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生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
1.下图为北美某湿地草原泽鵟种群数量与田鼠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DDT( 一种农药)处理时间。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可能是捕食关系
B.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不可能是互利共生关系
C.1964年到1969年间田鼠的出生率始终大于死亡率
D.DDT的喷洒对草原泽鵟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大于对田鼠的影响
2.下列不能作为病人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确诊指标是()
A.检测病人体内是否有病毒的表面蛋白
B.检测病人体内是否有相应抗体
C.检测病人体是否出现发热症状
D.检测病人体内是否有病毒核酸
3.下列关于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顶极群落的群落结构最复杂也最稳定,能永远保持原状
B.顶极群落中,净初级生产量与异养生物的呼吸量之差约为0
C.食物链就是生态系统的生物之间存在着的单方向的捕食关系
D.利用农作物秸秆沤肥后施给农作物,实现了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循环利用
4.为临床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获得TNF-α抗体,需要获得TNF-α抗体的基因片段,
插入到噬菌体基因组中,经过筛选得到能正确表达TNF-α抗体的噬菌体,进行大量扩增。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A.将TNF-α抗体的基因片段与噬菌体DNA重组需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B.在细菌体内,噬菌体以自身氨基酸为原料合成TNF-α抗体
C.TNF-α抗体随子代噬菌体的重新组装而展示在噬菌体表面
D.噬菌体通过侵染细菌繁殖,增殖速度快,更容易快速获得抗体
5.由于地壳运动、海陆变迁,某种鸟的两个种群被海峡分隔,互不往来。

随着时间推移,两地的种群发生了明显的分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的鸟类物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个体
B.这两个新的鸟类物种间相互交配,不能产生可育后代
C.新物种的形成意味着生物能够以新的方式利用环境条件
D.这两个鸟类新物种的产生,实质是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
6.研究人员从真菌中提取到甲、乙、丙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测试在不同浓度条件下三种类似物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0~20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
B.乙的浓度大于5ppm后,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
C.据图推测,用50ppm的甲处理莴苣幼芽不一定抑制其生长
D.甲、乙、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具有两重性
7.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几项()
①将细胞膜破坏后的细胞匀浆经密度梯度离心,可得到各种细胞器
②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③被称为“软黄金”的黑枸杞,其果实呈深黑色,是因为液泡中色素的种类和含量导致的
④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⑤转录发生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⑥功能不同的生物膜中,其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也是不同的
⑦没有核糖体的生物都不能独立合成蛋白质
A.二项B.三项C.四项D.五项
8.(10分)图表示中心法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
B.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
C.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
D.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遗传信息相同的两条单链
二、非选择题
9.(10分)如图1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流动值(单位为103kJ·m-2·a-1)。

图2为甲、乙两个水池中的各由5个物种构成的食物网,且这两个水池的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均达到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

(1)图1中该生态系统中总能量包括_________,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的效率约为_____。

(2)试分析图中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顶位肉食动物随营养级的升高需要的有机物输入越来越多的原因:______。

(3)为增加图2中甲水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向水池中引种了大量浮萍,一段时间后水面长满了浮萍,水草、绿藻和轮虫相继死亡。

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少_____,轮虫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少_____。

乙水池中加入了较多的有机肥,
一段时间后,水池中绿藻爆发,其他4种生物陆续死亡,水体发臭。

整个过程属于_____反馈调节。

(4)该生态系统的功能除图中所示外,还包括_____和信息传递,其中,前者的特点是具有_____性;后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除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外,还有_____(写一点即可)。

(5)下表是五个种群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所含有的总能量和污染物X的平均浓度。

已知水中X的质量浓度为0.003mg/L。

请分析说明:
项目甲乙丙丁戊
能量(kJ) 1.6×109 1.2×109 1.3×1089.1×1079.5×106
X 浓度(mg/L) 0.037 0.036 0.35 0.39 4.1
①处于本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群是_____。

②若每种生物都被相邻下一营养级的所有生物捕食,请绘出这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_____
10.(14分)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蕴育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物种贮存库、气候调节器,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发展经济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为净化某被有机物污染的湖泊,研究人员在湖边建立了人工湿地,如下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种植的各种植物体现了该湿地群落的空间结构,其中在水平结构上呈现_____________的特点。

(2)流经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_____(大于、等于或小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原因是:___________。

(3)增加该湿地中生物的种类是否一定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____(是或否),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湿地既能净化水质,也能供人们观赏旅游,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价值。

11.(14分)某植株为XY型性别决定植物,高茎与矮茎由一对等位基因A、a 控制,抗病与不抗病由一对等位基
因B、b控制。

现将一对高茎抗病雌雄株亲本相互杂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植株高茎抗病高茎不抗病矮茎抗病矮茎不抗病
雌性(株)122 20 44 39
雄性(株)243 82
(1)控制抗病与不抗病性状基因的遗传与性别_______(有或无)关系,该对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

(2)亲本雄株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_____个A基因。

亲本雌株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若让F1中高茎雌雄株随机交配,后代雌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

(4)选择F1中的植株,设计杂交实验以验证亲本雄株的基因型,用遗传图解表示________。

12.2018年1月中国科学家宣布,克隆猕猴“中中”和“华华”诞生,并已经分别健康生活了数周。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采用和克隆羊多利相同技术手段获得的灵长类动物,将推动中国发展出基于非人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医药研发,加速新药研发进程。

请回答:
(1)克隆猕猴“中中”和“华华”采用的核心技术是______________和胚胎移植。

(2)由于猕猴是单胎动物,卵细胞的数量也限制了这项技术的成功。

为了获得代孕猕猴和多个卵母细胞,需要对雌性猕猴进行的共同处理是______________。

(3)克隆猕猴采用的供体细胞是猕猴胎儿成纤维细胞,而不是成年个体成纤维细胞的原因是猕猴胎儿成纤维细胞分裂次数少,传代在10代以内,能保持正常的_________。

当卵母细胞培养至___________期时,可以用微型吸管同时吸出卵母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

(4)为了选择雌性胚胎进行移植,需要对体外培养的胚胎进行性别鉴定,采用的方法是取囊胚期胚胎的
_______________(滋养层细胞/内细胞团细胞)做DNA分析性别鉴定。

(5)在培养“中中”和“华华”的供体细胞时,观察到成纤维细胞由扁平梭形变成球形时,表明细胞正在发生
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
1、C
【解析】
图呈现“先增加者先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

【详解】
A、由分析可知,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可能属于捕食关系,A正确;
B、互利共生关系的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图中曲线变化不同步,不可能
是互利共生关系,B正确;
C、1964年到1966年间,田鼠种群数量增长,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但1966年到1969年间,田鼠种群数量大量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错误;
D、由图可知,DDT的喷洒后,草原泽鵟种群数量骤降,且难以恢复,DDT的喷洒对草原泽鵟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大于对田鼠的影响,D正确。

故选C。

【点睛】
答题关键在于识别种间关系曲线图和数据分析,明确捕食关系曲线图呈现“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互利共生关系曲线呈现“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

2、C
【解析】
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详解】
AD、该病毒的表面蛋白和核酸都是该病毒特有的物质,检测病人体内是否含有该物质可作为病人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确诊指标,AD错误;
B、抗体和抗原是特异性结合的,检测病人体内是否有相应抗体可作为病人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确诊指标,B错误;
C、很多病原体都会引起病人发热,故其不能作为病人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确诊指标,C正确。

故选C。

3、B
【解析】
顶极群落是生态演替的最终阶段,是最稳定的群落阶段,其中各主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平衡,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以及生产量和消耗量(如呼吸)也都达到平衡。

形成顶极群落后,群落水平方向上表现斑块性和镶嵌性是空间异质性的表现,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

【详解】
A、顶极群落只要没有外力干扰,将永远保持原状,A错误;
B. 顶极群落中,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以及生产量和消耗量(如呼吸)也都达到平衡,故可知净初级生产量与异养生物的呼吸量之差约为0,B正确;
C、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之间存在着的单方向的营养关系,包括捕食食物链和腐食食物链,C错误;
D、生态系统中能量不能循环利用,D错误;
故选B。

4、B
【解析】
本题考查与基因工程相关的知识,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是: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到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详解】
将TNF-α抗体的基因片段与噬菌体DNA重组需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A正确;在细菌体内,噬菌体以细菌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TNF-α抗体,B错误;因为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DNA在内部,外面包裹着蛋白质,所以TNF-α抗体随子代噬菌体的重新组装而展示在噬菌体表面,C正确;噬菌体通过侵染细菌繁殖,增殖速度快,更容易快速获得抗体,D正确。

综上所述因此选B。

【点睛】
熟悉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及噬菌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是解题的关键。

5、D
【解析】
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1)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质变时期,只有地理隔离而不形成生殖隔离,能产生亚种,但绝不可能产生新物种。

(2)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是物种间的真正界限。

生殖隔离有三种情况:不能杂交;杂交不活;活而不育。

【详解】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A正确;
B、根据题干:随着时间推移,两地的种群发生了明显的分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的鸟类物种,这两个新的鸟类物种的产生,实质产生了生殖隔离,即使相互交配,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B正确;
C、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形成明显的差异,新物种的形成意味着生物能够以新的方式利用环境条件,C正确;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这两个鸟类新物种的产生,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不是基因型频率,D错误。

故选D。

6、B
【解析】
分析题图:三种类似物的不同浓度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体现了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即具有两重
性的特点,但是不同的植物器官对同一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敏感度不同,作用的效果也不同,据此答题。

【详解】
A、分析曲线图可知,在0~20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A正确;
B、与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为0组比较可知,乙的浓度大于5ppm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仍然表现对莴苣幼根生长起促进作用,B错误;
C、由于幼根对生长素类似物的敏感性大于幼芽,所以50ppm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幼根生长为抑制作用,但对幼芽生长不一定为抑制作用,C正确;
D、根据曲线图分析: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具有两重性,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通过考查植物激素的调节,意在考查考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特别要注意对曲线的分析。

7、B
【解析】
1、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差速离心法。

2、生物膜系统是细胞内膜结构的统称,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

3、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
【详解】
①将细胞膜破坏后的细胞匀浆经差速离心,可得到各种细胞器,①错误;
②溶酶体不能合成多种水解酶,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②错误;
③被称为“软黄金”的黑枸杞,其果实呈深黑色,是因为液泡中色素的种类和含量导致的,③正确;
④生物膜是对细胞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④错误;
⑤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没有叶绿体,⑤错误;
⑥功能不同的生物膜中,其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也是不同的,⑥正确;
⑦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因此没有核糖体的生物都不能独立合成蛋白质,⑦正确。

综上正确的选项有③⑥⑦,共三项,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识记细胞核的结构组成,掌握各组成结构的功能;识记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及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8、D
【解析】
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

【详解】
A、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因此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A正确;
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因此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B正确;
C、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因此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C正确;
D、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两条单链,但其碱基序列互补,因而遗传信息不同,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9、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总能量和输入的有机物中的能量15.6% 能量流动逐级递减以及维持各营养级较高的输出量光照绿藻(或食物)正物质循环全球性和循环往复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
传递或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甲和乙
【解析】
图中①表示呼吸作用,②表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图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去向包括被植食动物同化、呼吸消耗、被分解者利用、未被利用四个部分;而植食动物同化的能量的来源为从生产者那里同化、由外界补充,去向包括被小型肉食动物同化、呼吸消耗、被分解者利用、未被利用四个部分。

【详解】
(1)图1中该生态系统中总能量包括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总能量和输入的有机物中的能量。

该生态系统中肉食动物从植食动物同化的能量为:(2.1+5.1+0.25+0.05-5)×103kJ·m-2·a-1=2.5×103kJ·m-2·a-1,植食动物的同化量为:
(4+9+0.5+2.5)×103kJ·m-2·a-1=16×103kJ·m-2·a-1,所以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
2.5×103÷16×103×100%≈15.6%。

(2)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以及各营养级有较高的输出量,所以图中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顶位肉食动物随营养级的升高需要的有机物输入越来越多。

(3)由于池中引种了大量浮萍,一段时间后,水面长满了浮萍,遮住了光线,水草因光照减弱,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水草死亡,轮虫因缺乏食物来源也死亡。

乙池中加入了较多的有机肥,好氧性微生物大量繁殖,消耗水体中的氧气,水体中的溶解氧下降,动物因缺乏氧气供应而死亡;不久,绿藻也大量死亡,大量的尸体使分解者的数量
剧增,分解者产生氨气和硫化物等有刺激气味的物质,导致水体发臭,整个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

(4)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图示中体现了能量流动的功能。

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循环往复的特点。

信息传递的作用除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外,还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5)表中的能量、X含量都能作为确定生物营养级的依据;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营养级越高,能量越少。

污染物会随着食物链的延长在体内不断积累,所以营养级越高,污染物的含量越多。

①表格分析,甲和乙能量最多,污染物含量最低,处于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

②丙、丁处于第二营养级,戊处于第三营养级,而每种生物都被相邻下一营养级的所有生物捕食,故最可能的食物网为:。

【点睛】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10、镶嵌分布大于还有受污染湖水中有机物所含有的化学能否引入外来物种可能会造成生态入侵,使原有物种减少,降低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直接和间接
【解析】
1、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成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

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其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性。

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散失的过程。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能量的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能量传递效率是指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同化能之比,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

3、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就是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

【详解】
(1)图中种植的各种植物在水平结构上呈现镶嵌分布的特点。

(2)流经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和受污染湖水中有机物所含有的化学能,故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3)增加该湿地中生物的种类不一定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如引入外来物种可能会造成生态入侵,使原有物种
减少,降低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

(4)该湿地能净化水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也能供人们观赏旅游,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点睛】
本题考查群落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1、有X和Y(X与Y的同源区段)0或2 AX B或aX B或AX b或aX b高茎抗病:高茎不抗病:矮茎抗病:矮茎不抗病=40:24:5:3
【解析】
根据表格分析,单独考虑两对性状,亲本都是高茎,后代雌雄性都出现了矮茎,且后代雌雄性中都出现了一定的性状分离比,说明高茎毒矮茎为显性性状,相关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亲本相关基因型都为Aa;亲本都为抗病,后代出现了不抗病,说明抗病为显性性状,但是抗病只出现在雌性后代,说明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且相关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亲本相关基因型为X B X b、X b Y B,综上所述,关于两对性状,亲本的基因型为AaX B X b、AaX b Y B。

【详解】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控制抗病与不抗病性状基因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相关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

(2)亲本雄株的基因型为AaX b Y B,其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含有A基因0个或2个;亲本雌株的基因型为AaX B X b,因此其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X B或aX B或AX b或aX b。

(3)分别考虑两对性状,F1中高茎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1:2,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矮茎=2/3×2/3×1/4=1/9,即后代高茎:矮茎=8:1;关于抗病,F1基因型为X B X b、X b X b、X B Y B、X b Y B,自由交配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X B X B:X B X b:X b X b:X B Y B:X b Y B=1:4:3:2:6,则雌株中抗病:不抗病=5:3。

因此,若让F1中高茎雌雄株随机交配,后代雌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抗病:高茎不抗病:矮茎抗病:矮茎不抗病=(8:1)(5:3)=40:24:5:3。

(4)亲本雄株的基因型为AaX b Y B,验证其基因型应该用测交实验,即从F1中选择基因型为aaX b X b的雌株与之交配,遗传图解如下:。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点,能够根据后代的性状分离以及在雌雄性中的表现型情况判断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方式和亲本的基因型,进而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

12、体细胞核移植同期发情处理二倍体核型MⅡ(MⅡ中、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核和第一极体滋养层细胞癌变
【解析】
核移植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胚胎最终发育成动物个体。

【详解】
(1)核移植得到的动物又称为克隆动物,如中中和华华,培育的过程中用到了核移植、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

(2)核移植后经过早期胚胎培养获得的早期胚胎需要经过胚胎移植进代孕母体,供体和代孕母体需要经过同期发情处理处于相同的生理状态,便于进行胚胎移植。

(3)动物细胞培养的代数增多,会导致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故常选择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可以保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

核移植时需要选择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可以用微型吸管同时吸出卵母细胞中的细胞核和第一极体,获得去核的卵母细胞。

(4)内细胞团将会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滋养层会发育成胎膜和胎盘,进行性别鉴定应该选择滋养层的细胞。

(5)若细胞发生癌变,其形态会发生改变,如成纤维细胞由扁平梭形变成球形。

【点睛】
中中和华华属于克隆动物,原理是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