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中考化学复习模拟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中考复习模拟卷(安徽)
(满分40分)
一、单选题(共12题;共12分)
1.(1分)食盐可分为原盐、精盐、特种食盐等,特种食盐又分为加碘盐、低钠盐、加铁盐、加锌盐等。
加碘盐是在食盐中添加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
碘酸钾受热易分解,会影响人体对碘的吸收。
低钠盐是在加碘盐中添加一定量KCl,适用于中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
加铁盐是在食盐中添加一定量亚铁盐,如FeSO4。
下列关于各种盐的说法错误的是
A.食用加碘盐可以预防甲状腺疾病
B.食用低钠盐可以预防高血压
C.食用加铁盐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
D.食用加锌盐可以预防佝偻病
2.(1分)如图为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KNO3的溶解度>NaCl的溶解度
B.t℃时,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20℃时,100gNa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6g
D.50℃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降至20℃,KNO3析出晶体多
3.(1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
A.禁止使用化石能源,减少酸雨的形成
B.大量施用化肥、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
C.实验室含酸废水直接倒入下水道,不会造成污染
D.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效实现碳中和
4.(1分)下列实验方案及现象与结论一致的是
项
A B C D
目
方案
现象点燃氢气时发
出尖锐爆鸣声
点燃某气体后,干冷烧杯
内壁出现无色液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紫色石蕊溶液在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a 中的铁钉生锈,b 中的铁钉没生锈
结论氢气较纯
该气体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二氧化碳能使石蕊溶液变红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
A .A
B .B
C .C
D .D
5.(1分)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 .取用10%的稀硫酸:取出一半后,剩余溶液浓度变为5%
B .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将粗盐全部加入水中,立即过滤,导致产率偏高
C .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导致进水偏多
D .用镁条在密闭容器中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镁条量不足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6.(1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应用压强传感器探究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得到压强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①:推入氢氧化钠溶液,瓶内气体被压缩,压强从E到F瞬间变大
B.步骤②:振荡三颈烧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压强从G到H迅速减小C.步骤③:推入稀盐酸,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压强从I到K增大
D.从J到K,反应生成气体,导致压强超过实验初始压强
7.(1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选用试剂和主要操作
A Cu(Zn)加适量稀盐酸、过滤
B CO2(CO)点燃气体
C CaO(CaCO3)加过量水溶解、过滤
D FeSO4溶液(CuSO4)加入适量的锌粉,过滤
A.A B.B C.C D.D 8.(1分)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变化,变化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C.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2︰1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9.(1分)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元素,人体内碘元素缺乏可导致大脖子病。
碘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n的值为5B.碘原子的质子数是53
C.碘原子的原子质量是126.9D.碘元素是金属元素
10.(1分)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
A.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镁粉、铁粉
B.向稀盐酸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C.向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11.(1分)“碳捕捉技术”是捕捉释放到大气中的CO2,反应③利用了该技术,甲、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气态。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可通过置换反应实现
B.反应②,可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C.反应③,是乙与NaCl溶液反应
D.甲可用作燃料,乙可用于人工降雨
12.(1分)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
B.乙和丙都属于氧化物
C.44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160g乙
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28分)
13.(5分)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冬季路面积雪给交通带来安全隐患,抛撒融雪剂是融雪的常用方法。
融雪剂的种类繁多,其中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等氯盐融雪剂价格低廉、融雪快,但其中的氯离子对路面等腐蚀性大。
CMA类(乙酸钙镁盐)融雪剂除冰效果好、腐蚀性小,但价格高,多用于机场道路等重要场所。
此外,乙酸钾(CH3COOK)、磷酸二氢钾(KH2PO4)、碳酸氢钾(KHCO3)等物质也常用于融雪。
研究人员配制出A、B两组融雪剂(如图),并与CMA类和NaCl融雪剂进行性能比对(见下表)。
不同融雪剂性能指标的检测结果
项目技术标准A组B组CMA类NaCl
pH 6.5~9.07.27.49.07
冰点/℃<-20.0-23.2-21.0-21.0-18.0
融雪化冰能力/mL≥712.510.710.311
溶解速度/s≤190132167152106
混凝土质量腐蚀/%≤1.0 1.120.400.13 1.10(本文中冰点指加入融雪剂后雪水的凝固温度)
研究发现,将不同融雪剂混合使用,部分性能指标优于其他两类,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目前研究人员正在研发性能更好的融雪剂。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1分)MgCl2中镁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是 。
(2)(1分)A、B组融雪剂均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A组比B 组腐蚀性强的原因是 。
(3)(1分)CMA类融雪剂的溶液呈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4)(1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融雪剂可以降低雪水的凝固温度,使其难以形成冰
B CMA类融雪剂的融雪化冰能力最强
C B组融雪剂性能指标符合表中全部技术标准
14.(7分)化学兴趣小组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稀盐酸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有“灰白色沉淀”产生的异常现象。
[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Mg(OH)2受热分解生成MgO和H2O。
②无水硫酸铜(CuSO4)是白色固体,遇水会变蓝。
③碱式氯化镁[Mg(OH)Cl]不溶于水,受热易分解生成MgO和HCl气体。
(1)(1分)[提出假设]
甲同学认为灰白色沉淀中不含MgCl2,你认为原因是 。
乙同学认为灰白色沉淀中可能含有:
猜想Ⅰ:Mg;
猜想Ⅱ:Mg(OH)Cl;
猜想Ⅲ:Mg(OH)2
(2)(1分)[实验探究]
乙同学将灰白色沉淀洗涤、干燥后,分别置于编号为①②③的试管中,进行实
验。
序
号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1向试管①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沉淀消失,
无气泡产生
猜想Ⅰ (选填
“成立“或“不成立”)
实验2加热试管②,将生成气体通入
溶液。
溶液变红猜想Ⅱ成立
实验3加热试管③,将产生的气体通过装
有无水硫酸铜(CuSO4)的U型管。
猜想Ⅲ成立
(3)(1分)[讨论分析]
实验1中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2分)写出加热灰白色沉淀生成HCl气体的化学方程
式 。
15.(6分)牙膏中常用碳酸钙、二氧化硅等物质作为摩擦剂。
某同学对牙膏中摩擦剂碳酸钙的含量进行测定。
【实验原理】测定C装置中生成沉淀的质量,通过计算确定牙膏中CaCO3的质量分数。
【查阅资料】C O2+Ba(OH)2=BaC O3↓+H2O,牙膏中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
【实验装置】
(1)(1分)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2)(1分)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有:①搅拌B、C中的反应物,使其充分反应;
② 。
(3)(1分)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
b.滴加盐酸不宜过快
c.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干燥装置
d.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挥发的HCl
(4)(1分)若实验前放入B中的某品牌牙膏样品的质量10g,实验后C中生成了1.97g沉淀,则该品牌牙膏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5)(1分)若没有A装置,直接通入空气,则测得CaCO3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1分)D装置的主要作用是 。
16.(4分)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B、D组成元素相同,E是最轻的气体,根据图中相互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
(1)(1分)写出G的化学式:G 。
(2)(1分)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
(3)(2分)下列对反应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增加
B.该反应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C.反应现象:溶液无变化,有少量气泡冒出
D.生成的溶液中阴离子一定是Cl-
17.(6分)现有NaCl和CaCl2的固体混合物80g,将其全部放入一洁净的烧杯中,然后加入足量蒸馏水,搅拌,固体物质完全溶解。
再向烧杯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滴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试回答:
(1)(1分)当滴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为 g时,Na2CO3和CaCl2恰好完全反应。
(2)(5分)求该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
0.1g)。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A. 碘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组成物质,人体摄入一定量的碘元素,可以预防甲状腺疾病,不食用加碘盐可以预防甲状腺疾病,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人体少摄入一定量的钠元素,可以减小患高血压的风险,食用低钠盐可以预防高血压,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人体摄入一定量的铁元素,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食用加铁盐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预防佝偻病主要是摄入钙元素,与加锌盐无关,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分析。
2.【答案】B
【解析】【解答】A. 20℃时,KNO3的溶解度<NaCl的溶解度,不符合题意;
B. t℃时,NaCl和KNO3的溶解度相等,则对应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符合题意;
C.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136gNa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6g ,不符合题意;
D. 50℃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降至20℃,因未指明溶液质量关系,无法确定析出晶体多少,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含义分析,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确定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确定结晶方法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适用于降温结晶,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结晶;可以根据溶解度/(溶解度+100)确定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答案】D
【解析】【解答】A.在没有找到合理的替代能源情况下,不能禁止使用化石能源,需合理使用,不符合题意;
B. 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不符合题意;
C. 实验室含酸废水直接倒入下水道,会腐蚀下水道且污染水体,不符合题意;
D. 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效实现碳中和,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保护环境要减少使用化石燃料,但不能禁止分析;
B、根据农药化肥的水体的污染分析;
C、根据酸会腐蚀下水道分析;
D、根据碳中和需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分析。
4.【答案】D
【解析】【解答】A、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收集满氢气的试管用拇指堵住管口,管口朝下,立即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如果只听到很微弱的噗噗的声音,则说明氢气纯净,选项不符合题意;
B、点燃某气体后,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无色液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为空气中含有氧气,只能证明该气体中含有碳、氢元素,选项不符合题意;
C、单独二氧化碳是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选项不符合题意;
D、a、b实验的变量为是否与氧气接触,a中的铁钉生锈,b中的铁钉没生锈,则证明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不纯氢气燃烧发出爆鸣声分析;
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物质燃烧时生成物中氧元素可能来自于氧气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
D、根据铁生锈条件及对比实验的设计要求分析。
5.【答案】D
【解析】【解答】A.溶液具有均一性,即使取出一半后,剩余溶液浓度仍为10%,故不符合题意;
B.若将粗盐全部加入水中后立即过滤,会有部分氯化钠未溶解,则会导致产率偏低,故不符合题意;
C.白磷燃烧放热,若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则由于装置中的温度较高而使压强较大,进入的水的体积会偏小,故不符合题意;
D.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则镁条量不足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分析。
B、根据若将粗盐全部加入水中后立即过滤,会有部分氯化钠未溶解分析。
C、根据白磷燃烧放热,若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则由于装置中的温度较高而使压强较大分析。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分析。
6.【答案】D
【解析】【解答】A. 步骤①:推入氢氧化钠溶液,瓶内气体被压缩,压强从E到F瞬间变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步骤②:振荡三颈烧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气体减少,压强从G到H迅速减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步骤③:推入稀盐酸,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气体增多,压强从I到K增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即为开始的二氧化碳气体,从J到K 导致压强超过实验初始压强的原因是加入了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瓶内气体被压缩,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步骤①:推入氢氧化钠溶液,瓶内气体被压缩,压强变大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气体减少分析。
C、根据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气体增多,压强会增大分析。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开始的二氧化碳气体;加入了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瓶内气体被压缩分析。
7.【答案】A
【解析】【解答】A.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锌>氢>铜,则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铜与稀盐酸不反应,然后过量即可得到铜,故A符合题意;
B. 由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所以当二氧化碳大量存在时,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故B不符合题意;
C.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不仅没有除去杂质,反而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不符合题意;
D.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锌>铁>氢>铜,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少量硫酸铜,加入适量的锌粉,锌会先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然后锌会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不仅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除杂的原则:1、除杂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欲保留的物质反应;2、不能引入新杂质;3、最佳的除杂方法是除杂剂与杂质反应生成欲保留的物质。
8.【答案】D
【解析】【解答】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不符合题意;
B. 该反应有1种生成物,不符合题意;
C. 反应前“”3个,反应后剩余1个,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3︰
1 ,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为两种物质生成一种,为化俣反应,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由微观图示反应前后粒子种类和个数分析,反应前后相同粒子为未参与反应的粒子,由此确定出参加反应的粒子个数,结合“多变一”的反应为化合反应解答。
9.【答案】B
【解析】【解答】A.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原子序数,则m=53,n=7,不符合题意;
B. 碘原子的质子数是53 ,符合题意;
C. 碘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6.9 ,不符合题意;
D. 碘元素名称带“石”是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名称带“石”的为非金属元素;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10.【答案】C
【解析】【解答】A. 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镁粉、铁粉,相等质量的镁和铁,镁产生氢气质量大于铁,不符合题意;
B. 向稀盐酸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溶液pH从小于7到等于7,至大于7,不符合题意;
C. 向氯化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然后再与氯化铜反应,沉淀质量在加入氢氧化钠一定质量之后开始增加,至氯化铜反应结束后保持不变,符合题意;
D. 电解一定质量的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是图像的判断题,解答时要通过题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结合变化趋势先做出判断,如随着横坐标物质量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加或降低等,再确定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是否符合题意。
11.【答案】C
【解析】【解答】甲和乙组成元素相同,乙可生成碳酸钠,则甲为一氧化碳,乙为二氧化碳;
A. 反应①,可通过碳与氧化铜等发生置换反应实现,不符合题意;
B. 反应②,可通过二氧化碳与碳发生化合反应实现,不符合题意;
C. 反应③,是乙与NaOH溶液反应,符合题意;
D. 甲为一氧化碳,可用作燃料,乙固体为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木炭间的转化分析,结合置换、化合反应定义解答。
12.【答案】C
【解析】【解答】A、甲是丙烷(C3H8),其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3):(1×8)=9:2,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示可知,乙只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B不符合题意;
C、由方程式可知,44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160g乙参加反应,故C符合题意;
D、由上述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4,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丙烷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的条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由题意可知,丙烷燃烧的反应方程式
是:C3H8+5O2点燃
_
_
3CO2+4H2O。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微观模型图的意义、方程式的书
写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3.【答案】(1)24:71
(2)混合物;A组比B组氯离子含量高
(3)碱性
(4)AC
【解析】【解答】(1)MgCl2中镁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是24:(35.5×2)=24:71。
(2)根据图示可知,A、B组融雪剂均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根据题意,氯
离子对路面等腐蚀性大,A组中含有14%的氯化钙、36%的氯化镁,B组只含有15%的氯化钙,A组比B组氯离子含量高,故A组比B组腐蚀性强。
(3)CMA类融雪剂的溶液pH=9.0,大于7,故呈碱性。
(4)A、融雪剂可以降低雪水的凝固温度,使其难以形成冰,正确;
B、CMA类融雪剂的融雪化冰能力对应的数字最小,能力最弱,错误;
C、根据表格,B组融雪剂性能指标符合表中全部技术标准,正确。
故答案为:AC。
【分析】(1)物质组成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元素的下角标):(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元素的下角标)
(2)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混合物。
(3)标准状况下,pH大于7的物质显碱性,pH等于7的物质显中性,pH小于7的物质显酸性。
(4)依据表格内容合理分析就能得到正确答案。
14.【答案】(1)MgCl2易溶于水
(2)不成立;紫色石蕊试液;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
(3)Mg(OH)2+2HCl= MgCl2+2H2O
(4)Mg(OH)Cl∆=MgO+HCl↑
【解析】【解答】(1)MgCl2氯化镁易溶于水,灰白色沉淀中不含有MgCl2;
(2)镁与盐酸反应会产生氢气,加入盐酸无气泡产生,则猜想Ⅰ不成立;
碱式氯化镁[Mg(OH)Cl]不溶于水,受热易分解生成MgO和HCl气体。
加热试管②,将生成气体通入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则可证明猜想Ⅱ成立;
Mg(OH)2受热分解生成MgO和H2O ,加热试管③,将产生的气体通过装有无水硫酸铜(CuSO4)的U型管,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证明猜想Ⅲ成立;
(3)中和反应为酸和碱的反应,实验1中发生的中和反应为氢氧化镁与盐酸的反应,方程式为Mg(OH)2+2HCl= MgCl2+2H2O;
(4)Mg(OH)Cl受热分解生成MgO和HCl气体,反应方程式为Mg(OH)Cl∆=
MgO+HCl↑。
【分析】(1)根据氯化镁为易溶物分析;
(2)根据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石蕊试液遇酸性物质变红分析;
(3)中和反应为酸和碱的反应分析;
(4)Mg(OH)Cl受热分解生成MgO和HCl气体分析。
15.【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
(2)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被氢氧化钡溶液吸收,提高实验的准确度
(3)cd/dc
(4)10%
(5)偏大
(6)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
【解析】【解答】(1)装置B中发生的是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2)反应时装置内会有二氧化碳残留,为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被氢氧化钡溶液吸收,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
(3)a.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以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产生干扰,错误; b.滴加盐酸不宜过快,以便于二氧化碳充分吸收,结果准确,错误; c.该实验中水蒸气对实验结果不产生影响,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干燥装置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正确; d.实验是通过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产生沉淀质量来计算碳酸钙含量,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对实验结果无影响,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挥发的HCl,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正确。
(4)设碳酸钙质量分数为X
CaCO3---CO2----BaCO3
100 197
10gx 1.97g
100:197=10gx:1.97g
x=10%
(5)若没有A装置,直接通入空气,空气中二氧化碳也会与氢氧化钡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使则测得CaCO3的质量分数偏大。
(6)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实验会造成干扰,D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
【分析】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产生碳酸钡沉淀,利用碳酸钡质量可计算出二氧化碳质量,利用二氧化碳质量可计算碳酸钙质量,结合实验装置的特点及实验目的、原理分析。
16.【答案】(1)H2CO3
(2)F e 2O 3+3CO 高温__
2Fe +3C O 2(3)A
【解析】【解答】(1)通过分析得G 是碳酸,化学式为H 2CO 3;
(2)反应①即氧化铁与一氧化碳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单质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F
e 2O 3+3CO 高温__
2Fe +3C O 2;(3)反应②即铁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和亚铁盐;
A 、反应过程中,铁单质置换出氢离子生成亚铁盐,溶液质量增加,正确;
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保持不变,不正确;
C 、铁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和亚铁盐,反应现象是溶液变为浅绿色、有气泡生成,不正确;
D 、其可能是铁与稀盐酸、硫酸反应,阴离子不一定是Cl -,不正确;
故答案为:A 。
【分析】根据A 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则A 是Fe 2O 3,B 、D 组成元素相同,氧化铜和B 反应可转化为D ,则B 时CO ,D 是CO 2,C 是Fe ,E 是最轻气体,则E 是H 2,氢气燃烧生成F ,则F 是H 2O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G ,则G 是H 2CO 3,据此分析解答。
17.【答案】(1)100
(2)解:根据图示,A 点时碳酸钠和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质碳酸钠的质量为100g ×10.6%=10.6g
设该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为x
CaCl 2+Na 2CO 3=2NaCl +CaCO 3↓111106x 10.6g 111106=x 10.6g 解得x =11.1g
则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为80g ―11.1g =68.9g
答:该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为68.9g 。
【解析】【解答】(1)根据图像可知,当滴加的碳酸钠溶液质量为100g 时,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大,此时碳酸钠和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
故填100;
【分析】(1)根据图像可知,当滴加的碳酸钠溶液质量为100g 时,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大,说明恰好完全反应。
(2)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