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_1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大荒漠中一缕炊烟升起,因为没有风,所以它显得特别直;远方横着一条大河,落日好像自河面上升起,看起来格外的圆.一起看看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欢迎查阅!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阅读文章,把握作者行文思路.2.学习举例论证的方法.3.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B:大荒漠中一缕炊烟升起,因为没有风,所以它显得特别直;远方横着一条大河,落日好像自河面上升起,看起来格外的圆.比较A与B两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句子更美,更能打动你?学生明确:A句,虽然B句描写得十分详细,还包括了A句中的景物,但是,它却没法像A句一样呈现出悲凉雄浑的意境.教师再问:明明B句描写得更加详细,为何反而还达不到A句的效果呢?难道是因为说得太多反而不够好?也许,今天的课文内容,能解答这个疑问.【教学提示】教师亦可以选择其他意境深远的诗句作为教学导入,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在言外之句,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中的〝无言〞现象,以便于深入把握课文.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朱光潜(_97—_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安徽桐城人.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目标导学二:把握行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明确: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的话题;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2.请阅读表现言意关系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是缥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明确:用一句话概括言与意的关系,即〝言不尽意〞.3.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明确: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4.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能否满足这个条件?不能达到这个条件,文学是否还能达到美呢?明确:〝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因此难以满足〝尽善尽美〞的条件.但文学依然有〝美〞的境界,因为作者认为对于表达全部意旨,不仅是文学,〝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意思是意志不能也无必要全部清楚地用言语表现出来,就算言语不能表现所有意志也能达到美.5.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的?作者在此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明确:作者一共从四种艺术入手,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证了〝无言〞也能产生美.(1)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2)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3)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4)从雕刻艺术的含蓄不流露来论述无言之美.【教学提示】本文读来有一定深度,基础较差的学生难以理清论证思路,教师宜将上述问题先行展示,让学生在阅读预习的过程中寻找答案,从而把握文本写作思路.6.你能简要说说文本的论证思路吗?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述〝无言〞之美的.明确: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引出无言的话题,并点明要从艺术的角度关注无言之美.接着论证言意关系,并以言达意的文学为例,说明文学乃至一切艺术都是尽量以言表意,而不能全然用言表意,也无须全然用言表意,即说明有无言之美.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分别从绘画的选择之美.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的无声之美.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来论证.目标导学三:深入理解,体会〝无言之美〞1.请你结合作者的任意一则论据,说说你对〝无言之美〞的感受.明确:正如作者探讨文学作品时的数个例子,诗歌本是极其简短的几句话,但是其包含的意境却是极其宽广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言语只有短短的十个字,但是读来却似看见大漠的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予人以悲凉雄壮的美感.然而,作者要描写出这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恐怕书万言都难以说尽,这不是意味着作者将它们寓于无言之中了吗?这就是古典文学中深蕴的无言之美.2.拓展延伸:品味下面一段话,说说你品味到〝无言之美〞的例子.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产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明确:以课文《孤独之旅》为例,文章以鸭子下蛋结尾,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足够大的想象空间,鸭下蛋了杜小康可能就要回去了;杜小康也许要抒发自己长大的感慨了.作者不出一言,促使着我们在脑中构造图景,这就是一种〝无言之美〞.三.板书设计无言的意蕴要从艺术的观点去研究绘画的选择之美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的无声之美话剧的静态之美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2【学习目标】1.能够把握文章内容及论证思路.2.学会论证方法.3.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提升的审美素养.【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二.作者简介【朱光潜】(_97—_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安徽桐城人.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三.整体感知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2.阅读表现言意关系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四.细读感悟1.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2.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能否满足这个条件?不能达到这个条件,文学还能达到美吗?3.作者从哪些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4.你能简要说说文本的论证思路吗?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述〝无言〞之美的.【文本探究】1.请你结合作者的任意一则论据,说说你对〝无言之美〞的感受.2.体会下面一段话,说说你品味到〝无言之美〞的例子.〝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如《孤独之旅》,文章结尾仅以鸭子下蛋结尾,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足够大的想象空间,鸭下蛋了杜小康可能就要回去了;杜小康也许要抒发自己长大的感慨了.作者不出一言,而像是以千言万言促使着我们在脑中构造图景,这就是一种〝无言之美〞.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3短文两篇?1.比较阅读这两篇文章,理解.积累文中精辟的语句,理解文章的思路.2.学习文中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3.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一.导入新课?读书有径.作家刘心武有所谓〝狼式读法〞,即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一目十行,匆匆翻页,颇似〝狼吞〞;〝牛式读法〞,即不但细嚼慢咽,而且通过反刍,再加以精磨详研;〝猫式读法〞,即慎重选择,分清良莠,吸取精华,抛弃糟粕.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短文两篇》,看看培根和马南邨又教给我们哪些读书方法.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理清思路,把握观点1.《谈读书》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的??明确:作者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谈的.?第一方面(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1)先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2)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第二方面(〝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第三方面(〝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2.《谈读书》中说〝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这几句话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表达了什么??明确:主要介绍了三种具体的读书方法,即浏览.精读和摘要.〝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运用了比喻论证.极为生动地说明书经提炼后就容易丧失掉大量的精华,读者能获取的知识.信息.价值就会减少.降低.?3.《不求甚解》一文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明确:批驳的观点: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作者的观点: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没有充分理由.?4.《不求甚解》一文分析了陶渊明怎样的读书态度,请指出〝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明确:态度: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读书要诀在于〝会意〞.含义:第一,虚心,书不一定都能读懂;第二,读书方法:不固执一点,而要了解大意.?5.《不求甚解》一文是驳论文还是立论文?又是如何驳或者立的?谈一谈你的理解.?明确:驳论文.驳的是〝论点〞,先全面阐述〝不求甚解〞的含义,进而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从而表明自己的观点;又从〝会意〞角度,列举古人读书的例子,并阐明自己的正确论点:读书在会意,不要死抠字眼,为一个局部而放弃整体;最后又强调了〝书必须反复读〞的主张.这样通过树立自己正确的观点从而驳倒敌论.?目标导学二:分析课文,分析论证方法?通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分别说说两篇文章各自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明确:《谈读书》:(1)运用比喻论证.例如,用〝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来说明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这样写,生动形象,通俗易懂.(2)运用对比论证.正面说了,再从反面来说,使说理更加全面.有力.例如,文章的开头从正面论说了读书的目的,接着从反面说了读书的三种偏向.?《不求甚解》:(1)运用引用论证.引用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引出论题,并加以分析,提出论点;引用陆象山的语录,强调不因小失大,再次论证〝不求甚解〞.(2)运用举例论证.以普列汉诺夫为例,从反面论证读书一定要虚心,不要死抠字句,要理解其精神实质.以诸葛亮为例证明古代就有〝不求甚解〞的读书人.(3)运用对比论证.普列汉诺夫和诸葛亮就是正反对比.目标导学三:对比阅读,品味探究?《谈读书》和《不求甚解》这两篇短文在内容上和写法上有何异同??明确:两篇短文都是议论文,在思想内容上有相似之处,都是谈读书的;在写法上有所不同,一是立论.随笔;一是驳论.杂文.《谈读书》这篇随笔采用比喻论证.归纳论证的方法,论述了读书的真正目的,以及读书的正确方法.读书的重要作用.论述全面,观点新颖,语言精辟,对我们的读书.学习和生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不求甚解》阐述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进行批驳,指出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才能真正领会其实质,从而在读书的方法上给读者一些深层次的启发.目标导学四:畅所欲言,抒发感悟?通过对两篇短文的学习,你对读书有什么认识,谈一谈你的看法.示例:①读书要仔细推敲.认真思考,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仅限于文字推求.②对不同的书,要用不同的读书方法.③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三.板书设计?谈读书第一方面(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第二方面(〝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第三方面(〝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新版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
新版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引导他们思考作者在课文中除了礼赞白杨树外,还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明确:作者在课文中除了礼赞白杨树外,还表达了对中华儿女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的感受四、深入理解课文1.请学生注意课文中出现的象征手法,找出相关语句明确:如“白杨树是黄河的儿子”(象征白杨树与黄河的紧密联系)、“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象征中华儿女的精神追求)、“他是自由的,不受任何桎梏”(象征中华儿女的精神境界)等2.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要使用象征手法?明确:作者使用象征手法是为了通过白杨树这一形象,表达对中华儿女精神和意志的赞美和崇敬,使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到这种精神和意志五、课堂小结本课我们研究了XXX的《白杨礼赞》,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和作者运用的象征手法,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华儿女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也研究了如何理解和运用象征手法。
这篇文章通过对白杨树的描绘和议论,表达了对北方农民的崇敬和赞美。
作者采用了象征手法,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使文章更含蓄些,寄托深远之意。
文章写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作者看到了XXX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XXX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
因为当时作者生活在XXX统治区,没有,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XXX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在文章中,作者通过四个反问句组成了一组排比句,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一个“难道”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后面三个“难道”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
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性格出发,把它象征为北方农民;由白杨树的“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地守卫自己家乡的哨兵;由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XXX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鼓励学生开展环保课题研究,如调查本地区的环境问题、分析环保政策等,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定期组织环保小组活动,如环保知识竞赛、环保创意展示等,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邀请家长参与环保教育活动,共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核心素养目标
本单元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语言能力: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式,提升写作水平。
2.思维品质:通过分析课文的论证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3.文化素养: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增强环保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人与自然》:一部关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纪录片,展示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影响。
-《环保法律法规》:一本介绍环保法律法规的书籍,让学生了解我国在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
2.拓展要求
-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阅读上述拓展材料,加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
-要求学生撰写读后感或观后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在学习行为习惯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但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拖延和不够认真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课程学习的影响,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程度将直接影响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写一篇心得体会。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并掌握本单元所涉及的文言文、现代文和诗歌等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和主旨。
2. 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包括阅读理解、文言文翻译、作文创作等。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研究、合作研究和探究研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2.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讨论、小组合作等,增强学生的研究体验和参与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通过文学作品的研究,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价值和社会问题,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课文内容1. 文言文:《出师表》、《陈情表》2. 现代文:《孔乙己》、《范进中举》3. 诗歌:《己亥杂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教学重点与难点1. 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2. 现代文的深层次含义和主题思想的把握3. 诗歌的韵律、意象和情感的表达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课本、多媒体课件、讨论题目等。
2. 提前布置预作业,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初步阅读和理解。
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课文讲解1. 文言文:《出师表》、《陈情表》- 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僻词汇和句式。
- 分析课文结构和修辞手法。
-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2. 现代文:《孔乙己》、《范进中举》- 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 探讨课文中的社会问题和深层次含义。
- 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讨论。
3. 诗歌:《己亥杂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讲解诗歌的韵律、意象和表达技巧。
-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 进行诗歌朗读和背诵训练。
3. 课堂练布置相关的练题目,巩固所学内容。
第二课时1. 复导入通过复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研究环节。
2. 深入研究1. 文言文:《出师表》、《陈情表》- 进行文言文翻译练,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式。
九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教学设计人教版
答案:内容理解题要求学生能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准确回答问题。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回顾课文中的关键信息,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准确回答问题。
5. 题型五:主题分析题
题例:请分析下列文中的主题,并说明其含义。
答案:主题分析题要求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中的主题,并能够解释其含义。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文中的情节、人物形象、景物描写等,归纳出文中的主题,并解释其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九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为人教版九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教学设计。主要教学内容为《古诗文阅读与赏析》。本单元共包含5篇课文,分别为《出师表》、《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和《捕蛇者说》。这些课文都是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文言文阅读能力、文学鉴赏能力、文化理解和传承能力。通过学习《古诗文阅读与赏析》,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已学的文言文知识,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文学手法和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对比现代汉语与古文的差异,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品味古代文学魅力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和人文修养,培养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⑤古代文化:古代社会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历史事件等。
3. 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①古诗文的阅读技巧和文学手法之间的关系:阅读技巧是理解古诗文的基础,文学手法是提高古诗文表现力的重要手段。
②文学手法和表达技巧之间的关系:文学手法是表达技巧的具体运用,表达技巧是文学手法的体现。
语文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语文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一、要点:本单元的四篇课文,解读上没有什么难点,总体上适宜采用学生自读、质疑、讨论的教学方式,重点放在如下几点:1.《家》重在解读对三个比喻的理解。
2.《石缝间的生命》重在解读“石缝间解读生命”,它既是生物学的,有事哲学的,是哲学和生物学的统一。
它又是美学的,作为一种美学现象,它展现给你的不仅是装点荒山枯岭的层层葱绿,它想揭示出美丽、壮丽的心灵世界。
3.《废墟的召唤》则重在体会作者站在怎样的角度,思索历史思索今天和未来,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的责任感,以及这种情感对自己的影响和感染。
4.《更浩瀚的海洋》重在感受,理解作者生命不息、追求不止的崇高境界,确立健康向上的人生境界。
二、课时安排:计划本单元用12课时完成。
其中,《家》2课时《石缝间的生命》2课时《废墟的召唤》2课时《更浩瀚的海洋》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写作2课时,专题美文欣赏1课时。
三、教学过程设计:1.九年级的学生对于本单元的课文在文本上的理解不会有太大问题。
因此,本单元教学应侧重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使学生在阅读中得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为此,我们在可亲不止一个学习准备提纲或计划,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2.本单元的教学,计划一颗纹为引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使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犹记得结合起来,从而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可以根据各自教学班的具体情况,开裂一个阅读篇目给学生。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和感悟,启迪学生的灵性,提高其观察生活和思考生活的自觉意识。
计划教学中,与学生的家庭生活和集体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
4.本单元的课文中有涉及其他学科的内容,可以结合相关学科进行综合型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提高其综合学习的能力。
(初三语文教案)九年级(下)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教学教案
九班级〔下〕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老师中心稿)-教学教案常州市西林试验单元学习目标:1.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故事情节,说出主要的冲突冲突。
2.能依据剧本的台词,概括出剧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3.能说出戏剧语言的根本特点。
4.能运用比拟与辨微的阅读方法阅读课文,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能从肯定的角度对作品进行比拟,在比拟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单元课时支配:共13课时第一局部:初读课文〔5课时〕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威尼斯商人1课时江村小景1课时陈毅市长1课时一厘米1课时其次局部:幻想剧场〔5课时〕戏剧学问学习1课时排演剧本3课时同学表演1课时第三局部:比拟辨微〔2课时〕单元小结1课时第一局部初读课文〔1-5课时〕第1课时单元整体学习第一块:了解单元内容,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教学步骤老师组织同学活动备注1导入:让同学扫瞄名目、课文,以及?新课程伴你学语文?。
明确任务。
2巡察,指导。
扫瞄名目、课文等。
3问题情境:哪些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哪些内容是你最感爱好的请同学们任凭谈谈。
谈感受〔自己最感爱好的内容,印象最深刻的内容〕。
4布置任务:依据单元内容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
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教学反思其次块:制定活动方案,组建活动小组。
教学步骤老师组织同学活动备注1问题情境:你对戏剧有哪些了解请给大家讲讲。
争辩,沟通。
2针对单元主题,商讨单元学习专题,并拟订实施方案。
自由沟通,确定自己的专题。
自由组合专题争辩小组。
3巡察指导,赐予肯定的提示、挂念。
制定活动方案、方案。
教学反思第2课时威尼斯商人〔节选〕学习目标:1.通读全文,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故事情节。
2.能说出课文中台词的特点,并能依据台词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课前学习:1.整体阅读课文内容。
2.通过查阅书籍或网络搜寻等方法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概括及其主要作品。
课堂学习:第一块:资料平台。
教学步骤老师组织同学活动备注1导入:莎士比亚是世界有名的戏剧大师,他为世人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作,如?哈姆雷特??罗密欧与茱丽叶?等。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新版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1.白杨礼赞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象征手法2、感受中华儿女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3、了解散文中抒情和议论的特点及其作用4、掌握生字和常用词语[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记叙、描写与抒情的关系[教学难点]象征手法的理解[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小白杨》请学生谈谈对歌曲的理解(人对白杨的感情)2.作者简介XXX本名XXX,字雁冰,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代表作品有《子夜》《林家铺子》《霜叶红于二月花》等XXX曾经写过一篇关于XXX的文章那就是(板书)——《白杨礼赞》3.这篇文章中作者对白杨树充满什么感情?(赞美)请你找出文中直接对白杨树进行赞美的语句明确: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真实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4.引导学生注意关键词从“那”到“这”,从第1段的“赞美”到第9段的“高声赞美”,说明什么?明确:说明对白杨树的观察是从远到近,感情是由浅入深这说明对白杨树的感情不仅仅是赞美,还有崇敬的感情5.崇敬和赞美,就叫做礼赞(板书:礼赞)这篇课文就表达了作者对白XXX和崇敬的感情二、解决部分字词的读音,疏通阅读障碍无边无垠(yín)坦荡如砥(dǐ)恹恹欲睡(yānyān)虬枝(qiú)婆娑(suō)秀颀(qí)3、开端感知课文1.自主研究:把课文默读一遍,并思考这篇课文仅仅是在礼赞白杨树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请找出有关的语句明确:如“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树本无所谓力争上游,可见是在写人)又如“难道你就觉得他只是树?……用血写出新中国汗青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第一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就是“你不应该觉得他只是树”那末是甚么呢?)2.趁机让学生读这几个句子这里连用了四个反问句组成了一组排比句,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而深化,含意隽永,发人深思第一个“难道”是总提,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第二个“难道”,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性格出发,把它象征为北方农民第三个“难道”,进一层由白杨树的“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地守卫自己家乡的哨兵第四个“难道”,由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XXX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3.看来,作者写这篇课文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借赞美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农民的崇敬和赞美,那他为什么不直接赞美北方农民呢?(学生可能会回答这样能使文章显得含蓄隽永)4.补充课文的背景《白杨礼赞》写于一九四一年三月,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对峙阶段这时代,他看到了百姓党反动派悲观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究竟,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XXX领导下,齐心同德,连合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但愿,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糊口在百姓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在,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XXX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勇敢不屈的斗争精神5.研究象征手法《白杨树赞》运用了象征手法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XXX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例如本文作者把对北方农民的赞美之情寄托在对白XXX的具体描绘与精辟议论上这种描述是贯串全篇的因此,本文用的是托物抒情的象征手法四、总结作者到底是怎样对白XXX进行具体描绘与精辟议论的呢,我们下堂课再来深入地研读课文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和常用词语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1.听写生字2.温象征手法二、研读课文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本文是借赞美白杨树来赞美北方农民的,作者到底是怎样把它们联系起来的呢?明确:表面上是写树,其实处处在写人2.找出写白杨树的段落(5-8段)说说这几段是写甚么的?明确:5-6段是写白杨树的形象和气质7-8段是写白杨树的象征意义3.学生自读,要求用“圈点法”画出有关描绘白杨树外部形态和内在气质的重要词语由这些词语你联想到甚么?明确:总的形象:力争上游干:笔挺、绝无旁枝(正直)外部形态:枝:笔直、紧紧靠拢(团结)叶:片片向上(进取)皮:光滑淡青色(朴实)内在气质:倔强挺立、不折不挠小结:这一段描写了白杨树的形象美和精神美,使人们透过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看到它的不平凡的精神,从而产生崇敬、赞美之情文章的第6自然段,再次抒发了这种感情,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4.指名学生朗读第7自然段,讨论:(l)本段可分几个层次?为甚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要求学生划出重点词语)?采用了甚么手法?本段能够分成两个层次1—4句是第一层,5—8句是第二层作者欲扬先抑,先虚写一笔,用否定句式暂退一步:白杨“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由于审美观点不同,承认XXX“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这是抑接着,突然转折,连用七个感性色彩强烈的褒义词语“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揭示白杨树的内在气质,热情赞美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是“扬”用拟人、对比手法赞美了白杨树(2)文章如何展开联想,由树及人?四个排比反问句是怎样逐句加深的?作者以亲切谈心的语气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积雪初融”的高原,连用四个反问句,由树及人,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并深化,发人深思第一句由树及人的过渡,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那么,应该觉得它是什么呢?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等词语就反映了一层比一层深的含义第二句从白杨树的性格出发,点明白XXX“至少”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第三句从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第四句从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XXX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感情得到升华,文章达到5.学生朗读第8自然段,思考讨论:这段赞美白杨树和第1、4、6、8自然段有甚么不同?教师归纳:作者直接把白杨树与北方农民联系起来,总结了它们的相似之处:一是“极普通,不被人重视”,二是“有极强的生命力”用一递进干系的复句论述了赞美白杨树的缘故原由在这段文字里,作者改用肯定的句式,正面论述,愈加鲜明地强调XXX的象征意义6.刚才我们讨论的都是写白杨树的,但文章的第二段似乎不是写白杨树的,这一段写什么呢?它与白杨树有关系吗?明确:这一段是描绘西北高原的壮美景色,它是白杨树的生长环境7.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西北高原的?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黄土高原?明确:作者先从三个方面来描绘:色彩——“黄绿错综”;幅员——“无边无垠”;地势——“坦荡如砥”作者之所以要着意描写黄土高原是为了给白杨树的出现设好背景,不平凡的环境培育了不平凡的白杨树,描写黄土高原有烘托白杨树的作用8.作者最后为什么又写楠木,目的何在?明确:讲解:XXX同志回答说:“贵族化的楠木象征XXX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结尾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XXX反动派,呼应篇首9.了解本文多种抒情方式3、课堂小结:1.课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使得文章的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2.散文中记叙、描写是抒情、议论的基础,抒情、议论是记叙、描写的深化四、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2.藕与莼菜教案一、研究内容特征的分析《藕与莼菜》是一篇语言平实、自然、淡雅的文章,作者借对故乡“藕与莼菜”的怀念,表达了对故乡的酷爱之情。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家_教学设计
YUWENJIANSHE单元整体设计一、学情分析学生已在七、八年级学习了叙事散文、抒情散文、状物散文,对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在此基础上安排了一组偏于议论的散文。
学习这类散文,重在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生命的意识,指导学生由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入手,抒写情怀,引发议论。
二、单元整体设计思路本单元是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所选课文融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而偏重于议论。
选文与七、八年级学习过的散文一脉相承,构成了螺旋式上升的格局。
四篇课文分别关注家庭、生命、社会与人生,是对生命、社会、人生的感悟和理性思考。
课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按照由熟悉到陌生的顺序排列,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相对完善的表达方式。
教学时,要在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品味文章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精读课文,教师要注重点拨引导;略读课文,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三、单元教学目标1.积累字词和相关的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4.学习由具体事物入手,抒写情怀,发表议论。
5.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生活。
四、课时分配《家》2课时,《石缝间的生命》2课时,《废墟的呼唤》2课时,《更浩瀚的海洋》2课时。
(辽宁省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任丽芬)《家》教学设计一、设计说明《家》是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充满哲学思考的散文,作者从人们熟悉的事物入手,以三个递进式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家的认识。
学习本文,学生们可以感受到“家”的温暖,探求“家”的真谛。
在教学中,宜采用自主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去体验、感悟本文的思想内涵。
依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和个性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质疑、合作、讨论、比较的方法学习。
二、教学目标1.识记、理解和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2.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3.理解三个递进式的比喻句。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_1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姓名:自我评价:一、基本内容:第一单元(学会阅读七:比较与辨微).《威尼斯商人》(节选)(莎士比亚)2.《江村小景》(田汉)3.《陈毅市长》选场(沙叶新)4.《一厘米》(毕淑敏)诵读欣赏文笔精华(七)莎剧独白两则《哈姆雷特》《雅典的泰门》古诗三首《饮酒》(陶渊明)《行路难》(李白)《游山西村》(陆游)二、归纳基础:(一)理解识记:.《威尼斯商人》是一部著名的剧(戏剧分类),主要描写了威尼斯商人________和犹太高利贷者________之间在法庭上的一场生死交锋。
作者是,是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诗人,是世界著名的戏剧大师。
主要作品有喜剧《》《》,历史剧《》《》和悲剧《》《》《奥赛罗》《李尔王》等。
本节选的是第四幕第一场,是全剧的高潮部分,描写了威尼斯法庭审判“”的契约纠纷案的经过,上半场主要是的戏,下半场主要是的戏。
选剧刻画出的贪婪、阴险、冷酷和残忍,的聪敏、干练和机智,安东尼奥的侠义,反映出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歌颂了仁爱、友谊和爱情,表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
2.《江村小景》是部剧。
作者,原名田寿昌,现代戏剧家、活动家、诗人、国歌词作者,代表作有《关汉卿》《文成公主》等。
本剧通过一个家庭中的故事,抨击了兵连祸接的内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灾难。
3.《陈毅市长》是部剧。
作者沙叶新,当代剧作家。
选场是全剧的第五场,讲述了陈毅市长,说服并聘请他主持筹建药厂的故事,表现共产党人对科学文化和知识分子的尊重,也刻画出他的性格特点。
选场情节险象环生,极具戏剧性,两人之间先后发生三次矛盾冲突:一是,二是,三是。
4.《一厘米》这个剧本刻画了这一形象,赞美了一个平凡母亲的崇高品质,讴歌了对人的尊严的执著追求。
.陶渊明的《饮酒》诗中表明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的诗句是:“,。
”6.李白《行路难》中“,”。
这两句表现了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强烈的自信心以及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积累“干瘪、疲惫、簇新、迷惘、绯红、喷薄”等词语。
2.了解舒婷的涛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
3.感情诵读并背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
教学难点: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
教学方法:1.诵读感悟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深沉情感。
2.联想想象法用于对诗中意象含义的把握。
3.讨论点拨法用于对诗歌主题的分析。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教学过程诵读,整体感知诗意,分析诗中意象含义,把握全诗的情感历程,探究诗歌主题。
一、导语设计(一)同学们,爱国是个古老的主题,从《诗经》发轫,《楚辞》登程,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以屈原为代表的众多的爱国诗人,他们在诗中抒发的爱国之情总是和忧虑国家的命运相联系的。
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朦胧诗人舒婷,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将个体的“我”汇注于祖国的大形象,抒发了富有时代特征的一代人的严峻思考、深刻反省和顽强追求。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与传统一脉相承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体会诗中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板书文题、作者)(二)同学们,我们为中国古典诗歌而自豪,因为它凝练、隽永,是多少年沉淀的精华。
但这还不是中国诗歌宝库的全部。
一批美丽满腹、才华横溢的新一代诗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感触感染着新时代的清新气味,创作了一大批精彩华章,装点了中国以及世界诗坛的盛装。
欣赏现当代诗歌,我们会得到另一种美的熏陶、情的感染。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模糊诗人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领略它别样的审美特征。
语文初三下册第一章教学方案详解
语文初三下册第一章教学方案详解一、教材内容本章教材内容主要围绕语文学科的基本概念、学科性质以及学习方法展开,旨在帮助初三学生全面了解语文学科的特点与要求,提升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语文学科的定义和特点,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科态度,提高学习效果。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 掌握语文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学科性质。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科态度。
3.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讲述一位优秀作家的成长故事,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学习语文学科的定义和特点(20分钟)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参与讨论,学习语文学科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对语文学科有更深入的认识。
3. 学习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科态度(30分钟)(1)教师介绍并示范正确的学习方法,如阅读前先预习、注重积累词汇、多做习题等。
(2)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进行分享。
4. 提升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40分钟)(1)教师介绍阅读理解和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技巧。
(2)学生进行一篇短文的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并互相交换作品进行评析和改进。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进行本节课的总结,并提出相关的拓展内容供学生自主学习。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作业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和提供个性化辅导。
六、教学资源1. 教材《语文初三下册》2. 多媒体教学设备3. 阅读材料和写作练习题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定义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习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科态度,并得到了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小组讨论参与度不高、作业完成质量参差不齐等,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和解决。
以上是对语文初三下册第一章教学方案的详细解析,通过本方案的实施,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语文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学科性质,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科态度,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目标】1.识记与舒婷有关的文学常识,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中的众多意象及其象征意义,分析诗人的情感脉络。
3.感受诗人的爱国之心,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
【教学难点】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
【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预习思考题。
2.了解创作背景。
明确:《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表达了一种希望光明的痛苦和挚情,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对祖国的深情和挚爱。
(二)理清思路、理清诗歌内容与形式。
明确:这首诗“运用平凡而富有特征的意象,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我与祖国的血肉联系”。
诗人借鉴运用了苏联诗人沃兹涅先斯基《戈雅》的圆周式句法,借以强化对祖国挚爱的深度。
四个诗节一节:写实、写历史二节:写精神、写历史三节:现在四节:“我”的誓言(三)合作探究、再读课文和思考讨论。
1.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蕴涵和象征了哪些社会内容?明确:这首诗为了抒发对祖国的深情,把数百年的历史浓缩在四组意象群之中。
这四组意象群是“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泥上的驳船”;“贫困”“悲哀”“希望”“飞天袖间”的“花朵”;“簇新的理想”“蛛网”“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泪眼的笑窝”“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迷惘”“深思”“沸腾”的诗人、“伤痕累累”“富饶”“荣光”“自由”的祖国。
第一组意象以委婉曲折的笔触,回溯祖国数百年来的贫困落后,表达对祖国长期处于这种状态的深沉悲痛的心情;第三组意象描绘祖国到了历史转折时期,已经走在了新生的起跑线上;第四组意象再次强调“我”与祖国的关系,倾吐献身祖国的热望。
这一环节既是突出重点,也是欣赏的关键。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1.我爱这土地一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正确划分诗的节奏,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2、了解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3、学习有关象征的表现手法。
4、深刻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1、关键诗句的理解。
2、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本诗的主旨。
三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
2、讨论法。
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土地,万物生灵的根基。
曾有人掠夺它而百般蹂躏,曾有人捍卫它而披肝沥胆。
在它的脊梁上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肤上烙印着多少眷恋情结。
谁不钟爱自己的土地,谁不爱恋大地母亲,让我们深情吟唱艾青诗人的《我爱这土地》,随着诗中所迸发的爱国情感的火花而燃烧。
(板书:我爱这土地)二、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
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
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
建国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
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
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三、背景介绍:本诗写于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四、朗读指导:自由体的新诗,不同于旧体诗,字数、停顿、押韵没有严格的限制。
随感情的表达句子可长可短,字数可多可少,自由灵活,不拘一格。
因此,我们在读现代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轻重缓慢,抑扬顿挫,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语感,理解诗歌所描写的对象、运用的表现手法,更准确地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读会意,以会意促读。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篇1一、教学目标:1、总体目标:(1)继续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备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和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2)目标20xx年中考,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入手,着重对学生进行应试技巧的指导,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科学开展总复习,帮助学生将以前学习的知识整理成系统,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力争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2、知识技能目标了解初中课本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目标: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最后,使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达到中考的要求。
3、过程方法目标:二、复习总设想(1)导向引路:以20xx年昆明市中考指导思想为导向,要在深入研究课程标准、考纲、教材、市中考语文命题的思路、原则、内容、题型以及学生实际的基础上,从内容到方法,体现正确的复习方向。
并在复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上,对学生给予正确的指导。
最终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
(2)整理归类:以“课标”为依据,帮助学生对语文教材中所牵涉到的知识加以分类整理,以掌握知识的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简单化。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1.了解作者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2.了解本文修辞的特点,理解诗歌中众多意象的含义。
3.感悟诗人的爱国之情,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报国之志。
一、导入新课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的面貌可谓焕然一新:被人称赞的新中国四大发明,为人赞叹的大国外交,具有活力的中国自主创新。
如果让我们用一个形象来形容今天的中国,朝气蓬勃的青年或美丽动人的姑娘都甚为恰当。
然而,在改革之初,面对她的伤痕累累,面向全新的希望,她在人们心中会是怎样的形象呢?今天,让我们走进舒婷的诗歌中感受一下。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背景作者简介: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
祖籍福建泉州,后一直生活在厦门。
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散文集《心烟》。
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德国、法国、美国、荷兰、日本等多个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之一。
写作背景:《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年头。
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的热情化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目标导学二:赏析意象,把握诗歌情感1.反复朗读诗歌。
2.第一节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蕴含和象征了哪些社会内容?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意象:“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
“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两个意象,象征祖国的贫穷落后和长期停滞的生产力;“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几个意象,进一步概括了祖国的饥馑、闭塞和百废待兴的状况。
总之,第一节主要写祖国母亲贫穷落后的历史和种种沉重的负累。
作者以诸多落后以及沉重的意象表达了自己深沉、悲痛的感情。
3.第二节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它的作用是什么?作者的情感有何变化?明确:第二节通过直抒胸臆来描写祖国的过去,表明祖国的“贫困”“悲哀”,这也是对第一节中诸意象的诠释,长期潜伏蜗行于黑暗的隧道里固然是贫困,而船的纤绳深深勒进肩脖则是悲哀。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四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四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篇10一、教学目的1、朗读背诵古代诗词。
2、整体了解各首诗词的主要意思。
3、体会诗词所表现的情志或意趣。
二、重点难点1、重点:①、朗读背诵古代诗词。
②、整体了解各首诗词的主要意思。
2、难点:体会诗词所表现的情志或意趣。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四、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学习唐诗宋词要整体了解各首诗词的主要意思,记住其中那些表现诗词主旨的优秀诗句,能够背诵。
二、听录音朗读《诗词五首》三、课文分析(一)、学习《使至塞上》1、简介:王维:( 701 - 761 ),唐诗人、画家,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是当时山水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历史上优秀的.山水画大家,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一生以李林甫取代张九龄执政为界分前后期,前期颇富积极进取之心,诗作呈现昂扬奋发之面貌。
后期则消极退避,对世事采取“无查无不可”的态度,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王维奉佛,诗中有禅趣,有“诗佛”之称。
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有《王右丞集》。
2、解题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
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
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
本诗是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鲁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时所作。
3、译诗参考一随轻车简从,将去慰问将士护疆守边,奉使前行啊,车轮辘辘辗过居延。
恰是路边的蓬草,随风飘转出了汉朝的地界,又似那云际的大雁,翱翔北飞进入胡人的穹天。
只见——灿黄无垠的大沙漠上,挺拔着一柱直冲云霄的孤烟,绵长如带的黄河边,一轮火红的落日显得异常壮丽、浑圆。
行程迢迢,终于到达萧关,遇到巡逻侦察的骑兵,—问,才知都护竟在(离此还很远的)燕然!4、课文分析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
“单车欲问边”,写自己轻车简从,欲前往边境慰问将士。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教学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一、教学目标本单元主要围绕《译林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展开教学。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并能正确运用散文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2.能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用丰富的语言表达感受;3.学会提取文本信息,运用阅读策略进行阅读理解;4.能够思考和分析文本中的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散文的特点和修辞手法;2.运用修辞手法进行文本理解和表达。
三、教学内容1.散文的特点和修辞手法–散文的定义和特点–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修辞手法在散文中的运用2.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提取关键信息,进行阅读理解–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进行语言表达四、教学过程本单元的教学过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导入与启发–通过引入一段有趣的散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对散文的思考和讨论;–了解学生对散文的认识和了解程度,帮助他们建立对散文的基本概念。
2.教学重点的讲解和展示–结合教材《译林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详细讲解散文的特点和修辞手法;–通过示范和实例展示修辞手法在散文中的运用。
3.课堂活动与讨论–提供多组散文进行阅读,要求学生根据文本理解和修辞手法分析回答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不同的理解和分析,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4.学生练习与作业–给予学生一篇散文进行阅读和理解,让他们尝试提取关键信息,并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语言表达;–布置作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散文,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描写和表达。
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在本单元中占有重要地位。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对散文的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评价学生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2.作业和练习评价:–评价学生对提取关键信息和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评价学生对所学散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3.小组讨论和学生自我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挥;–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和进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3)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4)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6.学生熟读背诵全诗。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土地”是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之一,它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读《我爱这土地》,我们感受着那个苦难年代,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心声,是历久不衰的主旋律,更是永远唱不尽的主题。
教学目标
1.了解舒婷的涛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3.感情诵读并背诵全诗。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
教学难点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后明确:
全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自身形象,直扦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心。
5.精彩研读。
学生合作研讨:(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教学重点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2.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诵读,整体把握全诗的思想感情。分析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主观情感。品味诗歌浯言,领会其艺术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诗两首》陈素萍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蕴;体味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结构美等特点,把握诗歌的象征手法。
2.以读为本,通过朗读吟诵,感悟诗歌的意蕴美,通过美读想象,感受诗歌的图画美;通过品读回味,欣赏诗歌的语言。
3.学习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存亡的关头,为祖国献身的思想和对祖国的无限挚爱之情;体味诗人所表达的乡愁,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我爱这土地》一、导入:土地,万物生灵的根基。
曾有人掠夺它而百般蹂躏,曾有人捍卫它而披肝沥胆。
在它的脊梁上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肤上烙印着多少眷恋情结。
谁不钟爱自己的土地,谁不爱恋大地母亲,让我们深情吟唱艾青诗人的《我爱这土地》,一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着的激情。
(板书:我爱这土地)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
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长为—个革命者。
1929年赴法国留学,并开始诗歌创作。
1932年回国,在狱中写成诗作《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奠定了在诗坛的地位。
他的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沉重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
他的抗战时期的诗作,为觉醒了的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
作品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
主要诗作还有抒情长诗《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三、感知并学习诗歌《我爱这土地》l.教师深情地范读全诗。
2.学生自由诵读。
教师作诵读提示:这首诗无固定的节律,不押韵。
它主要由句中停顿和句末停顿构成一定的节拍。
诵读时要着重体会由诗中感情起伏所构成的“内在节奏”。
3.指定学生诵读全诗,师生略作简要点评。
4.思考:诗歌是按怎样的思路抒写的?明确:全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心。
5.探究问题:(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明确:诗人选用“嘶哑”一词,就把杜鹃啼血般的奉献者形象赋予了悲愤的爱国者,它充满着因沉重的苦难和忧郁的负荷而生发的焦灼与浩叹,传递着与时代同步的忧患之情,所以用“嘶哑”一词十分传神。
如果换用“珠圆玉润”“动听”等别的字眼,就不能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执著的爱。
(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
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明确:上述一系列意象表达了歌唱的丰富内涵: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黎明——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土地”可以看作繁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可以看作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3)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有何深意?明确: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将自身融进大地,隐含了一种敢于牺牲自我之意。
(4)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明确: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
去掉第二节,诗意则得不到提炼和强化。
6.学生熟读背诵全诗。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土地”是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之一,它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
读《我爱这土地》,我们感受着那个苦难年代,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
这心声,是历久不衰的主旋律,更是永远唱不尽的主题。
《乡愁》陈素萍一、导入: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
可以说是中国诗歌当中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里会涌现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
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
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
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
现在我们来看台湾当代诗人余光中的思乡之作。
二、余光中简介:新课标第一网余光中(1929~)当代诗人和诗评家。
湖南衡阳人。
现居台湾。
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
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
1953年10月参加《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
主要作品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等,诗论集《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
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地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殷切感情,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他的诗,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神深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咏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
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
他的诗论文章,视野开阔,富有开拓探索的犀利朝气,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善于从语言的角度把握诗的品格和价值,自成一家。
二、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请学生默读,熟悉诗歌内容。
2.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
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教师作诵读提示:《乡愁》诗的形式美很突出: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比较整齐对称,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整齐中有参差;二是音乐上营造出一种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同一位置上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使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数量词的运用,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美。
这首诗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的恋歌。
3.教师作示范朗读。
三、探究问题1.“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在《乡愁》诗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明确:诗人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
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里,“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具体可感的对象上。
这种技法.通常称之为“移情”,可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合作研讨: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升华的?明确:“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对象,分别是人生四个阶段“乡愁”的对应物。
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
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
到后来,—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
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一群人的家国之思。
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
3.合作研讨: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明确:“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4.合作研讨诗歌的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明确:如果去掉第四节,充其量只是一首普普通通的思念故乡的诗;有了第四节,前三节就成了铺垫,这一节又画龙点睛,乡愁的诗意升华为“国愁”和“民愁”了。
四、比较阅读。
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详见课本p5)也是抒写乡愁的,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教师点拨:这两首诗有着相似的写作背景。
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和出生地均在大陆,后来赴台湾。
两位诗人都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化,承继传统文化中乡愁的永恒主题写出了新意。
不同之处在于,席慕蓉的故乡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长大,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
她只有在梦里,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
她的《乡愁》,缠绵悱恻,分别写故乡月夜的笛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别后对故乡的绵绵思念,意境深幽,比喻新异,也具有比较强的时代意义。
但在思想深度的开掘上,这首《乡愁》不如余光中的《乡愁》那样深刻。
五、语言运用。
余光中说乡愁是“浅浅的海峡”,席慕蓉说是“没有年轮的树”,那么,如果有一天走出家门,你心中最惦记的是什么?请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用漂亮的比喻句尽现你的感觉。
五、课堂小结同学们,“乡愁”是我国传统文学历久常新的主题,像唐代诗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余光中的首这《乡愁》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
吟诵这深情的恋歌,我们掂量出了诗人思想中“中国意识”的分量——民族的集体意识。
《我用残损的手掌》陈素萍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一)整体感知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2年,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
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写出了《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
当时祖国半壁江山沦于敌手,中华民族处于危亡关头。
在诗中,诗人面对现实,把个人的不幸同国家的命运融为一体,以深沉的思想、炽热的感情,抒发了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由衷关注和真诚的爱。
同时,借助于诗的想象,表达了对“辽远一角”的解放区的向往。
这首诗以“我”用“无形的手掌”抚摸祖国地图时的联想为抒情线索。
“无形的手掌”指的是诗人的思绪、联想、心理和情感,而“抚摸”则是思绪和联想的展开,心理和情感的流动。
(二)学法引导这首抒情诗,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想象,让它去摸索心目中的祖国地图,随着“手掌”的移动,作者的情绪也发生了变化。
诗作通过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形象,表现出诗人对解放区的申请向往和,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热切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