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研究
王国龄,谷宝柱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6)
摘 要:该文阐释了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内涵,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即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发挥专业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将职业和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在人文素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不断优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素养;人文素质活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经历了中高速发展的阶段,2010年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目前中国经济由以前注重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积极优化产业结构,进行供需制改革。

尤其是在2020年受新冠肺炎的影响,中国经济更加积极寻求变革。

2020年8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提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中国近些年来受国际环境的影响很大,经常受制于一些强国。

我们要积极发掘潜在的国内市场需求,降低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

同时我们要提高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

全球目前正在经历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5G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

要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中占据制高点,需要大量高新技术人才。

因此,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对高职院校进行扩招,满足社会对大量的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

很多独立院校进行改制,纷纷建立职业大学。

例如,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和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合并为秦皇岛职业技术大学。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以就业为导向,为生产、建设、管理等行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任务[1]。

高职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各行各业对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改善了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但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文素质及职业素养培养方面关注的力度不够,过多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

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薄弱,偏离了社会经济发展和岗位实际需求。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如何在加强技能教育的同时,切实增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提高高新技术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人才支撑,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问题。

[2]
1 职业素养的内涵
素养是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所形成的,并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

在职场上表现出来的素养就是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根据所在行业的劳动者表现出来的职业精神,是劳动者应具备的职业特征的专业技能和道德操守。

学术界一般将职业素养分为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前三项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
基金项目:2020年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Y202045699);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一般规划课题(2021SCG155)第一作者:王国龄(1993—),女,甘肃兰州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职业教育。

部分,而职业技能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

[3]“素质冰山”理论认为,个体素质就像漂浮在水中的一座冰山,浮在水面以上的只占1/8,代表知识、技能等方面,是显性职业素养;而隐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占整体的7/8,代表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方面,构成了隐性职业素养。

隐性职业素养和显性职业素养是从业者所应具备的全部职业素养,是鉴别绩效优秀者和一般者的重要标准。

[4]
2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现状分析
2.1 职业意识薄弱
职业意识是与劳动者的职业活动相关的意识,和人们现在以及将来从事的职业活动有着密切关系。

有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在进行院校和专业选择时,只是盲目跟风,没有对自己的职业愿景进行深入思考且没有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对未来职业的认知度不高,职业意识模糊。

毕业选择就业去向时犹豫不定,缺乏对自身客观的剖析,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对就业相关政策制度、就业流程、资格证书等缺乏认知,受同伴职业价值观、职业决策的影响,盲目从众,带着攀比求全的心理,幻想着自己能找到一份各方面都优越的工作。

在职业价值取向上表现出很强的功利性,选择去大城市或者物质条件优越的单位工作,对自我实现的需求较低,缺乏社会责任感。

进入职场后,受各种外界环境的影响,思想道德意识浅薄,自我责任感、认同感较差,职业行为我行我素,无所拘束。

较低的自我要求导致对职业素养认知的降低。

2.2 职业素质较低
职业素质是劳动从业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主要表现在:职业情况、职业个性、职业能力及职业兴趣等方面。

和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学生的入学考试成绩较低,学习习惯和能力较差,一部分学生来自职高、中专、技校等,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在大学期间,学生对于职业素养的理解、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掌握存在较大偏差。

毕业生步入社会,从事工作后,对社会职业责任感缺乏正确的认识,忽视了自身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在工作中缺乏诚信,不能诚信做事、诚实待人,甚至存在投机取巧的坏习惯。

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存在一定疑虑。

高职学生未能进入本科院校进行学习,在选择专业时盲目自大,对所学专业职业前景不甚了解,在受到社会的质疑时会产生自卑心理,导致其情绪低落、思想敏感,在与人沟通上缺乏主动性,封闭自我。

这些都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产生较大的影响。

2.3 创新精神缺乏
随着知识和经验的增加,高职院校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断提高,想象力变得很丰富。

但由于学科知识不扎实、知识面窄,学生很难把各学科进行融会贯通。

他们的思维方式往往是单一直线型的,思考问题时缺乏全面性和灵活性。

许多学生经过长期的脑力劳动,一些暂时神经联系在大脑皮层中储存,在特定的因素的诱发和引领下,这些暂时的神经联系会接通,产生灵感。

[5]但由于学生缺乏创新技能,无法将产生的灵感与现有事物相联系,灵感的存在时间极短,最终只是无疾而终。

教师在日常的指导下,学生有一定的创新热情,在课余时间经常关注一些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阅读与本学科有关的学术期刊,努力尝试撰写学术论文。

但由于对基础知识和前沿问题缺乏全面了解,导致了他们的创新目标不够明确,创新成果甚少或不尽人意。

高职院校学生在认识上追求创新,体现出主动的精神面貌,但在行动上迟迟不能落实,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缺乏投身实践的勇气和创新创造能力,学生知行不一的现状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2.4 职业心理不够成熟
职业心理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的认识,是情感、意志等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或个性特征。

部分高职生不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以他人的选择职业尺度来要求自己,就业中定位不准确,迷失自我,最终导致错过最佳就业时机;缺乏独立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大城市、大企业、高薪职位表现得过于热衷,喜欢跟风,出现做事扎
堆的现象,甚至整个班级同学相约一起到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寻找工作的现象。

[6]毕业生对参与社会和步入职场的心理准备不足,在迈入工作岗位后不能很好地适应自己的职业身份和职场环境,产生不适应感与不协调感下的人际融入问题。

同领导和前辈同事交流时出现观点理解问题,在团队合作中拙于表达自我需求,无法调和分歧。

面对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的差异产生自卑心理,在脱离父母师长、独自面对职场的情形下,迷失职业目标和价值,对于职业生涯见闻感到困惑,陷入工作热情减退等困境。

3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
3.1 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德育工作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无论是种植花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校园广播,我们都将从审美的角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7]高等职业院校的校园与普通高等院校不一样,是学生在职场应具备职业素养打造的前沿阵地。

优秀的毕业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有优良的道德品质、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与社会责任感、钻研的意识与创新精神。

高职院校要以学生为本,树立先进的育人理念,把握职业素养教育的关键点,强化学生的时代精神教育。

建立健全职业素养培养机制,设立符合院校实际的总体育人目标和育人方案,营造幸福和谐、充满活力的德育氛围。

加强和完善德育工作,不断改进思政教育课程体系。

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德育核心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创新精神和理念;把工匠精神和职业精神培育引入思政课程。

在课堂上着重分析与诠释职业精神,在理论层面教导学生合理看待学校与职场之间的环境差距,及时调整心理状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与同事和领导积极请教,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3.2 发挥专业课程的主渠道作用
实行教学过程双向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形成互动式教学模式。

将职业道德与精神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中,充分发挥专业课的主渠道作用。

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借鉴德国高职人才培养MES (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 模式。

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增加职业模拟场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职业素质训练课程,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参与到课堂实践中,在思考与体验中有所启发和感悟,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高职院校应加强“双师型”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安排专任教师走出去,主动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学者、专家、企业家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对在校教师进行师资培训,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奠定基础。

在专业课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职业测评体系,开设合理的职业素养培养课程,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

高职院校积极开展职业心理咨询,使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得到提高,使学生真正具备“技艺立身、明规循范、守底守信、尽责奉公”的职业素养。

[8]
3.3 在人文素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高职院校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文素质活动,将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到其中,唤醒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

有效依托学生社团、学生组织,根据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原则,定期开展职业素养主题教育活动。

建立一支由就业辅导员、创业导师、职业规划导师、就业指导教师、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主管、职业心理咨询师等组成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团队,举办形式多样的讲座、沙龙和咨询活动,在大一新生入校后开展职业生涯体验周活动,使其能够清楚地认识自我,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人生。

在相关的人文素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及时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讲解,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以比赛为契机,激发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职场现状,体验职业场景,不断提高自身职业技能。

学校组织精神文明风采大赛,各类征文、演讲、摄影比赛等,通过形式多样的人文素质活动,使学生在无形中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4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高职院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学校核心价值取向和共同的心理追求。

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养不可或缺的部分。

学校要营造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校园氛围。

树立职业文化理念,将职业素养与校园文化相融合,在不同的区域布置宣传标语、文化墙、人物雕塑等,展示职业精神,彰显学校特色的职业文化理念。

利用“两微一端”大力宣传职场达人的事例,诠释就业和创业典型的职业素养与精神品质。

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将企业文化注入校园文化的内核,校园里的展览、画报,学生的课外活动,都要有体现职业精神的相关内容。

同时要结合高职教育特点,注重企业文化育人,将企业文化引入课堂。

通过各种形式在校园中营造企业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实践环境中养成爱岗敬业、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

高职院校可根据自身实际,最大限度汲取各企业的文化精髓。

建立帮扶机制,签订互助协议,请求颇具实力的企业协助学校推进职业文化建设。

3.5 优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高职院校应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管理体系改革。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要本着为学生着想的出发点,合理筛选出与本校相关专业对口的优质企业,将企业引入学校培养体系。

师生通过参与实体经营和管理实现理论学习与顶岗实习的结合,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使企业和学校互利共赢,积极寻求校企协同育人的实施路径,打破不同岗位、不同地区、每个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条件限制,一定程度上改变专业课程设置,实行轮岗制、双导师制等创新机制。

构建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将院校和企业作为评价主体,采用过程+能力的动态化评价方法对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进行分析评估。

建立健全政府行业监管机制,明确校企双方合作中的权责,通过财政、人事、税收等政策杠杆建立奖罚机制,进而监督双方的执行情况。

4 结语
职业素养是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基础,培养具有一定职业素养的高职学生不仅是学生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对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更是在我国经济处于新常态时期,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

高职院校在注重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同时,更应该以就业为导向,紧紧围绕职业教育的特点,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扎实职业技能,为社会提供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高职院校同时要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升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应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发挥专业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将职业和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在人文素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不断优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多角度地探索实施途径和方法,提升职业素养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彦喆,耿晓棠.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J].北方 经贸,2009(11):151-152.
[2] 赵玲珍.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 培养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106-108. [3] 陆刚兰.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J].中国成人教
育,2008(24):111-112.
[4] 熊蕾.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机 制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7(24):76-81.
[5] 刘丽君.浅谈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J].中国
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4):116-118.
[6] 王立昭.浅析高职学生职业心理问题及对策[J].延安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0(02):37-38,48.
[7] 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 版社, 1983:80-80.
[8] 张德文.“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
培育路径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16(03):39-41,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