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灯笼》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语文《灯笼》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灯笼》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灯笼》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灯笼》一课。

文章主要描述了作者在童年时期对灯笼的美好记忆,以及灯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内容包括: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理解文章的写作技巧、品味文章的语言魅力、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了解灯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 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不同类型的灯笼,引导学生谈论对灯笼的了解和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文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魅力,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3. 分析文章:引导学生从文章的结构、写作技巧、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深入理解文章。

4. 例题讲解:针对文章中的难点,进行例题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中的重点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8.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巩固。

六、板书设计1. 文章主题:灯笼2. 写作技巧:比喻、拟人3. 情感表达:怀念、热爱七、作业设计答案:根据学生的实际完成情况,给出相应的评价和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分析《灯笼》这篇文章,使学生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灯笼的象征意义,掌握了文章的写作技巧,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和调整。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有关灯笼的故事、诗歌等,加深对灯笼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可衡量性;3. 教学难点和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条理性;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灯笼》优秀教案,公开课一等奖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灯笼》优秀教案,公开课一等奖

部编版语⽂⼋年级下册《灯笼》优秀教案,公开课⼀等奖部编版语⽂⼋年级下册《灯笼》优秀教案,公开课⼀等奖教学⽬标:1.积累重点字词,整体感知课⽂内容。

2.品味重点句⼦,了解⽂章写作风格。

3.感受灯笼浓郁的⽂化内涵,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感知课⽂内容,品味重点句⼦。

教学难点感受灯笼浓郁的⽂化内涵。

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导⼊新课,板书课题同学们,逢年过节的时候,⼤街⼩巷都挂灯笼来营造⼀种喜庆的氛围,你知道灯笼都有哪些象征意义吗?(学⽣⾃由发⾔)在如今⼈们的⼼中,灯笼或许只是孩童的玩具和节⽇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却是⼈们⽣活的必需品,并承载着厚重的⽂化内涵。

今天我们⼀起来学习吴伯箫的《灯笼》,了解其中蕴含的⽂化韵味。

⼆、明确学习⽬标⼤屏幕显⽰学习⽬标:1.积累重点字词,整体感知课⽂内容。

2.品味重点句⼦,了解⽂章写作风格。

3.感受灯笼浓郁的⽂化内涵,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进作者学⽣介绍⾃⼰了解的作者情况,师补充、明确。

吴伯萧(1906-1982),原名熙成,⼭东莱芜⼈,散⽂家,教育家。

他的散⽂以质朴美著称,他善于将普通平凡的事物放在历史与现实较硬的背景下,捕捉其蕴藉深厚的诗情画意。

其作品的创作基调单纯简练,峭拔明朗,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和鲜明的时代特⾊。

主要作品有《⽻书》《北极星》《忘年》等。

三、检查预习1.给下⾯加点的字注⾳。

争讼(sòng )斡旋(wò)静穆(mù)怅惘(chàng wǎng)锵然(qiāng)褪⾊(tuì)燎原(liáo)熙熙然(xī)2.根据拼⾳写出相对应的汉字。

辉huáng____ 春xiāo____领yù_____垂珠联lóng____ 夜深星lán____3.解释下⾯词语。

焚⾝:焚烧⾝体。

争讼:因争论⽽诉讼。

恐吓:威胁⼈,使害怕;吓唬。

斡旋:调解周旋。

《灯笼》教案

《灯笼》教案

《灯笼》教案教学目标:1、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2、体会作者是怎样将与“灯笼”相关的各情节有序的结合在一起的;3、领悟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蕴含着的情感变化及升华;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情节,了解灯笼的重要意义和承载的文化内涵;2、体会作者对家国天下寄寓的深厚感情,对往昔生活的无限眷念;3、品读语言,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和字里行间寄托的感情;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家国天下寄寓的深厚感情和对往昔生活的无限眷念。

教学工具:电脑、钉钉APP、PPT 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内容分析:《灯笼》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是一篇自读散文。

本单元的课文,或表现各地风土人情,或展示传统文化习俗,要注意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思,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这个时期的吴伯萧已经开始工作,但他在工作之余,坚持写作,“九一八事变”,震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击碎了文人的美丽幻想,在《灯笼》这篇文章里,即以灯笼为线索,回忆了童年的美好生活,寄托了对祖父和母亲的怀念之情,但同时也激越着爱国主义情怀,赞颂古人沙场秋点兵的气概,希望自己能做“马前卒”,有更强大的力量团结抗日。

学生分析: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基础差、知识面较窄、思维不太活跃、交际能力较差、理解能力稍显肤浅,而且由于是网上授课,学生也缺乏一定的约束和管控。

但是学生的情感质朴,表达欲望强烈,因而多从鼓励和引导方面入手,让他们在鼓励中寻找答案,在交流中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提起灯笼,你会想到什么?它是卢照邻笔下的“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的绚丽;是李商隐笔下“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的华美;它亦是陆游笔下的“灯笼一样薄腊纸,莹如云母含清光”的惦念。

灯笼,从古至今,慰藉了无数旅人的心,也给了孩童美好的记忆,它亦承载了中华民族无限深厚的文化底蕴。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灯笼。

二、作者简介吴伯萧(1906 --- 1982)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是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

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下册语文《灯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概括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和联想,把握灯笼蕴含的意义。

2. 体会以小见大和形散神聚的写法。

3. 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形散神聚”的特点。

品味丰富有味的语言。

2. 难点:体会作者思乡爱国的情怀。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灯笼,又称灯彩,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而在作家吴伯箫的笔下,灯笼似乎又多了几分内涵,今天,让我们走进吴伯箫的散文名篇《灯笼》,去感受一下那个特殊时期的作者情怀。

2. 作者简介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

从小因受家庭熏陶,又加之天资聪慧,十四岁便考入曲阜师范。

1931年师大毕业,当老师期间,利用业余时间勤奋笔耕。

作品主要有《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窑洞风景》,散文集《北极星》。

其散文常常以小见大、构思精巧,富有真切的生活实感,语言质朴清新。

3. 背景链接本文写于20世纪三十年代,那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时代,作者以“灯笼”为题,从文化及情感两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最后跳出个人情感圈子,升华为对家国情怀的表达,呈现了一个知识分子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内心世界。

4. 整体感知•【读音释义】斡旋(wòxuán):调解周旋。

末始:未必。

幽悄(qiǎo):幽深寂静。

争讼(sòng):因争论而诉颂。

怅惘:因失意而心事重重。

熙熙然:温和欢乐的样子。

静穆:安静庄严。

不甚了然:不太了解,不怎么清楚。

马前卒:比喻为别人效力的人•数一数,文中提到了哪些灯笼?用于照明的灯笼,村头挂的红灯笼,元宵节龙灯、跑马灯、字谜灯,族姊远嫁时轿前轿后灯、官衔灯,朱红纱灯,宫灯,塞外帐营灯笼等。

5. 合作探究•第1段作者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引出下文:为后文详细描写灯笼以及围绕灯笼展开的各种记忆和联想做铺垫。

八年级下册语文部编4《灯笼》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部编4《灯笼》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部编4《灯笼》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课题4.灯笼教学时间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课时数2课时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中重点字词,识记有关吴伯箫的文学常识。

2.培养学生阅读探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领悟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蕴含着的情感变化及升华。

2.反复阅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整体感知作者的写作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

认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

德育目标从历史文化及个人情感角度感受灯笼对作者及整个民族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

2.认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反复阅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整体感知作者的写作风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反思:课前三分钟猜灯谜二、导入新课灯笼,在如今人们的心中,只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家吴伯箫,看一看他笔下的灯笼有什么特殊价值。

明确学习目标1.积累文中重点字词,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阅读课文,认知“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

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

3.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四、课前预习检测读准字音争讼(sònɡ)领域(yù)斡旋(wòxu án)静穆(mù)思慕(mù)怅惘(chànɡwǎnɡ)褪色(tuì)熙熙然(xī)词语解释争讼:因争论而诉讼。

领域:从事一门专门活动或一事业的范围、部类或部门。

斡旋:调解周旋。

静穆:安静而严肃。

思慕:怀念;追慕。

怅惘:因失意而心事重重。

2023年《灯笼》教学设计14篇

2023年《灯笼》教学设计14篇

2023年《灯笼》教学设计14篇《灯笼》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灯笼》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本单元的单元目标是品味课文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分析写作方法,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其中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灯笼》写于20世纪30年代,是一篇抒情散文。

它以“灯笼”为话题,串联起早年乡村生活的诸多记忆,表现旧时的乡村民风民俗,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同时还以小见大,借“灯笼”这一形象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愿为保卫国家充当“马前卒”的意志和热情。

因此,在教学时还应开放视野,尽力还原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意蕴,而不局限于民俗文化的探究。

【教学目标】1.准确认读并理解重点字词。

2.了解作者自由的散文笔法,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

3.学习作者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训练语感,积累词语。

4、体会“灯笼”所承载的厚重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1.准确认读并理解重点字词。

2.学习作者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训练语感,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1、了解作者自由的散文笔法,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

2、体会“灯笼”所承载的厚重的文化内涵。

【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2)课前利用各种途径查阅书籍或上网查找,了解作者及作品写作背景。

2、教师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品味分析及合作探究法。

以开放性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学理念,通过活动、小组讨论等形式,力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会“灯笼”所承载的厚重的文化内涵及作者的爱国情怀。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1、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谜语,猜猜谜底是什么?A、一个南瓜两头儿空,肚里开花放光明,有瓜没叶儿高高挂,照得面前一片红。

(打一物)B、奇怪事情多,纸里包着火。

部编语文八下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

部编语文八下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

《灯笼》教学设计一、教材解析《灯笼》是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

本单元课文内容体现的是民间习俗和风尚,展现的是一幅幅民俗风情画,是民间文化的个体再现。

《灯笼》是著名散文作家吴伯箫先生的作品,他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对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文章既有文化上的具体再现,也有历史的况味,更融入了家国情怀,体现了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灯笼》是作者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作品,尽管字里行间渗透着岁月的沧桑和时代的烙印,但在对往昔经历的回顾中处处荡溢着孩童的心性。

所以要还给学生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带着一颗空白的心”去读文本,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文本生活和文化的内涵。

二、学情分析村中呵狗的老头、社戏台下闹嚷嚷的观众、摇着尾巴的大狗,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掌故的祖父,接过灯笼递来消夜食品的慈母……这些美景、情事会让学生觉得特别亲切,所以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唤起他们的生活体验,让他们带着兴趣入文入情,进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和内在情感。

但作者愿做“灯笼下的马前卒”,在时代洪流下的担当精神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地方,因此,要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个人经历加以启发,可以据此触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三、教学目标1.把握主要内容,品味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作者的故园情思和勇于担当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重点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品味文章传神的细节描写。

五、教学难点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蕴含在“灯笼”中的家国情怀。

六、教学准备让学生充分预习,搜集有关文章的写作背景,加深对作者吴伯箫的了解。

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出示灯笼图片)同学们,看到灯笼,你会想到什么?不同的人看到灯笼都会产生不一样的联想。

《灯笼》教案(优秀4篇)

《灯笼》教案(优秀4篇)

《灯笼》教案(优秀4篇)《灯笼》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良、受、赞”等14个生字。

会写“良、使”等7个生字和以下词语:咱俩、泥人、使劲。

学习新部首工字旁和力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固结合作的好处。

重难点:1、认读14个生字。

会书写7个生字。

2、通过本文的学习要让孩子感受到合作的必要,懂得要和别人合作,愿意学习与别人合作。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28课《做灯笼》,齐读课题,读好灯笼的轻声音节。

生字“灯”→←可以用想象法记忆。

2、看到这个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附板书:谁做?为什么做?怎么做?结果?)二、学习课文1、第一次读课文:带着问题自由读,标出自然段,圈划不懂的词。

2、出示课件读词,你还有哪个词不懂?3、第二次读课文:新字新词学会了,下面请四人小组合作再读读课文:讨论解决一下黑板上的几个问题。

4、汇报:①、做灯笼讲了谁和谁之间的故事呢?(板书:王京李良)生字“良”可以用熟字去偏旁记忆。

他们为什么要做灯笼?②、你能介绍一下王京和李良的情况吗?(板书:小画家手很巧)生字“巧”可以用谜语法记忆。

③、齐读1至3自然段。

5、出示课件:你们看,这就是王京同学画的画。

这是李良同学做的手工。

怎么样,谁来夸夸他俩?6、转眼新年就快到了,他们都有一件心事。

王京的心事是什么呢?李良的心事又是什么呢?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

7、后来他们是怎么做的。

?(板书:加色彩扎灯笼)过渡:由于他们都各展所长,所以做出的灯笼怎样?——读第6自然段。

王京还在灯笼上写了一句话,是什么话?大家齐声答。

(板书:合作真快乐)8、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我们要学会发挥自己的长处,真诚地与他人合作,就能收到比自己独立努力更好的效果。

如果你是他们的同学,你会说些什么呢?三、活动中体验合作的好处:1、合作读文,同桌互相纠错。

2、合作钩词,速度真快。

四、总结: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愿意与别人合作,才能站得更高,进步更快!五、齐读全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同步习题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同步习题

《灯笼》教学模式介绍“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

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设计思路说明这篇散文充分体现了形散神聚的特点,它写法多样,结构自由,不拘一格,但中心最后又非常集中,我们可以看到吴伯箫对民俗的思考,以及升华为一种家国情怀。

学生应该摆脱概念化的散文阅读观念。

要通过多读一些散文,探究不同风格作家不同写法的好处。

教材分析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这篇课文主要以灯笼切入,进行对民俗的思考,同学们可以从中感受到过去的生活方式,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学习中要注意体会作者娓娓道来中寄寓的情思,品味语言。

教学目标1. 体会作者散文的自由笔法,融汇个人经历、乡情民俗、诗词典故的写作方法;2. 了解作者抒写了哪些关于灯笼的记忆,体会灯笼对于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了解作者抒写了哪些关于灯笼的记忆,体会灯笼对于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课前准备阅读吴伯萧的散文作品《记一辆纺车》。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提起灯笼,你会想到什么?你的家里有灯笼吗?过年时商店门前高挂的红灯笼?戏台上的布景?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年代,灯笼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是生活和情感的纽带,承载着亲情,抒写着繁华,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二、检查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效果1.介绍吴伯萧,教师补充。

内容要点:吴伯萧(1906—1982)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是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

第4课《灯笼》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4课《灯笼》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4课《灯笼》一等奖创新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灯笼》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及重要文学典故2、概括文章的内容,感受散文的特点,即形散神聚。

3、理解"灯笼"所寄寓的情感和文化内涵4、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他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和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散文特点2、体会情感,理解"灯笼"所寄寓的情感和文化内涵教学难点:1、体会"灯笼"寄寓的情感和文化内涵2、学习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灯笼不仅仅今天是孩童们的游戏,更是传统节日欢庆的象征,其实它们在电灯出现之前就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蕴藏着厚重的文化底蕴。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入吴伯萧的《灯笼》,去感受作者与灯笼之间的厚重情感。

二、知识备查:(一)作者介绍:吴伯箫,原名熙成,是一位著名的散文作家和教育家。

他出生并成长在山东的一个农村,30年代末参加了革命。

作为一位进步作家,熙成既有才华,又有责任感,致力于推动正义事业。

当他回忆起早年的乡村生活时,自然而然地激发出了强烈的爱国热情。

(二)背景资料:《灯笼》是一篇《吴伯箫散文选》中的文学作品,它发表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期间。

所以,作者在最后发出了掷地有声的誓愿:“我愿祝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三)散文知识:散文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文学形式,它可以通过不拘一格的创作形式来展现作家的真挚情感。

散文最大的特点上"形散神聚"。

“形散”既指涵盖了多种题材和写作方式,又指具有自由的结构和不受限制的风格。

“神聚”既指文章的主题突出,也指有贯穿整篇文章的重要线索。

"散文"写人记事、状物绘景都是表面现象,其实质都是传达情感体验。

三、学习字词和典故:齐读生字新词、重要词语意思和文学典故四、整体感知:(一)速读第2自然段:找出抒写"我"与灯笼关系的句子。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灯笼》教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灯笼》教案

4.灯笼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散文优美的意境。

2.品味文章精当的语言,把握文章的线索及作用,学习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3.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品味传统文化中寄寓的爱国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到灯笼,我们或联想到春节张灯结彩的喜庆,或想起宫廷戏中穿梭在紫禁城的点点灯火。

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灯笼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是生活和情感的纽带,记录着亲情,抒写着繁华,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让我们走进吴伯箫散文名篇《灯笼》,感受一下那个特殊时期的作者情怀。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了解传统“灯笼”文化1.作者简介。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

于1938年4月投奔革命圣地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曾担任边区政府教育厅中等教育科科长。

新中国成立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兼总编辑。

2.灯笼文化。

大红灯笼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至今仍在中华大地流传着。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如今,红灯笼更是风行全国,制作更加精美。

在中国人眼中,红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象征着幸福、光明、活力、圆满与富贵,所以人人都喜欢。

每逢重大节日、良辰喜庆之时,全国许多城镇的街道、商店、公园,甚至一些大型建筑物和私家宅院的门口,都会挂起圆圆的大红灯笼。

到了夜晚,一盏盏灯笼点亮,红光四射,显得隆重热烈、喜气洋洋。

目标导学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1.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课文,并思考文章为什么以《灯笼》为题。

明确:“灯笼”是文本的线索,作者正是通过描写有关灯笼的事情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2.找到文本围绕“灯笼”记叙事情的段落,并说说围绕“灯笼”具体写了哪些事。

明确:第③段,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第⑤段,母亲接过纱灯,递给消夜食品;第⑥段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第⑦段元宵节看灯;第⑧段,进士第的官衔灯高照朱门;第⑨段,纱灯上描红;第⑩段,由宫灯、唱词联想汉献帝;第B11段,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灯笼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灯笼教案
(2)内容概括:要求学生掌握课文的基本情节,如作者在不同场合对灯笼的描述,以及灯笼在作者生活中的意义。
(3)写作手法:分析文章中运用的对比、排比等写作手法,如文中“灯笼的明暗对比”和“不同灯笼的排列比较”,了解这些手法对表达文章主题的作用。
2.教学难点
(1)词语深层含义: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词语背后的深层含义,如“灯笼”在文中象征着温暖、希望等。教师需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词语的内涵。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灯笼的基本概念、文化内涵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灯笼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灯笼的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灯笼》这篇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对灯笼的寓意、写作手法等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这让我深感欣慰。然而,我也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
(3)运用比较法,分析不同灯笼的特点及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发现生活中的美。
4.课文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理解作者对灯笼的寓意。
5.课后作业: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对本次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较好。但在课后,我收到了一些学生的提问,这让我意识到他们在课堂上可能还存在一些疑惑。因此,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确保他们能够真正消化吸收所学知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灯笼》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灯笼的存在?”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灯笼的魅力。

《灯笼》教案7篇

《灯笼》教案7篇

《灯笼》教案7篇《灯笼》教案篇1目标:1、用直线和围圈的方法做成各种灯笼。

2、能大胆地想象并尝试独立设计灯笼的图案。

准备:1、长方形色纸,长纸条。

2、蜡笔,剪刀,浆糊。

过程:1、出示各种各样灯笼的图片,幼儿展示自己带来的玩具小灯笼。

提问:图片上的灯笼你都见到过吗?有些什么颜色?灯笼外面的图案是怎么样的?(有的是彩色的,有的上面有很多图画好像我们看的连环画。

有的上面写字的,是让你猜谜语的)什么时候人们会挂上灯笼?(国庆节,元宵节各种喜庆的节日)灯笼能用什么材料来做?(布,塑料,纸)2、教师示范讲解小灯笼的制作方法。

教师出示灯笼的范例。

看一看,老师的小灯笼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纸)上面有些什么图案?你们想不想自己做一个小灯笼呢?u展示制作步骤。

u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先在纸上画上你自己设计的图案,注意把有图案的一面对着自己。

剪的时候注意不要剪到底。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

3)探索除了这样剪,你还能想出更多的制作方法吗?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讨论交流。

展示幼儿作品。

教师与幼儿一起布置,开一个小小灯展。

《灯笼》教案篇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擎”、“排山倒海”、“瞻仰”、“肃立”、“肃静”的意思。

2、着眼全文,用学习小纸条的方式编制大典流程图,理清全文脉络,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文路阅读”这种比较基本的阅读长文章的方法。

3、研读重点句子,初步感受开国大典的隆重和壮观,背诵课文第七段。

教学过程预设:一、导入释题板书并齐读课题,理解“开国大典”的意思。

二、检查预习:读通文章学字词出示:(1)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

(2)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跟大家见面了。

(3)聂荣臻政治协商会议中国共产党指名读,齐读。

三、初读:读通句子理思路1、学生自由读第一到第四段,想想,从这几段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预设: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参加的人数人员会场的布置群众队伍的场面教师总结:这四段介绍的是大会开始前的情况。

初中语文《灯笼》教案

初中语文《灯笼》教案

初中语文《灯笼》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和思想,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文化传承和情感。

2.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语言表达,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学会如何分析和解读一篇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
1. 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文化传承和情感。

2.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
1. 如何分析和解读一篇文学作品。

教学准备:
1. 课文《灯笼》文本。

2. 鲁迅先生的生平介绍。

3. 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向学生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和思想,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地位和社会影响。

2. 引出本课的主题——传统文化和家庭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阅读理解(15分钟)
1. 让学生阅读课文《灯笼》,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 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语言表达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三、分析和解读(20分钟)
1. 引导学生分析和解读课文《灯笼》,帮助学生理解鲁迅先生所表达的文化传承和家庭情感。

2. 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和解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课堂讨论(15分钟)
1.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课文时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角度理解和解读课文。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交流和互动,深入理解和探讨课文。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
1. 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时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灯笼》优质课 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灯笼》优质课 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灯笼》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灯笼》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四篇文章,是一篇文质优美的散文,文章以灯笼为线索贯穿始终,作者将叙事、抒情、写景融为一体,语言精当,于传统文化中寄寓爱国之情。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对散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基本掌握了散文的特点。

尤其文章以灯笼为主题,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以及情感的共鸣,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传统文化,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中的重点字词。

了解与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

2.了解作者笔下关于灯笼的乡情民俗、诗词典故等。

过程与方法1.结合课文内容,深入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

2.通读课文,把握本文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历史文化及个人情感角度感受灯笼对作者及整个民族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与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及作者笔下关于灯笼的乡情民俗、诗词典故等。

教学难点1.结合课文内容,深入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

2.通读课文,把握本文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思路。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有些事,如一阵清风,过去了就过去了;有些事,逝去了,便成为永恒;而有些事,如散落在记忆深处的珍珠,永不褪色,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今天,我们来学习吴伯箫的《灯笼》,看灯笼给作者留下了哪些难忘的记忆,它还有着什么样的象征意义呢?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

他的作品主要收录在《羽书》《黑红点》《北极星》《忘年》《吴伯箫散文集》中。

2.知识链接灯笼,又称灯彩,是我国一种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的古老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

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灯笼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

灯笼从种类上分,有宫灯、纱灯、吊灯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除此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初中《灯笼》教案设计

初中《灯笼》教案设计

初中《灯笼》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灯笼》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2)能够领会灯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3)提高学生对散文作品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和表达技巧。

(2)学会从文化角度去审视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2)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灯笼》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2)领会灯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和表达技巧。

(2)从文化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展示各种各样的灯笼,引导学生关注灯笼的美丽和独特。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关于灯笼的记忆和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读课文:(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灯笼》,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情感。

(2)学生互相交流阅读心得,讨论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和表达技巧。

3. 讲解课文:(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重点讲解,分析课文中的难点。

(2)引导学生从文化角度审视课文,理解灯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4. 合作探讨:(1)分组让学生进行合作探讨,探讨灯笼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意义。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探讨成果。

5. 情感升华:(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2)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灯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四、课后作业:1. 结合课文《灯笼》,写一篇关于灯笼的文化意义的短文。

2. 搜集有关灯笼的民间故事或传说,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五、板书设计:灯笼美丽传统文化象征意义祖国家乡热爱。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4《灯笼》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4《灯笼》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4《灯笼》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教学设计】灯笼学习目标:1.理思路,明确围绕结缘的“灯笼"写了什么。

2.品语言,体会“灯笼”寄寓的不同情感和内涵。

3.学写法,理解“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1.理思路,明确围绕结缘的“灯笼”写了什么。

2.品语言,体会“灯笼"寄寓的不同情感和内涵。

3.学写法,理解“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屏显数副灯笼照片。

一般什么时候会挂起灯笼?悬挂灯笼是我们节日的习俗,用以寄托美好的情思。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吴伯箫的散文《灯笼》,看看字里行间渗透着他对灯笼怎样的情怀。

二、检查预习争讼领域斡旋静穆怅惘褪色锵然燎原思慕熙熙然暖融融马前卒三、初读课文——理清“灯笼"之缘文章以“灯笼”为题,写了很多与灯笼有关的事情,在第二段也写到了这样一句话:“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那么作者与灯笼结下了哪些缘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章围绕“灯笼”写了哪些事情呢?简要概括(3分钟)第③段,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

第⑤段,母亲接过纱灯,递给消夜食品。

第⑥段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第⑦段元宵节看灯。

第⑧段,进士第的官衔灯高照朱门;第⑨段,纱灯上描红;第⑩段,由宫灯、唱词联想汉献汉献帝;第11段,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师:作者围绕灯笼写了一系列事情,看似零散,实际都有讲究,有角度的,我们一起来给这些事件分分类,可以分为哪几个方面?提示:3、4、5段,主要讲的是日常生活中和灯笼有关的事,6、7、8、9段,可以归为乡村风俗类,10、11段写到了历史上与灯笼有关的事。

所有的事情都与灯笼有关,灯笼是一个联结点、寄托物,那么灯笼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呢?它是本文的线索。

四、深入探究——品味“灯笼"之情小小的灯笼,深深的情。

每盏灯笼背后都蕴藏着独特的情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第4课《灯笼》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4课《灯笼》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4课《灯笼》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灯笼》教学设计教学设想:《灯笼》选自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民俗文化第四课,是吴伯箫写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篇抒情散文,是一篇自读课文。

它以“灯笼”为话题,串联起早年乡村生活的诸多记忆,表现旧时的乡村民风民俗,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同时还以小见大,借“灯笼”这一形象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已任、愿为保卫国家充当“马前卒”的意志和热情。

教学本文,根据单元教学要求,秉承程少堂老师语文教学要有中国味道的理念,依据其创立的“一语三文”(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的教学模式,我设计了四大板块:一读《灯笼》语言之典雅,二辨文章表达之恰当,三品文学情思之丰富,四探文化价值之传承。

以诵读为抓手,以文字媒介,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嚼出浓浓的“语文味”,感受民俗风情,爱上“中国味道”。

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是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

2.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思,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教学难点:教学目标3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读《灯笼》语言之典雅活动一:速读课文,圈点勾画好词佳句,注意积累。

你会发现本文的语言典雅蕴藉,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预设:1.短句: 语言简洁、含蓄,有声韵之美。

(1)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

(2)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2.化用古诗文:(1)“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

”(化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忘路之远近”)(2)“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地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

”(化用孟郊《游子吟》中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3)“最壮的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 (化用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灯笼
5
1.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散文优美的意境。

2.品味文章线索的贯穿,语言精当的作用,体会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3.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品味传统文化中寄寓的爱国之情。

一、导入新课
提到灯笼,我们或联想到春节张灯结彩的喜庆,或想起宫廷戏中穿梭在紫禁城的点点灯火。

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灯笼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是生活和情感的纽带,记录着亲情,抒写着繁华,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让我们走进吴伯箫散文名篇《灯笼》,感受一下那个特殊时期的作者情怀。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了解传统“灯笼”文化
1.作者简介。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

于1938年4月投奔革命圣地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曾担任边区政府教育厅中等教育科科长。

解放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兼总编辑。

2.灯笼文化。

大红灯笼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至今仍在中华大地流传着。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如今,红灯笼更是风行全国,制作更加精美。

在中国人眼中,红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象征着幸福、光明、活力、圆满与富贵,所以人人都喜欢。

每逢重大节日、良辰喜庆之时,全国许多城镇的街道、商店、公园,甚至一些大型建筑物和私家宅院的门口,都会挂起圆圆的大红灯笼。

到了夜晚,一盏盏灯笼点亮,红光四射,显得隆重热烈、喜气洋洋。

目标导学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课文,并思考文章为什么以《灯笼》为题。

明确:“灯笼”是文本的线索,作者正是通过描写有关灯笼的事情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2.找到文本围绕“灯笼”记叙事情的段落,并说说围绕“灯笼”具体写了哪些事。

明确:第③段,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第⑤段,母亲接过纱灯,递给消夜食品;第⑥段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第⑦段元宵节看灯;第⑧段,进士第的官衔灯高照朱门;第⑨段,纱灯上描红;第⑩段,由宫灯、唱词联想汉献帝;第○11段,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3.由上述分析可知,作者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诸此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请你做简要说明。

明确:有文化上的:在纱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对宫灯的想象,体验的是深长的历史况味。

有情感上的:挑着灯笼,迎回祖父,长幼情笃;接过纱灯,上下灯学,母子情深;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绽放着飞扬的青春;族姊远嫁,进士
第的官衔灯映照着褪色的朱门,是对岁月沧桑的感慨;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是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

目标导学三:结合材料背景,深度解读爱国情感
探究:作者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来表达灯笼对自己乃至民族的意义,但第⑩○11段却跳出回忆,而去写了想象虚构的事情,作者这样安排有何意义?“唉,壮……”作者为何发出这样的感慨,文本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意义是什么?请结合材料链接作简要分析。

材料链接: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者在精心安排下,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九一八”的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祖国河山,也击破无数文士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箫。

然而,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忧心如焚,怒火中烧,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于是,他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坚持业余写作,舒解一腔积郁。

他在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

即使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这一旋律也时常跳跃而出。

《灯笼》正是这个时期回忆主题的文章。

明确:结尾虚写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是为后面的直抒胸臆做铺垫:“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

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几句皆借灯笼表达自己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此时的情感早已不再沉浸于回忆,而超脱出来,表达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表现出自己要同时代共呼吸的担当精神。

目标导学四:赏析文本,体会文本写作特色
特色一: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在回忆的诸事中寄寓情感,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征,而能达到寓情自然的目的,还在于作者擅长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综合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明确:以第③段和第○11段为例,第③段写“我”去接祖父和祖父讲故事是记叙,“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吗?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是抒情。

第○11段“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是抒情,其他的句子主要是描写。

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既创设了感人的意境,又抒发了强烈的情感。

特色二:结构严谨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分析开头两段和结尾一段的作用。

明确:开头两段由小孩子喜欢火,三家村的往事,既写出人们对光明的渴望,又自然引出下文对有关灯笼往事的回忆;结尾一段又由灯笼联想到“燎原的一把烈火”,再用一“壮”字,再次升华中心,赞颂蓬勃发展的中国革命。

可见,文本前两段与结尾联想的两段紧密联系,中间诸段落俱为回忆,不可不谓作者之为文独具匠心,巧设结构。

小结:《灯笼》这篇散文,回忆了作者与灯笼有关的往事,寄寓着丰富的情感。

文章以小见大,融记叙、抒情、描写于一体;语言自然朴素、清新练达,既朴实平易又生动传神,娓娓而谈,侃侃而论,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是我们学写散文的典范。

三、板书设计
灯笼⎩⎪⎪⎨⎪⎪⎧⎭
⎪⎪⎬⎪⎪⎫小孩子爱火天性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母亲接过纱灯,递给消夜食品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进士第的官衔灯高照朱门,感悟历史沧桑纱灯上描红,承载传统文化联想爱国名将,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燎原的火把首尾呼应 ,寄寓淳朴情感F
抒发爱国热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