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配电自动化第一批试点回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配电自动化第一批试点回顾
摘要:国家电网公司的第1批配电自动化工作试点于2009年底开始进行;中国
南方电网公司在2009年先期在深圳、广州2个重点城市进行了配电自动化试点。本文对我国第一批配电自动化试点进行了回顾,并借此本文阐述了配电自动化的
总体目标、技术路线和构建原则,以及试点工程涉及的关键内容。对配电一次网
架/设备的基础条件、配电自动化系统架构、主站和终端配置及功能选择、基于IEC61968的信息交互、多种通信方式的综合应用等主要技术特点做了重点分析,
并对试点工程实施后的应用成效从经济效益、管理效益、社会效益及科技进步等
方面进行了对比和总结。
关键词:配电网;规划研究;方法;模型;
0引言
智能电网建设给配电自动化带来了蓬勃生机并注入了新的内涵,针对智能电网建设的需求,结合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在考虑现有网架基础和利用现有设备
资源基础上,建设满足配电网实时监控与信息交互、支持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充电站接入
与控制,具备与主网和用户良好互动的开放式配电自动化系统,适应坚强智能配电网建设与
发展”的总体要求;制定了“以坚强灵活配电网架为实现基础,以配网调度/生产指挥为应用
主体,以覆盖全部设备信息为数据支撑,以可靠多样通信方式为传输保障,以信息交互和资
源整合为重要手段,以全面提升配网管理为主要目的”的技术路线;确立了新一轮配电自动化
工作的建设目标即积极探索和实践智能电网建设新形势下的配电自动化发展理念和实现模式,开展试点工程建设,为配电自动化的全面推广和应用积累经验和提供示范。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也专题研讨了智能电网问题,提出在进一步研究把握智能电网实质内
涵的基础上,以配电自动化和配用电智能化应用为突破口研究制订相关方案,全面推进智能
电网建设。配电自动化是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扩大供电能力、实现配电网高效经济
运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之一。
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紧跟智能电网的建设步伐,近几年分批次在多个城市
进行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建设,按照《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的要求,对分布式电源接人与
控制、信息有效集成等智能化手段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并吸取了以往相关工作开展的经验和
教训,突出了“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工作方针,从标准制定、工程
管理、验收手段、实现效益等多方面全过程把关,切实有效地开展试点工程,为推进配电自
动化的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国家电网公司的第1批试点于2009年底开始进行,确定在北京、杭州、厦门、银川等4
个重点城市开展,一方面考虑到试点单位在配电自动化工作上有较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也考
虑到地域的代表性。这4个试点工程的实施方案在实现模式和主站建设方式上都体现出各自
特点,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第2批试点于2011年全面启动,分别在上海、天津、重庆、石
家庄、太原、南京、合肥、福州、郑州、武汉、长沙、成都、西安、兰州、西宁、青岛、大连、宁波、唐山等19个重点城市开展,基本覆盖了国家电网公司所辖的大部分直辖市、省
会和计划单列市的供电企业。
2批试点工程分别于2010年底和2011年底前全部如期完成。第1批试点工程于2011年
通过了实用化验收。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在2009年先期在深圳、广州2个重点城市进行了配电自动化试点,取
得了初步成效,随后在中山、佛山、贵阳、南宁、昆明、玉溪等地逐步开展试点建设。
试点工程的成功实施表明中国的配电自动化已步入了健康的发展轨道,不但初步解决了
长期以来配电管理手段薄弱的问题,而且为智能配电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1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实施内容
近几年分批开展的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一次网架及设备改造
试点工程的建设基本都是选择在配电网网架结构布局合理、成熟稳定,供电可靠性指标(RS3)在99.9%以上的核心区域开展,避免因实施配电自动化而进行大规模配电网网架改造和
设备更换,根据配电自动化建设基础条件和供电可靠性要求,并结合配电自动化应用需求,
对试点区域内不满足N-1要求的部分线路进行了网架优化改造,适当增加线路联络点和分段点,通过加强线路间联络,完善网络结构,增强线路间互供能力,提高供电可靠性。对试点
区域内不满足配电自动化要求的开关站、环网柜、配电室、柱上开关等设备进行改造,选择
性地加装了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电动操作机构等装置,为实施配电自动化数据监测、
故障报警/处理创造条件,同时通过合理的设备改造,提高了配电设备的健康运行水平。
1.2配电自动化主站建设
主站系统建设是试点工程的重点,根据各地区配电网规模、应用需求和发展规划,合理
配置系统软硬件,充分考虑系统可靠性、开放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要求。实现全部基本功能,并积极推进系统扩展功能在配电网生产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了系统扩展功能的应用效果。同时,利用信息交互总线从上级调度系统导入上级电网信息,从地理信息系统/生产管理系
统(GIs/PMS)导人中压配电网信息,在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完成模型拼接,构建完整的配电
网分析应用模型口,为扩展功能的深化应用提供了基础条件。
1.3配电终端建设
试点单位根据实际网架结构、设备状况和应用需求合理选用和配置配电自动化终端,对
网架中的关键性节点,如架空线路联络开关,进出线较多的开关站、配电室和环网单元,采
用“三遥”配置,部分单位对重要配电室配置了“遥视”功能。对网架中的一般性节点,如分支
开关、无联络的末端站室,采用“两遥”或“一遥”配置;分支线上,安装用户分界开关、故障
指示器等设备,有效扩大了配电自动化实时信息覆盖范围,为配电网生产抢修指挥和运行管
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1.4配电通信网络建设
试点单位实现了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工业以太网等光纤通信方式为主,电力载波和
无线公/专网为补充的灵活多样的配电通信组网。试点单位针对城市核心地区地下管网复杂、现有可用通信资源相对不足,以及配电通信业务需求安全性要求高的现状,采取了通信线路
与配电线路建设改造同步实施的策略,有效提高了配电通信网的建设效率。
1.5信息交互总线建设
试点单位在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过程中,建设了遵循IEC61968标准的信息交互总线,定
义了标准和统一的数据交换模型,开发了系统间的规范化接口。同时,根据自身信息化建设
基础条件,逐步与能量管理系统(EMS)、PMS、GIS、营销管理系统(CIS)、95598客服系统、用
电信息采集等应用系统开展了信息交互与功能整合,不同程度上实现了配电自动化系统与相
关应用系统的综合性应用,为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智能配电网提供了技术手段。、 1.6配电自动化运行维护体系建设
试点单位积极开展配电自动化运行管理体系建设工作,通过对配电自动化运行维护(简称
运维)相关机构、人员配置的梳理和完善,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以确保系统建成后的稳定
运行。将配电终端纳入配电设备进行统一运维,提高了运维效率,开展了针对不同专业的技
术培训,提高配电自动化相关运维人员业务水平,为下一步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应用创造了有
利条件。
2主要技术特点分析
通过试点工程项目建设,各试点单位的配电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运行和生产管理中发挥
出了积极作用,相应的经济技术指标得到了显著提升,实现了预期目标。总结国家电网公司
及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的配电终端试点工程建设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2.1系统建设应用主体明确。主站功能完整
首先明确了配电网调度和生产指挥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主体,同时明确了主站系统
是实现配电网调控一体化的基础平台,强调配电信息覆盖面重视具有配电网特色的功能应用,着重解决配电网调度的“盲调”现象。因此,大部分试点工程在主站系统的配置规模上考虑一
步到位,构建标准、通用的软硬件基础平台,除了满足基本的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要求外,还实现了馈线自动化(FA)、配电网分析应用等扩展功能,同时支持对新能源接人、配电网自愈、可视化调度操作,以及与用户互动等智能化功能的实现。
2.2FA方式多样化,重点提高故障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