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林业技术在林场发展中的作用浅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卷 第1期2024年1月
农 业 灾 害 研 究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ogy
Vol. 14 No. 1
Jan. 2024
现代林业技术在林场发展中的作用浅析
曹蓁,袁久叶,刘健锋
新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山东泰安 271200
摘 要:新泰市国有太平山林场全面贯彻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发展战略,以现代林业技术促进林场发展,由单纯造林育林向采育结合转变,由单纯营林投资型向生态经营型转变,科学编制与实施森林经营方案技术促进现代林业发展,在建设过程中,提高林业经营管理水平,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注重应用现代林业新技术新成果,该场经营的科学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国有林场的经营在林区中起到了积极的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为此,介绍了新泰市国有太平山林场,分析了森林资源现状,阐述了森林区划及经营类型组织,进行生态公益林经营,提高森林经营效益。
关键词:现代林业技术;低效林改造;生态效益
中图分类号:S7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4)01–0079-03
1 基本概况
1.1 地理位置
新泰市国有太平山林场位于新泰市东南部的汶南镇境内。西临泰山,东接蒙山,北望莲花山;南部与平邑县岐山、五台镇接壤。林场属于鲁中南低山区地带,属蒙山余脉。
1.2 气候条件
林场地处蒙山西部,以阴坡半阴为主,立地条件良好,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其特点为春季干燥多风,少雨干旱;夏季温高雨多,间有夏旱;秋季天高气爽,带有秋旱;冬季长而寒冷,雨雪稀少,最低气温为-7 ℃,极端最低气温为-21.6 ℃。
1.3 土壤条件
母岩为花岗岩、片麻岩,土类属棕壤,质地多为砂壤土,土层厚度30~50 cm,结构疏松,层次不明显,显微酸性(pH值6.0~7.0)。
1.4 动植物资源
林区内森林植被茂密,野生植物资源丰富,现有各类树种45科120余种,还有灵芝、丹参、百合等中草药100多种。野生动物有狼、獾、鹰、黄鼬、野兔等,鸟类80多种,形成了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群落。
1.5 森林经营
林场是以经营赤松、黑松、油松、栎类等防护林为主的事业单位,以水土保持、涵养水源为主要功能。太平山林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注重现代林业科技的应用,推广采用良种壮苗,营造混交林,新建了侧柏、国槐等种植基地,抚育管理从粗放到注重干形培育。
2 森林资源现状
林场林地覆盖率为90.2%。有林地分为防护林、经济林。主栽树种为黑松、赤松、油松、刺槐、麻栎、板栗等。
3 森林区划及经营类型组织
根据国有太平山林场的森林资源现状和社会经济条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行分类经营,不断提高森林经营效益,以培育松类、栎类和部分风景林为主,发展一定数量的经济树种,实行集约经营,科学管理,不断提高林地生产力,提高森林总体质量。
3.1 森林区划
国有太平山林场主要功能为水土保持,动植物资源保护。从林种划分上为生态公益林、经济林,其森林经营类型主要是水土保持林、特种用途林2种经营类型。主要植被类型为以赤松、麻栎等为建群种的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对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生态服务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3.2 林种规划
坚持发展生产与保持生态平衡并重的方针,做到各林种结构合理,协调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合理配置各林种结构,实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重视生态公益林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3 林种结构的调整
根据《山东省省级公益林划定和管理办法》规定,原有生态公益林林种不能改变。目前,林场原有生态林不再作调整;对于现有的速生用材林,待进入成熟龄采伐后更新为彩叶风景林,增加风景林比重;对于原有的经济林面积保持稳定;完成林间隙地造林40 hm2,发展生态公益林[2]。
4 森林经营规划设计
森林经营规划设计是实现森林可持续利用,促进林业生产力发展的前提,是合理调整森林结构和提高
收稿日期:2023-10-13
作者简介:曹蓁(1970—),女,山东泰安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工程研究。
第 14 卷80农 业 灾 害 研 究
森林资源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设定年森林采伐限额的主要依据。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发,坚持生态优先,合理利用,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原则,确定森林经营方向。
5 生态公益林经营
5.1 森林培育
森林资源培育工作通过多形式合作造林,扩大林场经营规模,增加林场资源总量,壮大林场经济。一是加快植树造林步伐,加强国有林场森林经营管理,大幅度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满足人们对森林的多样化需求。二是有组织、有步骤、科学、合理地大力推进低质低效林分改造,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多种功能。在林分改造中,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先无林地后有林地的原则,采用造、补、疏、抚、封、管等并举的多种改造模式来进行,调整全场森林资源结构,提高现有林分质量和效益[3]。
5.2 低效林改造
5.2.1 改造方式
采用综合改造方式,经营期内以人工补植造林为主,集中力量,连片整穴,以春季和雨季为主,根据生长状况采取更替、抚育、复壮等措施对原有树木进行低效林改造。
5.2.2 改造树种与密度
根据部颁标准和省定标准,确定林场主栽及适栽树种为黑松、赤松、油松、刺槐、侧柏等。根据立地质量、坡位、坡度、树种等因素确定造林密度,要求适当密植。造林比例按照松类70%,刺槐、侧柏和其他树种30%进行栽植。造林密度按松类2 m×2 m,即2 200~ 2 300株/hm2,刺槐、侧柏和其他树种密度1 m×2 m,即3 100~3 300株/hm2进行栽植。
5.2.3 改造主要技术措施
适地适树,选择中、厚层土地营造刺槐,选择薄层土营造针叶林;林地准备以开挖鱼鳞坑,采用实生苗或无性苗造林,并用一级苗,严禁出现不合格苗木。针叶树种松柏造林时间为雨季,采用2~3年生容器苗造林;阔叶树种刺槐造林时间为春季,采用截干造林。做到栽深、栽直、根系舒展,并做到“随起苗、随运苗、随造林”,以确保造林质量[4]。
5.2.4 改造规模
改造面积105 hm2,主要为生长不良的衰老林、残次林。
5.3 林分抚育
5.3.1 幼林抚育
幼林抚育是巩固造林成果,提高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促进林木生长,加快郁闭成林的重要环节,也是林木速生丰产的重要措施之一。针对各年度造林中不同的造林类型,采取相应的抚育措施,在本经营期内,主要采取松土、锄草、培土、清淤、修枝等措施。促进幼林生长,造林前3年进行中耕锄草,第一年进行3次,第二年进行2次,第三年进行1次的幼林抚育方法,改善幼林生长环境,在坡度陡的地方选择带状或块状除草,保留部分林下植被,防止水土流失,以改善幼树的生长环境。到本经营期后3年,采用修枝抚育的形式,及时调整林分结构,加强幼林抚育管理,提高林分质量[5]。
5.3.2 成林抚育
为了提高森林质量和经营效益,对已达到成林(幼、中龄、近、成、过熟)的林木,根据其林种、树种、起源、林况、经营目的和经营能力等因素,适时进行成林抚育。成林抚育是改善林内卫生条件,促进林木生长、成材,调整林木组成,改善森林环境,提高林木质量和增加单位面积蓄积量,发挥森林多种效益,达到速生、优质、丰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成林抚育措施为修枝和间伐。
6 森林公园开发规划
第一,调整森林经营方向,扩大风景林面积。均将主游线和步游道两侧的森林,景点景物周围及游人视景范围之内的森林划归风景林,并按风景林的要求进行调整和管理。
第二,森林植被以常绿针叶和落叶林为主体,充分体现暖温带植被特色。山顶、山脊和山坡上部以松类、山槐为主,混有少量连翘、栾树、火炬树、栎类等花木和色叶树种,中下部以松刺、栎刺、松栎等混交为主。沟谷以板栗、核桃、枰柳、柿子、杨类、杉类、果树等为主。
第三,风景林改造。对青龙峪、龙门以上,逐步改造成以松栎为主,林下点缀黄栌、五角枫等彩叶树种,混交林13.3 hm2,形成协调美丽的风景林。全园以松、刺、栎为基调树种,树种选择要适地适树。乔木观景:以赤松、油松、黑松、刺槐、麻栎为主,形成片状混交,此外,还有为数不多的华山松、山槐、枰柳、核桃等,构成景区内景观结构的主体。林海花潮:森林茂密,林下灌木、草本花卉,装点着景区的春、夏、秋三季。如桃、杏、李、刺槐、连翘、杜鹃、胡枝子、石竹、野菊、黄花、毛茛、卷丹等花,构成景区的主要景观之一。板栗观光:面积40 hm2,集中成片,40余年生板栗,最大胸径40 cm,夏季赏花,秋季观叶采实。青龙潭:小型水库,水位变化较大。主要完成青龙潭水库大坝的封顶,并在大坝两边设立安全防护栏杆,保障人身安全。
第四,空地绿化。对主游线两侧的空(农)地采用不规则小地配置进行绿化。其中,从山门至干河坝两侧绿化美化2 km,树种选用雪松、白皮松、银杏、圆柏、华山松、樱花、紫薇、桃、杏等;主游线两侧的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