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识的植物_一年级科学共20页文档

合集下载

认识我们身边的植物

认识我们身边的植物
木棉树形高大,雄壮魁梧,枝干舒展,花红如血,硕大如杯,由于是先长花芽再长叶芽,盛开时冬天落尽的叶片 几乎全未长出,远观好似一团团在枝头尽情燃烧、欢快跳跃的火苗,极有气势.因此,历来被人们视为英雄的象 征.
木棉花为我国##市、高雄市、台中市市花,阿根廷国花.
中医药学价值
来源:为木棉科木棉属植物木棉,以花、树皮和根入药.春季采花,晒干或阴干;夏、秋剥取树皮,春、秋 采根,洗净切片晒干.
认识我们身边的植物
第一篇 开红花的乔木、灌木
观察地点:档案楼门前 一区怡海园 一区南苑 三区桥头
刺桐
[别名]山芙蓉、空桐树、木本象牙红 [科名]蝶形花科 [属名]刺桐属落叶乔木 简介: 原产亚洲热带,树身高大挺拔,枝叶茂盛,喜强光照射,否则开花不良,花期每年3月份,花色鲜红,花形如辣椒,花序硕长,若远 远看去,每一只花序就好似一串熟透了的火红的辣椒. 产地分布 原产热带亚洲,即印度、马来西亚,我国##、##、##、##、##、##、##、##、##等地均有栽培. 是阿根廷国花 , 我国##省##市市花 , 日本冲绳县县花
花朵、种子皆有毒性,不可误食.
木棉
落叶大乔木,高达40m;树干直,树皮灰色,枝干均具短粗的圆锥形大刺,后渐平缓成突起.枝近轮生,平展.掌状复 叶互生,总叶柄长15—17cm;小叶5—7,长椭圆形,长10—20cm,两端尖,全缘,无毛.花大,红色,聚生近枝端,春天 先叶开放.蒴果大,椭圆形,木质,外被绒毛,成熟时5裂,内壁有白色长绵毛.
[简介]洋蒲桃在##又叫莲雾,是热带多年生常绿乔木.原 产马来半岛、安达曼群岛.17世纪引入我国##,20世纪30年 代后##、##、##、##和##先后引种,目前栽培仍少.洋蒲桃 树冠广阔,四季常青,挂果期可长达1个月,是著名的热带果树、 庭园绿化树和蜜源树.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程内容与课程标准中"5.2 地球上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多种生物"的第三项"能说出常见植物的名称和特点"相对应。

作为《身边的植物》单元的开篇课程,同时也是学生科学探索之旅的起点,本课旨在激发学生对植物学和自然界的热爱与兴趣。

课程分为四个主要部分。

首先,通过展示自然景观公园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周围环境中存在的植物种类及其特性,帮助他们开始探索身边的植物世界,并让教师了解学生对植物的初步认识。

其次,在探索环节,学生将分享他们所了解的植物,这不仅让他们感受到植物的多样性,还能描述植物的一些显著特征。

此外,通过观察校园的图片,学生将学习植物与环境的关系,这有助于他们形成对植物的基本理解。

在研讨环节,学生将根据植物的特点来识别和区分不同的植物种类,并引导他们认识校园中常见的植物。

最后,在拓展环节,设计了种植活动,让学生了解两种基本的种植方法。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为后续的植物观察活动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植物的了解主要来源于书籍、家庭种植或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他们的认知往往是基础和零散的。

从能力角度来看,一年级学生尚未能够进行系统的科学观察,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相对较弱,识字量有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不长。

因此,种植活动是他们进行长期观察的初步尝试,记录时更适合采用绘图的方式。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植物是各种各样的,认识一些植物的外部特征。

科学思维:能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一些植物。

探究实践:能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植物,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变化。

态度责任:能倾听、乐于表达和分享有关植物的信息,激发了解植物的兴趣,培养爱护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植物是各种各样的,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难点:种植一棵植物,坚持观察并记录。

【材料准备】教师: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当季可种植的植物,常见植物图片,课件等。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作业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作业设计

小学科学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二、单元分析本单元引导学生观察,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

强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通过学生实践活动,体验和积累认知世界的经验,通过对表象的分解、组合、类比、联想,强化形象思维。

进行简单推理,实现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

会用看、摸、闻等方法观察,先整体再局部地认识植物及叶、茎等结构,知道植物会生长,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和阳光,认识到植物是有生命的。

能综合运用学习的观察方法,观察、记录和认识校园里的植物。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在观察中发现校园里生长着不同的植物,它们有各自的名称和特征。

感受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中。

能用图画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

能从对植物的观察中提出问题。

知道人类与植物共同生存在地球上,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知道植物可以美化人类的生活环境。

养成珍爱生命、爱护植物的好习惯。

学会与他人合作,积极交流,尊重他人。

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1.研读课程标准,理清教学内容,分析教学背景。

2.制订单元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

3.作业设计基本流程:明确作业目标、选取情境素材、设定问题任务、设计评价标准和方式。

4.分层设计作业。

每课时均设计“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体现课标,题量1-4大题,要求学生必做)和“发展性作业”(体现个性化,探究性、实践性,题量为1-6大题,要求学生有选择的完成)。

5.具体设计体系如下:五、课时作业我们知道的植物基础性作业请说说你知道的植物。

塑料花是植物么?发展性作业课下种一棵植物。

通过画图或拍照的方法,记录它的生长情况。

观察一棵植物基础性作业选择一棵植物,观察它的茎和叶,说说其特点。

选择一棵植物,画出这棵植物。

发展性作业观察一棵树,说说你的发现。

观察叶基础性作业叶有什么特点?它会怎样变化?画一片叶,尽量画完整。

发展性作业课下做一幅叶画,与同学分享。

这是谁的叶基础性作业在校园中捡一片落叶,请同伴观察判断是哪种植物的叶。

发展性作业选两片叶对比观察,分别画出来。

【部编】2018年新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Word版,26页)

【部编】2018年新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Word版,26页)

第1课我们知道的植物【科学概念目标】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

2.尝试种植一棵植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意识到植物具有生命体的特征,产生认识植物的浓厚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环境,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塑料花、植物、种子、花盆、泥土、小铲子、小葱、大蒜、胡萝卜、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植物、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1.让学生看教科书第1页的大图,向学生提问:“图中哪些是植物?”学生会说树、草等。

2.让学生“说说你知道的植物”。

学生可能会说出一些花和树的名称。

并提问:“这棵植物会不会开花?叶子是什么样子的?生长在哪里?”等。

3.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植物,让学生描述一下它的样子,以使学生认识更多的植物。

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记录,形成班级记录表,张贴在班级中。

二、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1.出示教科书第2页的图片,让学生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 ,同时发现陆地上有植物,水中也有植物。

也可以问:“图上有多少种植物?”2.组织学生交流“这些植物有什么共同点”,以利于学生形成“植物”的概念,如“都有叶子,都是绿的,会开花,会长大”等。

教师将交流结果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

3.教师提问:“蝴蝶是植物吗?”让学生来说说判断的理由。

学生可能会说:“植物不会动,蝴蝶会飞;蝴蝶是动物”等。

这一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植物与动物的不同。

三、塑料花是植物吗?1.提问:“蝴蝶不是植物,那塑料花是植物吗?”2. 塑料花不是植物的理由是什么?3. 提供植物与塑料花的实物,让学生进行对比,在小组观察、交流。

4.学生可能会说塑料花不是“活”的。

从结果来说,植物有根、茎、叶,会生长,能繁殖后代,会死亡,同时它的生长需要水、空气、阳光、一定的温度条件(生长需要环境的支持)的,这与塑料花不会生长、不会死亡、长期保持一种形态是完全不同的。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1.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知道的植物》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植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如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对周围的植物有更深刻的认识,培养他们观察和探索自然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植物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但他们对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过程的了解还比较肤浅。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植物的直观认识,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和探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植物的基本特征,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

2.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各部分的功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实物、图片、视频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实物准备: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标本或图片。

2.视频准备:植物的生长过程的视频。

3.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常见的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这些植物的名称,并询问他们对这些植物的了解。

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我们知道的植物》。

2.呈现(10分钟)展示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标本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植物器官的名称。

然后,通过PPT呈现植物的生长过程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植物,观察并描述这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特征。

《1 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

《1 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

《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分类,包括种子植物和非种子植物。

2. 学会识别常见的植物种类,如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特征,了解植物的分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植物特征与植物分类相对应。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常见植物的图片或实物,如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

2. 准备一些植物分类的资料,如植物名称、发展环境、特征等。

3. 准备一些实验器械,如放大镜、尺子等,用于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

4. 安排学生课前预习相关内容,并准备好观察植物的工具和材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欣赏植物图片,引发兴趣教师:同砚们,上课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些美丽的植物图片,看看这些植物有什么共同特点?(展示植物图片)学生:植物一般都有叶子、花朵、果实等。

教师:非常好!这些植物都是我们身边常见的,它们与我们生活休戚与共。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知道的植物》这一课,了解更多有关植物的知识。

2. 展示学习目标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会了解到植物的种类、特点、发展环境等方面的知识,并且学会如何观察和记录植物的变化。

大家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二)新课探究任务一:认识常见植物的种类和特点1. 教师展示一些常见植物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例如:向日葵、玫瑰、竹子、杨树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熟悉的植物,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3. 小组代表汇报本组讨论效果,全班交流。

4. 教师总结并补充一些常见植物的介绍。

任务二:了解植物的发展环境和习性1. 搜集一些关于植物发展环境和习性的资料,进行阅读和分享。

2. 学生根据搜集到的资料,讨论不同植物的发展环境和习性特点对它们的影响。

3. 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效果,全班交流。

4.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环境对植物发展的重要性。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讲解教学课件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讲解教学课件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讲解教学课件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 全册课件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讲解教学课件
•植物 1.我们知道的植物 2.观察一棵植物 3.观察叶 4.这是谁的叶 5.植物是活的吗 6.校园里的植物
•比较与测量
1.在观察中比较 2.起点和终点
3.用手来测量
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
菊花的花有什么特点?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讲解教学课件
菊花的花有什么特点?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讲解教学课件
菊花的叶有什么特点?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讲解教学课件
菊花的茎有什么特点?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讲解教学课件
菊花的根有什么特点?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讲解教学课件
谁是我们班的跳远高手?
请两位小朋友来示范一下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讲解教学课件
怎么才能判断谁跳得远?
统一起点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讲解教学课件
同桌两位同学比比看。
我们来折一只纸蛙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讲解教学课件 进行比赛吧。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讲解教学课件
6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讲解教学课件
现在我们要出发
去观察校园里的植物 了。有什么要注意的 地方呢?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讲解教学课件
1.准备好笔和记录本; 2.小组活动; 3.注意安全; 4.不破坏伤害植物。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讲解教学课件
有的在开花
有的在墙上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讲解教学课件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我们知道的植物》一课作为小学科学学习的起始课,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并了解身边的植物,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环保意识和保护植物的责任感。

(一)、教材概述《我们知道的植物》是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周围的植物》的第一课,也是学生科学学习的起始课。

本课旨在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并了解身边的植物,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与结构本课内容围绕“植物是活的”以及“怎么活下去”的主题展开,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聚焦板块: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植物世界,领略科学的魅力,产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对植物、对大自然的喜爱。

探索板块:活动一: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启发学生回忆并交流原有知识,借助“班级记录表”记录他们对植物的初始想法。

活动二:找一找、数一数图中的植物:在图片中辨认植物,认识植物分布广泛、具有多样性,并初步认识植物和动物的不同。

研讨板块:通过“比一比,说一说”活动,引导学生使用证据判断“塑料花是植物吗?”,意在提升学生对植物的认识,并学会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

拓展板块:通过“种一棵植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植物是有生命的,观察和感受生命的生长和变化过程。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植物的基本特征,如根、茎、叶等。

了解植物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如美化环境、提供氧气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描述和分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如看、闻、摸)观察植物,并记录其外部形态特征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热爱,培养珍爱生命、爱护自然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植物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认识常见植物,并能描述其主要特征。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我们知道的植物》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我们知道的植物》

《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植物”单元作为学生科学学习的起点,将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的大门。

《我们知道的植物》作为本单元的第1课,担负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领略科学的魅力,引发对植物、对大自然的喜爱的使命。

本课的学习立足于学生对植物的原有认识,学习活动主要包括四个:1.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

启发学生回忆并交流对植物的原有认识。

2.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

学生在辨认的过程中认识到植物分布广泛、具有多样性。

辨识“蝴蝶是植物吗?”,学生再说判断理由,初步认识植物和动物的不同。

3.讨论塑料花是不是植物。

意在引导学生使用证据,提升对植物的认识。

4.种一棵植物。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植物是有生命的,进一步观察和感受生命的生长和变化过程。

通过这四个活动,帮助学生意识到植物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它们都是有生命的。

种一棵植物,让学生充满成就感的同时,也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和脆弱,引发对植物、对大自然的喜爱。

【学情分析】我校一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科学课,学习科学的兴趣和习惯还没有形成。

但是学生们都很勇于表现自己,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生们对植物的认识主要是在幼儿园学习、阅读课外书、观察生活环境中获得的。

学生知道植物会开花、结果、长根和叶,但他们很可能不能准确地认识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是生长变化的等本质特征。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还是以观察、描述和记录为主,因此如何引导一年级学生进行观察,并能将自己观察到的结果科学地描述出来,并简单的记录下来,都是科学老师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1.将植物和塑料花进行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

2.能尝试种植一棵植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意识到植物具有生命体的特征,产生认识植物的浓厚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环境,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识别植物,并能说出一些常见植物的名称及简单描述其特征。

2022新课标一上1-1《我们知道的植物》

2022新课标一上1-1《我们知道的植物》

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材简析】作为单元的起始课,让学生领略科学的魅力,产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引发学生对植物、大自然的喜爱是本课的重要任务。

本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到校园里去观察、记录植物。

第二部分是学生交流观察到的植物和遇到的新问题。

学习活动主要包括四个:1.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2.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3.讨论塑料花是不是植物;4.种一棵植物。

本课从“我们知道的植物”话题聚焦,了解学生的前期认知;通过植物与塑料花的比较活动,让学生认识植物有生命等本质特征;通过种植活动让学生持久地投身于观察、研究植物。

这是学生进行长期科学观察的首次尝试,需要教师进行细致的指导与关注。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科学课,对植物的认识主要来自于图书、家庭、幼儿园种植或对周围环境的无意识观察。

他们对植物的认识已经比较丰富,只是比较粗浅和零碎,他们很可能不能准确地认识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是生长变化的等本质特征。

同时,他们的动手操作力、识字量、自我控制力、注意力、倾听习惯、学习习惯、团队合作意识、表达能力等都需要培养与发展。

此外,在种植活动中需要家长的帮助与配合,需要提问更多的关注。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认识常见的植物,知道植物会生长的特征,认识到植物是有生命的。

科学思维:运用比较的方法,能区别植物与塑料花的不同,尝试概括出植物具有生命的本质特征。

探究实践:在种植一棵植物过程中,能运用多种感官观察植物,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变化。

态度责任:在观察植物的过程中,能倾听、乐于表达和分享有关植物的信息,增进认识和研究植物的兴趣,培养珍爱生命、爱护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常见的植物,并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难点: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种植一棵植物并持续观察记录。

【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班级记录表、塑料花、红掌塑料花、大蒜、绿萝枝条、绿豆、向日葵种子。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计划教学计划(2017——2018学年度上期)一、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环境、老师、同学、课堂、学习、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

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一年级上册科学在小学六年科学学习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如果说他们在幼儿阶段主要是通过“玩”来认识和了解科学的话,从现在起,他们进入的将是一门“课程”。

课程的含义是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系统的设计,但绝不是说不再“有意思”,不再令人“感兴趣”,不再有孩子们的“个人看法”和“探索空间”。

恰恰相反,好的科学课应该是属于“儿童的科学”。

二、教材解读“什么是科学”“怎样做科学”诸如此类的问题,无法也不应该教给孩子们,而是让他们在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之交融的探究活动逐渐体验和理解。

因此,一年级上册科学的主要功能是为六年的科学学习打基础。

(一)内容分析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植物”和“比较与测量”两个单元组成。

其中“植物”单元有6个教学内容,“比较与测量”单元有7个教学内容,总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另外每个单元最后都有“科学阅读”内容。

1.“植物”单元:这是小学一年级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它将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的大门,掀开科学学习的第一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

选择植物作为科学学习的起点,是因为植物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他们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

让孩子把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来思考,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是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标达成的基础和需要。

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丰收的季节,生命也在这个季节里展现出丰硕的一面。

让学生关注植物、关注一个个生命体的特点,是这个单元的重要导向。

2.“比较与测量”单元:比较和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技能。

一年级科学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

一年级科学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

一年级科学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绿色植物,知道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植物的观察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他们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常见的绿色植物,如树木、草本植物、蔬菜等。

2. 了解植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如种子繁殖、光合作用等。

3. 探索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食物来源、环境保护等。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绿色植物。

2. 培养学生对植物的观察兴趣和观察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入了解植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五、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讨论、实验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植物的特点。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环节1】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植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植物的了解,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环节2】1. 教师讲解:介绍常见的绿色植物,如树木、草本植物、蔬菜等。

2. 学生观察:让学生观察植物的图片或实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教学环节3】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食物来源、环境保护等。

【教学环节4】1.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或实验,深入了解植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学生展示:让学生展示实践活动成果,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教学环节5】2.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对植物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2. 考察学生对植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理解,以及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3. 评估学生的观察、描述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一年级科学上册《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

一年级科学上册《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植物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2. 培养学生对植物的观察、描述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2. 常见植物的特征和分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的六大器官及其功能,常见植物的特征和分类。

2. 教学难点:植物器官的功能和植物的分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讨论、实验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 利用图片、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植物器官。

3.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践活动,增加对植物的感性认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植物,提问:“你们见过哪些植物?它们有什么特点?”2. 新课导入:介绍植物的六大器官,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了解各器官的名称和功能。

3. 课堂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身边的植物,分析它们的器官特征。

4. 案例分析:介绍几种常见植物的特征和分类,如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等。

5. 户外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认识不同植物的器官特征。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一幅自己喜欢的植物,并简要描述其特征。

8. 板书设计:一年级科学上册《我们知道的植物》板书设计。

10. 课后拓展:推荐学生阅读与植物相关的书籍,增加对植物的了解。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植物知识掌握情况,包括植物的六大器官及其功能,常见植物的特征和分类。

2. 评价学生的观察、描述和分析能力,通过课堂讨论、户外观察和作业展示等方式进行。

3. 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课堂参与、小组活动和课堂互动等方式进行。

七、教学资源1. 图片、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用于展示植物器官和分类。

2. 户外实践场地,用于学生观察和认识植物。

3. 植物标本或植物图片资料,用于学生观察和分析。

4. 作业纸张和绘画工具,用于学生绘制植物。

八、安全注意事项1. 户外实践活动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有毒植物和昆虫。

一年级科学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

一年级科学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

一年级科学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绿色植物,知道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环境。

2. 培养学生观察植物、探索自然的兴趣和能力。

3. 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绿色植物,保护生态环境。

二、教学内容:1. 认识绿色植物的常见类型,如树木、草本植物等。

2. 了解绿色植物的生活习性,如种子繁殖、光合作用等。

3. 学习绿色植物的生长环境,如土壤、水分、光照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绿色植物的常见类型、生活习性和生长环境。

难点:理解绿色植物的生长原理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实物、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绿色植物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运用小组讨论、探究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3. 结合情境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绿色植物的重要作用。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绿色植物的图片、实物、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课堂讨论、探究活动所需的相关材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绿色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绿色植物的特点和作用。

2. 自主学习:让学生根据教材,自主了解绿色植物的常见类型、生活习性和生长环境。

3.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详细讲解绿色植物的种类、特征、生长原理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绿色植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保护措施,分享彼此的看法和收获。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绿色植物对人类和地球的重要性,呼吁大家爱护植物、保护生态环境。

七、课堂练习:1. 填空题:绿色植物的____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

2. 选择题:下列哪种植物属于种子植物?(A. 苔藓B. 蕨类C. 松树D. 海藻)3. 简答题:请描述一下绿色植物的生长环境及其对生长的影响。

八、课后作业:1. 观察身边的绿色植物,记录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调查家庭、学校附近的植物种类,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和保护情况。

1~6年级科学归纳总结

1~6年级科学归纳总结

1~6年级科学归纳总结一年级科学归纳总结。

一、植物。

1. 认识常见植物。

- 能识别校园里和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如杨树、柳树、菊花、向日葵等。

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它们会生长、繁殖。

- 观察植物的外形特征,包括根、茎、叶等部分。

例如,根有直根和须根之分,像胡萝卜的根是直根,葱的根是须根;茎有粗细、高矮之分;叶的形状多种多样,有圆形、心形、条形等。

2. 植物的生长需求。

- 了解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和土壤。

阳光为植物提供能量进行光合作用;水分是植物体内运输养分的载体,缺水会使植物枯萎;土壤为植物提供扎根的地方,还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二、动物。

1. 常见动物的识别。

- 认识常见的小动物,如蚂蚁、蜗牛、蚯蚓、金鱼等。

知道动物也是有生命的,它们会运动、觅食、繁殖等。

- 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例如,蚂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六条腿,它们喜欢群居,会合作搬运食物;蜗牛有壳,靠腹足爬行,喜欢在潮湿的地方生活;蚯蚓身体细长,生活在土壤里,能使土壤疏松;金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有鳍用于游泳。

2. 动物的生存需求。

- 动物生存需要食物、水和适宜的栖息地。

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的食物,如蚂蚁吃甜食,蜗牛吃植物的嫩叶,蚯蚓吃土壤中的有机物,金鱼吃鱼食。

动物的栖息地要能满足它们的生活需求,如蚂蚁的巢穴、蜗牛的潮湿角落、蚯蚓的土壤环境、金鱼的鱼缸等。

三、我们周围的材料。

1. 认识常见材料。

- 能识别周围物体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如木头、塑料、金属、纸、布等。

了解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特性。

- 木头比较坚硬,有一定的纹理,可以用来制作桌椅;塑料轻便、防水、耐腐蚀,常被用于制作玩具、生活用品;金属有光泽、坚硬、能导电,可制作钥匙、锅等;纸比较薄、轻,容易书写和折叠,用于制作书本、纸巾等;布柔软、有弹性,可以制作衣服、窗帘等。

2. 材料的简单应用。

- 根据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简单的物品。

例如,制作一个小盒子,可以选择硬纸板,因为它容易裁剪和粘贴;制作一个盛水的容器,可以选择塑料或金属,因为它们防水。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