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作文素材:外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暑期做外卖骑手,价值几
何?
饿了么外卖平台近日发布的《2019大学生外卖骑手群体洞察报告》显示,今年暑假全国共计有9896名大学生成为该平台的兼职骑手,其中近五成是大二升大三的学生,另有超过300位兼职骑手将在开学后开启研究生生涯。
“体验生活”“赚生活费”“攒钱购物”以及“更早获得经济独立”成为大学生选择做外卖骑手的主要动因。
(8月29日澎湃新闻)
实事求是地说,大学生暑期做外卖骑手,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钱,尽管报告中选择“体验生活”的大学生比例达38%,但是,这种羞答答的主观答案其实有水分的。
暑假体验生活,可以有很多种方式供选择,比如旅行,进行专业调研,开展岗位实习等等,而选择风吹日晒的送外卖工作,无疑还是因为其门槛低而经济回报高。
报告里显示,83%大学生骑手表示对“做骑手给我带来的收入”表示满意,不少大学生骑手月收入近万元。
这种经济上的获得感,确实是其他社会实践难以相比的。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大学生暑假里送外卖,用汗水赚辛苦费,值得点赞。
相比较那些整个暑假家里“葛优躺”,吹空调追剧养肉的学生党来说,这些学生能够主动自己去到社会里求生存,自食其力,是一种莫大的进步。
劳动是一种光荣,大学生送外卖,只要遵纪守法,做好安
全防护,无可厚非。
而且,用自己赚来的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理直气壮,独立的成就感满满,又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做外卖骑手,终究只是一种技术含量低的单纯谋生手段。
如果说,大学生将骑手生活视为“社会实践”,希望借此改变性格、接触更多的人和发现城市不为人知的角落,其实只要几天时间就足矣,完全没有必要整个暑假把时间都耗在走街串巷送外卖上面。
作为一个有专业学习背景的在校生,大学生对于送外卖是否真的有助于自己的专业学习,应该是心知肚明的。
实际上,能够结合大学生自己专业的暑期社会实践机会,是有很多,只不过有的是要求很高,有的是经济回报很低甚至于没有回报,就看以什么心态对待了。
所以,如果不是真的因为家庭经济非常困难,需要用自己的力量来谋生独立的话,大学生还是尽量少把精力放在“送外卖”这一类单纯谋利为目的社会实践上,看似得到很多,其实真正的收获寥寥。
每个年龄段,人都有其最应该做的事情。
在不用为生计奔波的年龄选择为生计奔波,这和无所事事一样,对于人的成长其实都是一种隐形伤害。
周作人先生说过,人生的季节是不能颠倒的,青年时代应该是做梦的季节。
从某种意义上说,年轻的时候就应该追求一些看似虚幻的东西,不能过早地陷入现实的泥潭。
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只是这个代价应该出现在该出现的时候。
过早地学会应付纷繁复杂的社会,过早地世故于生活每一个环节,人生就会失去太多美好的东西。
所以,如果不能在风
吹日晒中的奔波中感受到这个世界应有的美好,只能陶醉于经济上的获得,送外卖的大学生们,最好还是在专属自己的时期里安心地读书,学好专业知识,享受属于自己的成长乐趣。
外卖垃圾减量化不能只靠“独行侠”
相关机构数据显示,中国外卖用户已超过3亿人。
围绕外卖展开的这条产业让许多人受益,包括前所未有的便利、规模庞大的就业、更加丰厚的利润,但与此同时,也催生了超出想象的外卖垃圾——餐盒、餐具、纸巾、塑料膜、外包装袋……(8月2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点个外卖有多方便,外卖垃圾就有多疯狂。
早在2017年,一篇题为《外卖正在毁灭我们的下一代》的文章刷屏。
观点固然有些语不惊人死不休之势,却也如实提出了外卖泛滥所衍生的诸多症结:首当其冲的就是外卖垃圾问题。
长远而言,因噎废食固然不可取,无所作为显然也不该。
因此,外卖垃圾减量化恐怕须及早提上议事日程。
外卖垃圾究竟有多“凶猛?”数据或能为之精准画像。
根据艾媒咨询的报告,截至2018年,全国的外卖用户已增长到3.58亿,整个外卖市场已突破2400亿元。
此前,几大外卖平台数据显示外卖平均客单价已超出40元,若以此粗略估计,2018年全国每天送出外卖超千万份,则每日送达消费者手中的餐盒等包装数量也是千万级别。
有环保公司的调查显示:写字楼产生的生活垃圾中,外卖垃圾的重量比例至少占
40%,有的甚至达到50%,体积占比能达到60%-70%。
尽管有餐饮店以砂锅、瓷盘等材质的包装来提醒消费者循环利用,但这些“奢华”包装似乎并不能逆转外卖垃圾的大势。
外卖垃圾减量化的好处无需赘言,但如果没有得力措施,仅凭各自良好的意愿,恐怕很难美梦成真。
比如对消费者来说,尽管针对筷子、勺子等餐具,不少平台推出了自动勾选是否需要餐具的选项,但在“方便”与“习惯”的唆使之下,更多人还是对全套包装来者不拒。
这就像商场超市里的塑料袋,“限塑令”这么多年过去,扭转了塑料袋泛滥的命运吗?至于商家门店,自然是要投消费者所好,更何况,外卖包装都是提前配备好的。
比如在午餐时段,一两个小时要赶出数百份的外卖,商家会有时间和动力去区分哪些需要餐具、哪些不要餐具的复杂选项吗?
不爱做的,未必是不要做的。
外卖垃圾漫天飞,已经成为最迫在眉睫的城市病之一。
解决这个问题,无非是三端发力:对于消费者来说,只有在餐具上感受到“消费痛感”,或许才会减少相关消费量;对于平台来说,只有拉开“有餐具”和“无餐具”外卖的佣金差距,商家才会主动去引导消费者;而对于资源再生企业来说,做好外卖垃圾的可回收研究与处理,这也是终端的力量。
当然,这不能不提垃圾分类的及时性与必要性,以严格的分类制度解决外卖垃圾产生与处置,这或许比苦口婆心的泛泛而谈更为关键。
总之,外卖垃圾减量化不能靠“独行侠”,全系统发力、全链条治理,“点单生活”才不至于被污染和浪费所原罪。
叠加处罚只是治理“外卖超速”的
第一步
外卖骑手给大家带来用餐便捷的同时,常常因为赶时间,抢单数,屡屡出现骑行速度过快、闯红灯等问题,也带来不少安全隐患,甚至导致交通安全事故发生。
6月1日,江苏扬州出台的相关政策,对外卖骑手实施四级叠加处罚:外卖骑手首次交通违法后将停止其接单1天;累计交通违法2次后将停止其接单2天;累计交通违法3次及以上,每次企业停止其接单3天;对因交通肇事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立即辞退,不再录用。
(6月2日新华社)
抢单超速、闯红灯、逆行、占用快车道、边骑车边打电话等行为,凸显了劳动者谋生的不易,但另一面也毋庸讳言——以牺牲自身和他人交通安全为代价。
默认和姑息看似是一种体恤,但和纵容“996”“白加黑”等行为一样,都是好心办坏事。
因此,扬州出台的叠加处罚新政,虽看似有些严苛,实则是良药苦口,为构筑更加安全的环境迈出了第一步。
外卖骑手频频交通违法几乎是每个城市的常见景象,以至于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送外卖就当如此——为了快嘛,为了服务消费者嘛。
可
以说,速度是外卖骑手唯一的KPI考核指标,“时间就是金钱”在这个职业上有着最直接的体现。
某种程度上说,他们付出的不仅是劳动,还有随时面临事故危险的人身安全,而道路上的一切交通主体,也被裹挟进来,纷纷成了“快”的牺牲品。
安全永远是底线,快捷不应以牺牲安全为代价,针对特定群体长期大规模违法的痼疾,这一常识只有通过重拳治理才能落实在行动中。
叠加处罚的最大好处在于,通过引入企业管理,有针对性地为骑手降速——快就是慢,频繁违法只会得不偿失。
相比于只是对违法骑手进行单次处罚,叠加处罚的治理密度和力度都明显提高,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当然,外卖骑手虽是违法主体,但要想根治这一行为,还需要在环境治理上动脑筋。
表面上看,客户对“越快越好”的追求,似乎是外卖骑手交通违法的重要原因,甚至有人还动辄以“差评”相威胁。
细究起来,可能是长久以来被“惯坏了”,想要改变这种期待,除了呼吁似乎也没有更好的方式——消费者也没有更无权要求你通过交通违法来快啊!所以,作为外卖骑手的直接管理方——外卖企业,理应一同被纳入管理范围,因为他们完全可以在客户不合理要求和安全送达之间建立一道防火墙,以更加专业和负责任的态度要求骑手,而不是明知危险却不顾,只想着自身利益最大化,一味倒逼甚至连合同与社保都没有的骑手快一点、再快一点。
既然外卖企业将赢得市场的压力分担给了每个骑手,那么在交通违法治理过程中,他们也不能置身事外。
作为直接责任人,企业也应接受叠加处罚,只有利益捆绑,才能让企业感到压力,也让骑手们喘一口气,在追求更快的同时也不会枉顾安全。
难道体谅外卖小哥就不能给差评?
近几年,随着外卖行业的繁荣,各种关于外卖小哥的公关软文也进入大家的视野,出现了一些“体谅外卖小哥,就别给差评”、“多一些宽容,多一份等待”等的说法,旨在表达让顾客多体谅外卖小哥,不要差评,差评对外卖小哥影响很大等。
各种各样的软文让顾客学会体谅,变得温柔,最后演变成了今天点差评被看作是一种过分的行为。
某种意义上,外卖是短途的快递,也有评分标准,也论工作时长,也有各种问题。
同时,用户也有资格对服务做出评价,督促服务的有效进行和问题纠责。
可当下,给外卖小哥差评成为了一件不道德的事情。
这是一种扭曲的价值观。
首先,外卖小哥的职责是送外卖,但不意味着我们不体谅他的难处。
这就和前几年的另外一个例子类似,一个妇女,一边嗑瓜子一边随地乱扔,环卫工人就在旁边扫,按女子的话“你不就是干这个的吗”。
当时大家都在谴责这名女子。
人们对外卖小哥的态度也是如此,会体谅特殊天气里的延迟送达和路上交通带来的不便。
其次,很多人软文说外卖小哥工作时间长、环境恶劣。
这些是由职业本身性质决定的,且工作时间的长短也是由外卖小哥自己决定的。
还有就是差评问题。
差评是可以做说明的,情况特殊是可以备注原因。
,更多时候用户都愿意给好评,如果是恶意用户,骑手应该可以向公司申诉,如果不分青红皂白扣工资,只能说这个是行业的问题,应该找相关部门解决。
但是现在有些骑手仗着反正用户也不会差评,编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这些问题是外卖小哥自己的问题,用户实在不该隐忍。
骑手打电话告诉用户快到了,用户下去等了快半小时,打电话问骑手,骑手还是说快到了,拜托我在楼下等;骑手打电话说在楼下,用户立即下楼结果骑手人不在,打电话过去说没等到用户去了下一家;甚至有的骑手把订单人的饭菜吃了装点别的食物送去。
因为用户都不敢点差评,骑手们就会觉得差评是一件稀有、甚至是一件不应该的事情。
遇到投诉,他们不会首先觉得是自己的问题,而是用户的问题,他们就会想办法去宣泄,去报复,而不是去改善。
因为我们都不点差评,他们就觉得原来不送上楼也是可以的;骑手来迟了,提前点送达,发现原来是可以被体谅的,慢慢就变成了每次迟到理直气壮地点送达,然后让温顺的用户多等半小时。
接单太多可以转单;送不及时可以提前和客户说而不是擅自确认订单;天气恶劣可以选择少做一些单,配送价格和天气状况是成正比的。
这个社会不止外卖小哥不容易,大家都不容易。
外卖发展时间短,本身行业的规范各方面就存在问题,骑手与其哭诉差评,不如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督促政府出台相关规定,约束市场,保证骑手的权益。
“年轻人宁送外卖不去工厂”未尝
不是好事
媒体报道称,一边是制造业普工或称万能工的“招工荒”,另一边却是外卖行业的年轻人与日俱增。
外卖行业从业者的平均年龄在26岁到30岁,35岁以下更是占比近七成。
数据显示,2015年,美团外卖骑手人数仅为1.5万人,但到了2018年第四季度,日均活跃骑手人数已接近60万人,而饿了么旗下蜂鸟骑手的注册人数早已突破300万人。
有论者撰文认为,年轻人宁送外卖不去工厂,虽是无可厚非的个人选择,但或多或少会造成人力资源的“大材小用”——当下正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这势必会造成工厂的劳动力短缺,影响制造业转型与升级。
直观地看,似乎的确如此。
但是,若细细推敲的话,该论断却恐怕有待商榷。
年轻人宁送外卖不去工厂,未尝不利于倒逼制造业转型升级。
这一现象背后,有着其他更为重要的关注点。
在与外卖行业的竞争中,工厂之所以难获年轻人青睐,主要是因为没有给出更好的待遇,包括显性的工资以及各种隐形的收益。
这正如论者所指出的,虽然“工厂月薪万元仍招工难”的报道常见诸报端,但实
际上,要达到“定薪”,需要超长时间工作以及周末节假日加班加点。
平均算下来,时薪不过是一般水平。
再则,考虑到流水线工作的封闭性、自由度较低,“万元工资”的诱惑力也大为下降。
总而言之,相较于外卖行业,工厂所提供的各种收益,于年轻人而言并不具备更胜一筹的竞争力。
工厂老板恐怕不难知道自己输在哪儿。
但竞争不过外卖行业、“用工荒”屡现却说明,不少工厂的经营者并未作出有力改变。
其原因,除了“不想”,更多的恐怕是“不能”——若提高待遇招聘普通、万能工,就其所能产生的经济回报而言,很可能是一笔“收不抵支”的买卖。
我国目前已告别人口红利时代,人力成本处于上升的通道之中。
过去依靠廉价劳动力为支撑的粗放增长模式早已难以为继,通过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
部分传统工厂,早就开始布局科技创新与自动化生产,逐步摆脱对人力的过度依赖,力求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收益。
去年初,富士康宣传投资3.4亿美元研发人工智能,其旗下显示面板部门群创光电积极扩大制造业自动化应用,计划削减1万多个岗位。
毫无疑问,传统的“人力工厂”,靠老路子赚钱的空间只会越来越小。
部分工厂依然身陷“用工难”泥潭,至少说明了一点:它们没有跟上新的产业发展形势。
年轻人抛弃工厂去往外卖行业,一方面是对人力资源的更优配置,能够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是在激活优
胜劣汰的市场竞争规则——无所作为、效益低下的“人力工厂”,要么最终被踢出市场,要么通过转型升重获新生。
无疑,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当然,考虑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冷待落后的“人力工厂”,坐视其被市场淘汰,恐怕也并不十分公允。
要知道,商人逐利而行。
部分为招工所困的“人力工厂”,必然有心迈向转型升级的新道路。
但目前,税收、社保等各种法定税费,依然有待调整适应人力成本上升的形势。
部分制造企业尤其是利润微博的小微企业,难以拿出更多的资金去完成转型升级。
倘若能够为企业减轻税费负担,那么,它们的转型升级之路或许会多一些可能。
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减税降费措施。
为了更大规模地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去年中央层面更是频频释放大规模减税降费信号,其中,小微企业有望享受普惠性税收免除,免缴企业所得税。
而且,社保费率也有望下调。
倘若这些政策红利能够有效扎实地落地,那么,将为传统制造业提供更多转型升级的经济空间。
年轻人宁送外卖不去工厂,庶几戳破了“人力工厂”的凋零。
不过,站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角度看,落后于时代趋势的“人力工厂”,本就难以摆脱被市场淘汰的命运,这并非坏事,反而会倒逼传统制造业不断革新向前。
而税费等各种企业负担的调整,无疑对这一进程有着重要影响,也更加值得舆论关注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