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劳动思想及当代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的劳动思想及当代价值
作者:刘慧慧
来源:《西部学刊》2022年第12期
摘要: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人,劳动为人的生存和发展以及社会历史的进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他在总结和继承了黑格尔、费尔巴哈以及赫斯等人的异化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认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才是人类应该从事的劳动,将劳动纳入唯物史观领域,劳动价值论也应运而生。
马克思劳动思想的当代价值:(一)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坚持以劳动者为主体;(二)坚持按劳分配,着力解决好分配问题;(三)加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步伐;(四)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梦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劳动;异化劳动;唯物史观;劳动价值论
中图分类号:A81;C9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12-0039-04
引言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让劳动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重新梳理马克思的思想史,尤其是马克思的劳动思想史,有助于我们从马克思的文本中找到相关的现实启示。
一、马克思早期劳动思想形成的嬗变过程
(一)中学作文:为人类谋幸福的职业观
早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马克思就表述过“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职业选择观,认为人有选择从事某种职业的权利和自由,而且尽管职业的选择可依每个人的意愿而所有不同,但在理性指导下的、经过人深思熟虑后的选择才是合理的。
马克思青年时期就萌发出的崇高价值观和职业选择观无疑具有丰厚的哲学意蕴,他考虑到了职业选择背后涉及的分工问题和劳动尊严问题。
换句话说,分工带来的职业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说,能够脚踏实地投入工作、不好高骛远,真正想着为人类谋福利的工作就是值得尊敬的,每个人也能在这种有尊严的职业中获得体面又幸福的人生价值。
(二)博士论文:“自我意识”的觉醒
在《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这篇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对伊壁鸠鲁哲学予以高度评价,认为他的原子偏斜运动实现了“纯粹的自为存在和不依赖于直接定在的独立性”,表明人的自由意志的存在。
需要强调的是,这时的马克思是站在唯心主义的立场上,并没有将视野投入到现实的人的存在方式——劳动中去。
(三)《莱茵报》期间:对现实物质利益的关注
担任《莱茵报》编辑时期,马克思第一次接触到现实的物质利益问题,随后,在《德法年鉴》上发表文章以维护贫苦大众的基本利益。
在这期间,马克思发现理性(法律)和物质利益(国家权威)之间存在着尖锐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就目前而言,资产阶级的物质利益总是占了上风、国家和法律无法保障贫苦大众的利益这一现实状况促使着马克思从唯心主义的立场走向了唯物主义的立场。
二、马克思劳动思想的肇始——异化劳动
1843年10月—1845年1月,马克思在巴黎完成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写作,这是马克思从经济现实出发的新起点和从事经济学研究的最初成果。
他在黑格尔、费尔巴哈以及赫斯等人在内的异化观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黑格尔的异化观
黑格尔早期受到法国启蒙思想影响一直沿着宗教方向进行批判,看到的是宗教异化给人带来的消极一面。
后来,在《精神现象学》中精神异化变成了全书的核心概念,在他眼中,异化是一种“普照的光”“劳动是受到限制或节制的欲望,亦即延迟了的满足的消逝,换句话说,劳动陶冶事物……因此那劳动着的意识便达到了以独立存在为自己本身的直观。
”[1]就这样他把异化归结为绝对精神外化的结果,是绝对精神通过正反合三个运动阶段的复归。
(二)费尔巴哈的异化观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异化观曾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理论基石。
通过对宗教的分析研究,一方面费尔巴哈把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提出的异化主体从绝对精神变成了人;另一方面他只是把“人”单纯地看作是感性的对象,是同人们周围的生活环境相孤立的人。
他认为“爱”这种情感能够实现人的解放,“理性、爱、意志力”这些直观的宗教情感是人的本质的显现。
换句话说,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是一个唯心主义者。
马克思学习费尔巴哈,是为了借助他思想中展现人的主体能动性的一面,借以批判整个市民社会。
(三)赫斯的异化观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还受到赫斯的经济异化史观的影响。
赫斯《论货币的本质》中以人的存在必定会进行交往活动为始来反思为何人借助货币进行的交换活动会让人走向异化。
赫斯以被货币异化了的经济社会作为自己行动哲学提出的依据,认为只有行动才能改变社会中存在的利己情况。
不足之处是他虽然看到货币异化会导致经济社会发生异化,看到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弊端,但是他的思想却带有很强的伦理色彩。
(四)马克思的异化观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自己的异化劳动思想。
其中,“异化”是全篇的线索,以经济学的视角揭露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劳动和资产阶级对工人进行剥削和压迫的社会现实,看到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存在的弊端,看到了制度身上存在的反人道主义,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他认为:
第一,劳动产品和工人相异化。
工人生产的物越多,他们占有的产品就越少;第二,劳动本身与工人相异化。
工人为了维持自身生存的基本需要而被迫进入生产领域,劳动变成一种手段;第三,人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
在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让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变成了异己的本质;第四,人和人的关系相异化。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产品给资本家带来利益和享受,给工人带来痛苦。
长此以往,社会将发生严重的两极分化:一是大量工人成为赤贫者,二是资本家变得越来越奢侈。
三、马克思劳动思想的发展——唯物史观
(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態》从劳动概念出发阐释自己的唯物史观。
在他们眼中,人的劳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是在前人基础上的、受到一定条件制约的活动;而劳动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已有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
”[2]分工导致劳动方式多样,分工暗含生产力的影子;分工的发展会引起私有制的产生,这样,分工就带有所有制的影子。
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可以表述为:一是人和自然相互作用体现在人们的生产力上;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关系的出现。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2]602当生产关系符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时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阻碍。
“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
”[2]519马克思与思辨哲学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是从现实的人出发,认为人既可以通过劳动生产实实在在的物质的东西,还可以生产意识、观念等意识形态的东西。
(二)唯物史观与劳动的联系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活动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首先,它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前提;其次,人类为了生存需要不断劳动,劳动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如此往复;最后,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同时又会繁殖新的生命。
简言之,劳动让生活得以维持、让生命得以延续,它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双重关系的显现。
在马克思眼中,考察历史应从现实的物质实践活动出发,人只有通过劳动生产满足自身生存的基本资料,通过劳动开展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时才可以真正实现“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2]544可以说,这是马克思把劳动纳入唯物史观探究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一大进步。
四、马克思劳动思想的成熟——劳动价值论
唯物史观的确立为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为马克思第二个伟大发现——剩余价值论的提出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一)资本和劳动
通过和蒲鲁东论战的方式,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阐述了自己的劳动价值论,他将唯物史观和劳动价值論结合放到政治经济学中考察。
随着研究的深入,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马克思提出资本家可以通过货币购买工人的劳动;工人可以获得资本家购买自己劳动力所支付的工资;而关于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则说“活劳动是替积累起来的劳动充当保存并增加其交换价值的手段”[2]726,进一步讲,工人的劳动是一种手段,积累起来的劳动能够支配活劳动就是资本积累的外在表现形式。
(二)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年—1858年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决定价值的,不是体现产品中的劳动时间,而是现在必要的劳动时间。
”这样商品进行交换首先就要转化成劳动时间,而且每一个商品都是人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结合,抽象劳动反映人和社会的联系,具体劳动反映人和自然的联系。
在《政治经济学》第一分册中,马克思又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视角观察分析劳动的二重性。
在他眼中,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交换价值,交换价值的发生是人和社会处于某种联系之中。
紧接着《资本论》中,马克思深化了对劳动二重性的理解。
他从一般商品开始分析,指出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认为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
”[2]56抽象劳动在商品中则表现为消耗在其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隶属于同一劳动过程之中,决定着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下的劳动全
过程是工人把自己作为商品出卖,资本家购买这个劳动力商品,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除了要完成必需的工作量还要能够生产其他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值。
五、马克思劳动思想的当代价值
当今,资本的无限扩张和输入以及整个世界市场的形成,让“劳动”成为世界性的劳动。
传统闭关自守式的劳动满足被世界性的交往所代替,由此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方面的交流与碰撞。
特别是中国目前正处于新冠疫情的暴发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变动之中,亟须解决影响人们幸福感的现实问题。
回望整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名义上采取福利政策以保障底层贫苦人民的基本生活,实际上仍不改剥削本色;作为一个一直坚持人民至上的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从马克思主义学说汲取营养,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的伟大目标,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共同富裕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个重要节点,如何缓和现有劳资矛盾、彰显劳动者价值、提高劳动人民的生活满意度显得尤为重要,继续坚持马克思的劳动观,对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深化我国改革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启示。
(一)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坚持以劳动者为主体
资本主导下的当今世界,追求价值增值、追求高额利润是常态,对处于经济全球化链条上的中国带来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直线上升的发展趋势,实际上,行业中存在着劳资不平衡、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3]“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
”[4]一方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劳动才能实现梦想,劳动才能创造幸福,实干才能成就伟业,那么,就要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切实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他们的权利;另一方面,回到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科学阐述,要发挥资本的正效益,克服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坚持发挥劳动者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主体作用,保护他们的主体地位,确保劳动者能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拥有合法正当的利益。
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可以表述为:一是人和自然相互作用体现在人们的生产力上;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关系的出现。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2]602当生产关系符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时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阻碍。
“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
”[2]519马克思与思辨哲学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是从现实的人出发,认为人既可以通过劳动生产实实在在的物质的东西,还可以生产意识、观念等意识形态的东西。
(二)唯物史观与劳动的联系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活动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首先,它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前提;其次,人类为了生存需要不断劳动,劳动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如此往复;最后,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同时又会繁殖新的生命。
简言之,劳动让生活得以维持、让生命得以延续,它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双重关系的显现。
在马克思眼中,考察历史应从现实的物质实践活动出发,人只有通过劳动生产满足自身生存的基本资料,通过劳动开展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时才可以真正实现“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動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2]544可以说,这是马克思把劳动纳入唯物史观探究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一大进步。
四、马克思劳动思想的成熟——劳动价值论
唯物史观的确立为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为马克思第二个伟大发现——剩余价值论的提出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一)资本和劳动
通过和蒲鲁东论战的方式,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阐述了自己的劳动价值论,他将唯物史观和劳动价值论结合放到政治经济学中考察。
随着研究的深入,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马克思提出资本家可以通过货币购买工人的劳动;工人可以获得资本家购买自己劳动力所支付的工资;而关于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则说“活劳动是替积累起来的劳动充当保存并增加其交换价值的手段”[2]726,进一步讲,工人的劳动是一种手段,积累起来的劳动能够支配活劳动就是资本积累的外在表现形式。
(二)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年—1858年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决定价值的,不是体现产品中的劳动时间,而是现在必要的劳动时间。
”这样商品进行交换首先就要转化成劳动时间,而且每一个商品都是人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结合,抽象劳动反映人和社会的联系,具体劳动反映人和自然的联系。
在《政治经济学》第一分册中,马克思又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视角观察分析劳动的二重性。
在他眼中,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交换价值,交换价值的发生是人和社会处于某种联系之中。
紧接着《资本论》中,马克思深化了对劳动二重性的理解。
他从一般商品开始分析,指出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认为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
”[2]56抽象劳动在商品中则表现为消耗在其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隶属于同一劳动过程之中,决定着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下的劳动全过程是工人把自己作为商品出卖,资本家购买这个劳动力商品,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除了要完成必需的工作量还要能够生产其他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值。
五、马克思劳动思想的当代价值
当今,资本的无限扩张和输入以及整个世界市场的形成,让“劳动”成为世界性的劳动。
传统闭关自守式的劳动满足被世界性的交往所代替,由此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方面的交流与碰撞。
特别是中国目前正处于新冠疫情的暴发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变动之中,亟须解决影响人们幸福感的现实问题。
回望整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名义上采取福利政策以保障底层贫苦人民的基本生活,实际上仍不改剥削本色;作为一个一直坚持人民至上的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从马克思主义学说汲取营养,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的伟大目标,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共同富裕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个重要节点,如何缓和现有劳资矛盾、彰显劳动者价值、提高劳动人民的生活满意度显得尤为重要,继续坚持马克思的劳动观,对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深化我国改革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启示。
(一)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坚持以劳动者为主体
资本主导下的当今世界,追求价值增值、追求高额利润是常态,对处于经济全球化链条上的中国带来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直线上升的发展趋势,实际上,行业中存在着劳资不平衡、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3]“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
”[4]一方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劳动才能实现梦想,劳动才能创造幸福,实干才能成就伟业,那么,就要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切实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他们的权利;另一方面,回到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科学阐述,要发挥资本的正效益,克服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坚持发挥劳动者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主体作用,保护他们的主体地位,确保劳动者能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拥有合法正当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