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表演理论对国际汉语教学的启示——从演剧法说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第2期(总第115期)海外华文教育OVERSEASCHINESEEDUCATIONNo.22021
GeneralSerialNo.115㊀㊀㊀㊀收稿日期:2021⁃05⁃28㊀㊀作者简介:于海阔,重庆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戏剧理论与实践㊂Email:605287603@qq.com感谢‘海外华文教育“匿名审稿专家的宝贵意见,文中不妥之处概由作者本人负责㊂
人类表演理论对国际汉语教学的启示 从 演剧法 说起
于海阔
(重庆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中国重庆401331)
摘㊀要: 演剧法 (戏剧教学法)用于国际汉语教学具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操作难㊁耗时多㊁
欠灵活性等缺点㊂人类表演理论认为,广义的表演是行为者以影响或控制行为者以外的他人为目
的而实施的某种行为,表演内在于人类生活,与交际行为具有同质性,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存在方
式㊂人类表演理论用于国际汉语教学(暂称 表演法 ),可对 演剧法 提供有益的补充㊂二语习
得理论㊁神经语言学理论构成了 表演法 的理论基础㊂人类表演理论运用整体性思维,主张抽象
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强调左右脑协作,通过不同的社会角色以及不同层面和风格的语言应用,
使学习者在 做 中提高语言交际能力㊂ 表演法 指导下的国际汉语教学可重点围绕 针对不同
人物㊁不同场景 即时动态交际 调动所有感官和表现手段 等方面进行㊂ 表演法 用于汉语教
学前景广阔,开放㊁包容的心态有助于其发展㊂
关键词:国际汉语;戏剧教学法;人类表演理论;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H195.3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2221⁃9056(2021)02⁃0054⁃16
DOI编码:10.14095/j.cnki.oce.2021.02.006
一㊁引㊀言
戏剧用作第二语言教学手段的做法由来已久,于20世纪中后期在英国兴起,后被广泛用于多个国家㊂严格地说,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的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它通过语言㊁动作㊁舞蹈㊁音乐㊁木偶等达到叙事目的,典型的表演形式包括话剧㊁歌剧㊁舞剧㊁音乐剧㊁木偶戏㊁皮影戏以及中国戏曲等㊂而语言教学研究领域所说的戏剧,主要指20世纪初传入中国㊁以对白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话剧艺术㊂国际汉语教学界常见的 戏剧教学法 ,实际上是以话剧(包括话剧小品)作为主要载体,以剧本学习为基础,以教师指导外国学生进行剧本分析㊁创作和改编并反复排练为主要教学手段,以学生的舞台表演为最终呈现结果(广义舞台指表演空间,含教室㊁广场㊁体操房等),以促进学生运用语言㊁理解文化为目的的综合性外语教学方法㊂更加确切地说,这种方法称为 话剧表演教学法 更恰当,因为其他戏剧形式,如歌剧㊁舞剧㊁音乐剧㊁木偶戏㊁皮影戏㊁㊃
45㊃
第2期于海阔:人类表演理论对国际汉语教学的启示
中国戏曲等,一般不作为国际汉语课堂的训练手段使用㊂当然,人们习惯上将该法称为 戏剧表演教学法 (简称 演剧法 ),为方便学术讨论,也可以继续使用该名称㊂
演剧法 将话剧表演作为正式课堂(第一课堂)的主要教学内容,有的整学期排演大型话剧,有的则作为正常课程的辅助手段,排演若干微型话剧或社会情景剧㊁小品等,对提高学习兴趣㊁加深语言理解㊁增强团队合作意识㊁促进交际能力等非常有益㊂然而,该法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操作难度大㊁耗时多㊁灵活性欠缺以及部分学生存在紧张或抵触情绪等等㊂本文提出以人类表演理论为基础,在汉语学习中结合真实的生活场景,通过开发性的表演活动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为方便暂称为 表演法 ㊂ 表演法 和 演剧法 虽然都含有表演成分,但二者有很大区别㊂本文从 演剧法 出发,简要介绍人类表演理论与语言教学相结合的理论基础,从而探讨 表演法 在汉语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旨在通过 表演法 的引入为 演剧法 提供有益的补充,弥补后者的缺憾,也期望能为学界提供一些参考㊂
二㊁ 演剧法 汉语教学的研究现状和主要困难
(一)研究现状
演剧法 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第二语言教学㊂在海内外汉语教学界,课余时间指导学生排演整部戏剧(第二课堂)很常见㊂例如:2018年日本大阪大学中文话剧团上演了话剧‘杨贵妃“㊂然而,将戏剧教学法大规模用于正式的汉语第一课堂,由于操作难度较大,在海内外的汉语教学机构却并不常见㊂近年也有学者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以王永阳(2009,2012)和张连跃(2013,2017)最具代表性,也最有开拓精神㊂
王永阳(2009)分析了 演剧法 用于二语教学的理论基础,以澳大利亚的课堂教学为例对教学流程进行了说明㊂结果发现,以教材为纲排演小品㊁短剧,结合情境锻炼社交能力显然比传统的分角色情景对话更加鲜活和真实㊂文中指出了一个重要问题:性格内向的学生因不习惯面对公众表演请求不上舞台,有抵触情绪甚至拒绝参加表演,害羞的学生总是挑台词少的角色㊂在后来的一次为期6周的教学实践中,王永阳(2012)将电影‘功夫熊猫“改编为话剧,带领学生改编剧本并排练,最终进行汇报演出,为减少学生表演压力特地安排小学生当观众,却发现有的学生认为既然观众是小学生表演就不必太认真㊂一个重要发现是:有观众方面的适当压力才会使表演者具有动力㊂张连跃在美国一所具有外语戏剧表演传统的高校进行了教学实践,选用了三幕政治讽刺喜剧‘升官图“,将戏剧教学融入整个学期汉语课程设置中㊂张连跃(2013)认为: 将戏剧文本与表演共同运用于教学的做法本身就是借助了戏剧的整体性㊂ 同时,文中提供了学生的重要反馈,其中包括:有人认为这种方法完全没有用处,不喜欢站在舞台的感觉㊂作者提出了积极的应对策略,建议充分利用戏剧其他元素,让学生以剧务㊁观察员㊁评论员㊁导演等不同身份参与其中㊂ 演剧法 的汉语教学案例多集中在国外,中国大陆尚不多见㊂张连跃(2017)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国内一所高校四个学期的戏剧汉语课教学实践为例,基于二语习得研究中的 输入 互动 输出 模型,构建了 解读 改编 创演 的戏剧汉语教学模式㊂
可见,在 演剧法 的教学实践中,剧本的精心选择㊁学生的广泛参与㊁教学模式的创建等受到了学者们的高度重视,该法的总体框架一般可分为 选择㊁修改和学习剧本,排练表演,总结讨论 三部分㊂ 演剧法 最值得称颂的优点是激发学习兴趣㊁满足好奇心㊁调动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语言和文化的整合㊁知识和能力的整合,使学生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更加直接,体现了 做中学 的理念㊂只要条件允许,对 演剧法 的尝试理应多加支持和鼓励㊂
㊃55㊃
海外华文教育2021年(二)主要困难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了 演剧法 的优点,但也应看到 演剧法 面临的一些困难和不足㊂首先, 演剧法 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㊂虽然 演剧法 主要目的是教学生学习汉语,艺术要求与专业话剧表演不同,但是 演剧法 中的舞台演出仍需自觉遵循舞台艺术的基本规律㊂对比而言, 演剧法 对教师的要求要高于对学生的要求,并非每个教师都适应同时担任导演㊁编剧及语言教师的角色㊂指导教师首先应熟悉和理解戏剧,有一定的表演经验当然更好,这样指导起来更得心应手㊂必须强调的是, 演剧法 虽不以培养演员为主要目的,不同于戏剧学院的专业表演教学,但为使学生真正理解剧本㊁真正掌握语言知识和能力,仍需在实践过程中对一些关键因素如真实感㊁信念感㊁分寸感㊁节奏感等加以把握,切不可理解为可以完全放任学生对剧本进行随意改编甚至解构,对经典剧目更是如此㊂当然,适度的改编是允许的,但需牢记的是, 演剧法 的目的是帮助和引导学生真正理解中国的语言和文化㊁掌握语言知识和能力,而非以纯搞笑式的娱乐为主㊂既然是舞台演出,就仍需尊重观众㊁遵循艺术的基本规律㊂王永阳(2012)提供的案例证明,观众的存在会给演戏者一定压力,而这种压力也会成为动力㊂假如演戏者以自己并非专业演员为由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但会影响观众的接受效果,也会使自身失去延续这种学习方式的动力㊂第二, 演剧法 中的语言内容与真实交际中的语言存在差距㊂有人说: 戏剧文本中的语言是真实的交际中的语言,同时也提供了交际所需的场景,有助于学习者学会根据不同的环境说不同的话,进而增强语言运用的得体性㊂ (张连跃,2017)这种说法是一种误解㊂戏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剧本具有高度的文学性㊂文学中的戏剧概念通常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㊂这就意味着戏剧中的语言是艺术语言,是经过高度提炼㊁艺术加工过的产物,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同真实生活中的语言是不同的,特别是古代㊁近代题材的作品更是如此㊂即便是现当代题材的作品,剧本中的语言也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例如:‘茶馆“‘群猴“等作品对当时的观众来说往往较为亲切,现在听起来可能就有距离感㊂
简而言之,戏剧语言不同于真实交际中的语言,二者不可混淆㊂戏剧语言所提供的交际场景有些是特殊的㊁非典型的㊁经过艺术夸大的,在现实中复杂的人际关系背景下,其参考价值更是有限,剧中人物的语言往往只属于那个特定的人物,是否准确和得体取决和服从于剧作家的创作初衷和作品风格㊂因此,王永阳(2009)说: 戏剧化教学法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模拟真实的社交场景和需要完成的 真实的 交际任务㊂ 这种说法强调了戏剧 真实 的有限性,显然更为贴切㊂最重要的还是要看清戏剧语言同真实语言的重大差别㊂因此,当学生反馈 表演完我觉得我们太棒了!好像中国人一样在说话(张连跃,2017) 的同时,教师应意识到这一方面说明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另一方面也应清楚,学生只是好像 剧中的中国人 一样说话㊂由于时间和场景的特定性,剧中的语言有些并不宜直接模仿㊂另外,表演者自己满意当然重要,但这只是第一步,重要的还是观众的反馈,调查时不应忽略观众这一重要的人群㊂正所谓 自己说好不算好,观众说好才算好㊂ 第三,情感过滤器对 演剧法 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㊂王永阳(2009)与张连跃(2013)均提到一个问题,即内向的学生对 演剧法 心理抵触,这是该法的硬伤㊂ 演剧法 由于种种条件限制,基本做法一般为 没有前期训练或只有极少量训练就让学生上台表演 ,其主张者一般相信 我们不是培养演员,所以不必追求专业化 ㊂ 演剧法 虽非培养演员,艺术标准可相对低些,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在没有相应基础的情况下自如地上台表演㊂对来自某些国家的学生来说,上台演讲㊁用母语讲述自己的故事都可能难以克服紧张,更何况在缺少准备训练的情况下,在舞台上使用异国他乡的语言扮演剧本中的人物㊂可想而知,这对某些内向的同学来说该是一件多么令人感到恐惧的事情㊂
第四,汉语课上大规模排演话剧最主要的缺点是耗时太长㊁缺乏灵活性㊁操作难度大㊂例如:倘㊃65㊃
第2期于海阔:人类表演理论对国际汉语教学的启示
若有人不喜欢某部戏,如‘升官图“,几乎连调整的机会都没有,可操作性受限,很难因为一个人不喜欢,或者本来喜欢,但排练到一半突然不喜欢就让全班都改变剧目㊂国际汉语教学目的是教给外国人汉语,我们无法像表演专业那样花费大量时间去做基础性的训练工作,时间不允许,师资条件㊁教学目的㊁教学计划等各方面都不允许㊂
这样,矛盾就出现了㊂因为一般来说,即便是戏剧表演专业的学生,也不是直接就上台演戏的,而是先要经历相当长时间的基础训练才能登台㊂那么,这期间都进行了哪些内容㊁哪些能力的培养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㊂在基础训练期间,戏剧表演专业的学生其实并未学习真正意义上的 演戏 ,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解放天性以及表演基础元素的训练,综合表演训练时主要是从人的行为本身特点出发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这些基本元素实际上构成了人与人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学生们通过大量的训练,才有了登台表演的重要基础㊂不经基础训练的阶段,拿到剧本就分析㊁排练,即使是表演专业的学生也同样会紧张,同样会手足无措㊂仓促上阵会使多数学生无法同时处理好台词与情绪㊁情感的关系以及非言语交际同言语交际的关系,从而淡化了表演对交际能力提高所应起到的作用,使学生疲于应付,使 演剧法 成为少部分有天赋者施展才华的平台,大量学生的精力耗费在翻译和背诵复杂的㊁难以理解的人物台词中,有些内向的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专门挑台词少的角色演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了㊂这样,通过演剧来提升学生交际能力的初衷也就打了折扣㊂很多情况下,这种舞台作品最后可能会成为教学成果的展示,对教师的好处甚至大于对学生的好处㊂
要想更深地看清和理解这个问题的实质,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反观一下中国的英语教学便可一目了然㊂多年来, 演剧法 也常被应用于英语教学当中,英语晚会上表演英文剧的做法屡见不鲜,其中既有经典的莎士比亚戏剧,也有自编的英文小品㊂但究竟有多少人能从英语话剧表演中受益?从现状上看,除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英语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的提高看来并不乐观㊂
综上, 演剧法 出现上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一般都难以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㊂仅仅靠鼓励或安排内向学生去做些剧务性的工作恐怕也只能是权宜之计,无法真正解决问题㊂这是 演剧法 的困难所在,正视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寻找补充性的方案㊂
三、人类表演理论与国际汉语教学的结合
(一)何谓人类表演学
人类表演学(performancestudies)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对象包括所有的人类表演现象,不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舞台表演艺术㊂人类表演学正式得名于纽约大学1979年成立的人类表演学系,是戏剧导演和理论家理查德㊃谢克纳教授在戏剧学㊁人类学㊁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影响下,将戏剧研究和人类学研究相结合的成果㊂英国人类学家维克多㊃特纳的 社会戏剧 ㊁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的 文化文本 ㊁美国人类学家戈夫曼的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以及英国人类学家兼心理学家格莱格雷㊃贝特森的 仪式㊁游戏和表演 三者之间的关系等理论都对人类表演学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影响㊂谢克纳(2005)把人类表演分为五大类:审美表演㊁社会表演㊁大众表演㊁仪式表演㊁游戏表演㊂传统表演理论是对审美表演实践的把握,人类表演学是对人类表演现象的总体把握㊂ 表演艺术是表演行为的子集,它自然遵循表演行为的本质规律㊂ (刘毓航,2009:44)那么,到底什么是表演?从语源上考察,古汉语中 表 和 演 为两个单音词㊂ 表 最初意为人身上披着毛皮㊁裘皮衣服㊂‘说文解字“解释为:表,上衣也㊂演,长流也㊂现代汉语中二者合为一个词,内涵不断拓展㊂‘现代汉语词典“对 表演 的解释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戏剧㊁舞蹈㊁杂技等
㊃75㊃
海外华文教育2021年
演出;做示范;装模作样,故作姿态㊂英语中的perform,play,display,act和present都有表演之义,只是侧重点不同,其共同内涵包括:①是人向外界的显示或显露,具有意向性;②扮演某种虚拟角色,是一种假装㊁装扮;③具有效仿或模仿的成分;④是当众进行的活动,即有观众在场的活动㊂(李政涛,2006:17)从中英文的语源考察可以看出, 表演 更多从艺术舞台的语境中延伸出来, 角色㊁模仿㊁装扮 是关键词,其内涵为向他人表示或展示什么,具有外部指向性;表演行为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行为,是针对人且最终是为人服务的㊂
表演有狭义和广义之分㊂狭义的表演是种艺术形态,包括舞台上㊁镜头前的表演,如影视㊁戏剧㊁舞蹈㊁杂技等㊂广义的表演不仅包括技艺,还包括所有日常的人类交际行为㊂戈夫曼(2008:
19)将表演定义为 个体持续面对一组特定观察者时所表现的㊁并对那些观察者产生了某些影响的全部行为㊂ 鲍曼认为, 表演是交流实践的一种模式,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的技巧和能力的一种展示㊂ (杨利慧㊁安德明,2003)谢克纳(2008)在上述两种观点基础上提出: 任何被设计㊁上演㊁强调或展示的行动都属于人类表演㊂ 简而言之,广义的表演又可称为人类表演,是行为者以影响或控制行为者以外的他人为目的而实施的某种行为㊂刘毓航(2009:44)指出: 表演内在于人类生活,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存在方式,它渗透于人类行为的各个方面㊂ 在传统观念中,只有在舞台上的演出才算是表演,而在生活中一旦说某人在表演的时候,往往带有贬义,这其实是种误解㊂表演和做秀不应等同,它不仅仅是舞台上的事,所有的人类交际行为都可理解为表演㊂
人类表演 一词的涵义有两个要点:一是要有他人在场,二是行为者要有主观意向,即行为发出时应指向意向中的他人㊂严格意义上说,独自躲在屋子里弹琴㊁唱歌㊁朗诵不算表演,即使不小心被人偷听也不能算㊂表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状态:
①表演行为人向他人展示技艺或能力,如说绕口令㊁快速喝啤酒㊁记忆力展示㊁示范如何使用手机㊁求职面试中展示流利口语及敏捷思维;歌舞㊁相声㊁魔术㊁杂技㊁马戏㊁脱口秀等;②表演行为人隐藏自我真实状态,呈现自己的另外状态,如强颜欢笑㊁强打精神㊁强压怒火㊁假装不悦㊁明知故问㊁将计就计㊁逢场作戏㊁言不由衷㊁为防误解想说却不说㊁逢人说人话逢鬼说鬼话㊁揣着明白装糊涂;③表演行为人呈现他人的状态,如骗子冒充反贪局局长㊁员工假装老板接电话㊁警察卧底进入贩毒团伙;④表演行为人在实际生活中依照社会对其承担的角色所期望之行为表现出来,如:学生在学校必守校规,军人则遵守军纪,回到家时则转换为儿女角色,按照家规行事;⑤进行印象管理,力图引导别人关注自己的优点或增加好感,突出真善美㊂强化自己的优良方面,弱化自己的不利方面,如:新手到新团体时往往积极表现以留下好印象等;⑥在舞台上㊁镜头前艺术地塑造人物角色:表演行为人扮演一个想象㊁虚拟中的人物或真实生活中的人,甚至动物㊁植物㊁无机物,如儿童扮演的兔子㊁乌龟,用肢体表演树㊁山㊁帽子㊁石头的形状或发出打雷㊁刮风的声音,或模拟山的声音说话㊂在日常生活中,以上都是经常出现的状态,并且相互交叉㊁相互影响㊂正是这些不同状态构成了纷繁复杂的人类世界㊂表演是人类生存和生活层面上的问题,是具有普遍性的现象和行为㊂它作为一种人类行为,渗透于其它人类行为之中㊂所以,研究表演与语言教学,首先要从人类生命和行为的存在这一层面进行理解㊂
(二)表演行为与交际行为的同质性
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说: 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女都是演员, 一个人一生中扮演好几种角色㊂ 戈夫曼(2008)认为:社会就是舞台,社会成员就如演员,人与人之间在日常生活的互动就是每一个人的自我表演㊂他发现:当有他人在场时,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就会发生变化㊂也就是说,他人的存在影响了个体的行为㊂在这个意义上,人与人之间的接触㊁交流与合作都要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㊂
笔者认为,交际是人与人之间针对不同的交际对象和交际场景,通过调动全部感官及所有表现㊃85㊃
第2期于海阔:人类表演理论对国际汉语教学的启示
手段进行的即时㊁动态㊁全方位㊁立体化㊁多层面的信息交流㊂交际得以产生需要 至少两个以上的具有语言行为能力和行动能力 的主体,这也是表演产生的条件㊂李政涛(2003:164-167)指出:
表演与交往一样,处理和面对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㊂在关系的性质上,表演与交往具有了一致性㊂ 从过程来看,表演的过程,就是交往的过程,是表演者和观看者以角色为依据的交往行为㊂同时,交往的过程,也是表演的过程㊂ 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典型的包括商业谈判㊁职场面试等,都可以说明交际行为和表演行为的同质性㊂正如郑通涛(2012)所说: 纵观人类的历史和实际,可以说,交际就是表演㊂人们在生活中转换着不同的身份,一生中扮演了无数的角色! 人生就是舞台 ,伴随着这无数的角色变换就是不同场景下的语言交际,语言交际能力在这个意义上说就是个人的表演能力! 表演的成功意味着观众与表演者的情感达到心理上的某种平衡状态,是一种共鸣和移情作用,而交际的成功指交际者运用语言以及一切非言语交际等手段,进行一系列的活动,通过双方的有效互动达到预期的目的㊂人类表演理论运用的是一种整体性思维,通过不同的社会角色以及不同层面和风格的语言应用,使学习者在 做 中提高交际能力㊂表演是名符其实的 人学 ,不停留于理论层面,而贴近于人本身㊂表演将交际的重要性落到了实处,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变成可感知的,人人可以体验的,可以重复(而非一次性的)和控制的,可以一点一滴地进步并带有强烈安全感的,可以激发兴趣和挖掘潜力的东西㊂
(三)表演理论用于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1.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
克拉申 监控理论 由五个假说组成:学习 习得假说㊁监控假说㊁自然顺序假说㊁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㊂ 学得 习得假说 认为习得是潜意识的过程,是注重意义的自然交际的结果,为 表演法 提供了重要的启发㊂教师应努力创造尽量自然㊁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其接近于目的语中的实际交际场景㊂
根据情感过滤假说,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受许多情感因素(学习动力㊁个人性格和情感状态)影响,这对语言输入有着过滤作用,决定着学习者接收输入的多少㊂如果态度不佳,学习者就不会主动寻求输入,其情感过滤器也会比较高强,阻止信息进入语言习得机制㊂相反,另一类学习者的态度对语言习得则非常有益,他们的情感过滤器也相对低弱,对输入的态度更加开放,并且会主动地去获取输入㊂(刘颂浩,2007:131-133)克拉申(1982)认为:仅仅听懂第二语言并不足以产生习得,语言习得者必须对它保持开放的心态㊂很多外国学生性格保守㊁内向,加上对汉语完全陌生,对当众进行讲话㊁表演充满恐惧和抵触心理,大规模表演戏剧的方法往往难以起到预期效果㊂在克服 情感过滤器 的影响上,人类表演理论的方法可起到有益的补充作用㊂
2.神经语言学理论
关于言语功能在大脑中的定位,一般认为左脑负责言语功能㊁右脑负责形象思维㊂俄国生理学家巴甫罗夫认为: 经验表明有两种人: 艺术家 和 思想家 ㊂ 前者有一个管理形象思维的卓越右脑,而后者则有一个管理抽象思维的卓越左脑(韦爱诗,2003:93)㊂ 艺术家将现实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完全而运动着的整体来掌握或理解;另一方面,思想家则将现实分开,将它做成一个空空的骨架,随后慢慢地将它的零件装配起来,最后试着将生命吹进其中㊂ (Deglin,1976)假如不能有效同时开发右脑功能,学到的语言很容易成为 静态的㊁外部的㊁词典式的㊁非个性化的㊁枯燥的,而非动态的㊁内部的㊁引发式的㊁个性化的㊁生动的 (韦爱诗,2003:117)㊂强调左脑功能的分析式教学法的主要问题是难以培养交际的流利性,而这种流利性恰恰是确保交际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㊂为了达到流利的目标,学生在口头表达时需要大脑的语用机制不断地修改形象和信息㊂显然,单单强调左脑功能对激活这个机制是不利的, 左脑人 的特征是单调㊁干巴巴的语调㊁言语声律障碍㊁对言语的韵律缺乏知觉㊁丧失了理解言语音调意义的能力以及对声音㊁视觉和
㊃95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