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58中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青岛市58中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铜和氯化铁溶液反应:Fe3++ Cu=Fe2++ Cu2+
B.钠和水反应:2Na + 2H2O=2Na++ 2OH-+ H2↑
C.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2H++ CO32-=CO2↑+ H2O
D.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 SO42-+ Ba2++ OH-=BaSO4↓+ H2O
2、在空气中的自由离子附着在分子或原子上形成的空气负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O22-就是一种空气负离子,则O22-的摩尔质量为()
A.32 g B.34 g C.32 g·mol-1D.34 g·mol-1
3、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是指
A.铁单质B.铁元素C.四氧化三铁D.硫酸铁
4、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A.喷泉实验
B.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
C.收集NO
D.干燥氯气
5、要想证明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3+,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入铁粉B.加入铜片
C.通入氯气D.滴加KSCN溶液
6、如图是进行气体性质实验的常用装置,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水槽中是NaOH溶液,试管中是Cl2,可看到液面上升,试管中黄绿色褪去
B.若水槽中是水,试管中是NO2,可看到试管中液面上升并充满整个试管
C.若水槽中是水(并滴有一定量酚酞),试管中是NH3,可看到液面上升并呈红色
D.若水槽中和试管中都是氯水,光照后可在试管中收集到氧气
7、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A.玻璃、水泥、水晶项链都是硅酸盐制品
B.晶体硅是在通信工程中制作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
C.碳酸钠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D.发酵粉中主要含有碳酸氢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
8、可以说明二氧化硅是酸酐的是()
A.它溶于水得到相应的酸B.它对应的水化物是可溶性强酸
C.它与强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D.它是非金属氧化物
9、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B.都是混合物
C.都是无色、透明的溶液D.都呈红褐色
10、1mol过氧化钠与2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A.Na2CO3B.Na2O2、Na2CO3
C.NaOH、Na2CO3D.Na2O2、NaOH、Na2CO3
11、在烧杯中加入水和苯(密度:0.88g·cm-3,与水互不相溶,且不与钠反应)各50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为0.97g·cm-3)
投入烧杯中。

观察到的现象为()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
C.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不断上浮、下沉
D.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12、将0.3 mol钠、0.1 mol铁分别加入到各盛有500 mL 0.2 mol·L-1稀硫酸的两个烧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烧杯中金属沉在液面下
B.两个烧杯中都没有金属剩余
C.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
D.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
13、有两支试管,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溶液,下列方案中判断正确的是()
方案操作判断
A 分别滴加澄清石灰水产生沉淀者为Na2CO3
B 分别加入过量等浓度、等体积的稀盐酸反应较剧烈者为Na2CO3
C 分别加入CaCl2溶液产生沉淀者为Na2CO3
D 分别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立即产生气泡者为Na2CO3
A.A B.B C.C D.D
14、下面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普通玻璃是以纯碱、石灰石和石英为原料在玻璃窑中熔融制成
B.玻璃、陶瓷、水泥、碳化硅都属于传统的硅酸盐产品
C.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及催化剂的载体
D.硅元素是一种亲氧元素,其中[SiO4]四面体结构存在于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矿中
15、某物质溶于盐酸后,再向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结果溶液颜色无变化,然后加入新制氯水,溶液呈红色,则这种物质是()
A.氯化铁B.氯化亚铁C.氢氧化铁D.四氧化三铁
16、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的是()
A.潮湿的氯气B.氯水C.次氯酸溶液D.液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现有A、B、C、D、E、F、G七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已如A、D位于同一主族,D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

B、E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

C、F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C、F的原子序数之和为A、D原子序数之和的两倍。

(1)A、C、D、F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填写)。

(2)B、E、F、G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用化学式填写)。

(3)由C、D两元素能形成一种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该化合物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_。

(4)下列事实能说明G元素的非金属性比F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_____________。

a. G单质与Na2S溶液反应溶液变混浊
b. F氢化物的酸性比G的氢化物酸性弱
c. G和F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5)A、C、D、F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M和N在溶液中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18、已知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
试回答:
(1)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F转化成G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现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再用氯气与铜粉反应制取少量CuCl2,其装置如下: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选用的试剂是饱和食盐水,其作用是除去Cl2中混有的__________杂质;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即使A装置中的MnO2和D装置中的Cu都是足量的,100mL 12mol/L浓盐酸经充分反应后得到的CuCl2也不足0.3mol,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A.装置漏气 B.A装置在加热过程中盐酸易挥发
C.CuCl2潮解吸水 D.A装置中反应生成的水要稀释盐酸,剩余的盐酸不再反应
(4)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经Cl2消毒的自来水配制下列溶液:①KI;②AgNO3;③AlCl3;④FeCl2;⑤稀盐酸,发现部分药品变质,它们是(请用序号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

(5)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

他们将制得的SO2和Cl2
按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像想象的那样。

请你分析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定条件下,在一定量的石灰乳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生成物中含有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ClO-、ClO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曲线如图所示。

该过程中参加反应Cl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

若产生的n(C1-)为11mol,n(C1O3-)为2 mol,则参加反应的Ca(OH)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20、纯净干燥的氯气与熔融金属锡反应可制备SnCl4,某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制备。

已知:①金属锡熔点为231℃,化学活泼性与铁相似;②SnCl4的沸点为114℃;③SnCl4易与水反应。

请根据上图装置回答:
(1)试管II中的试剂是________,试管III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2)装置V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裝置Ⅵ 最好选用下列装置中的________(填标号)。

(4)实验结束后,欲回收利用装置Ⅰ中未反应完的MnO2,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

21、已知A、B、C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

室温下,A为固体,B和C均为气体。

在适宜的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面框图进行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种元素中的任意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物质类别一定不是________。

①氢化物②酸③碱④盐⑤氧化物
(2)A、B、C三种元素中有一种是金属,则这种元素是A、B、C中的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3)如果E溶液是一种强酸,则E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①A能否是铁: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②A能否是铜: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③A可能是________(任写两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解析】
A.铜和氯化铁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2Fe3++Cu═2Fe2++Cu2+,故A错误;
B.钠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故B正确;
C.大理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难溶于水,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2H++CaCO3=
CO 2↑+H 2O+Ca 2+,故C 错误;
D .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Ba 2++2H ++2OH ﹣+SO 42﹣═BaSO 4↓+2H 2O ,故D 错误;
故选:B 。

2、C
【解析】
22O -比O 2多2个电子,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故22O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所以22O -的摩尔质量为32g/mol 。

答案选C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摩尔质量及其单位,根据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即可判断,注意摩尔质量在以g/mol 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

3、B
【解析】
人体中的铁元素主要是以血红蛋白形式存在的,这里的铁是指铁元素,不是铁原子和铁单质,更没有铁分子,故选B 。

【点睛】
食品、药品、饮料中的某些成分大都是指的元素,它们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常用其质量分数表示含量。

4、C
【解析】
A 、氮气难溶于水,烧瓶内不能形成负压,不能形成喷泉,故A 错误;
B 、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二氧化碳,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故B 错误;
C 、NO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NO ,故C 正确;
D 、用浓硫酸干燥氯气,应长管进短管出,故D 错误;
选C 。

5、D
【解析】
Fe 3+遇到SCN -,溶液变红,KSCN 溶液可鉴别某溶液中是否含铁离子,答案选D 。

6、B
【解析】
A 项,NaOH 溶液与Cl 2反应:Cl 2+2NaOH=NaCl +NaClO+H 2O ,黄绿色气体Cl 2减少,液面上升,试管中黄绿色褪去,故A 项正确;
B 项,NO 2与水反应:3NO 2+ H 2O =2HNO 3+NO ,NO 难溶于水,气体减少,试管中液面上升,但不能充满整个试管,
故B项错误;
C项,NH3极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弱碱NH3H2O,液面上升并呈红色,故C项正确;
D项,氯气中存在HClO,HClO光照下发生分解生成HCl和O2,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7、D
【解析】
A.水晶成分为二氧化硅是氧化物,不属于硅酸盐,故A错误;
B.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是制作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故B错误;
C.碳酸钠碱性较强,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可以用碳酸氢钠治疗,故C错误;
D.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常用于食品发酵剂,故D正确;
答案选D。

8、C
【解析】
A. 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与水不反应,不符合题意,A错误;
B. 二氧化硅对应的水化物是难溶性弱酸,不符合题意,B错误;
C. 二氧化硅与强碱反应只生成硅酸钠和水,可说明二氧化硅是硅酸的酸酐,符合题意,C正确;
D.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酐,不符合题意,D错误;
故选C。

【点睛】
二氧化硅是中学出现的唯一的一种难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它与一般的酸性氧化物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它不能与弱碱反应,它能与特殊的酸(氢氟酸)反应等。

9、B
【解析】
A.因溶液中溶质粒子直径小于1nm,胶体粒子直径在l~100nm之间,故A错误;
B.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都是分散系,都是混合物,故B正确;
C.氯化铁溶液是黄色的液体,氢氧化铁胶体是红褐色液体,故C错误;
D.氯化铁溶液是黄色的液体,氢氧化铁胶体是红褐色液体,故D错误;
故选B。

10、A
【解析】
2NaHCO3Na2CO3+CO2↑+H2O可知,2mol碳酸氢钠分解生成1mol Na2CO3、1mol CO2、1mol H2O,由
2Na2O2+2CO2=2Na2CO3+O2可知,1mol CO2恰好与1mol Na2O2反应生成1mol Na2CO3,所以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Na2CO3,故选:A。

【点睛】
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遇到过氧化钠时,二氧化碳先与过氧化钠反应,然后水与过氧化钠反应。

11、C
【解析】
钠密度小于水而大于苯,钠熔点较低,钠和水剧烈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同时放出大量热,钠和苯不反应,钠密度大于苯而小于水,所以在与水反应生成气体后被气体带离水层,进入苯层后停止反应又下沉,如此往复,直至钠反应完,故选C。

12、B
【解析】
A. 钠的密度小于水,因此两个烧杯中铁沉在液面下,钠浮在水面上,A错误;
B. 由于钠极易和水反应,则钠投入到硫酸中钠一定全部反应。

硫酸的物质的量是0.5L×0.2mol/L=0.1mol,铁也是
0.1mol,则铁和稀硫酸恰好反应,所以两个烧杯中都没有金属剩余,B正确;
C. 根据选项B中的分析可知两个烧杯中都没有金属剩余,C错误;
D. 0.3mol钠产生0.15mol氢气,0.1mol铁产生0.1mol氢气,则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不相同,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
关于金属钠与酸溶液反应需要注意:Na与H2O反应的实质是Na置换H2O电离出的H+。

酸溶液中H+主要由酸电离得到,所以Na投入酸溶液中时,首先与酸反应,且比在纯水中反应剧烈,只有当酸反应完后,才与水反应。

例如少量Na投入盐酸中先发生反应:2Na+2HCl=2NaCl+H2↑。

13、C
【解析】
A、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都会产生白色沉淀,无法区分,A错误;
B、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等浓度、等体积的稀盐酸,由于HCl和Na2CO3的反应分为两步,第一步:
HCl+Na2CO3=NaHCO3+NaCl,第二步:NaHCO3+HCl=NaCl+CO2↑+H2O,可以看出反应较剧烈者为NaHCO3,B错误;
C、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CaCl2溶液,产生沉淀者为Na2CO3,无现象者为碳酸氢钠,因为CaCl2和NaHCO3不反应,C正确;
D、向两支试管中分别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由于HCl和Na2CO3的反应分步,所以立即产生气泡者为NaHCO3,D 错误;
故选C。

14、B
【解析】
A.普通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A项正确;
B.碳化硅属于新型陶瓷材料,B项错误;
C.硅胶可用作干燥剂,其内部多孔的结构也可作催化剂的载体,C项正确;
D.二氧化硅和硅酸盐中存在硅氧四面体,D项正确;
答案选B。

15、B
【解析】
氯化铁、氢氧化铁、四氧化三铁溶于盐酸后都有Fe3+,再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它们的溶液都变为红色,氯化亚铁溶于盐酸后,溶液中有Fe2+而无Fe3+,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其溶液不能变为红色,再加入新制的氯水,将Fe2+氧化为Fe3+,溶液变为红色,
故选:B。

16、D
【解析】
A. 潮湿的氯气中,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O,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故A不选;
B. 氯水中含HClO,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故B不选;
C. 次氯酸溶液中含HClO,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故C不选;
D. 液氯为氯气的液态,不具有漂白性,则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故D选;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r(S2-)>r(O2-)>r(Na+)>r(H+) HClO4离子键、共价键ac H++HSO3-=SO2↑+H2O
【解析】
现有A、B、C、D、E、F、G七种短周期主族元素,D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D为Na;已知A、D位于同一主族,A为H;B、E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

B为C,E为Si;C、F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C、F的原子序数之和为A、D原子序数之和的两倍,C、F的原子序数之和24,C的原子序数小于D,F的原子序数大于D,所以C为O;F为S;G为Cl;结合上述分析解答。

【详解】
(1)离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因此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r(S2-)>r(O2-)>r(Na+)>r(H+),本题答案是:r(S2-)>r(O2-)>r(Na+)>r(H+)
(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B、E、F、G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2CO3、H2SiO3、H2SO4、HCIO4;因非金属性:Cl>S>C>Si,所以最高价含氧酸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ClO4>H2SO4>H2CO3>H2SiO3;综上所述B、E、F、G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HClO4,本题答案是:HClO4。

(3)由C、D两元素能形成一种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为Na2O2,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有离子键、共价键,本题答案是:离子键、共价键
(4)a项、G为Cl原子,其单质Cl2与Na2S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Cl2+Na2S=2NaCl+S↓,G的得电子能力强,G的非金属性强,能说明G元素的非金属性比F元素的非金属性强,a正确;
b项、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F氢化物的酸性比G的氢化物酸性弱不能说明G元素的非金属性比F元素的非金属性强,b错误;
c项、G和F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可知G的氢化物稳定,则G的非金属性强,能说明G元素的非金属性比F元素的非金属性强,c正确;
(5)A、C、D、F四种元素组成化合物M和N分别为:NaHSO4和NaHSO3,它们在溶液中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HSO3-=SO2↑+H2O
【点睛】
粒子半径比较基本原则:①一看“电子层数”:当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②二看“核电荷数”: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③三看“核外电子数”: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18、FeCl2KCl 4Fe(OH)2+O2+2H2O=4Fe(OH)3Fe(OH)3+3H+=Fe3++3H2O
【解析】
根据D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H,因此H是AgCl,同时得到的溶液的焰色反应为紫色,说明D是KCl;根据白色沉淀E遇到空气变成红褐色沉淀F,可知E为Fe(OH)2,F为Fe(OH)3,G为FeCl3;根据B 溶液和C溶液可以生成Fe(OH)2和KCl溶液,则B为FeCl2,C为KOH;A+G→B,A可以转化成B和气体,A为Fe;
(1)B的化学式为FeCl2,D的化学式为KCl。

(2)E转变为F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3)F转化为G的离子方程式为:Fe(OH)3+3H+=Fe3++3H2O。

【点睛】
无机推断题是一类综合性较强的试题,解题的关键是寻找“突破口”,“突破口”就是抓“特”字,例如特殊颜色、特殊状态、特殊气味、特殊反应、特殊现象、特殊制法、特殊用途等。

19、MnO2+4H++2 Cl- Mn2++Cl2↑+2H2OHCl收集氯气BD①②④2H2O+SO2+Cl2==2HCl+ H2SO45mol7mol
【解析】(1)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
Cl-Mn2++Cl2↑+2H2O,故答案为:MnO2+4H++2 Cl-Mn2++Cl2↑+2H2O;
(2)生成的氯气中含有少量的氯化氢和水蒸气,B中选用饱和食盐水,可以除去Cl2中混有的氯化氢杂质;C中用浓硫酸干燥氯气,干燥的氯气与铜粉反应后多余的氯气用E收集,剩余的氯气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尾气,防止污染空气,故答案为:HCl;收集氯气;
(3)即使A装置中的MnO2和D装置中的Cu都是足量的,100mL 12mol/L浓盐酸经充分反应后得到的CuCl2也不足0.3mol,说明生成的氯气物质的量小于0.3mol,即被氧化的氯化氢少于0.6mol,少于氯化氢总量的一半。

A.实验前都要进行气密性检查,装置漏气是不合理的,故A错误;B.A装置在加热过程中盐酸易挥发,使得利用的氯化氢减少,故B正确;C.CuCl2潮解吸水与氯化铜的物质的量多少无关,故C错误;D.二氧化锰只能与浓盐酸反应,A装置中反应生成的水要稀释盐酸,变成稀盐酸不再反应,故D正确;故选BD。

(4)经Cl2消毒的自来水可以看成浓度较小的氯水,①氯水中含有氯气,能够将KI氧化变质;②氯水中含有氯离子,能够与AgNO3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变质;③AlCl3与氯水中的微粒不反应,不变质;④氯水中含有氯气,能够将FeCl2氧化变质;⑤稀盐酸与氯水中的微粒不反应,不变质;变质的有①②④,故答案为:①②④;
(5)氯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水溶液中两者1:1发生反应:
Cl2+SO2+2H2O═2HCl+H2SO4,生成物都无漂白性,因而SO2和Cl2按1: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时,品红溶液并不褪色,故答案为:2H2O+SO2+Cl2==2HCl+ H2SO4;
(6)由图可知,t2时n(ClO-)=2mol,n(ClO3-)=1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n(C1-)=2mol×1+1mol×5=7mol,根据氯元素守
恒,参加反应Cl2为217
2
++
mol =5mol,若产生的n(C1-)为11mol,n(C1O3-)为2 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
n(ClO-)=11mol-2mol×5=1mol,根据电荷守恒,n[Ca(OH)2]=n(Ca2+)=1
2
×(11mol +2mol+1mol)=7mol,故答案为:5mol;
7mol。

20、饱和食盐水浓硫酸冷凝(收集)SnCl4C漏斗、玻璃棒、烧杯
【解析】(1)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首先除去氯化氢,利用饱和食盐水,然后利用浓硫酸干燥氯气,即试管II中的试剂是饱和食盐水,试管III中的试剂是浓硫酸。

(2)SnCl4的沸点为114℃,因此装置V的作用是冷凝(收集)SnCl4。

(3)氯气有毒,需要尾气处理,另外SnCl4易与水反应,需要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所以裝置Ⅵ中试剂最好选用碱石灰,答案选C;(4)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实验结束后,欲回收利用装置Ⅰ中未反应完的MnO2,需要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

点睛:明确实验原理和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注意题干已知信息的提取和应用。

另外化学实验从安全角度常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净化、吸收气体及熄灭酒精灯时要防止液体倒吸;进行某些易燃易爆实验时要防爆炸;污染性的气体要进行尾气处理;有粉末状物质参加的反应,要注意防止导气管堵塞;防吸水(如实验取用、制取易吸水、潮解、
水解的物质时宜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达到实验目的)。

21、③⑤A常温下金属单质都不是气体HCl不能若E为HCl,A为Fe,则D为FeCl3,盐酸与Fe 不能生成FeCl3不能Cu与盐酸不反应Al、Zn
【解析】
A、B、C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

室温下,A为固体,常见为碳、钠、镁、铝、铁等,B、C为气体单质,常见有氯气、氧气、氢气、氮气等,固体A和气体B反应生成D,D能溶于水;B与C反应生成的E能溶于水,E溶液能与A反应,生成C和D,则E应为酸,C应为氢气,B为Cl2,E为HCl,D为金属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物盐,此盐可以直接由A和Cl2反应得到,说明A一定不是变价金属铁;A可能是金属钠、镁、铝等。

(1)A为金属、B为氯气、C为氢气,由于不含氧元素,三种元素中的任意两种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物质类别可以为酸、盐、氢化物,一定不是碱、氧化物,答案选③⑤;(2)A、B、C三种元素中有一种是金属,则三种元素中可能是金属的是A,因金属单质在室温下不是气态物质;(3)E溶液是一种强酸,应为盐酸,①若E为HCl,A为Fe,则D为FeCl3,盐酸与Fe反应不能生成FeCl3,所以A不能是铁:②Cu与盐酸不反应,因此A不可能是铜;③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可能是Al、Zn等。

点睛:本题为框图推断,考查常见物质化学性质及其相互转化关系,其综合程度较大,思维空间较广,答题的突破口不是十分明显,在这样的情境中,验证推断突破成为上策,注意该方法的灵活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