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89C51单片机毕业设计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市职业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高分辨率转速测量仪
系别:电子系1
专业:应用电子1
班级:03电(2)1
姓名:张金平
学号:03040102361
指导教师:吕群
工程师
完成时间:06年5月
目录
摘要 (3)
第1章AT89C51单片机概述
1.1单片机的基本知识 (4)
1.2单片机的应用 (11)
第2章整体方案设计
2.1转速的测量 (12)
2.2共阳极LED数码显示器 (14)
2.3硬件部分设计 (15)
2.4软件部分设计 (16)
第3章系统调试
3.1硬件调试 (17)
3.2软件调试 (17)
总结 (18)
元器件清单 (19)
附录一:程序框图 (20)
附录二:硬件电路图 (22)
附录三:软件程序清单 (23)
摘要
高分辨率转速测量仪是单片机系统的简单应用。
它是硬件和软件相配合使用的,这样可以弥补硬件成本高、结构复杂的特点,提高运行速度。
该转速测量仪经济实惠,适用于电机、电扇、车轮等的转速。
还可以做成一个限速装置,用于一些特定的场合。
首先,电路是由控制电路部分和显示电路部分两大部分组成。
利用单片机的程序进行控制,并用了LED数码管作动态扫描进行显示实时转速。
此装置的测量范围是500r/min~5000r/min。
关键词
1.高分辨率
2.转速
3.单片机
4.LED数码管
5.动态扫描
6.伟福仿真器
课题简介
1.内容
此系统能对某种转速(如:电机、风扇、车轮等)作快速高分辨率测量。
转速显示位数能达到3~4位并用LED数码管作动态扫描显示。
软件部分可以用INT0、INT1测脉冲宽度的方法测出周期,然后用除法运算求出转速并送显示。
2.应用范围
本测量仪器是一种分辨率较高的转速测量仪器。
它可以应用于电机的转速测量,一般的测量范围可以在500r/min~5000r/min之间,显示位数达到四位。
可以作为一些需要转速实时控制的场所,根据操作者的需要进行调速。
3.市场调查
转速测量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都是必不可少的。
随着电子技术发展,单片机技术和大规模可编程数字逻辑电路的普及,为转速仪表结构简单化提供了技术基础。
智能芯片的运用,使同一仪表硬件,具有多种不同功能的软件,为多样化系列化带来了便利。
智能仪表的软件,可为不同需求量身定做,使得智能仪表又具个性化的特点。
市场上的转速测量仪器可分为以下六类:
1.离心式转速表,是机械力学的成果;
2.磁性式转速表,是运用磁力和机械力的一个典范;
3.电动式转速表,巧妙运用微型发电机和微型电动机将旋转运动异地拷贝;
4.磁电式转速表,电流表头和传感器都是电磁学的普及运用;
5.闪光式转速表,人类认识自然的同时也认识了自我,体现了人类的灵性;
6.电子式转速表,电子技术的千变万化,给了我们今天五彩缤纷的世界,同样也造就了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转速测量仪表。
综上所述,我选择了电子式转速测量仪做为研究对象。
电子式转速表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以现代电子技术为基础,设计制造的转速测量工具。
它一般有传感器和显示器,用单片机来控制,利于实现转速测量智能化。
第1章AT89C51单片机概述
1.1单片机的基本知识
AT89C51单片机与Intel80C51单片机在引脚排列、工作特性、硬件组成、指令系统等方面完全兼容。
其主要特性是:
1.内存4KB的Flash存储器,擦写次数1000次;
2.内存128字节的RAM;
3.具有32根可编程I/O线;
4.具有2个16位可编程定时器;
5.具有5个中断源、2级优先权的中断结构;
6.具有1个全双工的可编程串行通信接口;
7.具有1个数据指针DPTR;
8.两种低功耗工作模式,即空闲模式和掉电模式;
9.AT89C51的工作电压为5(1±0.2)V且典型值是5V;
MCS-51单片机芯片内部的逻辑结构如图1.1所示。
现对各组成部分的情况介绍如下:
1.中央处理器(CPU)
中央处理器简称CPU,是单片机的核心,完成运算和控制操作。
按其功能,中央处理器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部分电路。
1.运算器电路
运算电路是单片机的运算部件,用于实现算术和逻辑运算。
图1.1中
的ALU(算术逻辑单元)、ACC(累加器)、B寄存器、程序状态字
和两个暂存寄存器等属于运算器电路。
图1.1
运算电路以ALU为核心,基本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均在其中进
行,包括加、减、乘、除、增量、减量、十进制调整、比较等算
术运算,与、或、异或等逻辑运算,左、右移位和半字节交换等
操作。
运算和操作结果的状态寄存器(PSW)保存。
2.控制器电路
控制电路是单片机的指挥控制部件,保证单片机各部分能自动而协
调地工作。
图1.1中的PC(程序计数器)、PC加1寄存器、指令寄
存器、指令译码器、定时与控制电路等均属于控制电路。
单片机执行指令是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进行的。
首先从程序存储器
中读出指令,送指令寄存器保存,然后送指令译码器进行译码,译
码结果送定时控制逻辑电路,由实时控制逻辑产生各种定时信号和
控制信号,再送到系统的各个部件去进行相应的操作。
这就是执行
一条指令的全过程,执行程序就是不断重复这一过程。
2.内部数据存储器
内部存储器在图1.1中包括RAM(128*8)和RAM地址寄存器等。
实际上80C51芯片中共有256个RAM单元,但其中后128单元被专用寄存器占用,供用户使用的只有前128单元,用于存放可读写的数据。
因此,通常所说的内部数据存储器是指前128单元,简称“内部RAM”。
3.内部程序存储器
内部程序存储器在图1.1中包括(4K*8)和程序地址寄存器等。
80C51共有4KB掩膜ROM,用于存放程序和原始数据。
因此称之为程序存储器,简称“内部ROM”。
4.定时器/计数器
出于控制应用的需要,80C51共有两个16位的定时器/计数器,以实现定时或计数功能,并以其定时或计数结果对单片机进行控制。
图1.1中,定时器是和中断、串行端口画在一起的。
5.并行I/O口
MCS-51共有4个8位的并行I/O口(P0、P1、P2、P3),以实现数据的并行输入输出。
在图1.1中,4个并行口是分别画出的。
6.串行口
MCS-51单片机是有一个全双工的串行口,以实现单片机和其它数据设备之间的串行数据传送。
该串行口功能较强,既可作为全双工异步通信收发器使用,也可作为同步移位器使用。
在图1.1中,串行端口是和中断、定时器一起画出的。
7.中断控制系统
MCS-51单片机的中断功能较强,以满足控制应用的需要。
80C51共有5个中断源,即外中断2个,定时/计数中断2个,串行中断1个。
全部中断分为高级和低级共两个优先级别。
在图1.1中,中断控制电路和串行端口、定时器一起画出。
8.时钟电路
MCS-51芯片的内部有时钟电路,但石英晶体和微调电容需外接,所以在图1.1中时钟电路是用石英晶体和电容的符号表示的。
时钟电路为单片机产生时钟脉冲序列,典型频率为12MHz。
9.位处理器
单片机主要用于控制,需要有较强的位处理功能,因此位处理器是它的必要组成部分,常把位处理器称为布尔处理器。
位处理器以状态寄存器中的进位标志位C为累加位,可进行置位、复位、取反、等于“0”转移、等于“1”转移且清“0”以及C与可寻址位之间
的传送、逻辑与、逻辑或等位操作。
位处理操作也是通过运算器实现的,但图1.1中没有具体画出。
一、引脚排列及功能
80C51是标准的40引脚双列直插式集成电路芯片,引脚排列请参见下页图1.2 1.信号引脚介绍
输入/输出口线
P0.0~P0.7P0口8位双向口线;
P1.0~P1.7P1口8位双向口线;
P2.0~P2.7P2口8位双向口线;
P3.0~P3.7P3口8位双向口线;
ALE地址锁存控制信号
在系统扩展时,ALE用于控制把P0口输出的低
8位地址送入锁存器锁存起来,以实现低位地址和数
据的分时传送。
此外由于ALE是以六分之一晶振频率
的固定频率输出的正脉冲,因此可作为外部时钟或外
部定时外部定时外部使用。
/PSEN外部程序存储器读选通信号图1.2
在读外部ROM时/PSEN有效(低电平),以实现外部ROM单元的读操作。
/EA访问程序存储器控制信号
当/EA信号为低电平时,对ROM的读操作限定外部程序存储器,而当/EA信号为高电平时,则对ROM的读操作是从内部程序存储器开始,并可延续至外部程序存储器。
RST复位信号
当输入的复位信号延续2个机器周期以上高电平时即位有效,用以完成单片机的复位操作。
XTAL1和XTAL2外接晶体引线端
当使用芯片内部时钟时,此二引脚端用于外接石英晶体和微调电容;当使用外部时钟时,用于接外部时钟脉冲信号。
Vss地线
Vcc+5V电源
以上就是80C51单片机芯片40条引脚的定义及简单功能说明。
2.信号引脚的第二功能
由于工艺及标准化等原因,芯片的引脚数目是有限的,例如MCS-51系列芯片引脚数目40条,但单片机为实现其功能所需要的信号数目却远远超过此数,因此就出现了供需矛盾。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复用是唯一可行的办法,即给一些信号引脚赋予双重功能。
第二功能信号定义主要集中在P3口线中,另外再加上其他信号线.
1.常见的第二功能信号
P3口线的第二功能
P3的8位口线都定义有第二功能,祥见表1-1
表1-1P3口线的第二功能
口线第二功能信号名称
P3.0RXD串行数据接收
P3.1TXD串行数据发送
P3.2/INT0外部中断0申请
P3.3/INT1外部中断1申请
P3.4T0定时器/计数器0计数输入
P3.5T1定时器/计数器1计数输入
P3.6/WR外部RAM写选通
P3.7/RD外部RAM读选通
EPROM存储器程序固化所需要的信号有内部EPROM的单片机芯片,为写入程序需提供专门的编辑脉冲电源,它们也是由信号引脚以第二功能的形式提供的,即:
编程脉冲:30脚(ALE//PROG)
编程电压(25V):31脚(/EA/Vpp)
备用电源引入
MCS-51单片机的备用电源也是以信号第二功能的方式由9脚提供电压,以保护内部RAM中的信息不丢失。
2.引脚的第一、第二功能不会混淆
一个信号引脚,又是第一功能又是第二功能,会不会在使用时引起混乱和造成错误呢?理由有三:
1.对于各种型号的芯片,其引脚的第一功能信号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只在引脚的第二功能信号上。
2.对于9,30和31各引脚,由于第一功能与第二功能信号是单片机在不同工作方式下的信号,因此不会发生使用上的矛盾。
3.P3口线的情况却有所不同,它的第二功能信号都是单片机的重要控制信号。
因此在实际使用时,总是先按需要优先选用它的第二功能,剩下不用的才作为引脚表现出的外特性或硬件特性,在硬件方面只能引用功能,即通过引脚组建系统。
二、存储器组织和特殊功能寄存器
MCS-51单片机片内集成有程序存储器ROM和数据存储器RAM,在使用过程中用户还可以根据需要对存储器进行外部扩展。
从物理上分,MCS-51单片机存储器有片内程序存储器、片外程序存储器、片内数据存储器和片外数据存储器4个存储空间。
从逻辑上分,MCS-51单片机有片内外统一的程序存储器地址空间、内部数据存储器地址空间和外部数据存储器地址空间3个存储器地址空间。
为了区分不同的存储器空间,访问这3个不同的逻辑空间时采用了不同形式的指令。
1.程序存储器
程序存储器用于存放编好的程序和表格常数,MCS-51单片机内部有4KB的程序存储器。
EA引脚的连接
对MCS-51单片机而言,在正常运行是,应把EA引脚接高电平,使程
序从内部ROM开始运行。
目前很多厂家的单片机内部ROM容量能够
满足使用需求,通常没有必要再进行外部ROM的扩展。
一些关键的存储单元
0000H~0002H,系统复位后,PC值为0000H,系统将从0000H单元开始执行程序,一般在该单元区域中存放一条跳转指令,用户设计
的主程序从跳转后的地址开始存放。
另有5个特殊单元,分别对应于5个中断源的入口地址。
0003H~000AH:外部中断0中断地址区;
000BH~0012H:定时器/计数器0中断地址区;
0013H~001AH:外部中断1中断地址区;
001BH~0022H:定时器/计数器1中断地址区;
0023H~002AH:串行中断地址区。
中断响应后,按中断种类自动转到各中断区的首地址去执行程序,
一般情况下8个单元难以存下一个完整的中断服务程序,通常从中
断地址区首地址开始存放一条无条件转移指令,以便中断响应后,
通过中断地址区转到中断服务程序的实际入口地址。
2.数据存储器
单片机的数据存储器由读写存储器RAM组成。
其最大容量可扩展到64kb,用于存储实时输入的数据。
8051内部有256个单元的内部数据存
储器,其中00H~7FH为内部随机存储器RAM,80H~FFH为专用寄存器区。
实际使用时应首先充分利用内部存储器,从使用角度讲,内部数据存储
器的结构和地址分配是十分重要的。
8051内部数据存储器地址由00H至
FFH共有256个字节的地址空间,该空间被分为两部分,其中内部数据
RAM的地址为00H~7FH(即0~127)。
而用做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地址为
80H~FFH。
在此256个字节中,还开辟有一个所谓“位地址”区,该区
域内不但可按字节寻址,还可按“位(bit)”寻址。
对于那些需要进行
位操作的数据,可以存放到这个区域。
从00H到1FH安排了四组工作寄
存器,每组占用8个RAM字节,记为R0~R7。
究竟选用那一组寄存器,
由前述标志寄存器中的RS1和RS0来选用。
在这两位上放入不同的二进
制数,即可选用不同的寄存器组。
3.特殊功能寄存器
特殊功能寄存器(SFR)的地址范围为80H~FFH。
在MCS-51中,除程序计数器PC和四个工作寄存器区外,其余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都在
这SFR块中。
其中5个是双字节寄存器,它们共占用了26个字节。
特殊
功能寄存器反映了8051的状态,实际上是8051的状态字及控制字寄存
器。
用于CPU PSW便是典型一例。
这些特殊功能寄存器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与芯片的引脚有关,另一类作片内功能的控制用。
与芯片引脚有关
的特殊功能寄存器是P0~P3,它们实际上是4个八位锁存器(每个I/O
口一个),每个锁存器附加有相应的输出驱动器和输入缓冲器就构成了一
个并行口。
MCS-51共有P0~P3四个这样的并行口,可提供32根I/O
线,每根线都是双向的,并且大都有第二功能。
三、时钟电路和工作时序
XTAL1和XTAL2分别为反向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
该反向放大器可以配置
为片内振荡器。
石晶振荡和陶瓷振荡均可采用。
如采用外部时钟源驱动器件,XTAL2应不接。
由于输入至内部时钟信号要通过一个二分频触发器,因此对外部时钟信号的脉宽无任何要求,但必须保证脉冲的高低电平要求的宽度。
如图1.3
图1.3
四、复位方式与电路
复位就是通过某种方式,使单片机内各寄存器的值变为初始状态的操作。
MCS-51单片机在时钟电路工作以后,在RESET端持续给出2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就可以完成复位操作。
复位分为上电自动复位和手动复位两种方式。
本系统采
用上电复位方式。
上电复位是在单片机接通电源
时,对单片机的复位。
上电复位
电路如下图1.4:
在上电瞬间RST端与VCC
电位相同,随着电容上电压的
逐渐上升,RST端电位逐渐下降。
上电复位所需要的最短时间是
振荡器建立时间加2个机器周期
五、中断系统
计算机暂时中止正在执行的主程序,转去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并在中断服务执行完了之后自动回到源程序处继续执行。
使用中断系统可有效的改善计算机性能,主要表现如下:
(1)有效的解决了快速CPU与慢速外设之间的矛盾可使CPU与外设并行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可及时处理控制系统中许多随机产生的参数和信息,即计算机有实时处理的能力,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3)使系统具备了处理故障的能力,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下面说说有关中断的优先级及中断的条件、过程与时间。
中断的优先级:如果在执行主程序时只有一个中断请求源请求中断,而这时CPU 又是对中断开放的那么这个中断立即得到响应。
然而由于中断是随机产生的,中断源又不止1个,因此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几个中断源同时请求中断,或者当某一个中断正在响应中(即正在执行该中断源的中断服务程序),又有其他中断源请求中断,这是中断一般会按如下原则进行处理:
(1)不同级的中断源同时请求中断时——先高后低;
(2)同级的中断源同时申请中断时——事先规定;
(3)处理低级中断又收到高级中断请求时——停低转高;
(4)处理高级中断又收到低级中断请求时——高不理低;
MCS-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对优先级的控制比较简单,只规定了两个中断优先级,对与每一个中断源均可编程为高优先级中断或低优先级中断。
在同一个优先级中,五个中断优先级的次序如下:
外部中断0(IE0)
定时器/计数器T0溢出中断(TF0)
外部中断1(IE1)
定时器/计数器T1溢出中断(TF1)
串行口中断(RI+TI)
MCS-51单片机中有1个中断优先级寄存器IP,字节地址为B8H。
对于每一个中断源,均可通过IP的设置来确定优先等级,置1为高优先级,反之为低。
中断的条件:单片机响应中断的条件为中断源有请求(中断允许寄存器IE 相应位置1),且CPU开中断(即IE=1)。
这样,在每个机器周期内,单片机对所有中断源进行顺序检测,并可以在任一个周期的S6期间,找到所有有效的中断请求,还对其优先级进行排队。
但必须以下条件:
(1)无同级或高级正在服务;
(2)现行指令执行到最后1个机器周期且已结束;
(3)若现行指令为RETI或需访问特殊功能寄存器IE或IP的指令时,执行完该指令且紧随其后的另一个指令也执行完。
单片机便在紧接着的下1个机器周期的S1期间响应中断。
否则,将丢弃中断查询的结果。
中断响应过程:单片机一旦响应中断,首先对响应的优先级有效触发器置位,然后执行1条由硬件产生的子程序调用指令,把断点地址压入堆栈,再把与中断源相对应的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送入程序计数器PC,同时清除中断请求标志(串行口中断和外部电平处罚中断除外),从而程序转移到中断服务程序。
以上功能均由系统完成。
由上述过程可知,,MCS-51单片机响应中断后,只保护断点而不保护现场(如累加器A、工作寄存器Rn以及程序状态字PSW等),且不能清除串行口中断标志TI和RI,也无法清除外部中断电平触发信号,这些在编制程序时都要加以考虑。
各中断源所对应的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如下:
中断源入口地址
外部中断00003H
定时器T0中断000BH
外部中断10013H
定时器T1中断001BH
串行口中断0023H
CPU从上面相应的地址开始执行中断服务程序直到遇到1条RETI指令为止。
RETI指令表示中断服务程序的结束。
CPU执行该指令,一方面清除中断响应时所置位的优先级有效触发器;另一方面从堆栈栈顶弹出断点地址送入程序计数器PC,从而返回主程序。
若在中断服务程序的开始安排了保护现场指令(一般均为相应寄存器内容入栈或更换工作寄存器区),则在RETI指令前应有恢复现场指令(相应寄存器内容出栈或换回原工作寄存器区)。
中断响应的时间:所谓中断响应时间是指从中断请求标志位到转入中断服务程序入口所需要的机器周期,中断响应最短需要3个机器周期(1条长调用指令需2个机器周期,加上查询的1个机器周期)。
下面谈谈外部中断及中断请求的撤除:
(1)外部中断:
MCS-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有2个外部中断源,引脚信号为INT0和INT1(即P3.2和P3.3)。
其中断请求触发信号有电平触发和边沿触发两种,当TCON寄存器中的IT0位和INT1位为“0”时采用电平触发;为“1”时采用边沿触发。
在电平触发方式下,单片机在每1个机器周期的S5P2期间采样中断输入信号INT x的状态,若为低电平,则可直接触发外部中断,这样就使得CPU对外部的中断申请能得以及时的响应。
在这一触发方式中,中断源必须持续请求,一直到中断产生为止。
然后,在中断服务程序返回之前,必须撤除中断请求信号,否则机器将认为又发生1次中断请求。
所以电平触发方式适合于外部中断输入为低电平,且在中断服务程序中能清除该中断源的申请信号的情况。
(本电路就是采用这一方式)
边沿触发方式适用于以负脉冲形式输入的外部中断请求。
由于外部中断源在每个机器周期被采样1次,所以输入的高电平或低电平必须保持12个振荡周期,以保证能被采样到。
(2)中断请求的撤除:
CPU响应中断请求后,在中断返回前,必须撤除请求,负责会错误的再一次引起中断过程。
我们在初始编程时就犯了这样一个错误,认为在中断中还可以跳出来。
1.2单片机的应用
由于单片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功效低、控制功能强及运算速度快等特点,因而在国民经济建设军事及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广泛应用。
按照单片机的特点,起应用可分为单机应用和多机应用。
在一个应用系统中,只有用1片单片机称为单机应用,这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方式。
单片机应用的主要领域有:
1.测控系统。
用单片机可以构成各种不太复杂的工业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等,达到测量与控制的目的。
如一般温度控制、液面控制、简单生产线顺序控制等。
2.智能仪表。
用单片机改造原有的测量、控制仪表,促进仪表向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综合化、柔性化方向发展。
如:温度、压力、流量、浓度等的测量、显示、控制仪表,通过采用单片机软件编程技术,不能完全测量,而且还具有运算、误差修正、线性化、零漂移处理、监控功能于一体。
3.机电一体化产品。
单片机与传统的机械产品相连接,使传统机械产品结构简单化,控制智能化。
这种新一代机电一体化产品如简易数控机床、电脑绣花机、医疗器械等。
4.智能接口。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特别是在较大型的工业测、控制系统中,用单片机进行接口的控制与管理加之单片机与主机的并行工作,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运行速度。
例如:在大型数据采集系统中,用单片机对摸/数转换接口进行控制不仅可提高采集速度,而且还能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如数字滤波、线性处理、误差休整等。
5.智能民用产品。
如在家用电脑、玩具、游戏机、声像设备、电子称、收
银机、办公设备、厨房设备等许多产品中,单片机控制器的引入,不仅使产品的功能大大提高,性能得到提高,而且获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单片机的多机应用系统可分为功能集散系统、并行多机处理及局部网络系统。
1.功能集散系统。
多功能集散系统是为了满足工程系统多种外围功能的要求而设置的多机系统。
例如:1个加工中心的计算机系统除完成机床加工运行外,还要控制对刀系统、坐标指示、刀库管理、状态监利、伺服驱动等结构。
并行多机控制系统。
并行多控制系统主要解决工程应用系统的快速性问题,以便构成大型实时工程应用系统典型的有快速并行采集数据、处理系统、实时图象处理系统等。
2.局部网络系统。
单片机网络系统的出现,使单片机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目前单片机构成的网络系统的主要是分布式测、控系统、单片机主要用于系统中的通信控制,以及构成各测、控用子级系统。
综上所述,目前单片机已用于工业控制、机电一体化设备、仪表设备、信号设备、现代化兵器、交通能源、商用设备、医疗设备及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随着单片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它的应用会更加广泛。
第2章整体方案设计
2.1转速的测量
首先谈一下转速测量的方法,测转速也就是测频率。
在显示精度、可靠性、成本和使用灵活性上有一定要求时,就可直接采用脉冲频率运算型转速表。
频率运算方法,有定时计数法(测频法)、定数计时法(测周法)和同步计数计时法。
定时计数法(测频法)在测量上有±1的误差,低速时误差较大;定数计时法(测周法)也有±1个时间单位的误差,在高速时,误差也很大。
同步计数计时法综合了上述两种方法的优点,在整个测量范围都达到了很高的精度,万分之五以上的测量转速仪表基本都是这种方法。
同步计数计时法,是随着单片机的普及而得到普及运用。
同步计数计时法是怎样综合前两种方法的优点的呢?我们还是用时序来分析。
定时计数时序:
时序图一时序图二
时序图一:计时和计数脉冲不同步;时序图二:计时和计数脉冲同步。
但不管计时和计数脉冲同步与否,都有多一少一的误差。
同理,定数计时也有多一少一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