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设施或场所危险源辨识及监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设施或场所危险源辨识及监控
一、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本公司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物料包括部分化学品,因此存在火灾、爆炸、泄漏等危险、有害因素。
1、火灾:
1)易燃物料
A.部分原料为易燃性化学品有易燃性。
遇高温、火花、火焰的作用,都可能引起燃烧发生火灾。
B.部分化学品在空气中易挥发,产生易燃气体,遇到明火极易燃烧。
2)生产过程中的电源、火源
A.车间电线、电缆多等,易产生电气火花。
各个机台上的电线接触不良或短路,都可能引起附近或空气中的可燃物着火。
B.机器设备功率大长时间运转可能导致电线电缆高温甚至燃烧;
C.机器高速转动如部分缺乏润滑油,以致摩擦发热,产生高温、引燃易燃物品D.金属工具或物品较多相互碰撞而打出火花,易引燃易燃物品
E.物品反应太过剧烈,引起火灾事故;
F、接地不良,导致静电火花,引起燃烧。
2、爆炸:
A、易挥发的高浓度可燃气体遇火被点燃,会发生爆炸;
B、物料反应太过剧烈,使反应釜高温高压,导致爆炸;
C、供气系统安全阀异常,导致高压力太高,储气罐发生爆炸;
3、泄漏
A、普通化学原料包装损坏,导致泄漏;
B、极易挥发性化学品盖子未盖好或包装损坏,导致泄漏;
C、人员操作不当,导致物料溢出或泄漏;
4、高空坠落
A、在一楼以上工作的地址其梯、台、道、护栏等常规性防护措施不符合规范要求或损坏;
B、作业人员产生不安全行为,均可引发高空坠落危险。
5、触电
A、各种机器修设备检修时,未按要求断开电源,防护措施不到位,导致触电;
B、电气设备、线路老化或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安装操作不当,保养不善,接地、接零损坏或失效等,将会引起电气设备绝缘性能降低或保护失效,有可能造成漏电,引起触电事故或电气伤害。
C、机械设备未使用安全电压或采取保护措施,作业人员直接接触带电体而引发人身触电伤害事故。
D、机器设备绝缘材料损坏,作业人员触及带电的设备金属外壳,也可能引发人身触电伤害事故。
6、机械伤害
A、机台清洗保养时,未按要求持禁止开机牌,导致机械伤害;
B、工作人员粗心,导致在易碰头等位置相碰发生伤害;
C、工作人员装卸和搬运过程中没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等,可能发生机械伤害。
7、中毒和窒息
A、危险化学品(如:氨水、丙烯酸正丁酯等),大量挥发形成高浓度的有害气体,
导致中毒或窒息;
B、化学品燃烧时产生刺激性或有毒的蒸气(如: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等),在通风不好处产生对人中毒和窒息。
8、车辆伤害
由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主要靠车辆运输进出厂区,在运输过程中驾车意外出现车辆损坏,制动失灵、路况缺陷、车况不好、司机违章操作、行人违章等情况,则有可能发生车辆伤害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及建造物、设备损坏。
9、灼烫
A、升温用高温的水溢出、或管道破裂导致灼伤;
B、高温的产品溢出、飞溅出导致灼伤;
C、工作人员无意间接触高温管道、锅炉、反应釜等导致灼伤;
D、厨房工作人员加工食物时接触高温物质而灼烫。
10.其它
如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环境的缺
陷等所导致的人员摔、扭、挫擦、刺、割伤和非机动车碰撞、扎伤等。
二、生产过程主要危险部位及危险性
生产过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所在区域岗位见表2。
表2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所在区域岗位
四、风险分级及监控措施
1、风险分级的评价方法
主要采用LEC 打分法,即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 法是以与系统危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来评价人员伤亡危险性的大小。
这三个因素是: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后可能造成的后果
D=L•E•C
D——危险性分值
三个因素的取值范围和危险性分值的取值范围及危险性评价见附表一《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分值表》。
2、重大风险的评定
重大风险的评定可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凡具备以下条件的可以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
1)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
2)员工和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的
3)曾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
4)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5)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计算出D 值≥190 分显著或高度危险的可直接评为重大风险。
对于D<190 分的危险源可结合实际评判是否确定为重大风险。
3、重大风险的审批
主要负责人对评价出的重大风险要进行审批,对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要组织评审。
4、重大风险的控制
安全委员会应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对评价出来的重大风险进行风险控制策划,并协调、监督各部门和各车间进行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
重大风险的控制采用以下方法:
1)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2)制定运行控制程序、规章制度与安全操作规程
3)制定应急响应预案
4)组织针对性的培训与教育
5)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和监测
对一个重大风险的控制措施可以是上述措施的全部或部分的组合。
5、危险源辨识和重大风险评价的步骤:
1)公司各部门、各车间在安全委员会的指导下组织人员对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原则。
将危险源的辨识结果填入《危险源排查表》并上报至安全办公室。
2)安全委员会组织人员对各部门和工厂、车间辨识的危险源进行补充、完善、汇总,然后根据所确定的重大风险评价方法:定性评价与LEC 打分法相结合,对各单位的辨识结果进行统一评价并对评价出的重大风险进行风险控制措施策划;编制《危险源清单与风险评价表》、《重大风险清单及控制措施策划》及《一般危险源清单及控制措施策划》;并将各部门、各工厂、车间填写的《危险源排查表》经确认后发送至各部门。
3)安全委员会对评价出的重大风险要汇同有关技术部门进行评审和确认。
4)主要负责人对确认的重大风险要进行审批,对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要组织有关部
门进行评审并保证相关资源的落实。
6、危险源的更新和重大风险的重新评价:
1)安全委员会每年至少应组织一次危险源的更新和重大风险的重新评价。
2)当发生下列情况时安全办公室应按上述程序要求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评价:
A、有关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时
B、公司的生产活动内容或工艺流程发生重大变化时
C、公司的经营范围、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及目标发生重大变更时
3)公司“三建”、“四新”项目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按此执行。
附表一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分值表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
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D)
7、风险识别、风险分级及监控措施表
风险识别、风险分级及监控措施见表3
表3 主要风险、风险分级、监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