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语文插上艺体的翅膀
为朗读插上音乐的“翅膀”———略谈如何为课文朗读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2020.11|2021年《小学语文教学》杂志(会刊版、园地版、人物版)预订随着统编本教材的推行,我越来越感觉到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通过母语的学习,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根植民族基因,传承中华文化,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已经越来越受到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我们知道,一个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是看这个孩子的语感如何,而这种语感的形成所依附的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朗读。
如何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让他们喜爱上朗读呢?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实践。
本人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也是一个会演奏十余种乐器的音乐爱好者,还是一位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这种综合的身份让我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并不断地进行探究与实践。
如何让老师们的朗读更生动,更形象,更专业,更吸引学生,通过榜样示范让学生们真正喜爱上朗读,爱上这门既是技术亦是能力的语言艺术呢?“为朗读插上音乐的‘翅膀’”将从一个小小的角度为老师们打开一扇朗读之窗。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简略谈谈如何为课文朗读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
一、背景音乐在课文朗读中的作用音乐在人们工作生活中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音乐的力量可见一斑。
人类语言的产生和音乐也是密不可分的,或者说人类的语言活动从未缺失过音乐。
从遥远的《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可谓一路唱来,直至发展到当今的戏剧曲艺、舞台歌剧、流行歌曲、影视配乐……可以说语言与音乐总是如影随形,从不分离。
央视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曾感动了亿万观众,除了被朗读者们那充满真情实感的朗读,以及他们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感人故事打动之外,节目组团队精心为每位朗读者选配的朗读背景音乐,也是撩动观众情感的重要原因。
对于小学语文课文的朗读,我们没有条件,没有能力,也不可能像央视那样有一个智囊团帮着去挑选、编制背景音乐。
在语文阅读中插上想象的翅膀
在语文阅读中插上想象的翅膀【摘要】在语文阅读中插上想象的翅膀,是一种体验,一个让阅读更有趣的方式。
想象可以激发阅读兴趣,让文字生动起来,帮助理解文字,提升阅读体验。
想象是语文阅读的灵魂,只有插上想象的翅膀,阅读才能飞得更远。
让我们一起在语文阅读中插上想象的翅膀吧,探索未知的世界,感受文字的魅力,让想象的力量拓展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的心灵随之飞翔。
阅读不再局限于纸上的文字,而是成为一场奇妙的冒险,让我们的想象力在无限的空间中自由驰骋,开启一段属于我们自己的阅读之旅。
插上想象的翅膀,让我们的阅读之路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的心灵因阅读而得以升华。
愿我们永远怀抱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精神,在想象的翅膀下,飞得更高,更远。
【关键词】阅读体验、想象、文字生动、阅读兴趣、理解、阅读、灵魂、飞得更远、语文、翅膀、结论、插上、一起、帮助、提升1. 引言1.1 阅读是一种体验阅读是一种独特的体验,是一种沉浸在文字世界中的感受。
当我们打开一本书,开始阅读的时候,就像是踏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无数的故事、人物、景物在我们的脑海中呈现。
每一个句子都是一扇窗户,每一个段落都是一扇门,带领我们走进作者构建的世界,与其中的角色相遇,与其中的情节相互交织。
阅读是一种启发想象力的过程,文字是种子,我们的想象力就是播种的土壤。
只有打开想象的闸门,才能让文字在心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当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阅读变得更加生动、丰富,每一个词语都像是在我们的脑海中跳跃舞蹈,每一幅场景都变得栩栩如生,让我们仿佛置身身临其境。
阅读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享受。
想象让阅读变得更加有趣,让我们愿意深入探索文字背后的意义,愿意与作者共情共鸣,愿意尽情沉浸在文字的海洋中。
让我们一起插上想象的翅膀,让阅读之旅变得更加精彩!1.2 想象让阅读更有趣想象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在阅读中更是如此。
想象让我们能够超越文字的表面,深入故事的世界,让我们的阅读变得更加丰富和有趣。
为小学语文阅读插上想象的翅膀
为小学语文阅读插上想象的翅膀语文是我们与世界交流的工具,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阶段,语文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阅读不仅仅是为了理解文字表面的意思,更重要的是通过想象力,将文字灵活地诠释和理解。
为小学语文阅读插上想象的翅膀,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小学语文阅读需要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去感知文字中的意境。
当我们读到一篇文章时,往往只是表面上的文字描述,而通过想象,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所要传达的意思。
当我们读到一个描写春天的诗句时,我们可以通过想象力,感受到春天的清新与生机盎然,这样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力去感知文字中的美好意境,从而提高阅读的乐趣和效果。
小学语文阅读需要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去创造新的故事情节。
阅读不仅是理解他人已经创作好的故事,更需要通过想象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
当我们读完一篇文言文时,可以通过想象力,进行文言文的改编,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故事情节,这样才能更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力去创造新的故事情节,从而提高阅读的灵活性和创造力。
小学语文阅读需要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去拓展阅读的视野。
阅读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中的文章,更应该通过想象力去扩大阅读的范围。
可以通过想象力去拓展到各种不同的文学作品,从而丰富阅读的内容和形式,这样才能更加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综合素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力去拓展阅读的视野,从而提高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为小学语文阅读插上想象的翅膀,是非常必要的。
想象力是孩子们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他们学会理解世界的关键。
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语文阅读中的意境、人物内心世界,创造新的故事情节,拓展阅读的视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阅读中充分发挥想象的作用,从而提高阅读的效果和意义。
希望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学能够更加重视想象力的培养,为学生的阅读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阅读中享受快乐,感受成长。
畅言教学通为小学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畅言教学通为小学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作者:白晓玲来源:《学周刊》2017年第30期摘要:畅言教学软件的应用为小学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学习载体,在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突破课堂教学重点难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方面作用巨大。
畅言教学软件让小学语文教学充满时代气息和生命活力,正是这有活力的课堂才是学生喜欢的课堂,才是真正的富有魅力的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畅言教学软件;深度融合应用;高效课堂创设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0-0149-02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30.094以往上语文课凭借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或简单的投影片加光盘,长期下来形成了枯燥无味的应试教学模式。
课前,老师们认真翻阅教材、教参,下了很大功夫去备课,课堂上大讲特讲,恨不得把教案书上的全部内容放在课件上讲出来,可结果却事倍功半。
畅言教学软件的运用如一缕春风吹绿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原野。
随着畅言教学软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这块美丽圣地日益茁壮成长,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应用、畅言教学通的推广、教育空间的开通,老师们终于找到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效率的方法。
将畅言教学软件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了活力、有了魅力。
一、畅言教学软件成为小学语文教师备课的得力助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每当遇到难把握的新课,教师总是观看教育空间中优秀教师的教学课例,借鉴先进教法。
同语文组的老师切磋教艺、共享资源,弥补自己不足。
充分搜集使用教育空间丰富的教学资源,充实自己的课堂。
大胆使用畅言教学通中形象的视频、音频、图片资料代替以往单调的口头讲解和文字阅读。
教师终于在语文课堂上看到了学生争先恐后高举的小手,洋溢着欢乐的师生的笑脸,听到了学生七嘴八舌的辩论声,教师也有了语文课堂教学高效成功的喜悦和自豪。
四年级下册语文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
《插上想象的翅膀》
我有一双想象的翅膀,能带我去好多神奇的地方。
我想象自己飞到了月亮上,和玉兔一起玩耍。
月亮上的地面坑坑洼洼的,我一跳就能跳好高。
我还想象自己来到了海底,和小鱼们做朋友。
它们带着我参观它们的家,那里有五颜六色的珊瑚,可漂亮啦。
有了想象的翅膀,我的世界变得好精彩!
《插上想象的翅膀》
插上想象的翅膀,我能做很多有趣的事。
我想象自己变成了一只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我看到了高山、河流,还有大片的森林。
我还想象自己走进了一个童话世界,那里的房子都是用糖果做的,路是巧克力铺的。
想象的世界真奇妙,让我每天都很开心!。
让语文课插上“快乐的翅膀”
而是语文课没有引起他们的兴趣 。 我对 自 己说 : “ 既然玩是孩子 的最爱 , 那何不在我
们 的 课 堂 教 学 中好 好 利 用 它 呢? ” 只 要 我
个有眼睛而且张开嘴巴笑的太 阳。 他说 : “ 森林里 ,太 阳是从树 后笑哈哈地升上来 的。 ” 一个学生画了大海 , 一群小鱼 , 说: “ 大
果。 在教学 《 小小的船》 这篇课文时我配上 上 天 ” 、 “ 小女 孩 的裙 子 飘 起来 ” 等 。简 单 的
了歌 曲《 小小的船》 。 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环节带来不一般 的效果。
语文教学可 以并且应该丰富 多彩 , 趣
乐 一 边 想 象课 文 内 容 , 孩 子 们 的 身 子 自然 味盎 然。只要 我们在教 学实践 中解放 思
在 小 学 生 已经 没 有 多大 吸 引 力 。 于是我在 之后 , 我请 孩子们 闭上眼 睛 , 一 边 欣 赏 音
地律动起来。 当孩子们 睁开眼看到大屏幕 想 , 从音乐、 美术等学科 中汲取营养 , 融会
列车 ” , 音乐停止时 , 手拿卡片 的孩子就要 上 美 丽 的 夜 空 时 , 都 惊 呆 了 。 我 先 让 孩 子 贯通 。 我们的语文教学 之花一定会更加灿 站起来教大家读那个音节或生字。 不会读 说说课文 中弯弯的月儿像什 么? 月儿什么 烂辉煌。 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在一次又一次
了学 生 的 喜 好 。 他 们 不 是 不 愿 意 学 语 文 ,
间冒出来的。 小朋友 , 你能和老师一样 画一
画, 说 一说 吗? ” 学 生都 迫 不及 待 地 拿 出笔 画起 来 。 一 个学 生 画了大 树 , 在 树梢 上 画 了
一
1 . 生动活泼的情境表 有人 曾说 “ 课堂上宁可要深 刻的部分 ,也 不要平淡
信息技术在拼音教学中的运用——给语言插上翅膀
教学篇誗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在拼音教学中的运用———给语言插上翅膀何韵(苏州市勤惜实验小学校,江苏苏州)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
小学一年级是学习汉语拼音的重要时期。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如何让学生高效率地学好拼音,值得全体一线教师深思。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使教师找到了高效率、高质量教学的又一个途径。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个人对某件事物感兴趣的时候,会心无旁骛地主动探索。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多媒体教学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方面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高效性在开展拼音教学活动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处理静态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逐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新学字母的理解及记忆在拼音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是如何对相近发音以及形状相似的区分。
这些具有关联性的字母通常会让学生混淆不堪。
针对这种情况,我在网络上面查找并下载了相关的童趣视频,将这些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成课件。
通过给学生播放儿歌、童谣等视频课件,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掌握相似字母的区别,对字母的发音辨别以及记忆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区分字母m和n时,我利用收集到的字母儿歌播放:两个隧道是m、mmm,一个隧道是n、nnn。
在区分字母b和字母p时,通过播放收集制作的视频材料:字母b像6,字母p似9字反写,停车场的标志是P。
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区分,这样可以让学生生动、形象地掌握相似字母的不同,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以及想象能力。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及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同一张背景图片或者同一个视频呈现的内容所理解以及表达出的语言具有差异化。
有的学生用单个词语对所看到的内容进行表达,有的学生则用整个句子进行表达。
例如,在一张情景图片里,有的孩子说看到了太阳,有的孩子说看到了一片森林,有的孩子却说晴朗的天上挂着一个太阳。
语文与艺术的融合,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涵
语文与艺术的融合,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涵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艺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其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将语文与艺术融合,可以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的内涵,使课堂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语文知识。
例如,在学习古诗时,通过配乐朗诵或情景剧的形式,可以增强学生的感受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情感。
提高表达能力艺术表现需要创造性和个性化,这与语文教育中对语言表达的要求相辅相成。
学生在参与艺术活动时,能够更大胆地使用语言,培养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增强思维能力艺术教育强调思维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艺术项目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思维,例如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诠释同一篇文章。
二、艺术与语文结合的具体实践诗歌朗诵与音乐结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适合的音乐背景,让学生在朗诵古诗的时候感受诗词的韵味和节奏,增添课堂的情感氛围。
绘本阅读与绘画选择优秀的绘本进行阅读后,鼓励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绘画创作,让他们在绘画中进一步理解文本内容,增强书籍的吸引力。
情景剧表演通过让学生把课文改编成小戏剧,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同时,表演的过程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文化艺术活动在讲授与特定文化相关的课文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展览或参加艺术工作坊,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文化背景,从而丰富他们的语文学习。
三、总结语文与艺术的融合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使课堂充满创造性与趣味性。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还能够在艺术的熏陶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未来,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探索和实践这一融合,推动语文教育的全面发展。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语文园地五(教案)
课时目标 教学过程1. 回顾六年的语文学习,交流自己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词语的意思。
3. 能体会引用的好处,并在习作中尝试运用。
4. 欣赏赵孟的代表作之一《三门记》,了解赵孟及其楷书的特点。
5. 背诵关于发展和创新的名言。
根据所学知识推敲字词的意思,体会引用的手法的好处。
了解赵孟及其楷书的特点;积累关于发展和创新的名言,加强语言积累。
2 课时第 一 课 时1. 交流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2. 能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词语的意思。
(重点)资源导入新课导入类型:猜谜语导入。
教师口述:请同学看大屏幕,你能用一个词来说一下这是什么吗?“我不是你的影子,但我与你亲密无间。
我不是机器,但我全心全意听命于你。
对成功的人来说,我是功臣;对失败的人来说,我是罪人。
培养我,我会为你赢得整个人生;放纵我,我会毁掉你的终身。
我到底是谁? 我平凡得让你惊奇。
”( 习惯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交流平台”的内容,交流、体会良好的学习习惯会给我们的学习带来怎样的好处。
语文园地教具准备 一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学用结合 交流平台 1. 读一读,找规律。
出示课件:(1) 自由朗读: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 91 页“交流平台”的内容。
(2) 讨论交流:想一想这几段话说的是关于哪些方面的良好学习习惯。
(3) 小组代表发言。
(4) 教师点拨:第一位同学介绍自己爱读课外书,爱读名著,阅读品位在提高;第二位同学边读边思考,写心得感觉好像在与作者聊天,也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第三位同学介绍了自己写完习作认真修改,越来越喜欢写作文了;第四位同学介绍了自己勤问勤查的好习惯。
2. 我积累,我拓展。
(1) 教师提示:我们可以把读书、思考、写作、勤问勤查方面的好习惯介绍给大家,还可以把认真听课,做好复习、预习,观察积累等方面的好习惯介绍给大家。
(2) 讨论交流,学生发言:学生甲:我在学习新课前,会对课文进行预习,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找出不懂的地方,这样带着问题听老师讲课,可以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有效积累好词佳句,为学习小学作文插上快乐的翅膀
有效积累好词佳句,为学习小学作文插上快乐的翅膀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随课微写”即课堂小练笔,它是新课堂改革下开辟的一条写作的新路径。
有效积累好词佳句,可以为“随课微写”提供写作素材和智力背景,把积累和写作结合起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随课微写有效积累好词佳句正文在每节课的教学环节中,孩子们最不喜欢的就是“随课微写”这一教学环节,感觉每次进入“随课微写”环节,气氛都很凝重,孩子们只是未完成任务而写作,并不是发自内心想去写或乐意去写。
作为语文教师,我深深的知道这不是一种好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让这种仅仅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状态继续下去的话,只会让学生越来越讨厌写作文,久而远之甚至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这样的结果是相当可怕的。
所以,为了让学生转变不良的学习态度,乐意去写作文,我仔细地探寻了让学生害怕写作文的原因。
通过观察了解我发现,学生害怕写作文不是因为作文本身,而是因为学生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
这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中段年级学生的词汇量太少,知识面太窄,在写作的时候不知该怎样去表达,如何去表达,尤其是农村的中低年级学生。
找到问题的根源,如何引导学生走出困境是我首要的任务。
通过向其他教师请教和冥思苦想,我终于明白了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要让学生知道写什么,就必须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增大词汇量。
所以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一、充分利用课本,积累好词佳句语文课本是学生有效积累词语最直接的工具,尤其是农村的学生,大部分信息的获得都来源于课本。
我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了一个摘抄本,随时记录下认识的好词佳句。
1.在课文中突出好词佳句,增强积累在教学课文的时候,教师应有目的、有意识地指出一些好词佳句,使学生有意识的积累词语,增强他们语言的敏感性。
比如老师在讲授一篇新课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刻意的把一些好词归纳出来。
【单元统整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感受艺术之美——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统整教学设计
【单元统整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感受艺术之美——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统整教学设计一、单元解读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以“艺术之美”为主题,分别编排了展现音乐、绘画、戏曲等艺术之美的《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京剧趣谈》,此外还编排了展现书法魅力的口语交际《聊聊书法》,习作《我的拿手好戏》以及语文园地。
单元内容既有文言文、传说故事、短文组合,也从不同的方面折射了艺术之美,引领学生感受艺术背后的文明之光、精神之美。
“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是本单元的第一个语文要素。
放眼统编教材对于学生阅读想象能力的编排:中段年级引导学生聚焦想象小试牛刀,进入第三学段,要求学生“阅读时能从所读内容想开去”,“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围绕“想象”这一支点,从三年级对童话作品的想象,过渡到四年级通过文字想象与之对应的现实生活画面,再到六年级穿梭于现实与抽象之间,对学生想象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聚焦本单元课文对于想象能力培养的要求:《伯牙鼓琴》需要学生对音乐艺术展开想象,完成文字到声音的转换。
《月光曲》引导学生朗读文字,想象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
学生通过文字、画面、情景、情感、乐曲的不断交替、联结和转化,达到语言与情感的共振,体会文字背后蕴藏的音乐艺术。
《书戴嵩画牛》《京剧趣谈》《聊聊书法》通过感观不同的斗牛图、丰富多变的表现形式、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实现由直观画面到动态联想的过渡。
“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是本单元的第二个语文要素。
翻看教材习作,从拿手好戏举例到习作内容梳理,再到示例提纲呈现,最后给出修改和评价方法,重点聚焦“写具体”“列提纲”两个方面。
从写清楚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习作能力培养的进阶目标清晰可见;而对于列提纲,五上第四单元首次提出列提纲,六上册第五单元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列提纲,本单元则要求学生借用范本学习列结构提纲,这也是学生搭建文章骨架,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的重要思维外显载体。
思维导图,为学生插上语文学习的翅膀
思维导图,为学生插上语文学习的翅膀作者:达秀兰来源:《新课程》2021年第13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针对这种情况,将思维导图恰如其分地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就好像为学生插上学习语文的翅膀。
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科学运用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全景图,从而更好地把握教材的知识点,建立健全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帮助教师更有效地整合教材资源,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高效化。
因此,将它的特性嫁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哪些优势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维导图——激发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用多彩的画笔勾勒出不同的轮廓,进而将不同类型的思维导图呈现出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语文课堂的授课形式,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一年级部编教材《动物王国》,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通过狗熊四次播报通知,让学生知道发布通知时要把重要的内容说完整、说清楚,还要有条理。
本人就利用思维导图来理清课文的结构,这是一个既有趣又能发散学生思维,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因为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往往只对图画、人物、色彩等感兴趣。
因此,我就自己绘制了一张思维导图,为狗熊四次播报通知构建好了框架。
然后再画上优美的五彩的线条,再配上恰当的关键性提示词句,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一下子被激发出来,课堂马上变得生动有趣,这节课知识要点就这样轻而易举地突破了。
二、思维导图——助推理解课堂上用思维导图以简练文字和直观图片呈现课堂知识点,更加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们要努力让学生触摸语言文字,巧妙地把知识训练点融合在文本的感悟之中,让学生经历一个从感受到理解及运用的过程。
如以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为例,学习“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一段时,学生总是理解不到位。
六年级语文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老师评语
六年级语文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老师评语
1、文章简洁明了,语言平淡朴实。
2、作者观察细致,想像力丰富,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使生动活泼,引起了读者的兴趣。
3、借景抒情,托物咏志,很特色。
4、文章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和生动描述,演绎出一篇精彩的童话故事,读来饶有趣味。
5、插上想象的翅膀通过虚构的故事来表达一种哲理。
6、文章有理有据,说服力强,突出人物个性,上下文过渡自然,条理清晰,首尾照应,结尾点题,突出中心思想。
7、作者对翅膀观察仔细,描写细腻,语言生动活泼,表现手法富有新意。
8、全文语言朴实,结构自然。
文章结构严谨,首尾呼应。
9、语言诙谐有趣,情节安排曲折生动,开头与结尾的呼应巧妙。
本文篇幅虽短,但内容生动具体,段落明确,语言朴实,通俗易懂。
10、文中一系列表现人物动作的动词运用得准确,衬托手法运用得好。
11、文章真实感强,立体感强,可读性强,趣味性强。
以敏锐的社会洞察力,以想像反映现实阴暗面,并以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贪婪众
生相,称得上入木三分。
让音乐为语文课插上翅膀-《语文课上》作文600字
让音乐为语文课插上翅膀|《语文课上》作文600字语文在高中学科中地位比较尴尬,如果不注意学生积极性的培养,语文课堂就很可能成为数理化的第二战场和漫画小说的秘密基地。
其实在语文课的各个部分都可以加入音乐,因为音符和汉字可谓是最奇妙的东西,一个个的个体一经组合,便立即擦出扣人心弦的火花。
汉语,声、形、意、调缺一不可,自产生之日起就是人们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音乐与语文的结合,一定会妙不可言。
新课标提出“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更新内容,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这告诉我们,可以用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手段辅助语文教学,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重庆市开展一年课改下来,我在用音乐辅助语文教学上做了诸多尝试,在此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一、将音乐引入课文讲解,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一)以音乐营造课文氛围“文章不是无情物”,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的载体。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很多时候我们很难很快很准确地进入作者创作的情境,这时候,音乐能帮忙。
《荷塘月色》的淡雅宁静以清新的《致爱丽丝》为配乐;《大堰河――我的保姆》用深情的《懂你》做渲染;《雨巷》以惆怅的《丁香花》做背景,不仅能渲染氛围,更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感情。
以乐促情,事半功倍。
作为诗词来说,本来就是伴随音乐发展的,豪放与婉约,清新与低沉,都能在恰当的背景音乐中得以展现。
(二)以音乐促进课文朗读“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平义。
”朗读,无疑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
如今的学生,早读逐渐变得沉默了,宁愿默看也不愿张嘴,究其原因――一味地重复机械式的朗读,学生尽管开口,但并未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收效甚微,而此举更恶劣的影响在于毫无感情的朗读影响了学生对读书的热爱,渐渐养成少读不读的坏习惯,贻害终生。
将音乐引入朗读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方法,音乐用节奏、旋律、速度等各种手段来表现人的情感,而文学的音韵、节奏就吸收了音乐的技巧,有时柔和萦绕,有时铿锵有力,伴着美妙的音乐诵读,让音乐诠释关文,让学生产生了强大的迎合“美”的内在动力。
语文与音乐的融合,感受小学语文艺术魅力
语文与音乐的融合,感受小学语文艺术魅力在小学阶段,语文和音乐是两个极具艺术魅力的学科,它们不仅各自有着独特的表达形式,还能相互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这种融合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让我们在享受音乐的同时,深入领悟语言的美妙。
语文与音乐的共通之处语文和音乐在本质上都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方式。
语言通过字词的组合,传递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而音乐则通过旋律和节奏,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
这种共通性使得它们在教学中相辅相成。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歌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古诗时,教师可以选择与古诗内容相符的音乐,让学生在韵律中感受诗歌的意境。
在朗读课文时,配合适当的旋律,可以加强学生对故事情感的理解。
融合的教育实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融合音乐的活动,如“诗歌朗诵与音乐伴奏”。
学生们在朗诵诗歌的时候,可以选择适当的背景音乐,借助旋律的起伏来增强诗意,使诗歌的情感更加生动。
这样的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同时,学生也可以尝试创作属于自己的“小歌曲”来表达自己对某一课文的理解。
这种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加深对语言的理解,使他们真正领悟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语文艺术魅力的体验通过音乐的融合,学生能够更深刻地体验到语文的艺术魅力。
例如,在学习《春晓》这首古诗时,配合轻柔的古筝音乐,学生在朗读时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
这样的体验,让抽象的文字变得生动鲜活,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此外,音乐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课文内容。
音韵和旋律的结合使得学生在享受音乐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
结语语文与音乐的融合,为小学教育增添了更多的艺术色彩。
这种融合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他们的综合素养。
将语文与音乐结合,能够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语言的美和音乐的魅力。
给孩子一片绚丽的天空让他们插上成才的翅膀——低年级写话教学点滴谈
说起事情来充满童趣 , 可一到写话 的时候 , 我们常能听到学生无 兴趣 , 对学 生的课外 阅读做好指导。 教师可 给学生介绍一些故事 造成 “ 无米之炊”的困境 就在 于他们平时对生活 的观察很 进行读 书交流会 , 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在 写话 中运用 。这样 , 学生
少, 不细致 , 即使碰 到精彩 、 丰富的生活题材 , 加上辨别 、 认识事 不但受 到情感 的熏陶 , 也丰富 了自身的语 言积 累。 物的能力弱 , 这些精彩的片段 就像过 眼烟云 , 在学生 眼皮底下溜 响, 教师 和家长都把知识学习当做了学生唯一的生活 , 繁重 的课
丰 富学生的 内在积累。 因此 , 教师应从 低年级就培养学生的阅读 性 较强的童话寓言 、 绘本等 , 也可给学生推荐 一些 好书 , 并定期
“ 无米之炊 ” 仿佛成 了作文“ 永远 的痛 ” 。 平时 , 与学生们随意 交谈 的时候 , 他们 的语 言活泼 , 富于幻想 , 富有朝气 , 充满童真 , 奈 的叹息或无力 的反抗 : 老师 , 没什 么可写 的?
、
识得庐 山真面 目——低 年级写话现状 的探究与分析
契机 , 马上让孩子写写 自己在美术课上画的太 阳。 一个孩子这样
《 语文课程 标准》 对小 学低年级写话 的建议 是 : 贴 近学生实 描写 : “ 我 画了一个火辣辣的太 阳 , 太阳的里面是红红 的, 外面是
际, 易于动笔 , 乐于表达 , 热爱生活 , 表达真情实感 。低年级写话 金黄的。 太 阳热得直 冒汗 , 他用毛 巾擦 汗 , 还用扇子止热 。 小朋友 重在培养学生 的写作 习惯和兴趣。而在实 际教学 中可 以发现学 们也很热 ……” 是啊 , 生活是真实的 , 但生活更需要想象 , 每个孩 生的写话 主要存在 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 其一 : 无话可写或无从入 子都是一部 内容 丰富的书 , 教 师要创造条件 , 丰富学生 的情 感 , 笔, 学生写话兴趣不浓 ; 其二 : 所写 的内容空洞 、 缺少想象 。造成 让学生体验生活 、 感受生活 , 发现生活之乐 、 生活之味 , 让学生妙 这样的根源在 于我们 的一些写话教学与“ 以生为本” 的教学理 念 笔生花。同时, 我们要教会学生观察生活 , 指导学生不断积 累生
语文六年级下册插上科学的翅膀作文600字
语文六年级下册插上科学的翅膀作文600字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插上科学的翅膀你们知道吗?我们这本六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可不仅仅是关于语言文字那么简单。
它插上了科学的翅膀,让我们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能领略到科学知识的魅力!先从第一课"秋歌"说起吧。
这首诗并不只是在抒发对秋天的喜爱,也蕴含了不少植物生长的奥秘。
比如"橘黄橘黄撒满路,红晕晕的遍地锦"就形象地描绘了秋季落叶的景象。
树木在秋季会逐渐停止光合作用,叶绿素分解,使叶片由绿色变成黄色或红色,落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和养分消耗,以备来年春天重新萌发。
而且,我们还从"天狗"一文中了解到了许多关于昆虫的知识。
原来天狗是雌蚱蜢,它们每年都要进行一次长途迁移,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它们是如何完成这次壮阔的旅程的。
昆虫虽然个头很小,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本领。
这还不算,从"夏至未了"一课,我们更是得以窥见古人对自然界现象的独到见解。
诗人借景抒怀,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从实践中积累的丰富天文知识。
夏至,说的就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古人还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将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
这种丰富的天文知识对农事生产起到了指导作用。
所以说,语文就像一扇通往知识的大门,透过语言文字这面窗户,我们不仅能欣赏到艺术之美,也能领会到无穷无尽的自然奥秘。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都凝聚在语言文字之中,学好语文,也就更好地认识了这个神奇的世界。
我们仔细体会每一篇课文,就会发现语文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常识,把语文学好,不但能锻炼文字功底,增长知识见识,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也很有帮助。
有了文理双全的素养,无论升学还是就业,我们都能game over!所以从现在做起,课外多读读报刊杂志,课内多思考每篇文章背后的奥秘,让科学为我们的语文插上飞翔的翅膀吧!希望大家都能通过语文这扇门,领略人类智慧的精华,飞向理想的彼岸。
篇2插上科学的翅膀我最喜欢语文课了!语文老师教的知识太有意思了,尤其是在讲到有关科学方面的课文时,简直就是让我着迷。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的作文400字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的作文400字示例文章篇一:《插上科学的翅膀飞》哎呀,你们想过没有?要是咱们能插上科学的翅膀,那这个世界得多有趣啊!我常常幻想,有一天我能有一个超酷的飞行器。
这个飞行器可不是一般的东西哦。
它长得就像一只巨大的蜻蜓,翅膀是透明的,还闪着五彩的光。
我一坐进去,里面全是各种各样奇怪的按钮和屏幕。
我一按启动键,“嗡”的一声,它就缓缓升起来了。
我从窗户往外看,哇,房子变得越来越小,就像一个个小盒子。
我飞到了学校上空。
这时候,我看到同学们都在操场上上体育课呢。
我想和他们打个招呼,就把飞行器的扩音器打开,大声喊:“嗨,小伙伴们!”同学们都抬起头,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你怎么在天上啊?”有人喊道。
我得意地说:“这是我新发明的飞行器,厉害吧!”接着我又飞到了森林里。
森林里的小动物们看到我,都吓得四处逃窜。
我赶紧降落下来,对一只小兔子说:“小兔子,别怕,我不会伤害你的。
”小兔子战战兢兢地说:“你是什么怪物啊?”我笑着说:“我不是怪物,我是带着科学翅膀来探索世界的人。
”我还想去太空看看呢。
我的飞行器一下子就冲出了大气层。
太空里可真美啊,到处都是亮晶晶的星星。
我感觉自己就像在星星的海洋里遨游。
我看到了咱们的地球,蓝色的地球就像一颗最漂亮的宝石。
我想啊,要是科学能一直这么发展下去,咱们能去的地方肯定会越来越多。
也许有一天,我们还能找到其他有生命的星球呢。
那时候,我们就能和外星朋友一起玩耍,互相学习。
科学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一个又一个未知的大门。
咱们只要不断探索,不断学习科学知识,就一定能让更多的幻想变成现实。
我可太期待那一天了,你们呢?示例文章篇二:《插上科学的翅膀飞》嘿,你有没有想过未来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呢?我呀,经常会想这个问题。
我想象中的未来,房子可不再是现在这个样子喽。
咱们现在的房子,就是呆呆地立在那里,可未来的房子啊,那可是会飞的呢!就像一只超级大的鸟儿。
早上,你一起床,要是想去巴黎看铁塔,不用坐飞机,只要跟房子说一声:“房子房子,咱们去巴黎。
语文插上科学的翅膀飞作文
语文插上科学的翅膀飞作文篇《当语文遇见克隆技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语文就像一个好奇的小探险家,一下子就粘上了克隆技术这个新奇的玩意儿。
你说巧不巧,我自己还真就亲身经历过这么个和克隆看似有关的事儿。
有一天,我在学校的植物园里帮忙。
那里面有一棵长得歪七扭八的小树苗,模样特别奇怪,但是却很有趣。
我盯着那树苗看的时候,突然就想啊,如果能像克隆技术那样,复制出好多一模一样的这小树苗,弄个奇葩树苗小丛林多好玩。
我脑袋里这个想法一冒出来,就跟那火山喷发一样止不住。
你看这就和语文有点关系了。
我要是想把这个事儿写出来,就像在给这事儿套上一件语文特制的外衣。
我得把这树苗长啥样描述清楚啊,“那小树苗的树干就像一个扭了好几下的麻花,弯弯绕绕的,树枝也是这边伸出来一根细的,那边冒出个短的,叶子还稀稀拉拉的,像是天女散花时不小心洒了几片在上面。
”这一写啊,感觉那小树苗就在眼前活蹦乱跳了。
然后还得描述我当时那奇奇怪怪的想法。
“我眼睛盯着树苗,脑海里就像开了个魔法工厂,不断地想象着一个又一个一模一样的树苗被复制出来,它们像一群小士兵整齐地站在那里,可那歪歪扭扭的样子,又像是一群调皮捣蛋后被罚站的小娃娃。
”这就是把语文肉嘟嘟的情感包裹在这个像克隆似的想象场景中。
所以说语文一旦插上克隆技术这类科学的翅膀,那能创造出来的世界可有趣了。
它不再是干巴巴地描述什么树苗啊想法的,而是像把这些事物放在了一个充满魔性创造的科学大锅里一起煮,煮出一锅又一锅奇妙又搞笑的故事,这故事读起来那感觉像是自己也到了那树苗旁边,跟着我的思绪一起在克隆的想象世界里遨游。
篇《穿越到古代教语文》语文这东西有时候走点科幻风,比如说借助什么穿越时空的科学幻想,一下子就跑到古代去了。
这我可还真有幻想过呢,就想着自己要是能穿越,去古代教语文那该多好玩儿。
我记得小时候看古装剧,那些古人摇头晃脑吟诵诗词的样子可有趣了。
我就想啊,如果我到了古代的学堂,会整出些什么幺蛾子。
想象中我穿着一身现代的休闲装就闯进了一个古代学堂。
语文插上科学的翅膀飞作文
语文插上科学的翅膀飞作文篇一《穿越时光的语文考试》从小我就觉得语文这门课很神奇,但要是能和科学结合起来,那可就更酷了。
这不,最近我就经历了一场超级特别的语文考试,感觉就像语文插上了科学的翅膀。
当我拿到试卷的时候,我都懵了。
第一题就不是简单的看拼音写汉字或者给汉字注音。
它说让我们根据一种新的汉字编码规则来解读一段文字。
这编码规则看起来就像外星符号一样,全是一些什么数字、字母、符号的组合。
我脑袋里第一个想法就是这肯定和计算机科学里的编码有关。
我死死地盯着那些奇怪的规则,努力回想我之前在科技杂志上看到过的有关编码的东西。
我记得那时候我在等公交,随手翻了翻老爸给我带的杂志,里面有一篇介绍关于新的信息加密和解密就有类似的符号组合,当时我纯粹是觉得好玩,多看了几眼还研究了一下那图。
没想到现在居然用上了。
我开始按照记忆和我的理解一点一点地解那编码。
手心里全是汗,心想要是这是一场真正的考试,估计我已经把试卷揉皱了无数次了。
好不容易把第一段文字解出来,竟然是一首古诗,但是是用一种超现代的方式解读的。
比如说“月”字,在编码规则里它对应的是一组数字和一个特殊符号,而这个符号又和古代天文里的月球符号有所关联。
然后顺着这个思路,古诗里描绘的画面好像动了起来。
我感觉我不是在做语文题,而是在穿越时光,用超级先进的科学工具去还原古人写诗的时候看到的场景。
山峦、河流、月亮、诗人孤独的背影,就像三维影像一样在我的脑海里构建出来。
做着做着发现后面还有根据古诗词去设计一个虚拟现实体验的题目。
这可就更难了,既要掌握古诗词的意境,又要了解虚拟现实的构建原理。
我一边在脑海里努力勾勒那个浪漫的古风世界,一边想着代码和算法怎么去实现人物的动作、背景的光影、风吹树叶的声音等元素。
这一场考试下来,我感觉自己像是打通了语文和科学的任督二脉,原来语文可以这样充满科技感。
这让我明白,当语文搭上科学的快车,就如同给我们的想象力安装上了超级助推器,可以带我们去到任何想去的神奇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语文插上艺体的翅膀【摘要】语文教师应在正确把握语文学科特点的基础上,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吸收融合其他各学科中的有利因素,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本文拟分析艺体与语文教学有机渗透与融合的意义,以追求语文教学与艺术体育专业课教学的平衡发展。
【关键词】语文;艺体;渗透;融合;平衡学科综合,是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科学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扩展。
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决定了它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注重“跨学科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教师应在正确把握语文学科特点的基础上,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吸收融合其他各学科中的有利因素,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安徽省宣城市第三中学开创了一条艺体特色的办学道路,艺体特色教育是指学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优势与特点,以艺术和体育等专业为特点,逐步形成的独特的、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育方法。
在我校艺体特色道路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背景下,语文教师更应该把握契机,开拓创新,将艺体与语文教学有机渗透与融合,以追求语文教学与艺术体育专业课教学的平衡发展。
1.文化课教学中艺体特色渗透与融合的背景安徽省宣城市第三中学是一所市级示范学校。
因为生源问题,在高考大战中,宣城三中一直是一朵不起眼的“野百合”,和宣城市当地两个省级示范高中比文化课,我们永远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为了圆学生们的大学梦,学校经过深思熟虑和充分的筹备后,决定走艺体特色的办学道路,此举是因材施教和素质教育的体现,也是我校生源素质差,改变招生弱势的必然选择。
在前进的道路上,有收获也有艰辛;在实践的过程中,从艺体教学的设备、场地到师资,我们一步步不断的完善起来;在教师的辛勤培养下,学生们也逐渐适应,爱上了艺体,并通过艺体之路圆了大学梦,家长们也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近年来,宣城三中开设了美术、音乐、体育、播音主持等各专业,制定教学计划,由专业老师授课,各项相关活动也开展的生动活泼,正常有序。
该校自2003年起,已成功举办八届“校园文化艺术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艺的平台。
2009年9月,宣城三中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的《艺体特色高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成为宣城市第一个国家级课题,该课题从研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构建艺体特色学校的教学模式,打造了文化课和专业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科学发展道路。
2010年我校又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确定为首批“普通高中特色学校项目学校”,特色教育也取得丰硕成果,近几年的艺术本科录取人数逐年增加,08、09、10、11年分别达67人、48人、69人、94人,其中有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理工大学、北京民族大学等名校。
走艺体特色道路是我校坚定不移的办学方向,如何推动与加强文化课与艺体专业课的平衡发展是艺体特色道路建设的重中之重,势在必行。
2.文化课教学中艺体特色渗透与融合的现状宣城三中艺体特长生的特点是,文化课基础薄弱,学习信心不足,同时,学习自制能力低,日常学习习惯差,在课堂上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在目前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文化课教师往往躲避矛盾,对艺体特长生采取放任和轻视的态度,导致艺体特长生对文化课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越来越低,从而形成文化课成绩逐渐下降,最终影响高考总成绩的恶性循环。
为了艺体特长生的未来发展,为了学校艺体特色道路的长足发展,为了实践我校“让每一个学生有特色,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的办学理念,文化课教师应挖掘艺体特长生身上的优秀品质,如思维活跃,学习潜力大,乐于与老师交流沟通等,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利用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文化课的兴趣,将艺体专业课的相关内容渗透与融合进文化课的教学,既为艺体特长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又提高了文化课教学效率,以达到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平衡发展,促进学生的终身综合发展。
以下,仅就我所任教的语文学科,谈谈语文教学中艺体的渗透与融合。
3.语文教学中艺体特色渗透与融合的途径3.1 语文教学中美术的渗透与融合美术和文学作品一样,都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及作者思想感情的,美术创作不仅描绘可视的事物形象,也同文学作品一样,还要描绘出事物的“形”、“神”、“情”。
我们在评鉴作品时,喜欢用“诗情画意”一词,说明好的诗文要有画意,而好的画作又何尝不饱蕴诗意呢。
中国很多的山水画珍品就汲取了古诗词的意境、神韵;著名的文学家王维,他的诗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足以见得美术与文学的渗透与融合。
3.1.1 通过美术作品,具体感知如在教学必修一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诗时,可以通过美术作品,让学生整体感知诗歌的意象。
徐志摩主张艺术的诗,深崇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再别康桥》一诗中的每一节都包含了一幅可感的画面,诗人用色彩绚丽的词语,创造出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象,如河畔婀娜多姿的金柳,康河水底招摇的水草,榆阴下长满浮藻的青潭,在教学时,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大量康桥风光的图画,使学生既欣赏了美术作品,获得了视觉上美的享受,又直观的感知了诗歌中的意象,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又如在教学必修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时,因为南方的学生对北方的自然风光并没有直观的了解和印象,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京城秋景的图片,让学生直观的感知课文中所描述的秋晨清扫、秋槐落蕊等画面,以浓厚的秋意,渲染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1.2 通过美术再现,发散思维所谓美术再现就是将模糊的表象,变成清晰的、具体的图像,把头脑中的想象具体的表现出来。
在语文教学中可让学生用画笔把头脑中的形象描绘出来,再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图画中具体的人物、事情或情景。
在想象画中,可以让学生自由画,内容可以是课文中描绘出的场景,也可以画出自己为课文补充想象到的一些场景,还可以是生活中的场景。
如在教学必修四《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再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形象、语言、动作,把握了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和王熙凤的形象之后,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冲破课文插画、影视剧中这些人物的形象束缚,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红楼梦人物形象。
学生在饶有兴趣的绘画之后,将自己的画在班上展示和交流,同学之间互评,评出最受欢迎的作品,在教室的学习园地进行展示。
这种形式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又为爱好和学习美术的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水平提供了平台,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3.2 语文教学中音乐的渗透与融合中国的文学向来就和音乐融于一体,在《诗经》时代,所有的诗都是可以唱的;屈原的《楚辞》,汉朝的乐府诗也都是用来吟唱的;到了唐朝虽然曲谱乐谱再次失传,可唱的诗歌也是有的;宋末虽然社会混乱,但很多民间的曲调开始流传。
其实音乐中的歌词本身就是文学作品,文学有助于理解音乐作品,音乐作品能够使人更好地理解文学,文学和音乐相结合,能够更好地感染读者。
语文与音乐有着天然的、广泛的联系,因此音乐在语文教学中恰到好处的运用,可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让音乐走进语文,渗透于语文教学,课堂会是另一番天地,学生会因此拥有一个愉快的学习情境,语文学习会在愉悦的情境中得以升华。
3.2.1 通过音乐导入,营造氛围学生在上课前注意力往往受到许多内外因素的干扰,造成注意力分散。
教师如果运用精彩的导入,有利于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前的某个对象转移到课堂上来,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用音乐营造氛围就是一种别致的导入方法,音乐能以轻重缓急的曲调、明快的节奏,给学生以更为直接、更为生动、更为丰富的感受。
新课开始时,先播放一段与教材内容密切联系的乐曲或歌曲,可以使学生在优美、动听的乐声中身临其境,在不知不觉中将注意力转移到新课所描述的情境中来,从而营造出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
如在教学必修二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课前,可先播放经典钢琴曲《秋日私语》,用优美的旋律,渲染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对美的向往,去品味故都的秋。
又如在教学必修五《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前,可播放《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让学生在慷慨激昂,富有感染力的歌声中体会梁山好汉们风风火火闯九州的英雄气概。
3.2.2 通过乐曲欣赏,品味作品音乐能培养人的情感体验力和感知、想象及思维能力,能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音乐的广泛运用,能为课堂教学创设一定的氛围,调节学生的情绪,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对课堂教学有着辅助的作用。
尤其是必修三白居易的《琵琶行》,一连串精妙的描写,写出了音乐的变化,乐曲经历了“前奏曲”、“欢乐曲”、“沉思曲”、“悲愤曲”的变化,通过播放琵琶曲,引导学生倾听那或轻或重,或快或慢,或高亢激昂,或低回鸣咽的乐章,体会音色、音调上的区别,热闹而不紊乱,复杂而有层次,理解作者的“有情”、“不得意”、“无限事”。
3.2.3 通过配乐朗诵,加深理解配乐朗读能使学生在全身心投入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去思维、想象、创造,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产生强烈的共鸣,对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品味变深。
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我们如能恰当地使用音乐,让乐曲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就会使他们置身于乐曲所创设营造的特殊氛围之中,调动其情感,促进其理解。
如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文时,可结合诗文中的意境选取和古诗渊源较近的古筝曲、古琴曲或琵琶曲等中国古典音乐,借助这些音乐深邃而磅礴、庄严而抒情的翅膀把学生带入这些古诗文的意境之中,从而更好地体会诗意、体会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
和着美妙的乐音旋律,吟诵着琅琅上口的诗文,能使学生感到仿佛回到了作者的时代,与作者对饮而歌、促膝交谈,共同推敲着每一句诗词。
在这种情况下,美文与美乐达到完美的结合,课堂上流淌着诗与乐的美。
如在教学必修一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诗时,可通过播放轻柔的乐曲,指导学生朗诵,引导学生感知诗歌中所体现出的音乐美。
这首诗就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错落有致,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
诗的第一节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二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奏的欢乐的曲子,诗的结尾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缠绵中有潇洒,超脱中有执着,飘逸中有坚实,轻灵中有感伤。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求学生读出诗歌中的抑扬顿挫,使学生感知到诗歌中优美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足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
3.2.4 通过歌曲吟唱,体会意境如在教学选修中《虞美人》一诗时,可在简单介绍完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后,播放徐小凤演唱的同名歌曲,让学生在舒缓,哀怨的歌声中感受南唐后主李煜奔腾汹涌、滔滔滚滚、“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无穷哀愁,感受其深切的故国之思、故国之愁、故国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