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河南省济源市济水一中八年级年物理期中试卷及解析答案
河南初二初中物理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河南初二初中物理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计算题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100cm2,重为5N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重45N,深40cm的水.求:(1)距容器底10cm的A处水的压强.(2)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强.(g取10N/kg)二、作图题如图所示,用50牛沿与水平方向成30°的力斜向上拉小车,画出拉力的示意图。
三、填空题某同学质量为50kg,则他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为____________N,(g取10N/kg)四、综合题小华同学用图所示的水桶提了质量为15kg的水,已知桶自身质量为1kg,桶中水深为0.3m,提水时,手的受力面积为1×10-3m2。
(g取10N/kg)求:(1)水对桶底的压强。
(2)人提水时的拉力(3)人手受到的压强。
河南初二初中物理期中考试答案及解析一、计算题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100cm2,重为5N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重45N,深40cm的水.求:(1)距容器底10cm的A处水的压强.(2)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强.(g取10N/kg)【答案】(1)距容器底10cm的A处水的压强为3×103Pa;(2)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强为5×103Pa【解析】(1)A点离液面的深度:h=40cm﹣10cm=30cm=0.3m;距容器底部10cm处A点水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0.3m=3×103Pa;(2)容器对水平台面的压力:F总=G容+G水=45N+5N=50N,容器对水平台面的压强:p′===5×103Pa.答:(1)距容器底10cm的A处水的压强为3×103Pa;(2)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强为5×103Pa.二、作图题如图所示,用50牛沿与水平方向成30°的力斜向上拉小车,画出拉力的示意图。
河南省济源市初二物理上册期中素质自测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济源市初二物理上册期中素质自测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公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 我们可以根据音色来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D. 超声波能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答案:C解析:A选项错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B选项错误,公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选项正确,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品质与特色,我们可以根据音色来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D选项错误,超声波能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
2.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dmB. 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70μmC. 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2mD. 初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为1.2m/s答案:D解析:A选项错误,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即1.8dm;B选项错误,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厚度远远小于1mm,即远远小于1000μm,所以不可能为70μm;C 选项错误,教室中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1m左右;D选项正确,初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2m/s。
3.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屏上形成彩色的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C. 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平面镜距离越远,所成的虚像越小D. 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答案:B、D解析:A选项错误,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但同样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选项正确,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屏上形成彩色的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C选项错误,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D选项正确,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白色上衣反射红光呈红色,蓝色裙子吸收红光没有反射光呈黑色。
[物理]2017年河南省八年级(上)物理期中试卷和答案解析
2016-2017学年河南省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1.(2分)我国自1984年4月8日发射第一颗地球同步卫星以来,已经陆续发射了多颗这类通信卫星,同步卫星相对地面是的,相对于太阳是的。
(两空均填“静止”或“运动”)2.(3分)如图所示,一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4次“频闪”照片,频闪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频闪照片可判断,该木块做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木块从1位置运动到2位置的距离是cm.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速度为m/s。
3.(2分)如图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观察到泡沫塑料球被弹开,这一现象说明声可以在中传播,同时也能说明声可以传递。
4.(2分)笛子是通过从吹孔向管内灌气引起振动而发声的。
演奏时,通过分别开闭六个音孔,改变发声体的(填“材料”“粗细”或“长度”)来改变笛子发出(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的笛音。
5.(2分)人生活在光的世界里,伴随着“影”的存在。
“人影相随”中的“影”是光在空气中形成的。
人在水中的“倒影”是指光在水面形成的。
6.(3分)如图是小明和爷爷一起坐船在河中插鱼的情景,小明站在船上看到河水中的鱼比鱼的实际位置要(选填“深”或“浅”)些,这是由于光从中射向时发生折射的缘故。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第7-12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请将其字母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7.(2分)下列估算最接近实际的是()A.正常人脉搏跳动1次约用1s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C.吃饭用的筷子长度约为0.6mD.正式比赛的蓝球架的篮板高约2.0m8.(2分)关于误差,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消除误差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由于测量工具的原因所造成的误差C.测量物体长度,刻度尺与物体没有放平,使测量值偏大,这属于误差D.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小9.(2分)在刚刚结束的校运会男子100m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
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含答案2017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含答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我们肯付出汗水付出努力,那么我们会得到学习中最大的快乐。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6-2017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含答案,欢迎大家试做。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4分)1.如图甲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该物体的长度是 cm;如图乙所示,图中机械秒表的示数是 s.2.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速度表如右图所示,指针显示汽车速度为 km/h,合 m/s.3.声音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有;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4.如图所示,是小明用笛子和二胡奏出的声音经过同一个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图,关于这两个声音,你的认识是:音调较高的是发出的,响度大的是发出的。
5.中考期间,在考点周围重点路段设置如上图所示_________标志,这种做法属于在处控制噪声.6.寒冷的冬天早晨,小明的父亲驾驶汽车在在路上行驶,不一会儿汽车前挡风玻璃的内侧就出现了一层“白雾”,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而成的,为了尽快消除“白雾”,你认为小明父亲应该开启空调 (选填“冷”或“热”)风。
7.如图中,温度计甲的读数是_______℃,温度计乙的读数是______℃。
8.(1)对0℃的冰块加热,冰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________;冰块完全熔化后,对它继续加热温度将________。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2)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向行驶在黄山大道上,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以黄山大道两旁的树木、房屋为参照物,甲乙两车都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9.有三只温度计,它们的测量范围分别是:甲,35 ℃~42 ℃;乙,-20 ℃~50 ℃;丙,-10 ℃~110 ℃.如果要用来测量气温,应选择温度计__ ___;如果要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应选择温度计__ ___;如果用来测量体温应选择温度计___ __.10.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教室,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
2017年,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本试卷分卷I和卷II两部分;卷I为选择题,卷II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卷Ⅰ(选择题,共41分)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9个小题;1—16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7—19小题为多选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得0分,选对但不全的2分,全部选对的3分,共41分。
)1、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杰出贡献。
最早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马德堡半球实验的科学家是()A、格里克B、牛顿C、马德堡D、托里拆利2、如图1所示,用扳手拧紧螺母时,以同样大小的力分别作用在a、b、c点,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作用在a点时,力的作用效果最明显。
B、作用在b点时,力的作用效果最明显。
C、作用在c点时,力的作用效果最明显。
图1D、作用在a、b、c三点时,力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
3、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能倾斜。
B、测量前应先检查弹簧测力计指针是否指在零点C、使用中弹簧和指针不能与外壳摩擦D、弹簧测力计不能用来测量小于它的分度值的力4、下列物理规律或原理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的是()A、二力平衡条件B、牛顿第一定律C、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D、大气压强的存在5、下列物体中重力最接近1N的是()A、一只大公鸡B、一张学生课桌C、一袋方便面D、一枚大头针6、2014年1月13日,我国“饱和潜水”首次突破300米,成功抵达深海313.15米处,居世界领先地位.在水面下300米深处,海水产生的压强约为(海水密度取ρ=1.0×103kg/m3,g取10N/kg)()A、3×104Pa B、3×105Pa C、3×106Pa D、3×107Pa7、高速公路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交通事故的发生,其中与惯性无关的是A、酒后不驾车B、驾车须系安全带()C、行车保持一定车距D、雨天路滑,减速慢行8、自行车不仅给市民的出行带来方便,而且低碳环保,下列有关自行车结构及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增大车座面积能减小对人的压强B、自行车转弯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C、下坡时自行车速度越来越大是由于惯性越来越大D、把手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9、看足球比赛时,某同学突发奇想,如果在空中飞行的足球所受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关于足球的运动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做匀速直线运动B、停在空中静止不动C、飞行路径不变D、竖直下落10、利用下列器材,不能完成的实验是()A、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B、准确地测量液体压强的大小C、探究连通器的特点D、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11、如图2,物体甲重为2N,物体乙重为5N,甲对乙的压强与乙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甲、乙两物体底面积之比是()A 、2︰5B 、3︰5C 、2︰7D 、5︰712、下列图示的运动情景中,能明显地反应出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是( )13、有一未装满酸奶的瓶子如图3,先正立在桌面上,然后在倒立在桌面上,则酸奶对容器底的作用情况是 ( ) A 、压强增大,压力减小。
2016-2017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与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在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的探究活动中,小宇逐枚轻轻地向杯中放入回形针,并数出到水开始溢出时一共放入了多少回形针,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D.得出结论2.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可听声的频率X围为20-2000HzB.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5℃C.0dB的声音人耳刚刚能听到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26.5℃3.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A. 自行车尾灯B.霓虹灯C. 太阳D.萤火虫4.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音乐厅内,观众能够辨别美妙的钢琴声,是依据音色的不同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运动场上,同学们的呐喊声越大,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大5.超声手术刀通过超声发射器,从不同方向向身体内的病变组织发射多束超声波,利用其能量准确"烧死〞病变细胞,以下超声波的特点与该手术刀的治疗功能无关..的是A方向性好B.穿透力强C.能量集中 D.遇物反射6.如图所示为宇航员景海鹏和陈冬进入天宫二号内的情景.他们在天宫二号内可以直接通话,但是,在空间站外面工作时,必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通话,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太空中噪声太大B.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C.空间站外是真空,不能传声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第6题图第7题图7.如图所示,是某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境示意图,由图可知A.最主要是因为吹来的风是冷的,所以人感觉到特别冷B.水在蒸发的过程中从人体带走了温度,使人感到寒冷C.人体皮肤附近的水蒸气,液化时吸收了大量的热D.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8.下列关于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①用酒精灯外焰加热②用嘴吹灭酒精灯③用灯帽盖灭酒精灯④用一只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9.下列措施中从声源处消除噪声的是A.在道路两旁植树B.上课时老师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C.电影院采用隔音墙D.强噪声环境下的工作人员佩戴耳罩10.下图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11.下列光现象中不属于...直线传播引起的是A.林间光柱B.小孔成像C.雨后彩虹D.树下阴影12. 秋季秸秆焚烧产生的烟雾会污染空气、影响航空、危害人的健康.为了对此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治理,气象部门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观测,与时发现焚烧源.遥感卫星探测的是地面上的火焰发出的A.红外线B.紫外线C.超声波D.次声波13.下列液化现象的实例中与其他三个热学原理不同..的是A.液化气打火机B.蒸饭车C.蒸汽熨斗D.冬天呵气取暖14.两支合格的温度计玻璃泡中所装的水银一样多,但细管内径不同.现将它们的玻璃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那么A.内径细的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当然也较大B.内径粗的水银柱升得较低,示数当然也较小C.尽管内径不同,但水银柱升高的高度相同,示数也相同D.内径细的水银柱升得较高,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15.晚上,小明挑着一盏不带光源的工艺品小灯笼在家里玩.当把小灯笼移到发光面较大的吸顶灯正下方时〔如图甲所示〕,会在小灯笼正下方的水平白纸上出现一个影子,关于这个影子的形状,图乙中正确的是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4分〕16.小丽同学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只有60℃,当温度达到▲ ℃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 〔会/不会〕升高,只有当醋全部▲ 时,继续加热,液体温度才会升高.17.如图所示,在真空是否传声的实验中,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发现电铃的声音将逐渐▲ 〔变大/变小〕,然后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会发现声音将逐渐▲ 〔变大/变小〕.这个实验用到一种物理方法是推理法,所以根据本实验▲ 〔能/不能〕直接得出实验结论.第17题图第18题图第19题图18.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 ,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发生▲ .〔以上三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9.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 ;如果在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块蓝色玻璃,我们在白屏上能看到▲ 色;若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A点处,会看到温度上升很快,这一区域存在着人眼看不到的▲ 〔紫外线/红外线〕.20.走进大丰荷兰花海,一大片红色的郁金香在阳光下十分鲜艳,它反射了太阳光中的▲ 色光;若只被蓝光照射,该片郁金香看起来是▲ 色的.我国是世界上电视用户最多的国家,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各种艳丽色彩是由红、▲ 、蓝三种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21.小明在厨房中发现: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白气〞实质上是一些▲ 〔水蒸气/小水珠〕.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①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 ,水蒸气仍然保持气体状态.②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 ▲ ,形成"白气〞.第21题图第22题图第23题图22.如图是M、N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可知▲ 〔M/N〕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 ℃,第8分钟该物质处于▲ 状态.23.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C三X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若他将三个小孔与人眼调到同一直线上,他▲ 〔一定/不一定〕能看到烛焰,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 〔正立/倒立〕、▲ 〔放大/等大/缩小〕的.三、解答题〔本题6小题,共46分.〕24.〔6分〕识图与作图:甲乙丙〔1〕图甲中气温计的分度值为▲ ℃,读数为▲ ℃;〔2〕在乙图中作出点光源S被墙遮挡后在地面形成的影子,用L表示影子长度.〔3〕"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在图丙中作出井底之蛙"观天〞的最大X围〔井中没有水〕.25.〔10分〕〔1〕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着硬泡沫塑料小球,悬挂在铁架台上,用橡皮锤轻轻敲击音叉,音叉发声,泡沫小球弹起一个较小的角度,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再用橡皮锤用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 〔变大/变小/不变〕,可看到泡沫小球弹起一个▲ 〔较大/较小〕的角度,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 有关.〔2〕如图乙所示,用小锤去敲打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能发声,并把泡沫小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声波可以传递▲ ;如果将乙实验装置搬上月球,小球▲ 〔会/不会〕弹起,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3〕用小球的弹起来反映音叉的振动,下列描述中,这种研究问题方法相同的是▲A、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B、真空罩中的闹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C、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D、温度计:液柱高度的变化表示温度的变化.第25题图第26题图26.〔4分〕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做一些小实验是同学们学习、研究物理的好方法,也是一种创新.请你用图中所示的塑料吸管和激光笔,从正反两方面分别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1〕正方案:用激光笔对着塑料吸管的一头,将塑料吸管拉直,如果光从塑料吸管的另外一头射出,则说明▲ .〔2〕反方案:你的做法是▲ ,如果光从塑料吸管的另外一头不能射出,就说明光在空气中不可能是沿曲线传播的.27.〔12分〕为了探究水的沸腾,某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1〕他们应选用▲ 温度计〔煤油/酒精〕〔煤油和酒精的沸点分别为140℃和78℃〕.〔2〕实验中组装实验器材时应先安装铁圈▲ 〔M/N〕,当他们将温度计刚插入热水中时,温度计的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 .〔3〕老师建议小组同学用热水来做沸腾实验,这样做是为了▲ .你同时还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4〕图乙中E、F分别是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其中▲ 图是水沸腾前的气泡的变化情况;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在实验中记录了下列的数据.〔5〕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 分钟时的数据;〔6〕在图丙中以时间为横轴,以温度为纵轴,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水的沸腾图像;〔7〕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在此过程中是否需要继续吸热呢?你的验证方法是▲ 〔8〕实验完成后,好学的小明想到上课时老师说水浴加热可使物体均匀受热,于是将实验组装成如图丁所示,则▲A.A、B中的水会同时沸腾B.A中的水会沸腾、B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C.A、B中的水均不会沸腾D.B中的水会沸腾、A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甲乙丙丁28.<4分>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时,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1〕小明和小华在设计实验时有以下几种方案,其中不合理的是▲A.将盐水放入冰箱内上面的冷藏室降温凝固B.使盐水在冰箱中降温,当出现固液并存现象时测其温度作为其凝固点C.先使盐水在冰箱中完全凝固,从冰箱中取出后测其熔点作为盐水的凝固点〔2〕他们发现各自测得的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3〕小明由表格数据得到盐水浓度为18%时凝固点最低,其值为-15℃,他的判断▲ 〔准确/不准确〕.〔4〕你认为给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 〔选填序号:①冰②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29.〔10分〕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神奇的激光激光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和"最奇异的光〞.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激光器发出的光通过三棱镜后不会被分成不同颜色的光.激光具有超强的能量密度,可以在直径几百纳米的X围内产生几百万度的高温.工地上,激光刀可切割坚硬和柔软的材料,对切割部位进行局部照射几秒钟便能切割好.激光刀还是外科医生的好帮手,用它做手术没有丝毫机械撞击,而且又快又精准,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如血管瘤、脑部手术等.激光单色性好、方向性强、测距精度高,使得测量人造卫星、月球等远目标的距离变成现实.宇航员在月球上安放激光反射器.激光器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个激光脉冲信号,月球上的反射器能够将激光脉冲原路返回,激光脉冲从发出到接收时间间隔为2.56s.激光也被作为电影素材,在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天行者使用的激光剑能释放出一道长约1m的纯能量束,战斗时悄无声息.〔1〕激光的传播▲ 〔需要/不需要〕介质,它▲ 〔可能/不可能〕是白光.〔2〕激光刀在切割坚硬或柔软的材料时,材料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可能是▲ 〔只需答出一种即可〕.〔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则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 m.〔4〕如果《星球大战》中的激光剑剌向你,你可以利用▲ 〔黑色衣服/无色玻璃板/平面镜〕把激光挡回去,那么拿剑者将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5〕激光可以在直径几百纳米的X围内产生几百万度的高温,这是光能转化为▲ .〔电能/化学能/内能〕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4分〕16.60 不会汽化17.变小变大不能18.升华熔化凝华19.光的色散蓝红外线20.红黑绿21.小水珠〔壶嘴处〕温度高〔降温〕液化22.N 80 固液共存23.不一定倒立放大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46分.〕24.本题每小题2分,共6分.〔1〕1 -13〔2〕〔3〕25.本题共10分.最后一空2分,其余每空1分〔1〕振动变大较大振幅〔2〕空气能量不会真空不能传声〔3〕D26.本题共4分.每空2分〔1〕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2〕将塑料吸管折弯27.本题12分.作图2分,其余每空1分〔1〕煤油〔2〕N 水蒸汽液化〔3〕缩短实验时间加盖子〔加大火力〕〔4〕 F〔5〕11 〔6〕〔7〕不变撤去酒精灯,观察是否沸腾〔8〕B 28.本题4分.每空1分〔1〕A 〔2〕先降低后升高〔3〕不准确〔4〕②29.本题10分.每小题2分〔1〕不需要不可能〔2〕升华〔熔化〕〔3〕 3.84×108〔4〕平面镜〔5〕内能。
河南省济源市第一中学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所给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比较舒适的居住环境的温度大约是 40℃B.每周一升旗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 20sC.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为5m/sD.心脏的跳动频率大约是 1.2Hz2.把温度为-8℃的冰块投入密闭隔热盛有0℃水的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关于容器中冰的说法正确的是A.冰的质量减少了B.冰的质量没变化C.冰的质量增大了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3.如图所示,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4.在如图温度计所示的恒温环境下进行实验。
将温度计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放入时间足够长,下列图哪幅示意图可能反映了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A.B.C.D.5.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各种实验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实验抽气过程中,钟罩内铃声变小,说明真空可以传声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丙实验中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丁实验中喇叭发声时烛焰在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6.如图所示,甲、乙、丙、丁分别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者的响度和音色均不同B.甲、丙两者的响度和音调相同C.乙、丙两者的音调和响度均不同D.甲、丁两者的音调和音色相同7.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若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听到的声音()A.频率不变,音调变高B.频率变高,音调变低C.频率变低,音调变高D.频率变低,音调变低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超声波、声音、次声波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都是340 m/sC.利用超声波探伤仪可以检测出锅炉有没有裂纹,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D.“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9.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记录的相等时间隔里小车往右运动的情景,则小车刹车过程的运动情景可能是()A.B.C.D.10.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C.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D.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11.如图是武汉军运会,团体跳伞运动员在空中降落所摆造型的情景,若说其中一个运动员是运动的,则选取的参照物最为合理的是()A.空中的另一个运动员B.地面C.运动员背后的降落伞D.另一名运动员所穿的跳伞服12.如图所示是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分析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B.两物体在同一时刻出发C.两物体在t=15s时刻相遇D.两物体运动时的速度相等二、填空题13.严冬时节,玻璃窗的内表面常结一层冰花,这是由于室内的水蒸气______生成的。
河南省济源市第一中学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将一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液体中,当鸡蛋静止时如图所示,两个杯中的液面恰好相平,则()A.鸡蛋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大B.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大C.甲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大D.乙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大2.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杯子重为G1,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为F1;杯内水重为G2,水对杯子底的压力为F2,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F1 =G1B.F1<G1C.F2=G2D.F2<G23.很多动物的器官进化成了适应生存的特征,下列几种动物的器官能减小压强的是()A.骆驼宽大的脚掌B.大象锋利的牙齿C.啄木鸟很尖的嘴D.刺猬全身长满刺4.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高压锅可以快速将食物煮熟,是因为气压越高沸点越低,因此水可以更快沸腾B.冰箱冷冻室内取出的冰棍上出现白色颗粒,是由空气中的小水滴凝固而成C.舞台喷洒干冰,干冰先升华后液化从而产生烟雾D.冬天寒冷的北方,测量室外气温时不能选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太高5.如图,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龙将弹簧测力计圆环固定在墙上,挂钩挂着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用F=20N的拉力拉着长木板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左做直线运动,经过3s移动了60cm。
则()①实验时必须匀速拉动长木板②长木板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长木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20N④A所受支持力等于A的重力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③④正确C.只有①③正确D.只有②④正确6.一个重为200牛的物体,当它受到200牛的拉力时,这个物体()A.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一定处于匀速直线状态C.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7.下列措施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车轮装滚动轴承B.木箱装轮子C.车轮刻有花纹D.磁浮列车不与轨道接触8.如图所示,对于静止在水平轨道上的“复兴号”列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列车所受重力和铁轨对列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列车对铁轨的压力和铁轨对列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列车所受重力和列车对铁轨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列车所受重力和铁轨对列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9.观察图中的四种情景,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可以归纳得出的结论是()用手用力捏气球,气球瘪了熊猫拉竹子,竹子弯了用网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形了手拉弓箭弦,弓箭变形了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10.某同学对预防新冠肺炎措施中使用的一些物品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测体温”:一个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B.“勤洗手”:一瓶家用洗手液的质量约为50kgC.“要消毒”:一张消毒湿巾的厚度约为20mmD.“戴口罩”:一只长方形口罩受到的重力约为1N11.托起下列物体所用的力约为1N的是()A.一支铅笔B.一张课桌C.两个鸡蛋D.两枚硬币12.英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Steven Hawking说过“如果人类不进入太空,人类就没有未来”。
河南初二初中物理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河南初二初中物理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力是改变物体位置的原因;B .力是物体产生速度的原因;C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用手握住一个酱油瓶,瓶的开口向上静止在手中不动,以下四种说法不正确( )A .酱油瓶静止在手中,是由于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B .随着手所施加的压力增大,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也增大;C .手握瓶的力增大时,瓶子所受静摩擦力并未增大;D .若瓶子原来是空瓶,那么向瓶内注水过程中,瓶仍静止,即使手握瓶的力大小不变,瓶所受摩擦力也将增大。
3.一块砖平放、侧放、竖放在水平桌面上,砖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是( )A .压力相同,平放时压强最小B .压强相同,竖放时压力最大C .三种情况的压力和压强相等D .条件不足,无法判定4.如图所示,A 、B 是两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当分别注入质量相等的水后(水未溢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和压力F 的关系是:( )A 、P A >PB ,F A >F B B 、P A <P B ,F A <F BC 、P A =P B ,F A =F BD 、P A <P B ,F A =F B5.列车沿长直的水平轨道匀速行驶,一乘客向上跳起,又落到车厢里。
他落到车厢地板的位置:( )A .正好是他起跳的位置;B .在他起跳位置的前方;C .在他起跳位置的后方;D .在他起跳位置的左侧或右侧。
6.静止的升降机里挂着一个弹簧秤,秤钩上挂一重物,读数为G ;升降机匀速上升时读数为F 1;升降机匀速下降时,读数为F 2;三个读数比较:( )A .G >F 1>F 2;B .F 1>F 2>G ;C .F 2>G >F 1;D .F 1=F 2=G7.人坐在软沙发上比坐在硬板木上舒服,这是因为( )A .沙发有弹性,把人托住了B .人对沙发压力一定,但沙发对人的压力小C .沙发使人不再受到重力作用D .人陷在沙发中,和沙发的接触面积较大,压强较小8.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试管甲与乙内装有质量相同的液体,且液面相平.甲、乙两试管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p甲、p乙和两试管内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p甲=p乙 ρ甲=ρ乙B .p甲>p乙 ρ甲>ρ乙C .p甲<p乙 ρ甲<ρ乙D.p甲=p乙ρ甲>ρ乙9.如图所示,在验证大气压存在的实验中,盛水的杯子口盖着的纸片不会掉下来的是()A.只有甲B.只有乙C.只有丙D.乙和丙10.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分别装满煤油和水,则两只杯子底部所受的压力和压强的关系为()A.压力和压强都不相等B.压力和压强都相等C.压力相等,压强不等D.压强相等,压力不等11.在一次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所用温度计准确,观察到沸腾时的温度是97℃,这可能是什么原因?()A.容器里盛的水太多B.当地的大气压大于1标准大气压C.加热的火力太弱D.当地的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12.如图所示的容器,其下部横截面积S2为上部横截面积S1的3倍,当由管口注入重为G的某种液体时,上部液柱与容器的下部等高.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A.(3/2)GB.GC.(3/4)GD.(1/2)G二、填空题1.足球被踢出去以后还能继续在地面上运动一段时间, 是因为 , 足球的运动越来越慢, 最后停下来,是因为。
河南初二初中物理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河南初二初中物理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通常一个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于()A.10Pa B.102Pa C.104Pa D.106Pa2.人用手抓住绳子将水桶提起,手受到拉力的施力物体是A.水桶B.地球C.绳子D.手3.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停在水平路面上,汽车与路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A.汽车的重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B.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C.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D.以上说法都不对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力,一定静止B.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则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作用在运动物体上的力一定不平衡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速度大小一定改变5.小明用水平方向上的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但没有推动。
关于小明对桌子的推力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推力小于摩擦力B.推力大于摩擦力C.推力等于摩擦力D.不能确定两者大小的关系6.如图是汽车拉力赛途径的一段“S”形水平弯道,为了更安全,现场观众应站的位置是图中的A.甲、乙B.甲、丁C.乙、丙D.丙、丁7.一个物体只受F1和F2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则这个物体所受到的合力是A.0B.F1— F2C.F1 + F2D.无法确定8.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A.用吸管吸饮料B.马德堡半球实验C.吸盘贴在光滑的墙面上D.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药液9.甲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得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为76 cm,乙同学采取采取下列哪个措施可以改变这个高度差A.往水银槽内加少量水银B.用粗一些的玻璃管做实验C.把玻璃管往上提,但不出水银面D.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二、填空题1.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树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不仅使小树发生了 ________,还使落叶的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河南初二初中物理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河南初二初中物理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填空题1.如图是奥运项目中的多人划艇,当人向后划水,艇却会向前进,这说明,停止划艇后,它还能继续前进,是由于.2.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挂在墙上,用490N的力拉另一端,弹簧伸长了20cm.如果改为两个人分别拉弹簧的两端,把它也拉长了20cm,则每个人各用了 N的力.3.一个物体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9.4N,若把它带到月球上,用天平称它的示数为 kg,用弹簧测力计称它的示数与地球相比将.4.起重机要吊起100kg的钢件,使其向上以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钢丝绳受到的拉力是,若让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上升,钢丝绳受到的拉力是.5.中医常用“拔火罐”治疗风湿等病症.“拔火罐”是将一酒精棉球点燃放在一广口瓶中,过一会将瓶口扣在病痛的位置上,广口瓶就会牢牢吸在皮肤上,这是由于的作用.6.氢气球、热气球能上浮到空中,是因为氢气、热空气的比空气的小,因而气球受到的力大于力,因而能够升空.7.人身体的体积大约是60dm3,人游泳时身体的浸在水中,这时人受到的浮力大约是 N.大桥桥墩没入水下部分的体积为10m3,桥墩受到的浮力是 N.8.如图所示,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就制成了一个简易的气压计.小明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的水平地面上,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如果在瓶中装满水,就可以制成一个较准确的测量仪器(请写出它的名称).9.轮船从鸭绿江驶入黄海所受到的浮力将,轮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将(“变大”、“变小”或“不变”),若此轮船的排水量为3000t,那么该轮船受到的浮力为 N.10.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杯中液面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请判断:(1)鸡蛋在甲、乙杯中受到的浮力分别记作F甲和F乙,则F甲F乙(选填“>”“=”或“<”)(2)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选填“甲”或“乙”).11.潜艇的上浮和下沉是靠改变来实现的.它在20米深处下潜到50米深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2.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里面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三种不同液体,三个容器都是圆柱形,那么(1)这三个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p a p b p c (填“<”“=”或“>”); (2)三种液体的密度相比较ρa ρc ρb ; (3)三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A p B p C .二、选择题1.如图是一架正在升空的直升机,使该直升机向上升空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 .直升机螺旋桨B .空气C .地球D .直升机驾驶员2.一根长8cm 的弹簧,当所受拉力8N 时,长度变为12cm ,当长度变为14cm 时所受拉力是( ) A .10N B .12N C .14N D .20N3.小冬用绳子拴着一石块,使石块绕手做圆周运动,如果石块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石块将( ) A .立即停止运动 B .做匀速直线运动 C .继续做圆周运动D .速度越来越慢直到停止运动4.小红同学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置于甲、乙两杯液体中观察到静止时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铅笔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 .铅笔在乙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C .乙杯液体的密度较大D .甲杯液体的密度较大5.有些轿车的尾部安装了导流板,如图所示.它的作用主要是在轿车高速行驶时,增加对地面的压力,提高车轮的抓地性能.则导流板横截面的形状是( )A .B .C .D .6.三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A、B、C,分别静止在不同深度的水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球所受浮力最小B.A球所受的浮力最大C.B球的质量最大D.C球的密度最小三、作图题1.如图所示是浸没在水里一个皮球正在上浮,请作出这个皮球所受力的示意图(不计水对球的阻力)2.如图,一个盛水的杯中悬浮着一个小球,杯子放在斜面上,画出此时小球受到的力的示意图.四、实验题1.在探究有关浮力的实验中:(1)默写阿基米德原理:.(2)如图所示,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比较的物理量是.(3)如图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通过图中两个步骤测出了浮力(选填代号即可).(4)小明同学利用上面实验中的器材和木块,进一步探究了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但实验过程中有一个步骤与上图不同,这个步骤是(选填代号即可).2.学习了浮力有关知识后,同学们都已经知道:浮力跟物体所浸在的液体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但王丽总感到:浮力大小应与物体所在液体的深度有关,并猜想:“深度越深,浮力越大”.于是做了如下实验:她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面接近烧杯底部接触为止,如图所示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象.(1)分析图象可知,圆柱体的重力是 N;(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3)圆柱体的体积是 m3;(4)圆柱体的密度是 kg/m3;(5)分析图象BC段,可得结论:物体浸没液体之前,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选填“大”或“小”);(6)分析图象CD段,可得结论:.五、计算题某种型号潜艇总体积1.5×103m3,最大下潜深度350m,海水密度1.03×103kg/m3.(g=10N/kg)(1)水舱未充海水时,潜艇总重为9.27×106N,此时漂浮在海面的潜水艇排开海水的体积是多少?(2)为使潜艇完全潜入海水中,至少要向水舱中充入多少吨海水?(3)潜艇的艇壳用高强度的特种钢板制造的原因?河南初二初中物理期中考试答案及解析一、填空题1.如图是奥运项目中的多人划艇,当人向后划水,艇却会向前进,这说明,停止划艇后,它还能继续前进,是由于.【答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划艇具有惯性【解析】根据以下知识分析答题:(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解:(1)人向后划水时,船桨对水施加向后的力的作用,同时水对船桨施加向前的力的作用,在水的作用力下,艇向前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由于艇具有惯性,停止划艇后,艇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还能继续前进;故答案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划艇具有惯性.2.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挂在墙上,用490N的力拉另一端,弹簧伸长了20cm.如果改为两个人分别拉弹簧的两端,把它也拉长了20cm,则每个人各用了 N的力.【答案】490N【解析】此题为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与力的相互作用的知识点结合的题目,可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决问题.解:改为两人拉弹簧后,其中一人跟墙一样起到了固定弹簧的作用,因此弹簧伸长不变,所用拉力也不变.故答案为:490N.3.一个物体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9.4N,若把它带到月球上,用天平称它的示数为 kg,用弹簧测力计称它的示数与地球相比将.【答案】3;变小【解析】(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物体的重力相等,根据G=mg求出物体的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无关;(2)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引力是在地球上受到重力的.解:(1)由G=mg可得,物体的质量:m===3kg,因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所以,物体被带到月球时,质量不变,用天平称它的示数为3kg;(2)因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引力是在地球上受到重力的,所以,用弹簧测力计称它的示数与地球相比将变小.故答案为:3;变小.4.起重机要吊起100kg的钢件,使其向上以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钢丝绳受到的拉力是,若让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上升,钢丝绳受到的拉力是.【答案】980N;980N【解析】首先计算物体的重力G,再根据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与运动方向、速度大小无关)判断物体受平衡力,拉力与重力相等.解:G=mg=100kg×9.8N/kg=980N因为物体受平衡力,所以F拉=G=980N.故答案为:980N;980N.5.中医常用“拔火罐”治疗风湿等病症.“拔火罐”是将一酒精棉球点燃放在一广口瓶中,过一会将瓶口扣在病痛的位置上,广口瓶就会牢牢吸在皮肤上,这是由于的作用.【答案】大气压【解析】拨火罐“粘”在皮肤上,是利用了大气压.外界大气压远大于瓶内气压,大气压力将“拔火罐”紧紧压在皮肤表面.解:先把酒精在罐内烧一下,罐内空气受热排出,此时迅速把罐扣在皮肤上,使罐内气体温度升高,等到罐内的空气冷却后压强降低,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外面的大气压就将罐紧紧地压在皮肤上.故答案为:大气压.6.氢气球、热气球能上浮到空中,是因为氢气、热空气的比空气的小,因而气球受到的力大于力,因而能够升空.【答案】密度;浮;重【解析】氢气、热空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制成气球后就会漂浮在空气中,根据力的合成可知,气球所受浮力大于气球的重力,气球上升.解:在空气中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的气体都会上浮,因为氢气、热空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制成气球后就会漂浮在空气中,气球所受浮力大于气球自身的重力,气球就会上升.故答案为:密度;浮;重.7.人身体的体积大约是60dm3,人游泳时身体的浸在水中,这时人受到的浮力大约是 N.大桥桥墩没入水下部分的体积为10m3,桥墩受到的浮力是 N.【答案】529.2;0【解析】(1)根据题意求出人排开水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这时人受到的浮力;(2)物体所受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等于上下表面的压力差.解:(1)人游泳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V人=×60dm3=54dm3=0.054m3,这时人受到的浮力:F浮=ρgV排=1.0×103kg/m3×9.8N/kg×0.054m3=529.2N;(2)桥墩下部埋入泥中很深,下部没有水,所以桥墩的下部不受浮力的作用,桥墩受到的浮力为0N.故答案为:529.2;0.8.如图所示,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就制成了一个简易的气压计.小明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的水平地面上,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如果在瓶中装满水,就可以制成一个较准确的测量仪器(请写出它的名称).【答案】变大;变大;温度计【解析】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时,发生变化的是海拔高度,而大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可从瓶内外的气压差来分析第一空的答案;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主要取决于水位的高低,根据第一空管内水柱的高度,可直接判断出水位高度的变化情况,再由p=ρgh来分析第二空的答案;如果将瓶内装满水,当瓶周围温度变化时,瓶内水的体积也会由于热胀冷缩而相应的发生变化,从而使得玻璃管内的水柱高度发生变化,其工作原理和液体温度计相同,因此可作为温度计使用.解: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瓶内空气的压强不变,而外界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此时在瓶内气压的作用下,会有一部分水被压入玻璃管,因此管内水柱的高度会增大;当管内水柱高度增大时,水深增大,由p=ρgh 知,当ρ一定时,h 越大,则p 值越大,因此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如果在瓶内装满水时,整个瓶子相当于温度计的玻璃泡,其工作原理也和液体温度计类似,因此可作为测量温度的仪器;故答案为:变大;变大;温度计.9.轮船从鸭绿江驶入黄海所受到的浮力将 ,轮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将 (“变大”、“变小”或“不变”),若此轮船的排水量为3000t ,那么该轮船受到的浮力为 N . 【答案】不变;变小;3×107【解析】轮船都漂浮,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轮船受到的重力;得出了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知道江水和海水的密度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排开江水和海水体积的大小关系;知道轮船的排水量,即轮船排开水的质量,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轮船受到的浮力. 解:因为轮船漂浮, 所以F 浮=G ,所以轮船受到江水和海水的浮力都等于轮船受到的重力G ,即:ρ液gV 排=G , 设江水和海水的密度ρ1和ρ2,轮船排开江水和海水的体积为v 1、v 2, 因为ρ1<ρ2.所以轮船排开水的体积:v 1>v 2, 所以排开水的体积将变小; 轮船受到的浮力:F 浮=G 排=m 排g=3000×103kg×10N/kg=3.0×107N . 故答案为:不变;变小;3×107.10.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 静止时,两杯中液面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请判断:(1)鸡蛋在甲、乙杯中受到的浮力分别记作F 甲和F 乙,则F 甲 F 乙(选填“>”“=”或“<”) (2) 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选填“甲”或“乙”). 【答案】(1)=;(2)乙.【解析】(1)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两者所受浮力关系和液体密度关系; (2)根据p=ρgh 判断对杯底的压强关系.解:(1)由图可知,鸡蛋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悬浮和漂浮状态, 由于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则同一只鸡蛋在两杯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鸡蛋的重力,所以F 甲=F 乙; (2)由于物体悬浮时ρ液=ρ物,物体漂浮时ρ液>ρ物, 所以,乙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甲杯中盐水的密度,由图可知两杯中液面相平,根据p=ρgh 可知:乙杯底受到的液体压强大于甲杯底受到的液体压强. 故答案为:(1)=;(2)乙.11.潜艇的上浮和下沉是靠改变 来实现的.它在20米深处下潜到50米深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自身重力;不变【解析】在水中,潜水艇受到水的浮力和重力的作用,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浸没在水中的潜水艇,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不变.解:在水中,潜水艇受到水的浮力和重力的作用,潜水艇浸没在水中无论是上浮还是下沉,潜水艇的体积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受浮力不变;通过让海水进、出压力舱改变潜水艇受到的重力,实现上浮或下沉的;所以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在20米深处下潜到50米深的过程中,潜水艇的体积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F 浮=ρ水V 排g 可知,潜水艇受到水的浮力不变; 故答案为:自身重力;不变.12.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里面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三种不同液体,三个容器都是圆柱形,那么(1)这三个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p a p b p c (填“<”“=”或“>”); (2)三种液体的密度相比较ρa ρc ρb ; (3)三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A p B p C .【答案】(1)=;=;=;(2);>;>;(3)=;=;=【解析】由图可知,三容器的底面积关系S a =S b =S c ,所装液体的深度关系h a <h c <h b ,则体积关系是V a <V c <V b ,三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根据ρ=和P=可得三液体的密度关系ρa >ρc >ρb 、p a =p b =p c ;因容器是圆柱形容器,则根据F=G 和P=可得三容器对桌面的压强.解:∵圆柱形容器装有质量相等的三种不同液体,则质量m a =m b =m c , 由图可知,所装液体的体积关系是V a <V c <V b , ∴所装液体的密度:ρa >ρc >ρb , 根据G=mg 可知:∴a 、b 、c 三种液体的重力G a =G b =G c ,∵由图可知,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是圆柱形容器,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F=G , 即:F a =F b =F c ,∵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 ∴根据P=可得p a =p b =p c ;∵圆柱形容器装有质量相等的三种不同液体, ∴三个容器内对桌面的压力相等, ∵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 ∴根据P=可得:p A =p B =p C .故答案为:(1)=;=;=;(2);>;>;(3)=;=;=.二、选择题1.如图是一架正在升空的直升机,使该直升机向上升空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 .直升机螺旋桨B .空气C .地球D .直升机驾驶员【答案】B【解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解:正在升空的直升机,是由于螺旋桨上方和下方的空气流动速度不同,导致螺旋桨受到向上的压力差;故使该直升机向上升空的力的施力物体是空气; 故ACD 错误;B 正确; 故选B .2.一根长8cm 的弹簧,当所受拉力8N 时,长度变为12cm ,当长度变为14cm 时所受拉力是( ) A .10N B .12N C .14N D .20N【答案】B【解析】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制成的.解:原长为8cm,受到8N的拉力时,弹簧长为12cm,则8N的拉力伸长4cm,所以1N拉力伸长0.5cm.当长度变为14cm时,伸长6cm,因为1N拉力伸长0.5cm,因此所受拉力为12N.故选B.3.小冬用绳子拴着一石块,使石块绕手做圆周运动,如果石块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石块将()A.立即停止运动B.做匀速直线运动C.继续做圆周运动D.速度越来越慢直到停止运动【答案】B【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是描述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由于具有惯性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运动规律.解:如果石块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石块由于惯性,将保持绳子断的那一瞬间的速度永远匀速运动下去.故A、C、D错误.故选B.4.小红同学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置于甲、乙两杯液体中观察到静止时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笔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铅笔在乙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C.乙杯液体的密度较大D.甲杯液体的密度较大【答案】C【解析】铅笔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都漂浮,所受浮力都等于铅笔重,受浮力相等,再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即可解:因为都是漂浮,铅笔所受浮力都等于铅笔重(浮力相等),所以A和B都错;∵,∴当F浮相同时,V排大的液体密度小,由图知甲V排的大,所以甲的密度小,D错;故选C.5.有些轿车的尾部安装了导流板,如图所示.它的作用主要是在轿车高速行驶时,增加对地面的压力,提高车轮的抓地性能.则导流板横截面的形状是()A.B.C.D.【答案】C【解析】要产生向下的压力,导流板横截面的形状就应跟客机机翼的形状相反﹣﹣上平下凸,使上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解:要增加轿车对地面的压力,提高车轮的抓地性能,就要使轿车高速行驶时,导流板上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下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即上方平直下方凸起,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强差.故选C.6.三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A、B、C,分别静止在不同深度的水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 球所受浮力最小B .A 球所受的浮力最大C .B 球的质量最大D .C 球的密度最小 【答案】A【解析】已知三个小球体积相同,都放在同一液体中,根据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判断浮力. 根据物体的沉浮条件判断出物体的重力,据此判断物体的质量.解:三球的体积相等,由图可知BC 完全沉没,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A 漂浮,则三球排开水的体积关系:V A <V B =V C ,因此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 A <F B =F C ,所以A 球受到的浮力最小,A 正确,BD 错误.由图可知:A 漂浮,B 悬浮,C 下沉,根据物体的沉浮条件可知:F A =G A ,F B =G B ,F C <G C ,所以,G A <G B <G C ,则m A <m B <m C ,故C 错误. 故选A .三、作图题1.如图所示是浸没在水里一个皮球正在上浮,请作出这个皮球所受力的示意图(不计水对球的阻力)【答案】【解析】皮球在水中上浮,是因为浮力大于重力,分别按力的示意图的作法作出浮力和重力.解:浮力、重力均作在重心上,重力G 竖直向下,浮力F 浮竖直向上,浮力的长度大于重力,如下图所示:2.如图,一个盛水的杯中悬浮着一个小球,杯子放在斜面上,画出此时小球受到的力的示意图.【答案】【解析】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和重力作用;小球的重心在小球的几何中心,过小球的重心表示出重力的方向和浮力的方向.解:悬浮在水中的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过小球的重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如图所示:四、实验题1.在探究有关浮力的实验中:(1)默写阿基米德原理:.(2)如图所示,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比较的物理量是.(3)如图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通过图中两个步骤测出了浮力(选填代号即可).(4)小明同学利用上面实验中的器材和木块,进一步探究了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但实验过程中有一个步骤与上图不同,这个步骤是(选填代号即可).【答案】(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2)浮力和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3)B和C;(4)C.【解析】(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内容进行解答;(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要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就要测量出浮力和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3)要测出浮力,就要测出物体的重力和物体浸在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因为两者之差就是浮力;(4)根据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浮力与重力相等进行分析.解:(1)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要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就要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和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3)先测出物体的重力,然后将物体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会减小,减小的示数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根据B和C两个步骤就可以测出浮力;(4)木块在水中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所以不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使其漂浮在水面上即可,这个步骤是C.故答案为:(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2)浮力和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3)B和C;(4)C.2.学习了浮力有关知识后,同学们都已经知道:浮力跟物体所浸在的液体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但王丽总感到:浮力大小应与物体所在液体的深度有关,并猜想:“深度越深,浮力越大”.于是做了如下实验:她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面接近烧杯底部接触为止,如图所示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象.(1)分析图象可知,圆柱体的重力是 N;(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3)圆柱体的体积是 m3;(4)圆柱体的密度是 kg/m3;(5)分析图象BC段,可得结论:物体浸没液体之前,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选填“大”或“小”);(6)分析图象CD段,可得结论:.【答案】(1)12;(2)8;(3)8×10﹣4;(4)1.5×103;(5)大;(6)物体浸没到液体中后,浮力大小不变或者说物体浸没到液体中后,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浸入的深度无关【解析】由题知,物体缓慢下落,整个过程中物体受力平衡,图象反映的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 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的变化关系:(1)分析图象AB段,物体还未浸入水中,由二力平衡知此时弹簧对圆柱体的拉力即为物重;(2)分析图象CD段,物体全部浸没水中,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求其受到的浮力;(3)由阿基米德原理求出V排,V物=V排;(4)由公式G=mg求出质量,再由ρ=求出物体的密度;。
河南初二初中物理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河南初二初中物理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明明,该吃饭了!”听见声音,正在做作业的鹏鹏不用抬头看就知道,那是妈妈在喊他,他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2.下列光学仪器中得到的实像比物体大的是()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 D平面镜3.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张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
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的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5.下面的图中,哪一幅图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光路()6.下列图的四个现象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7.下列各事例中,属于红外线技术应用的是()A.照相机用滤镜来照相B.验钞机用来辨别钱币的真假C.用红外线杀菌消毒D.用红外线遥控电视。
8.关于实像和虚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B.实像一定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而虚像一定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实像能用光屏接收到,而虚像不能。
D.平面镜成虚像,凸透镜成实像。
9.、下面是小林同学“物理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不正确的是()A.凸透镜只能成实像,不能成虚像B.光在任何透明介质中都能传播C.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10.如图所示的四种镜片适合近视眼戴的是()二、填空题1.如图所示,把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不同。
(均选填“音调”、“响度”、“音色”)2.如图所示,图A是由光的形成的,图B的手影由光的________形成的。
济水一中2015-2016学年下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
…济水一中2015-2016学年下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 时间 90 分钟分值 100 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 1.投掷出去的铅球在空中能继续飞行,这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它在飞行中运动方向不断改变,是因为它______________(不计阻力)。
2.打开自来水龙头,使自来水流过如甲图所示的玻璃管,在A 、B 、C 三处,水的流速较大的是 处,压强较小的是 处(选填“A”“B”或“C”)。
如乙图所示,是喷雾器的原理示意图,当空气从小孔迅速流出,小孔附近空气的流速较大,压 强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容器里液面上方的空气压强,液体就沿细管上升,从管口中流出后,受气流的冲击,被喷成雾状。
3.冰冰用手握着一个重为10N 的水杯静止在空中,杯口竖直向上,手的握力为20N ,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 ;若使手的握力增大到30N ,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 。
4.某同学质量为50kg ,每只鞋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00cm 2,则他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为____________N ,压强为___________Pa 。
5.用手拍桌面,手会感到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的。
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所示的装置,抽气前气球内气体压强______大气压:抽气时内的气球在膨胀,说明气球内气体压强______玻璃瓶内气体压强,从而推测此时瓶内的气体压强______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7.一物体在空气中称重,重力为8N ,将其完全浸没在水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 ,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N 。
8.如图甲所示,将一块质地均匀的长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 向右缓慢推动木板,使其右端渐渐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
在推动木板使其右端逐渐离开桌面边缘至木板中心到达桌面边缘的过程中,长木板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压强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河南省济源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考试卷(解析版)(初二)期中考试.doc
河南省济源市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考试卷(解析版)(初二)期中考试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xx题评卷人得分(每空xx 分,共xx分)【题文】电阻R1=6Ω,R2=10Ω,串联后接到电源上,则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为,R1与R2的电功率之比为.【答案】1:1;3:5【解析】试题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根据公式P=I2R可求R1、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解:因为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所以通过R1与R2的电流相等,则电流之比为1:1.R1、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3:5.故答案为 1:1;l所以合金线两端的电压减小一半时,合金线的电阻为20Ω.故答案为:20;20.【题文】若R1、R2(R1>R2)两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通过R1的电流为I1,通过R2的电流为I2.则R R2;I1 I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答案】小于;小于【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并联电路电压特点及欧姆定律分析答题.解:(1)∵并联电路并联电阻小于任何一个电阻,∴总电阻R小于并联电阻R2;(2)并联电阻两端电压U相等,R1>R2,由欧姆定律I=可知,I1<I2;故答案为:小于;小于.【题文】一般照明电路的电压为 V.只有 V的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将6节干电池串联起来组成一个电池组,此电池组的总电压是 V.【答案】220;不高于36;9【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对生活中常见电压值的了解直接写出答案;将多个电池串联起来组成一个电池组,此电池组的总电压等于各电池电压之和.解:一般照明电路的电压为220V,人体安全电压为不高于36V的电压;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故将6节干电池串联起来组成一个电池组,此电池组的总电压是9V.故答案为:220;不高于36;9.【题文】一个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Ω,1.5A”字样,分别表示它的是50Ω和是1.5A ,通常在使用前应将电阻调到.【答案】最大阻值,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最大阻值【解析】试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滑动变阻器上标的电阻和电流是其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解:一个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Ω,1.5A”字样,分别表示它的最大阻值是50Ω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5A,通常在使用前应将电阻调到最大阻值.故本题的答案为:最大阻值,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最大阻值.【题文】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1始终闭合.当开关S2断开时,灯L1、L2是联的;当开关S2闭合时.灯L2会,电压表示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串,被短路,变大【解析】试题分析:首先应根据电路图正确判断两个灯泡的连接方式,然后进一步判断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解: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1始终闭合.当开关S2断开时,灯L1、L2是串联的,两个灯泡共同承担电源电压.当开关S2闭合时.灯L2会被开关S2短路,电源电压全部加在灯泡L2上,所以电压表示数会变大.故答案为:串,被短路,变大.【题文】在铝、铜、硅、塑料等材料中,属于绝缘体的是;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铝在﹣271.76℃以下时,电阻就变成了,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现象.【答案】塑料;零【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导电性l【答案】8;4【解析】试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电路电压之和.解:由图可知,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测的是灯L2两端的电压,所以L2两端电压为4V;由于两灯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得U1=U﹣U2=12V﹣4V=8V.故答案为:8;4.【题文】如图,滑片P往a端移动,安培表的示数,灯L的亮度,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答案】变大;变亮;变小【解析】试题分析:(1)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2)当滑片P往a端移动时,根据接入电路中电阻丝长度的变化,来判断电阻的变化,由欧姆定律判断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根据P=I2R判断灯泡功率的变化,从而判断亮暗.解:当滑片向a端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短了,电阻变小;∵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即安培表的示数变大;∵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根据P=I2R可知:灯L的电功率变大,亮度变亮.故答案为:变大;变亮;变小.【题文】用电压表分别测量电路中两盏电灯的电压,结果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判断两盏灯的连接方式是()A.一定是串联 B.一定是并联C.串联、并联都有可能 D.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可知,当两个规格相同的灯泡串联时,两灯泡两端的电压是相等的;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解:因为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在串联电路中分得的电压相同;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这两个规格未知的灯泡,其连接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故选 C.【题文】对于某段导体,公式R=的物理意义是()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电阻越大B.通过导体电流越大,电阻越小C.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电流成反比D.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导体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之比,导体电阻由导体材料、长度与横截面积决定,与电压、电流无关.解:导体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之比,但是导体电阻由导体材料、长度与横截面积决定,而与电压、电流无关;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题文】安装避雷针的目的是让发生雷电时,放电电流通过它流入大地,而不通过建筑物流入大地,从而起到保护建筑物的作用.那么,下列材料中.适合制作避雷针的是()A.玻璃 B.陶瓷 C.塑料 D.钢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常见的导体有: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石墨、大地、人体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的绝缘体有:塑料、橡胶、空气、玻璃、陶瓷等.解:由题意可知,安装避雷针的目的是让发生雷电时,放电电流通过它流入大地,故制作避雷针的材料因当是导体;由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可知,钢铁是导体,而玻璃、陶瓷、塑料是绝缘体.故选:D.【题文】一根铜导线的电阻为R,现在要使它接入电路中后电阻小于R.可采取的措施有()A.减小这根导线两端的电压或者增大通过它的电流B.将这根导线拉长后接入电路C.将这根导线对折后接入电路D.用长短粗细都相同的铝导线代替铜导线接入电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无关.在导体的材料一定时,导体越长,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在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一定时,铜导线的电阻比铝导线的电阻小.解:A、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无关,改变电压和电流,不能改变导体的电阻.不符合题意.B、一根铜导线的电阻为R,将这根导线拉长,导体的材料不变,导线的长度变长,横截面积减小,电阻增大,导线电阻会大于R.不符合题意.C、一根铜导线的电阻为R,将这根导线对折后接入电路,导体的材料不变,导线的长度变短,横截面积增大,导线电阻变小,导线电阻小于R.符合题意.D、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条件下,铝导线的电阻比铜导线的电阻大.用长短粗细都相同的铝导线代替铜导线接入电路,电阻增大,导线电阻大于R.不符合题意.故选C.【题文】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灯泡连接在电路中(R甲>R乙),①、②、③可能是电流表或电压表.那么()A. 如果①、②为电流表,③为电压表,则甲灯比乙灯亮B. 如果①、②为电压表,③为电流表,则乙灯比甲灯亮C. 如果①、③为电压表,②为电流表,则甲灯比乙灯亮D. 如果①、③为电流表,②为电压表,则乙灯比甲灯亮【答案】C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电压、电流表的正确用法进行分析,即串联电路是将用电器顺次连接起来,而并联电路是将用电器并列连接起来,电压表在电路中起开路作用,电流表在电路中起导线作用;实际功率大的灯泡亮度大.解:A 如果1、2为电流表,3为电压表,甲灯会被电流表短路,所以甲灯不会发光,故A选项错误;B 如果1、2为电压表,3为电流表,乙灯中不会有电流通过,所以乙灯不会发光,故B选项错误;C 如果1、3为电压表,2为电流表,甲灯和乙灯组成串联电路,因为甲灯的电阻大于乙灯的电阻,根据P=I2R 可以得出电阻大的实际功率大,而实际功率大的灯泡亮度大,故C选项正确;D 如果1、3为电流表,2为电压表,甲灯和乙灯组成并联电路,因为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P=可以得出电阻小的实际功率大,所以D选项正确.故选C、D.【题文】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的示数表示()A. L1两端的电压B. L2两端的电压C. 电源电压D. L1和L2的总电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的连接方式进行分析.解:从电路图中可以看出,电压表并联在L1两端,因此电压表测量L1两端的电压.故选A.【题文】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后,将电压表并联在ab处时读数是0V;并联在bc处时读数是6V,整个电路中没有电流,其电路故障是()A.L1灯丝断路 B.L2灯丝断路C.电池耗尽无电压 D.L2灯丝短路【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整个电路中没有电流说明是某处断路,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与电源正负极之间连接是连通的,说明bc处断路,综合分析进行判断.解:A、L1灯丝断路,电压表并联在ab处时应该有示数;并联在bc处时读数应为0,不符合题意,故A错;B、L2灯丝断路,电压表并联在ab处时读数应为0;并联在bc处时应该有示数,并且等于电源电压,符合题意,故B正确;C、电池耗尽无电压时,无论电压表并在谁的两端,示数应该始终为0,不符合题意,故C错;D、L2灯丝短路,电路中应该有电流,并且电压表并联在bc处时读数应为0,不符合题意,故D错.故选B.【题文】某同学安装了一个可以调节亮度的电灯,如图所示,为了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C向D移动的过程中,电灯的亮度逐渐变暗,正确的连接方式是()A. M接C,N接AB. M接D,N接BC. M接A,N接BD. M接C,N接B【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来工作的,一般采用“一上一下”接入电路.当滑片移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大小发生变化,由欧姆定律可知,将引起电路中电流大小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灯泡亮度的变化.解:A、当M接C,N接A时,AP段电阻丝接入电路,滑片从C向D移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变长,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灯泡变暗,符合题意;B、当M接D,N接B时,BP段电阻丝接入电路,滑片从C向D移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变短,电阻变小,电流变大,灯泡变亮,不符合题意;C、当M接A,N接B时,此时接入电路的是全部电阻丝,阻值最大,滑片从C向D移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不变,电流不变,灯泡亮度不变,不符合题意;D、当M接C,N接B时,BP段电阻丝接入电路,滑片从C向D移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变短,电阻变小,电流变大,灯泡变亮,不符合题意;故选A.【题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能够导电,同时它对电流还有阻碍作用B.两根粗细不同的导线,细的一定比粗的电阻大C.两根长短不同的导线,长的一定比短的电阻大D.铁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钢导线的电阻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无关.解:A、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但导体有电阻,所以对电流同时具有阻碍作用.此选项正确;B、电阻大小的决定因素有四个,这里只确定了两者的横截面积关系,其它因素不确定,故不能确定两者电阻大小.此选项错误;C、电阻大小的决定因素有四个,这里只确定了两者长度的关系,其它因素不确定,故不能确定两者电阻大小.此选项错误;D、电阻大小的决定因素有四个,这里只确定了两者材料的关系,其它因素不确定,故不能确定两者电阻大小.此选项错误.故选A.【题文】某同学使用电压表时,估计待测电路中的电压应选用0~3V的量程,但他误用0~15V的量程来测量.这样做的结果是()A. 指针摆动角度大,会损坏电压表B. 指针摆动角度小,会损坏电压表C. 指针摆动角度小,读数比较准确D. 指针摆动角度小,读数不够准确【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使用电压表测量用电器两端电压时,必须使电压表与用电器并联,并且使电流“+”进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和0~15V,使用时根据待测电路电压高低选择相应的量程.解:已知待测电路电压较低,电压表选择0~3V量程就能测量出两端电压,但选择0~15V量程时,由于电压相对较小,指针偏转角度较小;同时0~3V量程分度值为0.1V,而0~15V量程分度值为0.5V,所以采用大量程导致读数不够准确.故选D.【题文】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能测出小灯泡L1两端的电压的电路是()A.B.C.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并且流入电压表的电流必须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对四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找出正确选项.解:A、电压表与灯泡L2并联,故A选项错误;B、电压表与灯L1两联,但是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故B选项错误;C、电压表并联在电源两端,并且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故C选项错误;D、电压表符合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且与L1并联,故D选项正确.【题文】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邮箱内油量多少的装置,R1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是杠杆的一端,从油量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指针所指的刻度,就能知道邮箱内油量的多少.则()A. 油量增加,R1的电阻值增大,油量表指针偏转变小B. 油量增加,R1的电阻值减小,油量表指针偏转变大C. 油量减少,R1的电阻值增大,油量表指针偏转变大D. 油量减少,R1的电阻值减小,油量表指针偏转变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当油量发生为化时,浮标随之运动,带动与浮标相连的指针运动,则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的变化,由欧姆定律可得出电路中各电流的变化.解:因浮标在油中处于平衡状态,故当油量上升时,浮标随之上浮,则指针下移,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减小,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电流增大,即油量表示数变大;故B正确,A错误;当油量下降时,浮标下降,指针上移,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增大,则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电流减小,即油量表示数减小,故C、D均错误;故选B.【题文】实验室用的电压表若按如图所示接线,则刻度盘每个大格表示 V,每个小格表示 V,指针所指位置表示 V.【答案】5;0.5;6.5【解析】试题分析:由电压表的接线情况可知电压表所选量程,则由刻度盘的刻度分布可知每大格所表示的刻度,进而可知每一小格表示的刻度,即最小分度;则要知指针所指的电压值.解:由图可知,电压表选择0~15V;刻度盘共分3个大刻度,则每一大刻度表示5V;因每一大刻度又分为了10个小刻度,故每个小刻度表示0.5V;指针指在第13个小刻度上,故指针的示数为6.5V;故答案为:5;0.5;6.5.【题文】为了测量电阻R的阻值,某同学连接实验器材的线路如图所示,请指出连接线路中的三个错误及其纠正的做法:(1);(2);(3).【答案】(1)滑动变阻器连错.改A接C;(2)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错.调换接线柱接线;(3)电流表正接线柱连线接错.改接F为E点【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滑动变阻器的“一上一下”的原则进行分析;根据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即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所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等;根据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即电流表与被测的用电器串联.解:因为滑动变阻器应该符合“一上一下”的原则接线,所以滑动变阻器连错.改A接C.因为应该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所以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错.调换接线柱接线.因为电流表应该与电阻串联连接,所以电流表正接线柱连线接错.改接F为E点.故答案为:(1)滑动变阻器连错.改A接C;(2)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错.调换接线柱接线;(3)电流表正接线柱连线接错.改接F为E点.【题文】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V ,通过的电流为 A,该电阻的阻值为Ω.【答案】13;0.1;130【解析】试题分析: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时,要看清量程和分度值,按照指针的位置读数,电阻用R=计算.解:由图可知,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分度值为0.5V,指针指在10V后面第6个小格上,因此读数为10V+0.5V×6=13V,所以电阻两端的电压为13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指针指在0后面第5个小格上,因此读数为0.02A×5=0.1A,通过电阻的电流为0.1A;∴电阻的阻值R===130Ω.故答案为:13;0.1;130.【题文】如图,是研究欧姆定律的实验装置:请你帮他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可采用“电流流向法”,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按照电流的流向,先串电路元件最多的电路,再将相应并联的部分接入电路即可.解:电源电压为6V,所以电压表量程选择0~15V量程,不确定电路电流大小,所以电流表选择大量程;采用“电流流向法”,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依次串联开关、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回到电源负极,再将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如下图所示:【题文】在用“伏安法测导体电阻”的实验中(1)小强连接的实物图如图1,还有两根未连上,请帮助其完成实物图连接.(2)请按小强连接的实物图画出实验电路图.(3)小强在完成电路图连接后,开始进行如下实验:(在空白处填空)第一步: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至端(填A或B),使连入电路中电阻最大.第二步:闭合开关S,调节滑片P的位置,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并记录数据.第三步:断开开关S,根据电压值和电流值,求出R.(4)若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则R=.(5)从实验步骤看,存在的主要缺陷是.【答案】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滑动变阻器有4个接线柱,选择一上一下接线柱,把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从题目中的电流表表盘分析得出电流表使用的量程,电流表测定值电阻电流,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2)由实物图画电路图,画出电源符号,按照电流方向依次连接各元件的符号到电源负极,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3)闭合开关前,滑片处于最大阻值处,电路电流最小,保护电路.(4)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首先确定使用的量程,然后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知道电压和电流,根据R=计算电阻.(5)定值电阻阻值大小不变,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解:(1)滑动变阻器已选定下面接线柱,任意选择上面接线柱,把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从电流表的表盘分析,电流表使用的0~0.6A量程,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如图:(2)画出电源符号,按照电流方向,从正极开始,依次画出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开关符号到电源负极,注意电路图和实物图相符,滑动变阻器接入左半段,如图:(3)闭合开关前,滑片处于B端最大阻值处,电路总电阻最大,电流最小,对电路起保护作用.(4)电压表使用的0~15V量程,每一个大格代表5V,每一个小格代表0.5V,电压为5V,电流表使用的0~0.6A量程,每一个大格代表0.2A,每一个小格代表0.02A,电流为0.2A,R===25Ω.(5)定值电阻阻值不变,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故答案为:(1)如上面实物图;(2)如上面电路图;(3)B;(4)25Ω;(5)没有多次测量.【题文】如图所示,用电压表分别测量L1两端的电压U1、L2两端的电压U2以及L1、L2串联的总电压U ,请根据表盘读数回答下列问题:(1)L1两端的电压U1是多大?(2)L2两端的电压U2是多大?(3)L1、L2串联的总电压U是多大?【答案】(1)L1两端的电压U1是1.6V.(2)L2两端的电压U2是1.4V.(3)L1、L2串联的总电压U是3V【解析】试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电路电压之和.读数时,要先看量程,再看分度值,最后看指针所指的位置.解:(1)由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总电压比任何一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都大.由图可知,左边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角度比右边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角度小,而左边的电压表示数显示的是总电压,右边的电压表示数显示的是 L1两端的电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定是两表所选的量程不同.左边的电压表所选的是0~15V,分度值是0.5V,所以示数是3V,则总电压是3V;右边的电压表所选的是0~3V,分度值是0.1V,所以示数是1.6V,则L1两端的电压是1.6V.根据U=U1+U2得:U2=U﹣U1=3V﹣1.6V=1.4V.答:(1)L1两端的电压U1是1.6V.(2)L2两端的电压U2是1.4V.(3)L1、L2串联的总电压U是3V.【题文】如图所示,R1=30Ω,R2=10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求:(1)电源电压;(2)电路总电流.【答案】(1)电源电压为6V;(2)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8A【解析】试题分析:(1)由电路分析可知两电阻并联在电源两端,A与R1串联,故A中示数为通过R1的电流,由欧姆定律可求得R1两端的电压,即电源电压;(2)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可得R2两端电压,由欧姆定律可求得通过R2的电流,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干路电流.解:(1)电源电压U=I1R1=0.2A×30Ω=6V;(2)通过R2的电流I2==;则总电流为I总=I1+I2=0.2A+0.6A=0.8A.答:(1)电源电压为6V;(2)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8A.。
河南初二初中物理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河南初二初中物理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填空题1.科学家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其中提出了日心说,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2.“五一”期间,苹苹乘坐的汽车刚刚进入黄河口景区,便有一种“车行绿色中,风景扑面来”的感觉,实在是令人心旷神怡.“车行绿色中,风景扑面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与.3.某同学测量了一些数据,但是忘了写单位.请你给他补上合适的单位:(1)一本书的长度为25 ;(2)半场足球赛时间45 ;(3)一支铅笔的长度1.75 ;(4)一间教室高约3 .4.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A、B两个小木条的长度,其中对木条的测量是正确的,这个木条的长度为 cm.5.闪电和雷声同时发生,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原因是,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约为 m/s.6.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3:2,通过的路程之比是4:3,则通过这段路甲、乙两车的时间之比是.7.如图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有关.8.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两只昆虫,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从图象可知,昆虫的速度大;5s内昆虫乙通过的路程是 m.9.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从60度增大到90度,则入射角从变到,此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10.学校前厅竖立着一块平面镜.当同学们走近镜子时,看到镜中自己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两位同学站在镜子前,可以通过镜子互相看到对方的面孔,表明了光路是.11.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12.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和,读数时视线应于刻度尺.二、选择题1.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问B.猜想C.实验D.得出结论2.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小鸟在空中飞行B.河水流动C.水凝固成冰D.雨滴下落3.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是()A.比较速度大小B.比较路程长短C.比较时间长短D.比较与参照物间的位置是否变化4.在百米赛跑中,小明到达50m处的速度是9.0m/s,12.5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7.5m/s,则小明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7.5m/s B.9.0m/s C.8.0m/s D.8.25m/s5.以下关于发声和发声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C.被敲响的音叉停止振动后,不再发声D.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传得快6.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A.音调低,响度大B.音调低,响度小C.音调高,响度大D.音调高,响度小7.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C.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8.在一些“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9.人们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下列事实中,应用了次声波的有()A.用声纳测海底的深度B.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C.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D.用仪器监听海啸10.下列不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的是()A.立竿见影B.小孔成像C.三点一线D.水中倒影11.夜晚,当你向一盏路灯走近到离开路灯的过程中,你的影子长度是()A.由长逐渐变短,再由短逐渐变长B.由长逐渐变短,到逐渐消失C.由短逐渐变长,到无穷长D.以上说法都不对12.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形孔上,那么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A.“△”形的B.圆形的C.“▽”形的D.无法判断13.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C.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14.雨后初晴的夜晚,地上有积水,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积水,这是因为()A.地上暗处是光发生镜面反射B.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镜面反射C.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漫反射D.地上发亮处和暗处都发生镜面反射15.在暗室里,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则从侧面看去()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三、作图题1.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2.画出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图中P点的光路图.四、实验题1.在下列实验或实例,能用来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用手按住鼓面,泡沫屑停止振动,鼓声消失.说明.(2)用手机甲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手机乙,能看到手机乙显示手机甲的号码,却听不到手机乙响铃,说明.(3)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的目的是:,这种实验方法在物理学中称为法.2.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1)小明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是因为这样.(2)实验时,小明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甲,还要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未点燃的蜡烛乙.对这两只蜡烛的要求是.(3)小明在寻找蜡烛甲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放有蜡烛(选填“甲”或“乙”)的一侧观察.(4)如果小明在寻找蜡烛甲的像的位置时,无论怎样沿桌面移动蜡烛乙,都不能使它与蜡烛甲的像重合,可能的原因是.(5)在玻璃板的同一侧,小明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甲的两个像.形成两个像的原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五、计算题1.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m/s.用超声波测位仪垂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过6s收到海底返回的声波.则该处海深是多少?2.汽车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河南初二初中物理期中考试答案及解析一、填空题1.科学家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其中提出了日心说,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答案】哥白尼;牛顿.【解析】解:①哥白尼的贡献是提出著名“日心说”;②伟大的英国科学家牛顿,曾在力学、光学、天文学、数学等方面作出卓越的贡献,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故答案为:哥白尼;牛顿.【点评】多了解物理学史对培养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有帮助的,所以考试中也时有涉及,在学习中应注意.2.“五一”期间,苹苹乘坐的汽车刚刚进入黄河口景区,便有一种“车行绿色中,风景扑面来”的感觉,实在是令人心旷神怡.“车行绿色中,风景扑面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与.【答案】地面;汽车.【解析】解:车行绿色中是车在运动,是说汽车相对于地面发生了位置变化,是以地面为参照物;风景扑面来是风景在运动,是说风景相对于汽车发生了位置变化,是以汽车为参照物.故答案为:地面;汽车.【点评】本题考查了参照物的选择,属于基础题目,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变了则物体是运动的,位置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3.某同学测量了一些数据,但是忘了写单位.请你给他补上合适的单位:(1)一本书的长度为25 ;(2)半场足球赛时间45 ;(3)一支铅笔的长度1.75 ;(4)一间教室高约3 .【答案】(1)cm;(2)min;(3)dm;(4)m.【解析】解:(1)一本书的长度约25cm;故答案为:cm;(2)半场球赛时间45min;故答案为:min;(3)一支铅笔的长度约17.5cm=1.75dm;故答案为:dm;(4)一间教室的高度约3m;故答案为:m.【点评】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4.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A、B两个小木条的长度,其中对木条的测量是正确的,这个木条的长度为 cm.【答案】B;3.35.【解析】解:(1)刻度尺的刻度线与B物体紧贴,没有与A物体紧贴,所以是测B的长度.(2)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即1mm,测量是从11.00cm开始测起的,末端在14.30﹣14.40之间,估读为14.35m,物体的长度为14.35cm﹣11.00cm=3.35m.故答案为:B;3.35.【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闪电和雷声同时发生,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原因是,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约为 m/s.【答案】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声音传播速度快;3×108.【解析】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光速大于声音传播的速度,所以我们通常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故答案为: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声音传播速度快;3×108.【点评】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近似等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这两个数据以后在做题时可当以知量来处理.6.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3:2,通过的路程之比是4:3,则通过这段路甲、乙两车的时间之比是.【答案】8:9.【解析】解:∵v=,∴t=,运动时间之比===×=;故答案为:8:9.【点评】本题考查了求甲乙两车运动时间之比,熟练应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7.如图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有关.【答案】高;频率.【解析】解:硬纸片在木梳上快速划过,木梳齿振动快,频率大,音调高.故答案为:高;频率.【点评】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音色和响度.掌握三个特征的影响因素.8.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两只昆虫,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从图象可知,昆虫的速度大;5s内昆虫乙通过的路程是 m.【答案】甲;6.【解析】解:由图可知,t甲=3s运动了6m,t乙=5s运动了6m,因此昆虫甲的速度v甲===2m/s,昆虫乙的速度v乙===1.2m/s,所以昆虫甲的运动速度大;故答案为:甲;6.【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我们对于图象的分析能力,图象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我们要能够从图象中找到我们需要知道的物理知识,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中考经常考到的知识点.9.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从60度增大到90度,则入射角从变到,此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答案】30°;0°;0°.【解析】解:①根据光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此时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60°,则入射角为90°﹣60°=3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等于30°.②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从60度增大到90度时,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线重合,则入射角变为0°此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0°.故答案为:30°;0°;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以及利用反射定律对反射角和入射角进行计算.10.学校前厅竖立着一块平面镜.当同学们走近镜子时,看到镜中自己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两位同学站在镜子前,可以通过镜子互相看到对方的面孔,表明了光路是.【答案】不变;可逆的.【解析】解:由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故同学们走近镜子时,镜中的像大小不变,人们感觉走近时变大了,那是视觉,事实上大小没变;由于光路是可逆的,甲能看到乙眼睛,乙也能看到甲眼睛.故答案为:不变;可逆的.【点评】(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同;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像与物对应点连线与镜面垂直;虚像;(2)不论人离镜子远还是近,像与物总是大小相同,视觉上大小变化并不意味着真实的大小在变化.11.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答案】信息,能量.【解析】解:给孕妇做B超,这样医生就可以得到胎儿的信息,所以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只有给结石一定的能量,才能把结石粉碎,所以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答案为信息,能量.【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两个利用,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12.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和,读数时视线应于刻度尺.【答案】零刻线;量程;分度值;垂直.【解析】解:据分析可知,刻度尺在测量之前,要观察其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且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答案为:零刻线;量程;分度值;垂直.【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刻度尺使用基本操作方法的掌握情况.每一项物理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都要认真学习,熟练掌握.二、选择题1.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问B.猜想C.实验D.得出结论【答案】C【解析】解: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实验环节;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科学探究的环节进行分析解答.2.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小鸟在空中飞行B.河水流动C.水凝固成冰D.雨滴下落【答案】C【解析】解:A、小鸟在空中飞行,小鸟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小鸟飞行属于机械运动;B、河水流动,水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河水流动属于机械运动;C、水凝固成冰,水的位置并没有发生变化,水发生的是物态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D、雨滴下落,雨滴的位置在发生变化,所以雨滴下落属于机械运动.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机械运动的掌握和了解,比较简单.3.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是()A.比较速度大小B.比较路程长短C.比较时间长短D.比较与参照物间的位置是否变化【答案】D【解析】解: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和静止,取决于被研究的物体跟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的改变.跟速度大小、路程长短、时间长短无关.故选D.【点评】(1)物体速度大小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物体经过的路程和运动时间可以反映物体的运动快慢.(2)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选择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置的变化这是判断的依据.4.在百米赛跑中,小明到达50m处的速度是9.0m/s,12.5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7.5m/s,则小明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7.5m/s B.9.0m/s C.8.0m/s D.8.25m/s【答案】C【解析】解:由题意知:s=100m,t=12.5s,由平均速度公式得:v===8m/s.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注意排除干扰因素(某时刻的速度),挖掘关键字词:“百米赛”告诉距离;“第12.5s末到达终点”告诉时间.5.以下关于发声和发声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C.被敲响的音叉停止振动后,不再发声D.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传得快【答案】B【解析】解: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在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A不符题意;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符合题意;C、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则发声停止;故被敲响的音叉停止振动后,不再发声;故C不符题意;D、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故D不符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产生条件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6.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A.音调低,响度大B.音调低,响度小C.音调高,响度大D.音调高,响度小【答案】A【解析】解:因为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所以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这里的“轻声伴唱”是指声音小;因为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所以说男低音比女高音响度大.故选A.【点评】本题的难点是音调和响度二者的区别,对于这两个的区别,要抓住声音的高低和大小进行区分.7.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C.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答案】C【解析】解:A、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不是在接收处减弱.故A错误.B、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不是防止噪声的产生.故B错误.C、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故C正确.D、耳罩是在接收处减弱,不是防止噪声的产生.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具体做法的理解能力.8.在一些“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答案】C【解析】解:不同的声源发出的声音,除了音调、响度之外,声音还有另一个特征﹣音色.听朋友打来的电话,凭声音就知道是谁,因为每个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在一些“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音色.故选C.【点评】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三个特征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9.人们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下列事实中,应用了次声波的有()A.用声纳测海底的深度B.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C.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D.用仪器监听海啸【答案】D【解析】解:A、声呐,又称超声雷达,利用超声定向性强的特点.B、蝙蝠发出超声来定位,利用超声定向性强的特点.C、海豚可以发出超声,利用超声定向性强的特点.D、海啸可以发出次声,用仪器监测次声,可以预防海啸带来的灾害.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超声和次声应用范围的熟悉情况.10.下列不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的是()A.立竿见影B.小孔成像C.三点一线D.水中倒影【答案】D【解析】解:A、立竿见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三点一线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光的反射、折射、平面镜成像、直线传播,都是基本的光学知识,生活中与之相关的现象非常多,我们应该学会辨别.11.夜晚,当你向一盏路灯走近到离开路灯的过程中,你的影子长度是()A.由长逐渐变短,再由短逐渐变长B.由长逐渐变短,到逐渐消失C.由短逐渐变长,到无穷长D.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A【解析】解:当人在远处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小,形成的影子长;当人逐渐走近路灯时,人与灯光的夹角会变大,此时形成的影子会变短;当人经过路灯逐渐远离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又会变小,形成的影子再次变长.故A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源高度一定,影子的长度取决于人的身高、人和光源之间的距离.12.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形孔上,那么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A.“△”形的B.圆形的C.“▽”形的D.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解:当太阳光通过纸上的“△”小孔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地面上就会形成太阳的像,因此光斑的形状与太阳的形状一样,是圆形的,与孔的形状无关,所以选项B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小孔成像的特点,对像的特点要知道,属于基础知识.13.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C.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答案】D【解析】解:A、由图可知,甲同学是在4s时才开始行走,他比乙同学晚出发4s,选项A正确;B、4s~8s内,甲乙的图象都是一条直线,表明他们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B正确;C、0s~8s内,甲乙通过的路程都是5m,则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选项C正确;D、甲同学从4s开始行走,到8s末行走了5m,用时4s,则甲的速度:v==1.25m/s;甲==0.625m/s.选项D错误.乙同学从0s开始行走,到8s末行走了5m,用时8s,则乙的速度:v乙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分析图象,根据图象上的信息做出选择.选项D的解析也可以采用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来比较甲和乙的运动快慢:甲和乙在8s末运动的路程相同,但甲所用时间比乙少,则甲运动的比乙快,即甲的速度比乙大.14.雨后初晴的夜晚,地上有积水,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积水,这是因为()A.地上暗处是光发生镜面反射B.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镜面反射C.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漫反射D.地上发亮处和暗处都发生镜面反射【答案】B【解析】解:水面比较光滑,光射到上面发生的是镜面反射,而地面比较粗糙,光射到上面发生的是漫反射;雨后初晴的夜晚,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月光照到水面发生的是镜面反射,月光的反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反射光线几乎全射入眼睛,而地面发生的是漫反射,月光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射入眼睛的很少,故看到积水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区别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15.在暗室里,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则从侧面看去()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答案】C【解析】解:当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时,在平面镜上会发生镜面反射,所以光线会集中在竖直方向,所以从侧面看到的平面镜是暗的;而纸会发生漫反射,所以在侧面看到的纸是亮的.故选C.【点评】镜面反射是平行光线射到物体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仍是平行的,射向了某一处方向,而漫反射是由于物体表面粗糙时,反射光线的方向变得是向各个方向反射.三、作图题1.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答案】【解析】解: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由图可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等于90°﹣30°=60°,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可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点评】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画出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图中P点的光路图.【答案】【解析】解:先作出电光源S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S′,连接S′P交平面镜于点O,连接SO作出入射光线,沿OP 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点评】发光点发出的光线,反射光线若经过特定的点,作出发光点的像点,利用数学上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迅速做出反射光线,再补出入射光线是最快最准确的方法.四、实验题。
河南初二初中物理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河南初二初中物理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填空题1.国际制中同一个物理量可能有不同的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1km=103m,1kg=103g,k (千)其实就是一个单位的词头,在单位换算中表示相同的进率.依此推算,1kV= V.2.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物理科学家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及实验方法来描述与研究运动.初中范围把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通过比值法定义为(用数学表达式表示).3.如图所示,在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中,参赛嘉宾运动时会带着智能运动手环,以测量记录人的运动情况.以佩戴者手腕为参照物,智能运动手环是的,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手环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4.经过周口的郑阜高速铁路预计2016年12月开工,该铁路由郑州南站引出,在阜阳与商合杭高铁对接至合肥,在周口设有四个站点,全长约260km,预定速度目标值为350km/h,合 m/s,按预定速度行驶从郑州南站到阜阳需要 h(保留小数点后一位).5.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音乐芯片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声音逐渐(选填“变大”或“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声音又出现相反的变化,这个现象经过推理得到的结论是:声音不能在传播.6.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物体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在如图所示水杯中“硬币上升”的现象中,是光从进入发生折射现象产生的.(实线表示光传播路径,但不包括传播方向)7.一束光从空气以跟水平地面成40°角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发生反射时,反射角 40°;发生折射时,折射角 50°(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折射光线的传播速度比入射光线(选填:“快”或“慢”).二、选择题1.在物理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很多科学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B.伽利略被后人誉为实验物理学的先驱C.爱因斯坦是量子力学主要奠基人D.牛顿建立了经典物理的运动定律2.对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你认为最接近实际的是()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0.8dmB.人步行的速度大约1.2m/s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105km/hD.人一次脉搏的时间约4s3.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B.C.D.4.图象是表示物理规律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形象表达某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所示图象中正确表示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汽车通过的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的是()A.B.C.D.5.在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们往往可以从各种声音中获得不同的信息,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的是()A.战场上吹响的冲锋号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粉碎病人体内的结石C.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D.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回声可以测地球到月球间的距离B.人们小声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一定低C.在市区高架桥两侧修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人听到声音的响度只与发声体发声时的振幅有关7.下列光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铅笔在水面处“折断”B.人在阳光下形成的影子C.放大镜把字放大D.豹子在水中形成倒影8.人站在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4m处,若人向镜移动1m,则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及移动后人离像的距离为()A.变大 6m B.变大 5m C.不变 6m D.不变 8m三、作图题1.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入射光线已画出.请做出这条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2.如下图所示,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成的像为S′,发出的某一条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经过点A.请你用平面镜成像特点找到像S′,并做出经过A点的反射光线的完整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四、实验题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做“探究小车行驶时速度的变化”实验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h:m:s”,请依图回答:(1)该同学所用刻度尺的量程是:.(2)从甲位置到丙位置小车通过的路程是,所经过时间,速度是.(3)从图上可以看出:该小车做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2.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2)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时,(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3)从图示和光反射时的因果关系可以看出:等于(选填“∠AON”或“∠BON”).(4)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3.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想起自己在商场试穿新衣服时,靠近试衣镜,感觉自己的像变大了,远离镜子时感觉像变小了.自己在试衣镜中的像大小究竟变化没有?小红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的透明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当把蜡烛B移动到某一位置的时候,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测量并记录此时物、像和玻璃板之间的位置关系.②多次改变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平面镜后移动蜡烛B,发现总能找到一个对应位置,在镜前从不同角度观察,蜡烛B与蜡烛A的像均重合,测量并记录每次实验的相关数据.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细节决定成败”,实验前应将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选填“薄”或“厚”)玻璃板架在纸上.(2)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可知,能验证小红感觉对错的是步骤(选填①或②);(3)为了判断像的虚实,用光屏代替蜡烛B,应从玻璃板(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光屏,若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像(选填“虚”或“实”).(4)“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得到的结论是:不论物距如何变化,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小红通过查阅材料得知:人眼看到的物体大小是由物体本身大小和物体距观察者的距离共同决定的.(5)小红做完这个实验,突然想到:平时自己照镜子,感觉镜子中自己是正立的,可是在湖边游玩时,通过水面却可以看到水中的自己是倒立的.关于平面镜成像时像的正倒关系,小红感到很迷茫,你的观点是:;依据是.五、综合题1.夏天电闪雷鸣过后,狂风暴雨可能接踵而来.这时,我们需要做好安全保护工作,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请你就以下问题作答.(1)雷声是云团之间放电引起的空气剧烈而产生的.(2)雷声和闪电是(选填“同时”或“不同时”)发生的.(3)如果一位同学看到闪光后经过3秒听到雷声,则该同学距打雷处大约多远?(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忽略闪电传播的时间)2.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1500m/s,用超声波测位仪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已知此处海深为4.5km,则经过多长时间可以收到时海底返回的声波.(1)这种声波的反射现象,通常称为回音(或),同时说明超声波在可以传播.(2)超声波测位仪操作员(选填“能”或“不能”)用耳朵直接听到从海底返回的声波.(3)超声波测位仪发出声波后经过多长时间可以收到时海底返回的声波.河南初二初中物理期中考试答案及解析一、填空题1.国际制中同一个物理量可能有不同的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1km=103m,1kg=103g,k (千)其实就是一个单位的词头,在单位换算中表示相同的进率.依此推算,1kV= V.【答案】103【解析】根据题目中1km=103m和1kg=103g的换算关系来推算即可.解:因为1km=103m,1kg=103g,所以1kV=103V.故答案为:10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物理量单位的换算,属于考试的基础知识题,比较简单.2.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物理科学家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及实验方法来描述与研究运动.初中范围把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通过比值法定义为(用数学表达式表示).【答案】v=【解析】比值法就是应用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定量研究第三个物理量,它适用于物质属性或特征、物体运动特征的定义.解:用两个物理量的比值定义一个新物理量的方法叫比值法定义,把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通过比值法定义为:v=.故答案为:v=.【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理解比值定义法这种方法,知道比值定义法的物理量与所比的物理量无关.3.如图所示,在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中,参赛嘉宾运动时会带着智能运动手环,以测量记录人的运动情况.以佩戴者手腕为参照物,智能运动手环是的,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手环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答案】静止;运动【解析】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了改变,则是静止的.解:以佩戴者手腕为参照物,智能运动手环相当于手腕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智能运动手环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智能运动手环相对于地面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运动手环是运动的.故答案为:静止;运动.【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4.经过周口的郑阜高速铁路预计2016年12月开工,该铁路由郑州南站引出,在阜阳与商合杭高铁对接至合肥,在周口设有四个站点,全长约260km,预定速度目标值为350km/h,合 m/s,按预定速度行驶从郑州南站到阜阳需要 h(保留小数点后一位).【答案】97.2;0.7【解析】记住单位之间的关系:1m/s=3.6km/h,按照先换后算的顺序计算.解:350km/h=350×m/s≈97.2m/s;根据v=可得,按预定速度行驶从郑州南站到阜阳需要的时间:t==≈0.7h.故答案为:97.2;0.7.【点评】此题考查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题目难度不大,关键是掌握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属于基础题.5.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音乐芯片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声音逐渐(选填“变大”或“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声音又出现相反的变化,这个现象经过推理得到的结论是:声音不能在传播.【答案】变小;真空中【解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在抽气的过程中,玻璃罩内的空气减少,所以声音传播的介质减少,因此听到声音将会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声音又出现相反的变化,这个现象经过推理得到的结论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答案为:变小;真空中.【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传播条件进行解答,基础型题目.此实验也是考试常考实验.6.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物体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在如图所示水杯中“硬币上升”的现象中,是光从进入发生折射现象产生的.(实线表示光传播路径,但不包括传播方向)【答案】漫反射;水;空气中【解析】我们如果要看见不发光的物体,那这个物体反射的光线一定要进入我们的眼睛.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且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水杯中的硬币反射的光线经水进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下偏折,所以看到的硬币的像比硬币的实际深度要浅些.故答案为:漫反射;水;空气中.【点评】本题考查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7.一束光从空气以跟水平地面成40°角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发生反射时,反射角 40°;发生折射时,折射角 50°(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折射光线的传播速度比入射光线(选填:“快”或“慢”).【答案】大于;小于;慢.【解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1)首先根据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可以确定入射角,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确定反射角的度数,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2)要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等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光在其它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解: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40°,所以入射角等于90°﹣40°=50°,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等于50°,则反射角大于40°;当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则折射角小于 50°;光在其它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即折射光线的传播速度比入射光线慢.故答案为:大于;小于;慢.【点评】此题同时考查了光的折射规律与光的传播速度.在答题的同时要善于发现问题,注意折射角、入射角及传播速度之间的关系.二、选择题1.在物理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很多科学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B.伽利略被后人誉为实验物理学的先驱C.爱因斯坦是量子力学主要奠基人D.牛顿建立了经典物理的运动定律【答案】C【解析】由我们了解的物理学史中不同科学家的贡献可判断此题的答案.解:A、哥白尼是日心说代表,说法正确;B、伽利略被后人誉为实验物理学的先驱,说法正确;C、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而波尔是量子力学主要奠基人,说法错误;D、牛顿建立了经典物理的运动定律,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多了解物理学史对培养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有帮助的,所以考试中也时有涉及,在学习中应注意.2.对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你认为最接近实际的是()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0.8dmB.人步行的速度大约1.2m/s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105km/hD.人一次脉搏的时间约4s【答案】B【解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8d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2m/s左右.故B符合实际;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105km/s.故C不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75次,跳动1次的时间大约1s.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本题告诉我们一定要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到熟知,以免闹了笑话自己还不知道.3.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①根据估计结果选择恰当的刻度尺;②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零刻线是否磨损;③放置刻度尺要将刻度尺与被测长度紧贴;④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准确读出已知刻度后,在最小刻度后再加上一位估计值.解:A、零刻线磨损的可以从其他的整刻线开始测起;但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所以A错;B、要从刻度尺的零刻线开始测起,所以B错;C、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没有紧贴被测长度,所以C错;D、刻度面紧贴被测物体,起始端从零开始,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属于基础知识,比较简单.4.图象是表示物理规律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形象表达某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所示图象中正确表示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汽车通过的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的是()A.B.C.D.【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各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其次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再次是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最后对照各个选项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解:A、此图象表示汽车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成正比,也就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图象中线段与时间轴平行,意思是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C、此图象表示汽车通过的路程随着时间的增大而减小,汽车做减速运动.故C错误;D、此图象表示汽车通过的路程随着时间的增大而增大,汽车做加速运动.故D错误.故选A.【点评】根据图象或图表探究物质的规律是近两年来出现较多的题目,图象可以使我们建立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表象中去探究本质规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很强.5.在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们往往可以从各种声音中获得不同的信息,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的是()A.战场上吹响的冲锋号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粉碎病人体内的结石C.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D.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答案】B【解析】声音的应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等;二是利用声音来传递能量,如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等.解:战场上吹响的冲锋号、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和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都是利用声音传播信息的特点,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粉碎病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利用,只要知道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传递能量即可解答,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回声可以测地球到月球间的距离B.人们小声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一定低C.在市区高架桥两侧修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人听到声音的响度只与发声体发声时的振幅有关【答案】C【解析】(1)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2)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4)响度反映的是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解: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不能利用利用回声探测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故A错误;B、人们小声说话,声带的振幅小,响度小,与音调无关,故B错误;C、市区高架桥两侧修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故C正确D、人听到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发声时的振幅有关,也与人的耳朵等有关,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音调、响度、声音的传播及防止噪声的三种途径,是一道基础题.7.下列光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铅笔在水面处“折断”B.人在阳光下形成的影子C.放大镜把字放大D.豹子在水中形成倒影【答案】D【解析】①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比如透镜成像、水变浅了、水中的筷子折断了等;②光的反射是指光线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出去的现象,比如平面镜成像;③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A、水中的“断笔”是由于光从水中通过空气进入人的眼睛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虚像,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B、人在阳光下形成原影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C、放大镜把字放大是凸透镜成像及其应用,属于光的折射;D、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豹子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属于光的反射;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时要注意各个现象的形成原因,同时还考查了光的色散,知道色散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8.人站在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4m处,若人向镜移动1m,则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及移动后人离像的距离为()A.变大 6m B.变大 5m C.不变 6m D.不变 8m【答案】C【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和像的大小相等、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来解答此题.解:(1)人站在穿衣镜前4m处,镜子里的像距镜面也是4m,若人向镜子靠近1米,此时人到镜面的距离是4m﹣1m=3m,物像等距,此时像到镜面的距离也是3m,人与镜中的像距离为3m+3m=6m.(2)镜中的像始终与物体等大,因此不管靠近镜面还是远离镜面,镜中的像不变.故选C.【点评】(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同;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像与物对应点连线与镜面垂直;虚像;(2)视觉感觉像的大小在变化,事实上并没有变.三、作图题1.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入射光线已画出.请做出这条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答案】【解析】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水中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首先画出法线,然后根据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点评】此题考查了对折射光线的画法,关键是记熟光的折射定律,搞清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2.如下图所示,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成的像为S′,发出的某一条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经过点A.请你用平面镜成像特点找到像S′,并做出经过A点的反射光线的完整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答案】【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反射光线好像是由像点发出的,由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作出像点后,作出射线S′A,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再完成光路.解:过镜面作出点S的对称点S′,即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S′A与镜面交于O点,即为入射点(反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河南省济源市济水一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3分)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物体A的长度是cm.任真同学骑车时用停表测量时间如图(b)所示,时间为s。
2.(2分)在4×100m接力赛中,小明看到台上的观众在向后退,他是以为参照物,为了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要尽可能做到。
3.(2分)如图所示是一汽车在l0s内的速度图象,由图可知,汽车在第4s时的速度为m/s;从第2s到第4s的过程中,汽车的速度(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4.(2分)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实验图象,固体甲第6分钟的状态是,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的区别是。
5.(3分)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此时室内温度为℃,酒精的蒸发使温度计示数,由此可以说明液体蒸发时要热量。
6.(2分)近来,我国很多地方受到了洪水的袭击,并出现了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对付这些自然灾害,最主要的是早发现,早预警。
在山区环境复杂,电话、广播每预警方式可能出现故障,锣鼓反而是最稳定、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当住户听到锣鼓声后就向高处跑,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住户离预警处850m,发出预警信号后,过s住户就可以听到。
7.(4分)“热管”采用液体散热,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高端科技产品上作为散热器。
如图所示是“热管”的工作原理图。
管内装有液体,它的A端受热,热管里的液体变成气态,然后从热管中较热的一端向较冷的一端(B端)转移,热管中较冷的一端通过散热风扇把热量从热管中散发,气态变成液态并回流到热管中较热的A端,热管内的液体起到了搬运热的作用。
那么热管内液体在这两端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是A端、,B端、。
8.(1分)汽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5s(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制动刹车,司机的反应时间)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4.5s 滑行60m车停止。
则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m/s。
9.(2分)小明发现,在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很容易造成碘的熔化。
针对上述不足,小明与他的同学们讨论后将实验进行改进:将装有固态碘的玻璃管放入沸水中,玻璃管中很快就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并排除了碘熔化的可能性。
实验表明在碘升华和熔化时需要热量。
是什么因素影响碘的升华或熔化,你的猜想是。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0.(3分)下列两个物体,可以认为是保持相对静止的是()A.地球和太阳B.人走路时左脚和右脚C.火箭发射离开地面时,火箭和被其运载的卫星D.人造地球同步卫星和太阳11.(3分)对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B.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手机的响声越大C.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D.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根治噪声污染12.(3分)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图中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飘渺的雾”是汽化现象B.“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D.“轻柔的雪”是液化现象13.(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非晶体熔化时放热B.扇扇子是通过加快汗液的蒸发而使人感到凉快C.高压锅可以使锅内液体的沸点降低D.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从冰箱里冒出的水蒸气14.(3分)在如图所示“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中,坚持不懈的乌龟成为冠军,而骄傲自满的兔子以失败告终。
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乌龟在任何时刻的速度都比兔子快B.兔子在任何时刻的速度都比乌龟快C.兔子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D.乌龟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15.(3分)如图所示,分别是音叉和钢琴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16.(3分)2014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大旱。
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
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其原因是()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17.(3分)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多次弹开;声音消失,乒乓球便会停止运动,此现象表明声音()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可以通过固体传播C.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18.(3分)光线A射到平面镜的O点处,反射光线在墙上出现一个光斑Q,如图所示。
保持平面镜和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慢慢减小入射角,则墙上光斑Q 的位置会()A.向下移动B.向上移动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19.(3分)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15°时,反射角也为15°B.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20.(3分)如图所示,将甲手机挂在玻璃罩内,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能听到甲手机响亮的振铃声,同时也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
如果用抽气机不断地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再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听到甲手机的振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振铃声,但仍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
这个实验说明()A.声音和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B.声音和光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光不能D.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声音不能21.(3分)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方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在方形孔上,那么地面上产生的光斑()A.是方形的B.是圆形的C.它是小孔的像D.是长方形的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22.(3分)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到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上,请画出经两个平面镜反射的光路图。
23.(3分)用一平面镜将与水平面成30°角的阳光竖直照射到深井内,请你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明反射角的度数。
四、实验探究题(24题每空2分,其他题每空1分,共22分)24.(4分)小梦在探究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时,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
如图所示,改变,用同样的力再拨钢尺,并仔细观察,倾听并辨别钢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高低有无变化。
25.(7分)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秒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该实验原理是。
(2)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3)请根据图示将表格中缺的数据补充完整,并计算甲至丙的平均速度是m/s。
(4)实验中,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为v1,通过s2的平均速度为v2,通过s3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
(4)要使小车的平均速度增大,采用的方法有(写出一种即可)。
26.(3分)王鹏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根据实验数据描出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3)分析图象乙可获得的信息有:(填一条即可)。
27.(8分)下面是小滨同学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的过程:(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滨应按照(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滨的操作如图甲所示,请指出小滨的错误之处:。
(3)下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滨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你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
(4)改正数据后,小滨根据实验数据判定该地水的沸点为℃,可能的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5)小宇同学在加热过程中,看到有一段时间从烧杯底部逐渐出现一些较大的气泡,有些气泡没有上升到水面就消失了(如图乙),这是水(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现象。
这些气泡里也含有一些水蒸气,随着气泡的消失气泡里的水蒸气去哪里了?(请利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
五、综合应用题(28题6分,29题9分,共15分)28.(6分)站在100米赛跑终点的记时员,如果他听到起跑发令枪声才开始记时,那么他开始记时的时间比实际的起跑时间是早还是晚?相差多少?(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路程用S表示,时间用t表示,速度用V 表示)29.(9分)小芳在长为884m的空心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的小刚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43s.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此时气温约为15℃)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2016-2017学年河南省济源市济水一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3分)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A的长度是 1.30cm.任真同学骑车时用停表测量时间如图(b)所示,时间为337.5s。
【解答】解:由图知:(a)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A左侧与6.00cm对齐,右侧与7.30cm对齐,所以物体A的长度为L=7.30cm﹣6.00cm=1.30cm;(b)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7.5s 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即秒表的读数为5min37.5s=337.5s。
故答案为:1mm;1.30;337.5。
2.(2分)在4×100m接力赛中,小明看到台上的观众在向后退,他是以自己为参照物,为了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要尽可能做到相对静止。
【解答】解:小明在4×100m接力赛中,看到台上的观众在向后退,是以自己为参照物,所以他看到台上的观众在向后退;为了保证交接棒的顺利进行,就要让两同学同向同速即保持相对静止状态。
故答案为:自己;相对静止。
3.(2分)如图所示是一汽车在l0s内的速度图象,由图可知,汽车在第4s时的速度为30m/s;从第2s到第4s的过程中,汽车的速度增加(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