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1 消息二则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新闻的六要素和新闻结构的五部分,理清文章内容、层次并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情感鲜明的特点。
2.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过程与方法】
1.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运用所学知识阅读、分析、评价新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2.认识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认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珍惜革命成果,珍惜我们现
在的生活。
1.把握消息的结构要素。理解新闻内容和新闻的特点,把握战争的主题。
2.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
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3.理解文中议论的作用。
第1课时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足不出户,能知天下事。现代社会中我们可以依靠什么知晓天下大事呢?
生答:“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
是的,我们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知道天下大事,了解世界变化。
而刚才大家看到的是哪种类型的电视节目?哪种类型的报刊文章?
生答:新闻、消息、通讯。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学习消息的阅读和写作。
二、资料助读
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字润之,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军事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著有《毛泽东选集》。
文体知识:新闻是满足人们信息传播与交流需求的一种实用性文体,是新闻作者对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的结构:
●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一般包括引标题、主标题、副标题。
●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是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材料,是一则消息报道的价值所在。
●主体:承接导语,对消息事实进行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背景:是新闻事实发生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的一句话。
新闻一般须具备“五要素”,称为“五个W”: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有的还加上How(如何),即“五个W加一个H”,成为新闻“六要素”。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掌握生字生词。
渡.过(dù) 芜.湖(wú) 摧枯拉朽.(xiǔ) 溃.退(kuì)
摧枯拉朽: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溃退:(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形容平静无事。
2.根据资料助读中的文体知识,给消息划分层次。
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主体: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背景: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
结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四、研读课文
1.阅读课文,找出这则新闻的“五要素”。(该问题检测学生对新闻“五要素”知识的掌握情况)
明确:在这条消息中,何时,是1949年4月20日午夜开始的不到二十四小时之内;何地,在芜湖和安庆之间的长江水面上;
何人,人民解放军,三十万之众;何事,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看标题便知);何故,人民解放军攻破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占领长江南岸(从“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命名中,确定战争的性质。)
本文的重点,在“如何”上:(1)一方面是解放军不到二十四小时突破敌阵,摧枯拉朽,渡江后乘胜追击;(2)另一方面是国民党军,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防线,军无斗志,土崩瓦解。
2.“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属于新闻的什么?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
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
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3.这篇消息报道的是一场大战,只用不到二百字,你觉得效果如何?请说出自己的感觉。作者为什么不详细写渡江战斗的情景?
明确:本文不足二百字,却简而不陋,是大手笔,堪称经典。对
于渡江和战斗的情景,作者没有详细描写,只是几笔勾勒,粗线条地介绍了渡江的时间、地点及事件的结局。因为敌人“军无斗志,纷纷溃退”,在三十万大军面前简直不堪一击,所以也不值得去详细介绍。
4.有人认为,消息是客观公正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情。既然是客观报道,就不应在字里行间带有感情色彩。找一找本文中的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品味一下,说说理由。
明确:①这是对新闻语言的片面理解。作者在写作新闻时,总是会在文章中凝聚自己的感情的。②本文中的一些词语包含了作者对解放军的高度赞扬,也充满了对敌人的嘲笑和讽刺。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5.细读课文,列举文中表达准确的词语,分析其效果;说说文中用语的精练、铿锵处。
(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这句话中的“已”和“大约”能否去掉?
明确:不能去掉,“已”是“已经”,表明解放军大约三十万人已经渡过长江;“大约”表明三十万人是一个概数,不是确数。
(2)“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这句话中的“经营”能否换成“构筑”,“溃退”能否换成“败退”,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经营”有精心筹划和准备之意,更能够说明解放军的英勇。“溃退”更能说明国民党军队败退的程度。从词语的意义和表达的情感入手。这句话表达了对人民解放军赞美的情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