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历史考试试卷
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 ) A .造纸术和火药 B .火药和指南针 C .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D .指南针和造纸术
2.汉朝时期在长安太学学习的太学生的主要教材是( )
A .《史记》
B .《孙子兵法》
C .儒家经典
D .法家经典
3.在学习“诸子百家”的活动课上,其中一组阐述了“仁”、“爱人”的观点。
该组代表的学派是( )
A .墨家
B .法家
C .儒家
D .兵家
4.以下剧种中发展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的是( ) A .元杂剧 B .昆曲 C .川剧 D .京剧
5.下列不属于西周分封制内容的是 ( )
A .周天子把土地、人民,分给亲族、功臣
B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C .诸侯要向周天子纳贡
D .诸侯要按田亩数向国王纳贡
6.仁者,爱人。
为政以德。
尊卑有序,齐之以礼。
这些思想主张出自于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7.黄河和长江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下列能够说明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长江流域繁衍生息的农耕时代的文化遗址是( )
A.河姆渡遗址
B.半坡遗址
C.元谋人遗址
D.北京人遗址
8.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
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A.西周、春秋
B.春秋、战国
C.西周、东周
D.东周、战国
9.象棋棋盘上两军之间有楚河汉界,楚河汉界与下列哪一历史有关A.楚汉之争
B.长平之战
C.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10.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
它正式创立是在()A.隋文帝时 B.隋炀帝时 C.武则天时 D.唐玄宗时
二、判断题
11.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春主持修建了都江堰。
错误:改正:
12.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① 唐朝的对外交往可以用盛况空前来形容。
()
改正:
②1004年秋,辽军大举南下,威胁东京,宰相魏徵力权宋真宗亲征,士兵士气大振,击退辽兵。
()
改正:
③宋朝瓦子里最吸引的地方是市场。
()
改正:
④隋文帝增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
改正:
⑤统一后的蒙古不断对外扩张,先后消灭南宋、金和西夏,最终完成统一。
()
改正:
13.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从商朝开始。
()
14.小屠同学到环岛路游玩,看见一座跨海大桥的名字(如下图),对同
伴说:“这座桥的命名是与民族英雄郑成功有关的,郑成功九战九捷,迅
速荡平了东南沿海的倭患,赶走了侵略者。
”这种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15.辨析题(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和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1)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
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明要了解赤壁之战的历史,他到学校图书馆查阅了下图史书。
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时期。
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
16.生产工具进步是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主要标志,请写出以下不同时
期的不同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
北京人:;半坡人:;商朝人:;秦国人:。
17.破釜沉舟的农民起义军领袖——()
18.唐朝时期,在边疆地区设置机构,加强管辖,如和武则天时期,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清朝乾隆帝
时期,平定了回部上层贵族分裂祖国的叛乱。
清朝还设置了,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19._________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最迟__________已使用牛耕。
20.两宋时期城市里的旅馆称为,娱乐场所叫做“”。
四、填表题
21.把音乐、歌舞、动作和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艺术的是——
22.以下是小明同学对《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这一单元进行的整理,其中错误的是()
A.夏朝出现甲骨文
B.西周实行分封制
C.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D.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
五、问答题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寇准认为澶州北城将士正在浴血奋战,皇帝亲临----说:“陛下不过河,则人心益危,敌气未摄,非所以取威决胜也。
”
材料二“----二、以白沟河为界,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
-----。
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
-----《澶渊之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爆发的时间是何时?战争的结果如何?(2)材料二中的和约签订于何时?其签订与材料一中战争的结果有没有联系?
(3)北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被称为什么?这一费用有何影响?
(4)有人说,这一条约是不平等条约,是屈辱的。
你是如何看待的?
24.阅读材料。
材料一
“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材料三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
——摘编自栗劲《秦律通论》
请回答:(14分)
(1)材料一这句话是谁说的?(1分)表明他什么思想?(2分)
(2)材料二所反映的内容与他的哪一项变法措施相对应?(2分)他的变法措施中对秦国封建制的确立和巩固起关键作用的又是哪一项?(2分)
(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改革的影响(4分) (4)综合上述材料,从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3分)
六、综合题
25.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制度篇
(1)统治阶级为加强统治,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
写出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一项措施。
(2)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指出材料中所说的古代中国的考试制度是?
探究二经济篇
(3)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列举我国古代唐朝历史上哪些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推动了经济发展。
探究三文化篇“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
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
并举一例隋朝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探究四感悟篇
(5)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26.小明同学制作了两则关于造纸术的读书摘要:
请你判断哪一则摘要是错误的,并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四大发明。
世界上最早的纸发现于西汉末年,东汉蔡伦进行了改进,人称“蔡侯纸”;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发现磁
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到北宋时,用磁针代替磁石,发明了指北针,并开始运用于航海事业;隋唐时
期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北宋平民毕升改进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提高
了印刷的质量和产量,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火药是古代炼丹家发明的,
在唐中期的书籍里就已经记载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上,到宋元则是广泛应用于军事上。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灿烂的
宋元文化(一)
2 .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汉武帝时期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在
思想是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所以汉朝时期在长安太学学习的太学生的主要教材是儒家经典。
故
选C。
3 .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诸子百家中提出“仁”的学说的是儒家学派创始
人孔子,他的思想核心就是“仁”,提出“仁者爱人”。
墨家思想主张兼爱、非攻;法家主张法治、建立中央集权;兵家的思想与军事有关。
故选C。
4 .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元杂剧为元朝是的主要文学形式,昆曲在清朝
中期以后,逐渐走向衰落,川剧属于地方剧种。
京剧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又得到皇室的扶持,不断完善,成为最主要剧种,被称为国粹。
故
选D。
5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西周的分封制。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
封制,周天子将土地和人口分封给姬姓宗族、功臣等建立诸侯国来拱卫
中央王室。
在武王、文王时两次大规模的分封,对象有同姓贵族、功臣
和先代贵族,分封诸侯,平时替周天子镇守疆域,战时派兵随从作战,
还要定期朝见天子,向天子纳贡赋。
西周通过实行分封制,大大加强了
统治,扩大了疆域,使西周保持着惊人的稳定性,延续了近八百年的统治。
诸侯要按田亩数向国王纳贡,实际上就是缴纳地租,这是在封建社
会才有的情况。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周的兴亡
6 .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儒家思想的相关知识点。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政治方面,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以“礼”治国。
故选A。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儒家思想
7 .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辨析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
是“长江流域”“农耕时代”。
所列选项中处于长江流域的文化遗址是选项A、C两项,选项C不是农耕时代的文化遗址,选项B、D是黄河流域的,且
选项D是农耕时代的文化遗址。
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
8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
考查夏朝至汉朝这一段时期我国朝代更替的顺序。
先后为夏、商、西周、东周、秦、汉,其中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选项A少了一个
战国,选项B少了一个西周,选项D少了一个春秋。
所以答案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
国的纷争。
9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楚汉之争
是秦朝灭亡后,原来的农民反秦领袖刘邦和项羽为争夺统治权进行了长
达4年的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
结果,项羽连战失利,在乌江自刎。
刘邦因势利导,终于战胜了项羽,登上了西汉皇帝的宝座。
楚汉之争历
时四年,战地之辽阔,规模之巨大,前所未有,在中国战争史上占有重
要地位。
所以答案选A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伐无道,诛暴秦”。
10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国家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
它是从隋朝隋炀帝时的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为止。
所以答案选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荣一时的隋朝。
11 .错误:李春改正:李冰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李春为隋朝工匠,修建的是赵州桥,所以题干说法错误;公元前256年,处于战国时期,修建都江堰的是秦国蜀郡太守李冰。
所以应将李春改为李冰。
点睛:分析题干中人物所处朝代及其贡献,或根据工程名称分析相关人物。
12 .①正确
②错误魏徵改为寇准
③错误市场改为勾栏
④错误隋文帝改为隋炀帝
⑤错误“南宋、西夏和金”改为“西夏、金和南宋”
【解析】①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的对外交往可以
用盛况空前来形容”是正确的,因为唐王朝在对外交往中,采取了比较开
明的政策,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再加对外交通发达,周边各国的
使臣和商人,纷纷前来中国,与中国通商往来的国家发展到七十多个,
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唐文化远播到东西方各国,对许多国家产生了
巨大的影响。
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是错误的,因为魏徵是唐朝人,宋真宗
时期的宰相是寇准。
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是错误的,因为宋朝时在瓦子中,有许
多用栏杆之类东西组成的小的演出场所,称为勾栏。
因此瓦子里最吸引
的地方是勾栏。
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是错误的,因为隋炀帝增设进士科,科
举制正式形成。
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是错误的,因为统一后的蒙古不断对外
扩张,最终完成统一是先灭西夏,再灭金,最后灭南宋,最终统一。
13 .正确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商朝时期出现的文字,是中国最
古老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是从商朝开始的,所以题干说法是正确的。
14 .①该说法错误。
② 理由:“郑成功九战九捷,荡平了东南沿海的倭寇”是错的。
郑成功打击了荷兰侵略势力,收复台湾。
【解析】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该大桥与郑成功有关,而题干中荡
平东南沿海的倭寇的人是明朝的戚继光,所以说法错误。
郑成功的贡献
是清朝初年,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
15 .(1)错误: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2分)理由: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是半地穴式房屋;(2分)
住干栏式房屋的是河姆渡居民。
(2分)
(2)错误:了解赤壁之战的历史查阅图8史书;(2分)
理由:图中史书是《史记》,它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西汉汉武帝时
期的历史;(2分)
赤壁之战发生于东汉末年。
(2分)
(3)错误: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时期;(2分)
理由: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的政权分立和民族汇聚时期;(2
分)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时期是秦汉时期。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半坡
原始居民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
这个是不正确的;因为半坡原始居民居
住的是半地穴式房屋,他们的气候干燥;住干栏式房屋的是河姆渡居民。
气候湿润。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李明要了解赤壁
之战的历史,他到学校图书馆查阅了图中史书。
这个是不正确的;图中
史书是《史记》,它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赤壁之战发生于东汉末年。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国两晋南北朝
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时期。
这个是不正确的;三国两晋南北朝
是我国历史上的政权分立和民族汇聚时期;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
时期是秦汉时期。
所以是不正确的。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
16 .北京人:打制石器;半坡人:磨制石器(或耒耜);商朝人:青铜农具;秦国人:铁制农具。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相似历史知识的归纳和总结。
北京人处于旧
石器时代,所用的石器为打制石器;半坡居民处于新石器时代,所用的
工具为磨制石器;商超时期是我国青铜器文化繁盛的时期,所用的工具
为青铜农具;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所以秦国人用的是铁农具。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社会;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灿烂的青铜文化;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
17 .项羽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巨鹿之战的相关内容。
公元前207年,农民起
义军领袖项羽,率军在巨鹿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伐无道,诛暴秦”·巨鹿之战
18 .唐太宗大小和卓伊犁将军【解析】
试题分析:新疆一直是考试考查的重点,可以一直追溯到西汉西域都护的设置,这道题主要考察了唐朝和清朝对新疆的管理。
19 .春秋战国末年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铁农具的牛耕的出现。
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最迟战国末年已使用牛耕。
20 .邸店瓦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宋代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相关知识,宋代交通非常发达,城市里供住宿的邸店很多,邸店就是现代的旅馆的意思,宋代供娱乐的场所叫做“瓦子”。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21 .元曲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
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是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熔于一炉,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
由此可知,题干中应填元曲。
22 .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商朝时期出现的文字,不是夏朝出现的,A不正确,BCD都是正确的,所以选择A
点睛:甲骨文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对中国文字有深远的影响。
23 .(1)1004年辽军受挫,北宋获胜(3分)
(2)1005年有北宋政府以这一战争的胜利作为条件与辽议和(3分)
(3)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2分)
(4)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澶州之战发生的时间及其结果。
北宋建
立后,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1004年,辽军大举攻宋,一
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东京,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宰相寇准
力劝宋真宗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2)本题主要考查澶渊之盟签订的时间及其与澶州之战的联系。
澶州之
战中宋军打退辽军,由于双方都无法战胜对方,1005年,辽宋议和,辽
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因为澶州在北宋时期又称为澶渊郡,所以这次
议和史称澶渊之盟,澶渊之盟是北宋政府澶州之战胜利作为条件与辽议和。
(3)本题主要考查澶渊之盟的内容及其影响。
澶渊之盟中北宋每年向辽
提供“助军旅之费”被称为岁币,岁币加重了北宋政府的财政负担,加重
北宋人民的经济负担,因此北宋给辽岁币对北宋来说,是一个屈辱的条约,反映了宋朝政府守内虚外的内外政策。
(4)本题主要考查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评价历史事件与评价历史人物
一样,要论从史出,客观评价,要坚持历史的观点,要全面、一分为二
地分析。
澶渊之盟中北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被称为岁币,岁币
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澶渊之盟签订之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
持和平局面,有利于辽宋边境贸易的开展,客观上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
政权并立的时代
24 .(1)商鞅;根据时代变化和需要,进行改革、变法的思想。
(2)奖励耕战;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3)通过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秦军的战斗力不断加强,为秦统一奠定基础。
(4)改革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改革推动社会发展,应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和图片,分析出考查的课本知识。
(1)材料一中“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句话出自于课本,是商鞅所说。
表明他根据时代变化和需要,进行改革、变法的思想。
(2)材料二图片的关键是:“奖励耕战”。
由此分析出反映的内容是:奖
励耕战;而在变法措施中对秦国封建制的确立和巩固起关键作用的是: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3)材料三反映了商鞅变法对秦统一六国的作用。
(4)该问是发挥性题目,答案不唯一,需要我们根据题意灵活掌握,比如:改革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改革推动社会发展,应坚持改革
开放不动摇。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点评:该题重点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
对事件的考查是材料分析
题中的重要考点,我们必须掌握准确,并加以运用。
其中发挥性题目,
答案不唯一,需要我们灵活掌握,要善于总结归纳和整理。
25 .(1)郡县制。
(2)科举制。
(3)曲辕犁和筒车。
(4)诗歌;雕版印刷术。
(5)吸收和借鉴前人宝贵经验;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勤思多问;培养吃苦
耐劳的精神;勇于实践等。
(答出其中一点或其他符合题意的一点均可)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第(1)(2)(3)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回答即可。
第(4)题通过李白的诗可以知道唐朝的主要文学形式是诗歌,唐朝的科技成就表
现在雕版印刷术和火药方面。
第(5)题要从多个方面来回答,如刻苦精神、
借鉴前人经验等。
26 .摘要二是错误的,(2分)
蔡伦是东汉时期而不是西汉时期的,他改进了造纸术而不是发明造纸术。
(3分)
【解析】
试题分析:蔡伦是东汉时期而不是西汉时期的,他改进了造纸术而不是
发明造纸术。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古代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点评:关于造纸术,学生还要知道,早在西汉时期,人们就从“积漂絮成絮片”中得到启示,发明了纸。
东汉宦官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改进了造纸术。
他以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为原料,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了造纸成本,提高了纸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