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苏教版
苏教版2016-2017学年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8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理解诗的内容。
2、培养朗读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
能力目标1、读熟诗文,能概括诗歌主要内容。
2、揣摩诗歌语言,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情感目标培养关心他人、爱国爱民的优秀品德。
教学重点1.朗读品味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忧国忧民的情怀。
2.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对重点词句的赏析理解,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之中。
2、体会诗歌语言的特点:描写、虚实、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师生互动,共同探究教学用时:1课时教学过程:二、简介作者及背景先由学生介绍,互相补充,老师再重点强调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2.学生朗读完后,教师纠正“俄顷”、“丧乱”、“突兀”、“见此屋”等几个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同时把握诗行的节奏及韵律。
3.学生先互相练读、评读,挑选优秀展示朗读。
4.自由诵读课文,边读边想像想象画面,感受文中的意象的作用。
四、研读赏析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
⑴学生分成若干组合,互相提问诗中的词语,理解、把握词义。
⑵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口述课文大意。
⑶推荐朗读水平高的同学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
(教师适当进行朗读指导,强调如何深入领会诗的意境,读出诗歌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来。
)2.读课文,用最简洁的词句概括各节内容。
3.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2、3环节中穿插逐层分析各小节)(1)请根据第一个诗节的内容,在“秋风”一词的前面加上一个适当的词语构成偏正短语并且阐述理由。
追问:哪些动词渲染了风的威力?(卷、飞、渡、洒、挂、罥、飘转)这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痛惜)(2)读第二节,思考:群童为何抱茅?“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这一句的语气和节奏应该怎样读?过渡问题,承上启下:茅屋被吹破之后,最怕的是什么?(生:下雨)(3)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一节中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4)面对这重重的不幸——秋风破屋,茅草被盗,大雨连绵,屋漏床湿,长夜难彻——如果面对这凄风苦雨、漫漫长夜的就是你,你此时会有什么样的感慨?什么样的想法?而诗人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他仅仅是哀叹自己的不幸、发泄自己的不满吗?请同学们朗读诗的最后一节。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一、教材背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杜甫的诗作,描写了一个依山傍水的茅屋,被风霜雨雪所破败的景象。
诗中表现出了诗人对于时局的忧虑和对于穷困落魄生活的体悟,同时也呈现了作者的豁达和乐观。
该诗曾被收入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一篇《龙岗山》中。
二、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了解诗人对于时局的表达与姿态。
2.理解诗中的寓意,领悟诗人的豁达和乐观情感。
3.体会茅屋虽然破败依然可以给人带来温馨和力量的信息。
4.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让学生从整体上欣赏诗歌的文学价值。
三、教学过程1.导入让学生通过展示茅屋的图片或模型,引导学生揣摩一下茅屋可能面临的困境以及屋内的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阅读理解组织学生阅读诗歌,让学生先默读一遍,然后再分别阅读每一句,理解每句所表达的意思。
3.分组合作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合作讨论,在诗歌中找出所表达的意境和意义,组长向全班汇报。
4.语文素质训练通过诗歌中的细节和语言特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和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对比句型、辞藻,让学生领悟到诗人所传递的意境;•针对一些生僻的词句,进行讲解和解读。
5.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从诗中汲取生活的力量,感悟生活,把握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6.课堂小结在课堂结束时,对学生的收获进行总结和点评。
四、教学评估在教学评估环节,可以使用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估。
评估方式•小组合作讨论表现;•阅读理解表现;•诗歌语言情感表达;•课堂表现评估。
五、课后拓展1.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杜甫的其他作品来了解杜甫的创作特点和思想观点。
2.学生可以到自然风光优美的地方去感受茅屋的意思,体会茅屋给人带来的力量。
3.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思考,写一篇与茅屋有关的小文章,如“茅屋记”,表现茅屋的内涵和意义。
第18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苏教版初三下)5doc初中语文
第18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苏教版初三下)5doc初中语文教学目的:忧国忧民思想重点难点:课型教法:分析鉴赏相结合课时安排:一课时幻灯片号:教学过程1、练习以下对«梦游天姥吟留不»的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BDA、本诗以七言为主,B、句式多变,C、节拍有缓急,D、其目的是表达自由奔放的情感。
E、本诗在构思和表现手法上,F、类似楚辞,G、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H、本诗反映了诗人轻视权贵的抵抗精神,I、积极面对人一辈子与社会态度。
J、本诗是借惜不的话题,K、以游仙诗的形式,L、表现自己的政治态度和生活理想。
2、作者介绍杜甫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有«杜工部集»,其与"李白"同为唐代第一流诗人,并称"李杜",因有不于杜牧,亦称"老杜",因其生活在唐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3、结构〔一〕秋风破屋动词妙处:"怒号""卷""三重""飞""洒""挂""飘"〔二〕群童抱茅动词妙处:"欺""忍""呼不得""似叹息";写出无可奈何心情。
〔三〕长夜沾湿"长夜"一语双关,自己的处境,国家的处境〔风雨飘摇之中〕"何由彻"意味深长,一作结,二铺垫。
〔四〕崇高思想安得欢颜独破受冻秋风破屋风白天室外事板书:现实群童论茅自己〔生活、精神、痛楚〕长夜沾湿雨黑夜室内人水到渠成推已及人理想广厦千万间〔点睛之笔〕他人〔疾苦〕4、小结1、主题:从推己及人中,2、表达了关怀民生疾苦,3、忧国忧民的崇4、高思想。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教学目标1、诵读指导2、把握诗人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要和大家共同学习的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
唐师曾在历大放异彩,并且一直影响到一千年后的今天。
杜甫的作用举足轻重,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本人被尊称为“诗圣”。
我们曾学过他的《春望》(请同学们齐声背诵),在这首诗中,我们曾为他的忧国忧民之情而肃然起敬。
接下来,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杜甫的感情世界:(板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展示课件:杜甫简介写作背景题目)二、整体感知1、学生齐读课文,教师对其中的难辨字进行点拨。
2、教师做一般朗读,意在正音。
学生边听边为难辨字注音。
(投影部分字词注音)3、学生自由朗读,注意把握诗歌节奏。
三、品味语言“这首诗你们至少读了两遍了,在语言上有什么感觉呢?里面有哪些字词使你特别留意的?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再让代表发表观点。
教师相机点拨。
提点完毕后,全体朗读一遍诗歌。
(教师可在做示范,对诗中的部分词语进行赏析评价)(四)师生讨论。
提示学生结合课文注释思考诗歌的内容意义。
在其中贯通对难重点的把握。
1. 把握诗歌的内容。
⑴问:由题目看,这首诗是诗人在什么情形下作的?(单独提问,学生举手回答)点拨:由题目看,可初步了解到这是在八月的时候,诗人因茅屋被秋风刮破之后写的诗。
“为”在这里是“被”的意思。
⑵问:诗人写这首诗,仅仅是发泄因茅屋被秋风吹破而产生的不满么?联系诗中所描写的情况推测作者的境遇和思想感情。
(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观点并提出新问题)点拨:诗人的不幸是接二连三的。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苏教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知识与技能:1、正确理解诗句的内容,懂得本诗的意思。
2、在朗读中理解意境,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本诗。
二、过程与方法:用六步读诗法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在读中感悟的能力。
并通过练笔实现对这首诗的内化于个性解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学习,培养学生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诗句的内容,懂得本诗的意思,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在读诗的基础上,概括情节脉络,品析字词。
一、语言创设情境,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在我们一般人看来,这样伟大的诗人生前一定过着非常舒适、安逸的生活,身居华屋,锦衣玉食。
可事实远非如此。
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产物。
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
他一生中,几乎没有享受过一天好日子。
那是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暂时结束了辗转飘零的流浪生活,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但是,老天好象故意要跟他作对似的,到了八月,一阵秋风掀去了屋顶上的茅草,大雨淋漓而至。
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风吹破了自己的茅屋,肯定是一件让人不愉快的事,可诗人却要歌诗一首,这是为什么呢?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让我们一同走进“茅屋”,用心聆听诗人的心声。
二、六步读诗法1、聆听范读说感受我听出了------我的感受是------2、反复朗读明诗意1)朗读文言文的方法指导:本诗以七言为主,可采用“二/二/三”式停顿;韵脚读出延长音;边读边想象画面法。
2)明诗意:秋风破屋的情景;对群童抱茅的喟叹;长夜沾湿的愁苦;忧国忧民的情怀。
3、分组诵读理情节用四字句概括全诗的情节脉络:风吹茅屋,茅草散失;群童抱茅,呼唤不得;娇儿受冻,夜雨侵泊;思得广厦,大庇寒士;若见此屋,冻死亦足。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苏教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朗读并背诵诗歌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人悲天悯人的旷达胸襟教学重点:朗读并背诵诗歌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人悲天悯人的情怀二、课时与课型1、课时:一课时2、课型:诗歌诵读课三、教学程序:(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来源:]对于杜甫我们是熟悉的,我们在七年级学过他的不同时期的三首诗歌《望岳》《春望》《石豪吏》(学生背诵),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再一次走近杜甫,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教师板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1)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2)指名学生读,学生自我评价,他人简要评价(3)教师X读或录音X读,学生说差距与原因(4)学生仿读(5)学生齐读2、感知教师提问:课文写什么事?(四)、细读课文,内容探究1、第一小组读第一自然段。
教师提问:这一段其实就抓住一个字来写,是哪一个字?屋破说明风怎么样?哪些字词说明秋风之狂?2、第二小组读第三自然段。
教师提问:(1)这一段也抓住一个字来写,是哪一个字?屋漏说明雨怎么样?哪些字词说明秋雨之紧?(2)在这风冷雨紧的黑夜,诗人一家老少会怎么样?你仿佛看到了诗人怎么样的表情?(3)如果你是诗人,面对如此窘镜,你会怎么样?3、第三小组读第四自然段。
教师提问:在屋破漏雨彻夜无眠的情况下,我们的诗人在想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诗人呀?3、第四小组读第二自然段。
教师提问:(1)这一段关键字眼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感情?应该怎么读?(2)从这一段你还读出了什么?(五)归读课文,走出课文1、学生诵读课文2、我们的诗人是一个悲天悯人的诗人,具有忧国忧民的旷达胸怀。
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做人要做一个怎么样的人?板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破漏悲天悯人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正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篇1教材分析这首诗被收录在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材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8课。
公元759年,饱受战乱之苦的杜甫一家流浪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终于在成都西郊建起了一座茅草房,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可不幸的是761年的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他的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挨的不眠之夜。
此情此景,使杜甫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
这首诗最能体现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所以学好本诗将会对我国古代诗词名篇多一分认识,更能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
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新课标的这些理念应贯穿在每一堂语文课中。
针对这首诗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掌握朗读的韵律节奏。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三、情感目标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崇高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体会作者关心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难点: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读训练;创作背景的介绍和诗歌意境的理解。
学情分析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学的主体,课堂上主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对学生现状的分析必不可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面对的学习群体是一群14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丰衣足食的20世纪90年代,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首感慨个人经历、抒发社稷理想的古代诗歌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
而且学生群体中按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区分又有几个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班集体又有不同的个性,所以教师必须灵活设置教学过程,精心安排问题,巧妙使用类比手法启发学生思维,做到兼顾全体。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篇2学习目标:1、理解诗意,品味语言2、感受意境,体会情感教学步骤:一、导入苏轼曾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优秀的诗歌同样如此,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诵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领略这首诗歌超越时空的恒久魅力。
第18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苏教版初三下)8doc初中语文
第18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苏教版初三下)8doc初中语文一、明白得诗的内容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
二、培养诗歌朗读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
三、培养关怀他人、爱国爱民的优秀品德。
重点、难点:一、重点:明白得本诗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明白得反馈到诵读之中。
二、难点:对"长夜"的明白得,对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明白得。
教学设想:一、安排一课时。
二、诵读讨论,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明白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在我们一样人看来,如此伟大的诗人一辈子前一定过着专门舒服、安逸的生活,身居华屋,锦衣玉食。
可事实远非如此。
"文章憎命达",许多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难生活和凄惨命运的产物。
对诗人杜甫来讲,更是如此。
他一生中,几乎没有享受过一天好生活。
那是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临时终止了辗转飘落的流浪生活,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然而,老天仿佛有意要跟他作对似的,到了八月,一阵秋风掀去了屋顶上的茅草,大雨淋漓而至。
诗人长夜难眠,感叹万千,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风吹破了自己的茅屋,确信是一件让人不愉快的事,可诗人却要歌诗一首,这是什么缘故呢?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又表达了诗人如何样的感情?让我们一同走进"茅屋",用心倾听诗人的心声。
二、师生互动,研读课文。
1.教师范读。
〔演示文稿1,音效,配乐〕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然后概括每一节的内容。
3.研读第一节。
第一节写什么内容?〔生答〕能否用四个字概括出来?〔秋风破屋〕这节中,你认为哪一词用得比较好?理由是什么?〔怒,卷,飞……〕指名朗读第一节,师生评议。
这节表达了诗人如何样的心情?〔痛惜〕你能把诗人的这种心情读出来吗?〔生齐读〕4.研读第二节。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的一篇课文,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该课文是一首七绝诗,表达了白居易平淡安稳的生活被战乱所破坏的悲凉心情。
文章简洁明了,意蕴深刻,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思想性。
二、教学目标1.了解白居易及其代表作品;2.了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背景和内涵;3.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4.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诗歌创作。
三、教学内容1.诗歌欣赏。
2.诗歌解读。
3.诗歌赏析与评价。
4.诗歌创作。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诗歌欣赏老师先在黑板上书写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全文,然后让学生大声朗读几遍。
读完后,老师可以播放一段关于该诗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感受一下语言的韵律和节奏。
接着,老师让学生阅读该诗歌,让学生注意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感受。
第二步:诗歌解读1.解读词语意思老师让学生认真读一遍《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对生僻词汇进行解释让学生明白。
2.解读诗歌意境让学生从图片或实物出发,自由想象画面,体验空灵清逸、孤独寂寞等内心情感。
解读诗中的意象,让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第三步:诗歌赏析与评价1.赏析语言让学生重新朗读诗歌,并提醒学生的语音、语调、语速和语感要与诗歌意境相应,学生可以在欣赏时用一些声音,如呼吸、轻哼微词等表达自己的感受。
2.评价诗人:让学生判断白居易诗领域的地位,以及他创作的特点和意义。
这里老师可以添加一些诗人的其他代表作,判断其对中国古诗文的影响力。
第四步:诗歌创作根据诗歌的风格,可以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让学生梳理内心情感,并运用所学语言结构进行诗歌创作。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老师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载体,使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刻内涵,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课堂引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真正做到传授“水到渠成”的教书育人。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8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3
过渡:那么,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杜甫,走进杜甫的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板书〉
师介绍“为……所……”句式,引导学生掌握“歌行体”的特点。
过渡:作者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的这首诗?(出示写作背景)
过渡:一首诗,只有读出来,它的生命才能得到最完美的展示,我们读诗应注意那几方面?
第一次通读(解决字音,扫清障碍)
学生借助课下注释,疏通文意,概述故事。
(小组交流,推荐代表以第一人称叙述故事。)
学生听读,体会情感。
(有感情的朗读)
学生齐读,体会:第四段,忧国忧民。
学生小组竞争背诵第四段。
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体现忧国忧民的诗句。
学生背诵。
四、板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忧国忧民
学生主动回答,不完整的其他学生补充。学生可适当背诵两首学过的代表诗。
学生掌握“为……所……”句式,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二”掌握“歌行体”的特点。(齐读)
学生自由读,了解写作背景。
学生主动回答,生生补充,师生总结。
(语调、语速、节奏、重音、韵脚等)
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朗读课文。(小组朗读,了解效果,及时纠正失误)
能够放下自己来写天下的又何止杜甫一人?
(三)、小结:明代文学家和书画家陈继儒说过:“少年莫漫轻吟味,五十方能读杜诗。”鲁迅也曾说:“杜甫的作品,缺乏生活经历的年轻人是很难读懂的,原因自然在于年轻人的理解能力有限。”但我们趁年轻,我们有激情,我们有刀刻的记忆,我们应多背诵一些好的古诗文。
(四)、作业:推荐杜甫经典之作:《登高》《蜀相》
第二次熟读(提示:概述故事可借鉴记叙文六要素。)
过渡:这样一个悲惨的故事,我们读时语调应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语速较缓,节奏较慢。(师范读)
第18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苏教版九年级下)4do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教学目标设计:①揣摩诗歌语言。
②品味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③进行朗读训练。
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甫的一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大家都知道,唐朝有两位伟大的诗人,一位是李白,他是浪漫主义诗人,人们把他叫做“诗仙”;再一位就是杜甫,他是什么诗人?(学生回答:现实主义诗人。
)人们叫他为?(学生回答:“诗圣”。
)杜甫的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
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
但茅屋建造的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
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
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二、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读1、指导学生整体感知,领会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风格,局部则要求学生把握四节诗的情感分别是:痛惜、痛心、痛苦和忧国忧民。
以此确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与各节的语气。
具体做法如下:先让学生齐读,并提醒学生在齐读时注意字的读音,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学生齐读完后,教师纠正“俄顷”、“丧乱”、“突兀”、“见此屋”等几个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教师适当进行朗读指导,强调如何深入领会诗的意境,读出诗歌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来。
然后又让学生齐读。
连续齐读二遍之后,再让一个同学单独朗读。
学生读完,教师应肯定其能根据诗歌感情的需要处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优点。
最后,教师进行范读。
(注:要读得声情并茂、抑扬顿挫。
读毕,如果效果好,学生会报以热烈的掌声,使课堂气氛达到一个小高潮。
从而更好的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
)三、文本赏析⑴、让学生根据第一个诗节的内容,在“秋风”一词的前面加上一个适当的词语构成偏正短语并且阐述理由。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8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理解诗的内容。
2、培养朗读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
能力目标1、读熟诗文,能概括诗歌主要内容。
2、揣摩诗歌语言,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情感目标培养关心他人、爱国爱民的优秀品德。
教学重点1.朗读品味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忧国忧民的情怀。
2.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对重点词句的赏析理解,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之中。
2、体会诗歌语言的特点:描写、虚实、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师生互动,共同探究教学用时:1课时教学过程:二、简介作者及背景先由学生介绍,互相补充,老师再重点强调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2.学生朗读完后,教师纠正“俄顷”、“丧乱”、“突兀”、“见此屋”等几个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同时把握诗行的节奏及韵律。
3.学生先互相练读、评读,挑选优秀展示朗读。
4.自由诵读课文,边读边想像想象画面,感受文中的意象的作用。
四、研读赏析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
⑴学生分成若干组合,互相提问诗中的词语,理解、把握词义。
⑵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口述课文大意。
⑶推荐朗读水平高的同学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
(教师适当进行朗读指导,强调如何深入领会诗的意境,读出诗歌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来。
)2.读课文,用最简洁的词句概括各节内容。
3.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2、3环节中穿插逐层分析各小节)(1)请根据第一个诗节的内容,在“秋风”一词的前面加上一个适当的词语构成偏正短语并且阐述理由。
追问:哪些动词渲染了风的威力?(卷、飞、渡、洒、挂、罥、飘转)这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痛惜)(2)读第二节,思考:群童为何抱茅?“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这一句的语气和节奏应该怎样读?过渡问题,承上启下:茅屋被吹破之后,最怕的是什么?(生:下雨)(3)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一节中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4)面对这重重的不幸——秋风破屋,茅草被盗,大雨连绵,屋漏床湿,长夜难彻——如果面对这凄风苦雨、漫漫长夜的就是你,你此时会有什么样的感慨?什么样的想法?而诗人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他仅仅是哀叹自己的不幸、发泄自己的不满吗?请同学们朗读诗的最后一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教学时间课题课型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了解本诗相关的文学常识。
学习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过程和方法揣摩诗歌语言,进行朗读训练。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教学重点揣摩诗歌语言,品味思想感情,进行朗读训练。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教学准备教师学生课堂教学程序设计二次备课课内探究一、学1. 导入新课。
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学史中,唐诗是一串璀璨夺目的明珠。
在这串明珠中,杜甫的诗作以其强烈的时代感,和浓郁的忧国忧民之情被誉为“诗圣”。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检查预习。
(1)学习小组互批预习题,共同纠偏解疑(2)各学习小组向全班汇报自主学习课文的初步感受;展示收集并阅读的与课文相关的文章以及读书笔记。
3.自主学习。
(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出示幻灯片】①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节奏。
②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③思考回答以下一些问题:为何称“群童”为“盗贼”?“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给世人带来痛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文章中的哪句话可以体现本章主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这是《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
】(2)自主阅读,圈点批注: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揣摩语气、语意及作者的感情。
②根据学习任务自学课文,用规定符号进行圈点批注。
(教师在学生个体阅读时巡视)(这一环节一方面培养学生形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另一方面,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为合作交流学习提供充分的准备。
此外,带着目标学习,这是自主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和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批注的要求不能过高,只要能动笔批注,就是可贵的。
)4. 小组合作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全班学生前后四人为一小组,交流学习成果,并进行合作学习。
二、导1.全班交流。
(1)各小组代表汇报探讨结果,呈交小组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2)对各小组的学习结果,集体点评、质疑、纠偏,直至达成共识。
【语文新《课程标准》将“过程与方法”列为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之一,强调不但要重视学习的结果,而且要重视学习的过程。
】2.精讲点拨。
(1)精讲点拨,突出规律。
【出示幻灯片】朗读标准:字音规范,语气适中,节奏准确,重音恰当。
(2)为何称“群童”为“盗贼”?“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给世人带来痛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点拨方法】深挖文本背后的东西,要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和作者写作目的、写作风格。
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的内涵。
【参考答案】心中愤怒,表面上给人们带来的似乎是这场凄凉的秋风秋雨,实际上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带给了人们深重的苦难。
【以上精讲点拨的,是针对课文中的重难点,为学生总结出解题或解决这类题的规律方法,以提高学生品味文本和解题的能力。
】3.二度合作,深度探究:诗人的社会理想是什么?如何看待这种理想?先四人小组探究,后各小组代表汇报探讨结果,并对各小组的结果,集体点评、质疑、纠偏,直至达成共识。
【点拨方法】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除了要紧扣课文外,还得联系作品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写作目的。
对作者或作品的思想评价需要站在历史的角度,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辩证地看待。
【参考答案】诗人在诗中推己及人,用个人的不幸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表现自己救世济人的崇高理想。
这种理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4.涵咏积累,有效巩固。
课后提升现实生活中,你一定也曾帮助过他人,其中哪一次对你的影响最大,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以“帮助”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
自学辅助资料一、作者介绍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
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二、文章主旨这首诗通过茅屋被秋风所破的惨状以及屋漏雨湿苦况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宁愿自己受冻而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人道主义胸怀。
他的茅屋几乎被狂风和顽童完全摧毁,又遇上了连绵不断的秋雨,屋漏床湿,被冷似铁,全家无法安眠,处境十分悲惨。
但诗人从切身体验推己及人,以天下之忧为忧,渴望有广厦千万间为天下贫寒之士解除痛苦,甚至想以个人的牺牲来换取天下寒士的欢颜。
三、写作特色1.首先通过秋风破茅屋的过程,反映诗人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先写狂风破屋,次写群童抢草,再写屋破雨漏,最后表达理想和愿望,清晰、紧凑。
2.其次,善于通过有特征的细节,运用精炼的语言,将他所经历的生活,绘声绘形地描写出来,使人读了仿佛身临其境。
如描写秋风破茅屋的情形,先写秋风怒号,接着写怒号的狂风一层,一层,又一层揭走屋上的茅草,最后写茅草在空中飞舞飘落的情形,有的挂在树梢上,有的飞过江去,有的落在水塘里。
这样,不仅将狂风吹走屋上茅的情景再现,而且也把茅屋被吹破的过程写了出来。
3.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作业设计必做预习练习题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风怒号.()(2)高者挂罥.()(3)沉塘坳.()(4)倚.杖()(5)俄顷.()(6)布衾.()(7)大庇.()(8)突兀.()2.解释加点的词。
(1)八月秋高..风怒号()(2)卷我屋上三重茅...()(3)忍能..对面为盗贼()(4)归来倚杖..自叹息()(5)俄顷..风定云墨色()(6)秋天漠漠向昏黑.()3.默写填空。
(1)茅飞渡江洒江郊,,。
(2),娇儿恶卧踏里裂。
(3)床头屋漏无干处,。
,长夜沾湿何由彻!(4)安得广厦千万间,,!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各用一个词语概括四个自然段的意思。
(每一个词语不超过5个字)(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把你积累的有关杜甫的情况写在下面。
【参考答案】1.(1)háo(2)juàn(3)ào(4)yǐ(5)qǐng(6)qīn(7)bì(8)wù2.(1)秋深(2)几层茅草(3)竟忍心如此(4)拄着拐杖(5)一会儿(6)黑下来3.略(参见课文)4.(1)①秋风破屋图②群童抱茅图③屋漏无干图④遥想广厦图(2)经过“安史之乱”颠沛流离生活的杜甫来到成都,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浣花溪搭了几间茅屋,艰难度日。
茅屋难以抵挡狂风大雨的袭击,茅草被风吹走,终日屋漏,难以入睡;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坦露了诗人以天下苍生为念、宁苦身以利人的博大胸怀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
5.杜甫(712~770),唐代诗人。
字子美,诗中曾自称少陵野老,当时人称“诗圣”。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从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
杜甫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
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
选做学生错题教学反思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①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