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编播特征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编播特征分析
摘要本文对新版央视新闻频道为对象进行内容分析,考察其在传播符号,节目体裁,编排方式等方面的变化特征,分析改版反映出的新闻频道核心价值取向, 关键词新闻频道编播特征时效性解释权
2009年7月至8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再一次进行大规模改版。
改版涉及频道和栏目包装、栏目设置、新闻编排、主持人等多个层面。
央视将本次改版的效果总结为:“此次调整使新闻频道信息量增加、贴近性增强、新闻更新速度提升、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加强、形象包装更具时代感和亲和力。
”本文以新版央视新闻频道为对象,结合央视新闻频道的宏观定位,分析其在传播符号、节目体裁、编排方式等方面的变化特征,考察央视新闻频道改版效果的实现程度。
一、新闻频道定位:“新闻立台”的国家台语境
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传媒体系中的高端代表,其所承担的信息传播、舆论监督、公众论坛、社会公器的作用不言而喻。
在收视率指向下电视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坚持“新闻立台”体现了国家级电视媒体应有的担当和气魄。
有研究者指出:“创办新闻频道不仅是充分利用电视新闻传播的优势,使新闻宣传形成规模化效应,进一步发挥宏观舆论导向作用的有力举措,而且是适应世界传媒潮流、按照新闻规律办事、勇于投人世界电视新闻媒体的大竞争中,将电视新闻宣传做大做强,使中国电视台向世界级大台地位迈出的坚实一步。
”央视要成为世界级大台。
“新闻”是其在国内外树立权威性与公信力的最佳突破点。
2003年5月1日,在“非典”肆虐、伊拉克战事正酣的新闻高产期,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酝酿4年多后开播。
中央电视台将其新闻频道的宗旨、方针、追求分别概括为“与世界同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第一时间,第一地点”。
开播6年多来,新闻频道的多次改版也一直在力图实现这一系列的目标。
但总体而言。
前几次改版仍未摆脱其专题化倾向严重、栏目各自为阵、新闻资源共享程度低等不足。
喻国明曾言:“央视无论形式上的改革还是实质内容上的改革,近几年都处在一种相对停滞的状态,不符合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现实,所以,它一定要变。
”
二、内容分析:新版央视新闻频道编播特征考察
1 传播符号
一切传播活动都是通过特定符号的传播来呈现信息、传达意义的。
电视作为一种视听兼备的传播媒介,其综合性符号系统包括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具体而言可分为画面、屏幕文字、同期声、解说等。
央视新闻频道本次改版中,其传播符号方面的变化特征主要变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频道、栏目包装的统一化
本次改版后,新闻频道以蓝色为主色调。
所有栏目的片头均为3D地球旋转配以水波状环形动画效果,片头背景音乐也统一化。
包装的统一化处理有利于频道整体感和频道品牌形象的塑造,提升观众对频道的辨识度。
(2)屏幕文字功能的突出与强化
本次改版后,新闻频道在其动态新闻栏目中,将屏幕下方的主字幕分三行列出,分别用于标注采访对象、报道记者,列出新闻标题,显示游走字幕新闻。
其中新闻标题的字号较过去明显加大。
屏幕左下角的也分为三行字幕,分别为新闻发生地或版块名、日期与星期或栏目名、即时时间。
同时,在有些新闻的演播室导语播报过程中,主播画面的左侧会出现该新闻相关的大字号关键词。
如9月29日的《新闻直播间》中,新闻《光立方表演难度超击缶而歌》、《中国驻法大使馆举行国庆招待会》、《铁路迎来第一个客流小高峰》的演播室导语播报中,主播章伟秋的画面左侧,分别出现了3D效果的文字“光立方”、“迎国庆”、“黄金周运输”。
另外,在评论节目《环球视线》中,主持人水均益对相关新闻进行评论时,画面左侧也会将其评论中的关键词句有选择地同步显示出来。
有研究表明,“人们通过视觉获得的信息占人们的信息总量的83%,通过听觉渠道获得的信息占11%。
视听兼备,正是模拟了人类通常认识客观世界的方式,使人们可以真实、立体地感受到事物的特征。
”在屏幕左下角以文字标明新闻发生地、画面上列出新闻关键词句,以及对新闻标题的大字号处理,均是在已有听觉符号传递相关信息的情况下,诉诸视觉通道对关键信息传播效果的突出与再次强化。
(3)主播语态的贴近性与口语化
有声语言是电视媒介进行信息传播的基本符号系统之一。
主播、主持人播报
新闻、对信息进行即时点评时的语言风格,也会对信息的传播效果产生影响。
在保持内容权威性、准确性前提下的适度口语化,有利于加强观众对有声语言信息的心理接近性,增加心理期待与认同感。
本次改版中,主播语态的贴近性与口语化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除因播出状态自身特点使口语化在各档直播评论栏目有所体现外,另一档口语化明显的栏目是《24小时》。
该栏目每晚23:OO一24:00播出,以梳理、回顾当天已播出的重要新闻为主。
这样一档“炒剩饭”的栏目,如何在贴近观众的角度解读各条新闻成为其最大看点。
该栏目主播语态的贴近性与口语化使感情色彩在新闻前后串词中得以自然流露。
尤其邱启明、肖艳两位主播有在“民生新闻”热潮发源地南京长期“说新闻”的经验,两人配合默契。
如9月29日该栏目的《主播注意》版块里,两位主播就当天的一组房地产热点新闻展开了近3分钟的聊天式点评,一来一回间将相关信息与百姓生活的关系、所反映出的百姓心态解读得生动、透彻。
2 传播形态
分析某一频道的新闻传播形态,可以栏目为基本单元,从播出方式(直播、录播)与节目体裁(动态新闻、专题新闻、
新闻评论)两个层次来考察。
本次改版后(与改版前一个月对比),新闻频道淘汰的栏目有《每周质量报告》、《我的今日之最》、《小崔说事》、《实话实说》、《新闻会客厅》、《高端访问》、《百姓故事》、《晚间新闻》、《整点新闻》,改版的栏目为《朝闻天下》、《共同关注》、《法治在线》、《东方时空》,新增的栏目为《环球视线》、《24小时》、《新闻直播间》。
本次改版中在传播形态上的另一特点是增加了言论性信息在节目中的分量。
除保留原有评论节目《新闻l+l》外,又增加了国际新闻评论节目《环球视线》。
同时,动态新闻节目中也多包含主播、主持人对相关新闻进行即时点评或与相关特约评论员进行视频连线点评的环节。
新版《东方时空》中的《短评》、《24小时》中的《主播注意》版块即直接定位于编后语、编后话性质的评论。
言论性信息与评论节目在新版新闻频道中呈现出小型化、直播化、常态化的趋势。
3 信息量
本次改版后,新闻频道推出大直播时段的新栏目《新闻直播间》代替了原有的
《整点新闻》,占据了上午3小时、下午5小时两个时段。
该栏目作为新版新闻频道的标志性动态新闻栏目,以小时为单元进行编排,滚动播报当天重要的消息类新闻。
本研究选取了2009年9月29日8个小时的《新闻直播间》进行内容分析,通过比较其与之前新闻频道《整点新闻》在首播率、重发率上的变化,分析改版后新闻频道动态新闻的信息量特征。
具体数据见表2。
进一步分析当天《新闻直播间》的新闻内容可发现,当天的重要新闻事件集中在“《复兴之路》”、“国庆盛典”、“凯萨娜台风”、“黄金周交通”等几大主题上。
但除“胡锦涛江泽民等与首都各界群众一起观看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这一时政新闻保持了每一时段的头条播外,其他几大主题中的每一个均由多条新闻构成,虽然议题设定的对象未变,但新闻内容保持了持续滚动更新。
如当天“凯萨娜台风影响我国”的相关报道,总计10条中,只有两条完全重复,其他均是根据事态最新进展,充分利用视频连线、口播新闻等报道手段进行的追踪报道,真正做到了滚动新闻的既“滚”且“动”,有效提高了信息量。
而在整点新闻前新增的《新闻地图》版块,以快捷、明了的方式让受众迅速回顾当天重要新闻,也丰富了对已有新闻资源的再利用方式。
三、时效性与解释权:新闻频道价值取向的确立与践行
央视新闻频道开播之初。
孟建认为其传播理念应是“ 中国构建自己的一整套应对重大新闻事件的电视传播网络,同时形成‘监测环境’的常态,即以‘守望者’的姿态,对与公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方方面面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的关注与报道。
”早已明晰的传播理念,却似乎在本次改版后才真正拥有了践行的空间。
从本次改版后新闻频道的编播特征来看,专题类栏目尤其是新闻性较弱的专题类栏目大幅度减少,动态新闻量加大,采用直播方式播出的节目时间大大增长,传播符号的多层次强化新闻要素加强了有效信息量的传播。
这些都有效增强了新闻的时效性,或为时效性的增强提供了可能。
另一方面,动态新闻播报量的大幅度增加,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新闻的重复率。
24小时新闻频道的收视模式下,在无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大部分观众并不会长时间持续锁定频道收看新闻。
因此,动态滚动新闻中保持一定的信息冗余度,有利于提高重要新闻的有效覆盖人群。
但重复的滚动新闻也不利于观众的长
时间持续收看。
因此从这个角度分析,24小时新闻频道在无重大突发事件发生的时期,在通过多种方式丰富同一题材报道手段、保持动态新闻新鲜感的同时,更应从战略高度放弃对高收视率的盲目追求。
现代新闻传播活动中,媒体在争取第一时间提供最新信息、告诉受众正在发生什么的同时,还应该争取第一解释权、告诉受众如何看待所发生的变化。
本次改版中从两个层次强化了对言论性信息的传播:动态新闻中随时通过与特约评论员连线的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解读与点评,为受众提供深度背景分析;《新闻l+1》、《环球视线》等常态化的言论性节目。
更是积极扮演“意见领袖”角色。
体现国家电视台权威意见表达的责任。
对言论性信息的重视,有助于提高受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广度和认识深度。
大编辑部运作下对时效性的追求、权威意见表达责任中对言论空间的拓展,构成了本次新闻频道改版的核心价值取向。
而在对这一价值取向和理念的践行过程中,如何保持对收视率的平和心态、如何合理把握动态新闻的冗余度、如何锻造具大台风范和个性特征的评论员队伍,仍是值得新版央视新闻频道冷静思考和继续探索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