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5期 尚重生人类婚姻家庭文明的内在困境

合集下载

婚姻法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婚姻法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第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加以肯定的婚姻家庭进化模式,群婚制的高级形式是()A.血缘群婚 B.对偶婚C.乱婚 D.普那路亚群婚2.下列不属于婚姻家庭社会功能的是()A.实现人口再生产 B.组织经济生活C.维护社会治安 D.文化教育3.我国《婚姻法》第4条规定:夫妻应当互相忠实、A.互相爱护 B.互敬互爱C.互相尊重 D.互相敬重4.“法律视婚姻仅为民事契约”这一说法出自1791年的哪一国宪法?A.法国 B.德国C.日本 D.瑞士5.按照姻亲的分类,妯娌、连襟属于()A.血亲的配偶 B.配偶的血亲C.血亲的配偶的血亲 D.配偶的血亲的配偶6.受胁迫的一方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定的期限内提出,这个期限是()A.二年 B.一年C.六个月 D.三个月7.法定婚龄是法律规定的男女结婚的()A.最理想的年龄 B.最适宜的年龄C.最高年龄 D.最低年龄8.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权利,这一规定体现了()A.男女平等原则 B.一夫一妻原则C.保护妇女利益原则 D.婚姻自由原则9.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祖父母、外祖父母是孙子女、外孙子女的()A.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 B.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C.第三顺序法定继承人 D.代位继承人10.根据《收养法》规定,成立收养的唯一必经程序是()A.向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登记 B.向县级以上人民法院登记C.向县级以上人民检察院登记 D.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11.根据《收养法》的规定,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A.20周岁以上 B.30周岁以上C.40周岁以上 D.50周岁以上12.收养关系解除后,未成年的养子女与生父母的关系()A.由双方协商处理 B.自行恢复C.由法院判决是否恢复 D.永不恢复13.我国诉讼离婚中判决准予离婚的法定条件是()A.夫妻感情不和 B.夫妻感情确已破裂C.夫妻感情基础丧失 D.对子女和财产已妥善处理14.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不起诉离婚而单独根据《婚姻法》第46条的规定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A.不予受理 B.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C.应进行调解 D.不予支持15.离婚时,一方隐藏、转变、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C.应当少分或者不分 D.可以少分或者不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河南省周口市2024年社会工作者省编版必考(试题)(带答案解析)

河南省周口市2024年社会工作者省编版必考(试题)(带答案解析)

河南省周口市2024年社会工作者省编版必考(试题)(带答案解析)1、社工单选题(综合能力)(共80题)1. 李先生认为自己的孩子现在还小,还不懂事,要严格管教,不能由着孩子。

因此,孩子一犯错就打一顿。

根据上述情况,李先生的教养模式属于()。

A.专制型B.支配型C.骄纵型D.放任型【答案】A【解析】家长缺少爱心或耐心,管理方式粗暴,构成专制型家庭教养模式。

在这种家庭中,孩子的人格、自尊、意志、权利不被尊重,家庭亲子关系是一种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题干中,孩子一犯错李先生就打一顿,属于管理方式粗暴的专制型家庭教养模式。

由此可知,选项A符合题意。

2. 在青年阶段,个体的生理发展已经成熟并呈现出稳定的状态,心理机能处于相对稳定的高水平阶段,社会性发展更加成熟。

下列特征中,符合青年心理发展的是( )。

A.社会观成熟B.人生观稳定C.认知能力发展D.友谊的发展【答案】C【解析】青年阶段的心理发展特征包括:①青年人感知、记忆、想象能力均达到成熟水平,并且进入人生最佳时期。

②青年人的心理机能处于相对稳定的高水平阶段,他们的机械记忆能力、思维敏捷性虽略有下降,但心智活动的效率却达到最高水平。

③青年人的认知发展表现为能力发展。

能力的核心部分是思维,包括理解、命题、分析、推理和证明等,其基本特征是概括。

④青年人的能力发展包括一般能力的发展和特殊能力的发展两个方面。

3. 小刘是一位刚参加工作的社会工作者,负责居家养老服务。

他满怀热情投入工作,却在几次入户访问时遭遇闭门羹,还有一些老人抱怨现有服务不够细致周到,这让小刘有些沮丧且不知所措。

针对这种情况,督导首先应采取的做法是()。

A.讲解居家养老的有关政策B.介绍老年人的认知特征C.给予关怀并处理负面情绪D.分析服务效果不佳的原因【答案】C【解析】由于社会工作的服务性质,被督导者经常容易承受过重的压力和紧张,并产生煎熬的危机,督导者通过给予关怀与支持,让被督导者在工作教程中有安全感,并愿意偿试新工作。

罗辑思维推荐书目

罗辑思维推荐书目
PDF
PDF PDF PDF
PDF PDF
(美)梅尔
PDF
(美)巴巴拉·W·塔奇 曼
PDF
史钧
PDF
(美)古尔德
PDF
孙立平
暂无
孙立平
暂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林达
PDF
(美)詹姆斯·西蒙
PDF
何帆
PDF
顾准
PDF
(英)比尔·布莱森
PDF
(美)克罗斯比
EPUB
1998年修订本中国社会 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PDF
朱幼棣
PDF
96 97 第34期 躺倒也能当英雄
微革命 史蒂夫·乔布斯管理日志
98
进化的大脑
99
书籍的社会史
100
互联网、版权与职业作家
101 第35期 正版进天堂 盗版走四 印刷书的诞生 方
102
数字时代 盗版无罪?
103 第36期 大家都有拖延症 104
番茄工作法图解 拖拉一点也无妨
105
硬球
106 第37期 政客林肯
冤案何以发生
129
死刑辩论
130
大国的兴衰
131 第46期 一次大国崛起的背影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132
拿破仑三世传
133 第47期 教育难题的意外答案 吾国教育病理
134
学习的艺术
135
生命是什么
136 第48期 未来脑世界 137
互联网进化论 全球脑的量子跃迁
138
脑的进化
139
第49期 革
149
市场的力量
150 第55期 读书人的新活法 151
忏悔录 屠猫记

《无声告白》中身份认同危机与代际关系

《无声告白》中身份认同危机与代际关系

《无声告白》中身份认同危机与代际关系1. 引言1.1 身份认同危机的定义身份认同危机指的是一个人在认同自己的身份、角色、价值观和文化背景时出现的困惑和不确定感。

这种危机通常出现在个体面临重要决策、生活转折或者社会变革时,可能导致情感上的困扰和心理上的不安。

身份认同危机常常是由于个体对自己的价值观、角色定位和社会期望之间出现冲突而引发的,需要通过思考、探索和接受来应对和解决。

在当代社会,身份认同危机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在面对多样性、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挑战时,人们更容易陷入对自我认同的迷茫和困扰之中。

对身份认同危机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帮助个体更好地认识自己、接受自己,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和方向。

1.2 代际关系的重要性代际关系的重要性在人类社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代际关系指的是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这种关系不仅仅是家庭内部的亲子、祖父母等关系,还包括社会中的师生、老师、同事等各种关系。

代际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对于个体的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和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在家庭中,代际关系对于家庭氛围、家庭教育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都具有重要影响。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际关系决定了子女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方式,影响着子女的身份认同和人格发展。

祖父母与孙子女之间的代际关系也承担着传承家族文化和价值观的责任。

在社会中,不同代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是社会发展的关键。

年长者可以传授经验和知识给年轻一代,年轻一代则可以带来新的想法和技术,促进社会的创新和进步。

跨代沟通和合作也有助于建立社会和谐和减少代沟的出现。

代际关系的重要性体现在家庭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它是传承文化、促进发展、增进情感联系的纽带,对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稳定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正文2.1 主人公的身份认同危机在《无声告白》中,主人公面临着严重的身份认同危机。

主人公经历了种种挫折和困惑,无法确定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

他常常感到迷茫和孤独,无法找到自己的存在意义。

2024盐城市滨海县滨海港镇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真题汇总

2024盐城市滨海县滨海港镇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真题汇总

2024盐城市滨海县滨海港镇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真题汇总(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居民的参与率低,服务对象的依赖性强,主要是()模式的不足。

A.社会行动B.社会策划C.地区发展D.社区照顾【答案】:B2.“社会工作价值观”是()。

A.个人价值的集中体现B.社会工作实践的灵魂C.社会工作实践的方法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答案】:B3.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向企业开展定向募款的过程中,需要清楚企业捐款的内在动机,下列企业管理者的捐款动机中,属于追求“公共关系”效果的是()A.捐款可以提高企业的美誉度B.捐款可带来良好的自我感受C.捐款可为企业巩固原有客户D.捐款可以提升员工的责任感第1 页【答案】:A4.社区综合用房应不少于()平方米,同时,社区建立党群服务站,小区建立党群之家或党群服务室,设施良好,管理规范。

A.200B.300C.400D.500【答案】:D5.社会工作者小黄在一次会谈中了解到服务对象小王有暴力伤害室友的想法,但小王要小黄替他保密,小黄心里很矛盾,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小黄应当优先遵循的伦理原则是:A.差别平等原则B.生命质量原则C.保护生命原则D.隐私保密原则【答案】:C6.()是社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邻里互助、自我服务的重要体现。

A.社区党组织建设B.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C.社会组织队伍建设D.社区干部队伍建设【答案】:B7.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立足社区需求,以“用大爱守护身心健康”为主题,联系医院为社区内的居民、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做了一场健康宣讲,取得了良好效果,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与医院合作的服务内容属于()。

A.企业社会工作领域第2 页B.学校社会工作领域C.社区社会工作领域D.家庭社会工作领域【答案】:C8.城乡低保实行分类施保、差额补助,对重点对象在差额补助的基础上按保障标准的一定比例上浮,补差额计算公式为()。

《正视发展挑战》PPT优质教学课件

《正视发展挑战》PPT优质教学课件
设立人口日有何意义? 以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
01 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思考:漫画反映了 什么问题?
1、人口问题已 经成为一个日益严 峻的全球性问题, 成为人类社会面临 的重大挑战之一。
2、我国人口状况新的特点:
总人口增速趋缓
2、我国人口状况新的特点:
2015-2019年我国总和生育率统计
时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总和生育率 1.67% 1.7% 1.68% 1.52% 1.5%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目录
01 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02 资源环境面临危机 03 课堂小结 04 随堂练习
自主学习
1. 如何正确认识我国人口问题(新特点)? 2. 我国的人口政策及调整变化? 3. 我国资源的现状、危害及反思? 4. 我国环境的现状、危害及反思? 5.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本质及应对。
(1)我国环境现状
(2)影响(危害)
总体上:紧缺!严峻!
(3)反思 ①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②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 我毁灭。
4、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本质及反思
1.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 问题,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解决。 2.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 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区10个,建设各类主题生态绿道334公里,良好生态环境奠定生态经济基础。
B 实现“生态美、百姓富”蕴含的发展道理是( )
①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②实现创新驱动,提高区域经济的科技含量
③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④发挥规模经济效益,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章节题库(家庭)【圣才出品】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章节题库(家庭)【圣才出品】

第九章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一、选择题在对家庭进行分类时,一般按美国社会学家默多克提出的家庭类型概念,将家庭分为核心家庭、家庭和家庭。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研)【答案】主干;联合。

二、概念题1.主干家庭(人大2007年研;中山大学2007年研)答:家庭作为生活实体,其定义可以概括为:实体婚姻+孩子+生活共同体。

主干家庭是美国社会学家默多克在1949年提出的一套划分家庭类型的概念,是指父母(或一方)与一对已婚子女(或者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生活的家庭类型。

2.性社会学(中财2011年研)答:性社会学是社会学与性学的交叉学科,是社会学在性现象这个特殊领域中的运用。

性社会学有两个研究角度:①探索人类种种性现象中所包含着的、所反映着的各种社会因素;②研究人类性现象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作用和运行机制。

性社会学的最基本命题是:人类的所有性行为,无论多么奇特和罕见,与人类的其他任何社会行为一样,并不是“生物本能”,而是人所处的社会使然。

3.性别角色(人大2006年研)答:性别角色概念来源于社会学中的社会角色理论。

它是指社会针对具有不同生物性别的人所制定的、足以确定其身份与地位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的模式。

它是社会赋予女人或男人的不同的行为期望与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与作为女性或作为男性相联系的一整套规范系统和机制,使得个人在其中习得“男”或“女”的性别身份和性别特征,接受性别规训,表现出与社会规范要求相一致的男性或女性的性别特征。

三、简答题1.男性与女性的差别除了生理的构造外,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答:男性与女性的差别除了生理的构造外,是后天的。

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差异社会学家认为,“心理差异是指人们的行为、脑力和个性的差异。

”科学家采用跨文化观察的方法收集的大量资料表明:①女孩比男孩更多愁善感,更愿寻求他人的帮助,而且女孩相对更具有养育和忍受的天性;②男孩子比女孩子敢出风头,争强好胜,容易产生侵犯行为。

21527769

21527769
特 色, 但他的重心从来没有落在关于社会时代 的宏大叙 事上 面, 他反复关 注和陈述 的, 恰恰是在 鲜明的 时代坐标 系 中的 人 的情感状态 、 心灵状 态和伦理需要 。
者 。作 为剧 中的主人公 , 牛红梅一次被强暴 , 两次 被抛弃 , 三 次流产 , 以说经历 了一个年轻女人所有 的厄运 。 可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 画廊 中不多见的姐姐形 象 , 牛红梅 塑 造得非常成 功。值得重视 的是 , 作者并没有将她塑造成一个 完美的家庭伦理形 象。她 的家 庭伦理 意识实 际上也 是在成 长, 或者说 , 是在受伤 害的过程 中唤醒的。最初 , 她像剧 中大 多数人 一样 , 都是社会性大 于家庭 性 的人 物 , 因为她 也是一 个 过度 意识形态化 的社会 的产物 。然 而 , 正是因为父亲 的失
踪多年 的父 亲留下的一本有三 千元存 款的存折 , 他从母亲 那
《 耳光响亮》 一个 很 容 易让人 理 解 为宏 大叙 事 的 开 有 头, 那就是 17 9 6年 9月举 国人 民参加 的领袖 逝世 的追 悼 会
场面 。但是 , 作者 以此 为开头并 不是为 了陈述 民族命 运 , 而
踪, 母亲的改嫁 , 自己的被强暴 和被抛弃 , 当她 以一 己之身担
当了女儿 、 姐姐 、 恋人 、 子 、 妻 母亲多种角色之后 , 那潜 伏在她 内心深处 的家庭伦理 本能才逐 渐显露 。这 种家 庭伦理 本能 深刻地潜伏在她对生养 一个孩 子 的渴 望上 。这 种渴望 是如 此强烈 , 以致她 可以置社 会习俗 、 婚姻制度于不顾 。确 实 , 牛 红梅这个姐姐形象是非 常罕见 的。这是一 个饱 受伤 害的当 代女性形象 , 对她 的伤 害本质上折 射了中国当代 家庭 伦理的 崩溃和缺失 , 而她对 家庭伦理 的超越 社会 习俗 的渴 望 , 恰 恰 深刻地反映 了家庭伦理意识在人类心灵深处的存在。 在《 耳光响亮》 里有一个很 感人 的情节 : 无知 、 倔强 的牛 青松在接受 了少 管所 两年教养 之后 回到家庭 , 无法被社 会接 纳, 走投无路几乎又要 回到犯罪 的道路 。这时候他发 现了失

婚姻家庭咨询考试

婚姻家庭咨询考试

选择题
婚姻家庭咨询的核心目标是:
A. 解决家庭的经济问题
B. 协助家庭解决各种困难问题,发挥正常、积极的家庭功能(正确答案)
C. 提高家庭成员的学历水平
D. 改变家庭成员的性格
下列哪项不属于家庭的基本职能?
A. 繁育后代,保持种族的延续
B. 供养老幼,保持人类的生存
C. 合食共饮,保持快乐的生活(正确答案)
D. 培育后代,保持社会的发展
在婚姻介绍中,哪种行为属于不守信用?
A. 大型联谊会
B. 一对一多次见面选择
C. 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
D. 婚托(正确答案)
亲子关系的特点不包括:
A. 不可替代性
B. 持久性
C. 可选择性(正确答案)
D. 不平等性
下列哪项是爱情的特点之一?
A. 自私性
B. 低级性
C. 利他(正确答案)
D. 短暂性
家庭教育对下列哪类人的影响最直接?
A. 父母
B. 儿童(正确答案)
C. 邻居
D. 宠物
婚姻家庭关系的否定带来的不良影响不包括:
A. 家庭的价值在下降,伤害着个人也影响着社会的安定
B. 婚姻中出现的闪婚、周末婚姻等,是后现代社会推崇的婚姻形式(正确答案)
C. 离婚率不断上升,儿童成为破碎家庭的牺牲品
D. 同居文化盛行,削弱了婚姻制度
下列哪项不是同辈姻亲间矛盾的起因?
A. 经济上的竞争
B. 个人性格不一样(正确答案)
C. 不同角色定位与角色期望的矛盾
D. 戒备及攀比心理
婚姻家庭咨询师的工作主要是通过什么建设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A. 和谐个人
B. 和谐社区
C. 和谐城市
D. 和谐家庭(正确答案)。

《欲望的演化:人类的择偶策略》笔记

《欲望的演化:人类的择偶策略》笔记

《欲望的演化:人类的择偶策略》读书随笔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择偶策略的基本概念 (4)1.3 本书结构概述 (5)二、人类择偶策略的生物学基础 (6)2.1 性选择与择偶策略 (7)2.2 遗传学视角下的择偶策略 (9)2.3 行为学视角下的择偶策略 (10)三、择偶策略的演变过程 (12)3.1 早期人类的择偶策略 (13)3.2 文化因素对择偶策略的影响 (14)3.3 当代社会的择偶策略变迁 (16)四、择偶策略的个体差异 (17)4.1 性别差异与择偶策略 (18)4.2 年龄、教育程度与择偶策略 (19)4.3 生活经历与择偶策略 (20)五、择偶策略的优化与调整 (22)5.1 择偶策略的适应性与进化 (23)5.2 社会环境变化对择偶策略的影响 (25)5.3 个体在择偶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与调整 (26)六、择偶策略与婚姻关系的和谐 (28)6.1 选择性伴侣的心理机制 (29)6.2 婚姻中的沟通与协作 (30)6.3 婚姻冲突与解决策略 (31)七、结论与展望 (32)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33)7.2 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35)7.3 对人类择偶行为的反思与展望 (36)一、内容概要《欲望的演化:人类的择偶策略》是一本关于人类择偶行为的心理学研究著作,作者通过对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择偶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人类择偶策略的演化过程及其背后的心理机制。

本书从生物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多个角度出发,分析了人类在追求配偶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特点,以及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

作者从生物学的角度探讨了人类择偶策略的起源,通过对人类基因的研究,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应环境的择偶策略。

这套策略不仅包括对异性外貌的偏好,还包括对健康、生育能力等生物因素的考虑。

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人类择偶行为的基石。

作者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人类择偶策略的社会化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择偶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

“中国式逼婚”现象的缘由探究基于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的解读与思考

“中国式逼婚”现象的缘由探究基于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的解读与思考

谢谢观看
其次,费孝通在书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揭 示了中国社会的道德体系和价值追求。此外,他还对中国的权力结构进行了分析, 指出了传统社会中的权力运作方式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三、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现 实的贡献
费孝通与《乡土中国》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现实的贡献是多方面的。首先, 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中国农村社会的关键视角。在当今中国社会,农村仍 然占据着半壁江山,因此,深入了解农村社会对于把握整个中国社会具有重要意 义。《乡土中国》通过对农村社会的深入剖析,为我们理解中国社会的基层结构、 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提供了重要参照。
其次,费孝通先生强调了中国社会的等级性和差序性。他认为,中国社会是 一个等级性的社会,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权力取决于他们的出身和背景。同时, 中国社会的差序性表现为人们在交往中注重亲疏、远近、内外等关系,这种关系 往往会影响到社会公正和个人权利的实现。
最后,费孝通先生强调了中国社会的传统性和现代性的并存。他认为,中国 社会虽然经历了现代化的进程,但是其传统性仍然根深蒂固。这种传统性和现代 性的并存,使得中国社会具有了复杂性和多样性。
一、乡土社会与家庭观念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中深入剖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本质。他指出, 中国的社会结构以家庭为中心,家庭是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和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拥有绝对的权威,这种权威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子女的 关心和爱护,但同时也体现了传统的家庭观念。
在传统的家庭观念中,结婚和生育被视为每个家庭成员的使命和责任。对于 父母来说,子女的婚姻和生育不仅是他们自身的责任,也是他们对于祖先和神灵 的义务。因此,当子女达到适婚年龄却尚未结婚时,父母会感到极大的压力和焦 虑,这种压力最终表现为“中国式逼婚”。

中国家庭的轮回链条

中国家庭的轮回链条

中国家庭的轮回链条
中国家庭的轮回链条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概念,它涉及到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关系、权力、文化和社会背景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中国家庭轮回链条的一些理解:
1. 情感链条: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是家庭轮回链条的核心。

父母对子女的爱、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夫妻之间的恩爱等情感联系构成了家庭的情感基础。

这种情感联系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支持、理解和关心的源泉,也是家庭稳定和和谐的重要因素。

2. 权力链条:在家庭中,权力关系也是不可避免的。

父母通常拥有更多的权力和影响力,而子女则相对处于弱势地位。

这种权力关系在家庭决策、教育、经济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然而,过度的权力控制可能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破坏家庭的和谐。

3. 文化链条:中国家庭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行为方式往往受到文化背景的制约。

例如,尊老爱幼、孝顺父母等传统观念在家庭中具有重要地位。

同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家庭文化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影响着家庭成员之间的相处方式和情感表达。

4. 社会背景链条: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背景的影响。

社会的变迁、经济发展、政策调整等因素都会对家庭产生影响。

例如,随
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家庭从农村迁移到城市,这导致了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综上所述,中国家庭的轮回链条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概念,它涉及到情感、权力、文化和社会背景等多个方面。

理解并关注这些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家庭的运作机制和特点,从而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提供有益的参考。

催婚:现代社会家庭再生产的困境及其代际冲突

催婚:现代社会家庭再生产的困境及其代际冲突

催婚:现代社会家庭再生产的困境及其代际冲突随着现代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家庭再生产逐渐成为一个困境,引发了代际冲突。

这一问题在催婚现象中尤为突出。

本文将探讨催婚现象与现代社会家庭再生产困境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家庭再生产的概念。

家庭再生产是指维持家庭连续性的过程,包括婚姻、生育和家庭成员关系的再生产。

在传统社会中,家庭再生产被视为家庭使命的一部分,婚姻和生育是家庭维系和传承的重要方式。

随着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家庭再生产的途径也发生了改变。

催婚现象是指家庭、亲戚或社会对年龄适婚女性进行压力和催促婚姻的行为。

催婚现象在传统社会中是常见的,但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存在,甚至更加普遍。

这与传统的家庭再生产观念的改变有关。

现代社会对家庭再生产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要求。

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和经济独立能力的增强,女性对婚姻和生育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许多女性更关注事业发展和个人自由,而不是传统的家庭使命。

这使得一些女性并不急于结婚,或者选择晚婚。

这种观念与传统的家庭再生产观念产生了冲突。

家庭和社会之间的期望差异导致了催婚现象的产生。

现代社会的经济压力也对家庭再生产产生了负面影响。

高房价、高物价和就业竞争使得很多年轻人难以负担婚礼和养家的费用。

这使得一些年轻人推迟结婚或选择不结婚。

家庭和社会的期望仍然是年轻人应该尽早结婚并繁衍后代。

这种经济压力和家庭期望之间的矛盾也导致了代际冲突。

社会和家庭亲戚关系的变化也加剧了家庭再生产困境和代际冲突。

在传统社会中,亲戚和社会对个体的压力和期望更为明显,婚姻和生育被视为家族和社会的责任。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家族和社会关系的网络变得越来越宽松,个人的选择和自由受到更多的重视。

亲戚和社会对个体的期望和压力减少,但仍然存在。

这种变化加剧了家庭再生产困境和代际冲突。

催婚现象的产生源于现代社会家庭再生产困境和代际冲突。

家庭再生产观念的改变、经济压力和家庭亲戚关系的变化都对催婚现象起到了推动作用。

“逆反哺”与子代“三孩”生育意愿研究——基于CFPS的实证分析

“逆反哺”与子代“三孩”生育意愿研究——基于CFPS的实证分析

2024年第1期(总第202期)㊀㊀㊀㊀㊀㊀黑龙江社会科学SocialSciencesInHeilongjiang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No.1ꎬ2024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SN.202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逆反哺 与子代 三孩 生育意愿研究基于CFPS的实证分析邓永辉ꎬ刘㊀慧(哈尔滨商业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ꎬ哈尔滨150028)摘㊀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ꎬ隐匿于这一特征下的新生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老化矛盾和弊端日益显现ꎮ在人口出生率走低与人口老龄化并存的严峻形势下ꎬ提升人们的生育意愿是扩大新生人口规模和化解人口结构老化矛盾的关键ꎮ随着社会的发展ꎬ传统的 抚育 赡养 模式逐渐被打破ꎬ更多以 逆反哺 形式呈现ꎮ基于 三孩 政策研究父母 逆反哺 对子代 三孩 生育意愿的影响ꎬ可以发现:与经济支持形式的 逆反哺 相比ꎬ帮助子代料理家务或看孩子形式的 逆反哺 易于提高子代的 三孩 生育意愿ꎻ个体特征如年龄㊁性别等也会影响主观生育意愿ꎮ因此ꎬ需要从家庭㊁社会和文化三个层面采取具体措施ꎬ以应对婴幼儿照料难题并提升人们的生育意愿ꎮ关键词: 逆反哺 ꎻ 三孩 生育意愿ꎻ婴幼儿照料中图分类号:C923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7-4937(2024)01-0024-08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新就业形态中劳动基准保障的实现路径研究 (21JYE403)作者简介:邓永辉ꎬ1973年生ꎬ哈尔滨商业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ꎻ刘慧ꎬ2000年生ꎬ哈尔滨商业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ꎮ㊀㊀一㊁问题的提出人口发展关乎国家大计ꎬ人口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国家未来发展水平ꎮ近年来ꎬ我国新出生人口数量减少ꎬ增速放缓ꎬ人口老龄化增速快且未来一段时间内老年人口数量只增不减的趋势与其并存ꎬ呈现出 高龄少子 的特征ꎬ人口红利逐渐消失ꎮ我国生育政策历经了 计划生育㊁只生一个好 单独二孩 全面二孩 三孩 四次改革ꎮ20世纪计划生育政策为限制性政策ꎬ而之后实施的 单独二孩 和 全面二孩 政策皆以倡导和鼓励为主ꎬ放松了生育数量的限制ꎬ尽管该项政策实施后出生人口有小幅回升ꎬ提升了人口平均出生率ꎬ但政策实施效果未达到 预期 目标[1]ꎮ为促进人口均衡ꎬ2021年生育政策调整为 三孩 政策ꎬ有数据显示ꎬ2021年新出生人口为1062万ꎬ较2020年有所下降ꎬ总和生育率低于2.1的世代更替水平ꎬ甚至2022年出现人口负增长ꎮ短时间内ꎬ低生育率有利于缓解我国人口与环境资源等之间的矛盾ꎬ但长期来看ꎬ过低的生育率导致的新生人口少裹挟着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ꎬ如不加以调控ꎬ我国将会面临极高的 低生育陷阱 风险ꎬ进而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产生不良影响ꎮ因此ꎬ生育率低不仅是国家发展关心之要切ꎬ更是当下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ꎮ2021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ꎬ出台了 三孩 政策及相关配套措施ꎬ显现出国家推动人口均衡㊁应对少子老龄化的积极态度ꎻ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优化人口发展战略ꎬ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ꎬ降低生育㊁养育㊁教育成本 ꎬ这表明党和国家在提高生育率和扩大育龄群体生育行为方面的坚定决心ꎮ生育率这一数据具体表现在个体的生育行为上ꎬ个体的生育意愿越高和生育行为越多ꎬ生育率提高的可能性就越大ꎮ个人生育意愿常会受到经济㊁社会㊁文化等因素的影响ꎬ越来越多的育龄群体由于工作压力42大[2]㊁房价高[3]㊁经济负担重[4]㊁儿童照料欠缺等现实困境而降低生育意愿ꎬ减少 三孩 生育行为[5]ꎮ与此同时ꎬ家庭层面的家庭关系以及家庭互动模式等也会改变子辈的生育意愿ꎬ正如父母给予子代支持且达到一定量时会显著增加子代生育意愿[6]ꎬ也有学者认为祖辈的儿童照料支持既不能有效提升子代生育意愿ꎬ也无法促进一些有再生育意愿却因没时间精力而不生的妈妈做出生育决策[7]ꎮ父母以经济帮助和时间照料为表现形式支持改变了传统的 抚育 赡养 模式[8]ꎬ更多呈现出 逆反哺 的特征[9]ꎮ以往研究着重于祖辈支持对子代生育意愿的研究ꎬ而没有仔细探究何种形式的 逆反哺 与子代 三孩 生育意愿之间的关系ꎮ那么ꎬ父母 逆反哺 对子代 三孩 生育意愿有什么影响呢?除此之外ꎬ还有什么因素影响 三孩 生育意愿呢?探究以上问题ꎬ不仅能够认识 逆反哺 与子代 三孩 生育意愿之间的关系ꎬ同时还可为国家未来生育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ꎮ㊀㊀二、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一)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生育意愿是生育研究的重要领域[10]ꎬ1936年美国学者乔治 盖洛普在一项民意调查中首次使用 理想子代数 这个概念ꎬ这标志着生育意愿进入了生育研究的视野[11]ꎮ生育意愿是个人关于生育的想法ꎬ一定意义上表现出个体的生育期望和生育理想数量ꎬ往往生育意愿不等同于生育行为ꎬ但可以作为生育行为的观测值ꎮ基于结构主义视角ꎬ分析社会经济㊁文化等宏观因素对个人 三孩 生育意愿的影响ꎻ基于微观视角ꎬ分析个体的年龄[12]㊁性别[13]㊁受教育水平[14]㊁健康和家庭的结构等微观因素对个人 三孩 生育意愿的影响[15]ꎮ在社会经济层面ꎬ经济负担重㊁养育成本高等经济因素成为影响生育意愿最重要的因素[16]ꎬ如收入水平对子代生育意愿的影响主要体现为 收入效应 和 替代效应 [17]ꎬ有学者认为收入水平提高会降低生育意愿ꎬ而王晓娟等则认为收入水平提高会带来生育意愿的提高[18]ꎬ也有研究表明收入水平与生育意愿呈 U 型曲线关系ꎮ在文化层面ꎬ内嵌于生育政策背后的生育文化和价值规范也是导致中国女性生育意愿显著降低的重要原因[19]ꎮ在年龄层面ꎬ特斯塔基于奥地利数据调查发现女性年轻时生育意愿比较高ꎬ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降低[20]ꎮ邢采等认为当个人主观感觉最佳生育年龄受到生育政策限制时会刺激其生育意愿ꎬ即生育意愿将会增加[21]ꎮ在性别层面ꎬ女性是生育意愿抉择和生育行为的直接承担者[22]ꎬ女性赋权假说认为女性受教育水平提高ꎬ劳动参与率也得到提高以及包括生育意愿在内的思想观念发生转变ꎬ她们会在 成本最小化㊁效益最大化 理性思想的指导下权衡 工作 家庭 之间的冲突㊁经济和时间成本的约束后会减少 三孩 生育意愿[23]ꎮ在受教育水平层面ꎬ有研究证明:多数个体受教育水平提高会通过初婚推迟而降低生育意愿[23]ꎮ在健康层面ꎬ程雅馨等通过马尔可夫模型分析并推测出女性身体健康是影响生育意愿的最重要因素[24]ꎬ足以说明身体健康状况已成为育龄群体在产生生育意愿和做出生育行为时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ꎮ在家庭层面ꎬ父母的生育数量会影响下一代的生育意愿ꎬ年轻一代的低生育意愿是其在儿童数量减少环境中的社会化结果[25]ꎮ(二) 逆反哺 与生育意愿的作用机理在参考车茂娟等研究的基础上ꎬ将 逆反哺 界定为家庭中父母为子代提供经济支持或隔代照料孙辈[9]ꎮ父母为子辈㊁孙辈提供 逆反哺 可能基于利他动机和交换动机[26]ꎬ这两种动机的相互交织有利于实现家庭效用的最大化ꎮ一方面ꎬ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ꎬ父母给予子代经济支持是以子代履行赡养责任为动机[27]ꎻ另一方面ꎬ传统文化夹带的 家本位 思想加强了祖辈无偿照料孙辈的责任[28]ꎬ也有部分父母因渴望子代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而帮助子代看孩子[29]ꎮ子女面临着较大的生活压力ꎬ父母可能基于利他主义提供 逆反哺 ꎮ已有研究认为ꎬ以代际支持为特征的 逆反哺 对女性生育意愿影响显著ꎬ张孝栋等认为当前 三孩 政策背景下家庭父母的代际支持在子代生育意愿中的作用显得更重要[30]ꎬ这与麻宝斌等人的研究结论一致ꎬ但麻宝斌等人发现代际支持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性ꎬ52代际支持对女性的生育意愿影响高于男性[31]ꎮ基于以上分析ꎬ提出以下假设:H1:父母给予子代经济支持ꎬ子代 三孩 生育意愿越高ꎮH2:父母对孙辈提供隔代照料ꎬ子代 三孩 生育意愿越高ꎮ㊀㊀三、数据介绍及模型设定(一)数据来源数据来源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FamilyPanelStudies)ꎬ该调查由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ISSS)实施ꎬ旨在通过跟踪收集个体㊁家庭㊁社区三个维度的数据ꎬ切实反映中国社会㊁经济㊁人口㊁教育和健康的变迁ꎬ涵盖25个省(市)份ꎬ数据全面㊁代表性强ꎮ选用该数据研究 逆反哺 与子代生育意愿的原因主要是:数据库包含的子代生育意愿㊁子代个体特征以及父母是否给予经济支持和隔代照料等内容ꎬ与研究主题部分契合ꎮ本文选取CFPS2018年数据ꎬ对18~49岁适婚育子代的生育意愿数据即个人库中的期望孩子数进行筛选ꎬ并与代表 逆反哺 变量的 与子代及父母关系 部分中的指标进行匹配ꎬ采用Winsorize对个别数据作上下1%分位的缩尾处理ꎬ以剔除极端值对研究的影响ꎬ并在剔除缺失值㊁不适用值后最终得到7887份数据ꎮ(二)变量说明被解释变量ꎮ 三孩 生育意愿:生育意愿与未来子代的期望数量有关联ꎬ所以以CFPS2018个人库中的 期望子代数 作为变量指标ꎬ由于研究对象为 三孩 生育意愿ꎬ因此ꎬ存在两种选择:有 三孩 生育意愿㊁无 三孩 生育意愿ꎬ所以ꎬ对 期望子代数 采取二值虚拟变量的方法进行赋值ꎬ对期望子代数量小于3的赋值为0ꎬ即无 三孩 生育意愿ꎻ对期望子代数大于等于3的赋值为1ꎬ即有 三孩 生育意愿ꎮ从下页表1可知ꎬ子代 三孩 生育意愿的平均值仅为0.083ꎬ说明在现有条件下ꎬ子代 三孩 生育意愿非常低ꎮ核心解释变量ꎮ 逆反哺 主要是指家中父母对子代提供经济支持或帮助子代料理家务㊁看孩子ꎬ父母其中一方或双方为子代提供以上其中一种都视为 逆反哺 ꎮ与上述被解释变量相同ꎬ选取个人库中 与子代及父母的关系 部分 父亲/母亲是否为您提供经济帮助 和 父亲/母亲是否为您料理家务或照看孩子 问题ꎬ若回答为是ꎬ视为父母逆向反哺子代且赋值为1ꎬ否则赋值为0ꎮ从变量的两个指标的平均值来看ꎬ父母为子代料理家务或看孩子的时间照料的均值要高于为子代提供经济支持ꎬ在利他动机和交换动机作用下父母对子代可能存在 金钱 时间 机制[32]ꎮ控制变量ꎮ在借鉴以往研究的基础上ꎬ将性别㊁健康状况㊁受教育水平㊁经济收入水平和地区等作为控制变量ꎮ其中ꎬ在性别变量中将女性赋值为0ꎬ男性赋值为1ꎬ该样本中男性数量稍多于女性ꎻ健康状况按照不健康㊁一般㊁比较健康㊁很健康和非常健康顺序赋值ꎬ该样本中个体的健康状况多处于中等水平ꎻ受教育水平按照文盲/没有上过学㊁小学㊁初中㊁高中/中专/技校/职高㊁大专及本科㊁硕士及以上依次赋值ꎬ样本中的文化水平多在初中及以上ꎻ经济收入水平选取CFPS2018数据库个人问卷部分 主观态度 中的 您的收入在本地 作为变量指标ꎬ并以很低㊁较低㊁中等㊁较高和很高依次赋值ꎬ样本中个体的收入水平多处于中等程度ꎻ地区借鉴统计局的划分标准进行界定ꎬ并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东北地区㊁西部地区㊁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并且赋值ꎬ具体说明见下页表1ꎮ(三)模型设定子代的 三孩 生育意愿存在两种状态:一是有 三孩 生育意愿ꎻ二是没有 三孩 生育意愿ꎮ因此子代 三孩 生育意愿问题符合离散选择模型中的二元选择模型ꎬ故采用Logit模型进行基准回归分析ꎬ并将公式设定为:Willingnessi=α+β1Ecoi+β2Carei+β3Xi+εi其中ꎬWillingness代表子代 三孩 生育意愿ꎬα表示常数项ꎬEco表示父母为子代提供经济支持ꎬCare是父母为子代料理家务或看孩子ꎬX为性别㊁年龄㊁受教育水平等控制变量ꎬi表示受访者个人ꎬε代表误差项ꎬβ1㊁β2㊁β3分别表示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系数ꎬβ的正负和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㊁控制变量之间的正反关系相关ꎮ62㊀表1变量说明表变㊀㊀量变量名称变量说明ObsMeanStd.Dev.MinMax 三孩 生育意愿Willingness无=0ꎬ有=178870.0830.27601父母为子代提供经济支持Eco无=0ꎬ有=178870.2280.41901父母为子代提供经济支持的额度(取对数)lnEco无=0ꎬ有则取对数17956.2461.309011.513父母为子代料理家务或照看孩子Care无=0ꎬ有=178870.4290.49501父母为子代料理家务或看孩子的频率(取对数)lnCare-p无=0ꎬ几个月1天1 2 3 4 5 6几乎每天33841.5540.43401.792性别Gender女=0ꎬ男=178870.5230.49901健康状况Health不健康1 2 3 4 5非常健康78873.3391.06415受教育水平Education文盲/没有上过学1 2 3 4 5 6硕士及以上78873.3711.2716自评经济收入水平Income很低1 2 3 4 5很高78873.1030.79815地区Registration东北地区=1ꎬ西部地区=2ꎬ中部地区=3ꎬ东部地区=478872.7901.02014㊀㊀四、实证分析(一)基准回归分析下页表2展示了父母 逆反哺 和子代个体特征对子代 三孩 生育意愿影响的回归结果ꎮ前两列为不考虑控制变量的条件下ꎬ父母只为子代提供一种形式的 逆反哺 时对子代 三孩 生育意愿的影响ꎮ父母为子代提供经济支持和家庭照料或看孩子分别在5%和10%的水平上呈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ꎬ这表明父母为子代提供经济支持不足以提高子代生育意愿ꎬ而提供料理家务或看孩子的非物质性支持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子代的 三孩 生育意愿ꎬ拒绝了H1并验证了H2ꎬ这不同于大多数学者研究得出的结论ꎬ可能与子代的 三孩 生育意愿更多依赖于孩子照料因素有关ꎬ突出我国婴幼儿照料服务不足的短板ꎬ据此可以推测出:我国婴幼儿照料服务增加将会提升子代的 三孩 生育意愿ꎬ这在发达国家有所体现ꎮ列(3)为不加入父母 逆反哺 的因素下ꎬ子代的个体特征对 三孩 生育意愿的影响ꎬ结果显示:子代自身的年龄㊁性别与 三孩 生育意愿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ꎻ受教育水平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ꎻ自评经济收入水平和健康状况呈正相关ꎬ但未通过统计性检验ꎮ这说明ꎬ年龄较大的子代和男性的 三孩 生育意愿高于年轻的子代和女性ꎬ受教育水平低的子代的生育意愿较受教育水平高的子代高ꎬ可能的原因有:年龄较大的子代相比较年龄小的子代事业已处于成熟期ꎬ重心逐渐转移至家庭ꎬ而年龄小的子代正处于收入积累期和职业晋升期ꎬ会降低其 三孩 生育意愿ꎻ男性在生育过程中承担的责任少于女性ꎬ同时他们也肩负着家族 传宗接代 的使命ꎬ而女性在生育和养育过程中承担着较多的责任ꎬ同时职业女性会面临着 工作 家庭 的冲突ꎻ工业文明时代下ꎬ子代在受教育过程中思想观念等主观意识易发生转变ꎬ他们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提升㊁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而非生育和养育方面ꎬ所以会主动削弱生育意愿ꎮ列(4)㊁列(5)和列(6)为父母只为子代提供一种形式的 逆反哺 和父母为子代提供两种形式的 逆反哺 且加入控制变量时对子代 三孩 生育意愿的影响ꎬ回归结果显示经济支持仍不显著ꎬ父母为子代料理家务或看孩子对子代72三孩 生育意愿影响的显著性增强ꎬ其余控制变量对生育意愿的影响与上述分析基本一致ꎮ㊀表2基准回归分析表(1)Willingness(2)Willingness(3)Willingness(4)Willingness(5)Willingness(6)WillingnessEco-0.246∗∗0.1020.068(0.103)(0.112)(0.113)Care0.155∗0.215∗∗0.208∗∗(0.082)(0.090)(0.090)Age0.019∗∗∗0.021∗∗∗0.020∗∗∗0.021∗∗∗(0.006)(0.006)(0.006)(0.006)Gender0.302∗∗∗0.298∗∗∗0.240∗∗∗0.240∗∗∗(0.086)(0.086)(0.090)(0.090)Health0.0080.0090.0090.009(0.038)(0.038)(0.038)(0.038)Education-0.599∗∗∗-0.600∗∗∗-0.604∗∗∗-0.605∗∗∗(0.043)(0.043)(0.043)(0.043)Income0.0770.0700.0620.059(0.049)(0.049)(0.049)(0.050)Registration0.293∗∗∗0.297∗∗∗0.295∗∗∗0.297∗∗∗(0.045)(0.045)(0.045)(0.045)_cons-2.347∗∗∗-2.467∗∗∗-2.489∗∗∗-2.538∗∗∗-2.531∗∗∗-2.562∗∗∗(0.045)(0.056)(0.369)(0.373)(0.370)(0.374)N788778877887788778877887R20.00130.00080.09410.09420.09530.0954㊀㊀注:Standarderrorsinparenthesesꎬ∗p<0.1ꎬ∗∗p<0.05ꎬ∗∗∗p<0.01ꎬ下同㊀㊀(二)异质性分析从上述基准回归分析中可知ꎬ子代 三孩 生育意愿是多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ꎬ不同因素对子代 三孩 生育意愿的影响不同ꎬ同一因素对不同群体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同的ꎮ人们的 三孩 生育意愿之所以不同ꎬ是因为其思维意识会受到来自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和家庭小环境的影响ꎮ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地区的人们对于 三孩 生育意愿的态度不同ꎬ因此ꎬ选取年龄和地区两个变量进行异质性分析ꎬ年龄段以医学意义上最佳生育年龄30岁及以下和30岁以上进行分析ꎬ地区按照前文划分标准进行分析ꎬ以明确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地区之间的 三孩 生育意愿的差异性ꎮ从下页表3可知ꎬ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地区的子代接受父母提供的经济支持对其 三孩 生育意愿的影响都未通过统计学检验ꎬ但不管在哪个年龄段ꎬ父母给予子代经济支持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子代的 三孩 生育意愿ꎬ只不过影响较小而已ꎬ30岁以上的子代较30岁及以下的子代 三孩 生育意愿更强烈ꎬ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父母逆反哺对子代 三孩 生育意愿的提升作用较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更大ꎮ父母为子代料理家务或看孩子会显著提高30岁以下㊁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子代的生育意愿ꎬ和前文基准回归结果基本一致ꎬ说明孩子无人照料㊁照料难已然成为人们生育意愿降低的主要原因ꎬ若家中父母给予照料ꎬ子代的生育意愿和生育热情将会有所回升ꎬ除此之外ꎬ普惠型托育服务的完善也将会显著提升子代生育意愿ꎻ父母料理家务或看孩子也会一定程度上提升30岁以上和西部地区子代的 三孩 生育82意愿ꎬ但对它的作用不显著ꎻ东北地区的父母为子代料理家务或看孩子却不会提高子代的 三孩 生育意愿ꎬ这就解释了东北地区人口出生率低的现象ꎬ可能与东北地区的发展迟缓㊁人口流失严重有关ꎮ㊀表3异质性分析表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30岁及以下30岁以上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Eco0.0020.062-0.3570.192-0.1330.071(0.183)(0.144)(0.827)(0.169)(0.278)(0.196)Care0.328∗0.070-0.8690.0180.617∗∗∗0.266∗(0.171)(0.109)(0.732)(0.138)(0.219)(0.152)控制变量YesYesYesYesYesYes_cons1.497∗∗∗(0.531)1.786∗∗∗(0.274)-6.424∗∗(2.522)-1.305∗∗(0.537)3.998∗∗∗(0.933)1.652∗∗∗(0.618)N31054782810268017562641R20.06670.06760.13310.10220.07520.1020㊀㊀(三)稳健性检验为进一步检验上述分析ꎬ选取替换核心解释变量的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ꎬ将父母为子代提供经济支持㊁父母为子代料理家务或看孩子替换成父母为子代提供的经济金额和父母为子代料理家务或看孩子频率的对数ꎬ具体见表4ꎮ从表4可知ꎬ对控制变量加以控制后ꎬ父母对子代提供经济支持金额对数与子代 三孩 生育意愿的回归结果基本与基准回归一致ꎬ验证了父母对子代提供经济支持对子代 三孩 生育意愿的作用并不显著ꎬ外在经济支持不足以提高子代的 三孩 生育意愿ꎬ 三孩 生育意愿受多元复杂因素的共同影响ꎮ在不纳入其他因素的情况下ꎬ父母为子代料理家务或看孩子的次数越多ꎬ越容易提高子代的 三孩 生育意愿ꎬ而纳入子代自身特征和父母提供经济支持时会中和仅提供一种形式的 逆反哺 对子代 三孩 生育意愿的影响ꎮ㊀表4稳健性检验表(7)(8)(9)(10)(11)(12)WillingnessWillingnessWillingnessWillingnessWillingnessWillingnesslnEco-0.132∗0.0910.102(0.070)(0.079)(0.101)lnCare0.385∗∗0.234-0.145(0.162)(0.162)(0.293)控制变量YesYesYesYesYesYes_cons-1.780∗∗∗-2.921∗∗∗-2.489∗∗∗-3.681∗∗∗-2.363∗∗∗-3.388∗∗(0.435)(0.267)(0.369)(0.989)(0.605)(1.324)N179533847887179533841024R20.00390.00310.09410.12730.09770.132492㊀㊀五㊁结论与建议利用CFPS2018数据对父母 逆反哺 与子代 三孩 生育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ꎬ得出以下结论:当父母仅为子代提供经济支持形式的 逆反哺 时ꎬ子代的 三孩 生育意愿会显著降低ꎬ而当父母为子代提供料理家务或看孩子形式的 逆反哺 时ꎬ会显著提高子代的 三孩 生育意愿ꎬ子代 三孩 生育意愿会随其频率增加而提高ꎬ但当两种形式的 逆反哺 都提供时ꎬ两种形式的 逆反哺 会中和提供一种形式的 逆反哺 对子代 三孩 生育意愿的作用ꎬ总体来看ꎬ父母 逆反哺 会提高子代的 三孩 生育意愿ꎮ子代个人的年龄㊁性别㊁户口和受教育水平等因素也会显著作用于 三孩 生育意愿ꎬ年龄越大的子代 三孩 生育意愿越强烈ꎬ男性比女性的 三孩 生育意愿强烈ꎬ受教育水平高的子代比受教育水平低的子代 三孩 生育意愿低ꎬ这可能与男性肩负着家族使命㊁女性面临着就业压力和工作的机会成本ꎬ以及子代所受的思想文化熏陶有关ꎮ据此可以看出ꎬ婴幼儿的照料问题是影响子代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ꎬ提高子代 三孩 生育意愿的举措不仅应该着眼于生育环节ꎬ而更应该重视养育这一环节ꎮ由此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ꎬ家庭中父母应给予子代隔代照料帮助ꎮ目前ꎬ我国0~3岁婴幼儿照料支持主要来自于家庭ꎬ若婴幼儿父母均参与劳动市场ꎬ那么祖辈是婴幼儿照料的主要力量ꎮ此时ꎬ祖辈大多已退出劳动市场ꎬ一般以帮助子代照料后代或者颐养晚年为主要目标ꎮ祖辈照料孙辈是积极老龄化的一种途径ꎬ可以提升老年人的自我价值ꎻ对于家庭来说ꎬ祖辈照料孙辈能缓解子代抚养压力ꎬ使其能更好地投入工作ꎬ增加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ꎻ从社会角度来说ꎬ祖辈照料孙辈既能提升当代夫妇的 三孩 生育意愿ꎬ也能将人口老龄化引起的负面影响转化为提高 三孩 生育意愿的积极影响ꎮ因此ꎬ在生育政策中ꎬ可以将祖辈照料纳入考虑范围ꎬ如为提供隔代照料的祖辈按月发放补贴和安排定期免费体检ꎬ为他们提供喘息服务场所ꎬ以提高祖辈在婴幼儿照料支持中的积极性ꎬ进而从家庭角度提升子代的 三孩 生育意愿ꎮ其次ꎬ社区和用人单位给予婴幼儿照料支持ꎮ社区要加快推进普惠型托育服务设施的建设ꎬ为0~3岁婴幼儿提供优质的托育服务资源ꎬ在社区养老模式的基础上增项ꎬ将 一老一小 的养老育幼需求有机结合ꎬ打造社区辅助养老和托育的共同体ꎬ在婴幼儿助餐㊁智力开发㊁医疗保健等方面提供科学指导和专业服务ꎬ减轻 上班族父母 的照料压力ꎮ用人单位可在经济条件支持的情况下设立专门的婴幼儿照料室ꎬ为子代照料婴幼儿提供空间ꎻ同时ꎬ用人单位还可以增设育有两个孩子及以上女性的假期ꎬ以帮助育龄女性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前提下ꎬ平衡好婴幼儿照护与自身职业发展的关系ꎬ实现努力工作和更好生活的双重目标ꎮ最后ꎬ营造关爱女性生育和养育的环境ꎮ认可女性生育和养育行为的家庭价值和社会价值ꎬ理解女性在婴幼儿照料和职业发展中时间和精力的平衡ꎬ提升社会对生育女性的尊重ꎮ女性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在婴幼儿照料中发挥较大作用ꎬ因此应在其生理㊁心理和工作领域给予更多的关注ꎬ如成立专门的育龄女性呵护中心ꎬ对其生理㊁心理和工作方面提供动态健康检查㊁咨询和职业指导ꎻ并以公益宣传片的形式将亲子时光㊁养育愉悦㊁多子女家庭养老分担等场景充分展示ꎬ培育形成女性对生育的憧憬和向往ꎮ促进照料责任承担和工作领域的男女平等ꎬ如在设立男性陪产假㊁育儿假的基础上大力呼吁男性在养育过程的责任分担ꎬ减轻女性的照料压力ꎬ减少乃至消除女性因生育和婴幼儿照料导致的在职场晋升㊁收入增长等方面的差异ꎮ参考文献:[1]㊀陈海龙㊁马长发:«中国 二孩 政策效果及区域异质性研究»ꎬ«人口与发展»2019年第3期ꎬ第67-75页ꎮ[2]㊀BegallKꎬMillsMꎬ TheImpactofSubjectiveWorkControlꎬJobStrainandWork-FamilyConflictonFer ̄tilityIntentions:AEuropeanComparison ꎬEuropeanJournalofPopulationꎬNo.27ꎬ2011ꎬpp.433-456. [3]㊀AtalayKꎬLiAꎬWhelanSꎬ Housingwealthꎬfertilityintentionsandfertility ꎬJournalofHousingEconom ̄icsꎬNo.54ꎬ2021ꎬp.101787.[4]㊀张勇㊁尹秀芳㊁徐玮:«符合 单独二孩 政策城镇居民的生育意愿调查»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03。

陕西省延安市2024年社会工作者国编版重点知识(高分题)(带答案解析)

陕西省延安市2024年社会工作者国编版重点知识(高分题)(带答案解析)

陕西省延安市2024年社会工作者国编版重点知识(高分题)(带答案解析)1、社工单选题(综合能力)(共80题)1. 齐奶奶患有轻度认知障碍症,常常忘记吃饭,有一次还差点走失。

社会工作者小王认为齐奶奶独自在家非常不安全,但是齐奶奶家人白天无法陪护。

从安全防护优先的角度出发,小王应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A.马上将齐奶奶送至社区日间照料中心B.让齐奶奶自己决定是否去社区日间照料中心C.与齐奶奶家人商量,将其送到社区日间照料中心D.邀请齐奶奶参加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健康讲座【答案】A【解析】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保护生命原则高于其他所有伦理原则,社会工作者不仅有义务保护服务对象的生命,也有义务保护其他所有人的生命。

题干中,齐奶奶独自在家存在着危险隐患,可能危及生命,从安全防护优先的角度出发,应马上将齐奶奶送至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故选项A符合题意。

本题如果不考虑安全防护优先,选项C也符合题意,当服务对象因生理、心理和其他原因没有能力做出决定时,社会工作者需要与伦理专家、同事等商议,帮助服务对象作出一个适当的伦理决定。

2. 老周是社区的居民小组长,为人热情,工作积极。

但最近社会工作者在帮助老周组织了几次活动后,发现老周的工作积极性下降,而小组的居民则更喜欢直接找社会工作者商量事情。

这种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应该()。

A.组织居民选举新的居民小组长B.委婉地批评老周的工作态度C.鼓励和支持老周独立组织居民小组的活动D.提醒居民规范的工作程序是先找老周【答案】C【解析】社会工作者在社区中主要从事的是组织居民的工作,协助居民成立社区团体和组织,以便调动社区居民的集体力量来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需要。

3. 服务对象小郭非常害怕和陌生人接触,社会工作者将其带到市中心广场,让他主动与陌生人打招呼。

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运用了认知行为治疗中的( )技巧。

A.系统脱敏B.果敢训练C.快速脱敏D.厌恶疗法【答案】C【解析】为了克服系统脱敏法治疗时间长的缺点,快速脱敏疗法采取了与系统脱敏法相反的治疗策略,从服务对象最害怕的开始,让服务对象处于最严重的紧张中,迫使服务对象直接面对最担心的处境,经过不断重复,让服务对象对害怕的处境变得习以为常。

新新人类:情感拒绝在婚姻中着陆

新新人类:情感拒绝在婚姻中着陆

新新人类:情感拒绝在婚姻中着陆
雪仪
【期刊名称】《家庭健康》
【年(卷),期】2004(000)006
【摘要】新新人类在情感的追求及方式上有极强的自我意识,他们喜欢我行我素,极少受传统道德观念的约束,因此,他们很少考虑用婚姻作为结局。

【总页数】2页(P42-43)
【作者】雪仪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3.1
【相关文献】
1.婚姻家庭咨询在现代家庭情感关系维护中的积极介入——基于龙岩七县市的婚姻家庭状况调查 [J], 章颖
2.婚姻家庭咨询在现代家庭情感关系维护中的积极介入——基于龙岩七县市的婚姻家庭状况调查 [J], 章颖;
3.女性情感的期待与失落-从《拣麦穗》中读作者对婚姻情感的态度 [J], 黎丽君;
4.理智与情感:奥斯丁小说中的婚姻观 [J], 安琦
5.金钱与地位,理智与情感——论《他们眼望上苍》中婚姻的象征意义 [J], 王文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催婚:现代社会家庭再生产的困境及其代际冲突

催婚:现代社会家庭再生产的困境及其代际冲突

催婚:现代社会家庭再生产的困境及其代际冲突1. 引言1.1 催婚现象的普遍存在催婚现象是指社会中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即家庭成员、亲戚朋友或社会大众针对某些未婚人士施加压力,逼迫其赶紧结婚的行为。

这种现象不仅在我国普遍存在,也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有着相似的表现。

对于许多人来说,催婚感觉像是一种规范化的社会行为,被认为是一种好意的提醒或者是对个体生活进展的祝福。

对于那些被催婚的人来说,这种行为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困扰。

催婚现象的普遍存在与社会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家庭文化传统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也是需要深入探讨和分析的一个重要话题。

在当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风气的变化,催婚现象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值得我们加以重视和思考。

【2000字】1.2 家庭再生产的困境家庭再生产的困境在现代社会中日益凸显。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人们对于家庭和婚姻的认知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家庭观念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挑战,家庭再生产的困境也随之而来。

随着女性地位的提升和思想观念的多元化,现代女性对于婚姻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延迟结婚或者选择不结婚,追求事业和个人发展。

这种现象导致了家庭再生产过程中的困境,也给催婚现象带来了挑战。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也是家庭再生产的困境之一。

随着不同时代观念的碰撞,父母和子女在婚姻观念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传统的父母希望子女早日成家立业,而现代的年轻人更加倾向于追求自由和独立。

在现代社会中,家庭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同家庭有着不同的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的多样化给家庭再生产带来了挑战,也让催婚现象变得更加复杂。

家庭再生产的困境在现代社会中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适应社会变化,理性对待婚姻观念,尊重个体意愿是解决家庭再生产困境的关键。

【内容结束】2. 正文2.1 催婚背后的社会压力催婚背后的社会压力主要来源于环境和社会期望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家庭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单位,而婚姻是家庭的基础。

催婚:现代社会家庭再生产的困境及其代际冲突

催婚:现代社会家庭再生产的困境及其代际冲突

催婚:现代社会家庭再生产的困境及其代际冲突现代社会,催婚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催婚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早在古代,婚姻就是家庭再生产的重要环节。

在现代社会,家庭再生产的困境和代际冲突是催婚现象的主要原因。

现代社会的家庭再生产面临许多困境。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人们对婚姻和家庭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许多人更加注重个人的发展和自由,对婚姻和家庭的需求不再强烈。

经济压力也是造成家庭再生产困境的一个因素。

生活费用的上升导致许多年轻人难以承担婚姻和孩子的经济负担,这使得他们不愿意早婚、早育。

这些困境使得年轻人选择推迟婚姻和生育,从而使得催婚现象产生。

代际冲突也是导致催婚的重要原因。

父母一代的观念和价值观与新一代存在差异,导致代际沟通不畅和冲突增加。

父母一代通常认为,结婚和生育是人生的必经之路,也是对父母的传承和延续。

新一代年轻人则更加注重自我的实现和追求,他们认为婚姻和家庭可以等待,而追求自我价值和个人成就更加重要。

这种代际冲突使得父母常常会催婚,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迫使子女结婚和生育。

催婚现象带来的代际冲突也是非常严重的。

年轻人常常对父母的催婚感到压力巨大,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对自己生活的干涉和限制。

这种压力使得许多年轻人感到焦虑和困扰,甚至导致与父母的矛盾和冲突。

催婚也会给新一代的恋爱和婚姻带来不好的影响。

许多年轻人因为婚姻被迫结婚,而不是出于自愿,这往往会导致婚姻的不稳定和不幸福。

为了避免催婚带来的困境和代际冲突,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需要提高对家庭再生产的认识和意识。

年轻人应该了解婚姻和家庭的重要性,但也要理性看待个人发展和现实压力。

需要加强代际沟通和理解。

父母应该尊重子女的选择和意愿,不强迫他们结婚和生育。

社会应该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帮助年轻人更好地应对经济压力和婚姻困难。

催婚现象源于现代社会家庭再生产的困境和代际冲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对家庭再生产的认识,加强代际沟通和理解,并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高期望择偶与低生育陷阱:当代青年婚育困境的社会学反思

高期望择偶与低生育陷阱:当代青年婚育困境的社会学反思

高期望择偶与低生育陷阱:当代青年婚育困境的社会学反思苗国;黄永亮
【期刊名称】《中国青年研究》
【年(卷),期】2022()5
【摘要】婚姻市场中的两性匹配一直是道难题。

中国历经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一方面使得婚配家庭的阶层差异放大,客观上同质婚匹配需求上升;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与两性观念嬗变带来主观上的高期望择偶,不切实际的异质婚渴望放大婚配供需矛盾。

因此,婚姻挤压除了可由传统的人口性别比失衡以及婚姻择偶梯度理论解释外,代际阶层分化与高期望婚配心态同样导致两性资源“失配”,形成日趋严重的婚姻挤压。

世界范围内督促育龄人群成婚愈加困难,“单身社会”愈加流行,东亚社会又与西方社会“性-婚-生育”三者分离的社会发展趋势不同,极其排斥非婚生育,由婚配困难可能诱发的低生育风险必须加以重视。

对此,中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全面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中,“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将是重中之重。

【总页数】9页(P44-51)
【作者】苗国;黄永亮
【作者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相关文献】
1.低生育陷阱:中国当前的低生育风险及未来人口形势判断
2.现代化与低生育率陷阱\r——东亚国家与地区生育政策的转向与反思
3.当代青年择偶模式的变迁与发展趋势
——基于择偶拥挤视角的分析4.对当代青年择偶行为变化的探讨——评《性别失衡与青年择偶》5.当代城乡青年“两头婚”生育模式的选择与危机--法社会学视角的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25期尚重生:人类婚姻家庭文明的内在困境
07-12-03 作者:编辑:化成天下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婚姻家庭也不例外。

婚姻家庭从它的出现开始就不断地受到质疑和冲撞,千百年来从未停息过。

进入现代社会后,婚姻家庭尤其受到严峻挑战。

首先是人不满足一夫一妻制对人的性欲的限制,也不满足于家庭对人的束缚。

古人云:食色,性也。

就是说,吃东西和性欲是人的本性,是无节制的,人的无限占有欲使得人去无限追求,这是本性决定的,不存在好与坏或对与错。

但食色本身又是有限的,因为人的肚子和性能力有限。

问题是如何使两者得到平衡,人自己创造了家庭来限制自己的行为的同时又不断地去冲撞它,就是要在两者间找到平衡。

人类自产生一夫一妻制,从来都是渴望多夫多妻的,渴望回归人的本来的属性。

妻妾制度是人类早期对一夫一妻制的最有力的挑战,也是一夫一妻制对人的有节制的妥协与让步。

在妻妾制度下,皇帝、国王、法老或部落酋长可以拥有不止一个妻子,还可以拥有众多的妃子,在中国,皇帝可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有的皇帝的嫔妃还远不止这些。

达官显贵们则可以纳妾,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娶上多个小老婆。

进入现代社会后,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更趋公平,仍保持君主立宪的国家,国王也不能“三宫六院”,而国家的总统或首相,人们对他们却格外地严格,不仅不能有绯闻,年轻时的污点都不能有。

妻妾制度在绝大多数国家都被取消,仅在一些不发达国家、仍保持原始风气的民族中尚能找到妻妾制度的遗存。

但是所有这一切,并不影响人们对一夫一妻制家庭的挑战,人们在以更加文明的方式实现着性的公平。

嫖娼是人类对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又一个有力挑战。

妓女职业是个古老的职业,几乎是伴随着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出现,至今仍绵延不绝,为什么?是因为人有这样的需求。

现在,虽然嫖娼为多数国家法律所不许,但嫖娼依然在地下繁荣昌盛。

比起妻妾来说,嫖娼使普通人花较少的钱就能享受多妻的欢娱,所以也就公平得多。

但是,嫖妓现象并不是最好的一种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事妓女行业的多数是为生活所迫,还有一些是逼良为娼,用肉体和色相换取钱财的做法本身就是违背人的本来意愿的,尤其是对妓女而言,她往往牺牲了自己的情感,毫无选择,为的只是钱。

人们仍然在寻找着冲破一夫一妻制的最佳途径。

在西方社会,曾出现过很有冲击力的性解放,欲将人从性的束缚中解救出来,其形式多样,种类繁多,都是人对于一夫妻制的不满表现,如性派对、性交换等,在我国也有包二奶、养情妇或情夫、婚外情、一夜情等等,这些现象虽然不合乎人们的道德观念,却也不违背法律,所以法律也无可奈何。

还有很多的婚前性行为,如同居、试婚等,都从不同的角度补充着一夫一妻制的不足。

但是,人类在追求性自由时又是表现得不够公平,这种不公平性尤其表现在男女之间。

在古代,男人可以纳妾,可以嫖娼,女人则不能,女人被各种礼教束缚着不能动弹,如有越轨便会招来杀身之祸。

女人被贞洁两字牢牢地捆住,她们被迫从一而终,丈夫死了也不得改嫁。

在欧洲的中世纪,有一种贞洁锁,是用来锁女性生殖器的,钥匙在男人的手里,贞洁锁上仅开一小孔,用来排泄。

中国古代的女性虽没有贞洁锁,却有贞洁牌坊和裹脚,贞洁牌坊是锁在妇女头上的精神枷锁,比铁制的贞洁锁更加厉害,它是树立在妇女中的效仿榜样,是挡在妇女面前的高墙;而裹脚却是把妇女好生生的双脚硬是弄成了畸形,严重影响了妇女的行动,使她们只能围着丈夫转,足不能出户,也就难以幽会与偷情。

现代社会里,这种不公平依然存在,人们对男人的越轨比对女人的越轨更加宽容一些,同样是有过错的一对男女,人们往往指责女人,有地阿拉伯国家,甚至还保留着将偷情女子用乱石砸死的习俗。

不管如何,人们总的方向是朝着对逾越一夫一妻制的各种尝试抱着越来越宽容的态度。

现在不仅有男嫖女,还有女嫖男,那些有钱的阔太太,耐不住寂寞,也纷纷养起了“小白脸”,从另外一个意义来说,这也是男女更加趋向公平的现象。

除了人在本质上存在的对性欲的无限追求,不断反叛现有的一夫一妻制家庭外,在经济上,在情感上,在众多细小的家庭事务上出现的难以协调和解决的矛盾也是人们厌倦了现有的婚姻家庭。

在绝大多数的家庭里,婚姻越来越成为了对人性的束缚。

千百年来,人们讴歌爱情,事实上爱情不过是人自己创造出来的一个美好词汇,用它来巩固家庭关系,维系社会基础,并塑造出一个个光辉形象来让人效仿。

从本质上说,男女之间只有情欲没有爱情,这情欲中一半是性欲一半是好感,性欲在前而好感在后。

男女体内分泌的雌雄激素使得彼此对对方产生兴趣,这在物理学上称之为异性相吸。

但人是高级动物,对异性是有所选择的,选择的条件反映了社会各种观念对人所产生的影响,所以有差异,如身体、相貌、学识、品行、权力、钱财、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等等,人在选择对方时只不过是有不同的侧重而已。

如果把一对按现代标准来看是极不相称的男女放到杳无人烟的小岛上,岛上食物充足,两人会如何呢?照样会粘到一起,生育后代。

这就说明了男女之间性欲是第一位的,好感次之。

如果上述情况稍作变化,是一个男性与两个女性,或一个女性与两个男性在岛上,情况又会如何呢?那就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个人同时对另外两人产生兴趣,只不过在先后上有所选择,合乎标准的自然要优先考虑。

人是社会性的,社会交往面大,选择余地就大,而这又往往掩盖了我们的本来属性。

动物之间的交配也有选择,只不过选择的是身体条件,没有其他因素,它们需要把最强壮的种子留下。

人选择配偶的条件不是先天的,是后天形成的,而且在不断地补充和更改。

在现实社会中,婚姻家庭看似牢固,是人人必须遵循的社会规范,每个人都要进入这个圈,但是圈内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出现了种种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困惑。

婚姻是两个人组成的,而人又是有差异的,两个人所受教育不同,生活习性不同,性格不同,思想观念和处事为人也不同,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根本找不到。

要让有着如此多不同的两个人在一起生活并白头偕老是很不容易的,这就意味着总要有一方要做出妥协与让步,不然家庭关系便没法维持。

所以说,那些貌似模范夫妻的典范,背后也有辛酸,总有一方忍辱负重,做出重大牺牲,以维持在人们心中的家庭典范。

有人曾计算过新婚夫妇的危险期有十年,十年之内,如不能适应对方,夫妻关系很可能面临解体,如能共同度过十年,就不会再有危险,说明已完全适应了对方,夫妻就能白头偕老。

这说明夫妻间的适应期何其漫长,为了维持一个家庭要付出多大的努力与忍让。

还有更多的家庭,在法律和道德观念的双重压制下,勉强维持着夫妻关系,却过着同床异梦、貌合神离的生活。

维持这样的生活实有许多的无奈,有子女问题,也有经济问题,甚至还有面子问题。

人们抱着“劝合不劝散”的态度阻止了一个又一个行将灭亡的家庭,带给这些家庭的却不尽是幸福,其间又掺杂了多少苦难!勉强维持着夫妻关系的人,几乎不是为了自己而活着,完全是为了别人而活着,为社会的道德观念而活着,为亲朋好友而活着,为子女不被别人歧视而活着,换来的是牺牲自己的追求与幸福。

即使冲破藩篱,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婚,境域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离婚的许多问题目前还找不到最好的办法,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子女问题。

虽然法律在子女的抚养问题上已有明确的规定,仍然有许多法律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一个是感情问题,两人按什么比例出钱抚养?孩子应该跟谁等等,即便是法律已判了的,仍然会有纠缠不清的事情出现,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对孩子产生影响,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正常成长,甚至对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都会产生影响。

另外,即便是离了婚,他们也有可能是逃出了一个牢笼又进入另一个牢笼,一切烦恼不会消失,又会周而复始。

以上种种问题在现实社会里都找不到最佳的解决途径,婚姻家庭已经快要走到了尽头,人类必须来一次根本性的革命,然而这个革命不是急风暴雨式的,而是渐变式的,可能需要一个过程,也可能有反对之声,但它毕竟是不可阻挡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