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的实施与评价
mis设计的实施步骤
MIS设计的实施步骤1. 确定需求在MIS(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和详细地确定需求。
这包括对组织的目标、部门的工作流程、员工的需求等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以便为系统设计和实施提供准确的指导。
•与组织管理层会面,了解其期望和目标•与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和员工沟通,了解工作流程和需求•参考同类组织或行业的最佳实践,借鉴经验2. 系统规划系统规划是MIS设计与实施的关键阶段,它确定了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基本功能,并制定了实施计划。
•确定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硬件、软件和网络基础设施•确定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模块,以满足组织的需求•制定项目计划,包括时间表、资源分配和预算3. 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是按照需求和规划制定系统的具体设计方案,包括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系统流程设计等。
•设计数据库结构,包括表的字段、关系和约束•设计系统界面,包括菜单、表单和报表的布局和样式•设计系统流程,包括各个模块之间的数据流动和操作流程4. 系统开发系统开发是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编码和测试的过程,包括软件开发和数据库开发。
•编写软件代码,包括系统的功能模块和界面•开发数据库,包括创建表、定义字段和编写存储过程•进行软件和数据库的测试和调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正确性5. 系统实施系统实施是将开发完成的系统投入使用的阶段,包括安装、配置和培训等。
•安装系统,包括软件的安装和配置环境•配置系统参数,包括用户权限、数据备份等•进行用户培训,包括系统操作和功能的使用方法6. 系统运维系统运维是指在系统投入使用后,对系统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的工作,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持续改进。
•进行系统监控和故障处理,及时解决系统问题•定期更新系统和软件,以保持系统的安全性和性能•分析和优化系统性能,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7. 应用推广当MIS系统成功设计与实施后,需要进行系统应用的推广和推动,以实现系统的价值最大化。
•进行用户满意度调查和反馈,及时改进和优化系统•组织内部培训和分享会议,提高用户的系统使用能力•积极宣传系统的优势和成功案例,推动更多部门的应用以上是MIS设计与实施的主要步骤,通过充分了解需求、合理规划系统、精心设计开发、有效实施运维和积极推广应用,可以帮助组织实现高效的信息管理和业务优化。
MIS可行性分析报告
MIS可行性分析报告一、引言MIS(管理信息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对组织内部和外部的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处理、传递和利用的系统。
本报告旨在对MIS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以评估其在组织中的实施和运行的可行性,并提供相关的建议和决策支持。
二、背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组织需要高效管理和利用信息资源,以提高决策效率和竞争力。
MIS作为一种集成了计算机技术、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和通信技术的系统,能够为组织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信息支持,从而帮助组织实现战略目标。
三、可行性分析1. 技术可行性MIS的实施需要基础设施、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等技术支持。
通过对现有技术水平和资源的评估,我们可以确定是否具备实施MIS所需的技术条件。
例如,组织已经具备了稳定的网络环境、计算机设备和数据库管理系统,这为MIS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2. 经济可行性MIS的实施和运行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
通过对投资成本、运营成本和收益预测的分析,可以评估MIS在经济上的可行性。
例如,实施MIS可能需要购买新的软件许可证、培训员工和维护硬件设备,这些成本需要与预期的收益相比较,以确定MIS的经济可行性。
3. 组织可行性MIS的实施需要组织内部的支持和配合。
通过对组织文化、管理结构和人员素质的分析,可以评估MIS在组织内部的可行性。
例如,组织已经建立了信息共享和沟通的文化氛围,员工具备了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这为MIS的实施提供了组织可行性的基础。
4. 法律可行性MIS的实施和运行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通过对法律法规的调研和风险评估,可以评估MIS在法律上的可行性。
例如,MIS可能涉及个人隐私保护、数据安全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要求,组织需要确保MIS的实施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四、建议和决策支持基于以上可行性分析的结果,我们得出以下建议和决策支持:1. 技术建议组织可以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技术基础设施,确保MIS的顺利实施和运行。
MIS实施方案
MIS实施方案一、概述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即管理信息系统,是指为管理层和企业决策者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支持的系统。
MIS实施方案是指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和情况,制定并实施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案和计划。
本文将就MIS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进行详细介绍。
二、需求分析1. 确定需求范围:首先需要明确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需要覆盖的范围,包括哪些业务领域、哪些部门和岗位需要使用管理信息系统。
2. 调研现状:对企业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调研,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制定新的MIS实施方案提供参考。
3. 收集需求:通过与各部门沟通和交流,收集各部门对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和期望,包括数据分析、报表输出、决策支持等方面的需求。
三、技术选型1. 硬件设备: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所需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硬件设备,并进行采购和部署。
2. 软件系统:选择适合企业需求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包括数据管理、业务分析、报表输出等功能模块。
3. 数据库管理:建立企业的数据仓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四、实施计划1. 制定时间表:根据技术选型的结果和实际情况,制定MIS实施的时间表和计划,包括硬件设备的采购和部署、软件系统的安装和配置、数据迁移和测试等环节。
2. 制定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制定相应的预案和解决方案,确保MIS实施过程的顺利进行。
3. 人员培训:针对新系统的使用和操作,进行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指导,确保他们能够熟练地使用新的管理信息系统。
五、实施过程1. 硬件设备的采购和部署:按照时间表和计划,完成硬件设备的采购和部署工作,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软件系统的安装和配置:根据技术选型的结果,进行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安装和配置工作,确保系统的功能完整和稳定。
3. 数据迁移和测试:将企业现有的数据迁移到新的管理信息系统中,并进行系统的测试和调试工作,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MIS的使用规划
MIS的使用规划一、引言MIS(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者缺的一部份,它的作用是通过有效地采集、处理和分析数据,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和指导。
本文将详细介绍MIS的使用规划,包括MIS的目标、功能、流程和实施计划等方面的内容。
二、MIS的目标1. 提高决策效率:通过MIS系统的建立和使用,提高企业决策的速度和准确性,降低决策的风险。
2.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MIS系统的数据分析和报告功能,实现对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加强信息共享:通过MIS系统的信息共享功能,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促进企业内部的沟通和合作。
4. 提升竞争力:通过MIS系统的数据分析和市场研究功能,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和竞争对手的情况,为企业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提供支持。
三、MIS的功能1. 数据采集和存储:MIS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数据采集和存储功能,能够及时、准确地采集和存储企业各个方面的数据。
2. 数据处理和分析:MIS系统应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能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加工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3. 报表生成和展示:MIS系统应能够生成各种类型的报表,包括统计报表、分析报表等,同时能够以图表、图形等形式直观展示数据。
4. 决策支持:MIS系统应能够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和指导,通过数据分析和报告生成等功能,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和数据。
5. 安全和权限管理:MIS系统应具备完善的安全和权限管理功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机密性,同时对不同用户进行权限管理。
四、MIS的流程1. 数据采集:MIS系统通过各种渠道采集企业各个方面的数据,包括销售数据、财务数据、人力资源数据等。
2. 数据存储:采集到的数据经过整理和清洗后,存储到MIS系统的数据库中,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数据处理:MIS系统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指标,并生成相应的报表和分析结果。
4. 报表生成:MIS系统根据用户需求生成各种类型的报表,如销售报表、财务报表、人力资源报表等,同时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以图表或者图形等形式展示数据。
MIS可行性分析报告
MIS可行性分析报告一、引言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管理信息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组织的决策层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支持的系统。
本报告旨在分析MIS的可行性,包括需求分析、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操作可行性等方面的内容。
二、需求分析1. 目标和目的MIS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组织的管理效率和决策质量。
通过收集、处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MIS可以为管理层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帮助他们做出科学的决策。
2. 功能需求根据组织的具体需求,MIS应具备以下功能:- 数据收集和存储:能够收集和存储组织内外的各种数据,包括销售数据、财务数据、人力资源数据等。
- 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有用的信息和报表。
- 决策支持:能够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和分析报告,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决策。
- 数据安全和保护:能够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篡改。
3. 用户需求MIS的用户包括管理层、部门经理和员工等。
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MIS应提供个性化的界面和功能,方便用户查看和分析数据。
三、技术可行性1. 系统架构MIS的系统架构应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即将数据存储在服务器端,客户端通过网络访问服务器获取数据和报表。
2. 技术要求为了实现MIS的功能需求,需要采用以下技术:- 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存储和管理大量的数据,如Oracle、MySQL等。
- 数据分析工具:用于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如Excel、Tableau等。
- 网络技术:用于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的通信,如TCP/IP、HTTP等。
- 安全技术:用于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如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
3. 技术风险在实施MIS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以下技术风险:- 系统兼容性问题:由于使用不同的技术和平台,可能会出现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
- 数据安全问题:如果未能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数据可能会受到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篡改。
MIS的使用规划
MIS的使用规划一、引言MIS(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详细介绍MIS的使用规划,包括MIS的定义、优势、目标、实施步骤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等内容,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规划和利用MIS。
二、MIS的定义MIS是指通过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来收集、存储、处理和传递管理信息的系统。
它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信息的高效管理、决策的科学化、资源的合理配置等目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运营效率。
三、MIS的优势1. 提高决策效率:MIS可以快速、准确地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管理信息,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降低决策的风险和成本。
2. 优化资源配置:MIS可以对企业的各项资源进行全面、动态的监控和管理,帮助企业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3. 加强沟通协作:MIS提供了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的平台,可以促进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能力。
4. 提升客户服务:MIS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客户信息数据库,实现个性化的客户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5. 提高竞争力:MIS可以帮助企业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和竞争对手的动态,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四、MIS的目标1. 实现信息化管理:通过MIS的建设和应用,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提高管理效率和精确度。
2. 改善决策质量:通过提供准确、及时的管理信息,帮助决策者做出更科学、更准确的决策,降低决策风险。
3.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MIS的监控和管理,合理配置企业的各项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提升企业竞争力:通过MIS的应用,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和竞争对手的动态,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五、MIS的实施步骤1. 需求分析:明确企业的管理需求,确定MIS的功能和模块。
2.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MIS的系统结构和流程。
3. 软硬件采购: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采购相应的软硬件设备。
4. 系统开发: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进行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
MIS系统实施
《管理信息系统》
本章提要
系统实施概述
程序编写(软件制作)
系统测试
系统切换 系统运行和维护 系统评价和验收
《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
本章提要
系统实施概述
程序编写(软件制作)
系统测试
系统切换 系统运行和维护 系统评价和验收
《管理信息系统》
§7.4 系统切换
系统切换前的准备工作
数据准备 文档准备 用户培训
《管理信息系统》
§7.4 系统切换
系统切换方式
直接切换 并行切换 分段切换
《管理信息系统》
§7.3 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内容
单元测试 组装测试 确认测试(功能、性能;及安全保密、可移植性等限制条 件的测试) 系统测试(恢复、安全、强度、性能等的测试) 用户的验收测试(文档、系统的测试)
《管理信息系统》
§7.3 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手段
人工测试(非执行测试) 机器测试(黑盒、白盒)
使用一致的、有一定意义的变量名 加入足够的注释 修改后的原错误代码应予以保留
《管理信息系统》
§7.2 程序编写
程序设计方法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速成原型程序设计法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
本章提要
系统实施概述
程序编写(软件制作)
系统测试
系统切换 系统运行和维护 系统评价和验收
MIS的系统实施、运行与维护
本章提要
系统实施概述 程序编写(软件制作) 系统测试 系统切换 系统运行和维护 系统评价和验收
《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 本章提要 系统实施概述
MIS简述系统实施的步骤
MIS简述系统实施的步骤引言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是管理信息系统的缩写,是指使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对企业的管理信息进行收集、组织、储存、处理和分析,从而辅助企业决策和管理的系统。
MIS系统的实施是指将MIS系统应用于企业的具体实际操作中,使得企业能够充分利用MIS系统的功能和特点,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步骤实施MIS系统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需求分析在实施MIS系统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指对企业目标、业务流程、信息需求等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和分析,从而明确实施MIS系统的目标和功能需求。
需求分析的结果将直接影响整个MIS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方案。
因此,需求分析是MIS系统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一步。
2.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MIS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各个模块的功能进行设计。
系统设计需要明确系统的层次结构、数据模型、功能模块、界面设计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系统设计的目标是满足企业需求、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风险。
3.系统开发系统开发是指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进行系统的编码、测试和调试,最终形成可用的MIS系统。
在开发过程中,可能会用到各种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
开发人员需要按照设计要求,逐步完成各个功能模块的开发,并进行相应的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
4.系统集成与部署系统开发完成后,需要对各个模块进行整合和测试。
系统集成是指将各个模块进行组合,并进行整体测试,以确保各个模块之间的协同工作正常。
系统部署是指将已经集成测试通过的系统部署在企业的服务器和客户端设备上,使得用户能够正常访问和使用系统。
5.系统运维与优化系统运维和优化是MIS系统实施过程中的长期任务。
系统运维是指对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包括数据备份、性能监控、安全管理等。
系统优化是指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系统进行性能调优和功能扩展,以满足企业的不断变化的需求。
MIS的使用规划
MIS的使用规划一、引言MIS(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企业管理工具,对于企业的运营和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MIS的使用规划进行详细的阐述,包括MIS的定义、目标、功能、实施步骤以及所需资源等方面的内容。
二、MIS的定义MIS是一种集成了计算机技术、数据管理和信息处理等技术手段的系统,旨在帮助企业有效地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数据,从而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和战略规划。
三、MIS的目标1. 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通过MIS的使用,企业能够及时获取准确的数据信息,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 优化资源利用:MIS可以帮助企业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利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3. 加强企业内部协作:MIS可以促进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提高协作效率。
4. 改善客户服务:MIS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
四、MIS的功能1. 数据收集和存储:MIS能够收集和存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类数据,包括销售数据、库存数据、财务数据等。
2. 数据处理和分析:MIS可以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报表、图表和统计数据,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3. 决策支持:MIS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和目标,提供决策支持系统,帮助管理层进行决策分析和预测。
4. 信息共享和沟通:MIS可以建立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5. 安全管理:MIS可以对企业的数据进行安全管理,包括数据备份、权限控制和风险评估等。
五、MIS的实施步骤1. 需求分析:明确企业的需求和目标,确定MIS的功能和规模。
2.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MIS的系统架构、数据库结构和界面等。
3. 系统开发: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进行MIS的软件开发和硬件配置。
4. 系统测试:对开发完成的MIS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完善性。
5. 系统部署:将测试通过的MIS系统部署到企业的服务器和终端设备上,进行最终的调试和优化。
管理信息系统(MIS)在先进制造企业的有效实施
管理信息系统(MIS)在先进制造企业的有效实施本文主要论述了管理信息系统(MIS)在先进制造企业中的作用,提供了管理信息系统在制造企业内部管理及供应链管理的应用解决方案,论述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给制造企业带来的好处。
标签:管理信息系统先进制造信息化一、引言随着经济、科技的全球化竞争,以及中国加入WTO和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国内制造企业必须面临来自全球的竞争。
制造企业逐渐认识到,设法降低成本、提供不同水平的产品及提高服务的客户满意度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
在这种情况下,在制造企业引入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化管理,对企业降低生产总成本、提高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快速应变能力、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以及增强企业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是一个由人、计算机软硬件、通讯网络及其它办公设备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的中心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系统能将组织中的数据集中起来,进行快速处理、集中使用,利用定量化的科学管理方法通过预测、计划、优化、管理、调节和控制手段来支持决策。
二、管理信息系统在制造企业内部管理中的应用在目前国内制造企业与先进国家的制造企业之间有相当大的差距,除了设备、工艺等方面的落后外,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落后是约束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因而先进管理的应用是势在必行。
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信息利用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标志,充分利用企业内部信息和外部的信息,为企业的生产控制、管理等方面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管理信息系统就是一个能对企业进行全面管理的人和计算机相结合的系统,它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和决策技术,与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结合起来,辅助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和决策。
MIS的使用规划
MIS的使用规划一、引言MIS(管理信息系统)是指在组织中采集、处理和传递信息以支持管理决策的一套系统。
它在现代企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能够匡助企业高效地管理和利用信息资源。
本文将详细介绍MIS的使用规划,包括目标、范围、实施计划和监控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二、目标1. 提高信息管理效率:通过MIS的使用规划,旨在提高组织内部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传递效率,从而提高管理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优化信息资源利用:通过合理规划和配置MIS,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组织整体竞争力。
3. 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确保MIS系统的安全性,防止信息泄露和数据丢失。
三、范围1. MIS系统建设:包括硬件设备的采购、软件系统的开辟或者购买以及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等。
2. 数据管理与分析: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机制,包括数据采集、存储、清洗、分析和可视化等方面的工作。
3. 决策支持系统:开辟或者引入决策支持系统,为管理层提供准确、及时的决策支持信息。
4. 信息安全管理: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包括用户权限管理、数据备份与恢复、网络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工作。
四、实施计划1. 需求分析:对组织内部的信息管理需求进行全面分析,明确MIS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2. 技术选型:根据需求分析结果,选择适合组织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和网络基础设施。
3. 系统开辟或者购买:根据需求和技术选型结果,进行MIS系统的开辟或者购买,并进行必要的定制化开辟。
4. 数据管理与分析:建立数据管理与分析团队,负责数据采集、存储、清洗、分析和可视化等工作。
5. 决策支持系统开辟或者引入:根据组织的决策需求,开辟或者引入适合的决策支持系统,并进行必要的培训。
6.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制定安全政策、加强用户权限管理和网络安全防护等。
7. 系统上线与运维:完成MIS系统的上线工作,并建立运维团队,负责系统的日常维护和问题处理。
MIS的使用规划
MIS的使用规划一、引言MIS(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者缺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匡助企业高效地采集、处理、存储和分析各种管理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本文将详细介绍MIS的使用规划,包括MIS的目标、功能、架构和实施步骤等方面的内容。
二、MIS的目标1. 提高决策效率:通过MIS的使用,提供准确、及时的管理信息,匡助决策者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
2. 提升工作效率:通过自动化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3.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MIS的分析功能,匡助企业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加强信息安全:确保MIS系统的安全性,防止信息泄露和未授权访问。
三、MIS的功能1. 数据采集和存储:MIS能够采集各个部门的数据,并将其存储在统一的数据库中,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2. 数据处理和分析:MIS能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各种报表和图表,匡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
3. 决策支持:MIS能够提供各种决策支持工具,如预测模型、优化模型等,匡助决策者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4. 信息共享和协作:MIS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作,各个部门之间可以共享数据和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沟通效果。
四、MIS的架构1. 硬件设备:MIS系统需要一定的硬件设备支持,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
2. 软件系统:MIS系统需要一套完善的软件系统来支持其各项功能,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分析工具、决策支持工具等。
3. 数据库:MIS系统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库来存储各个部门的数据,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4. 网络架构:MIS系统需要建立一个稳定、安全的网络架构,确保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作。
五、MIS的实施步骤1. 需求分析:首先需要对企业的管理需求进行分析,确定MIS系统的功能和特点,以及所需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2.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系统设计,包括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功能设计等。
MIS的使用规划
MIS的使用规划一、引言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指通过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组织内部的管理活动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支持的系统。
MIS的使用规划是为了确保组织能够合理、高效地利用MIS,提高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MIS的使用规划,包括目标、范围、流程和实施计划等内容。
二、目标1. 提高信息管理效率:通过MIS的使用规划,将信息管理流程优化,减少重复劳动和人为错误,提高信息处理和存储的效率。
2. 改善决策支持能力:通过MIS的使用规划,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分析和报告,帮助管理层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3.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MIS的使用规划,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提高组织的整体运作效率。
4. 加强信息安全保障:通过MIS的使用规划,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体系,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三、范围MIS的使用规划的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系统需求分析:对组织内各个部门和岗位的信息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确定MIS的功能模块和数据要求。
2. 系统设计与开发: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系统设计和开发,包括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功能开发等。
3. 系统测试与优化:对开发完成的系统进行测试,发现和修复潜在的问题,优化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4. 系统上线与培训:将优化后的系统上线运行,并进行相关人员的培训,确保他们能够熟练使用MIS。
5. 系统维护与升级:定期对MIS进行维护和升级,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性能的持续改进。
四、流程MIS的使用规划的流程如下:1. 需求调研:与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MIS的需求和期望。
2. 需求分析:根据调研结果,对各个部门的信息需求进行分析和整理,确定MIS的功能模块和数据要求。
3.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系统的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包括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等。
4. 系统开发:根据设计文档,进行系统的开发和编码工作,确保系统能够实现需求分析中确定的功能。
MIS可行性分析报告
MIS可行性分析报告一、引言MIS(管理信息系统)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来支持企业管理决策和业务运营的系统。
本报告旨在对MIS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评估其对企业的潜在益处以及实施MIS所面临的挑战和风险。
二、背景XYZ公司是一家中型创造业企业,目前面临着信息化水平较低、决策效率低下等问题。
为了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决策质量,XYZ公司考虑引入MIS系统。
本报告将从技术、经济和管理三个方面对MIS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三、技术可行性分析1. 系统需求分析:根据XYZ公司的业务需求,MIS系统需要具备定单管理、库存管理、生产计划、财务管理等功能。
通过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需求调研,明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2. 技术可行性评估:分析现有技术基础设施和人员技能水平,评估是否满足MIS系统的实施要求。
考虑到XYZ公司已拥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和专业人员,MIS系统的技术实施可行性较高。
3. 系统架构设计:基于需求分析和技术评估结果,设计MIS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平台、数据存储和网络等方面。
四、经济可行性分析1. 投资评估:对MIS系统的实施成本进行评估,包括硬件设备、软件购置、人员培训和系统维护等方面的费用。
同时,估算MIS系统带来的效益,如减少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等。
2. 资金来源:分析XYZ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资金来源,确定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持MIS系统的实施。
3. 投资回报率评估:通过计算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等指标,评估MIS系统的经济效益。
根据预测的效益和成本数据,得出MIS系统的经济可行性结论。
五、管理可行性分析1. 组织结构调整:MIS系统的实施将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产生影响,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确定MIS系统的管理责任部门和人员,并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2. 人员培训和变革管理:MIS系统的成功实施需要员工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
为此,需要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材料,并进行变革管理,引导员工适应新的工作方式和流程。
第六章 MIS的系统实施
2.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第三节 软件开发工具
1. 电子表格 EXCEL、lotus 1-2-3等 2. 数据库管理 SQL Server ,ORACLE等:数据库管理、 操作和控制集成;Visual Foxpro等:数据库 功能与报表生成器、菜单生成器等结合在一 起。 3. 套装软件 如,OFFICE 系列软件。
软件测试的方法
—— “ 黑 盒 子 ” 法,面向程序的应 用环境。满足功能 上的需求,即是可 行的。
二、子系统分调
即功能模块的调试,主要测试模块之 间的控制关系、模块的运行效率等。
三、系统总调
总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主控程序和调度程序的调试
此时,并不注重程序运行的结构正确与否,而是注重程 序之间的参数传递的正确性以及数据资源调度的正确性。
淮阴师范学院经管学院 教师:孟桃
6
第六章
主要内容:
编程、调试
项目管理 人员培训
MIS的系统实施
物理系统的实现
准备数据、录入 系统转换、评价
实施步骤
硬件获取 软件编程
数据准备
安装 测试 用户准备 试运行 人员:聘用和培训 系统切换 机房、场所准备
用户验收、评价
第一节 物理系统的实施
白盒测试
谢谢!
备不间断电源等 7. 计算机系统的安装与调试---供货方负责
二、网络系统的实施
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 网络类型:局域网/广域网 2. 通信设备的安装
3. 网线的选择、铺设
4. 网络性能的测试等
第二节 程序设计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硬件的价格不
断下降,而软件则越来越复杂,费用呈上升趋势。
因此,对程序设计的要求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MIS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与评价分析
网络系统的实施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 LAN) 通常指一定范围内的网络,可以实现楼宇内部和临近的几座大楼
之间的内部联系。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 WAN) 能连接多个城市,国家或大洲--广域网不仅仅只是连接许多结点中的计
算机,它还必须能使得计算机之间能同时通信。
即测试,有控制地运行程序,从多种角度观察程序运行时的行为, 发现其中的错误。(测试就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
A
20次
520条路径。
测试只能证明程序有错误, 而不可能证明程序没有错误。
B
5-1 程序代码调试
利用精心挑选的测试数据,使程序和模块中的每一条语句都能 得到执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即能够测试程序中的任一逻辑通路。常用的测试数据有 以下几种:
工作量大,投入的人力、物力多。
实施计划主要内容 ——硬件计划 ——软件计划 ——机房、场所准备计划 ——总的实施日程计划
实施步骤 硬件获取 软件编程
用户准备 人员:聘用和培训
机房、场所准备
数据准备 安装 测试
试运行 系统切换 用户验收
第二节 物理系统的实施
MIS物理系统的实施是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网络系统设备的订购、 机房的准备和设备的安装调试等一系列活动。
老系统
新系统
并行运行
3、试点过渡法(逐步转换法) 新系统一部分一部分地替换老系统,直到全部替代老系统。
老系统
新系统2 新系统1
新系统n
•避免了直接转换法的危险性,费用也比并行转换法省 •这种转换方式借口复杂,当新老系统差别太大是不宜 采取该方法
案例讨论:
《信息管理系统》P184 案例7.1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MIS系统实践与应用
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MIS系统实践与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应用对于企业的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MIS系统的定义和功能MIS系统是一种领先的信息管理系统,旨在管理一个或多个组织或企业的信息。
它将数据、人员、过程和技术整合在一起,以实现对企业的管理和决策的支持和协调。
MIS系统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整合管理:MIS系统整合各种信息,包括生产、销售、库存、成本等,实现信息流畅通和有效管理。
2、决策支持:通过数据分析、计算和比较来为企业的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使管理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业务的趋势和模式。
3、资源管理和优化:MIS系统能够对企业资源的使用、效果和质量进行管理和改善,从而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利用其资源。
4、业务流程管理:MIS系统可以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管理和监控,提高流程效率和质量,降低企业成本和风险。
二、MIS系统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实践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在组织、技术和文化等方面开展实践,其中MIS系统也是获取企业信息、管理企业资源、支持企业决策的核心工具,以下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MIS系统的具体实践:1、需求分析和设定MIS系统必须结合企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需求,制定出良好的开发方案和需求规范,并明确系统的用途和功能,设定合理的实施进度和目标等。
2、系统开发和实施企业可以从市场上采购已有的MIS系统,也可以从零开始自行开发,不论是采购还是开发办法,都需要开展系统实施的各项工作,并逐步推进系统的上线和运行。
3、培训和推广企业需要对MIS系统进行培训和推广,与此同时,组织相关部门正确使用该系统,从而提高业务流程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企业的信息化技术的发展。
4、监测和维护MIS系统上线后,企业需要进行系统的监测和维护,从而确保该系统的稳定和正常运行。
第9章 MIS的实施
四、特殊测试
以上是常规测试。 特殊测试是根据系统需要而选择进行的,如 - 峰值负载测试 -容量测试 -响应时间测试 -恢复能力测试
五、实况测试
实况测试是以过去手工处理时得出正确结果 的数据作为输入,然后将新系统输出结果与手 工处理结果进行比较。除严格校对结果外,还 要考察系统运转的合理性、效率和可靠性。
第三节 程序设计与调试
本节内容
一、对程序设计的要求 二、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一、对程序设计的要求
软件愈来愈复杂,硬件价格相反。小程序强调正确与效 率,大程序则倾向于以下四种特性: 可靠性 不仅正常情况下能正确工作,而且在意外 情况下应便于处理。 可维护性 指当系统需求变化时,容易对程序进行补 充或修改。 可理解性 要求层次清楚,便于阅读,便于维护。 效 率 程序的效率指程序能否有效地利用计算机 资源,如节省存储空间、提高运行效率等。 但片面地追求程序的运行效率反而不利于 程序设计质量的全面提高,因为效率与可 维护性、可理解性通常是矛盾的。
第四节 人员及岗位培训
系统人员培训
系统人员是指在进行系统开发过程中以及在系统的使用、 维护与发展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类专业人员。这些人员一般按 照工作职能进行分类。系统人员的分类、任务和知识要求如 下表所示。
第四节 人员培训 系统人员培训 系统开发中的各类人员的职责和能力
工作职务 职 责 和 能 力 同用户共同确定信息需求,编写系统说明书。应熟悉企业管理和信息 系统开发过程,有较好的表达能力、与他人协同工作的能力 设计信息系统,定义硬件、软件要求。应精通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有 根据信息流和组织目标改变组织职能的能力 设计、调试计算机应用程序 维护现有程序 管理和控制企业数据库 操纵计算机设备 保存、收发计算机使用的文件,进行文件整理归档 记录各种控制信息,检查控制规程 规划信息系统的前景
mis标准
标题:MIS标准:提升信息管理效率与安全性的重要指南引言: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管理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合理、高效地管理信息资源,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运营效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许多企业采用了MIS(管理信息系统)标准,以确保信息的有效获取、处理和传输。
本文将详细介绍MIS标准的概念、作用及实施要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MIS标准。
一、概述MIS标准1.1 定义:MIS标准是一套规范和指导原则,用于指导企业在信息管理方面的操作和决策。
1.2 目的:MIS标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确保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保护。
1.3 重要性:MIS标准的实施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信息管理的规范化、自动化和集成化,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二、MIS标准的作用2.1 提升信息管理效率:2.1.1 流程规范化:MIS标准建立了一套规范化的信息管理流程,包括信息采集、存储、处理和传输等环节,可以提升信息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2.1.2 自动化技术:MIS标准推动企业采用自动化技术,如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工具,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精度,减少人为错误。
2.2 加强信息安全保护:2.2.1 数据保护:MIS标准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2.2 访问控制:MIS标准规定了对信息资源的访问权限和控制策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使用。
2.2.3 风险管理:MIS标准要求企业对信息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护企业的核心信息资产。
三、实施MIS标准的要点3.1 制定明确的管理政策:企业应明确信息管理的目标和原则,建立统一的管理政策,并将其落实到各级部门和人员。
3.2 建设信息管理体系: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架构、职责分工、流程规范等,确保信息管理的有序进行。
3.3 选用适当的技术工具:企业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信息管理技术工具,如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实施是指将系统设计阶段的结果在 计算机上实现,将原来纸面上的、类似 于设计图式的新系统方案转换成可执行 的实际软件系统。 实施阶段的特点是:工作量大,投入的
与系统分析、系统设计阶段相比较,系统
人力、物力多。
信息系统的开发思路
系统设计
系统分析
系统实施
系统的物理模型
构建系统运行平台
(二) 测试的目的
发现其中的错误并及时纠正,所以在测 试时应想方设法使程序的各个部分都投 入运行,力图找出所有错误。
(三) 测试的原则
测试用例是为某个特殊目标而编制的一组测试 输入、执行条件及预期结果,以便测试某个程 序路径或核实是否满足某个特定需求。 (1) 测试用例应该由“输入数据”和“预期的 输出结果”组成。 (2) 不仅要选用合理的输入数据进行测试,还 应选用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输入数据。 (3) 除了检查程序是否做了它应该做的工作, 还应检查程序是否做了它不该做的事情。 (4) 应该长期保留所有的测试用例,直至该系 统被废弃不用为止。
图8-3 系统测试实施过程
(一) 单元测试
模块接口测试,对被测的模块,信息能否正确 无误地流进流出; 数据结构,在模块工作过程中,其内部的数据 能否保持完整性,包括内部数据的内容、形式 及相互关系是否正确; 边界条件,在为限制数据加工而设置的边界处 模块是否能正确工作; 覆盖条件,模块的运行能否满足特定的逻辑覆 盖; 出错处理,模块工作中发生了错误,其中的出 错处理措施是否有效。
选择适合于管理信息系统的程序设计语 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语言的结构化机制与数据管理能力 2. 语言的人机交互能力 3. 丰富的软件支持工具 4. 开发人员的以往经验与熟练程度 5. 软件可移植性要求 6. 系统用户的要求
一般来说,需要选择的软件工具主要有: 编程语言工具 数据库系统工具 程序生成工具 专用系统生成工具 客户/服务器型工具 面向对象编程工具等。
基于对象的语言仅支持类和对象,主要 有:Ada、Alphard、CLU、Euclid、 Modula。 基于对象的语言面向对象的语言中一部 分是新发明的语言,如Smalltalk、Java 另外一些则是对现有的语言进行改造, 增加面向对象的特征演化而来的。包括 Object Pascal、 Objective-C、C#、C++, 由Ada发展而来的Ada 95等,
i=i+1
EndDo
3、选择结构:
由某个逻辑表达式的取值决定选择两个处理加工中 的一个。
入口
T
F P
A
B
出口
六、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OOP)是一种计算机编程 架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一条基本原 则是计算机程序是由单个能够起到子程 序作用的单元或对象组合而成。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达到了软件工程的三 个主要目标:重用性、灵活性和扩展性。
(二) 集成测试
各模块是否无错误地连接; 能否保证数据有效传输及数据的完整性 和一致性; 人机界面及各种通信接口能否满足设计 要求; 能否与硬件系统的所有设备正确的连接。
(三) 确认测试
功能方面应测试系统输入、处理、输出是否满 足要求; 性能方面应测试系统的数据精确度、时间特性 (如响应时间、更新处理时间、数据转换及传 输时间、运行时间等)、实用性(在操作方式、 运行环境及其它软件的接口发生变化时,应具 备的适应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其它限制条件的测试,如可使用性、安全保密 性、可维护性、可移植性、故障处理能力等。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概念
对象 类 数据抽象 继承 动态绑定 数据封装 多态性 消息传递
① 设计程序采用对象本身的属性与方法来解 决问题; ②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在对象中 设计事件处理程序(接受事件消息) ③ 数据与程序不是分离的 ④ 不用设计公用程序模块,只需设计类就可 以实现重用,而且类库中提供大量基类,掌握 它们后可以加快开发过程,开发小组还可以按 自己设想的基类放入类库共享。
一、计算机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返 回
按照系统物理配置方案的要求,选择购 置该系统所必需的硬件设备(计算机系统) 和软件系统。 硬件设备包括主机、外围设备、稳压电 源、空调装置、机房的配套设施及通信 设备等 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 统、各种应用软件和工具软件等。
(一) 计算机品牌选择
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和可视化编程开发环境的结 合,改变了应用软件只有经过专门技术训练的 专业编程人员才能开发的状况。它使软件开发 变得容易,从而扩大了软件开发队伍。 由于大量软件模块的重用和可视控件的引入, 技术人员在掌握这些技术之后,就能有效地提 高应用软件的开发效率,缩短开发周期,降低 了开发成本,并且使用软件界面风格统一,有 很好的易用性。
测试
用户准备 试运行
人员:聘用和培训
系统切换 机房、场所准备 用户验收
第一节 按总体设计方案购置和安 装物理系统
按总体设计的要求和可行性报告对财力 资源的分析,选择好适当的设备,通知 供货厂家按要求供货并安装即可。 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网络系统的订购 机房的准备和设备安装调试 软件环境设置
二、通信网络环境
网络环境的建立应根据所开发系统对计算机网 络环境的要求 选择合适的网络操作系统产品 并按照目标系统将采用的系统体系结构是客户 机/服务器模式还是浏览器/服务器工作模式 进行有关的网络通信设备与通信线路的架构与 连接 网络操作系统软件的安装和调试 整个网络系统的运行性能与安全性测试及网络 用户权限管理体系的实施等。
(四) 系统测试
恢复测试,采取各种人工方法使软件出错,不 能正常工作,进而检验系统的恢复能力; 安全测试,需设置一些企图突破系统安全保密 措施的测试用例,检验系统是否有安全保密漏 洞; 强度测试,检验系统的极限能力,主要确认软 件系统在超临界状态下性能降级是否是灾难性 的; 性能测试,检验安装在系统内的软件运行性能, 这种测试需与强度测试结合起来使用。
1、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表示含有多个连续的处理步骤,按照书写 的先后顺序执行。
入口 A B 出口
Int i=0 Int s=1 S=100+i
2、循环结构:
循环结构是由一个或几个模块构成,程序运行时重 复执行,直到满足某一条件为止。
入口
Int i=1
Int s=0
P T S 出口
F
Do While(i<=100) s=s+i
二、系统测试实施过程
系统测试可分为: ① 单元测试:以模块为单位,测试每个模块的正确性; ② 集成测试:组装经过测试的模块,测试模块之间的 接口是否正确; ③ 确认测试:测试整个软件系统是否满足用户功能、 性能和限制条件的要求; ④ 系统测试:针对整个产品系统进行的测试,目的是 验证系统是否满足了需求规格的定义,找出与需求规 格不相符合或与之矛盾的地方; ⑤ 安装测试:在用户环境进行测试,确认是否达到验 收标准。
在编写程序时宜选择自顶向下方法。先 编写影响全局的顶层模块,后编写底层 模块,即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编程。 编程和实现中应尽量借用已有的程序和 各种开发工具,尽快地实现系统,而不 要在具体的编程和调试工作中花费过多 的精力和时间。
[可视化图形界面编程工具]
⑴ MS Visual Foxpro
⑵ MS Visual BASlC
第三节 程序设计
返 回
程序设计是系统实施的主要内容,其任务是 为新系统编写程序,就是以用户需求为出发 点,以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阶段的文档为依 据,选择适当的程序设计语言及软件开发环 境和工具,编制程序和调试程序,实现系统 详细设计中的内容并使运行结果符合设计要 求。 程序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地利用 计算机来圆满地达到预期目的,一般由程序 设计员来完成。 程序员在进行程序设计工作中,应尽量采用 各种开发工具进行编码,以加快开发进程。
常用的通讯设备
路由器设备
交换机设备
三、软件环境
在建立硬件环境的基础上,还需建立适合系统运行的 软件环境,包括购置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包。 按照设计要求配置的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 管理系统、程序设计语言处理系统等。 在企业管理系统中,有些模块可能有商品化软件可供 选择,也可以提前购置,其它则需自行编写。在购买 或配置这些软件前应先了解其功能、适用范围、接口 及运行环境等,以便作好选购工作。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环境的配置,应当与计算机技术发 展的趋势相一致,硬件选型要兼顾升级和维护的要求; 软件选择特别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应选择C/S或B/S模 式下的主流软件产品,为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奠定基 础。
值得注意的是,选择计算机系统时要充 分进行市场调查,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及 厂商所能提供的服务等。 目前,国外品牌有:IBM、HP、 Compaq、DEC、DELL等, 国内品牌有:联想、神舟、方正等。
(二) 计算机购置的基本原则
依据物理配置方案,在功能、容量和性 能等方面满足所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设 计要求。
(三) 计算机购置应考虑的问题
购置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时候主要应该考 虑以下几个问题。 能够满足MIS的设计和运行的基本要求 合理的性价比; 良好的可扩充性; 良好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