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神写照”——小议中国人物画的写意造型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神写照”——小议中国人物画的写意造型观
作者:林志军
来源:《群文天地》2011年第03期
“传神”作为人物画的创作理论,最早在绘画界明确地使用这个概念并系统地加以论述的是东晋的顾恺之。

相传他画人物,有时数年不点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阿堵之中。

”“写照”一词源于佛学,代表着主体的神妙感知能力,就应表现出人的心灵、智慧,由于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画之妙不在形体塑造本身,而妙处在于能传其神,要做到传神关键在于人物画像的眼睛。

画论中就记载了顾恺之为殷仲堪画肖像,对其眼疾“但明点童子,飞白拂其上,使如轻云之蔽日”,巧妙地处理了写实和美化的关系,存其缺点又不伤其精神。

顾恺之在《论画》中又言:“凡生人亡有手揖眼视而前亡所对者,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趋失矣。

”文中第一次提到了“以形写神”说,虽然并不是作为独立肯定的概念提出的,并存在着重神轻形的倾向,但对形与神的探讨是很有价值的。

“凡生人亡有手揖眼视而前亡所对者”,此句意为:凡是有生气的人,没有在举手致礼时,眼睛向前看,而视线竟无所对者。

“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趋失矣”意为:以形写神而人物面前没有实在的对象可以对视,采用的手段相违背,传神的目的就不能实现了。

顾恺之以形写神思想的提出,表明,我国的绘画艺术,特别是人物画,自汉以来已发展到一个神主形次的新阶段,以及人们的审美情趣新的变化。

魏晋以后,人物画家无不把传神作为绘画表现的最高标准,在对形神的把握上,由于有不同的侧重,概括地说,大致表现出两种思想观念,一种是主张形神兼备,在形似中求神似的以形写神观;一种是重神轻形、离形得似的以神写形观。

从传统人物画作品所呈现出的特征分析,重视形神兼备,以形写神的观念并不是要求创作的形象与客观形象之间的一对一的视觉直观相似性。

他们只是在对形的要求上相对更严格一些罢了;重神轻形、以神写形的观念也并不是完全否定形似,他们要求的只不过是约形而已。

从注重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角度来看,形是具体的,可以被视觉所感知的,神是通过形传达出来的,中国画是一贯注重以生观物的,所以塑造的形象必须以传神为目的。

在传统人物画中,不乏注重对形象追求的神品力作。

他们通过形神兼备、物我交融的形象塑造,使源于生活真实的艺术创作妙夺造化、高于生活真实。

无论从文献记载,还是从实物遗存,都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如《韩熙载夜宴图》中一些人物形象都可以和现实中的人物一一映正。

主人公韩熙载、教坊司李家明、和尚僧德明,名妓王屋山等人物形象个个形似传神。

作者非常注重人物面部的刻画,通过面部神情与动作的结合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陶醉在音乐中的李家明正按排而
合,躲在人后露出尴尬神情的德明和尚,尤其对韩熙载动作和面貌神情的刻画,更加生动传神,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跃然纸上,这是以形写神的经典之作。

在画卷中无不符合顾恺之对传神的要求,既注重“阿睹”的传神,“以形写神”又不“空其实对”。

中国画的造型以追求神似为最高目标,虽然形是不可或缺的神之基础,但神似才是目的。

传统人物画中在以追求神似,以神写形,遗貌取神的作品中,更加注重主观的表达,在造形中赋予了个人的大胆想象与夸张,如唐末入蜀的僧人画家贯休,他在当时流行的胡貌梵象的基础上,创造了更加大胆的人物造型,对形象的夸张到了变形的地步。

从再现生活原形的角度来看,贯休笔下的形象并不真实,但却生动传神,反映出移形重神的写意造型特征。

后世陈洪绶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到这一特征。

正如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论绘画六法》中所说“以形似之外求其画,此难可与俗人道也。


另一路是变细笔白描为水墨逸笔、开简笔人物画先声的石恪,其《二祖调心图》,笔墨放纵、一挥而就,不求形似,人物形象夸张奇倔,但极其生动传神,不亏为“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逸品,南宋梁楷继承了石恪画风,从他的《六祖伐竹图》中可以看出,只用寥寥数笔,形象更加高度概括,直抒胸意,在《泼墨仙人图》中,艺术表现手法上更是大胆变革,运用粗阔的笔势与浓淡的水墨泼墨而成,虽然五官被挤压于一处,但形象之妙在于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自然与生动。

这些作品都是以神写形的典型画例。

不论是注重形神兼备、以形写神还是重神轻形、离形得似的造型意识,他们都以追求神似为目的,对形的把握,在若即若离中找寻更大的自由性。

传统的造型是自在的、人为规定的造型手段,对“形”“神”的追求是不同于模仿真实形象的西方镜像造型。

传统的“形似”只是主观对客观形象体悟后表达出来的形与客观形体的本质特征的相符之处,依然不是客观的模仿。

传统中追求人物的神似,是一种类型性的精神特征,而非人物真正的个性心理。

所以中国传统人物画中的形似与神似都和生活中的真实有着一定距离,是主观精神寄寓到客观自然物象之中与客观形态融合,是一种“不似”。

石涛在对造型的总结中说“变换神奇懵懂间,不似之似当下拜。

”所以,中国人物画是在不似之似中追求造型的传神写照。

(作者简介:林志军(1972-)男,湖南永州人,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