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西大学附中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表格内)1、唐初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以代役。
此规定有利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官营手工业的发展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D.家庭手工业的发展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城市兴起,据《管子》载:“(临淄)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
”材料表明临淄城市建设的主要特点是()A.按人与自然亲近的理念设立居住区B.严格区分官营和私营手工业作坊区C.严格区分贵族与平民的居住区D.按居住地接近工作地设立居住区3、相传明清时期徽商经营的商品种类非常广,但最忌讳茴香(谐音“回乡”)和萝卜干(谐音“落泊”),所以至今徽州地区仍然流传着“徽州商人心里慌,怕卖茴香萝卜干”。
这说明徽商( )A.经营活动都在异地进行B.大都以经营小商品为主C.保持着浓厚的乡土观念D.保守而顽强的商业意识4、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秦汉以来,民间交易,惟谷帛与钱,无用银之例。
明起,钞法竟不能复行,而银币代起,亦为中国史上一重要变更。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央集权加强的必然要求 B.资本主义萌芽的必然结果C.对外贸易和走私活动的推动D.白银矿藏资源的大量开采5、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
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
”这反映出当地( )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6、《淮南子》记载:“故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
'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1.先秦时期,古代中国的农耕方式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转变。
那么,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石器锄耕B、刀耕火种C、铁犁牛耕D、机械化耕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
中国传统农业居于原始农业和近现代农业之间的农业生产形态。
以使用畜力牵引和人工操作的金属农具为标志,生产技术建立在直观经验的积累上;其典型形态是铁犁牛耕。
故选C,A、B两选项都属于原始农业阶段,D选项属于我国现代农业阶段。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具体的耕作方式2.在中国封建社会,如果有一位地主想扩大地产,其主要途径是()A、将公田化为私田B、立军功获得赏赐土地C、土地兼并D、吞并井田制下农民的土地【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能力,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如果有一位地主想扩大地产,其主要途径是土地兼并。
其它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
所以选C。
A、B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的改革措施。
D选项中的“井田制”是西周社会的经济基础(制度),属于奴隶社会。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3.明清时期“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所起的相似作用在于()①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②延续了自然经济的瓦解过程③延续了汉唐以来对外交往的局面④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闭关锁国”是“重农抑商”在对外政策上的的表现形式,重农抑商导致了富商大多将钱用于买田置地,这与闭关锁国一样共同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同时延缓了自然经济的瓦解过程。
安徽省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安徽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查高一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依据下图,从中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播种方式的变革B.土地私有的确立C.农耕文明的演变D.精耕细作的形成2.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
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
这些考古资料说明( )A.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B.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C.铁农具的使用已很普遍 D.铁农具的使用范围遍及全国3.《淮南子》记载:“故神太(指神农氏)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
’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
”这则传说记载意在说明( )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B.男耕女织的重要性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古代农业的落后性4.《新全球史》写道:“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
这项制度根据土地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
”材料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 )A.井田制B.均田制C.地主土地私有制D.农民土地私有制5. 右图所示工具是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对其描述准确的是( )A.手工纺织工具B.鼓风冶铁工具C.提水灌溉农田D.提高播种效率6.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
下列各项可以为作者提供论据的是( )A.偏远的农村地区开始出现草市 B.“市”突破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C.出现了大量工商业市镇 D.生产领域出现了新型生产关系7.黄遵宪有诗“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
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
”“大错”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 )A.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B.限制了外商来华贸易C.阻止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D.激化了官府与民众的矛盾8.“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
阜宁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4年春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命题人:夏寿洪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请把正确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1、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诗中的描述反映了①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周礼》曾这样记述西周时期的某项土地制度,“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
”下列有关材料中土地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属于奴隶制土地国有制 B.受封者要向皇帝缴纳贡赋C.农民在土地上集体耕作 D.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和转让()3、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载:“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
”这表明至迟到明朝中国已经出现A.筒车 B.翻车 C.水排 D.风力水车()4、代陆羽在《茶经》里写道:“邢磁类银,越磁类玉”,“邢磁类雪,越磁类冰”,这是陆羽对邢、越二窑的高度评价,也是对代瓷器生产成就的一个简略概括。
材料中的朝代应是A.东汉 B.唐代 C.明代 D.清代()5、右图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著名画卷《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A.打破坊市界限,城市商业面貌变化大B.政府对商业活动的监管取消C.出现了按地域集结的商帮D.政府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6、“洪武四年十二月,‘诏吴王左相靖海侯吴帧,籍方国珍所部温、台、庆三府军士……隶各卫为军,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
”下列对材料中政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B.根源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C.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D.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7、1847年,英国商人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中国人所织的白而结实的布比我们的货物贵得多。
河北省玉田县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二、31、(1)宋代: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经营时间不受限制;早市、夜市、草市兴盛;商
业活动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6分,每点2分,
答出三点即可)
明清: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出现会馆和商帮。
(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原因:通商口岸的被迫开放;对外贸易的刺激。
(4分)
(2)势力: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3分)
理解:清政府的支持。
洋务派先后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
(3分)(3)原因:原有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随着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较早解体;便于获得新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免受中国封建统治者的勒索与损害。
(3分,每点一分,
答出三点即可)
作用: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起点和重心;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是了解、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
(2分,每点一分,答出两点即可)。
黑龙江省哈六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有答案
黑龙江省哈六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0个选择题,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题2.5分,共计100分。
1.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
“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
由此表明()A.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 B.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商朝C.中国古人注重记录农业活动 D.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2.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革命最早出现在()A.西周晚期B.春秋战国C.秦朝D.汉朝3.下列关于古代与城镇的叙述,错误的是()A.贸易推动了新兴城镇的兴起B.唐朝以前,商业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C.宋代“坊、市”界限被打破,但商业活动仍然受到官府的直接监视D.明清时期出现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为盛4.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标志是()A.犁壁的出现B.犁铧的出现C.耦犁的出现D.曲辕犁的出现5.影响表2汉代至宋代南北方户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朝代时间长短 B.王朝力量强弱 C.疆域面积大小 D.经济格局变化6.张履祥在《补农书·总论》中说:“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田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
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凭田以耕,亦其势也。
”此现象主要反映了( )A.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C.古代农业生产中已出现租佃关系 D.农民的人身依附性强7.中国古代地主占有大量良田,而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现象始终无法根治,这是因为()A.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存在B.地主实力强大,专制王朝也无法控制C.土地兼并是正常现象,即使是开明的政治家也会忽略这一现象D.专制王朝禁止农民私自开垦荒地,只能耕种地主的土地8.2010年10月31日晚,上海世博会胜利闭幕,同时决定中国馆将续展半年。
湖北省武汉中学等重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高一历史试题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31、(1)工业革命打破农耕文明的宁静,工业化城市化迅速推进;英国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工业革命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人类为经济发展付出沉重代价。
(2)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工业革命产生,推进城市化;城进程快速顺利,分布比较合理。
中国:外来侵略,开埠通商,城市化具有浓厚的殖民地色彩;城市化进程缓慢曲折,分布不均衡。
(如答其他内容,言之成理即可)(3)从以下三个维度答题:第一维度:城市化进程成为发展趋势。
第二维度:城市化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例:城市化促进了经济发展,文化事业进步,生活水平提高,推进了文明发展;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对农村经济、自然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第三维度:认识到科学、合理、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例:城市化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和谐发展等。
32、(1)思想:“易西服”是政治改革的开端和关键。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近代西方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
(答任意三点即可)(2)影响:促进中国服饰近代化;冲击传统习俗,促进观念变革。
(答任意一点即可)国货滞销,制约民族工业的发展。
(3)特点:走社会主义道路;与苏联结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建国初,生产力低下,物质不丰富;计划经济体制;朴素、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的社会风尚。
(答任意三点即可)原因: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经济飞速发展;物质丰富,人民生活改善;思想解放,审美观念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影响力扩大。
(答任意三点即可)。
浙江省嘉兴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嘉兴市第一中学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卷满分[ 100]分时间[90]分钟2014年4月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下图中新航路开辟的航线标识,表述正确的是A.①航线是哥伦布船队航线B.②航线的开辟者是达·伽马C.③航线的开辟者是迪亚士D.④航线的开辟反映了地圆学说的传播2.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为“探索的时代”、“发现的时代”、“扩张的时代”。
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有①新航路开辟打破世界孤立状态②欧洲列强开始早期殖民扩张③美洲的发现证实了“地圆学说”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广泛传播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3.英国在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过程中先后战胜了A.西班牙、荷兰、法国B.荷兰、法国、葡萄牙C.西班牙、荷兰、葡萄牙D.葡萄牙、荷兰、法国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促进17世纪末18世纪初世界市场粗具规模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新航路开辟和“商业革命”B.欧洲国家早期殖民扩张C.工业产品在世界范围内销售D.重商主义经济政策的推行5.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条件不包括...A.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B.圈地运动的进行C.手工工场的发展D.城市化进程的加快6.马克思曾说,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国家……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
下列对于马克思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殖民活动给殖民地带去严重灾难B.工业革命加速殖民体系的崩溃C.煤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D.殖民活动客观上传播了新生产方式7.“工厂这种组织形式决不是新出现的。
……但是在18世纪之前,工厂从未成为典型的形式。
……只有需求扩大到足以让所有人口消费大规模工业产品时,工厂制才成为典型形式。
”这一观点主要说明了A.工厂制为垄断组织的产生提供可能B.市场扩大推动英国开始采用工厂制C.世界市场扩大催生了英国工业革命D.市场需求的扩大推动工厂制的发展8.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可能包括A.轧棉机、内燃机B.蒸汽锤、铁路设备C.电灯泡、轮船D.电话机、水力纺纱机9.在今天中国市场上,“西门子”的家电和通讯产品到处可见。
浙江省效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宁波效实中学高一历史期中试卷(所有题目答案均答在答卷纸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5小题,其中第1-20小题每题1分,21-4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492年,一位欧洲航海家带着三艘帆船组成的船队,经过两个多月的向西艰苦航行,终于看到了陆地——北美洲的巴哈马群岛。
这位把“割裂的世界连接在一起”的航海家是A.郑和 B.马可·波罗 C.哥伦布 D.达尔文2.受英国棉纺织厂管理改革的影响,一家制陶工场也对其生产模式进行改革,将原本由一名工人单独完成的制作工艺分成二十余道工序,使陶瓷的产量增长。
类似的工艺改革普遍发生在A.16世纪后期 B.17世纪后期 C.18世纪后期 D.19世纪后期3.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一种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这“革命力量的火花”是指A.核能 B.无产阶级C.煤炭D.电力4.人们之所以用“the Great Depression”来形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因为这场危机①范围广②时间长③破坏性大④导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解体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④5.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写道:“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注:20世纪)初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指的是A.重商主义政策 B.自由放任政策 C.国家干预政策 D.计划经济政策6.罗斯福新政期间,设立民间资源保护队从事造林、土壤保持、筑路等工作,开辟了许多国有林区和公园。
这主要体现罗斯福新政哪一方面的内容?A.实施直接救济 B.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C.保护劳工权利 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7.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它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
郑州二中2013-2014学年下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含答案)
郑州二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
清康熙帝命画家重新绘制了该作品(右图),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
该作品主要反映出清代()A.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B.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C.铁农具与犁耕技术开始流行D.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2.“布衣”是中国古代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以“布衣”自称。
在诸葛亮生活的年代里,“布衣”中的“布”是指()A.丝织品 B.棉纺织品 C.麻纺织品 D.毛纺织品3.唐代诗人张籍在《贾客乐》描述了商人“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
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
”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商人为追逐利润往来奔波 B.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C.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 D.商人赋税沉重,被迫弃商经农4.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
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
”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C. 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5.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上表反映了()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6.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的城市“市”“坊”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
这实际上反映了()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统治阶级重视都城建设C.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 D.重农抑商的政策7.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
下列各项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开始推广,土地制度发生变化B.民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3—2014学年河北容城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摘自《墨子》)引文反映出来的信息正确的有 ( )。
①耕的是“王田”②纺的是棉布③反映出“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④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③④ D.③2.《吕氏春秋》:“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与这一历史现象关联最为紧密的图片是 ( )。
A.司母戊鼎B.“废井田,开阡陌”C.曲辕犁D.交子3.“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
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
”《新全球史》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 ( )。
A.井田制B.均田制C.地主土地私有制D.农民土地私有制4.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
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 ( )。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5.清朝王应奎的《柳南续笔》中记载:“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
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材料中的棉之功“过于蚕桑”的主要原因是 ( )。
A.棉布温暖舒适,一直是中国民众的主要衣料B.棉纺织技术代表了当时中国手工业的最高成就C.棉布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新象征D.棉布实用价廉,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6.如果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距今1 150年前的唐朝大地,你可能 ( )。
①看到农民正在用曲辕犁耕田②看到冶铁作坊的角落里堆放着作燃料的煤③终于买到了中意的粉彩瓷器④与纺织手工业作坊中辛勤工作的雇工交谈A.① 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7.《唐律疏议》规定:“其坊正市令,非时开闭坊市门者,处徒刑二年。
”这表明唐朝时期 ( )。
2014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4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历史时量: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满分60分)1、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主要是因为王位世袭制( )A. 代表了先进阶级的利益B. 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C. 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进步的要求D. 是华夏族开始形成的标志“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该材料反映的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信息包括()①分封制②等级制③君主专制④宗法制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3、“每逢佳节倍思亲”,追根溯源,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的情节源于宗法制,下列对宗法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最大的特点是长子继承制B. 大宗和小宗既是兄弟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C. 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所以鲁国内部再分封当然也以周天子为大宗D. 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4、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 分封制和郡县制B. 宗法制和分封制C. 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 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5、假如有一名秦朝政府官员,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
那么这个政府官员应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6、中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多种选官制度,下列最能体现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A.“为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任官职”B.“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官的本地人充任。
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第等,作为政府用人受官的准则”C.“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D.“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7、某中学历史课在进行“古希腊民主制度产生的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时,下列材料能够作为其有力证据的是()①古希腊地图②爱琴海地区贸易图③雅典城邦居民的构成④刻有放逐人员名字的陶片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8、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共同方向是( )A.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B.从治“公民”到治“万民”C.不断健全民主政治D.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9、“平民领袖们把一切事情招揽到公民大会,于是用群众的决议发布命令以代替法律的权威。
天津市红桥区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扫描版含答案
高一历史答案(2014、04)
II卷共4题,共36分。
33.(14分)
(1)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夫妻恩爱。
(4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春秋战国。
(2分)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2分)
(3)表现: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塔取代;人力取代蓄力。
(4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原因:明清时期人口大量增加;使用牛耕成本高。
(2分)
34.(12分)
(1)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商业交换的品种增多。
(2分)
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的加剧。
(4分)
(2)发明水力纺纱机;首创工厂制。
(2分)
(3)变化:从宣扬和实施贸易垄断原则(制度)转变为宣扬和实施“自由贸易”(制度)。
(2分)
原因: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其他国家无法与之竞争。
(2分)35.(10分)
(1)永利碱厂在创业初期,英商卜内门公司垄断纯碱市场;外国资本多番阻扰、破坏;创业初期没有掌握制碱技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纯碱的市场价格狂跌。
(4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范旭东、侯德榜的爱国热忱和执着精神;北洋政府的政策支持;通过研发,掌握制碱技术,打破外国资本主义垄断;扩大产量,产生规模效益。
(6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含答案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3-2014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 史 试 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如果要再现我国古代先民在原始农业发展中的突出贡献,最好选择 A .使用铁锄清除杂草 B .展示耒耜的发明过程 C .使用青铜器松土 D .用铁犁翻耕土地2. 在一部反映南宋末期历史的电视剧中先后出现了以下几个情节,其中明显与史实不符的是 A.一商人在戌时与朋友逛市场 B. 高转筒车正用于灌溉田间的庄稼 C. 农村百姓们大清早忙着赶集 D.倭寇娼獗导致政府下令实行“海禁”3. 某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小论文中频繁出现“厚来薄往”、“市舶使”、“十三行”等词,此小论文的研究对象应该是A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B .古代繁荣的大城市C .自古频繁的中外交流D .古代发达的造船业4. 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
从本质上反映了 A .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 .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 .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D .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5.2010年11月11日,在英国伦敦一家拍卖行中,一个粉彩镂空瓷瓶以5160万英镑(约5.5亿人民币) 的天价成交,创下中国艺术品在全球拍卖的最高价格。
该瓷瓶的制造年代最有可能在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清朝6.有人形容中国古代的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
这主要是因为A .古代中国商业不发达B .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C .古代中国不对外开放D .古代中国的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7. 新航路的开辟,实现了美洲文明与世界其它地区文明的首次接触与碰撞。
对此作出重大贡献的欧洲航海家是A .迪亚士 B. 哥伦布 C .达·伽马 D. 麦哲伦 8. 下面是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图示,按照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①②③B .②①③C . ③①②D .②③①9. 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为“扩张的时代”,主要原因是体验 探究 合作 展示A.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时代开始B.欧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C.东西方国家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D.狂热的宗教传播和宗教征服10. 1765年,英国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叫“珍妮机”的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
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1.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
”促成英国这一“领先地位”的因素不包括()A.海外市场的形成 B.垄断公司的出现C.圈地运动的推进 D.民主制度的确立2.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曾出现如下国际分工: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器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
促成这一分工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的开辟 B.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掠夺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第二次工业革命3. 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
”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4. 下表反映1500—1800年间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
结合所学知识和表格信息A.16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最多,被称为“海上的马车夫”B.17—18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率高于英格兰C.18世纪葡萄牙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减少,转而致力于开辟新航路D.18世纪英格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迅速,有成为海上霸主之势5. 右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
据图中信息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A.新航路的开辟问题B.由欧共体到欧盟的发展问题C.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问题D.二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问题6. 西方人普遍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将要统治世界的慈善的白人帝国主义之父和一个晚近被推举为天主教圣徒的候选人”。
在西方人看来,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作用是①确立欧洲对世界的统治②传播天主教③掠夺金银财富④推动商品输出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7. 英国文学家菲尔丁(1707—1754)描述当时的英国时说:“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时,乡绅们翘首企盼获得贵族那样的地位,而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
山东济南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期期中质检历史试卷(带解析)
山东济南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期期中质检历史试卷(带解析)1.在我国土地所有制由国有到私有的转变中起决定性的因素是A.各诸候国的税制改革B.公田的大量抛荒C.铁器和牛耕的出现D.商鞅变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唯物主义历史学观点认为只有生产力的发展才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C项“铁器和牛耕的出现”是指生产工具的进步引起的生产力的发展符合唯物主义历史学观点。
ABD三项均不符合这一观点,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商鞅变法2.个体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社会主要农业生产方式,对这一经济形式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产生B.个体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C.个体小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D.个体小农经济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大发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家庭结构的稳定与否与经济形式之间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更准确地说,小农经济形式有利于当时的社会结构的稳定发展,小农经济属于一种生产劳动关系,跟家庭结构没有什么牵扯。
ABC三项均说法正确,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商业的发展3.“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材料所反映生产方式属于A.劳动者集体劳动B.小农经济C.封建庄园经济D.个体农业经济【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井田制”。
这种土地的国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土地公有制,它是国王代表整个奴隶主阶级占有全国所有土地,然后分配给大小奴隶主使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奴隶和庶民则完全被排除在外却要被迫集体劳动。
因此,只有A项符合井田制的要求,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农业生产方式4.促进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的是①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②鲁国实行“初税亩”③秦国实行“依军功行田宅”“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④井田为国家公有,贵族占有公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井田制下的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即属于周王所有),周王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也是最高的土地所有者。
河南省郑州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河南省郑州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将第Ⅰ卷的答案代表字母填(涂)在第Ⅱ卷的答题表(答题卡)中。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将所选答案的英文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
1.1975年在陕西岐山董家村出土的铜器中,有裘卫四器的铭文记载:共王三年,裘卫用价值八十朋的一块玉璋,租得矩伯的十田;共王五年,裘卫用自己的五田与邦君的四田相交换;共王九年,矩伯取裘卫一辆车子和车马的饰件,裘卫另外送给矩妻四卷帛,矩伯便把一片土地和林木送与裘卫。
下列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西周商品经济繁荣 B. 我国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被破坏C.分封制瓦解D.铭文是研究西周历史的主要史料2、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①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②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已生产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3. 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A 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 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 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 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4.“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
”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 ( )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B.井田制的瓦解C.人口膨胀的压力 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5.下列是古代某收藏家的三幅典型藏品,这位收藏家可能生活的时代最早是在(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6..秦始皇三十一年,“令黔首(民)自实田”,这一举措的实质是()A.核实全国土地数量B.全国范围内确立土地私有C.保证了赋税的征收D.调动了农民垦田的积极性7.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
山东济宁市邹城二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期期中历史(带解析)
山东济宁市邹城二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期期中历史(带解析)1.“分封制是建立在方国联合体上的血缘性国家,秦以后才是地缘性(即民族性)国家。
”此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A.最高统治者的行政权力不同B.地方行政的组织方式不同C.能够直接统治的区域不同D.选拔官员的途径不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材料及与教材知识联系的能力。
抓住题干中“血缘性国家、地缘性(即民族性)国家,“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其依据是宗法血缘;秦统一全国后,实行郡县制,打破了原来以血缘为基础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故B项符合题意,故应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分封制和郡县制2.《古今奇观》第二十一卷《老门生三世报恩》中说:“如今是个科目的世界,假如孔夫子不得科第,谁说他胸中才学?”这反映了当时( )A.科举考试成为选拔人才的有效途径 B.科举考试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C.科举考试限制了儒学的发展 D.否定科举制的作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材料及与教材知识联系的能力。
材料中的“假如孔夫子不得科第,谁说他胸中才学”反映了科举考试能体现一个人的才学。
故排除 D,选 A。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 项说法错误;科举考试的内容是儒家经典,推动了儒学的发展,C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3.宋朝中枢机构中“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的两个机构是( )A.中书门下和三司使 B.中书门下和枢密院C.参知政事和枢密院 D.枢密院和三司使【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教材知识联系的能力。
宋朝的二府三司制。
二府指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三司指盐铁、度支、户部。
所以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朝的二府三司制4.清末某农民起义布告称:“我大清臣民皆忠孝之人,谁敢信奉夷狄之教。
河南省新郑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高一历史试题命题人:朱永超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共10页,第Ⅱ卷共2页。
共100分,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1分,共60分。
)1.殷墟甲骨文中有:“王令众人曰:劦田”的记载。
据史学家考证“劦田”是三耒共耕的意思,由此可知商朝的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B.精耕细作 C.男耕女织D.集体耕作2.“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
”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 )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B.井田制的瓦解 C.人口膨胀的压力 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3.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
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器牛耕的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D.封建制度的确立4.综观整个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
下列有关该时期发展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①农用动力发生改变②自耕农经济出现③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5.2013、2014年分别是蛇年、马年,传统历法中每一年都对应一个与人们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生肖”形象,与这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生肖”文化形成关联最密切的是( ) A.西方海洋商业文明的传入 B.中国大河农耕文明的发展C.古代城市商品货币关系繁荣 D.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6.《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
”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7.《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
山东省淄博六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淄博六中 2013级高一第二学期学分认定模块考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别、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
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 A.精耕细作 B.男耕女织 C.千耦其耘 D.集约经营2.《耒耜经》记载:“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前高而后庳,所以进退为评”。
该工具是()A.筒车 B.翻车 C.耧车 D.曲辕犁3.《都城纪胜》记载南宋杭州城,“自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北,早间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以至朝天门、清河坊、官巷、食物店铺,人烟浩穰。
其夜市除大内前外,诸处亦然,唯中瓦前最胜,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
”这反映了当时该城 ( )A.商业活动受官吏的直接监管 B.售卖的商品种类单一C.没有实行古代的坊市制度 D.售卖的商品主要满足皇室需要4.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
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A.北宋中期 B.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 D.鸦片战争时期5.“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次旋转都伴着束缚的疼痛。
”这主要是因为古代中国()A.商人尊崇重义轻利思想 B.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C.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6.在西方人眼中,两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茶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2.考古学家在对我国某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以下两件农具(注:翻车和曲辕犁),经技术测定,这两件农具均为同一时期遗存下来的物品。
据此确定该遗址最早是()A.西周B.三国C.唐朝 D.北宋3.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 D.佛教的广泛传播4.下列不属于战国以来土地私有制主要形式的是()A.君主土地私有制B.地主土地所有制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D.国家土地所有制5.《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
”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6.《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
”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7.商代青铜器的出土地点分布相当广泛,一些大型铸铜遗址的发现表明,当时的生产规模已经相当大,西周时期青铜器大多代表着()A.财富 B.粮食丰收 C.贫富分化 D.权利和秩序8.“深淘滩,低作堰”是战国时代某一著名水利工程的治水名言。
这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
这项水利工程是A. 京杭大运河B.灵渠C. 都江堰D.井渠9.战国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秦国的农业劳动力缺乏现象严重,已达到免征十年赋税招徕三晋之民“使之事本”的地步,为扭转上述现象,统治者()A .首倡“重农抑商”B .提倡“工商皆本”C.下令实行“海禁” 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10.唐代陆羽在《茶经》里写道:“邢磁类银,越磁类玉”,“邢磁类雪,越磁类冰”,这是陆羽对邢、越二窑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唐代瓷器生产成就的一个简略概括。
下列瓷器中属于邢窑瓷器的是()A.陶罐 B.白瓷 C.青瓷 D.青花瓷11.“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
”《礼记·曲礼》中的这段文字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种形态()A.工场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民营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12.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
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④对外贸易一直居于出超地位A.①②③B..②③④C. ②④D. ①③13.明清时期,在京城、省城和大商阜出现了会馆,直接推动会馆出现的是()A.商业的空前繁荣 B .海外商运 C.陆路商运 D.商帮14.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有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
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
这说明()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 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 D.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15.明代有一个笑话,说是朝廷宴请外国元首和使节,结果宴会所用580件官窑瓷器全部被使节们顺手牵羊带走了。
这个笑话主要反映了当时()A.政治非常开明B.制瓷技术精湛C.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D.奉行对外开放政策16.清初曾经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
”这一规定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资本主义萌芽继续缓慢发展B.清政府大力扶持纺织业发展C.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萌芽D.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17.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中“近代”的含义,最准确的理解是()A.产生、发展于中国近代社会 B.由私人投资兴办C.受到西方企业的影响 D.是大机器生产的企业18.19世纪60年代起,中国自然经济解冻的速度进一步加快的原因有()①开辟的通商口岸增多②西方侵略者控制了中国海关③我国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④列强获得了内河航运河内地通商等特权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④19.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方式的近代化。
最先实践“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的是( )A.禁烟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20.有人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是“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其中“先天不足”是指()A.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C.投资者主要来源于官僚、地主和商人D.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21.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
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
”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
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用儒家思想指导商业22.新中国建设道路,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超额完成;“二五”(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八五”(1991—1995):___;“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其中空格处的主题词应该是 A.改革开放走向兴起 B.解决温饱成效显著C.小平南巡改革深化 D.指令登场市场控制23.“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
”这里的“它”是指A.农民个体经营组织 B.农村生产合作社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村人民公社24.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
这一“行动”是指A.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C.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D.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25.邓小平在1979年曾经说过:“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1985年他又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
……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A.计划经济不再是主要经济模式 B.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主要目标 C.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完整体系 D.南方谈话中的一些思想观点早已提出第Ⅱ卷 ( 综合题共50分)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26题16分,27题10分,28题9分,29题15分。
满分50分)26、(16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
⑴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什么经济形态?结合材料概括这种经济形态的特点。
(6分)材料二地方商帮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例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
──《明清晋商的经营文化》⑵明清时商帮出现的背景是什么?(2分)材料三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⑶材料三反映了是怎样看待商业和农业关系的?这一思想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4分)⑷依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农工商的关系及商业经营活动及其理念的认识。
(4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战国策》记载,秦国“以牛田”,就是用牛耕种。
由于它采取了先进的农业技术,所以国富民强,具有其他各国难以抗衡的实力。
--------选自高中历史·第二册·经济史材料二、千百年来,中国农民长期在“旱”与“涝”的双重威胁下艰难劳作,早期史书把以水利为主题的《河渠书》、沟洫志》列为专篇,后代治理黄河的文献汗牛充栋。
水力学的专著也相当多。
-------选自高中历史·第二册·经济史材料三、汉成帝时,丞相张禹占有泾渭之间极为肥沃、价格昂贵的良田400顷。
唐代一位叫李澄的伊川大地主,占有的土地一眼望不到边,当时人称之为“地癖”。
------选自高中历史·第二册·经济史(1)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促进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6分)(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古代,引发社会动乱,导致王朝覆灭的原因是什么(4分)28.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一图二(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哪种方式更进步?(3分)(2)图三是《清明上河图》中的商运场景。
在商业流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明清时期势力最为强大的商帮有哪两个?(2分)(3)图三四和图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谈谈你对商人的认识。
(4分)29.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迹。
阅读下列材料(15分)材料一某校高一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三位江苏近代历史人物的有关资料。
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之处,一些学生得出以下几种结论:①他们积极创办洋务企业尤其是近代民用企业②他们创办的企业都以轻工业为主③他们的企业在国民政府前十年得到较快发展④他们推动了近代江苏经济的发展材料二观察下列图表:材料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进步力量之一。
作为近代中国新的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它还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如君主立宪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等)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也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