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的必然性,培养唯物史观。

2、总结归纳商鞅变法内容,通过史料分析商鞅变法的影响,理解其对社会转型的作用,培养历史解释、史料实证能力。

【基础知识】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春秋起止时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2、战国起止时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三家分晋: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

田氏代齐: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姜姓国君。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影响: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周王室最后也被秦国吞并。

3.华夏认同:
(1)表现:春秋时期周边民族在频繁的往来和密切联系中,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战国之后,戎狄蛮夷融入华夏族。

(2)影响:华夏族吸收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为广泛的族群。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1.经济发展:
(1)农业
①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广泛使用、牛耕得到推广。

②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等,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2)手工业: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3)商业: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出现了富比王侯的私营工商业主。

2、变法运动
(1)变法运动: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改革。

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2)代表——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
①内容:
A.经济上: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B.政治上:在民间实行什五连坐,互相纠察告发;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C.军事上: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②影响:商鞅的变法顺应了历史潮流,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三、百家争鸣
派别代表时期思想主张
儒家孔子春秋仁、为政以德、克己复礼、有教无类孟子战国性善论、提倡“仁政”、民贵君轻荀子战国性恶论、主张隆礼重法、君舟民水
道家老子春秋
“道”、朴素的唯物论、朴素的辩证法、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庄子战国崇尚逍遥自由
阴阳家邹衍战国
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相
生相胜”理论
墨家墨子战国提倡节俭、“兼爱”、“非攻”、“尚贤”
法家韩非战国以法治国、控制臣民、中央集权
(1)是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

(2)为新型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3)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

【习题巩固】
1.战国时期,江淮地区有长松、文梓、楩、楠、豫樟,江汉鱼鳖鼋鼍为天下饶,还有珠玑、犀、玳瑁、果、布等,吸引全国各地商人前来贩运,“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这反映江淮地区()
A.政治局势相对稳定B.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C.商贸专门市场形成D.区域长途贩运兴盛
2.夏商西周时期,社会成员基本以"族"划分。

夏商的"族"指氏族,周代则指宗族。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管理出现急剧政治变革,出现了“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的局面。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小农经济性质得到强化B.宗法体制遭到破坏
C.周王统治已然名存实亡D.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3.对于战国时期官僚的处境,西汉的东方朔在《答客难》中所说:“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支持)之则在青云直上,抑之则在深泉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

”这种现象()
A.表明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体现出周王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C.折射出社会转型的发展趋势D.反映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确立4.孔子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子主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墨子主张“节俭”,这说明他们都主张()
A.倡导社会和谐与秩序B.强调道德规范和个人品德
C.推崇节俭和反对奢侈D.提倡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
5.孟子认为“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荀子认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据此可知,两者都主张()
A.无为而治B.尚贤使能C.以民为本D.兼爱非攻
6.有学者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以秦、楚、吴、越等为代表的蛮夷诸政权发展壮大,并向中原地区聚集。

为了争得“正统”地位,采取“以夏变夷”的政策,用“周礼”改变旧俗,甚至打起“尊王攘夷”的旗号,以争得“诸夏”的身份和地位。

材料旨在说明()A.各族的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B.各国积极变法以谋求富国强兵
C.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破坏D.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依旧稳固
7.春秋战国时期,“圣王卑礼以下天下之贤而王之,均分以钓天下之众而臣之”成为各诸侯国的共识。

例如燕昭王“与百姓同甘苦,卑身厚币以招贤者”;秦孝公也曾下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社会层级之间流动渐趋强化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出现
C.社会转型促使人才需求增加D.平民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
8.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

管仲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些主张,反映当时()
A.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求B.得到了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C.社会亟需政治秩序的变革D.大一统成为当时社会共识
9.《墨子·尚同上》提出:“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天子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置之以为三公……画分万国,立诸侯国君……又选择其国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正长。

”这反映出墨子()
A.意图构建分权体制B.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
C.借鉴儒法两家思想D.贤能治国的政治理想
10.穿越是近几年文学、影视的一个热点题材。

如果有人穿越到了商鞅变法后的秦国,想要成为一名功名显赫的高级官员,他最应该()
A.成为一名传统贵族B.当兵作战,获取大量军功
C.生产粮食获得奖赏D.成为富商,向国家多纳税
11.如表是节选自《吕氏春秋·期贤》中的部分内容。

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1)当今之时,世暗甚……凡国不徒安,名不徒显,必得贤士
(2)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之……於是君请相之,段干木不肯受。

则君乃致禄百万,而时往馆之
(3)秦兴兵欲攻魏,司马唐谏秦君曰:“段干木贤者也,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秦君以为然,乃按兵
A.诸侯国对人才重视B.人才选拔机制日益保守
C.社会长期动荡不安D.社会阶层流动十分明显
12.孟子曰:“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然后驱而之善。

”荀子曰:“无用之辩,不急之察,弃而不治。

若夫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则日切差而不舍也。

”两者都()
A.强调尊卑有序的等级观念B.具有注重人伦的济世情怀
C.探求自然运行的客观规律D.宣扬朴素的人文主义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