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教育家精神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践行教育家精神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作者:杨启锋
来源:《江西教育A》2024年第02期
2023年教师节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广大学生,每个时代的教育家身上都鲜明地展现出与学生同频共振、全方位服务学生需求的时代情怀。

“为了谁”这是教育改革与发展不忘初心的根本问题,只有把准育人的根源和本质,才能在任何时候都不迷失方向。

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是新时代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纵观苏霍姆林斯基、杜威、蔡元培、陶行知、于漪……这些教育大家,“我将无我,不负学生”是他们身上展现出的教育家精神和情怀的生动写照。

他们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不在乎声名与利益,总是设身处地地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让学生尽情享受教育的幸福与温度,从而在“无我有生”的精神境界中铸造着教育的大责任、大情怀、大担当。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做强新时代的教育,教育者育人情怀要深,境界要高。

学校办学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获得荣誉,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幸福成长。

学校办学应该坚持学生立场,从学生发展的需求出发,合理确定自己的办学目标,这样才能更精准地服务学生成长。

任何学校都应把学生成长需要作为学校发展的“指南针”和“方向盘”,建构“向生型”办学模式,打造新时代学生成长的最近发展区,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正确航向。

学生能幸福成长是一所学校最好、最有生命力的品牌。

为了全体,而不为个别
教育人的初心是让每个学生学会求知和做人,自己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

陶行知先生说过,“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而去”,学校和教师终身的“大事”就是全心全意育人。

学校和教师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全体学生的成长。

学校要关注学生的需求,适时调整,这样才能解决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不匹配的难题。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教师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教育精神的生动诠释。

教师要用毕生的精力和智慧服务于学生成长,不遗余力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做学生成人成才的铺路石。

“技不高者,难成大师。

”为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师要在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修炼成“大师级”教师。

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要展现出浓厚的创新精神和担当情怀,以及对教育的执着追求,形成独到、丰厚的教育思想。

教师深厚的教育情怀不仅仅
是要在教育专业领域独树一帜,更要注重师德修养,时刻坚守师德高地,以把学生培养成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

为了成长,而不是“唯”分数
名校和普通校的最大区别在于育人的格局和眼界上。

有教育情怀和远见的学校,关注的目光都放在学生的成长上,时刻思考“学生需要怎样的成长,怎样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这些育人的深度问题,虽“路漫漫其修远兮”,但要敢于、乐于上下而求索,勇于为学生解开“唯”分数的枷锁。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让千千万万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真正的、纯粹的人是教育的本质所在。

教师所追求和关注的就是让自己所培育的每个学生都成长为会生活、会思考、会探索、会创新的有智慧、有远见、有品格的人,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心灵更加丰盈、情操更高尚、意志更坚强。

学校办学要服务好学生、为学生铺好路,就要号准学生成长的脉搏,深刻考量什么样的教育才适合学生、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让学生幸福。

教育人要走向“各適其性,各遂其生”的育人境界,细致观察,深入挖掘学生的无限潜能,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让孩子们享有丰富充实的精神生活,拥有走向社会的独特才能。

为了未来,而不只看眼前
“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教育不能只顾眼前,不问长远。

教学生,要为学生长远着想。

教育者看得远,才能让学生的人生更丰满。

教育者要从宏观层面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瞻远瞩地教给学生受益一生的知识、能力、品德,着眼于未来,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创新、学会改变,让梦想成真。

具有教育家情怀的教育者要跳出眼前的视野,着眼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培养英才,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大力培养学生,让他们具备能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幸福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既做实教育的显功,也做好教育的潜功。

“风物长宜放眼量。

”学校办学要抛弃急功近利思想和短视思维,静下心来想想学生未来到底需要什么。

要立足学校实际,找准办学定位,因地制宜服务于学生的发展,让学校成为吸引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磁场”。

广大学校和教师要主动践行“三为”精神,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构建“无我”的教育生态,时刻保持教育幸福的温度,远离“小教育”,大步走向“大先生”。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齐村镇渴口中心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