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训练(含答案
解析)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
(一)课内古诗词
(一)(2019云南)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策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本诗颔联和颈联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山西村的?
答案:颔联从自然环境和地理形势写山西村,颈联从祭祀活动和风土人情来写山西村。

2.请结合:“无时”一词,分析尾联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答案:“无时”的意是没有固定时间,即随时,表达出了作者对山西村的喜爱和想要隐居此地愜意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2019乌鲁木齐)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使至塞上
1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 首联以简练的笔墨写自己奉命出使。

“单车”是说随从不多,规格不高。

“欲问边” 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即前往边塞慰问将士。

B. 颔联两句一虚一实,既叙事又写景。

诗人将自己比作飘飞的蓬
草、北归的大雁,暗写了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飘零、孤寂之感。

C. 颈联历来为人称道。

“孤烟”本显苍凉,“直”却给人劲拔、坚毅之态;“落日”本带给人伤感之情,“圆”字却又显得亲切温暖。

D. 尾联巧用“燕然”的典故,既感慨自己遭逢种种厄运、不得朝廷重用的境遇,又赞扬了将士们奋勇杀敌、以身报国的爱国热情。

E. 这首诗角度新颖,艺术构思不落俗套,语言自然精练,写景状物逼真传神,抒发情感深沉饱满,情景交融,内蕴丰富,意境雄浑。

答案:BD
导析: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

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选项逐一分析选择作答。

B 项,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采用的是虚实结合的写法,“出汉塞”写作者以监察御使的身份出塞宣慰,访察军情,这是实写。

诗人又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自己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飘出汉塞,又像振翅北飞的大雁飞入胡天,这是虚写。

故选项中的一虚一实的说法不准确。

D项,尾联巧“燕然”的典故,流露出作者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同时也虚写战争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

并没有表现“感慨自己遭逢种种厄运、不得朝廷重用的
2
境遇”。

据此分析,本题的答案为B和D。

(三)(2019新疆兵团)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

B. 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著”“拔剑四顾”,透露出内心的迷惆痛苦。

C. “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

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

D. 诗人反复感叹“行路难”,唱出了无穷忧虑、焦灼不安的心声。

2.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 答案:C
导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这首诗的内容的理解、手法运用的分析和思想感情的把握,我们解答时要结合整首诗,逐句进行分析。

C项理解不正确,诗人巧用典故“吕尚垂钓”“伊尹乘舟日边”表明自己虽然有着决意和无奈,但并没有就此消沉,想到政治上也曾经坎坷的吕尚和伊尹,他们的经历又增强了诗人的信心和信念。

2.答案:这两句话充满对现实理想的坚定信念;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执着追求的豪迈情怀。

导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要结合字里行间和诗歌的主题来理解作者思想
3
感情。

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本诗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执着追求的豪迈情怀。

(四)(2019天津)下面对《归园田居(其三)》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A.一、二句通过“盛”与“稀”的对比,写出诗人虽心归田园,却不善农事的情形。

B.三、四句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的描写,流露出诗人对田间劳动的厌倦之情。

C.末尾句中“愿”的内涵是,诗人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

D.全诗语言朴素而诗意醇美,体现了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艺术特点。

答案:B
导析:B 项的诗句分析中,陶渊明于劳动的“厌倦之情”处有明显错误,属于常见的思想情感考点。

4
(五)(2019巴中)阅读下面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思乡的感情。

2.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一诗句的画面加以描绘。

答案:
1.表达了诗人不愿离开家乡,对家乡的依依不舍的心情。

2.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

导析:
1.本题是对诗歌诗人情感的考查。

做此题时,理解尾联的含义以及手法,特殊的抒情的方式和角度。

诗人之所以称长江水为故乡水,是因为诗人在蜀地(四川)长大,长江流经四川,这样称呼是为了表达对家乡的浓厚爱恋之情。

5
2.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诗词内容的理解与描绘。

结合诗句,用流
利、连贯的语言表述,注意“比喻”修辞的运用。

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变蓝天,生成海市蜃楼。

参考译文:
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

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

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

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变蓝天,生成海市蜃楼。

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

(六)(2019陕西)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2.诗人喜爱枫林的原因是什么?这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
答案:
1.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
2.诗人喜爱枫林的原因是:深秋枫林红叶要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使秋天更富有生机。

这体现了诗人一种豪爽向上的精神。

导析:
1.考查对诗歌意象的提取能力。

读懂诗句是作答是关键。

如可从“远上寒山石径斜”提取“寒
山”“石径”。

从“白云生处有人家”提取“白云”“人家”。

从“停车坐爱枫林晚”提取“枫
6
林”。

从“霜叶红于二月花”提取“霜叶”。

2.一问,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诗人喜爱枫林的原因可分析“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作答。

二问,在这首诗中,杜牧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

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体现出了豪
爽向上的精神。

(七)(2019淄博)阅读下面的宋词,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这是一首望月坏人之作,全词情理交融,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B.“我欲”“又恐”“何似”几个词语,写出了词人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纠结心理,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逃避。

7
C.“何事长向别时圆”,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无理的语气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情深。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达了美好祝愿,表现了作者的旷达和智慧。

答案:B
导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

《水调歌头》一词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词中词人用“我欲”“又恐”“何似”几个词语,写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而B项中的“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逃避”的说法是错误的。

(八)(2019泰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列最能体现塞下秋天季节特点的一项是 A
A.衡阳雁去 B.四面边声 C.长烟落日 D.孤城紧闭
8
2.下列对词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C
A.词人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浊酒一杯”怎能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燕然未勒”是借用东汉大将窦宪燕然勒石记功而还的典故,这里用来表现将士们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决心。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在悲怆的情调中,鲜明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腐朽软弱的控诉和批判。

D.全词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深沉,语言质朴凝练,读来真切感人。

(3)下列诗句中与“羌管悠悠霜满地“使用的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D A.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
B.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白居易《观刈麦》)
C.无为在绞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1)答案:A
导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

“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大雁”体现塞下秋天季节特点。

故选:A。

(2)答案:C
导析: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

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

这首词抒发了边关将士壮志难酬的
9
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而结尾三句“羌管”发出的是凄切之声,加上秋霜,加重的是征人的愁思,“将军白发征夫泪”则采用互文的
手法,悲怆含蓄的抒发了边关将士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是全词的主旨所在。

所以C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C。

(3)答案:D
导析: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使用的表现手法。

例句:“羌管悠悠霜满地“借悠悠的笛声和满地的秋霜渲染出“塞下”悲凉而哀伤的气氛,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用了“以景衬情”的手法。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意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句诗以景衬情,既实写白露节的清寒,又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写故乡月明,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故选:D。

参考译文: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

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

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

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

(九)(2019娄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10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本词上阕描绘了怎样的场面?其中“狂”字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答案:
1.上阕描绘了太守出猎的壮阔场面。

“狂”字统率全词,既是全
词的线索,也是全词抒情的依据。

2.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手法,“天狼”,喻指辽和西夏。

表达了作者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
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导析:
1. (1)此类试题解答要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具体意象概括作答。

词的
上阕写词人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

“千骑卷平冈”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声势浩大。

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

据此,词的上阕可概括为:描绘了太守出猎的壮阔场景。

(2)考查重点词语的作用。

从上阕出猎时词人的神情举止之“狂”和下阕词人由打猎而激发的壮志豪情(即“狂”)可以看出:诗词中的“狂”字领起下文,并贯穿全词,既是行文的线索,又是抒发作者豪情凭依。

据此理解作答。

2. 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古诗词句子的赏析,要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
揣摩、推敲语句的妙处。

赏析可以从诗句的特色,或修辞,或表达方式,或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或表现的情境等方面分析,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注意作者的情感)。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句话,作者用“天狼”喻指辽和西夏,采用了比
11
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据此理解作答。

(十)(2019怀化)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B. 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C. “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D. “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崇山峻岭。

2.这首词的上下片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B
2.上片侧重描写;下片侧重抒情。

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壮志难酬)的哀伤,
有凄清悲凉之感,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之
情。

导析:
1.本题考查诗词关键句赏析,诗词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词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
础上作答,并且要结合写作背景。

B项有误,“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寒冷,生活
12
很艰苦。

2.本题考查辨析表达方式和赏析作者感情。

本词上阙写景,突出了边塞风光的“异”,这是描
写的表达方式。

下阙抒情,“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写出了征人矛盾的心情,既思念家乡又为国担忧;“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更体现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还从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十一)(2019衡阳)阅读《归园田居(其三)》完成1~2题。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句中“盛”与“稀”前后对比,突出南山下的土地的荒芜,侧面写出诗人的灰心丧气。

B.三、四句写一早就去除草,直到黄昏月出才扛着锄头回家。

截取两个片段,归纳一天
劳动的辛苦。

C.五、六句承上而来,描绘了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夕露沾衣的画面,写出了诗人垦荒劳动的艰辛
D.最后两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卒章显志,表达出作者的心愿。

13
2.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答案:A
导析:侧面写出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对归隐的自豪。

2. 答案:指诗人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愿。

(十三)(2019孝感)古诗词赏析。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本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的情感。

2. 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本诗颈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能从炼字上说说它妙在哪里吗?
答案:
1. 思乡
2. 妙在诗中用“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入”两字使之拟人化。

14
导析:
1. 本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要结合字里行间和诗歌的主题来理解作者思想感
情。

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本诗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2. 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

首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
(如合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诗中用“旧”“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入”两字使之拟人化。

(十四)(201襄阳)古诗词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词的上下片都用了一个“射”字,情感内涵却不尽相同。

前者突出表现的是作者的____,
后者抒发的是强烈的爱国情感。

2.词中“又何妨!”一句反问语气强烈,感情丰富。

联系上下句,
说说该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答案:
15
1.少年狂气(狂气)
2.自己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希望朝廷能够重新重用自己,给自己机会去建功立业。

导析:
1.考查词句抒发的情感。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
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

“射”字写出了作者的动作,也写活了他的神情;渲染了热烈的气氛,更揭示出了少年的狂气和昂扬的精神状态。

2.考查词句抒发的情感。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
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表现他老当益壮的英雄气概。

渴望奔赴军事前线,来实现为国立功的政治抱负。

(十五)(2019咸宁)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律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而这首五言律诗除中间两联外,第一
联也是对仗的。

B. 肖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
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C. 领联的“潮平两岸阔”,写出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的情景,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
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D. 颈联把“日”与“春”作为流逝的时光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且用
“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

2. 请赏析颔联第二句“风正一帆悬”。

答案:
1. D
2. “正”是指风顺而不猛,“悬”是端端直真地高抹着的样子。

“风正一帆悬”,只有既是
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写出了小船在江面上顺风前行的样子。

导析:
1. D项“作为流逝的时光的象征”对这首诗解说错误。

应该是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
美好事物的象征。

2.赏析颔联第二句“风正一帆悬”。

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前提和基础。

可从炼字的角度赏析。

“悬”
是端端正正地高挂着的样子。

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

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

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

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

但还不仅如此,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

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

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十六)(2019十堰)阅读下面古诗词,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范仲俺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用近乎白描的方式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笛瑟悲凉的边
塞风光图。

B.“衡阳雁去无留意”是说一到秋天,衡阳的大雁奋翅南飞,毫无留恋之意,生动表现
了征人的内心感受。

C.“将军白发征夫泪”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爱国热情,浓重相思兼而有之,构成
将军、征夫复杂矛盾的情绪。

D.这首词将写景和抒情完美结合。

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

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
新身经历的场景,读来真实感人。

答案:B
导析:雁去无留意,是借雁去衡阳回雁峰的典故,来反映人在塞外的思归之情。

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而不是“衡阳的大雁奋翅南飞”
2.品析“浊酒一杯家万里”一句中“一杯”和“万里”的妙处。

答案:简单的两个数量词,巧妙的连在一起,鲜活地勾画出边疆将士,想要借一杯浊酒消解乡愁,却因遥远的家乡还不知归途,而乡愁更浓。

(十七)(2019荆州)下面对《望岳》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望岳
18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 首二句远望泰山。

大笔勾勒泰山横亘绵延之势,亦显惊叹仰慕之情。

B. 三、四句近看泰山。

细笔描写泰山神奇秀丽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C. 五、六句细赏泰山。

工笔描摹山中云气升腾,林中群鸟还巢的美景。

D. 末两句登山感怀。

诗人登临绝顶俯视群山,顿生壮志凌云之慨叹。

答案:D
导析:D.项“诗人登临绝顶俯视群山”赏析不正确。

“会当凌绝顶”: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

“会当”:应当,一定要。

十八、(2019龙东)阅读古诗,回答下面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连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示例:这首诗的颔联使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
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