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导学】(新课标)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十单元 第二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了大量原料
南纳“四水”,北通长江,长期作为南方重 要的水运通道
自然景观类型多样,具有较高的旅游观赏 价值
考点3 我国湿地面临的威胁
我国湿 地状况
类别
主要表现
人口急剧增加带来巨大环境压力
湿地资
过度利用湿地动植物资源
源丰富,
大量围垦和开垦湿地
但正在 大面积 减少, 遭受威
人为 原因
泥沙淤积严重 环境污染
第二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2013 海南)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 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 世纪 80 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 年开始, 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下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 湖泊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20 世纪 80 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
【解析】“一条线”“一大片”反映出湖区水域 轮廓的变化,可从水量、水位的变化进行分析。
5.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 要原因是(B )
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 B.围湖造田 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解析】“湿地减少”“湖泊面积减少”这些生态环 境问题的产生受湿地开发或引水灌溉致使湖水水量下 降。
原因是( C )
A.泥沙淤积
B.气候变暖
C.排水造田
D.黄河来水量减少
(2)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
是( B )
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③
美化城市环境 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1)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 响。20世纪80年代与明清时代相比气候变化不足以导 致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银川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灌 溉农业区,湖泊变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排水造田。
第(2)题,结合图示自然湿地减少信息,从思想 教育、自然保护区建设、恢复植被、防治污染和合理 开发水资源和生物资源等方面采取措施。
考点2 洞庭湖湿地资源 1.图示洞庭湖的萎缩及影响
2.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 值)
价值
表现
维持生物 多样性
洞庭湖区湿地水域与陆地交错,适于各种 野生生物的生长、栖息和繁衍,其中有许
【解析】我国东北湿地由北大荒变为北大仓,导 致了当地湿地面积较少,故地下水水位下降,影响生 物的多样性,气候变干燥,故而加剧了该地区的土地 盐碱化、物种骤减、沙尘暴增加,而与酸雨加重关系 不大。
7.我国政府开始有计划地将“北大仓”逐步变 成“北大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湿地、野生动物等构成了陆地生态系统的主 体
一、选择题 长江流域明显的水土流失现象,始于南宋……史 载“沅湘间多山,农家唯种栗,且多在岗阜,每欲布 种时,则先伐其林,纵火焚之”……明清两代,人口 压力不断增大,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更为加剧……从雍 正末至乾隆初开始,人们对两湖地区的开发转向原始 林木茂密的湘鄂西山区。据此回答1~2题。 1.1950—1958年间,洞庭湖面积迅速缩小的最 主要原因是( B ) A.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淤积 B.需要增产粮食而围湖造田 C.水量减少导致水位下降 D.湖泊沼泽化速度加快
(2)简述该地保护湿地可以采取的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依法保护湿地;建立湿地自然保护 区;加强湿地的监管力度;植树造林,恢复植被;防 止水体污染;合理开发利用湿地的水资源和生物资 源;退耕还湿地。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可以看出,该区域 自然湿地总面积减少,而人工湿地面积增多。根据湿 地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可知,自然湿地减少,将对气 候、生物及地理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解析】洞庭湖面积缩小主要受人为原因影响, 长期的围湖造田导致了湖泊面积不断缩小。
2.下列属于湿地的是(A ) ①湘江 ②三峡水库 ③渤海滩涂
⑤江南水稻田 ⑥海洋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⑤⑥
④青海湖
【解析】湿地是指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 盖的土地,故⑥海洋不属于湿地范围。
2人为原因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湖沼消亡的过程在几代人乃至一代人的时间内实现了湖沼的消人为因素类型影响导致的结果土壤侵蚀外部物质进入填充作用加剧导致入湖泥沙量大增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环境污染内部富营养化加剧水草繁茂泥炭化加造成入湖营养物增加使湖沼内藻类与水草丛生也就是人为加速的富营养化过程大量引水灌溉湿地中水量减少干涸使水量减少有些湖沼在几十年内就明显缩小变浅直至完全干涸河流的截流改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
(2)本题考查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具有多种生 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湿地是水源地,是蓄 水池,能够提供水源;湿地能够降解污染;湿地是很 多珍惜动物的栖息地,能够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湿地 对城市的直接影响是增加空气的湿度和美化环境。湿 地增大,可以降解污染,但湿地湖泊主要目的不是对 城市污染进行净化,城市排污能力的增加主要依靠对 城市污水的净化处理。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 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 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鄱阳湖 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据此完成3~5题。
3.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 因是( A )
A.湖滩面积大,水浅 B.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 C.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 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解析】鄱阳湖成为候鸟栖息地,在于气候条件好 (纬度低、气候温暖,适宜越冬),湿地面积广,滩 涂、浅滩等鸟类活动的场所多。
4.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C ) A.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 量大 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C.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 D.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
考点1 湿地资源问题的原因分析及保护措施
1.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 湿地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湿地减少,质量下降, 各种效益难以发挥。原因分析如下: (1)自然原因 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过程,即沉积物自然充 满湖泊,失去其充水洼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 过程十分漫长。所以从地球历史上以百万年为单位的 时间尺度看,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 现象。
9.乙湖泊周边地区城市众多,工农业发达,近 年环境问题突出,治理乙湖的措施是( C )
①大面积退耕还湖,扩大湖泊面积 ②增加湖泊 网箱养殖面积 ③引水入湖,增大湖水的循环和流动 ④发展低耗能、低耗资源、技术含量高的产业 ⑤建 设污水处理厂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解析】湖泊周边地区城市众多,工农业发达,形成 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的大量排入 而导致的水质下降形成水污染,治理水污染,③④⑤ 都可以,选C;增加湖泊网箱养殖面积只能增加污 染,②错;大面积退耕还湖,扩大湖泊面积可以增加 水面积,但对污染作用不是根本的,①错。
水利工程建设的威胁
胁的种
引进物种的干扰
类和程
城市化、旅游业的发展、道路建设
度增加
自然 气候干旱,使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湿地逐渐消
原因 失;海岸侵蚀,使滩涂湿地面积不断减小
例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洞庭湖湿地具有重要的价值。洞庭湖水 域与陆地交错,适于各种野生生物的生长、栖息和繁 衍。湖区水域面积广大,丰水季节大量蓄洪,干旱季 节,又把蓄纳的洪水慢慢地还给长江。湖区是全国闻 名的“鱼米之乡”,也是南方重要的水运通道。湖区 自然景观类型多样,具有较高的旅游观赏价值。
材料二 清代初年,洞庭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 湖。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 每年河流向洞庭湖输送的泥沙大量增加,造成湖床不 断抬升,水面逐渐萎缩。20世纪50~80年代,由于人 口迅速增长。诱发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使洞庭湖面 积大幅度减小。
(1)材料一描述了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作用有
(D )
A.造成上游水土流失 B.导致湖泊土地沙漠化 C.人口密度减少,城市数量减少 D.对河流调节能力减弱
【解析】湖泊面积减少可能是淤积和围湖造田等 因素形成,上游水土流失可形成湖泊面积减少,不是 湖泊面积减少影响上游,A错;湖泊面积减少不会使 湖泊土地沙漠化,B错;湖泊面积减少也可能是围湖 造田造成的,人口增加,人口密度增加,城市数量增 加,C错;湖泊面积减少,库容减少对河流调节能力 减弱,D对。
11.湿地面积减少带来的危害有( B) ①地下水水位上升 ②扩大水污染范围 水源能力降低 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③涵养
【解析】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体、保护生 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破 坏后会导致涵养水源能力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生 态恶化。
_调___蓄__洪__水____、__航__运___、___维__持__生__物__多___样__性____、 ___旅__游__观___光__ __。
(2)根据材料二,分析洞庭湖萎缩的原因有
围__湖__造__田__,___上__游__植__被__破__坏___,__水__土__流__失__,__泥___沙__淤__积_。
【解析】(1)湿地有多种功能,其中生态功能主 要表现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污染。
(2)我国由于人多地少以及以前对人地关系认识 不深,导致各地大量围湖造田、开荒种粮,特别是洞 庭湖和鄱阳湖的围湖造田以及东北沼泽地的开发等, 使湿地大面积减少。
2.湿地的保护措施 保护湿地的措施有:退田还湖还沼泽、退耕还林 还草、防治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 猎;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如洞 庭湖湿地经过生态移民,湿地面积大大增加,提高了 防洪调蓄能力。具体如下所示:
(2)人为原因
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湖沼消亡的
过程,在几代人乃至一代人的时间内实现了湖沼的消
亡。
人为因素类型
影响
导致的结果
土壤侵蚀 围湖(海)造陆
环境污染
导致入湖泥沙量大增 外部物质进入, 填充作用加剧 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
剧减,乃至消失
内部富营养化 加剧,水草繁 茂、泥炭化加
速
造成入湖营养物增加, 使湖沼内藻类与水草丛 生,也就是人为加速的
多珍稀物种,如中华鲟、白鲟等
调蓄洪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洞庭湖区水域面积大,丰水季节,洞庭湖 能够大量蓄洪,显著地减小长江中下游地 区的洪水威胁;干旱季节,洞庭湖又把蓄 纳的水还给长江,维持长江主航道的水位,
确保长江的正常通航
提供丰富 的农副产
品
航运
旅游观光
是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每年生产出大 量的鱼、虾、蟹、稻米、莲藕等农副产品, 丰富的芦苇、速生杨树等为湖区造纸业提
洞庭湖“变”大的措施与其带来的效益
例2 下图示意黄河三角洲部分湿地的面积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示区域自然湿地与人工湿地面积变化 的差异,并说明湿地面积变化可能给当地生态环境带 来的不利影响。
自然湿地总面积减少,人工湿地面积增多。影 响:自然湿地减少,调节气候的能力降低,环境自净 功能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
富营养化过程
大量引水灌溉
河流的截流改 向
湿地中水量减 少、干涸
使水量减少,有些湖沼 在几十年内就明显缩小、
变浅,直至完全干涸
例1 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
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 地日”。据此回答(1)~(2)题。
(1)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有(A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C.吸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物 D.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2)导致我国湿地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C ) A.气候变暖,水分蒸发 B.工农业废水的大量排放 C.围湖造田,垦荒种粮 D.过度开发,发展旅游业
湿地是人类珍贵的自然遗产。我国近年来在东北 开展了20项湿地保护示范工程,对约530万公顷的湿 地进行保护。据此完成6~7题。
6.新中国成立后,东北湿地由“北大荒”变成 “北大仓”,而环境问题也日益突现出来。下列环境 问题与其不相关的是(C )
A.土地盐碱化 B.物种骤减 C.酸雨加重 D.沙尘暴增加
B.湿地在维护和优化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 代的作用
C.退耕还湿地是对湿地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D.湿地作为特殊的自然景观是极具开发潜力的 旅游资源
【解析】湿地本身就是世界三大生态系统之一, 而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故A项错误。
下图为我国两大淡水湖。读图完成8~9题。
8.甲湖面积比20世纪缩小近一半,其后果是
读表,回答10~11题。
地区
新疆湿地 玛曲湿地 滨海湿地 三江平原湿地
减少面积(万公顷)
142 20 219 136
减少比例 (%) 50 45 50 37
10.表中湿地面积缩减量最大、减少比例最大的 是(B )
A.新疆湿地 B.滨海湿地 C.玛曲湿地 D.三江平原湿地
【解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滨海湿地面积缩 减量和减少比例都是最大的。
南纳“四水”,北通长江,长期作为南方重 要的水运通道
自然景观类型多样,具有较高的旅游观赏 价值
考点3 我国湿地面临的威胁
我国湿 地状况
类别
主要表现
人口急剧增加带来巨大环境压力
湿地资
过度利用湿地动植物资源
源丰富,
大量围垦和开垦湿地
但正在 大面积 减少, 遭受威
人为 原因
泥沙淤积严重 环境污染
第二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2013 海南)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 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 世纪 80 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 年开始, 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下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 湖泊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20 世纪 80 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
【解析】“一条线”“一大片”反映出湖区水域 轮廓的变化,可从水量、水位的变化进行分析。
5.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 要原因是(B )
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 B.围湖造田 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解析】“湿地减少”“湖泊面积减少”这些生态环 境问题的产生受湿地开发或引水灌溉致使湖水水量下 降。
原因是( C )
A.泥沙淤积
B.气候变暖
C.排水造田
D.黄河来水量减少
(2)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
是( B )
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③
美化城市环境 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1)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 响。20世纪80年代与明清时代相比气候变化不足以导 致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银川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灌 溉农业区,湖泊变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排水造田。
第(2)题,结合图示自然湿地减少信息,从思想 教育、自然保护区建设、恢复植被、防治污染和合理 开发水资源和生物资源等方面采取措施。
考点2 洞庭湖湿地资源 1.图示洞庭湖的萎缩及影响
2.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 值)
价值
表现
维持生物 多样性
洞庭湖区湿地水域与陆地交错,适于各种 野生生物的生长、栖息和繁衍,其中有许
【解析】我国东北湿地由北大荒变为北大仓,导 致了当地湿地面积较少,故地下水水位下降,影响生 物的多样性,气候变干燥,故而加剧了该地区的土地 盐碱化、物种骤减、沙尘暴增加,而与酸雨加重关系 不大。
7.我国政府开始有计划地将“北大仓”逐步变 成“北大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湿地、野生动物等构成了陆地生态系统的主 体
一、选择题 长江流域明显的水土流失现象,始于南宋……史 载“沅湘间多山,农家唯种栗,且多在岗阜,每欲布 种时,则先伐其林,纵火焚之”……明清两代,人口 压力不断增大,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更为加剧……从雍 正末至乾隆初开始,人们对两湖地区的开发转向原始 林木茂密的湘鄂西山区。据此回答1~2题。 1.1950—1958年间,洞庭湖面积迅速缩小的最 主要原因是( B ) A.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淤积 B.需要增产粮食而围湖造田 C.水量减少导致水位下降 D.湖泊沼泽化速度加快
(2)简述该地保护湿地可以采取的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依法保护湿地;建立湿地自然保护 区;加强湿地的监管力度;植树造林,恢复植被;防 止水体污染;合理开发利用湿地的水资源和生物资 源;退耕还湿地。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可以看出,该区域 自然湿地总面积减少,而人工湿地面积增多。根据湿 地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可知,自然湿地减少,将对气 候、生物及地理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解析】洞庭湖面积缩小主要受人为原因影响, 长期的围湖造田导致了湖泊面积不断缩小。
2.下列属于湿地的是(A ) ①湘江 ②三峡水库 ③渤海滩涂
⑤江南水稻田 ⑥海洋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⑤⑥
④青海湖
【解析】湿地是指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 盖的土地,故⑥海洋不属于湿地范围。
2人为原因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湖沼消亡的过程在几代人乃至一代人的时间内实现了湖沼的消人为因素类型影响导致的结果土壤侵蚀外部物质进入填充作用加剧导致入湖泥沙量大增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环境污染内部富营养化加剧水草繁茂泥炭化加造成入湖营养物增加使湖沼内藻类与水草丛生也就是人为加速的富营养化过程大量引水灌溉湿地中水量减少干涸使水量减少有些湖沼在几十年内就明显缩小变浅直至完全干涸河流的截流改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
(2)本题考查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具有多种生 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湿地是水源地,是蓄 水池,能够提供水源;湿地能够降解污染;湿地是很 多珍惜动物的栖息地,能够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湿地 对城市的直接影响是增加空气的湿度和美化环境。湿 地增大,可以降解污染,但湿地湖泊主要目的不是对 城市污染进行净化,城市排污能力的增加主要依靠对 城市污水的净化处理。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 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 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鄱阳湖 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据此完成3~5题。
3.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 因是( A )
A.湖滩面积大,水浅 B.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 C.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 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解析】鄱阳湖成为候鸟栖息地,在于气候条件好 (纬度低、气候温暖,适宜越冬),湿地面积广,滩 涂、浅滩等鸟类活动的场所多。
4.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C ) A.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 量大 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C.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 D.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
考点1 湿地资源问题的原因分析及保护措施
1.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 湿地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湿地减少,质量下降, 各种效益难以发挥。原因分析如下: (1)自然原因 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过程,即沉积物自然充 满湖泊,失去其充水洼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 过程十分漫长。所以从地球历史上以百万年为单位的 时间尺度看,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 现象。
9.乙湖泊周边地区城市众多,工农业发达,近 年环境问题突出,治理乙湖的措施是( C )
①大面积退耕还湖,扩大湖泊面积 ②增加湖泊 网箱养殖面积 ③引水入湖,增大湖水的循环和流动 ④发展低耗能、低耗资源、技术含量高的产业 ⑤建 设污水处理厂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解析】湖泊周边地区城市众多,工农业发达,形成 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的大量排入 而导致的水质下降形成水污染,治理水污染,③④⑤ 都可以,选C;增加湖泊网箱养殖面积只能增加污 染,②错;大面积退耕还湖,扩大湖泊面积可以增加 水面积,但对污染作用不是根本的,①错。
水利工程建设的威胁
胁的种
引进物种的干扰
类和程
城市化、旅游业的发展、道路建设
度增加
自然 气候干旱,使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湿地逐渐消
原因 失;海岸侵蚀,使滩涂湿地面积不断减小
例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洞庭湖湿地具有重要的价值。洞庭湖水 域与陆地交错,适于各种野生生物的生长、栖息和繁 衍。湖区水域面积广大,丰水季节大量蓄洪,干旱季 节,又把蓄纳的洪水慢慢地还给长江。湖区是全国闻 名的“鱼米之乡”,也是南方重要的水运通道。湖区 自然景观类型多样,具有较高的旅游观赏价值。
材料二 清代初年,洞庭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 湖。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 每年河流向洞庭湖输送的泥沙大量增加,造成湖床不 断抬升,水面逐渐萎缩。20世纪50~80年代,由于人 口迅速增长。诱发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使洞庭湖面 积大幅度减小。
(1)材料一描述了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作用有
(D )
A.造成上游水土流失 B.导致湖泊土地沙漠化 C.人口密度减少,城市数量减少 D.对河流调节能力减弱
【解析】湖泊面积减少可能是淤积和围湖造田等 因素形成,上游水土流失可形成湖泊面积减少,不是 湖泊面积减少影响上游,A错;湖泊面积减少不会使 湖泊土地沙漠化,B错;湖泊面积减少也可能是围湖 造田造成的,人口增加,人口密度增加,城市数量增 加,C错;湖泊面积减少,库容减少对河流调节能力 减弱,D对。
11.湿地面积减少带来的危害有( B) ①地下水水位上升 ②扩大水污染范围 水源能力降低 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③涵养
【解析】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体、保护生 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破 坏后会导致涵养水源能力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生 态恶化。
_调___蓄__洪__水____、__航__运___、___维__持__生__物__多___样__性____、 ___旅__游__观___光__ __。
(2)根据材料二,分析洞庭湖萎缩的原因有
围__湖__造__田__,___上__游__植__被__破__坏___,__水__土__流__失__,__泥___沙__淤__积_。
【解析】(1)湿地有多种功能,其中生态功能主 要表现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污染。
(2)我国由于人多地少以及以前对人地关系认识 不深,导致各地大量围湖造田、开荒种粮,特别是洞 庭湖和鄱阳湖的围湖造田以及东北沼泽地的开发等, 使湿地大面积减少。
2.湿地的保护措施 保护湿地的措施有:退田还湖还沼泽、退耕还林 还草、防治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 猎;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如洞 庭湖湿地经过生态移民,湿地面积大大增加,提高了 防洪调蓄能力。具体如下所示:
(2)人为原因
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湖沼消亡的
过程,在几代人乃至一代人的时间内实现了湖沼的消
亡。
人为因素类型
影响
导致的结果
土壤侵蚀 围湖(海)造陆
环境污染
导致入湖泥沙量大增 外部物质进入, 填充作用加剧 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
剧减,乃至消失
内部富营养化 加剧,水草繁 茂、泥炭化加
速
造成入湖营养物增加, 使湖沼内藻类与水草丛 生,也就是人为加速的
多珍稀物种,如中华鲟、白鲟等
调蓄洪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洞庭湖区水域面积大,丰水季节,洞庭湖 能够大量蓄洪,显著地减小长江中下游地 区的洪水威胁;干旱季节,洞庭湖又把蓄 纳的水还给长江,维持长江主航道的水位,
确保长江的正常通航
提供丰富 的农副产
品
航运
旅游观光
是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每年生产出大 量的鱼、虾、蟹、稻米、莲藕等农副产品, 丰富的芦苇、速生杨树等为湖区造纸业提
洞庭湖“变”大的措施与其带来的效益
例2 下图示意黄河三角洲部分湿地的面积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示区域自然湿地与人工湿地面积变化 的差异,并说明湿地面积变化可能给当地生态环境带 来的不利影响。
自然湿地总面积减少,人工湿地面积增多。影 响:自然湿地减少,调节气候的能力降低,环境自净 功能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
富营养化过程
大量引水灌溉
河流的截流改 向
湿地中水量减 少、干涸
使水量减少,有些湖沼 在几十年内就明显缩小、
变浅,直至完全干涸
例1 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
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 地日”。据此回答(1)~(2)题。
(1)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有(A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C.吸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物 D.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2)导致我国湿地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C ) A.气候变暖,水分蒸发 B.工农业废水的大量排放 C.围湖造田,垦荒种粮 D.过度开发,发展旅游业
湿地是人类珍贵的自然遗产。我国近年来在东北 开展了20项湿地保护示范工程,对约530万公顷的湿 地进行保护。据此完成6~7题。
6.新中国成立后,东北湿地由“北大荒”变成 “北大仓”,而环境问题也日益突现出来。下列环境 问题与其不相关的是(C )
A.土地盐碱化 B.物种骤减 C.酸雨加重 D.沙尘暴增加
B.湿地在维护和优化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 代的作用
C.退耕还湿地是对湿地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D.湿地作为特殊的自然景观是极具开发潜力的 旅游资源
【解析】湿地本身就是世界三大生态系统之一, 而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故A项错误。
下图为我国两大淡水湖。读图完成8~9题。
8.甲湖面积比20世纪缩小近一半,其后果是
读表,回答10~11题。
地区
新疆湿地 玛曲湿地 滨海湿地 三江平原湿地
减少面积(万公顷)
142 20 219 136
减少比例 (%) 50 45 50 37
10.表中湿地面积缩减量最大、减少比例最大的 是(B )
A.新疆湿地 B.滨海湿地 C.玛曲湿地 D.三江平原湿地
【解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滨海湿地面积缩 减量和减少比例都是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