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合集下载

大学生微博思政教育探析

大学生微博思政教育探析

大学生微博思政教育探析【摘要】随着博客越来越被年轻人接受,“博客”已是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一个具体的运作载体。

如何运用博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思想政治工作进博客,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全方面、多渠道地开展相关措施。

本文主要探讨了微博给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微博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改进对策。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道德;微博实名制随着互联网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己逐渐成为人们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

互联网的重要参与群体就是大学生微博成为他们网络的”新宠儿”。

同时,微博操作的简易性、虚拟的现实性、高度的个体性、思想的共享性等这些特点为学校搭建了构筑同学间、师生间的交流平台。

随着博客越来越被年轻人接受,“博客”已是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一个具体的运作载体。

因此,充分认识并积极利用微博,将其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和形式,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微博给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新挑战1.1增加学生思政引导的难度微博在字数上是限制在140字,这点决定了微博表达的碎片化。

因此,大学生使用这种简短的通讯模式并非能客观、理性地陈述事实,而主要在于表达主观感受。

大学生在这种情绪化及碎片化信息主导的交流环境中,对事物短时间内难以形成全面客观及理性深入的判断。

通过微博转发、评论等方式已成为许多大学生的主要一种生活习惯,但有些学生对微博的关注占据了每天大部分时间,甚至对其产生过度的依赖和迷恋,耽误了正常的课程学习,造成大学生人际关系冷漠,这些情况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都是有害无益的。

1.2挑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博客的时效性、互动性、便捷性等特点助长了快餐式文化(快速消费、快速遗忘,速生速死),人可以随时在设有终端的地方就能获取所需的知识。

大学生对传统观念、传统生活方式越来越缺乏耐心,逐渐不适应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比如参加重大会议、师生个别谈话方式、听学术报告讲座等。

微博: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微博: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微博: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摘要:微博在丰富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在大学生思政工作中微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它在大学生的主流意识、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这需要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认识到微博的重要性,可以利用微博创新高校思政教育。

关键词:微博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133-01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博这种新兴的网络传播媒介已然成为人们日常交流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之一。

作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沟通和交流的一个渠道,微博在丰富其学习和生活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行为。

许多高校已经利用微博这个平台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教育形式和思维方式的创新,在大学生思政工作中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但是,微博也是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的主流意识、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心理健康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为高校思政工作也带来更大的压力和更多的挑战。

如何利用微博这种迅捷高效的传播媒介,与学生有效交流沟通,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从而加强学生工作管理,这是大学生思政教育者值得深入探讨研究的课题。

1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微博的重要性微博作为一种互动性的交流工具,之所以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青睐,是因为它具有开放性、传播快速便捷、内容丰富的特点,能实现即时分享的优势。

微博互动交流成为大学生的重要生活方式,也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应该将传统手段和现代手段相结合,引导和监督网络信息的获得,提高学生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高校可以通过微博为学生提供社团活动、校园新闻、服务咨询等信息的服务,同时,利用微博的即时交流模式注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信息在迅速传播的过程中使每个学生受到教益。

由于在微博平台注册的学生,只要设置相互“关注”和“关注”教育者,教育者发布的信息就可以即时被接受,不会受到空间或平台的制约而自由地交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就即时展开,这无疑为思政教育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既可以与每一个学生沟通交流,解答疑惑的过程也同时被其他学生关注,又扩大了教育的覆盖面。

思政案例分析1:微博传播正能量

思政案例分析1:微博传播正能量

微博,传递青春正能量石家庄学院石家庄学院围绕“思想引领、倾听呼声、维护权益、关爱成长”的工作思路,依托微博,传递青春正能量,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扎实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案例背景石家庄学院党委高度重视运用新兴媒体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各部门充分利用微博等新兴媒体,在网络空间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加强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石家庄学院依托团委组建了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养、热心精神文明建设、熟悉网络宣传工作、具备一定文字写作水平的微博管理团队。

先后邀请新浪等网站的专家到校,通过集中培训、赠阅书籍、自主学习等形式,提高了微博管理水平和团队实践应用能力。

积极与网络上的活跃微博、微博达人、意见领袖等良性互动,借助其影响力,有效扩大了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每个微博每天发布10-15条信息。

2012年4月,石家庄学院开通了“石家庄学院共青团”微博,截止目前,已在新浪和腾讯建成院、系、班三级共青团微博366个,学生会干部微博、团委干部微博142个,团委和各级团组织微博粉丝达50000余人,开设了“石院快报”、“团情要闻”等栏目,发表4300余篇微博,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方式与新媒体有机结合,优势互补,进一步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赢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深化工作效果,让青年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机和活力。

二、主要做法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现实社会移植到虚拟社会,必须切实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变单一的灌输方式为教育引导方式;二是要变传统的权威意识、主导意识为平等交流,沟通理解;三是要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广泛性和时效性,及时了解、解决大学生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在这些方面,石家庄学院作了积极尝试,注重引领和服务,形成了品牌效应。

1.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式一般采取说教的单项灌输形式,受教育者经常是在非自愿的情况下参与其中,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浅析如何利用校园微博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进行引导

浅析如何利用校园微博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进行引导

能很好地避免这种情 况的出现 , 确保思想道 德教育 的实时性。微博与网络相连接 ,一旦 我国出台了新的政策、新的主流思想 ,微博 能够及 时地 向学生传递 ,给大学生及时带来 最新资讯 。 2 . 形式清新 ,便于接受。思想道德教育 课 程不受 大学生喜 爱的一 个重要 原因就是 其说教性 , 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往往是站在指 导者 的角色 , 告诉大学生应该 怎么做 , 不应 该 怎么做 ,这样僵化的形式容易引起 大学生 的反感 。而通过微博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则是 建立在一个平等的基础上 , 通过校园微博发 布思想道德讯息 ,大学生可以 自由地选择 阅 读 ,并通过评论 、回复 的方式发表 自己的看 法 。通过微博来传递思想道德教育 内容 , 更 多的是用 日常语 言进行 , 避免了教条式 的说 教 ,大学生更容易接受 。 ( 二) 利用校园微博进行思想道德 引导 面临的挑战 1 . 对控制错误言论 与观点提 出了挑 战。 虽 然利用校 园微博 进行思想 道德教 育具有 许 多优越性 , 但微博的公 开性 、自由性与 匿 名 性特点也 给教育 工作者对错 误言论 与观 点 的控制提出了挑战 。基于微博 的公开性 , 个 别学生发 布 的与社 会主旋律 不适应 的观 点甚至反社会 的言论会在第一 时间曝光 , 并 有可能被广泛地转发 , 教育工作者难 以控制 其传播范围与速度 。此外 ,微博的匿名性保 护 了发布者的隐私 ,即使教育工作者能遏制 住 微博 的转 发 ,但仍 然难 以找到微博 发布 者 ,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 2 . 对知识的传 递方式提 出了挑战 。通过 微 博进行思 想道德教 育 固然能 提高知 识传 递速度 , 但是 ,在利用微博时 , 应 以什么样 的形式传递知识 , 也是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 的问题 。 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一般较丰富 , 而

微博语境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微博语境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微博语境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析林盛光(温州商学院 浙江 温州 325000)自从2009年8月新浪微博推出之后,网易、腾讯等也相继推出微博服务。

一时间,微博成为青年一代追捧的网络工具。

根据《2015上半年中国校园微博发展报告》统计,截止到2015年6月底,新浪微博用户中可以确定为大学生身份的有(含海外用户)3770多万人,其中19-22岁用户是学生群体中占比及活跃度最高的群体。

大学生中使用微博的人数已经达到总数的80%以上。

大学生是运用新媒体技术最广泛、最活跃的群体,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人际交往和信息传递媒介,自然成为大学生关注“公共话题”的窗口、自主发声的平台,也是高校校园舆情汇聚的集散地。

微博因其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和交流方式的便捷性,受到了青年大学生的欢迎,从而改变了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状态,成为大学生经常使用的信息获取平台和人际交流工具。

一方面,微博满足了大学生获取休闲娱乐信息的需要,他们可以在微博中进行沟通交流、表达自我感受,展现个性;另一方面,微博也是大学生表达思想、拓展人际关系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已经充分认识到微博在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利用微博这一网络阵地积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从不同角度研究微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1微博的特点和功能微博是用户信息获取、公众分享传播的平台,用户之间可以组建个人社区,并以140字以内的文字信息进行发布更新,从而实现即时分享。

微博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手机APP、短信、登录网站等形式访问查看微博,并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

与传统媒介信息相比,微博具有以下特点:1.1传播对象的平民化和广泛性微博限制了用户发言的文字数不超过140个字。

因此微博的发布者只要会用明白简洁的语言表达意思即可,不需要很高的文学素养和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几乎人人都可以成为微博的发布者,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

微博兴起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利弊分析

微博兴起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利弊分析

2012.10学教育125微博兴起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利弊分析朱晓雨赵婷婷(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46)[摘要]微博的出现标志着个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社交服务手段,微博以其强大的功能满足了大学生寻求发展的需要,并成为深受大学生青睐的新兴媒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深刻分析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的利弊,积极引导,利用微博平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全面的新探索。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效性。

[关键词]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利弊;分析一、微博发展现状与特点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 )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

微博的出现既是资讯高速流动时代的产物,又是在互联网时代里网络更加深入人心的一种表现[1]。

世界第一个微博网站是美国人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 )于2006年创建。

五年来微博发展迅猛,据2011年调查显示,我国微博用户数量已超过3亿。

现在微博用户的主体是城市的年轻人,调查显示,18-30岁用户占比高达67%,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者占63%。

中国青年报青年调查中心近日调查显示,80后和90后开通微博的比例达到84.7%。

以上数据显示大学生中已爆发了微博热。

从微博的技术特点看,它大幅度降低用户技术准入门槛,使微博简单易用,更加便捷,给喜爱新事物的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实用性。

1、传播速度的即时性微博网络功能更加强大。

例如:在微博中,只要点击“转发”或“@”,就可即时接受被“转发”或“@”者发布的任何信息。

从表面上看,微博是原来博客的微型化,但事实上,微博的优势不仅仅在于它的短小,更取决于它的综合性和跨平台属性。

微博能够与手机短信、彩信、网络聊天工具、邮件等实现联动,即时性更强。

因此,从微博的技术特点看,它提供的强大网络功能迎合了大学生的广泛需求。

2、传播内容的原创性原先微博140字博文上限又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个水平线上”,[2]导致大量原创思想信息被爆发性地生产出来。

浅析微博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与管理

浅析微博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与管理
又放赘 20 1 号 旬 料 0年 1 中 刊 1 月
浅 析 微 博 客 在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中 的 应 用 与 管 理
张 雯
( 昌大 学 新 闻与传 播 学 系 , 西 南 昌 南 江 摘 要 :当 下 , 股 浩 荡 的 “ 博 流 ” 席 卷 着 互 联 一 微 正 303 ) 3 0 1
特 点 微博特 点
高校 思 想政 治 教 育 的根本 任 务之 一 。 于 影 响 人 格 , 在
其他 网络工具
提 高青 年学 生 的思 想 道德 素 质 。 学 时期 是 青 年世 界 观 、 大 人 生 观 、价 值 观 形 成 的 重 要 时 期 ,是 情 感 最 为 丰 富 的 时 期 , 有把 握 大学 生 思想 动 态 , 能 找 准 高校 思 想 政 治教 只 才 育 工作 的切 人 点 。 下 , 股 浩 荡 的 “ 博 流 ” 席 卷 互联 当 一 微 正 网界 。微博 客 , 种 非正 式 的迷 你 型 博 客 , 最 近 新 兴起 一 是 的 一 个 w b .表 现 形 式 . 是 一 种 可 以 即 时 发 布 消 息 的 系 e 20 统 。其 特 点 在 于 这 个 “ ” , 般 发 布 的 消 息 是 只 言 片 微 字 一 语 。 次 只 能 发 送 1 O 字 符 。作 为 微 博 客 的 重 要 使 用 群 每 4个 体 — — 当 代 大 学 生 ,其 思 想 观 念 和 行 为 习 惯 等 正 因 微 博 客 而悄 然变 化 .随之 而来 的是微 博 客 给高 校 思 想政 治教 育所 带 来 的机 遇与 挑 战 。 李 岚 清 同志 在 第 九 次全 国高 校 党 建 会 议 上 强 调 , 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微博热潮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

微博热潮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

需求 、 适应 中国发展 的道路 。
( -) 成长期 ( 2 0 0 9年- 2 0 1 0年 ) 2 0 0 9年 , 国 内微 博迎 来 了一股热 潮 , 中 国互 联 网行业 最具影 响力 的新浪网 当年 1 0月份 面向公众开放 , 成为 门户 网站 中第 一家提供微博服务 的网站 ,微博 正式进入广 大公
( 一) 引入期 ( 2 0 0 7年 ~ 2 0 0 网 、 腾 讯 网、 搜狐 网 、 凤 凰 网等各 大门
2 0 0 7 年. 饭否网的建立开启了中国的微博时代 , 同时
带动 了多个 同类 网站 的发展 。 从2 0 0 7年 5月到 2 0 0 8年 年
更新、 学 生群体 的变化 , 不 断对学 习包 进行测 试和更 新 , 利 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 改变学生的学 习方式 , 提高其学习效果。
4 . 充分发挥辅导员 的作用 辅 导员 是人 才培 养方 案 的第一 个也 是最 重要 的执 行
评判 标准 日 益提 高 , 规范 的学校虽 说暂无生存 之忧 , 但 发展
四、 高校培养“ 合格+ 特长” 人才的 四个关键 点
人才方面具有情感 、 时间、 资源等优势, 高校要积极创造条
件, 鼓励辅 导员积极工作 , 全力 培养“ 合格+ 特长 ” 人才 。
队, 在广 泛调研 的基础 上 , 开 发学 习包 资源 , 并根 据知识 的
大学生是 民族 的未来和希望 。 他们 的整体素质如何 , 直 接关 系到高等教育事业 的兴 衰成败 ,而大学 生成长 的片面
和残缺会 使他们在未来 的社会 竞争 中无立 足之地 。伴 随着 社会 竞争的 日益激烈 ,社 会各界对学校 的要求和对 人才 的
由之路

从“微”角度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路径

从“微”角度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路径
诸 多 问题 。 ( 一 )沟通主体虚假——徒有 主体之名 ,没有主体之 实
在《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 大纲 》 ( 试行 ) 规定 的 1 0 条 内容 中, 政治教育 的内容有 三 、四条之多 f 如马克思列宁 主义 、毛泽 东思想和邓小平 理论教育 ,爱 国主义教育 , 党 的路线 、方针 、 政策 和形 式教育 ,民主与法制教育等 等 ) ,而对 大学生 的道 德实践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另外 ,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沟 通 内容缺乏教育主体特别是学生主体的参与和建构。大学生 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现实世界 ,各种真善美 、假恶丑的现象同 时并存 ,微媒介 中又充斥着大量的 良莠并存的信息 ,大学生 是一个对社会敏感度和关注度非常高的群体 ,这些现象和信 息必然会影响他们 的思想建构和价值判断。美国著名的高等 教育学家布鲁 贝 ( R B r u b e c k ) 曾指 出,高等教 育应 该充实学 生 的思想 , 而不是形成他们 的道德习惯。如果 忽略现实世界 , 味地传递一些预设 的、空洞的 、不贴合学生思想实际的沟 通 内容必然不能引起学生们 的共鸣 ,会被学生认为缺乏说服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指思想 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 间 就思想政 治教 育的信息进行传递 、交通 ,以使彼此理解对方 的意见 ,并在相互交流 中达成共识 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沟 通 主体包括教 育者 与受教育 者 ,沟通 客体 主要指思想政 治教 育的内容 ,沟通介体包 括沟通渠 道和沟通环境 两方 面。从这 点看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教育 主体 间思想信息 的传递 和沟通 过程 ,教育 者与受 教育 者之间通 过不 断的信息传递 ,增 强了 彼此之间的信息交 流 ,了解 彼此的意见和想法 ,增进相互理 解 ,消除彼此 的误解从 而达到思想政治教 育的 目的 ,提高教 育主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道德实践能力。 中共中央 、国务院 发出 《 关 于进 一步加强 和改进 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 育的意见 》 以来 ,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取得了非常较大的发展 ,在思想政 治教育沟通方面教育沟通主体间的沟通意识明显增强 ,沟通 方式 和渠 道也不断拓展 ,沟通效果也有 了很大 的提高 , 但是 , 看到成绩 的同时 ,我们也 发现 当前 随着经济 和社 会的发展 , 特别是微媒介 的广泛推广和使用给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带来了 新的挑战 ,在沟通主体 、沟通客体和沟通环境方面还存 在着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这篇文章旨在研究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并探讨其意义和影响。

文章介绍了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然后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并探讨了建立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及创新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重要性。

结论部分评估了对策的有效性,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随着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的普及和影响力的增强,微文化已经成为年轻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大学生群体更是微文化的重要参与者和受众。

微文化的快速传播和便捷交流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影响和挑战。

微文化中无数信息的碎片化、大众化特点与大学生参与的互动实时性,使得大学生在思想观念、政治态度等方面更容易受到外部信息的影响和干扰。

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微文化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更为复杂和严峻的形势。

针对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其影响机制、存在困境以及有效对策,以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研究背景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微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1.2 研究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其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而在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和对策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探讨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和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制定思想政治教育方针和策略。

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矛盾和不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手机微博对我国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析

手机微博对我国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析

手机微博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析摘要:当今社会,手机微博技术已经深深影响了我们生活的诸多领域,且具备较强的时效性、多元性和无与伦比的信息传播评价效能等诸多优点。

手机微博的诸多方便与快捷对于当代接触新生事物很快的大学生人群,自然也有着无与伦比的强大的吸引力。

本文以当代手机微博特点和使用现状为基本切入点,分析了微波技术在当下对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文化教育的影响因素,继而总结出了一系列问题,分析并提出了相关解决策略。

关键词:手机微博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我国当代大学生人群普遍对微博技术这种新生的网络交流创作平台可谓是习以为常,而大学生本身对于新生事物敏锐的广泛接受能力反而有时制约了他们的部分判断能力。

在这鱼龙混杂,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的手机微薄平台领域,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微博媒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浏览信息并合理使用信息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问题,已经摆在了高校广大师生的面前。

如何理解手机微薄这种新型网络媒介,又如何正确使用其特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呢?一、手机网络微博的特点和使用现状说到手机微薄,就不能不说到早些的电脑网络微博平台技术,即微博客。

它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和获取的平台,微博用户一经注册就可以通过web、wap和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百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根据相关公开数据,截至2010年1月份,该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

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

微博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你既可以作为观众,在微博上浏览你感兴趣的信息;又可以作为发布者,在微博上发布内容供别人浏览。

发布的内容一般较短,例如140字的限制,微博由此得名。

当然也可以发布图片,分享视频等。

我觉得微博最大的特点就是:发布信息快速,信息传播的速度快。

思政教育:“微博”之力不微薄

思政教育:“微博”之力不微薄

向实践技能迁移的过程,达到学以致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从目前“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还存在的一些问题:“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实践还处于不成熟阶段,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与技工教育发展不能完全吻合;师资水平没有完全达到“双师型”教师标准,教学观念尚未完成全转变,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由于经费不足,教学设备设施还需要继续完备;教学设想、教材、教学过程设计以及教学评价等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1]朱达凯,范涤.“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6(10):158.[2]戚丽丽.浅谈专业课的“理实一体化”教学[J].内江科技,2009 (1).[3]禹禄军.探究“理实一体化”教学新模式[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4]张荣.“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0).作者简介:顾瑛(1984-),女,江苏扬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

摘要:随着微博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和手机网络业务的急剧增加,微博已经形成一种文化,对我国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行为影响越来越大,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首先概述我国微博的发展现状,剖析微博的传播方式以及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优势,并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困境,分析微博影响力及其意义,最后探索出利用微博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关键词:网络微博大学生思想政治微博也就是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集信息分享、传播以及交流的网络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发表信息,同时也可以即时分享。

最早的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

2009年8月中国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中国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使得微博正式进入了中文上网主流人群的视野。

简析微博在思政教育中的运用

简析微博在思政教育中的运用

简析微博在思政教育中的运用1 概述1.1 微博的内涵微博是微型博客,即Micro Blog的简称,它是一个网络平台,以用户关系信息的分享、传播和获取为基础,用户可以使用手机等的各种即时的通讯工具或各种客户端组来建立一个个人社区,编辑大约140左右字数的信息并即时的分享。

微博是一种新兴的媒体,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传播内容具有迷你性、传播主体具有草根性、传播速度具有即时性传播介质具有多样性、传播模式具有独特性及传播效果具有裂变性,微博的出现是个人互联网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

1.2 微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的优势首先,微博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个新的平台。

作为信息沟通的一种工具,微博具有方便快捷、技术含量较高且成本较低的优势,利用它的各种功能,各高校就可以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的了解和把握,因而微博是网络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其次,微博可以实现思想政治领域内的资源共享。

“越分享就越多”的利他性的共享精神是微博的魅力所在,它可以使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个方面的教育资源和力量得到整合。

再次,微博能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及时的追踪。

微博是建立在交互平台上的信息交换平台,快速的信息流是其核心,大部分的用户一般是通过使用手机的3G功能,实时的获取、上传和评论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变化和思想动态,将其如实的表露并在网络上得到反映。

因此,通过利用微博来分析和预测大学生的心理及思想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加以帮扶和引导。

最后,微博能够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及氛围。

由于话题涉及到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因而传播的内容极具广泛性,又由于传播方式具有活泼、生动和简洁的特性,使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说教成分过多、载体单一的不足得到弥补。

教育工作者可以将微博发布的信息与传统教育方式加以有效地结合,从而营造一种寓教于乐的新教育方式。

2 “微博”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析2.1 构筑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平台,完善教育者特色微博体系由于网络应用的普及和其功能的提升,高校应随时代发展开发和建设一个信息技术平台,来支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教育主体在运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方法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并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方法能得以有效运行的基本制度得到建立和完善。

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策略探析

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策略探析

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载体 、 新方 向、 新方法 。 1 . 微博为大学生提供 了思想政治教育新平 台 , 创新 了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法 国启蒙思想家爱尔维修说 : 教育者通 过控制学生的生活环境 , 给他们必要 的教育 , 可 以把学生培 养成他所希望的样子。微博的信息传播速度快 、 信息量大 , 在极短时间内能获取信息,通过这样的平台 自由的进行思 想交流 , 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的提供 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创 新 了思想政治教育 的新模式。 2 . 微博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载体 。微博作为一 个开放式的网络平 台,有助于打破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大学 生之间现实中的隔阂,有助于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学生
马克 思 主义学 院 , 宁夏
摘要 : 大学生在社交 网络 中占很大比例 , 微博迅速成为备受关注的网络社交工具。微博成为 当代 大学生交流、 交际和 获取信 息的主要 平台之一 , 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发展 , 最终对 当代 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 : 微博 ; 大学生; 思想政 治教育
中 图分 类 号 : G 6 4 1 文 献标 志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4 ) 1 4 — 0 0 0 1 — 0 2
目前我国的微博用户有2 亿人左右, 微博作为一种媒介 传播平 台, 具有匿名性 , 开放性 , 快速性 的特点 , 风靡在互联 网,吸引着来 自 不 同层次的人群。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交工 具, 明星群体 的加入 , 使微博具有有更大的娱乐吸引力 , 大 量的大学蜂拥而至 。微博快速的发展慢慢 的改变着大学生
的 自由化影响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集中性功能 ,影响了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功能。 三、 微博 影 响大 学生 思想 政治 教育 的策 略探 析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12思想政治教育“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微时代”的概述及主要特征“微时代”是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微媒体”的普及而形成的时代,主要以微博、微信、微视频、微小说、微公益等网络微型媒体为支撑,传播内容碎片精简,传播速度瞬时高效,传播主体多元互动。

“微时代”的到来,使用“微媒体”的主体具有大众性。

4G网络的普及,到现如今5G基站的筹建,5G手机进入市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愈发智能讯捷,互联网企业抓住契机研发移动终端和软件。

近年来四大运营商提速降费,流量费用降低,致使人手一台移动手机就能实现社交、娱乐、支付、购物等一系列微活动。

“微时代”的到来,使用“微媒体”的传播的内容显现碎片化。

21世纪科技和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不同人群面临着来自社会的压力层次不穷,赶时间及不耐烦的心理愈发显现,人们愈发青睐于简洁明了的快阅读和浅阅读。

因此,“微媒体”设置的一些功能恰好迎合了人们热衷短、频、快的心理,例如微信聊天一分钟的语音限制、写微博18张图片上限等。

在“微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媒体主要有微信为载体而衍生出的小程序、公众号、朋友圈等;微博为载体派生的热搜、故事、超话等;微视频为载体衍生出的各类短视频软件,如微视、抖音短视频、快手、火山小视频等。

“微载体”多样化,给予了人们选择的空间。

随着4G网络系统的普及,5G通信技术的试点,网络覆盖范围越发广阔、信息发布转载的速度愈加快速。

新的“微媒体”的不断研发,已有的“微媒体”日渐完善,方便了人们对于信息的接收和处理、转载和评论,发表和互动,使得信息的传播越发时效化。

“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者威严性受到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方式受到冲击。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下进行的,教育主客体之间主次分明,教师作为教育主体具有权威性,教育客体由于学识、经验不足林嘉丽(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西省南昌市 330022)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微信、微博、微视频、微公益等微型网络媒体不断的普及,促使社会进入微时代。

微博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浅探

微博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浅探
能量。
关键词 :微博 ;大学生;思想政治 ;引导
中图分 类号 :G 6 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7 7 1 2( 2 0 1 3 )0 6 - 0 2 1 9 - 0 1
“ 微博”这一名词来源于 “ 微博客”( M i c r o B l o g ) ,从字面 上可 以理解为 “ 微型 的博客” 。 微博是一个操作简 易而传播功能 强大 的信息发布平 台,这一兼具发布和传播功能的物理平 台能 够实现关系用户的信息分享,用户组建个人社区的手段越来越 多样化,比如通过 W E B 、W A P等各种客户端 ,以 1 4 0 字左右的文 字更新信息 ,实现 即时分享。 温暖 “ 围脖 ”普及大学校园 从2 0 0 6年的美 国 t w i t t e r ,到 2 0 0 9年 8月中国门户 网站 新浪推 出其微 博测试版 ,中文微博迅速成长壮大 ,用户数量成 几何级数增长。 目前 中国已成为全球微博第 一大 国,用户 总数 突破 3亿人 。顺应信息技术迅猛潮流 ,站在时代发展前沿的大 学生群体无疑是微博用户 的主力军。微博是草根一族 的舞台, 成了大众 的新宠儿 。微博与大学生的密切关系,甚至让相关活 动 的组织都走 向常态化,意味着微博 已经成为大学生 的日常伴 侣 和 交 流 工具 。 因此,探讨微博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是时代之需, 也 是 思 政 之责 。 二、正视微 博对 大学生思想状 况的不良影响 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 同济大学承办的第十二届 “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 的一项调查 ,得 出了 “ 大学生使用微博的实际情况较其使用初 衷有所发展 、多数大学生在近一年 内接触微博并习惯于 3天之 内至少使用一次微博、部分大学生使用微博成瘾”等结论,并 认 为微博的广泛使用影响了大学生价值观 、人生观和世界观 , 影 响了大学生隋感 、精神能力、个性等方面 的发展,影 响了大 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其 中的不 良影响 ,越来越 引 起 教育 部 门的关 注 。 项调查报告 指出,作为一种新型媒介工具 ,微博传 播 对于社会发展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但其负面效应也很显著。 而 中国微博发展快 ,用户增长迅速, 自然容易滋生一些新的 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博 1 次 以上 。
微博时代背景下 . 作 为 执 教 者 要 与 时 俱 进 1 . 利 用微 博 加 强 大 学 生 思 想道 德 教 育是 可 行 的
方面, 高 校有关部 门应该 加大力度 , 主动 出击 , 加强微 博
思政教育 的保障体系建设 , 利用规章制度 和政 策杠 杆 , 定期组 织 专题培训 、 微 博交流会 , 为任课教师提高微博思政教育 的技 能提 供引导和保障 ; 另一方 面 , 高校可 以建立 以学工部官方微博 为核
2 0 1 3 年 9期
蕨. 放隋. 高教
Sh aanxi Ji aoy u・ Gaoj i ao 大 学 生 之 窗
微 博 时 代 背 景 下 的 大 学 生 思 想 道 德 教 育
【 摘 要 】 就 目前来看 , “ 微博” 这 个新兴的媒体在我 国大 学生群体 中迅速普7 2 . , 成 为大学生获取 资讯和
相 比传统 的思政教育方式 ,微博 的便捷性 让任 课教师可 以 突破 时空 的限制 , 开展育人 工作 。 微博 是一个集信息 即时发布 和
互动交流 于一体 的网络平台 。任课教师可在灵 活的时间 、 空间 ,
将教 育 内容和 目的隐藏 在一段 精彩 的叙述 文字 、具有 震撼 力
的图片 、 意 味深 长的视频 中, 有 意识地进行无 形的渗透 与感化 ,
育 的网络新阵地 , 把握微博思想道德教育 的主动权 。 运用微博开 展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成为摆 在省内高校工作者面前 的重要研究课题 。根据某 网站提供 的调查结果显示 , 7 8 . 9 %的大 学 生 已经开 通 了 微博 ,在 未 开 通微 博 的 2 1 . 1 %大 学生 中有 4 1 . 2 %准备近期开通 ; 8 8 . 9 %的任课 教师已经开通了微博 ,在未 开通微博 的 1 1 . 1 %任课教师 中有 3 1 . 3 %准备近期开通微博 。同 时 ,分别 有 7 . 5 . 5 %的大学生和 8 8 . 2 %的任课教师表示 每天登 录
个新 载体 , 提升和改善微博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技巧和方法 , 及 时关 注学 生的思想 动态 和心理需求 ,进行双 向平 等的互动沟通 和潜 移默化的引导 ,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 引 领学生健康成长及 成才 。
育包 含显性 教育 和隐性教 育两 种模式 。隐性 思想道 德教 育 因
其具有 暗示性 、 隐蔽性 等特 点 , 在高校 思想 道德教 育 中越 来越
受到 施教 主体 的重视 。微 博正 是辅导 员开 展隐性 思想道 德教 育 的 良好平 台。辅导员 可以结合 微博上 的重大时事 政治事 件 ,
时、 有效 的对话与沟通 。
2 用微 博 加 强 大学 生 思 想 道 德教 育是 有优 势 的
就班 的惰性 思维和纷 繁琐 碎的 日常行政 工作 ,使得 高校 思政 教育工 作者少 有时 间 、 精力 和动力 去主动 学 习、 尝试 运用 微博 这个全 新 的载体开展 大学 生思想 道德教 育工作 。思 想道德 教
信息交 流的重要平台, 为了与大学生 更好地交流, 许多高 校都开 通了自 己的官方 微博。 文章就运用 微博开
展 好 大 学 生思 想 道 德 教 育 工 作 。 推 进 大 学 生思 想道 德 教 育进 行 了探 讨 。
石 滢
【 关键词】 微 博 时代 大 学 生 思 想 道 德 教 育
心, 各学院“ 两课” 教师和任课教 师微博为抓手 , 各类学生群体 和
个体 组成 的微博 群落为轨迹 , 集教 育 、 管理 和服务为一 体 , 全员
育人 、 资源共享和功能互补 的微博集群 。
3 . 在 高校 普 及 微 博 开展 思 想道 德 教 育的 客 观 不 足
作 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的有效载体 ,必须满足两个基本
微 博 已经 在 我 省 高 校 范 围 内 相 当 普及
的文字语言 , 选取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主题内容 , 结合文字 、 图片、 视频等方式撰写或评论微博 ,使得严肃深刻的思想观念和教育主 题通过形象生动 的表达方式 , 被大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 。
2 . 高校 角度

陕西省绝大部分高校已经开始抢 占“ 微博” 这 块思想道德教
条件 : 一是能够承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的 目的 、 内容等 基本 信
传统 的思想道德 教育一般是 以两课教师 和辅导员 为主体 、
以单 向灌输 为重点 的固定化课 堂教育 环境模 式 , 高校 思想 道德 教育工作 者早 已习惯并善 于运用该 传统模式 。因循守 旧、 按部
息, 并且能被教育主体操作 ; 二是能够将教育主体和 客体联 系起 来, 使得 双方借助该形式进行双 向互动。 微博显然符合这两个要 求: 一方 面 , 任 课教 师可 以简单灵 活地操作 微博 , 利 用文字 、 图 片、 视频等多种形式 进行育人工作 ; 另一 方面 , 任课教师 和学 生 可 以利用微博“ 对话 、 转发 、 评论 、 私信 、 话题 , 输 入或读取短短 几排 微博文字 , 一 对 一或 一对多 地 向学 生传 达或从学 生那里 获取 自己需要 的信 息。这种信息传播模式是对传统模式的变革 , 信息 的发 布 、 接 收
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得 到了解放 。
3 . 微 博 强 大 的基 础 功 能 . 可 以满足 多重 育 人 需要
使学生在 阅读微博的过程中 , 不知不觉地 产生 共鸣 , 欣然 主动 地
接受思想教育 。
以上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显示 ,当前利用微博开展 大学 生 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具有必要性 、 可行性 和优越性 , 高 校思想道德
教育工作者应该用科学 的、 发展 的眼光认 识、 研究 和利用 微博这
首先 , 任课教师 可以运用微博 的“ 关注 ” 功能加 强与学生 之 间 的感情 沟通 , 掌握 学生 的 日常思 想动态 ; 其次 , 任课教师可 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