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黄平县谷陇镇的旅游发展状况

合集下载

谷陇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谷陇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谷陇工业园区规划基本情况黄平县谷陇工业园区位于县城东南面谷陇镇,以谷陇镇白水河为中心,横穿苗陇乡、谷陇镇。

以谷陇镇为轴心,西北面沿东谷公路至上青塘,北沿凯施公路至苗陇乡龙洞河,东面至谷陇大寨,总面积1167.48公顷。

其中一期工程用地390公顷,规划期限2006年至2026年。

总体规划中居住用地143.57公顷占12.30%,公共设施用地76.33公顷占6.54%,工业用地273.55公顷占23.43%(一类工业用地69.55公顷、二类工业用地60.14公顷、三类工业用地143.86公顷),仓储用地28公顷占2.40%,道路广场用地79.14公顷占 6.78%,对外交通用地13.18公顷占1.13%,绿化用地545.74公顷占46.74%,市政设施用地7.97公顷占0.68%。

规划以白水河为中心建设重化工业项目,周边设置配套服务设施及轻纺电子工业项目的一区多园布局。

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一轴、两带、三片区、一生态屏障”布局。

以黄谷路为交通轴,贯穿东西与中心片区紧密相连;以黄谷公路以北形成带状二类工业用地带,以谷陇火车站为重点建货物仓储带;以博赛集团兴达公司为中心建设高载能企业片区,以天泉公司、江润公司为基础建能源化工企业片区,以工业经济带最北端建能源工业片区;以工业经济带中的自然山头植被为屏障。

一期工程390公顷中,居住用地0..8公顷,二类工业5.6公顷,三类工业143.9公顷,仓储5.8公顷,市政1.3公顷,绿地206公顷,道路广场20公顷。

园区现有企业已用地约11公顷。

规划完成于2007年7月。

工业园区建设状况到本月止,已建成4口机井,日产4000吨水;110KV变电站一座;园区主干道正在铺油硬化;有从事重晶石加工的天泉化工公司、江润矿业公司;有高载能企业兴达矿业公司、亚华长盛公司;有从事木材加工的大远木业公司;有石灰厂、页岩砖厂和从事高纯硅粉加工的闽航硅业公司。

园区建设总投资约1.25亿元。

黄平县大手笔打造大旅游

黄平县大手笔打造大旅游

黄平县大手笔打造大旅游龙小平【期刊名称】《当代贵州》【年(卷),期】2016(000)028【总页数】1页(P24)【作者】龙小平【作者单位】黄平县委宣传部文产办【正文语种】中文黄平县举全县之力,大手笔打造大旅游,力争将黔东南州第四届旅发大会办成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盛会。

黄平县积极谋划2016年9月28日在旧州古镇举行的黔东南州第四届旅发大会,举全县之力,大手笔打造大旅游。

大手笔,“四园合一”打造旅游精品。

高起点建设旧州古城文化旅游精品产业园区、舞阳湖生态疗养避暑度假区、朱家山森林康体生态养生基地、旧州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形成人文古镇、生态疗养、森林康体、现代农业“四园合一”的旅游产业体系,大手笔打造旧州古城文化旅游精品产业园区。

大投入,筑牢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拟斥资162亿元新建45个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目前已投资60多亿元,修缮旧州古城核心区古建筑,建设新州至旧州城市“一城两区”快速通道、且兰文化广场、舞阳湖环湖公路及接待中心木质别墅、朱家山旅游公路、旧州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休闲观光、生态旅游功能区等。

大动作,多措并举抓建设。

以强化组织领导、加强项目建设、强化项目监督管理等方式,对在建项目进行责任分解,由县委书记、县长带队,按照“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个牵头单位,一套工作方案”的要求,实行周报告、月调度、季观摩,同时明确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定期进行督查督导,多措并举抓建设,力争将黔东南州第四届旅发大会办成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盛会。

大活动,展示浓郁地方特色。

旅发大会期间将举办游行展示、飞行特技表演、《大话且兰》(暂名)开幕式、龙舟竞技赛、2016贵州黄平中国功夫争霸赛等16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体活动,为旅发大会增光添彩。

(作者系黄平县委宣传部文产办主任责任编辑/陈俊宇)。

我的家乡黔东南黄平县谷陇镇作文

我的家乡黔东南黄平县谷陇镇作文

我的家乡黔东南黄平县谷陇镇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我的家乡在遵义市黔东南州黄平县谷陇镇。

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谷陇镇地处黄平县中部,四面环山,景色怡人。

小时候,我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家里有一棵大枫树,树叶一年四季不同颜色,很漂亮。

秋天的时候,树叶变成了红红的,就像一团火一样。

冬天,树叶全落光了,光秃秃的树枝像是在向人们招手。

春天新绿叶才初初长出来,就像一个个小绿豆。

到了夏天,叶子长得很茂盛,遮住了炎热的阳光,树下很凉快。

我最喜欢坐在树下乘凉了。

我家门口有一条小溪,溪水叮咚作响,清澈见底。

小时候,我经常和村里的其他孩子在溪边玩耍,捉小鱼小虾。

有时候还会把脚伸进清凉的溪水里,真舒服啊!溪水从山上流下来,永远那么清澈。

谷陇镇的山上长满了树木,空气格外清新。

每当春天到来,山坡上都会开满了各种野花,五颜六色的,好不漂亮!我和朋友们就会一起去采摘野花,编成漂亮的花环戴在头上。

夏天的时候,到山上可以吹吹凉风,呼吸新鲜空气,真是清凉爽快。

秋天,山上的树叶变成了红黄绿三种颜色,层林尽染,像是一幅美丽的油画图。

冬天下雪的时候,白雪覆盖了树木,好像给大山穿上了洁白的外衣。

村子里有一座小学,我就是在那里上的学。

小学操场很大,中间有一棵参天大树。

课间休息时,我们都会跑到树荫下乘凉。

学校后面有一个小山坡,我们经常在那里放风筝。

风一吹来,五颜六色的风筝就在天空飞舞,好不自在啊!谷陇镇虽然是一个小小的乡镇,但是美景处处都有。

我对这里有着难以割舍的眷恋。

长大后无论我走到哪里,心中永远都会有这个家乡的影子陪伴着我。

我希望以后能常常回来,感受这里的清新空气,欣赏这里的绿色景致,体会这里乡间的淳朴与宁静。

篇2我的家乡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黄平县谷陇镇。

那里虽然是个小镇,但风景很漂亮,民族文化也很有特色。

谷陇镇靠近雷公山,山上有很多古树参天,林木苍翠。

山间流淌着溪水,溪水清澈见底,里面游着小鱼,岸边长着青草和野花。

谷陇九二七芦笙会

谷陇九二七芦笙会

谷陇九二七芦笙会(2009-10-25 21:51:54)转载▼谷陇是黄平县的一个镇,距县城34公里,距凯里50公里。

每年农历9月27-29日,举行芦笙会。

活动的内容有跳芦笙、斗牛、赛马等。

谷陇芦笙会过去是全国最大的群众集会之一,每到会期,台江、凯里、施秉、雷山等地的各民族群众都汇集于此,参加各种活动,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谷陇芦笙会收集了部分图片资料。

谷陇芦笙会谷陇芦笙会是黔东南州最大的芦笙会,全国最大的10个民族民间集会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27至29日,来自施秉、台江、凯里、雷山等县和黄平县大部分乡镇的苗族数以万计群众,都聚集到这里,欢度一年一度的芦笙盛会。

过去,谷陇不通公路也不通铁路,交通十分闭塞,群众参加芦笙会都是翻山越岭,历尽坎坷才到,有亲戚有熟人的,就住在亲戚朋友家。

没有熟人的,你走到附近老百姓家,不管认识与否,只要说是什么地方来看芦笙会的,谁家都会热情接待。

芦笙会期间,家家户户有客,谁家的客人多,说明谁家贤慧,人人羡慕。

要是谁家一个客人也没有,说明这家人为人很差,没有亲戚朋友,成了孤家寡人,将承担巨大的社会压力。

现在公路铁路四通八达,人们可以来去自如,海内外的旅游团队,各地的新闻媒体都纷纷赶来参加,不同肤色的面孔,跟着导游小旗的一支支队伍,又增加了芦笙会的一道景观。

27日这天主要是客人到来,吹芦笙、跳芦笙、斗牛、赛马、斗画眉等活动项目的报名,抽签,作好赛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青年男女在山头、路边、草坪上三五成群游方娱乐,也有的在兰球场上打球。

28日,人们从四面八方集中到芦笙场、斗牛场、赛马场和斗鸟山。

附近乡村的群众有的乘中巴车,有的坐拖拉机,有的走路,芦笙场两头的公路车满为患,从四周通往芦笙场的小路上人跟人,连成线。

芦笙场外,路口边,中老年妇女在精心打扮自己的姑娘,戴银冠、穿绣衣、系花裙、挂项圈、戴手镯,花枝招展之后才前呼后拥进入芦笙场。

现在的芦笙场就在谷陇中学的操场和校园空地上,尽管场地宽敞,但人太多仍然显得狭小。

黄平县旅游资源简介

黄平县旅游资源简介

黄平县旅游资源简介第一篇:黄平县旅游资源简介黄平县旅游资源简介黄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州西北部,距州府凯里50公里,离省会贵阳179公里,连接黔东南、黔南、遵义三地州,接壤凯里、台江、施秉、余庆、翁安、福泉六县市。

全县总面积1668平方公里,辖5镇9乡,总人口36.5万,居住着23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64.2%.黄平素有“云贵最秀地、且兰古国都”之称,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构成了黄平三大旅游资源。

全县人文景观48处,自然景观52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1处。

黄平历史文化悠久。

在旧州埋藏着2000多年前春秋时期且兰古老神秘历史,现存的古建筑群磅礴大气中又不失其精湛细腻,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黔南第一洞天”飞云崖,飘逸着“儒、道、佛”为一体的文化气息,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沉淀了清朝、民国、现代桥梁建筑精华的“中国桥梁博物馆”重安三朝桥,彰显着黄平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

黄平自然风光秀美。

山的美与静,水的灵与动,形成了黄平山水依恋的天然绝唱。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舞阳河的奇秀;“苗疆圣水”浪洞森林温泉柔情;中国十佳漂流胜地、国家AAA级景区野洞河俊秀,漂流特级金矿飞云大峡谷险峻。

黄平民族风情浓郁。

依山傍水而居的苗族,美轮美奂的服饰、多姿多彩的歌舞、原始诡异的抢亲婚礼习俗传唱着一个民族的历史。

大山深处的革家人,身穿铠甲式盛装、头戴射日红缨帽,神龛上供奉着弓和箭,延续后羿射日的故事。

飞云崖始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经历代增修扩建,形成一组别具特色的古建筑群。

王阳明在正德三年过飞云崖时称赞飞云崖时说“天下之山聚于云贵,云贵之秀萃于斯崖”。

在贵州名胜中,飞云崖是文献记叙和游人题咏最多的一处,至今还保留着丰富的诗文、联语、摩崖、碑碣,清朝宰相和珅、民族英雄林则徐也留墨于此。

黄平县旧州古镇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黄平县旧州古镇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2019.091 黄平县旧州古镇旅游资源概况黄平县旧州古镇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78公里外的黄平县内,在春秋战国时期曾被称为且兰古国,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苗族聚居地,具有璀璨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

在古代,黄平县旧州镇曾是长江支流舞阳河上溯在黔东南的最后一个码头,是黔州的一个重要水陆交汇点,因历代商贾云集,货运频繁,经济繁荣而形成了当地少数民族文化、汉文化、外来文化、宗教文化融为一体的多元文化之乡。

在清代所评十六佳景中有鼓台仙境、翁播龙潭、陡岩赤壁、万营占候等美丽风光,有着“金盆(万亩大坝)、银碗(舞阳湖)、圣水(浪洞温泉)、玉带(舞阳河)、明珠(古镇)”的美誉。

黄平县旧州古镇具有壮观优美的古建筑群落与别具特色的自然风光,街道宽阔平整,地砖严而有序,房屋多为“印”字砖木结构,古朴精湛。

雄伟壮观、庄严肃穆的“九宫、八庙、三庵、四阁”,古驿道、福众桥、平播桥,以姓氏家庭为单元所建造的风火墙、古镇一条街、仁寿宫、文昌宫、天后宫、天主教堂是民间艺术、东西方建筑形式的融合,蕴含着千百年来丰厚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堪称世界精品。

除了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与独特的历史文化建筑外,黄平县旧州古镇还具有浓厚的人文特色。

黄平县旧州古镇的居民被称作屯堡人,居住在古镇上的居民大多数为苗族,传承着独具民族特色的苗族刺绣、蜡染、纺织等工艺技术。

黄平县旧州古镇被誉为贵州省的“泥哨工艺之乡”,其十二生肖泥哨装饰考究,内涵丰富,充满了民间乐趣[1]。

2 黄平县旧州古镇经营现状黄平县旧州古镇是黔东南州非常重要的旅游资源,目前其知名度不及同样主打古镇文化的西江千户苗寨。

原因有两点,一是同西江千户苗寨相比,黄平县旧州古镇开发建设起步较晚。

二是黄平县旧州古镇没有突出自身的特色,没有借助社交媒体积极宣传。

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因依山而建的苗族特大聚集村寨而闻名世界。

黄平县旧州古镇同样是一个苗族聚集地,却鲜为人知。

黄平县旧州古镇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璀璨的历史文化、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的建筑,但缺乏一针见血的内涵挖掘,目前的市场定位依旧很模糊。

贵州省太平洞旅游资源开发的融资问题

贵州省太平洞旅游资源开发的融资问题
镇,地理位置十分有限,是一个典型的中小型旅游景点,
结合周边有漂流胜地“飞云大峡谷”现有目标市场状况,
250
东方企业文化·产业经济 2012 年 9 月
加之一路交通并非十分发达,故将目标市场定位于周边县 镇周末旅行以及旅行社短线旅行两个方面,主要针对人群 为中年以及青年人士。
(2)地理区域的目标市场 黄平县本身具有三十与万多人口,在地理上周边有凯 里、施秉、镇远等县份,潜在目标消费人群余两百万,对 于旅行社的短线旅行,目标消费群可以遍布整个凯里市, 贵阳市,铜仁市,遵义市等几个临近市区,少量目标消费 者仍很可能来自于其余贵州省内辖区,有极少目标消费者 来源于省外。 在这一些地理区域中,据抽样调查,由于部分乡镇存 在儿童、老人留守情况,但中青年人士能占总人口的 70% 左右。 (3)消费限制情况 周边现有“飞云大峡谷”景区名声渐起,太平洞旅游 景区虽可以依附其取得发展,但两者根本上是竞争关系, “飞云大峡谷”很有可能一定程度上限制太平洞旅游景区 的消费。 3、产业链分析 (1)上下游产业链 太平洞旅游景区的上游主要为旅行社以及游客自行前 往,有少部分为旅行网提供。下游主要为当地为游客提供 住宿,饮食的商贩门面摊位租金收入,提供的娱乐设备。 (2)产业链风险分析 对于上游产业链主要存在宣传不到位,上游对太平洞 不够重视的风险,这主要是由于知名度不高照成的;可以 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政府宣传鼓励的方式提高知名度;对 于下游产业主要存在这游客量达不到,导致下游产业入不 敷出,达不到盈亏平衡的风险,以及管理不规范,收费不 合理等情况,导致下游产业链断裂的风险;在这方面需要 加大宣传,规范管理,多参照成功经验,进行合理而有效 的管理。 (3)产业链主导者 在旅游产业的产业链中,上游的旅行社无疑将成为产 业链的主导者。在初期要尽量的搞好与上游关系,让利于 人,打开市场。 从财务,市场,产业链三个方面综合分析,在预计的 财务指标中,仅有环比资产利润率增长率呈现递减,这是 因为在建设初期,利润区域稳定,后期增长较前期慢引起 的。在市场方面,总体来说市场较为广阔,可以明确的进 行细分,周边并没有针对此类市场的同业;在产业链方面, 虽然存在一定风险,但总体来说是在可控范围内,属于可 控风险。故我们可以认为太平洞旅游景区的开发可行。 四、融资解决建议方案 1、法人主体确认 采用 BOT 模式,与企业进行协商,采取特许建设的方 式,由政府引导,投入种子资金,企业直接经营,自负盈 亏,最终经营该景区的私人企业为该旅游景区的法人主体。 该主体采取股份有限公司的体制,最终往上市公司发展。 2、资金需求量 预计大概 820 万元 3、融资方案确定 (1)以股份形式民间融资 70 万, (2)信贷渠道融资 200 万,由政府牵头,从银行贷款 300 万元,充分利用信贷政策,进行负债经营,增加资金的 盈利能力。 (3)各类企业投资 300 万; (4)政府投资 100 万 (5)外资公司 50 万 (6)发行公司债券 100 万 4、融资方案可信性论证

全域旅游的黄平实践

全域旅游的黄平实践

全域旅游的黄平实践姚源清【期刊名称】《当代贵州》【年(卷),期】2016(000)033【总页数】4页(P18-21)【作者】姚源清【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构建全域旅游,推动绿色发展,黄平突出生态优势,提升文化内涵,通过多景点串联、多业态融合、多品牌合力,打造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大县。

旅游总人数195.92万人次,增速66.16%;旅游总收入8.05亿元,增速64.29%——今年1至7月,黄平县旅游发展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8月11日下午,尽管刚刚下过一场淅沥小雨,飞云崖景区仍然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飞云崖素有“贵州第一名刹”“黔南第一洞天”之称,是贵州文献记述和游人题咏最多的一处名胜古迹。

走进景区,古树参天,碑碣林立,幽静而雅致的景观,游客们或驻足赞叹,或举杆自拍,兴致飞扬。

“这是我在黄平旅游的第4站,很高兴在这里看到了古代的驿馆,也见识了王阳明、林则徐等名人留下的诗文墨宝。

”来自福建厦门的朱先生说。

飞云崖旅游盛况只是黄平县旅游发展的一个剪影。

作为且兰古国故地,黄平拥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造就了黄平县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黄平县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的开发和保护投入不足,一度制约旅游产业发展。

加快旅游发展步伐,提升旅游经济活力,2011年,黄平县出台《关于进一步实施好旅游兴县战略的意见》,提出将黄平建成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大县。

为进一步发现、拓展、整合旅游资源,黄平县以行政村为单位,对全县各类旅游资源进行要素调查。

截至目前,全县人文景观共计48处,自然景观52处,形成12个主类、42个亚类及210个基本类型,并产生了满足不同层次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图层成果数据。

“旅游资源普查的意义不仅在于摸清家底,准确掌握旅游资源现状,更重要的是为全县各类旅游规划编制、旅游行业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第58卷 第1期 广 东 蚕 业 V ol.58,No.01 2024年1月GUANGDONG CANYE Jan . 2024154DOI :10.3969/j .issn .2095-1205.2024.01.49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杨 胜(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贵阳 550025)摘 要 持续深化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进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贵州省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现阶段该省乡村旅游已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然而依然存在些许不足之处,亟待研究与完善。

文章阐述了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探讨了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凸显乡村旅游景区特色、提高贵州省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促进贵州省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对策;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F592.7;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205(2024)01-154-03近年来,全国乡村旅游持续升温,已成为我国旅游市场中发展最快、潜力最大、带动性最强、受益面最广的领域。

相关数据表明,乡村旅游游客年均增长20%左右,有效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该规划明确提出要规范发展乡村旅游,完善乡村旅游政策保障体系,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支持脱贫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壮大等[1],为推动我国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大力支持。

贵州省高度重视发展乡村旅游及其带来的经济效益。

近三年的贵州省一号文件均提及发展乡村旅游,在政策上大力扶持乡村旅游发展。

例如,2023年4月,《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提升乡村休闲旅游业,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以及鼓励发展教育农园、研学基地、乡村露营游、乡土文化体验游等新模式[2],明确了贵州省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

贵州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探析

贵州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探析

旅游市场现状与趋势
市场需求
随着城市居民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环境的追求,乡村 旅游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短假期的周末和节假日,乡 村旅游市场更加活跃。
市场趋势
未来,乡村旅游市场将更加注重个性化、体验化和休闲化的 发展。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旅游平台的推广,乡村旅 游市场的推广和营销也将更加数字化和智能化。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
01
02
03
交通设施建设
加强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交 通设施建设,包括公路、 桥梁、隧道等,提高交通 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住宿设施建设
完善住宿设施,包括酒店 、民宿等,提供舒适、安 全、卫生的住宿环境。
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包括导游服务、旅游咨询 、旅游安全保障等,提高 旅游服务的水平和效率。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人才队伍建设保障措施
1 2
加强人才培养
通过高校、职业院校等途径,培养具备专业知识 和技能的乡村旅游人才,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人 才保障。
引进优秀人才
积极引进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 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3
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乡村旅游人才激励机制,通过薪酬、晋 升、奖励等方式,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研究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研究不足之处
本研究仅对贵州乡村旅游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未能深入分析不同地区、不同民 族之间的差异和特点。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贵州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和路 径,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同时,可以关注乡村旅游发 展过程中的新问题、新挑战,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和发展策略。

10、黄平谷陇苗族芦笙会

10、黄平谷陇苗族芦笙会

黄平谷陇苗族芦笙会农历九月二十七至二十九的谷陇芦笙会,是苗族地区规模最大的芦笙会,被列为贵州四大民族集会点之一。

笙歌悠悠情意长芦笙会是苗族人民庆丰收、比富裕的特定日子,是妇女们比服饰、比手艺的隆重盛会,是年轻人比舞姿、赛芦笙的美好时刻。

苗族民间有句俗话:“苗家不吹笙,众人不安心”、“芦笙不响,五谷不长”。

苗族吹芦笙,是吉祥、喜庆的象征。

中午时分,在芦笙坪中心,大芦笙、小芦笙,奏起各种曲调,发出震撼人心的乐章。

高昂的、低沉的,圆润的、粗犷的,在这里交响。

一婆芦笙,就是一组音符的巧妙结合。

和谐、自然,显示出震天动地的力量。

芦笙杆上那一面面象征吉祥的彩旗,迎风招展,把全场点缀得格外壮观。

近年来苗族少女们也吹起了芦笙。

她们身着轻便盛装,自吹自跳,轻吹慢舞。

优美的舞姿如天女散花,悠扬的笙曲如高山流水,展示了苗家少女的温柔和深情。

芦笙手眼里看到的不仅仅是那一面面耀眼的锦旗,他们还看到了来年苗乡繁荣昌盛的景象。

赛马斗牛斗画眉赶芦笙会,不单看芦笙,赛马、斗牛、斗画眉也是十分精彩有趣的活动。

赛马开始,首先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缓缓骑马开道,接着“笛--”的一声哨响,十几匹骏马象离弦的箭,你追我赶,奋力争先。

骑手们个个不甘落后,连连吹哨扬鞭。

两旁的人为马背上的英雄呐喊。

斗牛比赛是一年一度对饲养牛的大检阅、大交流。

斗牛场上,一头头牯牛膘肥体壮,每头牯牛都被四五个壮汉牵着,站在斗牛场四周,瞪着火眼金睛。

这些牛中,有的脊背上架着一个双龙戏珠的精雕红漆峰架,架上插着十来面小彩旗,有的犄角上套着晶亮闪烁的银壳,有的系着彩带和响铃,威风凛凛地原地旋转,不时地蹬蹄扬尾。

每局比赛,主持人哨声未落,两头牛就箭一般地直冲对方,“咣当”的一声巨响,场上立即尘土飞扬,实有惊天动地之势。

随着斗牛的进退,人群涨潮般地涌上去,又象雪崩似的塌下来,呼喝喊叫,实有天崩地裂之感。

斗胜了的牛王,以胜利者的姿态再次入场示威,由主人牵着向狂欢的人群致意,人们相争着给它披红挂彩,主人更是爱抚不已。

黄平谷陇镇青山依旧在 苗岭产业兴

黄平谷陇镇青山依旧在 苗岭产业兴

■54/当代关注•乡村新画卷[黔东南]黄平谷陇镇:青山依旧在苗岭产业兴一贵州曰报当代融媒体记者/杨正海2019年,黄平县谷陇镇顺利实现脱贫摘帽,曾经的极贫乡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数据显示,谷陇镇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8.8%降到2020年初的1.12%,破解了横亘千年的贫困难题,阔步小康征程。

脱贫背后,是谷陇镇统筹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与脱贫攻坚的奋进之路。

作为曾经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广的极贫乡镇,谷陇镇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全面提升,一个个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悄然崛起,为群众带来稳定增收。

秋季的谷跋镇金色浪漫,昔日的荒坡闲地已经变成了连片的产业良田。

“山高水深,凿山造地,背水浇田,丰年食不饱,旱年闹饥荒。

"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苗岭的农村景 象,靠天吃饭是当地群众的真实写照。

苗岭是指在黔东南黄平县谷陇镇 一带的山区,辖黄平县谷陇镇、翁坪 乡、施秉县杨柳塘镇等地,境内98% 的人口为苗族群众,90%的面积都是 山地。

"哪里有什么平地,所谓的良田 就是盘山的梯田。

”鱼良村村委会主 任杨兴忠说,山高水远,土地贫瘠,限制了群众的生产。

靠什么来谋出路?自古以来,谷陇就有种植小米的传统,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 非常适宜小米生长,加之小米又属于 旱种作物,对于地势不平的鱼良村而 言,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平坡造地,荒废的闲地被利用 起来了,没有水源的土地也得到了充 分利用,小米逐渐成为鱼良村的主打产业。

”杨兴忠介绍,到了2019年,鱼良村小米种植面积逾400亩,建成了黔东南州首个小米种植示范基地。

"一口黄金一口粮。

”谷陇小米因其香甜软糯的口感身价不菲,每斤能卖到15元。

在黔东南州农科院的技术帮扶下,亩产更是达到500斤以上,老百姓也乐意种。

2019年,谷陇镇小米种植面积共5000亩,年产量200万斤,年产值3000万元。

黄金小米,成为了致富大产业。

如今,走在谷陇镇乡野,漫山金穗,分外迷人。

谷陇镇产业振兴思考

谷陇镇产业振兴思考

个 (深 度 贫 困 村 30个 ),贫 困 人 口5759户 27656 没 有 与 贫 困 户 交 心谈 心 ,导 致 贫 困对 象不 清楚 扶贫
人 ,其 中 未脱 贫 人 口4243户 1 9506人 ,贫 困发 生 率 政 策 的真正 寓 意。 二是 个别村 级 党组织软 弱涣 散 ,
合作 社和 家庭 经 营状 态 ,规模 小 ,抵 御市 场风 险 能力 思 想 ,以 “穷 ”为 “荣 ”,不愿 意脱 贫 ,逐步 养成 懒惰
低 ,牛 、猪 等传 统 畜 种 存 栏 量少 ,规 模 化 程 度低 。 二 思 想 。受历 史 、地理环 境和 自身发展 条件 所 限 ,部分
是 产业 项 目实 施主 体 多 是 农 民专 业 合作 社 ,少数 合 贫 困 户发展 信 心不 足 ,一 味依 赖政 府救助 救济 ,认 为
(二 )谷 陇在 农村 工作 方 面存在 的 问题 一 是 扶 贫 政 策宣 传 不够 ,宣传 方式 方 法单 一 ,
290个 村 民 小 组 ,总 人 口 约 8.45万 。201 6年 9月 导 致在 家 贫 困群 众 对 扶 贫 政 策 不 了解 :部 分 帮扶
谷 陇 镇 被 省 委省 政 府 确 定 为 全 省 20个极 贫 乡镇 之 干部 对 扶 贫 政 策 认 识 不 足 ,把 握 不透 ,帮 扶 流于 形 一 。 201 7年动 态 调 整后 建档 立 卡 系 统 有贫 困村 34 式 ,简 单 地 见 个 面 、坐 一 坐 、照个 相 等 ,蜻 蜒 点 水 ,
圃 理论与实践
谷 陇 镇 产业 振 兴 思考
张 健翎
党 的 十 九 大报 告 指 出 :坚 决 打 赢 脱 贫 攻 坚 战 作 社 在 产 业 发展 后 期 资金 不 足 ,导 致项 目不 能按 期

谷陇镇减贫记

谷陇镇减贫记

在谷陇镇万 头肉牛养殖项 目基 地 ,快速运作 的各 类机 器正 书写着谷 陇镇 的新 变化 。
该项 目由谷 陇镇 引进 的龙 头企业贵州黄 平农博翔 有 限责任公 司运作 ,按 照 “企业 +贫 困户” 的发 展模 式 ,解 决 贫 困 农 户 150人 就 业 ,并 带 动 1 00户 贫 困 户 通 过养牛和种草联动发展 。
在 安置 点 斜对 面 的谷 陇镇 忠源 圣 服饰 有 限公 司 里 ,6月 底搬进来 的贫 困户杨 中荣正 在把布料 叠放 整 齐 ,准备回家吃中午饭。
“来 这 里 上 班 一 个 多月 , 已经 领 了2800元 工 资。 ”杨 中荣说 , “以前早 出晚 归种 庄稼 勉强够维持 生活 ,根本没 有闲钱 ,现在在 厂里上班 ,一个 月轻 松 不说 ,还能挣不少钱。 ”
为何 选 择谷 陇,7贵 州黄 平 农博 翔 有 限责任 公 司 总经理 李猛讲 了两个 核心 因素 :一 方面黄平是贵 州畜 牧生产 大县 ,养牛产 业是黄平 “一县 一业 ”的主打 产 业 , 发展 潜 力 巨 大 :另 一 方 面 谷 陇 镇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逐 渐 完 善 ,为 公 司在 谷 陇 发 展 提 供 了支 撑 。
36 I脱贫攻坚夏秋攻势.蹲点报道
谷 陇镇减贫记
文 /图一当代 贵州融 媒体记者 / 袁航
极 贫乡镇黄平县谷陇镇过去 1年 多时间里 ,减少了贫困人 口1-3万多人。
作为贵 州2O个极 贫 乡镇之 一 ,黄平县谷 陇镇 共有 建档 立卡贫 困户27653人 。2O1 7年 以来 ,谷 陇镇 通过 基础 设施建设 、易地 扶贫搬迁 、产 业扶贫等 举描 ,不 断夯 实发展基础 ,帮助贫 困群 众增 收致 富。过 去一年 多时间里 ,谷 陇镇减少 了贫 困人 口1.3万 多人 。

我的家乡黔东南黄平县谷陇镇作文

我的家乡黔东南黄平县谷陇镇作文

我的家乡黔东南黄平县谷陇镇作文在贵州的东南边,有一个美丽迷人的地方,那就是我的家乡——黔东南黄平县谷陇镇。

这里没有大城市的喧嚣与繁华,却有着独属于它自己的宁静与悠然。

说起谷陇镇,那连绵起伏的山峦是最先映入我脑海的。

那山,可不是那种光秃秃的、毫无生气的山,而是被郁郁葱葱的树木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山。

春天的时候,山上的树木抽出嫩绿的新芽,远远望去,就像给大山披上了一件绿色的薄纱。

到了夏天,树叶变得更加浓密,绿得发黑,仿佛是大自然用最浓烈的色彩描绘出的画卷。

秋天,山上的树叶开始变色,有的金黄,有的火红,像是被打翻了的调色盘,绚丽多彩。

而冬天,当白雪覆盖在山顶,又给这些山峦增添了一份神秘和庄严。

山脚下,是一片片肥沃的农田。

春天,人们在田里播下希望的种子,经过春雨的滋润,种子开始发芽,嫩绿的秧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生命的力量。

夏天,稻田里一片绿油油的,稻穗逐渐饱满,微风吹过,掀起层层绿浪。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金黄色的稻穗低垂着头,人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大家拿着镰刀,弯着腰,在稻田里忙碌着,虽然辛苦,但心里却是甜滋滋的。

谷陇镇的集市也是非常热闹的。

每逢赶集的日子,街道上就挤满了人。

有背着背篓来采购生活用品的老人,有牵着孩子来买新衣服的妇女,还有一群群嘻嘻哈哈的孩子,在各种摊位前流连忘返。

卖菜的摊主们大声吆喝着,夸赞着自己的蔬菜新鲜又便宜;卖水果的摊位上,摆满了五颜六色的水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卖小吃的地方更是热闹非凡,炸洋芋、米豆腐、糯米饭……各种美食的香味交织在一起,让人垂涎欲滴。

我最喜欢的就是那家卖炸洋芋的小摊,摊主把洋芋切成小块,放进油锅里炸得金黄酥脆,捞出来撒上辣椒面、葱花和盐,吃起来外酥里嫩,满口留香。

谷陇镇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它就像一条银色的丝带,蜿蜒穿过整个小镇。

河水不深,但却非常清澈,能看到水底的沙石和游动的小鱼。

夏天的时候,我们一群孩子总会跑到河边玩耍。

男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跳进河里游泳,打水仗,欢笑声和呼喊声响彻整个河谷。

中国的苗族第一省、苗族第一县、苗族第一镇、苗族第一村

中国的苗族第一省、苗族第一县、苗族第一镇、苗族第一村

中国的苗族第一省、苗族第一县、苗族第一镇、苗族第一村黔山之旅 2018-04-08 08:14:47苗族,是中国第三大少数民族,总人口达到942万,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另外东南亚地区也有大量分布。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苗族口碑资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时代又迁移至江汉平原,后又因战争等原因,逐渐向南、向西大迁徙,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

自明、清以后,有一部分苗族移居东南亚各国,近代又从这些地方远徙欧美。

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一个成员,你知道中国苗族第一村,苗族第一县,苗族第一镇、苗族第一村分别是哪里吗?苗族第一省:贵州省940万苗族,其中有390万分布在贵州省,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

其中又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最多,也最集中。

其余分布在毕节、铜仁、遵义、黔南、黔西南、安顺、六盘水、贵阳市等,人们常说:“贵州是苗族的大本营”。

贵州苗族集中了全国苗族主要的文化特征,如较大的方言,次方言和多数土语(苗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文,有湘西、黔东。

川黔慎三大方言区),台江苗族属黔东方言,主要的服饰类型,重要的工艺美术,基本的风俗习惯,基本类型的耕作文化等等,无不具备,可说是全国苗族文化的代表。

中外许多民族学者,都把贵州作为研究苗族的理想园地,而台江又是这块理想园地中一颗最亮丽的明珠。

从江苗族威宁石门坎雷山苗寨苗族蜡染六枝长角苗苗族第一县:贵州台江县台江有14.5万人口,有苗、侗、土家、布依等15个少数民族,其中苗族同胞占台江县总人口的97%,有“天下苗族第一县”之称。

境内民族风情古朴浓郁,有依山傍水的民居建筑,精美苗族刺绣,工艺制品,心惊肉跳的牛斗狗争,奔放的笙鼓舞蹈,文学歌曲,文明的礼仪风范,别具的婚恋习俗等;有“世界最长的节日”——祭祖节(也称“世界第一俗”,13年才过一次,每次过3年时间),有“世界最古老的情人节”——姊妹节(也称为“藏在花蕊里的节日”),有“世界唯一的独木龙舟节”——施洞龙舟节,有常到世界各地巡回演出的、遐迩闻名的“东方迪斯科”——反排木鼓舞,有荣获2003年度西部民歌大赛金奖的苗族大歌——反排多声部、方召情歌。

谷陇镇:路通业兴

谷陇镇:路通业兴

谷陇镇:路通业兴袁航【期刊名称】《当代贵州》【年(卷),期】2017(000)038【总页数】1页(P33)【作者】袁航【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汽车一路颠簸,从黄平县城驶向谷陇镇,原本28公里的路程,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

沿途道路建设如火如荼。

谷陇镇是贵州20个极贫乡镇之一,目前全镇有贫困村34个(其中深度贫困村30个),贫困户人口1.95万人,是贵州20个极贫乡镇中贫困人口最多的乡镇,贫困发生率为27.19%。

今年52岁的黄平县谷陇镇谷陇村村民吴旭坦言,“盼望了几年,路终于要修好了。

”去年还在外省务工的吴旭深深知道路对于谷陇的重要性。

记者了解到,制约谷陇镇发展的正是路不通与路难行。

谷陇镇副镇长王翼翔告诉记者,2016年8月,谷陇镇编制了《黄平县谷陇镇定点包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6-2020年)》,从夯实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入手,按照“一乡镇一对策、一乡镇一规划”原则和“两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四年脱贫困”要求,启动实施谷陇经翁坪至落坡段公路改扩建项目、东坡至谷陇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共48公里长及总长约222.8公里的生产生活道路83条,逐步打通谷陇至黄平县城的交通瓶颈,将谷陇融入黄平县经济文化发展中。

谷陇镇虽地处深山壑谷,但有“万田秀色一粒米、千顷丹锦一线椒和百里雪装一身银”的美誉。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加快,如今的谷陇镇,各种产业正遍地开花。

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浓郁的民族风情,让谷陇更有利于种植糯黄小米、香辣细椒和进行苗族银饰的加工销售。

今年以来,黄平县积极开发谷陇镇域内具有发展潜力的农特产品,在鼓励和支持农户成立各种专业合作社或公司的基础上,从财力物力上支持谷陇发展。

王翼翔介绍,在打造“谷陇糯小米”地理标志的前提下,黄平县投入近2000万元资金在加巴、山凯等连片村建设小米种植基地1万亩,而贵州故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小米收购企业投入扶持资金500万元,对全镇的糯小米进行深加工和收购,消除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黄平谷陇:小康水流进百姓家

黄平谷陇:小康水流进百姓家

黄平谷陇:小康水流进百姓家吴文仙【期刊名称】《当代贵州》【年(卷),期】2019(000)008【总页数】2页(P10-11)【作者】吴文仙【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黄平县谷陇镇,一个因水致贫的典型乡镇。

为了破解发展瓶颈,2016年以来,省水利厅开创水利建设绿色通道,支持谷陇镇扶持资金11339万元建设水利项目41个,有力改善了谷陇镇的水利基础设施。

新春伊始,春寒料峭。

从黄平县城驱车沿着蜿蜒公路盘山而下,前行1小时有余后,公路来个急转弯,拐到了山的另一边,山下立刻出现一片开阔地,隐隐约约能看见两三处民房。

当地干部告诉记者:“前面就是我们要去的谷陇。

”尽管还没进入村庄,但悠扬的芦笙声已穿过结满冰凌的树梢,在山谷萦绕。

真可谓“未见谷陇真面目,早闻芦笙阵阵响”。

谷陇,一个位于黄平县境内飞云峡谷间的苗族小镇,是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也是因水致贫的典型乡镇,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

谷陇人民尽管居住在清水江边,不但不能靠水吃水,曾经连持续稳定喝上安全水都是个问题。

“跳芦笙都得惦记着水缸”谷陇,苗族歌手阿幼朵的家乡,每年在这里举行的“谷陇九·二七苗族芦笙会”享有盛誉。

这片苗族群众聚居的土地,过去常因为水而闹心,尤其是居住在半山腰上的村寨的村民,跑到一两公里外担水喝更是常态。

正月初七,谷陇镇天寒地冻,房前屋后的树上挂满凝冻的冰花,但苗乡群众吹芦笙、走村串寨拜年的热闹劲儿一点都不受天气的影响。

在谷陇镇克麻村,村支部书记雷金汶正在自家水龙头下洗猪脚,为吹芦笙的朋友准备晚餐,“现在喝水没有问题了,尽管凝冻,水管还是正常来水。

”雷金汶打开水龙头欣慰地说。

“小时候,每天天还没亮,趁井水满的时候,妈妈就得打着手电筒去挑水,把水缸盛满了,再去地里干活。

”雷金汶说,“那时候,真是去跳个芦笙都不安心,总会想着家里水缸没水的事儿,真是闹心。

”近年来,随着贵州小康水行动、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的推进,雷金汶家里六口人的饮水得到保障,半夜挑水、排队打水也成了历史,苗族群众跳芦笙再也不用惦记水缸没水的闹心事儿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黄平县谷陇镇的旅游发展状况
(2007-03-09 14:00:48)
转载▼
分类:家园经济部
谷陇镇是黄平县的三镇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风光旖旎秀丽,历史文化悠久深厚,名胜古迹独特众多,民族风情浓郁古朴,有风云大峡谷﹑谷陇大寨,太平洞苗寨……,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舞阳河景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谷陇镇大力发展旅游业,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旅游收入在经济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其大无穷。

近年来,谷陇镇人民政府把旅游作为后续经济产业来培育,努力的谷陇镇培养成为一个旅游重镇,提出了把谷陇镇打造成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重镇”的战略目标。

即:经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为重点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方式,打造旅游精品,逐步把旅游业培养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同时,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要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兼顾,统一规划,有效保护,永续利用,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优先发展;坚持依法治旅,实现旅游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近年来,谷陇镇在旅游开发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基础建设方面:
1﹑争取实现了贵阳至玉屏旅游列车停靠谷陇站,制约谷陇镇乃至黄平县旅游业发展的交通瓶颈获得较大突破,极大地改善了谷陇镇旅游交通闭塞与落后的现状,对促进旅游汪的跳跃式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开通了由凯里到施秉二级公路的谷陇段。

使谷陇成为了施秉到凯里的中间站,半个小时一趟班车,加大的谷陇的客流量,给谷陇的旅游业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

3﹑黄平县城到谷陇的新公路全面完工,原来四小时的路程,现在只要一个半小时就到了,缩短了县城到谷陇的路程。

使得谷陇处在施秉﹑黄平县城和凯里的中间,其交通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对谷陇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发展都有不可估量的贡献。

4﹑修建了多条旅游公路网,在风景区修建停车场,管理房,步行街,芦笙坪,旅游侧所等基础设施建设。

5﹑开发了风云大峡谷漂流景区,其中风云大峡谷风景区是黄平县的“两大漂流品牌”之一,是舞阳河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风云大峡谷的运行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6﹑开发了谷陇大寨﹑太平洞苗寨等少数民族风情的文化景点。

让更多的人了解苗族和苗族文化,传扬苗族文化。

尽管谷陇镇在旅游业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在旅游开发中出现的许多不足的地方。

1﹑在开发旅游业的过程中,我们都是就旅游而旅游,没有建设好相关的配套娱乐设施,使许多人来到我们的旅游区,就是看了山山水水,漂漂流后就没有什么可以娱乐的了,这样单纯的旅游景点,存在着许多弊端:①﹑娱乐的项目少,旅客活动的时间短,其心理的满足很难得到实现,再次来访的可以性减少,②﹑娱乐的项目少,给旅客带来的满足程度就低,我们的旅游收入就会大大减少。

当然,我们这样的单纯的旅游开发方式的最大的优点就直截了当地告诉旅客,我们的旅游就是自然景观的漂流,这样就突出了我们的重点,我们的优势所在,是开发我们富有特色的旅游资源的一种模式。

其实我们可以多开发一些娱乐项目,更大程度地满足旅客的需求,现在的旅游业不但要突出重点地宣传﹑开发,更因地制宜,要全面地开发,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来,并且不断发展,最终成为旅游重镇,所以应该走的路是在全面开发中突出重点,而不是在重点开发中全面发展。

旅游业是一个非常宽广的行业,需要我们提供的服务也是多方面的,作为一个旅游的消费者,他的衣﹑食﹑住﹑行﹑用﹑娱乐,都需要我们来服务,
2﹑没有开发出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出来,尽管漂流是我们突出的重点,事实上,这不是我们的所长,也不应该是我们开发的重点所在,我们的重点应该是民族风情,我们应该围绕――“苗族”来作文章,用苗族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来作为我们开发的重点。

当然了,我们也可以借用民族风俗来渲染,打造我们富有民族特色――“苗都漂流”,回归自然,又富有激情,符合历史。

比单纯地宣传“风云大峡谷漂流”﹑“舞阳河漂流”更有效果。

谷陇镇是黄平县三个县中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一个镇,少数民族――苗族,在全镇人口的90﹪以上,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本身,苗族就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旅游资源,所以,谷陇镇的最大旅游资源应该是民族资源。

应该开发的旅游模式是:富有民族风情的特色旅游。

围绕“苗族”来开发旅游资源,似乎不是一件很新鲜的事,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是要做好也不容易,当然国内的一些省份已走在我们的前面,给我们留下了一些经验。

在开发的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历史,尊重少数民族,以人文主义为中心,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民族工艺品。

在苗族这个大家族中,有许多工艺品,都是世代传下来的,即使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这些工艺品也没有进入市场,而是以原来的方式传承下去,当然难免有些会在历史的河流中遗失了。

所以遗留下来的这些工艺品值得我们去传承,去发扬光大,而只有把它放到市场经济中去,这些工艺品才能源远流长,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同时,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旅游资源,旅客来我们这个地方旅游,民族工艺品本身也是旅客们所要观看的艺术品,他们也会买一些民族工艺品作为纪念物带回去,给我们作宣传。

2﹑民族服饰。

民族服饰是苗族文化中主要组成部分,苗族的历史都针线记载在其服饰上,所以要研究苗族的历史,就应该从其服饰开始,把服饰研究懂了,苗族的历史也会明了了。

事实上,苗族的服饰可分为服装和银饰。

而服饰上的各种各样的图案和形态各异银饰,本身就是一种工艺品。

3﹑民族建筑。

苗族的建筑主要是以木结构的房子,而木房的结构又可分吊脚楼和平脚房,同时还可以分成为:住房﹑寺庙﹑坟墓﹑牲口棚﹑工程等。

谷陇镇有大寨﹑太平洞苗寨,还有千户苗寨,都是丰富的旅游资源。

4﹑民族节日﹑风俗习惯。

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节日丰富多彩,其中,比较出名的是芦笙舞,板凳舞,酒歌,飞歌。

苗族的节日主要是庆祝丰收,纪念历史上的人物,纪念历史上的事件。

如农历九“月二十七”﹑“三月三”﹑“四月八”等。

这些旅游资源能开发出来,一定会给谷陇镇的经济抬上一个新台阶,最终实现旅游兴镇,成为旅游重镇。

5﹑民族饮食。

苗族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美食的民族,苗族的许多饮食都是香飘四海,味满人间的美食,如酸汤鱼﹑叶菜等,同时苗族也是一个有着深厚的酒文化的人民族,有朋自远方来,以酒待之,视之为热情﹑情浓。

把这些都开发出来,让来自远方的客人能偿到我们最美味的美食,最好的酒,岂不是一件好事。

当然,开发旅游资源是我们现在的重要任务,但是我们也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让我们的旅游业在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和丰富的民族气息中健康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