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文化专题讲义
中国近代史课件太平天国共51页文档
谢谢!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中国近代史课件太平天国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化进程
浅论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化进程摘要: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化是什么关系,太平天国对中国近代化进程起什么作用,学术界意见不一。
部分学者认为太平天国对中国近代化进程起推动作用,并举出一些实例予以证明。
然而也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毋庸置疑,而太平天国只是从客观上推动了洋务运动,并没有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甚至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
太平天国起义客观上迫使清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统治而被动的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所以才有了洋务运动的开展,从这一点讲太平天国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关键词:太平天国;腐败;近代化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202-02读郑大华教授《晚清思想史》中对太平天国的评价,感触颇深。
其中,郑教授认为“太平天国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推动,主要表现为对洋务运动的影响”。
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笔者深表赞同。
但郑教授认为“实际上与清王朝相比,太平天国更有理由成为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开启者。
因为清王朝以天朝上国自居,夜郎自大,闭目塞听,固守祖宗成法,坚持夷夏之辨,比太平天国要腐朽得多,保守得多”,“太平天国最高领导者洪秀全,比之清王朝的最高统治着慈禧也要开明一些”。
但笔者认为事实并非如此,提出一些不同看法,以见教于方家。
一、太平天国的极权统治我国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前所长郭廷以先生认为“太平天国是一个低级的迷信,绝对的暴力集团,神权,极权,愚蠢的统治,只为满足自己的无限欲望,丝毫不顾及大众的福利,所造成的是遍野白骨,满地荆棘,丧失的生命最少为二千万至五千万。
以富庶主城的长江下游各省,受祸尤烈,几乎无地不焚,无户不掳。
幸存者亦均面无人色,呻吟垂毙。
真是中国历史上的浩劫惨剧”。
郭先生的话也许会让人一时感到震惊,未免有夸大之嫌,但仔细品味,深入挖掘,也不无道理。
太平天国的整个体系是军事的,也可以说是军事、政治、社会组织一元化。
从中央到地方,几乎是清一色的武职官员。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讲课资料
2、核心 3、评价
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革命性:应进行链接 空想性 落后性
《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1.进步性——革命性。《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 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也是使太 平天国运动成为中国历代农民战争最高峰的重要 标志之一。
2.局限性——落后性、空想性。从根本上说,它 是小农经济的产物。这个平均主义的方案一旦实 施,就是将小私有、小生产、小农经济作为社会 发展的最完美的方式而将其固定化,从而严重阻 碍了社会的进步,因而具有落后性;同时这种绝 对平均主义的理想的大同社会在实践中无法实现, 具有空想性。实际上并没有实行。
3.目的: 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即:“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 保暖”的理想社会----太平天国.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主要阶段:
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
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 (失败)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中国近代彻底的民主革命
流血的伤口不流泪 举旗的杆子不下跪 攥紧的拳头不松手 过河的卒子不后退 人活一口气 难得拼一回 生死路一条 聚散酒一杯 人活一口气 难得拼一回 生死路一条 聚散酒一杯 何以成败论英雄 浩浩乾坤立丰碑
义革 命
-1919) 农民阶级
革命任务
反侵略 反封建
革命目标 事件
资本主 太平天国义和团 义级 反帝反 社会主
主革 -1949)
封
义社会
命
中国近代史
国民革命 抗战
1840年
1919年
1949年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
太平天国运动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运动,它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本文将从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发展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揭示其在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地位。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太平天国运动始于1851年,由洪秀全等人发起,其起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 社会不公和民生困境时值清朝中后期,社会不公问题日益凸显,农民负担过重,地主阶级剥削日益加剧。
加之天灾人祸频发,农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积聚。
1.2 基督教教义的传播西方传教士在华传播基督教教义,借助教会组织进行宣传活动。
其中,洪秀全受到基督教思想影响,宣称自己是上帝的次子,秘密组织起义团体。
1.3 清朝政府的腐败和无能清朝政府在治理上的腐败和无能也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重要原因。
官员贪污受贿,军事失利,给人民带来严重的伤害和不满。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太平天国运动经历了起义和发展两个阶段。
2.1 起义阶段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
起初,起义军规模不大,规模扩大的关键在于他们的军事组织和宣传手段。
起义士兵采用血书、檄文等方式,发布宣言,吸引到大量农民加入。
2.2 发展阶段太平天国运动从起义到发展,经历了多次战争和政治斗争。
起义军士气高涨,在一片红旗下开创了新的社会秩序。
他们在江西、湖南等地建立基层政权,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阶段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军事指挥失误、内部矛盾激化以及对外环境不利等,这最终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三、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的影响可以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来探讨。
3.1 政治影响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标志着清朝政权的衰落开始加速。
清末时期军阀混战、民族危机频发,推动了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为中国近代政治革命奠定了基础。
3.2 社会影响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许多农民起义军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民组织和秩序,对社会秩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7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讲义
第7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理知识体系][背史论术语](1)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政府腐败统治与列强侵华下的产物。
《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我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资政新篇》提倡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了社会发展潮流,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2)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时代赋予它反侵略的新内容和新意义,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
(3)辛亥革命是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产物。
因而辛亥革命是一次更具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有利于从法律上限制即将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的权力,以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知能强化课Ⅰ农民阶级理想之国的追求—太平天国运动1.原因(1)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2)直接原因:连年发生自然灾害。
2.过程(1)金田起义:1851年,洪秀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
(3)定都天京:1853年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为国都。
(4)军事全盛:①北伐:由于孤军深入,最终失败。
但牵制了清军大量兵力,为西征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西征:西征军打败湘军,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5)天京变乱:1856年发生,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6)后期斗争:重建领导核心,重建纲领,组织军事防御战。
(7)运动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3.纲领4(1)主观原因: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广大将士参加革命的目的并不明确,大多迫于贫困,希望改变经济地位。
②领导阶层学识与才略有限。
定都天京后,领导者糜烂腐化,又为争权夺利互相残杀,难以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浅析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
浅析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关于太平天国与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关系,郑大华教授在其近作《晚清思想史》中指出“太平天国存在着实施中国近代化的可能性”97,并从太平天国靠近最先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上海,其领导人不反对西方文化并进行了军事近代化的尝试,还提出了第一个资本主义方案《资政新篇》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证。
但这仅仅是就其实施近代化的“可能性”而言的,并没有考虑其现实性。
笔者认为,太平天国固然有推行近代化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在逐渐封建化的农民政权中是极其有限的,换言之,太平天国领导人很难将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因为他们必须和自身的封建性做艰巨的斗争,包括其严重的宗教迷信,高度集权式的皇权主义统治,存在于诸王中的腐败现象,经济上的平均主义以及太平天国群众的小生产者的自发倾向等。
而郑教授所做出的“与清王朝相比,太平天国更有理由成为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开启者”99这一论断无疑将太平天国实施近代化的可能性扩大化了,甚至上升到了对其实施近代化的现实性的讨论。
首先,太平天国领导人虽然不反对西方文化,但他们对西方文化的认同度是否足以使其冲破固有的封建枷锁和小农意识,真正开启中国近代化的道路,则又应另当别论。
其次,所谓的太平天国进行军事近代化的尝试,是太平天国在与清王朝激战之时,为使自己的武器与之相匹敌而不得不设法购置、仿制一批西方新式武器,且其设厂自制的近代化武器装备非常有限,对中国的近代军事工业没有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此外,洪仁■提出的《资政新篇》没有涉及人民群众最迫切的革命要求,同太平天国起义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有论者评价说《资政新篇》反映的只是洪仁■本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愿望,并不代表太平天国农民的思想,是完全没有实行条件和可能的空谈。
显然,若以此为据来论证太平天国比清王朝更有理由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启者,无疑是缺乏说服力的。
一、太平天国的自身问题使其无力担负起开启中国近代化的历史重任太平天国的最终失败,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自身统治存在的严重问题。
太平天国运动与中国近代史的关系教案讲解
太平天国运动与中国近代史的关系教案讲解一、教学目标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内容。
2.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影响,了解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文化与传统的冲突与融合。
3.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见解,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2.教学难点:太平天国运动与中国近代史的关系的深入分析。
三、教学过程1.活动设计通过教师讲解、PPT等方式呈现,引导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内容,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影响,启发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独立思考。
2.教学内容我们来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内容。
太平天国,在我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时期,它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太平天国运动始于1851年,道光二十年,在湖南省娄底陈家桥爆发了“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正式开始。
领袖洪秀全以“天父洪承畴辅助万物”为信条,组织了一支充满宗教性质的队伍,向全国发展。
太平天国兴起时,中国的国内外形势很不稳定。
在外面,帝国主义列强日益侵略;在国内,农民税赋繁重,官员贪污腐败,民不聊生,许多农民开始起义斗争。
在这样的背景下,太平天国得以迅速发展。
太平天国运动的核心思想是宗教主义,他们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天地万物都是神创造的,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太平天国组织了一支庞大的队伍,并且采取了一些激进的行动,例如改元、土地革命等。
太平军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还试图创建一个“共富共荣”的社会。
然而,由于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太平天国最终失败。
我们来看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起义运动中的一个高峰。
太平天国兴起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还比较薄弱,所以无法推翻清朝政府,但是太平天国运动使得这种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在太平天国运动中,由于推行共产主义制度,没有剥削的社会阶层,因此生活相对比较富足,太平天国运动也成为了中国农民革命的一个重要标志。
太平天国运动与中国的近代化设计背景
“太平天国运动”与“中国的近代化”〔设计背景〕2001年是太平天国运动150周年,央视热播大型历史剧《太平天国》,在国内引发了对太平天国运动再认识的大讨论,特别是关于“太平天国是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还是对此没有积极作用”问题的大讨论。
我以此为题,用辩论会的方式组织了以下教学。
〔片断回放〕观点陈述正方:中国的近代化不同于欧美国家,要在取得政治上的独立后,才能进行。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其任务是推翻封建统治,争取民族独立。
因此,它的出现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反方:鸦片战争后中国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资本主义已成为时代潮流,而太平天国旨在建立小农经济的天国,对中国的近代化没有积极作用。
自由辩论反方1: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
”这怎么有利于近代化?正方1: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矛头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之柱──孔孟之道,沉重打击了清王朝,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哀叹:“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创,一旦扫地荡尽”。
这不是思想近代化的必要前提吗?反方2:太平天国在文化上,成立删书衙,专门删改文史经典,禁止拜上帝教以外的任何典籍。
《贼情汇篡》上说:“凡掳之人,每视其人之手,如掌心红润,十指无茧者,恒指为妖,或一见即杀。
”弄得读书人望风而逃,这样的政权难道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正方2:你是一叶障目。
《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最早提出的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太平天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主张万国通商;杨秀清在致英使卢恩·包伯的信中坚决抵制鸦片的输入,对不平等条约不予理睬等,这些都是有利于近代化的!反方3:关于《资政新篇》,众多史学权威认为是时代的产物,与洪仁玕的个人经历不可分,在本质上不属于太平天国,所以它不可能得到贯彻执行。
清政府与海外也通商(战前1口通商,两次鸦片战后增开到15口通商),也禁烟,也不愿意接受不平等条约,所以正方2所说的这几点与近代化没有必然联系。
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化探索
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化探索在中国历史上,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具有重大影响的武装起义和革命运动。
该运动的发生与近代化探索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影响。
一、社会背景与运动发展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1850年至1864年,在战略家洪秀全的领导下,广大农民起义反对清朝统治。
这场起义起初并非反对整个中国传统社会,而是志在改革中国社会秩序,实现平等、公正与自由。
太平天国运动的起义军在其控制下的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社会改革措施,这也成为近代化探索的一次实践。
二、改革思想与政治实践太平天国运动对于近代化探索的贡献首先体现在其改革思想与政治实践方面。
太平天国运动领导者提出了“平等土地”、“共产主义”等理念,试图消除分封制度,实现土地的公有化与农民权益的保护。
这种改革思想的出现和实践为中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上进行变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与启示。
三、教育与科技发展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太平天国政权提倡普及教育,发展科技,致力于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国家的科技水平。
太平天国政权创办了军校、学堂等教育机构,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干部人才。
同时,太平天国政权也推动了对于农业、工业和军事科技的发展与创新,为中国近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四、社会地位与性别平等太平天国运动积极倡导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男女不平等,提倡平等与自由。
太平天国政权废除了诸多封建等级制度,并颁布了平等的婚姻法,实现了男女平等的婚姻权利。
这种追求社会地位和性别平等的精神对中国近代化的社会变革产生了积极影响。
五、对外交往与观念变革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的外交与观念变革也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太平天国政权试图与外国建立平等互利的交往关系,推动中国对外关系的转变。
太平天国领导人也对于外国的社会制度与先进经验保持着关注与学习,试图吸收借鉴外国的先进思想与科技,促进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六、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与社会记忆然而,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不过其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与尝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 讲义
《太平天国运动》讲义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农民起义运动。
它发生在清朝晚期,历时 14 年,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是清朝晚期的政治腐败、经济困境和社会矛盾的激化。
当时,清政府对外割地赔款,对内横征暴敛,广大农民遭受着沉重的剥削和压迫。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失去土地,生活困苦不堪。
再加上自然灾害频繁,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洪秀全,这位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创立了拜上帝教,为起义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准备。
1851 年 1 月 11 日,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起义军一路北上,势如破竹,迅速发展壮大。
太平军从广西出发,经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于 1853 年 3 月攻克南京,将其改名为天京,并定都于此。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颁布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和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土地纲领,它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实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然而,由于这一制度超越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缺乏实现的条件,最终未能真正实施。
太平天国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
北伐军直逼北京,给清政府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西征军则巩固了天京上游的根据地。
但在这个过程中,太平天国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逐渐凸显。
洪秀全和杨秀清等领导人之间的权力争夺日益激烈,最终引发了天京事变。
这场事变导致杨秀清、韦昌辉被杀,石达开率部出走,极大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实力。
在外部,清政府联合外国势力对太平天国进行围剿。
曾国藩组建的湘军和李鸿章组建的淮军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力量。
同时,外国侵略者也组建了洋枪队等,协助清政府作战。
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太平天国的将士们仍然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李秀成、陈玉成等将领英勇奋战,为保卫太平天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1864 年 7 月,天京被湘军攻破,洪秀全病逝,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中国近代史上的冲突与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中国近代史上的冲突与革命中国的近代史上,太平天国运动是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事件。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其目标是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一个以基督教理念为基础的天国。
太平天国运动既是一场冲突的过程,也是一场革命的尝试。
本文将就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冲突与革命进行详细分析。
1. 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可以追溯到清朝中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
在此时期,清朝内外困扰着多种问题,如外族入侵、政治腐败和民生困境,这些问题成为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土壤。
同时,基督教的传播对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形成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 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与冲突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冲突与战争。
在起义初期,太平军发起了一系列的战役,与清朝政府和其他反对势力进行了激烈的冲突。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者洪秀全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试图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秩序,这也引发了与传统社会及清朝统治者之间的冲突。
此外,太平天国运动还与外国势力产生了一些冲突,例如与英国在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战争。
3. 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意图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意图可以从其政治目标和社会理念中得到一定的体现。
太平军试图建立一个以基督教理念为基础的天国,追求平等、公正和人权。
这种革命意图对于中国社会的传统观念和政治制度产生了重大冲击,同时也对中国近代革命思潮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
4.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与启示太平天国运动对于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加速了清朝的衰落,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太平天国运动也向后人传递了一些启示,例如宗教与政治的关系、武装斗争的方法和人权的意识等。
5. 总结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冲突与革命的重要事件之一。
它以一场农民起义的形式发生,既是对清朝统治的抗争,也是对传统社会秩序和观念的冲击。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其特殊性,同时也蕴含着普遍的历史意义。
中国近代史课件太平天国PPT文档51页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论太平天国运动与中国近代化
论太平天国运动与中国近代化19世纪中叶,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
腐朽的清朝统治者面对封建经济的危机和外匡殖民主义者的入侵,一筹莫展,无计可施。
他们能做的只有想尽办法的从百姓身上得到利益。
尤其是鸦片战争过后,清政府增加赋税,导致民不聊生,此时洪秀全带领一种农民揭竿而起,金田起义的打响,是很自然不过的事情。
太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
是洪秀全等领导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
从1851年(清咸丰元年)到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经历了整整十四载,起义军转战了十八个省市,并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虽然它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但其历史意义是不可否认的,很伟大的。
那时的清朝是一个新旧思维与中西文化激烈冲突与融合的年代,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一夜之间突兀的出现在人们面前。
虽然历史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年代(按传统的史学分期,是由古代史进入到了近代史),但旧时代的影子还依旧笼罩在这个帝国上空。
摘自《大帝国的涅槃》所以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大大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中国的近代化不同于欧美国家。
要在取得政治上的独立后,才能进行。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巨大规模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其任务是推翻封建统治,争取民族独立。
洪秀全在19世纪40年代中期创立了拜上帝会,矛头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孔孟之道沉重打击了清王朝。
1850年,拜上帝会在今天村公开宣布起义。
1851年,在进军途中,洪秀全正式宣布建立新的政治实体——“太平天国”。
从字面上来解释,就是“伟大和平的天堂”的意思,在基督教意义上隐含着对世界的拯救。
参考《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洪仁玕1859年4月被封为干王,总理全国政事。
他向洪秀全提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经洪秀全批准后,作为官方的文书正式颁行,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文献。
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文化专题讲义
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文化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长期以来,人们重视它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作用,但对它在文化史上的地位却不够注意。
有学者甚至认为,太平天国将拜上帝教与其封建政权相结台,形成了类似“西方中世纪的神权政治”,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这种看法显然是不够客观的。
实际上,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对于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拜上帝教与封建文化的危机太平天国1851年起义于广西,短短儿年间横扫南方各省,建立了雄踞东南的农民起义政权,并曾长期控制着号称人文渊蔽的江浙地区。
太平军所到之处,用拜上帝教取代儒、道、佛,无情地对封建文化进行武器的批判。
它对封建文化的冲击,居历代农民战争之首。
自汉代“独尊儒术”始,孔孟之道就成为封建社会中的指导思想。
在统治者看来,“历世圣人扶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月倒置”。
“时代愈向前发展,统治者对它的依赖程度也愈大”。
而孔子在历史上也逐渐成为封建文化的代表与象征,被奉为“至圣先师”,具有同儒家学说一样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中国古代虽曾有少教人,对孔子和儒学的绝对权威表示怀疑,如稽康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汤武而薄周孔”;李蛰认为不能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否认六经的神圣性。
但这类微弱的非孔言论,远不能动摇孔子和儒学的统治地位。
而发生于近代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却以惊人的勇气,从一开始就向孔孟之道发起了攻击。
早在1843年洪秀全最初在家乡劝人“拜上帝”时,就勇敢地撤去了村塾中的孔子牌位。
这固然是为了不敬邪神、独尊上帝的需要,但客观上却是“对孔子权威的一个公开打击”。
这惊世骇俗之举,“的确是一件具有象征意义的事情”。
在发动起义过程中,洪秀全等进一步认识到孔孟之道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作用。
所以,在1848年编写的《太平天日》一书中,洪秀全明确指出“推勘妖魔作怪之由,总追究孔丘教人之书多错”。
并精心编造了一个孔子在天堂遭受鞭挞的故事,借“皇上帝”之口,斥责“孔丘所遗传之书,……甚多差谬”。
太平天国大学近代史演讲分解PPT课件
咸爵士与北王韦昌辉及翼王石达开会面,密迪乐(Thomas Taylor Meadows )为翻译。英国对太平天国表达了对太平天国及清朝中立的态度。年底,法 国驻华公使布尔布隆访问天京。
• 1854年,西征军在湖南遭遇新建立的湘军抵抗, 湘军反攻至九江附近。1855年初,翼王石达开大 破湘军,复陷武昌。1856年6月,太平军攻破“江 南大营”,解天京三年之围。
天京事变(1856年)
• 太平天国前期,军政大事由军师负责,洪秀全退居幕后,大权落在东王杨秀清手上。 • 东王杨秀清见当时太平天国形势大好,便另有图谋。杨假装“天父下凡”迫天王将自己由
月19日天京失守,随后清军屠城,许多平民百姓被杀,其惨况无可描述。湘 军攻破天京后太平军放火烧城,湘军在大肆抢劫后也到处纵火。
直接影响
•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 运动,也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占领长江中下游富庶地区多年,战事波及半个中国,使清廷国力大伤。 • 太平天国的事迹及它提出的一些主张,对日后反清革命有一定影响。 • 太平天国的一些领袖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种主张在当时是先进的。 • 曾国藩、李鸿章等汉臣平乱有功,使清廷更加重用汉人,汉人在清廷的权位因而大增,
太平天国灭亡 洋务运动开始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开始 鸦片战争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 1851 1856 1861 1864
1911 1919
天京陷落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京事变 定都天京 永安建制 金田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一、太平天国是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1、民族独立是近代化的前提中国的近代化不同于欧美国家,要在取得政治上的独立后,才能进行。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其任务是推翻封建统治,争取民族独立。
毛泽东曾说洪秀全是“先进的中国人”,清王朝已经成了一个极其腐朽、极大地阻碍着中华民族发展的王朝,对内残酷剥削、压迫人民,对外妥协投降,出卖民族利益,只有推翻它,中华民族才有希望。
当时除了洪秀全及其领导的太平天国外,没有一个中国人对这个王朝不是高呼万岁。
2、催生了洋务运动的发生太平天国运动是促使清政府进行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之一,太平天国运动对清王朝的沉重打击,对洋务运动的客观催生作用。
没有太平天国运动就没有洋务运动的发生,洋务运动使中国迈向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3、思想是近代化的开始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矛头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之柱──孔孟之道,沉重打击了清王朝,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哀叹:“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创,一旦扫地荡尽”。
这正是思想近代化的必要前提。
《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最早提出的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其核心是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对中国进行「革故鼎新」的改革,在政治上,要把中国建立成一个带有法制与民主色彩的国家,在经济上,要通过建立、发展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以求富强,在外交上,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主张万国通商;杨秀清在致英使卢恩·包伯的信中坚决抵制鸦片的输入,对不平等条约不予理睬。
后来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所提的方案,尽管有更深入的见解,更详细的计划,但是,都远不如它的规模宏伟。
特别重要的是,它是建筑在推翻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革命基础之上提出来的,而资产阶级改良派是在维持这个土地制度反对农民革命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有阶级本质的差异。
资政新篇是资生阶级革命派出现以前,最富有革命彩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是当时最有积极意义的社会改革方案,它在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发展进程中,将以第一个主张全面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而记入史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文化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长期以来,人们重视它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作用,但对它在文化史上的地位却不够注意。
有学者甚至认为,太平天国将拜上帝教与其封建政权相结台,形成了类似“西方中世纪的神权政治”,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这种看法显然是不够客观的。
实际上,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对于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拜上帝教与封建文化的危机太平天国1851年起义于广西,短短儿年间横扫南方各省,建立了雄踞东南的农民起义政权,并曾长期控制着号称人文渊蔽的江浙地区。
太平军所到之处,用拜上帝教取代儒、道、佛,无情地对封建文化进行武器的批判。
它对封建文化的冲击,居历代农民战争之首。
自汉代“独尊儒术”始,孔孟之道就成为封建社会中的指导思想。
在统治者看来,“历世圣人扶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月倒置”。
“时代愈向前发展,统治者对它的依赖程度也愈大”。
而孔子在历史上也逐渐成为封建文化的代表与象征,被奉为“至圣先师”,具有同儒家学说一样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中国古代虽曾有少教人,对孔子和儒学的绝对权威表示怀疑,如稽康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汤武而薄周孔”;李蛰认为不能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否认六经的神圣性。
但这类微弱的非孔言论,远不能动摇孔子和儒学的统治地位。
而发生于近代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却以惊人的勇气,从一开始就向孔孟之道发起了攻击。
早在1843年洪秀全最初在家乡劝人“拜上帝”时,就勇敢地撤去了村塾中的孔子牌位。
这固然是为了不敬邪神、独尊上帝的需要,但客观上却是“对孔子权威的一个公开打击”。
这惊世骇俗之举,“的确是一件具有象征意义的事情”。
在发动起义过程中,洪秀全等进一步认识到孔孟之道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作用。
所以,在1848年编写的《太平天日》一书中,洪秀全明确指出“推勘妖魔作怪之由,总追究孔丘教人之书多错”。
并精心编造了一个孔子在天堂遭受鞭挞的故事,借“皇上帝”之口,斥责“孔丘所遗传之书,……甚多差谬”。
故事嘲弄了孔圣人,也揭露了孔孟之道助封为虐的一面。
金田起义后,太平天国开始通过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实现自己推翻阎罗妖,建立地上天国的理想。
对封建文化的冲击,也随之在更大范围内,以更激烈的方式进一步展开。
太平军所到之处,拆孔庙、毁学宫。
在天京著名的江宁学宫变成了“椎牛屠狗”的“宰夫衙”;孔庙被拆毁,孔子牌位也被扔进马粪堆中。
杭洲城内学宫成了太平军制硝、铸钱之所。
太平军在苏州“毁学校,废至圣先师像”,将常熟“文庙大成殿拆为平地”。
湖南著名的岳麓、城南等书院,也都在太平军进玫长沙时倾纪毁坏……太平天国“敢将孔孟横称妖”。
公开宣布儒家典籍为“妖书”;明令规定“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如有敢念诵教习者,一概皆斩”。
甚至连幼天王也不得违犯禁令,习读“妖书”。
于是,在太平天国控制地区,出现了“不读圣贤书,但奉耶稣教”和大规模毁禁“妖书”的局面。
据当时人描述,太平军“搜得藏书论担担,行过厕涸随手抛,抛之不及以火烧,烧之不及以水浇。
读者斩,收者斩,买者卖者一同斩”。
“沿江各郡邑藏书之家”,也大都遭焚毁。
太平天国对古代书籍采取简单销毁的方式,固然是不可取的,一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因而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但这对封建文化来说,更是创巨痛深的。
在早期的焚毁禁绝之后,“大约就在1853年内,太平天国开始了对儒经的删改工作”。
当年,天王颁布了《删改词韵诏》,把“五经”之首的《诗经》改称《诗韵》要求“将其中一切鬼话、妖怪话、妖语、邪语,一概删除净尽,只留真语、正话”。
后又“令何震川、曾钊扬、卢贤拔等设书局删书”,并广出布告,“云侯删定颁行,方准诵习”。
在《钦定士阶条例》中进一步强调:“孔孟之书不必废,共中有合于天情道理亦多,既蒙真圣主御笔钦定,皆属开卷有益者”。
“御笔改正四书五经各项,待镌颁后再行诵读”。
但不知如故,迄今尚未在太平天国印行的各种书籍中发现经过删改的四书五经。
随着政策的改变,在后来太平军占领的一些地方,“文庙火而复新”,孔子像也有“巳毁而重塑”者。
“谓先圣已受封文掌率,阶一品”。
为了争取知识分子的支持和选拔人才,太平天国恢复了传统的科举取士制度,但从形式到内容都对之进行了一些改革。
如将原来的院试、乡试、会试,改称县试、省试和天试,还有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分别主持的东试、北试、翼试。
1861年颁布的《钦定士阶条例》,又改为乡试、县试、郡试、省试和天试五级,并设文武两科。
考试及第者分别称秀士、约士、达士等。
太平天国采取各种措施,吸引和鼓励读书人应试。
各地乡官或军中各馆都要经常举荐本属的读书人,提供舟车、食宿,发给路费,组织他们参加考试。
“凡军帅名下无人应考,职须黝革”。
太平天国开科取士的目的,是要培养和选拔“坚心耐草,以气节自重”,“百折不回,至死不变”的知识分子。
使他们能“绝乎邪说淫词而确切于天教真理,以阐发乎新天新地之大观”;“撰文则足以辅国,奋武则足以诛妖”。
所以,太平天国举行的文科考试,“其试文亦如八股,诗则试帖”,但试题均出于太平天国文献,“不本四书、五经及子史文集”。
省试的诗文题目皆由洪秀全亲撰。
对于应考者,“不论门第出身”,“无虑布衣、绅士、倡优、隶卒,取中者即状元、翰林诸种”。
1853年,太平天国还专门开设女科,选拔出历史上首批女状兀、榜眼、探花等。
次年因“无一应者,逐罢试”。
在中国历史上,儒学与佛、道及各种宗教迷信,并存互补。
“王道治明,神道治幽”。
构成了复杂多样的封建文化。
太平天国在猛烈冲击前者的同时,也毫不留情地扫荡着后者。
太平军“见庙宇无有不毁”。
“于圣贤像、神像、佛像及专祠中之有像者……皆毁坏无遗”。
“最恨僧道,见者必杀”。
称神像为“死妖”,“或断其首,或断其臂”。
并禁止“民间供奉家堂、灶神”。
在太平天国控制地区,出现了“儒、释、神仙道不存”的状况。
太平天国农民英雄们,虽然对封建文化进行了空前的扫荡,但由于时代和其自身的阶级局限,使他们不可能掌握真正科学的批判武器。
所以他们对封建文化的批判,只能停留在表面和形式上。
他们企图冲决封建文化的网罗,其结果却如谭嗣同几十年后所叹:‘网罗重重,与虚空而无极……故冲决网罗者,即是未尝冲决网罗”。
尽管如此,农民起义的风暴却仍然使封建文化陷入了难以解脱的危机。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太平天国猛烈地震撼了封建的统治秩序,使不少地方的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动摇了封建文化的社会基础。
其二,如果说,鸦片战争中“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中国封建文化也第一次在与西方的对比下,显出自己的龙钟老态。
那么,太平天国的冲击,则进一步暴露了它内在的衰败,扯下了它那尽善尽美的神圣外衣。
日睹封建文化在“靖内”、“御外”时的窘态,人们必然产生对它的信仰危机。
所以,曾国藩等人惊恐万状地悲鸣,太平天国将“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
而这,恰恰是太平天国作为农民战争最高峰的丰碑和骄傲。
经过它的打击,“全国在政治上及宗教上均已颓坏了。
人民陷于无神状态,再不能复有已前(之)信心了”。
封建文化的绝对权威和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已经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对于广大下层群众来说,封建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上一卜尊卑、忠孝亲锑的伦理道德,温良恭俭让的行为规范,以及神权的束缚。
特别是由各种庙宇祠观、神佛木主和宗教迷信所构成的鬼神世界,一直严重地找害着人们的心灵和精神。
在统治者看来,“鬼神之说,其有益于人心,阴辅王教者甚大,王法显诛所不及者,推阴教足以摄之”。
而太平天国则“斥阎罗为妖,诸凡百神为妖魔,遇庙像辄焚毁”。
当时一些地主文人惊呼,“无识愚氓,见彼所为,谓‘天壤间无复有鬼神’,爱敢肆无忌惮,助之为虐。
其死心为彼,甘蹈白刃者以此”。
这样,一方面使千百万农民和其他劳动群众踊跃参加太平军,为自己的利益浴血奋战。
另一方面,无数经受过风暴洗礼的群众,对封建的“沦常义理及绳趋墨步之言行,询之皆如隔世,视我官吏若甚卑,不及‘贼’日之尊贵,毫无敬畏之意”。
即使在起义失败之后,许多地方的农民也再不象昔日那样逆来顺受,而是敢于犯上作乱,不时掀起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
致使不少地主文人为“世风日下”、“人心浇漓”而忧心仲忡。
广大群众“眼见三公丽之神庙及至伟大之偶像,均已全部被毁,再不能复起信仰以重建之。
即使人民到现存之庙宇参拜临时之偶像,亦不禁兴起‘庙空神杳’之感觉,而一般偶像之威信名誉,荡然无存”。
马克思说得好:“彼岸真理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定此岸世界的真理”。
所以,刚刚镇压完太平天国,“中兴名臣”曾国藩却已在与其心腹幕僚的密谈中,为封建王朝气数将尽而忧心如焚,“日夜望死,忧见宗拓之陨”。
为了补“天”,曾、左、李等人不得不“采西学”、“制洋器”,马不停蹄地搞起了洋务运动。
从思想文化的角度看,洋务运动也是封建文化发生危机,士林风气开始转变的产物。
这正是太平天国和鸦片战争内外夹击的结果。
于是,在思想界想界出现了以复兴宋学、讲求西学和“排满思想之引动”为特点的新格局。
诚如一位西方学者所言,经过太平天国,“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
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
这就是同治中兴”。
但这却不过是“重新强调中国传统制度有效性的最后一次巨大努力”。
尽管在同光年间,统治阶级提出“重兴文化”的旗号,在各地树碑立祠,族表忠节,兴修书院,增加生员名额;重修庙宇,“补残起衰”;创立官书局,大量刊印“钦定”、“御茶”之书,及各种经史子集;甚至乞灵于大批侠义公案小说,以“_汇人心”,“维世道”,为封建文化打气输血。
但这只不过一时的回光返照而已。
二、从“拜上帝”到《资政新篇》太平天国之所以能在冲击封建文化上,创造出农民战争的奇迹,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在农民要求平均的基础上采用了西方基督教的教义和形式,再加上儒家大同思想,成为这次农民起义的理论武器。
”“拜上帝会带有相当浓郁的外国色彩,它的不少神学观点、宗教术语、神话故事、道德信条和礼拜仪式等确与耶稣教具有某些共同或相似之处。
历史上,基督教曾在唐代、元代和明代中叶先后三次传入中国,但都未产生大的彭响。
近代,基督教神学作为“殖民主义的警探和麻药”,伴随着侵略者的武力又一次进入中国。
这时它不仅具有宗教的落后性,更带着浓厚的侵略性。
但它毕竟同皇权至上、崇拜偶像、敬仰诸神的中国传统文化有较大的差异,它把一种特殊的理论和符号系统展现在洪秀全等人面前。
当他们通过《劝世良言》接触到这种系统,便拿来作为提倡拜上帝、创立拜上帝会的重要素材和依据。
有学者考证,洪秀全等人在崇拜“惟一真神”、“人神同形论”和“降神”的宗教活动等三个主要方面,“采用了一些基督教的宗教内容,结合了一些我国固有的宗教习惯,化腐朽为神奇,创立了有革命精神的拜上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