文献在传抄出版过程中脱去一字或数字称脱文,也称夺文或阙文。
衍:原稿所无而传写与出版的过程中误增的文字称衍文,亦称衍字、羡文。
衍一字或数字较常见,也有衍一句或数句的。
倒:倒指原稿文字具存,并无讹误、缺脱或衍羡,但在流传过程中文字的先后次序却被弄颠倒了的现象。
7、对校:对校就是将某一文献的不同版本进行对比,从而发现并改正书面材料错误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先选择一种版本作为底本,再用其他版本逐字逐句地比较,把各本的异同记录下来。
8、本校:将某种文献的上下文进行对比,找出其内容上与文字上的异同,从而确定与改正其错误的方法,称为本校。
9、他校:用其他文献中的引文及相关文字来校勘某一文献称他校。
10、理校:即推理的校勘,是校勘工作的补充方法。
当发现书面材料中的确存在着错误,可是又没足够的资金可供比勘时,就不得不采用推理的方法来加以改正。
古籍影印,拿来就印吗?影印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古籍影印,拿来就印吗?影印的标准究竟是什么?《陶篁村稿》稿本近些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化事业的重视,古籍整理也迎来了新的⾼潮。
不仅各种点校排印本如⾬后春笋,⽽且⼤规模的影印丛书也纷纷问世。
但是由于影印古籍只有归属权⽽⽆知识产权问题,再加上某些出版社唯利是图,⾼定价,快上马,粗制滥造,东拼西凑乃⾄彼此重复,导致不少专家学者对近年来的古籍影印持批评态度,认为不过是拿来即印,技术含量不⾼。
这种看法当然并不全⾯,但却促使⼈们思考,到底什么样的古籍影印才富有价值,才值得期待?《丛编》的学术意义徐晓军和李圣华主编的《浙学未刊稿丛编》(以下简称《丛编》),主要收录明代以降浙籍⼈⼠以及外省⼈⼠有关浙学的未刊稿抄本著作。
⽬前,《丛编》第⼀辑已经付梓,皇皇100册,收录近90⼈130余种稿抄本著述,均为⾸次影印,且罕见排印整理本。
《浙学未刊稿丛编》(第⼀辑)我以为,《丛编》称得上是⼀项富有价值的、值得期待的古籍影印⼯程。
就笔者寓⽬的第⼀辑⽽⾔,⾄少可以彰显出两⽅⾯的学术意义:其⼀,能够较全⾯地反映明代以降浙江区域繁荣的基层⽂化⽣态。
南宋以来,浙江在全国的⽂化地位越来越显赫,浙学也突破区域限制,成为全国性的显学。
这⼀切,其实基于浙江特别丰厚的⽂化⼟壤,浙江不乏⽇⽉经天、光辉四射的⽂化巨⼈,然⽽更多好古博学、基数庞⼤的中下层⽂⼈。
《说⽂解字考异》稿本如本辑所选的向洪上、刘光亨,王钦豫、项圣谟、王⽯如、王树英、曹⼤经、龚橙、屈元燨、戴穗孙等,位既不显(多数仅为诸⽣),在⽂化史上亦⽆重⼤影响,然⽽他们喜爱收藏和校抄古籍,且勤于著述,乐于交流,构织出⼀幅弥漫着书⾹与⼈情味的基层⽂化图景。
像龚⾃珍之⼦龚橙,仅为监⽣,但于书⽆所不窥,学问浩博,著有古⾦⽯⽂字丛著20种。
这些⼈物及其⽂化活动,是江南书籍社会和浙江基层⽂化⽣态的真实反映,也是浙学的根脉所在。
根深,⾃然花叶茂。
雄厚的⽂化底蕴,⾃然能催⽣出吕祖谦、陈傅良、叶适、陈亮、王应麟、王阳明、吕留良、黄宗羲、全祖望、章学诚、龚⾃珍、章太炎、蔡元培、马⼀浮、鲁迅等⼤家巨擘。
古籍文献注释规范
古籍文献注释规范(3)古籍:古籍既有传统的刻本、抄本,也有具有现代出版形式的标点本、整理本、影印本,情况比较复杂,可根据古籍形式的不同选择标注方式。
1)抄本或刻本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卷次、篇名、部类名)/版本/页码。
其中篇名、部类名为选项。
原刻本标注版本信息,页码有两面,标注时应注明,用a、b或上、下区分。
示例:姚际恒:《古今伪书考》卷三,光绪三年苏州文学山房活字本,第九页a。
2)标点本、整理本、影印本点校本、整理本、影印本古籍为现代出版形式,引用时可参照现代著作(包括析出文献)的标注方式,其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卷次、篇名、部类)(选项)/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卷册、页码。
作为文献题名的一部分,卷次、部类名及篇名应与原著保持一致,卷次用汉字数字标识,部类名及篇名用书名号表示,其中不同层次可用中圆点隔开,原序号仍用汉字数字。
点校本、整理本、影印本的卷册系根据现代印制需要划分的,与原文献卷次不同,为便于读者查找,也可置于页码之前(选项)。
点校本、整理本、影印本应标注现代出版信息(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也可在出版时间后注明“标点本”“影印本”等。
页码通常为现在的印刷页码,用阿拉伯数字标识。
示例1:《清史稿》卷四八六《文苑三·吴汝纶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标点本,第44册,第13444页。
示例2: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九《东莞城隍》,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标点本,第215页。
影印本古籍通常采用缩印的方式,为便于读者查找,也可标明上、中、下栏(选项)。
示例杨钟羲:《雪桥诗话续集》卷五,沈阳:辽沈书社,1991年影印本,上册,第461页下栏。
常用基本典籍,官修大型典籍以及书名中含有作者姓名的文集可不标注作者,如《论语》、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全唐文》《册府元龟》《明实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陶渊明集》等。
示例2《太平御览》卷六九○《服章部七》引《魏台访议》,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第3册,第3080页下栏。
《四库全书》价值及影响
《四库全书》价值及影响《四库全书》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的一部空前的巨著。
它集中国古代典籍之大成,对保存中国古代文献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对当时及后来的中国学术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也对东方乃至整个世界都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作用。
一、参考方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学者之利器就是书籍。
藏书富有之区往往学人辈出,而图籍的缺乏的地方则陋儒难逢。
《四库全书》搜罗了当时的已刊和未刊之书,储藏之于内廷和江浙,以供学者抄阅,使典籍齐备,参考便利,为士子读书和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二、目录完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与《简明目录》给学者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读者由书目而寻提要,由提要而得全书。
而且提要之中,对于某书常有十分精当的批评,使学者知道本书的瑕瑜之所在,尤为对学者不可多得之贡献。
自问世以来学术界无不奉为圭臬。
三、分类正确《四库全书》分经类为十,史类为十五,子类为十四,集类为五;而各类之中又分为若干类。
中国古代典籍的分类,从来没有像这样完整过。
所以中国传统学术的类别,自《四库全书》成而大概确定下来,沿用至于今日。
四、集散为整中国古代典籍浩如渊海,储藏不善,便容易散佚。
《四库全书》虽然没有能收尽天下的典籍,但刊行和钞录存目,已经反映了当时中国学术文化的基本面貌。
将成千上万卷的图书汇集成一部书,将世间大部分的简册汇集而勒成一部,不惟整齐而易于保存,而且完备而易于寻觅。
五、化私为公《四库全书》非徒可以金匮石室之藏,更主要的是可以嘉惠后学,供人阅览。
所以内廷四阁,是为了备给朝中大臣官员的阅读;而江浙三阁则一任士子举人用来参考。
这种规定,与近世的公共图书馆相似。
《四库全书》不仅规模宏大,而且检阅方便,所以乾、嘉以还,中国学术人才辈出,不能不说其中有《四库全书》的功劳。
《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对后世学术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广开后世辑佚之风自《四库全书》修成之后,辑佚工作仿佛成为学者不可引避的职责,有些学者将自己的毕生精力都用在了辑佚上。
故宫图书馆《四库全书》存本考
故宫图书馆《四库全书》存本考∗李士娟【摘要】乾隆三十八年开设“四库全书馆”开始编纂《四库全书》,历时十三年完成,先后共缮写七份分贮七阁,由于历次战乱多份被毁。
本文作者在整理清宫遗存典籍时,发现故宫图书馆仍然留存有文渊阁、文津阁以及南三阁《四库全书》存本。
对此,作者对这些书籍的留存原因及其特殊的文献价值一一进行了考校,且对研究《四库全书》的编纂具有重要意义。
%Siku Quanshu were selected and compiled by the imperial Institute of Siku Quanshu,which was established in 1773 (the 38th year of the Qianlong Reign).It took about 13 years to complete the com-pilation of the whole series of books,which were divided into seven different versions of Siku Quanshu and separately stored in seven places from north to south of rge parts (four out of seven )of books were destroyed during the wars later on.The author surprisingly found that some Siku Quanshu books which should be stored at Wen Yuan Ge,Wen Jin Ge or Nan San Ge had been yet left at the Palace Muse-um Library when she sorted out ancient books preserved from the Qing Dynasty.This paper represents an extensive analysis on why these books are preserved at the Library and what kind of unique literature value they embrace.It makes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further research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ila-tion process of the Siku Quanshu.【期刊名称】《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30)006【总页数】6页(P25-30)【关键词】故宫;《四库全书》存本;考证【作者】李士娟【作者单位】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北京 10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56.2《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编纂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丛书。
四库全书荟要
四库全书荟要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文献集成,是清代乾隆皇帝命令编纂的一部总集性文化工程。
全书共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涉及哲学、历史、文学、医学、政治、军事等多个领域,包含了大量珍贵的古代文献资料。
四库全书的编纂工程可以追溯到乾隆年间。
乾隆皇帝希望汇集全国各地的文献资料,以便于更好地了解和研究国家的历史文化。
于是他命令各地官员搜集相关文献,并进行整理和编纂。
为此,乾隆皇帝特地设立了一个机构,专门负责文献的搜集和整理工作。
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完成了整个编纂工作,并将之命名为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荟要即为对四库全书的精华和要点进行了总结和提炼。
它是四库全书的一个简化版本,将原书中的重点内容提出,并进行了适当的归纳。
这样可以更方便读者阅读和了解全书的内容,节省时间和精力。
四库全书荟要中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从经部的儒家经典到史部的官修史书,再到子部的子书以及集部的文学作品,几乎囊括了古代中国各个领域的经典文献。
读者可以通过阅读四库全书荟要,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多个方面,对于文化历史及其发展有更深入的认识。
四库全书荟要中的经部内容主要包括儒家经典,如《论语》、《大学》、《中庸》等。
这些经典对于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理解中国古代的思想观念有着重要的意义。
史部的内容则包括了官修的历史书籍,如《史记》、《资治通鉴》等。
这些史书详尽地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对于研究中国历史和了解历史演进有着重要的价值。
子部的内容包括了各种学术著作和理论文集,如《太平广记》、《文心雕龙》等。
这些著作涵盖了诗词、古文、修辞、音韵等多个学科,对于学术研究和学科交流有着重要的影响。
集部的内容则是汇集了古代文学作品和人物著作,如《红楼梦》、《水浒传》等。
这些作品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情感,对于文学鉴赏和人文关怀有着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四库 术
数 类丛 书 集成
“
》
、
《
四库 艺 术 类丛 书
》
,
》
,
别 的 出 版社 又 印 出
四 库全书 子部精 要 》
。
《
四 库全 书释 家
》
,
《
四库 全 书 精 萃
还 有 若 干 四 库 单 行 本也 已 面 世 所 有 这 些 丛 书 或 单 行 本 在 其 印 行
,
,
说 明 或 前 言 中 都 只 字 不 提 其 版 本 文字 上 的 问 题 而 是 强 调 其 书 如 何 罕 见 资 料 如 何 珍 贵 特 加 印 行 以 应 急需 云 云
》
。
《
四 库全 书纂修考 》 中 就指 出
”
,
四 库 点该之 书 尤 以宋 明 人文 集奏 议 及史部 杂史 子 部 杂家
“
,
,
各类为甚
》
见 该 书 第 二章
》
)
,
而 今 为 甚 的 明 人 文 集 子 部 杂 家 就 都包 括 在 《 明 人 文 集 丛
、
“
”
刊 和 《 笔 记 小 说丛 书 中 了
,
年
月
一
日
谕
,
馆 臣秉 命在
。
校 书 时 往往 进 行 敫 衍 有 的 是 校 改 有 的 则 是 臆 改 这 也是 四 库 书 的
,
, ,
大 文宇灾厄 还有著
。
录 之 书 底 本选 择 不 当 抄 录 之 时 讹 错 丛生 也 是 造 成 四 库 书 版 本 质 量 不 佳 的 原 因
“
, ,
综合以
上 问 题 诚 如 鲁 迅 所 言 乾 隆 朝 之 修《 四 库 全 书 不 但 捣 乱 了 古 书 的 格式 还 修 改 了 古 人 的
》
,
文章
”
《
且介 亭杂文
病 后 杂 谈之 余
。
》
。
这 样 的 书 今 天 使 用 起 来 确 实 叫 人不 放 心 广 为 印
行是会 产生 不 良后果 的
而 目 下 四 库 书 的 印 行 似 乎 有 些过 滥
, ,
馆 臣 出 于 政 治 和 教化 的 考量 对
, 、
一
些 书 中 所 谓 有 违 碍 的 内 容 和 文 字 进行抽 毁 眘 改
、 。
“
”
。
这
、
方 面 的 问 题 自 然 很 突 出 很 严 重 是应 当 进 行 重 点 揭 发 的 但 还 有 些 改 动 不 太 涉 及 政 治 教
,
化 内 容 而 是 在 校 勘 名 义下 对
。
《
四库全书 》
,
自
然 还 会再 印 出 版此 书 的 某 出 版社
, ,
又 利 用所掌 握 的 书 版将 全书 分门 别 类分解 印 制 了 多 种丛 书 总 名 为 《 四 库全 书 选 刊
〈
〉
》
。
仅 笔 者所见 就有 四 库类书 丛 刊
《
》 》
、
《
四库 笔 记小说丛 书 》
《
、
《
四 库 明 人 文集丛 刊
,
,
有七 十多处 不 同
“
“ ”
再 检 十 二 卷 本 对 照 发 现 这 不 同 的 七 十多 处 异 文 有 半 数 同 十 二 卷本 知
一
道 已 据该 本 校 改 另
,
半 则 与 传 世 各本 皆 不 相 同 知 为 无 版 本 根 据 的 妄 改
,
。
其 中有
一
一
处改
西 域 健胡 为 西 域 健 儿
,
”
。
如此 这 般 推 销 是 很 不 负 责 任 的
。
所 印 这 些 书 中 就 有 不 少是
四 库本 古 箱不 宜滥 印
即
馆 臣 竄 改最 为严重 的 如 鲁迅所 说的 满清 暗 杀 中 国 著作 的 案卷
,
“
”
出处同 上
《
茅亭客话
,
》
、
《
容 斋 随 笔 就 在 《 四 库 笔 记 小 说 丛 书 》 内 馆 臣 对 明 人 文 集 的 篡 改 前 人多 有 揭 发 郭 伯 恭 在
” “ ”
,
”
,
显 为 违 碍 之 改 其 它 皆 为 文 意 语 词 之改 竟 有
,
“
”
、
,
处删 前进
)
。
“
士 的 前 字 以 牵 合 清 人对 进 士 的 称 谓 唐 人 称 进 士 及 第 者 例 称 前 进 士 不 称 进 士
“
”
在
纂修 四 库 书 时 乾 隆 曾 指 示 馆 臣 悉 心 校 勘 期 成 善 本 见
、
。
所 印 的 这些 书 大 多 也 并 不 是 什 么 罕 见品 种 其 中 不 少 出 过 近
,
人 今 人 的 整 理 本 如 类 书 笔 记 小说
, 、
。
类 书 册府 元龟 是 四 库 中 卷帙 最 大 的
《 》
,
一
部 书 六十
,
年 代 初 中华 书 局 就 出 版过 经 陈 垣 校 理 的 明 刊 影 印 本 煌 煌 十 二 巨 册 四 库 本是 否 有
躲 高 校 科 研 机构 差 不 多 皆 有 购 藏 阅 读 研究 是 十 分 方便 了
、
, ,
。
这 部 书 近 百 年来 迭 遭 兵 燹
、
,
,
屡 临 不 測 如 今 化 身 众 数 其 长 久 保 存 庶 可 无 忧 了 从方 便 使 用 保 存 文 献 意 义上 说
。
《
四库
全 书 的 印 行 确 有 必 要 学 界 给 予 它的 很多 关 注 也
》
, ,
自 在 情理 之中
。
但 是 这 部 书 从 版 本 学 角 度 看 问 题 是很 多 的 对 它 的 印 行 应 当 有 所 节 制 印 得 过 多 过
, , 、
滥 势 必 会产 生 淆 乱 古 籍文 字 影 响 科 学 使 用 古 代 文 献 的 负 面 效 应
,
、
。
关 于 四 库 书 版 本 文 宇 问 题 近 世 以 来 学 者 们 已 谈 论很 多 了 所 谈 问 题 主 要 集 中 在 四 库
8 8
《
古籍研究
》
年第
期
四库本古籍不
宜滥印
汤
华
泉
八 十 年 代 海峡 两 岸 先 后 影 印 出 版 了 四 库 全 书
《
》
,
应 当 说这是 近世 文化 建设
一
一
件值 得
一
赞 扬 的 大事
、
。
四 库 书 自 修成 二 百 年 来 利
,
用率 很 低 学 人 难 得
,
窥 如今 中 等 以上 城市 和
。
。
改可
,
暂 不 置论 仅 就 它 的 脱 漏 讹 误 未 经 校 理 而 言 就 难 与 影 明 本 比 并 了
,
、
,
。
既有 精 印 本 在 先 何
, ,
一
些 文字 率意 改
,
“
,
如 陈 垣 在 《 旧 五 代 史 辑本 发 覆 序 言
》
中 所指 出 的
。
这 方 面 的 改 该 也 很 不 少 可 惜 学 界 无多 深 究
。
笔 者 近 时 校 理 唐范 摅 云 溪 友
《
, ,
议
》
,
就 发现 了 不少 这方面的 问 题
。
四 库 本 《 云 溪 友 议 》 为 三 卷 本 与 明 刊 三 卷 本对 照 文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